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9773B -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9773B
CN105939773B CN201480074548.9A CN201480074548A CN105939773B CN 105939773 B CN105939773 B CN 105939773B CN 201480074548 A CN201480074548 A CN 201480074548A CN 105939773 B CN105939773 B CN 105939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 lwevel
carbon dioxide
control devic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45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9773A (zh
Inventor
山本真树
中峻之
山田博久
田岛秀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39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9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9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97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54Controlling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04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alkaline earth metals or magnesium
    • B01J20/041Oxides or hydr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06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0/0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1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silica or silic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078Thermal treatment, e.g. calcining or pyroli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12Metals or metal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B01D2253/104 or B01D2253/106
    • B01D2253/1124Metal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4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80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6Polluted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83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 B01D2259/40088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 B01D2259/40098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with other he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5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01D2259/4508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cleaning air in build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中,状态确定部(11)根据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确定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状态控制部(12)使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转变为状态确定部(11)所确定的状态,由此,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环境污染问题和节电偏好的增强所带来的空调机的有效利用等出发,限制室内的换气的必要性日益提高。在这种可以进行换气限制的空间限制换气的情况下,由于人的呼气等中所含的二氧化碳(CO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特定的浓度以上时,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正在开发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附着有胺类有机物质的吸附剂,吸附并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活性炭吸附并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告专利公报“特公平3-39729号公报(公告日:1991年6月14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317780号公报(公开日:2001年11月16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的调节不可能或较困难,因此难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为适当的值。
具体来说,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吸附材料、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活性炭用作二氧化碳吸收件的情况下,不能够调节该吸收件本身的每单位时间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吸收速度)。因此,即使是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为适当的值的情况,也有可能不必要地吸收二氧化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为适当的值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部;吸收上述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可控制的吸收件;和吸收速度控制部,其根据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上述吸收件的上述吸收速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起到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为适当的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锂复合氧化物的每单位时间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3是表示上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和二氧化碳吸收件的温度的关系的表。
图5是表示上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填充有锂复合氧化物的密闭空间中的、湿度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经时变化的图。
图9是表示内置有本发明实施方式1~4中的任一个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空气清洁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进行以下说明。首先,基于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主要结构》
图1是表示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另外,图中的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是控制规定空间内的空气(以下简称为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取入空气,去除(吸收)与该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应的量的二氧化碳。然后,将去除二氧化碳后的空气排放到自装置外。
另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优选具备例如像风扇那样的取入空气的机构(未图示)。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通过具备风扇等,能够向后述的二氧化碳吸收件30更快且有效地送进空气。另外,能够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吸收二氧化碳后的空气更快且有效地排放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之外。即,能够使空间内的空气更有效地循环。由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可以更细致地控制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另外,上述规定空间只要是空气存在的空间,是怎样的空间都可以。作为上述空间的一个例子,可举出住宅的居住空间、工厂或办公室等工作场所空间以及汽车和电车等交通工具内的空间等。
另外,上述规定空间尤其是可进行换气限制的空间较为理想。在此,所谓“可进行换气限制的空间”,表示密闭空间、可进行换气的限制的室内空间或车内空间。或者,所谓“可进行换气限制的空间”,换言之也可以是能够限制或禁止自发地进行换气(打开窗户、使换气扇工作、使进行换气的装置工作、使真空装置等将房间抽真空的装置工作等)的空间。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的详细)
详细地说,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包括检测部20、控制部10(吸收速度控制部)和二氧化碳吸收件30(吸收件)。
检测部2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测被取入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的空气(CO2去除前的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浓度,并发送到状态确定部11。检测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举出例如半导体方式、电化学方式和红外线吸收方式等。
在以半导体方式来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情况下,作为半导体,可以使用SnO2、ZnO等n型半导体。其中,在SnO2中添加了La的半导体对于二氧化碳的选择性优异。因此,在本发明中,在以半导体方式来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在SnO2中添加了铈(La)的半导体。另外,在以电化学方式来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情况下,作为固体电解质的传导离子的种类,使用钠离子导电体等即可。
在以上的检测方法中,半导体方式不仅成本便宜,而且二氧化碳的检测精度不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因而具有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可以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优点。另外,电化学方式和红外线吸收方式具有二氧化碳的检测灵敏度高、二氧化碳的选择性优异的优点。
另外,检测部20也可以检测后述的二氧化碳吸收件30吸收了二氧化碳后的空气(CO2去除后的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吸收件(CO2吸收件)30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件30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的大小可控制的吸收件即可。具体来说,优选二氧化碳吸收件30是每单位时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单位时间二氧化碳吸收量、CO2吸收速度)根据自身的状态的转变而变化的吸收件。另外,进一步优选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CO2吸收速度可以从大致0(小到即使以该速度吸收二氧化碳也不会对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产生影响的程度的吸收速度)开始控制。
在此,所谓上述自身的状态的转变,更具体来说,表示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变化。即,优选二氧化碳吸收件30是CO2吸收速度根据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材料。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是能够比较简单且准确地测定和控制的参数。因此,通过使用CO2吸收速度可通过温度来控制的二氧化碳吸收件30,能够简单且准确地控制CO2吸收速度。
另外,优选二氧化碳吸收件30是可以有选择地仅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件。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CO2/O2选择膜将二氧化碳分离,再用吸收件吸收分离出的二氧化碳的技术。但是,CO2/O2选择膜,对于氮等的除二氧化碳和氧气以外的在空气中存在较多的物质没有选择性,所以,在分离出二氧化碳时,在该分离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远远多于二氧化碳的氮。因而,当在可限制换气的空间中限制了换气的情况下,持续进行二氧化碳的分离去除时,空间内的气压有可能明显减小。因此,即使像现有技术那样使用CO2/O2选择膜,也难以长期将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30,在使用有选择地仅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件的情况下,能够不使其吸收这种空气中大量含有的物质,而是高效地仅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如上所述,具有空间内的气压不会明显变化、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比较难以下降的优点。
这样,作为CO2吸收速度能够以温度来控制,且能够有选择地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件,可举出:Li2ZrO3、LiFeO2、LiNiO2、Li2TiO3、Li2SiO3、Li4SiO4等锂复合氧化物。在以后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对使用上述锂复合氧化物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30,通过控制该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来控制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的情况进行说明。
控制部10综合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控制部10包括状态确定部11和状态控制部12。另外,控制部10也可以指示检测部20以规定时间间隔进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
状态确定部11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为设定值(第1阈值)以下来确定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温度)。具体来说,状态确定部11由形成为集成电路(IC芯片)等的逻辑电路(硬件)或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软件等来实现即可。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对通过控制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来控制该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状态确定部11根据从检测部20接收到的二氧化碳浓度,确定二氧化碳吸收件30(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关于状态确定部11的温度确定,将在后文进行详述。
状态确定部11,当从检测部20接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时,判断该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为设定值以下。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值以下时,状态确定部11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确定为使该吸收件的CO2吸收速度成为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可设定的下限速度的温度。另一方面,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值的情况下,状态确定部11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确定为使该吸收件的CO2吸收速度比上述下限速度大的温度。确定了的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被通知给状态控制部12。
在此,所谓“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可设定的下限速度”,是至少比最大的CO2吸收速度小,且可由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设定的大致最小的CO2吸收速度。以下,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可设定的下限速度”简称为“装置下限速度”。“装置下限速度”例如设定为状态控制部12可控的温度的范围内的、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CO2吸收速度的最小值等即可。
另外,详细情况后述,但二氧化碳吸收件30在例如自身的温度处于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表示上述“大致最小”的CO2吸收速度。另外,“装置下限速度”也可以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设定为上述规定范围内的温度中的与在CO2吸收速度取最大值时的温度相近的温度。在该情况下,起到能够减小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为设定值以下来进行控制的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差,使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CO2吸收速度迅速地变化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将“装置下限速度”设定为对吸收件30不必通过外部装置(例如加热器)赋予能源(例如热)的状态的温度(例如室温)下的吸收件的CO2吸收速度。在该情况下,不会消耗过多的电力而起到经济性的效果。另外,“装置下限速度”优选即使为0以上且以该速度吸收二氧化碳也不会对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产生影响的程度的速度(大致0)。即,优选实质上使二氧化碳的吸收大致停止。
另外,在此所谓的“设定值”,是在空间内的空气中,认为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上限值。普遍地,在室外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约为400ppm左右。但是,例如在可以进行换气限制的空间限制了换气的情况下,当人等生物进行活动即进行呼吸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增加。我们知道,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00ppm,就会使人犯困,集中力下降。另外,我们知道,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1000ppm以上,随着该增加,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会增大。从以上情况来看,设定值设定为例如成为使人犯困、集中力下降的水平,即作为建筑物健康法等的基准值而被规定的1000ppm等即可。另外,设定值可以是商品出厂时预先设定的值,也可以是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的用户自由设定和变更的值。
状态控制部12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控制为状态确定部11所确定的状态。如上所述,当状态确定部11确定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时,状态控制部12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控制为状态确定部11所确定的值。
另外,作为上述温度控制的方法,可举出例如加热器的加热或由珀耳帖元件进行的温度控制等。在使用加热器或珀耳帖元件作为状态控制部12的情况下,由于这种温度控制单元比较便宜,因此能够抑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的制造成本。另外,将测定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设于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附近,将该温度传感器与状态控制部12可通信地连接。
在以上的例子中,设定为由状态确定部11和状态控制部12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本身的状态。但是,状态确定部11也可以确定二氧化碳吸收件30周围的环境(涉及环境的值:二氧化碳吸收件30周围的温度等)。另外,状态控制部12也可以不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而是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周围的环境。例如,状态确定部11确定填充有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填充槽内的温度,状态控制部12可以通过对上述填充槽进行加热或冷却来间接地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
这样,状态控制部12通过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本身的状态或二氧化碳吸收件30周围的环境,来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CO2吸收速度)。
《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速度》
在此,对状态确定部11的温度确定和状态控制部12的温度控制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图2说明与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对应的、该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的变化。
图2是表示锂复合氧化物(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温度与CO2吸收速度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在此,将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达到最大时的该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设为Ta。另外,Ta为至少高于室温的温度。
图2所示的锂复合氧化物直到温度Tb为止,CO2吸收速度几乎无变化(取得大致最小的CO2吸收速度)。另一方面,锂复合氧化物从温度Tb到Ta,随着该温度上升,CO2吸收速度增加。而且,当温度达到高于Ta的温度时,随着该温度上升,CO2吸收速度减小,当温度变为Tu时,CO2吸收速度再次成为大致最小的CO2吸收速度。这样,锂复合氧化物是CO2吸收速度可根据其温度来控制的二氧化碳吸收件。
接着,对利用了上述的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与CO2吸收速度的相互关系的状态确定部11的温度确定和状态控制部12的温度控制进行说明。
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可以说空气中含有剩余的二氧化碳(危害健康的水平的二氧化碳)。在该情况下,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在CO2吸收速度比装置下限速度大的温度(例如,大于Tb小于Tu的值),状态控制部12进行控制,使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变为状态确定部11所确定的温度。通过该温度控制,锂复合氧化物以比装置下限速度快的速度吸收二氧化碳。以下,将锂复合氧化物(二氧化碳吸收件30)以比装置下限速度快的速度吸收二氧化碳(即,实质上开始二氧化碳的吸收)简称为“吸收二氧化碳”。
在此,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值的情况下,优选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Ta。该情况下,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最大,所以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能够在取入的空气通过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期间,吸收最多的二氧化碳。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具有能够使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降低的优点。
另外,状态确定部11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值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大于Tb小于Ta的温度。在该情况下,在状态控制部12能够减少用于对锂复合氧化物进行温度控制(加热)的电力。即,具有使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节约能量的优点。
另外,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30,更优选使用以Li4SiO4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在此,所谓“主要成分”是在所含的物质中含有比例最多的物质,例如,含有比例为50%以上的物质。在该情况下,Li4SiO4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吸收速度)在至少人等生物进行活动的二氧化碳浓度(例如400~1000ppm)下,比其他材料(例如,使用胺类有机物质即单乙醇胺的水溶液、或Li2ZrO3)更优异,因此,起到能够在更短时间吸收更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可以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不会危害健康的水平。在该情况下,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使CO2吸收速度为装置下限速度那样的温度(例如Tb以下的规定值),状态控制部12进行控制,使得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变为状态确定部11所确定的温度。通过该温度控制,锂复合氧化物不会从空气中极力地吸收二氧化碳。
在此,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状态确定部11也可以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室温。该情况下,状态控制部12具有只要从锂复合氧化物散热即可,温度控制不需要使用电力的优点。
另外,状态确定部11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设定为更接近于Ta的温度且CO2吸收速度为装置下限速度那样的温度(例如Tb)。在该情况下,锂复合氧化物在不吸收二氧化碳时也保持在更接近Ta的温度。因此,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动,变得需要二氧化碳的吸收的情况下,具有能够使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迅速地上升、迅速地吸收二氧化碳的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状态确定部11和状态控制部12进行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控制。由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能够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因此,能够使锂复合氧化物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对应的适当的吸收速度来吸收二氧化碳。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能够防止不必要地吸收二氧化碳,从而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为适当的值。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处理的流程》
最后,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控制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处理的一个例子。图3是表示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当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起动(装置的电源或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功能打开)时,向自装置内取入空气。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使取入了的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检测部20,之后,输送至锂复合氧化物(二氧化碳吸收件30)。被取入的空气在通过锂复合氧化物时,与该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相应地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这样工作时,检测部20从取入的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S10)。表示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信息被发送到状态确定部11。状态确定部11判断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为设定值以下(S12)。
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值以下的情况(S12中为“是”),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使CO2吸收速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的温度(例如,室温),状态控制部12进行温度控制,使温度变为状态确定部11所确定的温度(S14)。由此,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换言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动被抑制在最小限度。
另一方面,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值的情况(S12中为“否”)下,状态确定部11将二氧化碳吸收件的温度确定为Ta。接着,状态控制部12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控制为Ta(S16)。由此,锂复合氧化物成为可吸收与温度Ta对应的量的二氧化碳的状态。
S12~S16的处理是检测部20每检测一次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一次,反复进行直至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停止(装置的电源或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功能关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通过一边反复进行这些处理控制,一边进行向自装置的空气取入和向空间内的空气排放,控制自装置的CO2吸收速度,使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设定值的浓度。
在进行上述处理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可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锂复合氧化物)本身的CO2吸收速度。因此,能够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使二氧化碳吸收件30以适当的吸收量吸收二氧化碳。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能够防止不必要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为适当的值。
另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通过控制吸收件本身的CO2吸收速度,来控制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因此,不必对例如从空间取入的空气量等复杂的参数进行管理控制,能够简单地控制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
另外,在上述处理控制中,检测部20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时间间隔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用户自由设定。检测部20进行检测的时间间隔越短,越能够细致地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吸收量,因此具有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优点。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利用温度来控制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通过进行温度以外的状态控制,来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CO2吸收速度。在该情况下,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值以下的情况(S12中为“是”)下,状态确定部11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确定为使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CO2吸收速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那样的状态(值)即可。另外,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值的情况(S12中为“否”),状态确定部11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确定为使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CO2吸收速度成为比装置下限速度快的速度那样的状态即可。
《变形例》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吸收件30为不仅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能够排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恢复)的吸收件。以下,以锂复合氧化物为例对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恢复(更新,refresh)功能进行说明。
锂复合氧化物具有当温度达到比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温度高的温度(比图2中的Tu高的温度)时放出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上述性质,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也可以使锂复合氧化物恢复。
具体来说,例如当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饱和时,或锂复合氧化物的吸收能力降低一定以上时,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取出到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空间之外。然后,通过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控制为放出二氧化碳的温度(比Tu高的温度),使吸收了的二氧化碳(空间内的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从锂复合氧化物放出。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的材料,使用胺类材料或活性炭。其中,由于胺类材料与二氧化碳在化学上较强地结合,因此为了排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恢复)需要大的能源。另外,由于活性炭难以将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需要频繁地更换吸附材料,会产生更换的成本。
与此相反,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如上所述使用可恢复的吸收件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30,通过适当地进行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恢复,能够回收利用二氧化碳吸收件30。因而,起到不用进行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更换或能够减少更换频次,降低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更换成本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使二氧化碳吸收件30恢复时,不是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取出,而是仅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取出到空间之外,使其进行二氧化碳的放出。在该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能够简单地进行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恢复时的搬运。
另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也可以具有以下结构: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重量或二氧化碳吸收速度的最大值来确定恢复的时机。通过具有这些结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能够正确地确定需要进行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恢复的时机。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吸收性能,能够进行更正确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
另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也可以具有将上述确定的时机通知给用户的结构。由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能够使用户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用于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恢复的操作。
〔实施方式2〕
基于图4~图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以下说明。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附带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除上述实施方式1记载的结构以外,还可以构成为: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使得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越大,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CO2吸收速度越变快。以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以使用锂复合氧化物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30,通过控制该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来控制CO2吸收速度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在根据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来分阶段地确定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使用图4和图5,说明具体的处理控制。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中,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和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的关系的表。
“(CO2浓度-设定值)”列表示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的值)。“设定温度”列表示状态确定部11确定的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即,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图中的值S1、SX-1和SX为0<S1<SX-1<SX。另外,表示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的值Ta与图2的曲线中的标记相对应,T1和TX为CO2吸收速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的温度<T1<TX<Ta。另外,SX-1、SX、TX等的X表示任意的自然数。
即,本实施方式中,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被划分为X个阶段,根据上述差是否为规定的划分值(0、S1…SX)以下,来确定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的温度,T1、…TX、Ta)。
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的状态确定部11从检测部20接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时,计算该二氧化碳浓度与规定了的设定值的差。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差的值的大小,如图4的表中所示确定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通知给状态控制部12。另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只要按图4所示的条件确定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即可,不一定需要存储和参照图4那样的表。
以下,使用图5具体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的温度控制的流程。图5表示实施方式2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的温度控制处理的流程。
在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工作(取入空气)时,检测部2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S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被发送到状态确定部11,状态确定部11在接收二氧化碳浓度时,首先计算其与设定值的差。然后,状态确定部11将与该差相对应的温度确定为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并通知给状态控制部12。
在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为0以下的情况(S22中为“是”)下,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值以下。即,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为适当的浓度。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使CO2吸收速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的温度(例如,室温),状态控制部12进行控制,使温度变为状态确定部11确定的温度(S24)。由此,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即,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被极力地抑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动被抑制在最小限度。
另一方面,在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大于0且为S1以下的情况(S22中为“否”且S26中为“是”)下,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第1阶段的温度即T1,状态控制部12进行控制,使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变为T1(S28)。由此,锂复合氧化物进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吸收。
之后,状态确定部11判断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是否为规定的划分值以下,在为该划分值以下的情况下,将与该划分值对应的温度确定为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例如,在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大于SX-2且为SX-1以下的情况(S30中为“是”)下,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第X-1阶段的温度即TX-1,状态控制部12进行控制,使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变为TX-1(S32)。另外,在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大于SX-1且为SX以下的情况(S30中为“否”且在S34中为“是”)下,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第X阶段的(TX-1高于)温度即TX,状态控制部12进行控制,使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变为TX(S36)。
最后,在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大于SX的情况(S34中为“否”)下,越超过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所设定的分割值(S1…SX)的范围,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在该情况下,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最大限度地(以最快的速度)吸收二氧化碳的温度即Ta,状态控制部12进行控制,使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变为Ta(S38)。
在进行上述处理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根据二氧化碳浓度与设定值的差来分阶段地确定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由此能够使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逐渐地变化。因此,在例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仅比设定值高一些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过快,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直吸收至不必要的程度。另外,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设定为比Ta低的温度,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相比,起到能够抑制温度控制(加热)的能源消耗的效果。另外,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幅超过设定值的情况下,通过使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为最大,起到能够更快地使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接近设定值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如实施方式1说明的那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当达到规定值(例如1000ppm)以上时有可能危害人的健康。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于降低,对于人的健康也不好。例如,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足时,吸进该空气的人血液变为碱性,有可能引起晕厥或痉挛。因而,为了将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适当的浓度,优选不仅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上限值,而且也要设定下限值来控制二氧化碳浓度。
以下,使用图6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在使用能够排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吸收件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30,且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其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和2不同。
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状态确定部11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上限值(设定值、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温度等)确定为使二氧化碳吸收件30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上述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下限值(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状态确定部11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状态确定为使二氧化碳吸收件30排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状态。另外,在此所说的“设定下限值”是在空间内的空气中认为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下限值。作为下限值,例如可以设定不会危害人的健康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下限值。
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和2同样地使用锂复合氧化物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30,通过控制该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来控制CO2吸收速度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锂复合氧化物具有在达到比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温度高的温度(比图2中的Tu高的温度)时放出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上述性质,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在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下限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设为比Tu高的温度Tr,使锂复合氧化物排放二氧化碳。
另外,因为锂复合氧化物的每单位时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依赖于温度,所以,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也可以与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CO2吸收速度的调节同样地,通过变更温度Tr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排放量)。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与实施方式1和2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部20也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S50),并发送给状态确定部11。然后,状态确定部11判断所接收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为设定上限值以下(S52)。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上限值的情况(S52中为“否”)下,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Ta,状态控制部12控制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使其变为Ta(S54)。由此,锂复合氧化物最大限度地(以最大速度)吸收二氧化碳吸收。
另一方面,在检测部20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上限值以下的情况(S52中为“是”)下,状态确定部11接着判断上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小于设定下限值(S56)。在此,在上述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下限值以上的情况(S56中为“否”)下,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使CO2吸收速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的温度(例如室温),状态控制部12控制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使其变为上述确定了的温度(S58)。由此,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即,锂复合氧化物的CO2吸收速度被极力地放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动被抑制在最小限度。
而在上述二氧化碳浓度小于设定下限值的情况(S56中为“是”)下,状态确定部11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确定为Tr,状态控制部12控制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使其变为Tr(S60)。由此,锂复合氧化物将至此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另外,S52和S56的判断顺序也可以颠倒。此外,状态确定部11在S58中,也可以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使CO2吸收速度成为装置下限速度的温度)设定为图2所示的Tu。Tu为比Ta高且比Tr低的温度,是成为锂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碳吸收与排放的边界点的温度。因此,在S58中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设定为Tu的情况下,与例如使温度为室温的情况等相比,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变化的宽度变窄。因而,状态控制部12能够用更短的时间将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加热或散热(冷却)至状态确定部11所确定的温度。另一方面,在S58中使锂复合氧化物散热(变为室温)的情况下,如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那样,具有在S58的处理中状态控制部12对锂复合氧化物的温度控制不需要使用电力(只进行散热即可)的优点。
在进行上述处理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设定上限值的情况(S52中为“否”)下,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比适当的范围内更大的情况下,通过使作为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锂复合氧化物吸收二氧化碳,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减少。另一方面,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设定上限值以下且为设定下限值以上的情况(S56中为“否”)下,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处于适当的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极力抑制锂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而保持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另外,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设定下限值的情况(S56中为“是”)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适当的范围,从锂复合氧化物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此,当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于降低时,能够使该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达到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其处于规定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长期且稳定地保持为适当的范围内的浓度。另外,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比设定下限值小时,从二氧化碳吸收件30放出二氧化碳,因此能够减少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更换或恢复的频次。
〔实施方式4〕
另外,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优选将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周围空间的空气(二氧化碳吸收件接触的空气、或从二氧化碳吸收件的间隙通过的空气)加湿。
以下,使用图7~8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00的主要结构的框图。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00是在实施方式1~3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中还设置有加湿部40的结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00的结构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3所示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的结构中的任一个进行组合。
加湿部40是将输送到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空气加湿的装置。加湿部40加湿自身取入的或通过自身的空气。另外,加湿后的空气的湿度没有特别限制,但在温度例如为23度的情况下,优选湿度设定为50%RH(relative humidity、相对湿度)以上。
另外,加湿部40的设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使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00取入的空气在通过二氧化碳吸收件30之前被加湿即可。另外,设置加湿部40的位置也可以根据检测部20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进行变更。例如,在检测部20检测二氧化碳浓度时,如果检测对象的空气为低湿的情况下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则优选加湿部40设置于空气通过检测部20后,直到与二氧化碳吸收件30接触之间。
接着,对与二氧化碳吸收件30接触的空气的湿度与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填充有锂复合氧化物(0.2g)的密闭空间(容积:12L)中的、湿度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经时变化的图。另外,图中,作为一个例子将湿度为50%RH的情况称为“高湿度状态”,将不足50%的情况称为“低湿度状态”。
由图8可知,在填充有锂复合氧化物的密闭空间,与低湿度状态相比,高湿度状态下二氧化碳浓度的减少更快。即,锂复合氧化物从高湿度状态的空气中可以更快地吸收二氧化碳。因而,在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00中,在需要更快地(更多地)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将通过锂复合氧化物的空气设定为高湿度状态,由此能够使锂复合氧化物用更短的时间吸收更大量的二氧化碳。
另外,当锂复合氧化物接触的空气的湿度上升时,锂复合氧化物的每单位量的最大的二氧化碳吸收量(饱和吸收量)也上升。因此,通过将锂复合氧化物接触的空气加湿,可以用更少量的锂复合氧化物实现相同的饱和吸收量。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00起到可减少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使用量的效果。
〔实施方式5〕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也可以内置于空气清洁器、除湿容器和加湿器等电子设备。图9是表示内置有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空气清洁器2的概要构成的图。另外,图中的箭头表示空气清洁器2取入的空气的流动。
空气清洁器2如图示,包括实施方式1~4中任一个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风扇4、过滤器3。风扇4向空气清洁器的装置内取入空气。过滤器3对由风扇4取入的空气进行清洁。过滤器3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但作为一个例子,可举出除臭空調过滤器、吸收甲醛空调过滤器、抗菌/吸尘空调过滤器和将这些过滤器组合而成的过滤器。
空气清洁器2通过使风扇4工作而将空气取入空气清洁器2内。此时,空气从过滤器3通过。从过滤器3通过而被清洁后的空气如图示被取入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然后,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检测所取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该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二氧化碳吸收件30的CO2吸收速度。
根据上述结构,空气清洁器2能够将清洁且二氧化碳浓度被调节为适当的值的空气排出。因而,可排出更有益于人健康的空气。另外,空气清洁器2通过使风扇4工作,能够进行使用了过滤器3的为了空气清洁的空气取入和向内置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去的空气取入。换言之,空气清洁器2可以使自身的空气清洁功能的部件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共用风扇。因而,空气清洁器2能够减少装置的零件数量,消减生产成本。
另外,优选过滤器3去除阻碍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检测部20)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出的物质(以下,称为检测阻碍物质)。所谓检测阻碍物质,例如为空气中的灰尘等。在该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的检测部20从由过滤器3去除了检测阻碍物质的空气中检测二氧化碳浓度,所以起到可以更正确地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效果。除此以外,还可以防止检测部20本身附着检测阻碍物质,降低以后的检测精度。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进一步起到能够更正确地控制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替代空气清洁器2而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搭载于除湿器、加湿器等上。在该情况下,除湿器或加湿器可以排出调节了湿度且将二氧化碳浓度调节为适当的值的空气。因而,通过向空间内排出使人感到舒适的空气,能够使该空间成为易于人生活的空间。
尤其是在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搭载于除湿器的情况下,使用半导体传感作为检测部20的情况等,替代上述的空气清洁器2的过滤器3而设置除湿单元,通过将在该除湿单元中除湿后的空气输送至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能够在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中检测除湿后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能够防止因水分的存在而使半导体传感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的可靠性下降。因而,能够更正确地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另外,能够防止检测部20本身附着水蒸汽的情况。
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或100优选在能够进行换气限制的空间中使用。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优选被搭载于车载用的空气清洁器等电子设备上、或与该电子设备一起来使用。
另外,实施方式4、5表示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速度控制,不仅能够通过温度控制来实现,而且也能够通过湿度控制来实现。
即,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速度控制手段不限于温度,也可以是湿度控制或向二氧化碳吸收件的供气控制。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00)包括: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部(检测部20);吸收上述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CO2吸收速度)可控制的吸收件(二氧化碳吸收件30);根据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上述吸收件的上述吸收速度的吸收速度控制部(控制部10)。
根据上述的结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吸收件本身的CO2吸收速度。因此,能够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以适当的吸收速度吸收二氧化碳。
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能够防止不必要的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为适当的值。
换言之,具有上述结构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中,对于胺类材料或活性炭等现有技术中被用作二氧化碳吸收件的材料,新发现了不能控制“吸收件本身的CO2吸收速度,因此导致不必要地吸收二氧化碳”这样的问题,通过解决该问题,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为适当的值。
另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不需要对例如从空间中取入的空气量等复杂的参数进行管理控制,能够简单地控制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
本发明的方式2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上述方式1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吸收速度控制部具有状态控制部,上述状态控制部,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第一阈值(设定值、设定上限值)以下的情况下,使上述吸收件转变为上述吸收速度成为上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可设定的下限速度(装置下限速度)的状态,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上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使上述吸收件转变为上述吸收速度成为比上述下限速度快的上述吸收速度的状态。
在此,上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可设定的下限速度”是指,至少比最大的CO2吸收速度小,且在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中可设定的大致最小的CO2吸收速度。
因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结构,在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为适当的浓度(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能够使自装置尽量地抑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换言之,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动抑制在最小限度。
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通过加快吸收件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能够使吸收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浓度。这样,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为适当的值。
另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可设定的下限速度”也可以是状态控制部可以控制的温度的范围内的、吸收件的每单位时间的CO2吸收速度的最小值。
另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可设定的下限速度”优选0以上且小至不会影响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程度的速度(大致为0)。在该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通过将吸收件的温度设定为使二氧化碳吸收速度成为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可设定的下限速度那样的温度,能够实质上使二氧化碳的吸收几乎停止。
本发明的方式3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上述方式2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上述第一阈值,且该二氧化碳浓度与上述第一阈值的差越大,上述状态控制部使上述吸收件转变为越快地吸收二氧化碳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该吸收件吸收的CO2吸收速度的大小。由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能够更精细地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另外,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根据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第一阈值的差来控制CO2吸收速度,因此不会使吸收件必要以上(以必要以上的速度)地进行二氧化碳的吸收。由此,能够防止吸收件的CO2吸收速度相对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过快,另一方面,在二氧化碳浓度与第一阈值的差较大的情况下,能够使吸收件的CO2吸收速度增加,更快地使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接近适当的值。
本发明的方式4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上述方式2或3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吸收件还是可控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排出的吸收件,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第二阈值(设定下限值)的情况下,上述状态控制部使上述吸收件转变为排出该吸收件吸收的二氧化碳的状态,其中,上述第二阈值为比上述第一阈值低的值。
根据上述结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第二阈值即被认为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下限值小时,使吸收件转变为排出二氧化碳的状态。由此,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于下降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能够使该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至接近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可以将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长期且稳定地控制为适当的浓度。
本发明的方式5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上述方式4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上述第一阈值以下且上述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上述状态控制部使上述吸收件转变为上述吸收速度成为上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可设定的下限速度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第一阈值以下且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处于适当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使自装置尽可能地降低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由此,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动抑制在最小限度。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能够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为适当的范围内的浓度。
本发明的方式6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上述方式1~5的任一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吸收件以与自身的温度相对应的速度吸收二氧化碳,上述吸收速度控制部根据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上述吸收件的上述温度,由此控制上述吸收件的上述吸收速度。
根据上述结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吸收件的温度,由此能够将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为适当的浓度。在此,吸收件的温度是进行一般地变化和维持比较简单的参数,是能够正确地进行该变化和维持的参数。因此,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仅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吸收件的温度就能够简单且准确地控制吸收件的CO2吸收速度。
本发明的方式7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上述方式1~6的任一方式中,上述吸收件也可以为锂复合氧化物。
锂复合氧化物是可以利用温度控制自身的二氧化碳吸收速度的吸收件。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通过使用锂复合氧化物作为吸收件,能够简单且精细地控制吸收件的CO2吸收速度。
另外,锂复合氧化物可以有选择地仅吸收二氧化碳。因此,锂复合氧化物不会吸收氮等在空气中比二氧化碳更大量含有的物质,能够仅吸收二氧化碳。因而,当使用锂复合氧化物作为吸收件时,能够防止在吸收二氧化碳时,将空气中大量含有的上述物质一起吸收,使空间内的气压明显减小的情况。另外,当使用锂复合氧化物作为吸收件时,由于不会吸收二氧化碳以外的物质,所以能够防止吸收件的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因二氧化碳以外的物质而降低。
另外,锂复合氧化物是在规定温度下,能够排出(放出)自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吸收件。因此,若使用锂复合氧化物作为吸收件,例如在锂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饱和时、或锂复合氧化物的吸收能力降低一定以上时等,可以使吸收件恢复。另外,若使用锂复合氧化物作为吸收件,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情况下,能够将吸收件吸收的二氧化碳放出到空气中。即,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不仅能够进行二氧化碳的吸收而且还能够进行添加(排出)。
本发明的方式8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在上述方式7中,上述吸收件也可以是以Li4SiO4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
在此,所谓“主要成分”是在所包含的物质中含有的比例最多的物质,例如,含有的比例为50%以上的物质。另外,Li4SiO4是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吸收速度)优异的吸收件。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使用以Li4SiO4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作为吸收件,由此能够用更短的时间吸收更大量的二氧化碳。
本发明的方式9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100),在上述方式1~8中的任一方式中,也可以包括用于对上述吸收件的周围空间的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部。
根据上述结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与不进行加湿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短时间吸收二氧化碳,并且可以减少锂复合氧化物的使用量。
本发明的方式10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方式1~9中任一方式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关于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揭示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另外,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中分别揭示的技术方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恰当地应用于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以及搭载该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的空气清洁器、除湿器和加湿器等电子设备。
符号说明
1、100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
10 控制部(吸收速度控制部)
11 状态确定部
12 状态控制部
20 检测部
30 二氧化碳吸收件(吸收件)
40 加湿部
2 空气清洁器(电子设备)
3 过滤器
4 风扇。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规定空间内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部;
吸收所述规定空间内的所述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可控制的吸收件,并且,所述吸收件可通过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到所述规定空间外而恢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和
吸收速度控制部,其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所述吸收件的所述吸收速度;和
测定部,其测定最大值,所述最大值是指通过所述吸收速度控制部的控制而使所述吸收速度成为最大值的情况下的最大值;和
时机确定部,其根据所述测定部测定的所述最大值,确定从所述吸收件排放二氧化碳的时机;和
通知部,其向用户通知所述时机确定部所确定的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速度控制部具有状态控制部,
所述状态控制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所述吸收件转变为所述吸收速度成为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可设定的下限速度的状态,
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吸收件转变为所述吸收速度成为比所述下限速度快的所述吸收速度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该二氧化碳浓度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差越大,所述状态控制部使所述吸收件转变为越快地吸收二氧化碳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状态控制部使所述吸收件转变为排出该吸收件吸收的二氧化碳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为比所述第一阈值低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所述第一阈值以下且所述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状态控制部使所述吸收件转变为所述吸收速度成为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可设定的下限速度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件以与自身的温度相对应的速度吸收二氧化碳,所述吸收速度控制部根据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所述吸收件的所述温度,由此控制所述吸收件的所述吸收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件为锂复合氧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件是以Li4SiO4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对所述吸收件的周围空间的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
CN201480074548.9A 2014-02-21 2014-11-11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397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2131 2014-02-21
JP2014-032131 2014-02-21
JP2014-113456 2014-05-30
JP2014113456 2014-05-30
PCT/JP2014/079843 WO2015125355A1 (ja) 2014-02-21 2014-11-11 二酸化炭素濃度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9773A CN105939773A (zh) 2016-09-14
CN105939773B true CN105939773B (zh) 2019-01-11

Family

ID=5387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454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39773B (zh) 2014-02-21 2014-11-11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5019B2 (zh)
JP (1) JP6143939B2 (zh)
CN (1) CN105939773B (zh)
WO (1) WO20151253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9962B (zh) * 2014-08-20 2019-06-21 夏普株式会社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系统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
CN109153003A (zh) * 2016-05-16 2019-01-04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空调系统、二氧化碳的除去方法、吸附剂以及二氧化碳除去器
US20190151821A1 (en) * 2016-05-16 2019-05-23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Adsorbent, method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device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and system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EP3459628A4 (en) * 2016-05-16 2020-01-29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ADSORPTION AGENT, METHOD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CARBON DIOXIDE REMOVAL AND AIR CONDITIONING
CA3024089A1 (en) * 2016-05-16 2017-11-23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Adsorbent,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method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device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and air conditioner
EP3479897A4 (en) * 2016-06-29 2020-01-29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ADSORBENT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CARBON DIOXIDE REMOVAL METHOD, CARBON DIOXIDE REMOVAL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2019205952A (ja) * 2016-09-30 2019-1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吸収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EP3333494A1 (de) * 2016-12-08 2018-06-13 Lind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anlage und system zur luftverbesserung in einem gebäude
WO2018168290A1 (ja) * 2017-03-15 2018-09-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吸収装置、二酸化炭素吸収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9529563A (zh) * 2018-12-10 2019-03-29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二氧化碳净化装置和二氧化碳吸收剂药包
KR102658136B1 (ko) 2018-12-28 2024-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0141959A (zh) * 2019-05-08 2019-08-20 陕西航天西诺美灵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式二氧化碳去除装置及方法
CN113405164B (zh) * 2021-06-16 2022-08-19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二氧化碳吸附模块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US20230314070A1 (en) * 2022-03-30 2023-10-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ryogenic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tmosphere
JP7226751B1 (ja) 2022-04-19 2023-02-21 株式会社レブセル 空気清浄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9491Y (zh) * 2000-08-17 2002-09-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JP2003202128A (ja) * 2002-01-07 2003-07-18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JP2010243104A (ja) * 2009-04-08 2010-10-28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7822A (ja) 1985-04-01 1986-10-09 Kawasaki Heavy Ind Ltd 炭酸ガス除去装置
DE3709363C1 (de) * 1987-03-21 1988-08-18 Metallgesellschaft Ag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zweier beladener Waschloesungsstroeme
JP2585698Y2 (ja) 1989-11-30 1998-11-2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呼吸用気体供給システム
JP2000117039A (ja) * 1998-10-15 2000-04-25 Toshiba Corp 気体分離装置
JP2001219058A (ja) * 2000-02-07 2001-08-14 Sharp Corp 二酸化炭素除去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除去装置、除去方法、フィルター、空気調和機
JP3571987B2 (ja) * 2000-02-25 2004-09-29 株式会社東芝 密閉空間用炭酸ガス吸収方法
ES2255543T3 (es) * 2000-03-02 2006-07-01 Ebara Corporation Metodo y sistema de generacion de energia por pila de combustible.
JP2001317780A (ja) 2000-05-08 2001-11-16 Kosei Shoji Kk 空気浄化システム
US6746515B2 (en) * 2001-04-30 2004-06-08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 swing adsorption and thermally-enhanced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US6630012B2 (en) * 2001-04-30 2003-10-07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ethod for thermal swing adsorption and thermally-enhanced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US7442232B2 (en) * 2002-06-19 2008-10-28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Adsorbents,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2004313916A (ja) * 2003-04-15 2004-11-11 Bridgestone Corp 二酸化炭素の吸脱着材及び吸脱着装置
JP2006103974A (ja) 2004-09-30 2006-04-20 Toshiba Ceramics Co Ltd 炭酸ガス分離回収装置
US7594956B2 (en) * 2005-04-19 2009-09-29 Adsorption Research, Inc.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system
JP2009190007A (ja) * 2008-02-18 2009-08-27 Toshiba Corp 二酸化炭素吸排出装置及び触媒反応装置
US9016084B2 (en) * 2008-07-07 2015-04-28 Ray M. Alden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 desorption heating, cooling, and energy storage process and apparatus
JP5217733B2 (ja) 2008-07-28 2013-06-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換気システム、空気調和機及び冷凍装置
JP5479949B2 (ja) * 2009-04-08 2014-04-23 株式会社東芝 測定装置、測定方法、及び二酸化炭素回収システム
BRPI1014541A2 (pt) * 2009-05-08 2016-04-05 Nippon Steel Corp adsorvente híbrido, método para capturar dióxido de carbono em um gás e equipamento para capturar dióxido de carbono em um gás
CA2779625C (en) * 2009-06-17 2014-11-18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Co2 recov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3061094C (en) * 2010-04-30 2023-10-24 Peter Eisenberg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US8157892B2 (en) * 2010-05-17 2012-04-17 Enverid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efficiency air-conditioning
DE102010064134A1 (de) * 2010-12-23 2012-06-28 Robert Bosch Gmbh 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Regeln eines Klimas in einer Fahrgastzelle eines Fahrzeugs
US20120235087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heat stable amine salts from an amine absorbent
JP5561788B2 (ja) * 2011-07-26 2014-07-3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回収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4024715A (ja) * 2012-07-27 2014-02-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二酸化炭素回収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233337B2 (en) * 2012-09-20 2016-01-1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CO2 recover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9491Y (zh) * 2000-08-17 2002-09-0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JP2003202128A (ja) * 2002-01-07 2003-07-18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JP2010243104A (ja) * 2009-04-08 2010-10-28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05019B2 (en) 2018-06-26
WO2015125355A1 (ja) 2015-08-27
JP6143939B2 (ja) 2017-06-07
US20160354722A1 (en) 2016-12-08
CN105939773A (zh) 2016-09-14
JPWO2015125355A1 (ja) 2017-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9773B (zh)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659962B (zh)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系统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
CN106413849A (zh)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机器
US10663184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9268943A (zh) 空气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3526697A (ja) 向上された効率の空気調整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TW201424959A (zh) 手模式操作箱
JP2004194800A (ja) 酸素供給装置
US20180236399A1 (en) Gas fil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058706A1 (en) Temperature-Based Adaptive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KR20110093237A (ko) 공기질 및 분진입자 측정기의 수분 제거장치 및 그 수분 제거방법
KR102542918B1 (ko) IoT를 통한 공기질 개선 센싱 및 산소 공급 제어 시스템
EP3542867A1 (en) A mask-based breathing apparatus
WO2018061285A1 (ja) 二酸化炭素吸収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806667A (zh) 吸附劑、二氧化碳的去除方法、二氧化碳去除器及空調裝置
CN104896577A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及其加湿控制方法
CN109153003A (zh) 空调装置、空调系统、二氧化碳的除去方法、吸附剂以及二氧化碳除去器
KR101873637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9217430A (ja) 二酸化炭素吸収材、二酸化炭素吸収装置、二酸化炭素吸収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815465A (zh) 吸附劑、二氧化碳的去除方法、二氧化碳去除器及空調裝置
CN204815269U (zh) 一种可调式麻醉、呼吸机用温湿度控制系统
JP6999287B2 (ja) 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KR102551825B1 (ko) 복수의 실내 영역에 산소를 공급하는 산소 발생 시스템
CN111237969A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40091635A (ko) 가습공기청정기의 취침모드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