CN105942331A -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2331A
CN105942331A CN201610260203.3A CN201610260203A CN105942331A CN 105942331 A CN105942331 A CN 105942331A CN 201610260203 A CN201610260203 A CN 201610260203A CN 105942331 A CN105942331 A CN 105942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eet potato
potato vermicelli
temperature
preparation
folium camelli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02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贵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YINJIANG COUNTY YIRE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INJIANG COUNTY YIRE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INJIANG COUNTY YIRE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INJIANG COUNTY YIRE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02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2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2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2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红薯粉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红薯粉条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加入方式以及加入时机的控制,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与红薯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协同作用,使得红薯具有的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与茶叶的抗氧化等功能项协同,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了红薯粉条的品质;而且结合制备工艺中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步骤的限定,使得茶叶红薯粉条的断条率较低,韧性好,弹性较优,耐煮,口味丰富,营养全面,能够与现有技术中的绿豆粉相媲美。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红薯粉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粉条是采用红薯淀粉或者红薯原浆制备而成的,其是随着粉条在受到人们青睐的前提下,在绿豆粉原料紧缺的条件下,通过原料的替代来获得的替代绿豆粉粉条产品。由于红薯粉本身具有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使得其快速的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也正是如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红薯粉条的加工工艺以及原料配方,如专利号为201210066032的纯红薯粉条的制备方法;专利号为201210437863一种无明矾纯红薯粉条的制备方法;再如专利号为201210506404的橡子复合营养粉丝等。
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红薯粉条的加工和制作过程中,主要从如何改善红薯粉条的营养价值、口感等方面进行着手改善,而对于红薯粉条的种类和保健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并未有将红薯与茶叶相结合制备成茶叶红薯粉条的技术文献报道。
茶叶,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以及其他矿物质营养元素,其能够有效的改善人体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而红薯本身具有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鉴于此,本研究者将红薯粉条产品与茶叶进行结合生产,使得为红薯粉条领域提供一种茶叶红薯粉条,为红薯粉条领域提供了一种新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薯研磨成浆;
2)将浆调节水分含量为48~63%,将其置于室温密封静置处理2-4天,再将其采用液氮制冷冷冻11-17min,冷冻温度为-3~3℃,再将其置于温度为90-100℃的常压下干燥处理0.2-0.3h,再将其置于温度为2-5℃下冷却处理35-45min,再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143-157目筛,得到初粉;
3)将茶叶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6-8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60-80℃,压力为70-80MPa下保温保压处理6-9min;再将其采用超声波处理13-27min,过滤,取滤液;
4)取海藻,将海藻在-50℃,真空度为0.139-0.243MPa下处理0.1-0.4h,送入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00-200目的筛,得海藻粉;
5)将海藻粉、初粉、滤液按照质量比为1∶10~20∶55~75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搅拌速度为600-1000r/min搅拌处理20-30min,调整水分质量含量为45-55%后,再将其送入粉条机中,采用螺旋挤压机,控制螺旋挤压机电机转动速度为500-700r/min挤压成型,再将其进行摊晾老化,直至手摸不黏手为止,得到初成品;
6)将初成品置于温度为100-200℃的蒸汽中,处理10-20s,晾干,即得。
所述的步骤,在红薯研磨前,其还包括削皮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处理的步骤。
所述的浸泡液,其以质量比计为蜂蜜1-3%、白酒0.5-9%、罗望子多糖胶0.01-0.07%、壳聚糖0.1-0.3%,余量为水配制而成。
所述的浸泡液,其制备方法是将壳聚糖与蜂蜜混合后,置于温度为35-45℃处理10-20min,并在此过程中,采用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搅拌,再将白酒与罗望子多糖混合均匀,并加入壳聚糖与蜂蜜混合物料中,加入水,采用超声波频率为30-60Hz处理20-30min,并在温度为20-35℃下,真空度为0.02-0.08MPa下均质处理10-20s,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100-300Hz。
所述的步骤5),在海藻粉、初粉、滤液混合的过程中,还向其中加入占滤液质量百分比为1-2%的食盐。
所述的步骤5),调整水分质量含量时的温度为5-10℃,压力为200-400MPa。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制备的茶叶红薯粉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将红薯粉条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加入方式以及加入时机的控制,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与红薯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协同作用,使得红薯具有的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与茶叶的抗氧化等功能项协同,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了红薯粉条的品质;而且结合制备工艺中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步骤的限定,使得茶叶红薯粉条的断条率较低,韧性好,弹性较优,耐煮,口味丰富,营养全面,能够与现有技术中的绿豆粉相媲美。
除此之外,本研究者还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的茶叶红薯粉条按照如下方法进行了评价:
粉条品质的评价方法:
采用粉条硬度、断条率和粉条的拉伸强度来考察粉条品质的好坏情况。粉条烹煮后的硬度值反映粉条的耐煮性,硬度值越高,越耐煮,是粉条质构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断条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粉条品质的好次,断条率越低,说明粉条耐煮不糊汤,是评价粉条烹煮品质最重要的指标。仪器对粉条拉伸强度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感官评定中的筋道感。粉条的拉伸强度越大,说明粉条的弹韧性越好。
断条率:将长10cm的粉条样品50根,在1000mL蒸馏水中分别煮沸40min,记录断条数,计算断条率(%)。
粉条硬度:取5cm长的样品粉条50根,在1000mL蒸馏水中煮沸20min,捞出,冷却,备用。用游标卡尺量取粉条直径,在质构仪上用A/LKB-F探头按以下条件进行测量(感应力:20g,测试形变:100%)。每次取3根粉条水平放置在载物台上,粉条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对每个试用做6个平行实验。仪器参数处理采用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取平均值。
拉伸强度:取10cm长的样品粉条20根,在500mL蒸馏水中煮沸10min,捞出,冷却,备用。在质构仪上用A/SPR探头按以下条件进行测量(感应力5g,测试距离:50.0mm)。每次将一根粉条缠绕固定在两个平行的摩擦轮之间(粉条在被拉的过程中不能够松动),上面的轮子匀速的向上拉伸粉条,直至粉条断裂。对每个试样作6次平行实验。仪器参数处理采用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取平均值。
采用上述的评价方法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的粉条的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其断条率、硬度、拉伸强度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中数据显示可以看出,其制备的红薯粉条的品质接近于现有市场上的绿豆粉,甚至部分指标还优于现有市场上的绿豆粉。
采用本方法生产的红薯粉条具有拉伸性能好、硬度适中、弹韧性好、耐咀嚼、不粘连、耐煮不糊汤,断条率低的特点,其粉条品质接近于绿豆粉条的品质。
本发明的工艺步骤简单,易于操作,能耗低,红薯损失量少,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薯研磨成浆;
2)将浆调节水分含量为48%,将其置于室温密封静置处理2天,再将其采用液氮制冷冷冻11min,冷冻温度为-3℃,再将其置于温度为90℃的常压下干燥处理0.2h,再将其置于温度为2℃下冷却处理35min,再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143目筛,得到初粉;
3)将茶叶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6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60℃,压力为70MPa下保温保压处理6min;再将其采用超声波处理13min,过滤,取滤液;
4)取海藻,将海藻在-50℃,真空度为0.139MPa下处理0.1h,送入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00目的筛,得海藻粉;
5)将海藻粉、初粉、滤液按照质量比为1∶10∶55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搅拌速度为600r/min搅拌处理20min,调整水分质量含量为45%后,再将其送入粉条机中,采用螺旋挤压机,控制螺旋挤压机电机转动速度为500r/min挤压成型,再将其进行摊晾老化,直至手摸不黏手为止,得到初成品;
6)将初成品置于温度为100℃的蒸汽中,处理10s,晾干,即得。
实施例2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薯研磨成浆;
2)将浆调节水分含量为63%,将其置于室温密封静置处理4天,再将其采用液氮制冷冷冻17min,冷冻温度为3℃,再将其置于温度为100℃的常压下干燥处理0.3h,再将其置于温度为5℃下冷却处理45min,再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157目筛,得到初粉;
3)将茶叶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8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80℃,压力为80MPa下保温保压处理9min;再将其采用超声波处理27min,过滤,取滤液;
4)取海藻,将海藻在-50℃,真空度为0.243MPa下处理0.4h,送入研磨机中研磨,并过200目的筛,得海藻粉;
5)将海藻粉、初粉、滤液按照质量比为1∶20∶75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处理30min,调整水分质量含量为55%后,再将其送入粉条机中,采用螺旋挤压机,控制螺旋挤压机电机转动速度为700r/min挤压成型,再将其进行摊晾老化,直至手摸不黏手为止,得到初成品;
6)将初成品置于温度为200℃的蒸汽中,处理20s,晾干,即得。
所述的步骤,在红薯研磨前,其还包括削皮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处理的步骤。
所述的浸泡液,其以质量比计为蜂蜜1%、白酒0.5%、罗望子多糖胶0.01%、壳聚糖0.1%,余量为水配制而成。
所述的浸泡液,其制备方法是将壳聚糖与蜂蜜混合后,置于温度为35℃处理10min,并在此过程中,采用搅拌速度为100r/min搅拌,再将白酒与罗望子多糖混合均匀,并加入壳聚糖与蜂蜜混合物料中,加入水,采用超声波频率为30Hz处理20min,并在温度为20℃下,真空度为0.02MPa下均质处理10s,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100Hz。
所述的步骤5),在海藻粉、初粉、滤液混合的过程中,还向其中加入占滤液质量百分比为1%的食盐。
所述的步骤5),调整水分质量含量时的温度为5℃,压力为200MPa。
实施例3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薯研磨成浆;
2)将浆调节水分含量为53%,将其置于室温密封静置处理3天,再将其采用液氮制冷冷冻15min,冷冻温度为1℃,再将其置于温度为95℃的常压下干燥处理0.25h,再将其置于温度为3℃下冷却处理40min,再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149目筛,得到初粉;
3)将茶叶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7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70℃,压力为75MPa下保温保压处理8min;再将其采用超声波处理19min,过滤,取滤液;
4)取海藻,将海藻在-50℃,真空度为0.187MPa下处理0.3h,送入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50目的筛,得海藻粉;
5)将海藻粉、初粉、滤液按照质量比为1∶15∶65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搅拌速度为800r/min搅拌处理25min,调整水分质量含量为50%后,再将其送入粉条机中,采用螺旋挤压机,控制螺旋挤压机电机转动速度为600r/min挤压成型,再将其进行摊晾老化,直至手摸不黏手为止,得到初成品;
6)将初成品置于温度为150℃的蒸汽中,处理15s,晾干,即得。
所述的步骤,在红薯研磨前,其还包括削皮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处理的步骤。
所述的浸泡液,其以质量比计为蜂蜜3%、白酒9%、罗望子多糖胶0.07%、壳聚糖0.3%,余量为水配制而成。
所述的浸泡液,其制备方法是将壳聚糖与蜂蜜混合后,置于温度为45℃处理20min,并在此过程中,采用搅拌速度为300r/min搅拌,再将白酒与罗望子多糖混合均匀,并加入壳聚糖与蜂蜜混合物料中,加入水,采用超声波频率为60Hz处理30min,并在温度为35℃下,真空度为0.08MPa下均质处理20s,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300Hz。
所述的步骤5),在海藻粉、初粉、滤液混合的过程中,还向其中加入占滤液质量百分比为2%的食盐。
所述的步骤5),调整水分质量含量时的温度为10℃,压力为400MPa。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在红薯研磨前,其还包括削皮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处理的步骤。所述的浸泡液,其以质量比计为蜂蜜2%、白酒3%、罗望子多糖胶0.05%、壳聚糖0.2%,余量为水配制而成。
所述的浸泡液,其制备方法是将壳聚糖与蜂蜜混合后,置于温度为40℃处理15min,并在此过程中,采用搅拌速度为200r/min搅拌,再将白酒与罗望子多糖混合均匀,并加入壳聚糖与蜂蜜混合物料中,加入水,采用超声波频率为50Hz处理25min,并在温度为29℃下,真空度为0.06MPa下均质处理15s,即得。
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200Hz。
所述的步骤5),在海藻粉、初粉、滤液混合的过程中,还向其中加入占滤液质量百分比为1.5%的食盐。
所述的步骤5),调整水分质量含量时的温度为8℃,压力为300MPa。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做出的非突出的实质性特征和非显著进步的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Claims (8)

1.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薯研磨成浆;
2)将浆调节水分含量为48~63%,将其置于室温密封静置处理2-4天,再将其采用液氮制冷冷冻11-17min,冷冻温度为-3~3℃,再将其置于温度为90-100℃的常压下干燥处理0.2-0.3h,再将其置于温度为2-5℃下冷却处理35-45min,再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143-157目筛,得到初粉;
3)将茶叶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6-8混合后,将其置于温度为60-80℃,压力为70-80MPa下保温保压处理6-9min;再将其采用超声波处理13-27min,过滤,取滤液;
4)取海藻,将海藻在-50℃,真空度为0.139-0.243MPa下处理0.1-0.4h,送入研磨机中研磨,并过100-200目的筛,得海藻粉;
5)将海藻粉、初粉、滤液按照质量比为1∶10~20∶55~75混合均匀后,将其采用搅拌速度为600-1000r/min搅拌处理20-30min,调整水分质量含量为45-55%后,再将其送入粉条机中,采用螺旋挤压机,控制螺旋挤压机电机转动速度为500-700r/min挤压成型,再将其进行摊晾老化,直至手摸不黏手为止,得到初成品;
6)将初成品置于温度为100-200℃的蒸汽中,处理10-20s,晾干,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在红薯研磨前,其还包括削皮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处理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红薯粉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液,其以质量比计为蜂蜜1-3%、白酒0.5-9%、罗望子多糖胶0.01-0.07%、壳聚糖0.1-0.3%,余量为水配制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茶叶红薯粉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液,其制备方法是将壳聚糖与蜂蜜混合后,置于温度为35-45℃处理10-20min,并在此过程中,采用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搅拌,再将白酒与罗望子多糖混合均匀,并加入壳聚糖与蜂蜜混合物料中,加入水,采用超声波频率为30-60Hz处理20-30min,并在温度为20-35℃下,真空度为0.02-0.08MPa下均质处理10-20s,即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其频率为100-300Hz。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在海藻粉、初粉、滤液混合的过程中,还向其中加入占滤液质量百分比为1-2%的食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调整水分质量含量时的温度为5-10℃,压力为200-400MPa。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茶叶红薯粉条制备方法制备的茶叶红薯粉条。
CN201610260203.3A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942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0203.3A CN105942331A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0203.3A CN105942331A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2331A true CN105942331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15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0203.3A Pending CN105942331A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2331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9434A (zh) * 2004-04-21 2005-11-02 宋吉辉 一种速食粉丝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9434A (zh) * 2004-04-21 2005-11-02 宋吉辉 一种速食粉丝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能浦、丁湖广: "《粮豆食材科学选购与加工》", 31 August 2013, 金盾出版社 *
谢岩黎: "《现代食品工程技术》", 31 May 201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高路: "《薯中奇葩-紫甘薯》", 31 January 2009, 白山出版社 *
黄林生: "《果品加工新技术与营销》", 31 January 2011, 金盾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5159B (zh) 一种超微化雷竹笋膳食纤维火腿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9135A (zh) 青稞的深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CN104431803A (zh) 一种速熟抗老化回生的即食杂粮米饭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CN102283291A (zh) 一种磷脂豆乳产品及其连续工业化生产方法
CN103156141B (zh) 一种木薯米及其加工方法
CN103494084A (zh) 一种杂粮复合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1064A (zh) 一种蔓越莓紫米酒的加工方法
CN103494092B (zh) 一种粗粮复合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0145B (zh) 一种玉米复合营养米的制备工艺
CN104365838B (zh) 红枣大米发酵乳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04566B (zh) 一种调节女性肝火旺的保健米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2751A (zh) 一种养胃促消化的高品质营养米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5942331A (zh) 一种茶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5612A (zh) 香蕉低聚糖与抗性淀粉组合食品的制作方法
CN104171804B (zh) 一种红薯粉丝加工方法及其加工机组
CN101223960A (zh) 一种大豆膳食纤维为基质的脂肪替代品的制备方法
CN103494086B (zh) 一种荞麦复合保健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19052A (zh) 一种竹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1300A (zh) 一种薏米荞麦复合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7095280A (zh) 一种具有保健效果红薯粉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5559A (zh) 一种通过挤压米饭制备鲜湿米粉的方法
CN109170589A (zh) 一种以碎米为原料制备方便米饭的方法
CN105918960A (zh) 一种荷叶红薯粉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1818A (zh) 大米和小麦两大主食原料混合的速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9673A (zh) 一种无腥味鱼肉米粉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