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250A - 溢流阀 - Google Patents

溢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0250A
CN105940250A CN201580006351.6A CN201580006351A CN105940250A CN 105940250 A CN105940250 A CN 105940250A CN 201580006351 A CN201580006351 A CN 201580006351A CN 105940250 A CN105940250 A CN 105940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element
bolt
location
plat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63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0250B (zh
Inventor
小川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yab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4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0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16K17/06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opening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16K17/06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opening pressure
    • F16K17/065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opening pressure with differential pist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16K17/0486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with 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44One-way valve
    • F16K31/0655Lif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86Braking, pressure equilibration, shock absorb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溢流阀包括:壳体;阀座,其设于流路;提动阀,其通过离开以及落位于阀座来打开以及关闭流路;弹簧,其一端朝向使提动阀落位于阀座的方向对提动阀施力;调整螺纹件,其螺纹结合于壳体并且根据拧入深度改变阀座同与弹簧的另一端抵接的基座面之间的距离;以及定位板,其具有卡合孔,该卡合孔与调整螺纹件的突出部卡合,且不能与其进行相对旋转,该定位板固定于壳体的端面并且与调整螺纹件仅在突出部的侧面抵接,从而限制调整螺纹件的旋转。

Description

溢流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溢流阀。
背景技术
在日本JP2001-74154A中公开了一种能够调整溢流压力的溢流阀。
对于所述溢流阀,通过改变与壳体螺纹结合的调整螺纹件的拧入深度,能够改变设在阀芯与调整螺纹件之间的弹簧的压缩量、即自弹簧作用于阀芯的作用力。由此,能够调整阀芯离开阀座的溢流压力。
发明内容
对于所述溢流阀,在调整螺纹件的自壳体的端面突出的部分紧固有螺母,由壳体的内螺纹和螺母构成双螺母而将调整螺纹件固定。
然而,对于所述构造,在紧固螺母时,有时调整螺纹件也一起转动,并且,在调整螺纹件产生轴向力。因此,在固定调整螺纹件时自弹簧作用于阀芯的作用力容易发生变化。因而,存在难以按照期望调整溢流阀的溢流压力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调整溢流压力的溢流阀。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溢流阀,该溢流阀能够调整溢流压力,其中,该溢流阀包括:壳体,其设有工作流体的流入口和流出口;阀座,其设于供所述工作流体通过的流路;阀芯,其通过离开以及落位于所述阀座来打开以及关闭所述流路;弹簧,其一端朝向使所述阀芯落位于所述阀座的方向对所述阀芯施力;调整螺纹件,其具有自所述壳体的端面突出的突出部,该调整螺纹件螺纹结合于所述壳体并且根据拧入深度改变所述阀座同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的基座面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所述弹簧的压缩量;以及定位板,其具有卡合孔,该卡合孔与所述调整螺纹件的所述突出部卡合,且不能与其进行相对旋转,该定位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端面并且与所述调整螺纹件仅在所述突出部的侧面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调整螺纹件的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溢流阀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II向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定位板的变形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定位板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5A是用于说明定位板的又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5B是用于说明定位板的又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溢流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溢流阀100。
溢流阀100应用于例如致动器、减震器等液压设备(未图示),是用于将液压设备内的压力调整为规定的溢流压力的阀。
如图1所示,溢流阀100包括:壳体3,其设有工作油的流入口1和流出口2;阀箱5,其设有供工作油通过的流路4,并被收纳在壳体3内;提动阀6,其为阀芯,通过离开以及落位于被设于阀箱5的阀座5a来打开以及关闭流路4;弹簧7,其朝向使提动阀6落位于阀座5a的方向对提动阀6施力;调整螺纹件8,其与壳体3螺纹结合,弹簧7被压缩在该调整螺纹件8与提动阀6之间;以及比例电磁元件9,其用于可变地控制溢流压力。
溢流阀100以流入口1与液压设备的压力室相连通且流出口2与液压设备的贮存箱相连通的方式与液压设备相连接。
壳体3呈筒状,在内周侧设有与阀箱5的靠阀座5a侧的端面抵接的台阶部3a、供调整螺纹件8螺纹结合的内螺纹3b以及供比例电磁元件9螺纹结合的内螺纹3c。
阀箱5呈筒状,自内螺纹3c侧插入到壳体3。阀箱5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以阀箱5与壳体3的台阶部3a抵接的方式被限定。
在阀箱5的内周侧设有小径部5b和大径部5c,在外周侧设有环状槽5d、5e。并且,在与壳体3的台阶部3a抵接的端面设有凹部5f,大径部5c在凹部5f的底面开口。凹部5f的底面为供提动阀6落位的阀座5a。
在阀箱5与壳体3的台阶部3a抵接的状态下,环状槽5d与流入口1相对,环状槽5e与流出口2相对。并且,在阀箱5设有使环状槽5d与大径部5c连通的通孔5g以及使环状槽5e与凹部5f连通的通孔5h。
由此,流入口1和流出口2经由包括环状槽5d、通孔5g、大径部5c、凹部5f、通孔5h以及环状槽5e的流路4连通。
在阀箱5的外周的环状槽5d的两侧配置有用于防止自流入口1侧流入的工作油泄漏的O形密封圈10、11。
提动阀6具有:弹簧支架部6a,其与弹簧7抵接;小径部6b;大径部6c,其直径大于小径部6b的直径,且与阀箱5的小径部5b的直径大致相同。提动阀6插入到阀箱5内,大径部6c与阀箱5的小径部5b滑动接触。在提动阀6落位于阀座5a的状态下,流路4被阻断。
在提动阀6落位于阀座5a的状态下,在提动阀6承受流入口1侧的液压的承压面积中,弹簧支架部6a侧的承压面积大于大径部6c侧的承压面积。弹簧支架部6a侧的承压面积是阀箱5的大径部5c的截面积减去提动阀6的小径部6b的截面积而得到的面积。大径部6c侧的承压面积是提动阀6的大径部6c的截面积减去提动阀6的小径部6b的截面积而得到的面积。因此,在流入口1侧的液压上升时,在提动阀6作用有使提动阀6离开阀座5a的方向的推力。
作用于提动阀6的推力能够通过弹簧支架部6a侧的承压面积减去大径部6c侧的承压面积而得到的面积乘以流入口1侧的压力来求出。
调整螺纹件8呈有底筒状,利用形成于外周的外螺纹8a而与壳体3的内螺纹3b螺纹结合。在调整螺纹件8的内侧的底面设有与弹簧7抵接的基座面8b。
在调整螺纹件8与壳体3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工作油向溢流阀100的外部泄漏的O形密封圈12。
针对溢流阀100,通过改变调整螺纹件8向壳体3拧入的拧入深度,能够改变配置在提动阀6与调整螺纹件8之间的弹簧7的压缩量。弹簧7如所述那样向使提动阀6落位于阀座5a的方向对提动阀6施力,因此,若通过改变弹簧7的压缩量来调整自弹簧7作用于提动阀6的作用力,则能够调整为了使提动阀6离开阀座5a而需要的推力。即,能够调整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
在调整螺纹件8的端面设有自壳体3的端面突出的突出部8c。调整螺纹件8利用与突出部8c卡合的定位板13来限制旋转,使得溢流压力在调整后不会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的形状为正六边形。
定位板13具有与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形状相同的正六边形的卡合孔13a,由此,与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卡合,且不能与其进行相对旋转。若使定位板13与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卡合并利用螺栓40将定位板13固定于壳体3的端面,则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被限制。在后面详细说明定位板13。
调整螺纹件8被设定为:在溢流压力的调整范围内,即使在调整螺纹件8向壳体3拧入的拧入量最小的情况下,调整螺纹件8的除突出部8c以外的部分也不会自壳体3的端面突出。因此,定位板13与调整螺纹件8仅在突出部8c的侧面抵接。
在此,作为用于固定所述那样的调整螺纹件的其他构造,能够想到例如使调整螺纹件自壳体的端面突出并紧固螺母,由壳体的内螺纹和螺母构成双螺母来进行固定的构造。
然而,对于利用双螺母固定调整螺纹件的构造,在紧固螺母时,有时调整螺纹件也一起转动,并且,在调整螺纹件产生轴向力。因此,存在在固定调整螺纹件时自弹簧作用于提动阀的作用力容易发生变化这样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固定于壳体3的端面的定位板13限制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因此能够不使调整螺纹件8向壳体3拧入的拧入深度发生变化而固定调整螺纹件8。并且,定位板13与调整螺纹件8仅在突出部8c的侧面抵接,因此在调整螺纹件8不会产生轴向力,能够防止在轴向力的影响下弹簧7的作用力发生变化。
比例电磁元件9利用外螺纹9a与壳体3的内螺纹3c螺纹结合而被固定。
在比例电磁元件9与阀箱5之间设有筒状的轴箱14。轴箱14连同阀箱5一起由壳体3的台阶部3a和比例电磁元件9夹持。
在比例电磁元件9与壳体3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工作油向溢流阀100的外部泄漏的O形密封圈15。
轴16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轴箱14的内周。并且,在轴16的外周嵌套有弹簧17。在轴16的靠比例电磁元件9侧的端部形成有弹簧支架部16a。弹簧17由轴箱14的端面和轴16的弹簧支架部16a保持。
在比例电磁元件9固定于壳体3时,可动铁芯9b与轴16抵接,并借助轴16压缩弹簧17。因此,轴16为始终被弹簧17朝向比例电磁元件9侧施力的状态。
在比例电磁元件9通电时,可动铁芯9b被吸引向壳体3侧。因而,在比例电磁元件9通电时,可动铁芯9b克服弹簧17的作用力使轴16向提动阀6侧移动,而使轴16与提动阀6抵接。由此,比例电磁元件9的推力传递至提动阀6。
根据所述结构,在比例电磁元件9通电时,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由弹簧7的作用力、弹簧17的作用力以及比例电磁元件9的推力这三者的合力决定。因此,对于溢流阀100,通过改变比例电磁元件9的通电电流,能够可变地控制溢流压力。
对于溢流阀100,在比例电磁元件9通电时,若流入口1侧的压力上升,作用于提动阀6的推力大于所述合力,则提动阀6离开阀座5a,释放流入口1侧的压力。
另外,在比例电磁元件9未通电时,在弹簧17的反作用力下,轴16离开提动阀6。因而,在比例电磁元件9未通电时,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由弹簧7的作用力决定。因此,例如,在比例电磁元件9故障时,溢流阀100成为被动溢流阀。在采用未设置比例电磁元件9的结构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接着,说明定位板13。
如图2所示,定位板13具有两个设在以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的长孔13b。定位板13利用分别贯穿于两个长孔13b的两个螺栓40固定于壳体3的端面。
壳体3的两个内螺纹3d以关于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中心对称的方式配置。定位板13的两个长孔13b也同样地以关于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中心、即卡合孔13a的中心对称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松开螺栓40的状态下使定位板13和调整螺纹件8旋转时,两个螺栓40同时与各自所贯穿的长孔13b的一端抵接。
根据所述结构,定位板13和调整螺纹件8能够在自螺栓40与长孔13b的一端抵接的位置到螺栓40与长孔13b的另一端抵接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内旋转。
也就是说,在螺栓40与长孔13b的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的中心的线与在螺栓40与长孔13b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度为定位板13和调整螺纹件8能够旋转的角度。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板13,如图2所示,以可旋转角度为60度的方式设置长孔13b。
壳体3的内螺纹3d、定位板13的长孔13b以及螺栓40只要能够固定定位板13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各设有一个,使定位板13小型化。并且,也可以各设有3个以上。在设有3个以上的情况下,在周向上以等分圆周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在该情况下,在使调整螺纹件8旋转一周的期间内,定位板13与调整螺纹件8在每隔60度的6个部位处卡合。由此,能够通过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而在每个60度的范围内设定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
对于溢流阀100,像这样,将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这两者的形状做成正六边形,从而能够精细地调整溢流压力。
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这两者的形状也可以是除正六边形以外的正多边形。例如,若为正方形,则能够通过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而在每个90度的范围内设定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若是正五边形,则能够通过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而在每个72度的范围内设定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利用螺栓40固定定位板13而设置的孔为长孔13b,因此能够在所述可旋转范围内自由地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由此,能够使能够调整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的范围具有自由度。
如所述那样,在溢流阀100中,定位板13的长孔13b以可旋转角度为60度的方式设置。因而,在调整螺纹件8与定位板13在规定位置处卡合的状态下,能够在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由此,能够结合定位板13与调整螺纹件8在每隔60度的6个部位处卡合的情况,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也就是说,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n边形的情况下,以在螺栓40与长孔13b的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的中心的线与在螺栓40与长孔13b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度为360/n度以上的方式设置长孔13b,从而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能够使溢流压力的设定自由度最大化。
定位板也可以翻过来使用。以下,参照图3说明使用定位板的正反两面的情况。
在图3所示的形态中,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8的卡合孔18a这两者的形状为例如正六边形。
图3中实线所示的长孔18b表示定位板18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与调整螺纹件的突出部8c卡合时的孔位置。虚线所示的长孔18b表示将定位板18翻过来而与调整螺纹件的突出部8c卡合时的孔位置。
定位板18的长孔18b被设为:自螺栓40的中心位于正六边形的一边的垂直等分线上的状态到螺栓40的中心位于通过卡合孔18a的中心且与垂直等分线所成的角度为30度的线上的状态为止的范围为定位板18和调整螺纹件8的可旋转范围。
因此,在定位板18为表面朝外的情况下,定位板18和调整螺纹件8能够自图3所示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30度。另外,在将定位板18翻过来的情况下,长孔18b的位置为图3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因此定位板18和调整螺纹件8能够向顺时针方向旋转30度。
因而,根据图3所示的形态,将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定位板18的情况下的可旋转范围与将定位板18翻过来使用的情况下的可旋转范围组合起来,从而使定位板18和调整螺纹件8的可旋转角度为60度。
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8的卡合孔18a这两者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的情况下,如所述那样,在使调整螺纹件8旋转一周的期间内,定位板18与调整螺纹件8在每隔60度的6个部位处卡合。因而,采用定位板18,使用正反两面,从而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也就是说,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8的卡合孔18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n边形且使用定位板18的正反两面的情况下,将长孔18b设为包括自螺栓40的中心位于正n边形的一边的垂直等分线上的状态到螺栓40的中心位于通过卡合孔18a的中心且与垂直等分线所成的角度为360/2n度的线上的状态为止的范围,从而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由此,能够使溢流压力的设定自由度最大化,并且,与定位板仅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长孔。因而,能够使定位板小型化。
在此,在以可旋转角度为360/n度以上的方式设置长孔的情况下,即使定位板仅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也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的旋转角度。因而,在使用定位板的正反两面的情况下,只要以可旋转角度小于360/n度的方式设置长孔即可。
另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在壳体3的端面以规定间隔设有两个内螺纹3e、3f,根据定位板19的旋转角度将螺栓40螺纹结合于任一内螺纹而将定位板19固定。
在图4所示的形态中,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为例如正方形。
定位板19的长孔19b被设为:在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3f中的任一者的情况下,在螺栓40与长孔19b的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的中心的线与在螺栓40与长孔19b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度为45度。
内螺纹3e、3f以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45度的角度间隔设于壳体3的端面。
由此,如图4所示,在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的情况下,定位板19和调整螺纹件8的可旋转范围为朝向逆时针方向去的45度。另外,在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f的情况下,定位板19和调整螺纹件8的可旋转范围为朝向顺时针方向去的45度。因而,将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的情况和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f的情况组合起来,从而使定位板19和调整螺纹件8的可旋转角度为90度。
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方形的情况下,在使调整螺纹件8旋转一周的期间内,定位板19和调整螺纹件8在每隔90度的4个部位处卡合。因而,采用图4所示的形态,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也就是说,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n边形的情况下,以在螺栓40与长孔19b的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的中心的线与在螺栓40与长孔19b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度为360/2n度以上的方式设置长孔19b,并且,以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360/2n度的角度间隔在壳体3的端面设置两个内螺纹3e、3f,从而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由此,能够使溢流压力的设定自由度最大化,并且,与使用定位板的正反两面的情况同样,能够缩小长孔。因而,能够使定位板小型化。并且,不需要将定位板翻过来,因此能够提高设定溢流压力时的操作性。
另外,在想要在内螺纹3e、3f这两者螺纹结合螺栓40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两个螺栓40来固定定位板19。
另外,在壳体3的端面以规定间隔设置两个内螺纹3e、3f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定位板的正反两面,能够使定位板进一步小型化。
参照图5A、图5B说明例如内螺纹3e、3f以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45度的角度间隔设于壳体3的端面的情况。
图5A中实线所示的定位板20表示在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的情况下定位板20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与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卡合的状态。虚线所示的定位板20表示将定位板20翻过来而与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卡合的状态。
另外,图5B中实线所示的定位板20表示在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f的情况下定位板20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与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卡合的状态。虚线所示的定位板20表示将定位板20翻过来而与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卡合的状态。
如图5A所示,定位板20的长孔20b被设为:在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的情况下,自螺栓40的中心位于正方形的一边的垂直等分线上的状态到螺栓40的中心位于通过卡合孔20a的中心且与垂直等分线所成的角度为22.5度的线上的状态为止的范围为定位板20和调整螺纹件8的可旋转范围。
因此,在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的情况下,在定位板20为表面朝外的情况下,定位板20和调整螺纹件8能够自图5A所示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22.5度。另外,在将定位板20翻过来的情况下,长孔20b的位置为图5A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因此定位板20和调整螺纹件8能够向顺时针方向旋转22.5度。
因而,在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的情况下,定位板20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下的可旋转范围为以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卡合孔20a的中心的线为基准朝向顺时针方向去的22.5度,将定位板20翻过来使用的情况下的可旋转范围为以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卡合孔20a的中心的线为基准朝向逆时针方向去的22.5度。
在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f的情况下,也与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的情况同样地,定位板20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下的可旋转范围为以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卡合孔20a的中心的线为基准朝向顺时针方向去的22.5度,将定位板20翻过来使用的情况下的可旋转范围为以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卡合孔20a的中心的线为基准朝向逆时针方向去的22.5度。
由此,将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且定位板20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e且定位板20以背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f且定位板20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以及螺栓40螺纹结合于内螺纹3f且定位板20以背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组合起来,从而使定位板20和调整螺纹件8的可旋转角度为90度。
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20的卡合孔20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方形的情况下,在使调整螺纹件8旋转一周的期间内,定位板20与调整螺纹件8在每隔90度的4个部位处卡合。因而,采用定位板20,通过使用正反两面,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也就是说,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20的卡合孔20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n边形且使用定位板20的正反两面的情况下,将长孔20b设为包括自螺栓40的中心位于正n边形的一边的垂直等分线上的状态到螺栓40的中心位于通过卡合孔20a的中心且与垂直等分线所成的角度为360/4n度的线上的状态为止的范围,并且,以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360/2n度的角度间隔在壳体3的端面设置两个内螺纹3e、3f,从而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由此,能够使溢流压力的设定自由度最大化,并且,与在壳体3的端面以规定间隔设置两个内螺纹3e、3f且定位板仅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长孔。因而,能够使定位板进一步小型化。
以上,如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固定于壳体3的端面的定位板13限制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因此能够不使调整螺纹件8向壳体3拧入的拧入深度发生变化而固定调整螺纹件8。并且,定位板13与调整螺纹件8仅在突出部8c的侧面抵接,因此在调整螺纹件8不会产生轴向力,能够防止在轴向力的影响下弹簧7的作用力发生变化。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的调整。
另外,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因此,在使调整螺纹件8旋转一周的期间内,能够使定位板13与调整螺纹件8在多个部位处卡合,能够精细地调整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
另外,为了利用螺栓40固定定位板13而设置的孔为长孔13b,因此能够在自螺栓40与长孔13b的一端抵接的位置到螺栓40与长孔13b的另一端抵接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由此,能够使能够调整溢流阀100的溢流压力的范围具有自由度。
另外,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n边形的情况下,以在螺栓40与长孔13b的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的中心的线与在螺栓40与长孔13b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3的卡合孔13a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度为360/n度以上的方式设置长孔13b,从而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能够使溢流压力的设定自由度最大化。
另外,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8的卡合孔18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n边形且使用定位板18的正反两面的情况下,将长孔18b设为包括自螺栓40的中心位于正n边形的一边的垂直等分线上的状态到螺栓40的中心位于通过卡合孔18a的中心且与垂直等分线所成的角度为360/2n度的线上的状态为止的范围,从而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由此,能够使溢流压力的设定自由度最大化,并且,与定位板仅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长孔。因而,能够使定位板小型化。
另外,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n边形的情况下,以在螺栓40与长孔19b的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的中心的线与在螺栓40与长孔19b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螺栓40的中心和定位板19的卡合孔19a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度为360/2n度以上的方式设置长孔19b,并且,以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360/2n度的角度间隔在壳体3的端面设置两个内螺纹3e、3f,从而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由此,能够使溢流压力的设定自由度最大化,并且,与使用定位板的正反两面的情况同样,能够缩小长孔。因而,能够使定位板小型化。并且,不需要将定位板翻过来,因此能够提高设定溢流压力时的操作性。
并且,在调整螺纹件8的突出部8c和定位板20的卡合孔20a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n边形且使用定位板20的正反两面的情况下,将长孔20b设为包括自螺栓40的中心位于正n边形的一边的垂直等分线上的状态到螺栓40的中心位于通过卡合孔20a的中心且与垂直等分线所成的角度为360/4n度的线上的状态为止的范围的方式,并且,以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360/2n度的角度间隔在壳体3的端面设置两个内螺纹3e、3f,从而能够在整个360度的范围内调整调整螺纹件8的旋转角度。
由此,能够使溢流压力的设定自由度最大化,并且,与在壳体3的端面以规定间隔设置两个内螺纹3e、3f且定位板仅以表面朝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长孔。因而,能够使定位板进一步小型化。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溢流阀200。
溢流阀200是未设置比例电磁元件9的被动溢流阀。并且,调整螺纹件的结构与溢流阀100的调整螺纹件的结构不同。以下,以与溢流阀100不同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6所示,溢流阀200包括:壳体23,其设有工作油的流入口1和流出口2;阀箱25,其设有供工作油通过的流路24,并被收纳在壳体23内;提动阀6,其为阀芯,通过离开以及落位于被设于阀箱25的阀座25a来打开以及关闭流路24;以及弹簧7,其朝向使提动阀6落位于阀座25a的方向对提动阀6施力。
壳体23呈有底筒状,在内周侧设有供阀箱25螺纹结合的内螺纹23a。并且,在壳体23的内侧的底面设有与弹簧7抵接的基座面23b。
阀箱25呈有底筒状,在内周侧设有小径部25b和大径部25c,在外周侧设有环状槽25d和与壳体23的内螺纹23a螺纹结合的外螺纹25e。阀箱25的开口侧的端面为供提动阀6落位的阀座25a。
环状槽25d被设为在阀箱25螺纹结合于壳体23的状态下与流入口1相对。并且,在阀箱25设有使环状槽25d与大径部25c连通的通孔25f。
由此,流入口1和流出口2经由包括环状槽25d、通孔25f以及大径部25c的流路24连通。
在阀箱25的外周的环状槽25d的两侧配置有用于防止工作油自流入口1侧向流出口2侧泄漏的O形密封圈30以及用于防止工作油向溢流阀200的外部泄漏的O形密封圈31。
提动阀6插入到阀箱25内,大径部6c与阀箱25的小径部25b滑动接触。在提动阀6落位于阀座25a的状态下,流路24被阻断。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溢流阀200,通过改变阀箱25向壳体23拧入的拧入深度,能够改变配置在提动阀6与壳体23的基座面23b之间的弹簧7的压缩量。
也就是说,阀箱25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调整螺纹件8相同的功能。由此,能够调整自弹簧7作用于提动阀6的作用力,能够调整提动阀6离开阀座25a的压力、即溢流阀200的溢流压力。
另外,在阀箱25的底侧的端面设有自壳体23的端面突出的正多边形的突出部25g。阀箱25利用与突出部25g卡合的定位板13限制旋转,溢流压力在调整后不会发生变化。
定位板13具有与阀箱25的突出部25g形状相同的正多边形的卡合孔13a,由此,与阀箱25的突出部25g卡合,且不能与其进行相对旋转。若在定位板13与阀箱25的突出部25g卡合的状态下利用螺栓40将定位板13固定于壳体23的端面,则阀箱25的旋转被限制。
另外,阀箱25被设定为:在溢流压力的调整范围内,即使在阀箱25向壳体23拧入的拧入量最小的情况下,阀箱25的除突出部25g以外的部分也不会自壳体23的端面突出。因此,定位板13与阀箱25仅在突出部25g的侧面抵接。
如以上所述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利用固定于壳体23的端面的定位板13限制阀箱25的旋转,因此能够不使阀箱25向壳体23拧入的拧入深度发生变化而固定阀箱25。并且,定位板13与阀箱25仅在突出部25g的侧面抵接,因此,在阀箱25不会产生轴向力,能够防止在轴向力的影响下弹簧7的作用力发生变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阀箱25作为用于调整溢流阀200的溢流压力的调整螺纹件发挥作用。由此,不需要另外设置调整螺纹件,因此能够使溢流阀200小型化,还能够削减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所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其宗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为所述实施方式的具体例。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将溢流阀100、200应用于液压设备的装置,但也可以将溢流阀100、200应用于使用除工作油以外的液体、气体的流体压设备。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图3所示的形态中,在壳体3设有一个内螺纹,但也可以设有两个以上。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图4所示的形态以及图5A、图5B所示的形态中,在壳体3设有两个内螺纹,但也可以设有3个以上。
本申请基于2014年3月24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60373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10)

1.一种溢流阀,该溢流阀能够调整溢流压力,其中,
该溢流阀包括:
壳体,其设有工作流体的流入口和流出口;
阀座,其设于供所述工作流体通过的流路;
阀芯,其通过离开以及落位于所述阀座来打开以及关闭所述流路;
弹簧,其一端朝向使所述阀芯落位于所述阀座的方向对所述阀芯施力;
调整螺纹件,其具有自所述壳体的端面突出的突出部,该调整螺纹件螺纹结合于所述壳体并且根据拧入深度改变所述阀座同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的基座面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所述弹簧的压缩量;以及
定位板,其具有卡合孔,该卡合孔与所述调整螺纹件的所述突出部卡合,且不能与其进行相对旋转,该定位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端面并且与所述调整螺纹件仅在所述突出部的侧面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调整螺纹件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阀,其中,
所述调整螺纹件的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定位板的所述卡合孔这两者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阀,其中,
所述定位板具有长孔,该长孔设在以所述调整螺纹件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上,并且利用螺栓固定于所述壳体,该螺栓贯穿于所述长孔且螺纹结合于被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阀,其中,
所述长孔被设为:在所述卡合孔为正n边形的情况下,在所述螺栓与所述长孔的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螺栓的中心和所述卡合孔的中心的线与在所述螺栓与所述长孔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螺栓的中心和所述卡合孔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度为360/n度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阀,其中,
所述长孔被设为:在所述卡合孔为正n边形的情况下,包括自所述螺栓的中心位于所述正n边形的一边的垂直等分线上的状态到所述螺栓的中心位于通过所述卡合孔的中心且与所述垂直等分线所成的角度为360/2n度的线上的状态为止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溢流阀,其中,
所述长孔被设为:在所述螺栓与所述长孔的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螺栓的中心和所述卡合孔的中心的线与在所述螺栓与所述长孔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螺栓的中心和所述卡合孔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度小于360/n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阀,其中,
所述长孔被设为:在所述卡合孔为正n边形的情况下,在所述螺栓与所述长孔的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螺栓的中心和所述卡合孔的中心的线与在所述螺栓与所述长孔的另一端抵接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螺栓的中心和所述卡合孔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度为360/2n度以上,
所述壳体具有两个内螺纹,该两个内螺纹以所述调整螺纹件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360/2n度的角度间隔设于所述端面,
所述定位板利用螺纹结合于所述两个内螺纹中的任一者的所述螺栓固定于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阀,其中,
所述长孔被设为:在所述卡合孔为正n边形的情况下,包括自所述螺栓的中心位于所述正n边形的一边的垂直等分线上的状态到所述螺栓的中心位于通过所述卡合孔的中心且与所述垂直等分线所成的角度为360/4n度的线上的状态为止的范围,
所述壳体具有两个内螺纹,该两个内螺纹以所述调整螺纹件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360/2n度的角度间隔设于所述端面,
所述定位板利用螺纹结合于所述内螺纹的至少一个所述螺栓固定于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阀,其中,
所述调整螺纹件同与所述弹簧的所述另一端抵接的所述基座面设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阀,其中,
所述调整螺纹件与所述阀座设为一体。
CN201580006351.6A 2014-03-24 2015-02-13 溢流阀 Active CN105940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0373A JP6209472B2 (ja) 2014-03-24 2014-03-24 リリーフ弁
JP2014-060373 2014-03-24
PCT/JP2015/054009 WO2015146353A1 (ja) 2014-03-24 2015-02-13 リリーフ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0250A true CN105940250A (zh) 2016-09-14
CN105940250B CN105940250B (zh) 2017-10-27

Family

ID=54194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6351.6A Active CN105940250B (zh) 2014-03-24 2015-02-13 溢流阀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4581B2 (zh)
EP (1) EP3096052B1 (zh)
JP (1) JP6209472B2 (zh)
KR (1) KR101859308B1 (zh)
CN (1) CN105940250B (zh)
CA (1) CA2937138C (zh)
WO (1) WO201514635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9105A (zh) * 2018-03-16 2020-06-12 Kyb株式会社 溢流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4875B2 (ja) * 2015-10-27 2017-06-28 Kyb株式会社 バルブ
JP6154874B2 (ja) * 2015-10-27 2017-06-28 Kyb株式会社 バルブ
KR101946630B1 (ko) * 2016-12-23 2019-02-11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사양 변경이 가능한 밸브 및 이를 구비한 보일러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44891A2 (en) * 1990-02-22 1991-11-12 Quante Heinrich Berg Ing Pressure limiting valve
JP2004100932A (ja) * 2002-09-06 2004-04-02 Teruyuki Maeda ポペット型安全弁
CN2713254Y (zh) * 2004-05-20 2005-07-27 刘云峰 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JP2010231718A (ja) * 2009-03-30 2010-10-14 Toyota Motor Corp 圧力調整弁
CN102691814A (zh) * 2011-03-21 2012-09-26 泰思康公司 具有阀芯的背压调节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43350A (en) * 1926-09-13 1930-01-14 Cons Ashcroft Hancock Co Spring adjustment for valves, etc.
US2327953A (en) * 1940-05-25 1943-08-24 Zoder Inc Safety apparatus
US2884952A (en) * 1953-03-23 1959-05-05 Avco Inc Line hydraulic pressure relief valve
JP2510004Y2 (ja) * 1989-10-31 1996-09-11 宣行 杉村 温度ヒュ―ズ付ばね式安全弁
JP2544693Y2 (ja) * 1992-04-30 1997-08-20 エス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安全制御装置
JPH11201308A (ja) * 1998-01-14 1999-07-30 Shimadzu Corp 圧力制御弁
US6095183A (en) * 1998-08-31 2000-08-01 Taylor; Julian S. Safety relief valve
JP3891738B2 (ja) 1999-09-07 2007-03-14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比例電磁式リリーフ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44891A2 (en) * 1990-02-22 1991-11-12 Quante Heinrich Berg Ing Pressure limiting valve
JP2004100932A (ja) * 2002-09-06 2004-04-02 Teruyuki Maeda ポペット型安全弁
CN2713254Y (zh) * 2004-05-20 2005-07-27 刘云峰 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JP2010231718A (ja) * 2009-03-30 2010-10-14 Toyota Motor Corp 圧力調整弁
CN102691814A (zh) * 2011-03-21 2012-09-26 泰思康公司 具有阀芯的背压调节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9105A (zh) * 2018-03-16 2020-06-12 Kyb株式会社 溢流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84581B2 (en) 2019-01-22
US20160341324A1 (en) 2016-11-24
JP2015183765A (ja) 2015-10-22
CA2937138A1 (en) 2015-10-01
KR20160099708A (ko) 2016-08-22
KR101859308B1 (ko) 2018-05-18
EP3096052A1 (en) 2016-11-23
WO2015146353A1 (ja) 2015-10-01
CN105940250B (zh) 2017-10-27
CA2937138C (en) 2018-04-10
JP6209472B2 (ja) 2017-10-04
EP3096052B1 (en) 2018-06-27
EP3096052A4 (en) 201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250A (zh) 溢流阀
CN105697828B (zh) 液控单向阀
US10598288B2 (en) Cascaded controllable fluid control valve and valve trim for a fluid control valve
US8925898B2 (en) Plug member of gas valve
JP2012501426A5 (zh)
CN104011441A (zh) 溢流阀
CA2924518C (en) Control valve including valve trim with spindle for improved low flow control
JP5369065B2 (ja) 三方弁
WO2007102912A3 (en) Adjustable pressure control valves
CN202659905U (zh) 一种节流阀
RU2617651C1 (ru) Клапан магниторегулируемый
CN202360824U (zh) 新型双向节流阀
US9207687B2 (en) Low noise relief valve
EP2444652A3 (de) Hochdruckregelventil
CN108087365B (zh) 油路自动切换阀
CN208057564U (zh) 埋入式单向阀结构
CN107202190B (zh) 转动型流量自动控制装置
CN203335945U (zh) 一种单向阀
CN203098437U (zh) 调压阀、直动式溢流阀、先导式溢流阀及操纵阀
CN108869426B (zh) 一种进油阀片
CN206817526U (zh) 可调节流量燃气开关
RU162295U1 (ru) Кран шаровой
CN103234066A (zh) 一种单向阀
CN107939761A (zh) 一种用于液压阀压力调节的锁紧装置
CN110630578A (zh) 控制阀和液压控制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