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09491Y - 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09491Y
CN2509491Y CN 01228527 CN01228527U CN2509491Y CN 2509491 Y CN2509491 Y CN 2509491Y CN 01228527 CN01228527 CN 01228527 CN 01228527 U CN01228527 U CN 01228527U CN 2509491 Y CN2509491 Y CN 250949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control device
humidity control
adsorber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285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泰
山下哲也
香川早苗
水口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472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06190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036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6157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0949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0949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容易,而且能连续地得到稳定的调湿能力的调湿装置,设有:将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向室内吹出的第1调湿路径;将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向室外吹出的第2调湿路径;使上述各个调湿路径内的空气流通的送风机构;将水分从流过上述第1调湿路径的空气向流过上述第2调湿路径的空气中输送的吸附转子3;在上述第2调湿路径中,设置在上述吸附转子3上游侧的加热机构4;可连续地进行除湿运转和吸附转子的再生运转,前者是借助吸附转子3吸收上述室内空气中的水分,把除湿过的空气向室内提供;后者是由室内空气吸附上述吸附转子的水分并排出到室外。

Description

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进行除湿运转、换气运转等动作的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背景技术
图4是表示作为以前调湿装置的壁挂式除湿器大致结构的侧断面图(实开昭56-28731号)。这种除湿器安装成把大致呈正方体的壳体30的一个侧面埋入到外壁43里,在这壳体30的前面侧的下方部位形成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除湿用吸入口31,在壳体30的顶部侧形成用于排出已被除湿了的调节空气的除湿用吹出口32。在上述壳体30内的上述除湿用吸入口31上方的位置还配置着隔板35,大致与底面平行,由此将壳体30内间隔成上下2个空间36、37。在上述壳体30的背面侧、在隔着上述隔板35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上还分别形成与室外相通的再生用吹出口34和再生用吸入口33。而且,在上述壳体30的上侧空间36里还设有第1调节挡板38,该挡板能进行使上述再生用吹出口34和除湿用吹出口32中的任何一方打开、将另一方关闭这样的切换;在上述下侧空间37里还设有第2调节挡板39,用于使再生用吸入口33开关。在上述下侧空间37的前面侧配置着风扇40,这个风扇的空气吸入口40a与除湿用吸入口31侧相邻地配置,另一方面,其空气排出口40b与穿透地设在隔板35上而与上侧空间36相通的开口部相邻地配置。在上述风扇40的空气排出口40b内部,从吸入侧开始依次分别设置着加热器42和用于吸附水分的吸附材料41。
下面,说明使上述除湿器动作时空气流通的途径。先说明在进行室内除湿时的流通途径,此时,将上述第1调节挡板38倒向再生用吹出口34一侧,从而将除湿用吹出口32打开,进而将第2调节挡板39配置成把再生用吸入口33关闭,之后驱动风扇40。随即,室内空气从上述除湿用吸入口31流入到下侧空间37内,再被吸入到风扇40的空气吸入口40a。而且,流入到风扇40内部的空气通过吸附材料41,在此将水分吸附而成为被除湿了的空气,从空气排出口40b流出到上侧空间36里之后,再从除湿用吹出口32放出到室内(如实线箭头所示)。
下面,说明进行上述除湿器再生时的流通途径,此时,将上述第1调节挡板38倒向除湿用吹出口32一侧,从而将再生用吹出口34打开,又将第2调节挡板39配置成将再生用吸入口33打开,之后驱动加热器42和风扇40。随即,外部空气从上述再生用吸入口33流入到壳体30的下侧空间37内,从空气吸入口40a吸入到风扇40内。而且,流入到上述风扇40内部的空气由加热器42加热,这些被加热了的空气还通过吸附材料41,由此使水分从吸附材料41放出,从而将吸附材料41再生。这时,上述空气吸收这些水分而成为加湿空气,从空气排出口40b进入到上侧空间36内,从再生用吹出口34放出到室外(如虚线箭头所示)。
这种除湿器中,由于除湿和再生的运转是借助由调节挡板转换形成的间歇处理而进行的,因而存在不能连续地得到稳定的除湿能力的问题。而且,如果把上述除湿器设置在住宅里,由于必需把除湿器安装成将整整一个侧面埋入到外壁里,因而在处理背后时要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有花费较大的问题。
作为以前的调湿装置还有图9所示的除湿器(特开平11-300146号)。如图9所示,这种除湿器是借助除湿通路107把由风扇104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冷凝器103的一方通路103a而将冷凝器103冷却后,通过回转的吸附转子102的吸附区域102a而被除湿后放出。另外,由风扇106的作用通过再生通路108而被吸入的再生用空气由加热器105加热后,通过吸附转子102的再生区域102b,由再生区域102b的吸附材料将水分脱掉。
这样,被再生的吸附材料因吸附转子102沿着箭头A方向的回转而移动到吸附区域102a侧,再从除湿通路107通过的室内空气吸附水分。此外,借助从上述吸附转子102通过,由吸附材料将水分脱掉而被加湿的多湿空气通过冷凝器103的另一方通路103b而被冷却,使含在多湿空气里的水分凝结而贮存在容器110内。
由于上述除湿器中设有除湿通路107用的风扇104和再生通路108用的风扇106,因而有结构较复杂,不能小型化,不能减轻重量,成本较高等缺点。尤其是壁挂式的除湿器,在重量较重、尺寸较大的场合下,安装到壁面上的工作就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前的调湿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容易地安装,而且能连续地得到稳定的调湿能力的调湿装置,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小型化、轻量化、并使成本降低的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将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向室内吹出地构成的第1调湿路径,将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向室外吹出地构成的第2调湿路径,用于使上述各个调湿路径内的空气流通的送风机构,将水分从流过上述第1调湿路径的空气向流过上述第2调湿路径的空气中输送的吸附转子,以及在上述第2调湿路径中、设置在上述吸附转子上游侧的加热机构。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调湿装置中,由于能连续地进行除湿运转和吸附转子的再生运转,前者是借助吸附转子吸附上述室内空气中的水分而将除湿过的空气向室内提供,后者是由室内空气吸附上述吸附转子的水分并排出到室外,因而能得到稳定的除湿能力。
一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送风机构是设置在上述吸附转子上游侧的单一的风扇,上述风扇的排出口分成2部分,其中的一方设置在与室内相通的第1调湿路径一侧,而另一方设置在与室外相通的第2调湿路径一侧。
在上述实施例的调湿装置中,通过把单一的风扇兼用于使上述各个调湿路径内的空气流通的送风机构,因而能使制品的成本降低。
一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调湿装置是壁挂式的,在壁上穿透地设有通气口,而且贯通该通气口地设有第2调湿路径的排气通路,能将空气从上述排气通路排向室外。
在上述实施例的调湿装置中,是把通气口穿透地设置在壁上,而且贯通该通气口地设有排气通路,以此处将空气排出到室外的。因此在把上述调湿装置安装在住宅里的场合下,由于只要把通气口穿透地设置在壁上即可,因而能容易地进行安装。
一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能检测湿度的湿度检测机构,根据该湿度检测机构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调湿运转。
在上述实施例的调湿装置中,是根据由湿度检测机构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调湿运转的。由于其结果能适应室内环境地自动进行调湿运转,因而不要进行调湿运转操作,而且能节省能量。
一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送风机构是配置在第1调湿路径上的第1风扇和配置在第2调湿路径上的第2风扇,一方面使上述第1风扇和加热机构停止,另一方面驱动第2风扇地进行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调湿装置中,一方面使上述第1风扇和加热机构停止,另一方面驱动第2风扇地进行控制,因此,能够进行将由上述第2风扇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原封不动地排出到室外的换气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作为吸附材料的吸附转子,借助上述吸附转子的吸附区域、使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回到室内用的除湿通路,借助上述吸附转子的再生区域、排出从室内吸入的空气的排气通路,配置在上述排气通路的上述吸附转子的上游侧、将流入到上述吸附转子的再生区域的空气加热的加热机构;将风送到上述除湿通路和排气通路的1个风扇。
若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调湿装置,例如,由配置在上述吸附转子的吸附区域下游侧的1个风扇,借助上述吸附转子的吸附区域将室内空气吸入,将吸入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吹出到室内,另一方面,由加热机构将吸入的室内空气的剩余部分加热后,吹入到吸附转子的再生区域。或者,由配置在上述吸附转子的吸附区域和再生区域的上游侧的1个风扇将室内空气吸入,将吸入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吹出到吸附转子的吸附区域,并回到室内,另一方面,由上述加热机构将吸入的室内空气的剩余部分加热后,吹入到吸附转子的再生区域。由此,使室内空气的水分吸附在吸附转子的吸附区域的吸附材料上,将除湿过的空气供给室内,另一方面,将吸附在吸附转子上的水分脱掉而使空气加湿,对加湿过的空气进行处理。例如,由冷凝器使加湿过的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后进行排水,或者将加湿过的空气排出到室外。而且,通过使上述吸附转子回转,将吸附材料从吸附区域移到再生区域,进行吸附材料的再生,经再生过的吸附材料再从再生区域移到吸附区域,使吸附和脱水反复进行。因此,与分别在上述的除湿通路和排气通路设置风扇的结构相比较,能使其小型化,轻量化,并能降低成本。
一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排气通路是借助上述吸附转子的再生区域,把从室内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室外的。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调湿装置,借助上述排气通路将上述吸附转子吸附的水分脱掉而被加湿的空气排出到室外,因而不需要容器,也不必进行排水工作,而且也没有漏水的问题,能防止漏水的发生。此外,由于没有排放软管,因而设置的自由度较大。又因为是没有冷凝器和槽缸的简单结构,所以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一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将通过上述吸附转子的再生区域后的空气里的水分加以冷凝的冷凝器,贮存由上述冷凝器冷凝的水的容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由于是由上述冷凝器使将上述吸附转子吸附的水分脱掉而被加湿的多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并将上述冷凝水贮存在上述容器里,因而能容易地处理那些经过除湿而从室内空气中去除的水分,从排气通路排出的空气中的大部分水分由冷凝器去除,所以即使使空气回到室内,也不会使湿度较大地提高。
一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将通过上述吸附转子的再生区域后的空气里的水分加以冷凝的冷凝器,和对由上述冷凝器冷凝的水进行排水的排放软管。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由于是由上述冷凝器把将上述吸附转子吸附的水分脱掉而被加湿的多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由上述排放软管排出该冷凝水,因而能容易地处理经过除湿而从室内空气中去除的水分,从排气通路排出的空气中的大部分水分由冷凝器去除,所以即使使空气回到室内,也不会使湿度较大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任意一个调湿装置的结构,并设置在局部空间里。
若采用上述的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不占用较大的设置场所就能将这小型、重量轻的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设置在化妆室、壁橱、木屐箱、更衣处和厕所等最需要除湿的局部空间里,能对狭小的局部空间有效地进行除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侧断面图。
图2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变更例的侧断面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侧断面图,图3B是表示通过吸附转子的空气流示意图。
图4是以前的调湿装置的侧断面图。
图5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壁挂式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壁挂式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B是用于上述除湿器里的通道的斜视图。
图8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第5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壁挂式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作为以前调湿装置的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结构的侧断面图。
图1中,本实施例的调湿装置是将大致成正方形的本体外壳2的一个侧面安装在外壁15的室内侧表面上的壁挂式调湿装置1,在本体外壳2的顶部一侧形成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除湿用吸入口11。在上述本体外壳2的前面侧、在其上部和下部位置上分别形成除湿用吹出口12和再生用吸入口13,前者用于吹出调节空气,后者用于吸入室内空气。在上述本体外壳2的背面一侧下方和与其相邻的外壁15上,穿通地设有与室外相通的通气孔14(例如直径约为60mm的圆孔),并贯通该通气孔14地设有作为排气通路的再生用吹出通道9。
在上述本体外壳2内设有在设置状态下围绕水平轴回转的圆盘状吸附转子3,并且设置成使它的一个端面横跨上述除湿用吹出口12和再生用吸入口13地与它们面对着。上述吸附转子3是把例如硅胶、沸石、氧化铝等吸附材料形成峰窝状或多孔多粒状而构成,做成能从流通的空气吸附水分,另一方面,能将水分放出到加热了的空气里。
上述本体外壳2内较吸附转子3靠前的一侧空间部分由隔板16沿上下方向间隔成2个空间17、18,隔板16是相对于底面大致成水平地配置的,其中的上侧空间17与除湿用吹出口12相连通,另一方面,下侧空间18与再生用吸入口13相连通。在上述下侧空间18的吸附转子3的前侧还设有作为加热机构的加热器4。在上述本体外壳2内的吸附转子3的后侧、在它的上下位置上分别平行地设有除湿用风扇5和再生用风扇6,配置在上述上方侧的除湿用风扇5的排出口5b与除湿用通道7相连通,而除湿用通道7是与吸附转子3相连通的,另一方面,除湿用风扇5的吸入口5a配置成与除湿用吸入口11一侧相邻近。而且,上述配置在下方侧的再生用风扇6的排出口6b与上述再生用吹出通道9相连接,而通道9是与室外相通的,另一方面,再生用风扇6的吸入口6b与再生用吸入通道8相连接,而通道8是与吸附转子3相通的。
由这样的路径构成除湿途径(第1调湿路径),即、从上述除湿用吸入口11开始、通过除湿用风扇5、除湿用通道7、吸附转子3、上侧空间17、直至除湿用吹出口12,另一方面,由这样的路径构成再生路径(第2调湿路径),即、从上述再生用吸入口13开始、通过下侧空间18、吸附转子3、再生用吸入通道8、再生用风扇6、直至再生用吹出通道9。
下面,说明把上述调湿装置1作为除湿器而使其动作时空气的流通途径。在上述除湿器中,室内除湿和吸附转子3的再生是同时进行的。先说明图1中的除湿途径,这时,在使上述吸附转子3运转的状态下驱动除湿用风扇5。随即、室内空气从上述除湿吸入口11流入本体外壳2内,又从上述除湿用风扇5的吸入口5a吸收空气,从它的排出口5b流入到除湿用通道7内。通过上述除湿用通道7的空气流入到吸附转子3内,在此将水分吸附而被除湿之后,通过上述的上侧空间17而再从除湿用吹出口12向室内放出。
另一方面,说明上述的再生路径,这时先是在使吸附转子3和加热器4运转的状态下,驱动上述再生用风扇6。随即、室内空气就从上述再生用吹入口13流入到本体外壳2的下侧空间18内,在此,由加热器4将上述空气加热。此后,被加热了的上述空气流入吸附转子3内,由此水分从吸附转子3放出,使吸附转子3再生。这时,上述加热空气吸收这水分而成为加湿空气,从吸附转子3通过再生用吸入通道8,从再生用风扇6的吸入口6a吸收。而从上述再生用风扇6的排出口6b流出的上述加湿空气通过再生用吹出通道9而向室外放出。
这样,用吸附转子3把流过除湿途径的空气中吸附的水分输送到再生路径一侧,由此能进行除湿运转,把除湿了的空气供到室内。而且与此同时,流过上述再生路径的空气把转过来的吸附转子3的水分吸收后,向室外放出,由此能进行上述吸附转子3的再生。
在把上述调湿装置1作为换气装置而使其动作的场合下,将除湿用风扇5和加热器4停止,只使再生用风扇6驱动。随即、由上述再生用风扇6、从再生用吸入口13将室内空气吸收到本体外壳2的下侧空间18内,通过停止着的加热器4、吸附转子3、再生用吸入通道8和再生用风扇6,原封不动地从再生用吹出通道9排出到室外。其结果能原封不动地把从室内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室外地进行换气运转。
这样,如果采用上述调湿装置1的第1实施例,由于吸附转子3吸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由此而进行除湿运转,将除湿了的空气供给室内时,能连续地进行由室内空气吸收吸附转子3的水分后排出到室外而形成的吸附转子3的再生运转,因而能得到稳定的除湿能力。又因为本实施例的结构是将通气孔14穿透地设置在壁上,而且贯通该通气孔14地设置再生用吹出通道9,并由此将空气排出到室外,所以即使是在将上述调湿装置后装在住宅里的场合下,只要将通气孔14穿透地设置在壁上就可以,能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
图2表示上述调湿装置1第1实施例的变更实例。这个变更实例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比较,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在上述调湿装置的背面侧以外的位置上穿透地设置通气孔14,贯通该通气孔地将再生用吹出通道9延长地设置。因此,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结构部分相同的结构部分都标记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由于上述调湿装置1的动作也是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的,因而也省略对其说明。
如上所述,若采用上述调湿装置1的变更实例,则只要将上述再生用吹出通道9延长地设置,就能将穿透地设置在外壁15上的通气孔14设置在调湿装置1的背面侧以外的位置上。
第2实施例
图3A、图3B表示上述调湿装置1的第2实施例。图3A是上述调湿装置1的侧断面图。这个实施例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比较,结构的不同点在于:用一台风扇20使空气在除湿途径和再生路径内流通。即、第2实施例中的调湿装置1在上述吸附转子3的上游侧设置单一风扇20,借助上述吸附转子3、将与上述风扇20的排出口20b相连接的通道21的另一端设置成跨越上侧空间17和设有加热器4的下侧空间18。其结构的不同点还在于:不像上述实施例1那样地在外壳2的前面一侧设置再生用吸入口13,将室内空气从设置在本体外壳2顶侧上的吸入口23吸收,此外,还与穿透地设置在外壁15上的通气孔14贯通地设置通道22,使它的一端配置成与上述吸附转子3面对着地直接相连。其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结构部分相同的结构部分都标记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
下面,说明将上述图3A所示的第2实施例的调湿装置1作为除湿装置而使其动作时空气的流通路径。图3B是表示流过吸附转子3的空气流的示意图。先说明图3A中的除湿途径,这时,在使上述吸附转子3运转的状态下,驱动风扇20。随即,室内空气从上述吸入口23流入本体外壳2内,又将空气从上述风扇20的吸入口20a吸收,从排出口20b流入到通道21内。而且通过这通道21的空气中的、流入到吸附转子3的上部侧的空气,在此因水分被吸附而被除湿,此后,通过上述的上侧空间而从除湿用吹出口12向室内放出。
接着,说明上述的再生路径,在使上述吸附转子3和加热器4运转的状态下驱动风扇20时,与上述情况同样地、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23吸收到本体外壳2内,又借助上述风扇20而流入通道21内。而且,通过这通道21的空气中的、流入到吸附转子3的下部一侧的空气在此被预热,又被设置在下侧空间18里的加热器4加热后再流入吸附转子3内。这样,借助上述被加热了的空气通过吸附转子3内,使水分从吸附转子3放出,从而使吸附转子3再生(参照图3B)。这时,上述加热空气因吸收这水分而成为加湿空气,从上述吸附转子3通过再生用通道22内而向室外放出。
而且,在把上述第2实施例中的调湿装置1作为换气装置而使其动作的场合下,如果在使上述加热器4停止的状态下驱动风扇20,则能进行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换气运转。
如上所述,若采用上述调湿装置1的第2实施例,由于用一个风扇20就能使上述除湿途径和再生路径内的空气流通,因而能使制品的成本下降。
第3实施例
图5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壁挂式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51是安装在壁50的室内侧壁面上的外壳;52是圆板状的吸附转子,它是配置在外壳51内、将轴支承成能水平地自由回转的;53是涡轮风扇,它是配置在上述外壳51内、借助上述吸附转子52的吸附区域52a而将室内空气吸入的;54是配置在上述涡轮风扇53和吸附转子52的再生区域52b之间的加热器。上述吸附转子52是把例如硅胶、沸石、氧化铝等吸附材料加工成形为蜂窝状或多孔多粒状,能以圆板形状的轴为中心、由图中没表示的电动机使其回转。
在上述除湿器里形成除湿通路55,用于借助吸附转子52的吸附区域52a和涡轮风扇53、使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回到室内。在除湿器里还形成排气通路56,用于借助吸附转子52的再生区域52b、把从上述涡轮风扇53吹出的空气排出。而且,在上述除湿通路55的吸附转子52的上游侧、并且在排气通路56的吸附转子52的下游侧配置着冷凝器57,在该冷凝器57的下侧配置着容器58,用于贮存从冷凝器57滴下的冷凝水。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除湿器中,由涡轮风扇53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冷凝器57之后,通过吸附转子52的吸附区域52a而被除湿,经过除湿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涡轮风扇53的一方的吹出口53a吹出而再回到室内。另外,通过上述吸附转子52的吸附区域52a而被除湿了的空气的剩余部分从涡轮风扇53的另一方的吹出口53b吹出,由加热器54加热,将这加热了的空气供到吸附转子52的再生区域52b,从这再生区域52b的吸附材料将水分脱掉。然后,借助冷凝器57将脱掉吸附材料的水分而被加湿的空气排出到室内。由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冷却上述冷凝器57,将吸附转子52的再生区域52b的水分脱掉而被加湿的多湿空气里所含的水分由冷凝器57冷凝,从冷凝器57滴下的冷凝水贮存在容器58里。
这样,上述第3实施例的除湿器中,由于用配置在吸附转子52的吸附区域52a下游侧的一个涡轮风扇53、借助吸附转子52的吸附区域52a将室内空气吸入,并吹出到室内,另一方面,吹入到吸附转子52的再生区域52b,经由冷凝器57而吹出到室内,因而与那种在除湿通路和排气通路分别设置风扇的结构相比较,能使结构小型化、轻量化,能降低成本。
虽然上述除湿器中设有容器58,但是由冷凝器57冷凝的水也可用排放软管排出。
第4实施例
图6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壁挂式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71是安装在壁70的室内侧壁面上的外壳;72是圆板形状的吸附转子,它是配置在外壳71内、将轴支承成能水平地自由回转的;73是涡轮风扇,它是配置在上述外壳71内,借助上述吸附转子72的吸附区域72a而将室内空气吸入的。上述吸附转子72是将硅胶、沸石、氧化铝等吸附材料形成例如蜂窝状或多孔多粒状的,能由图中没表示的电动机、以圆板形状的轴为中心地回转。
在上述除湿器里形成除湿通路75,用于借助吸附转子72的吸附区域72a、涡轮风扇73使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回到室内;在上述除湿器里还形成排气通路76,用于借助吸附转子72的再生区域72b、使从上述涡轮风扇73吹出的空气排出到室外。在上述排气通路76的涡轮风扇73和吸附转子72的再生区域72b之间配置着将空气加热的加热器74。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除湿器中,室内空气通过吸附转子72的吸附区域72b而被除湿后,被吸入到涡轮风扇73里,上述被除湿了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涡轮风扇73的一方的吹出口73a吹出后再回到室内。另一方面,经除湿了的空气的剩余部分从涡轮风扇73的另一方的吹出口73b吹出而被加热器74加热,将这些被加热了的空气供到吸附转子72的再生区域72b,从再生区域72b的吸附材料将水分脱掉,然后,借助排气通路76,把由于使吸附材料中的水分脱掉而被加湿的多湿空气排出到室外。
这样,上述第4实施例的除湿器中,由于用配置在吸附转子72的吸附区域72b下游侧的一个涡轮风扇73就能借助吸附转子72的吸附区域72a将室内空气吸入,并吹出到室内,另一方面,吹入到吸附转子72的再生区域72b,并排出到室外,因而与除湿通路和排气通路上分别设置风扇的结构相比较,能使结构小型化和轻量化,能降低成本。
图7A表示用于上述除湿器排气中的套管式通道80的结构,图7B表示用于上述除湿器排气中的并列管式通道83的结构。上述通道80、83都是贯通图6所示的壁70地配置的。
图7A所示的通道80做成套管结构,它具有圆筒状的外管81和插通在该外管81内的圆筒状内管82,内管82内形成一部分排气通路76,在外管81的内周面和内管8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吸入外界空气的吸气通路。把上述通道80的内管82用作排气通路的一部分、将通过吸附转子72的再生区域72b之后的多湿空气排出到室外,另一方面,借助在通道80的外管81的内周面和内管8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吸气通路将室外的空气导引到室内,由此能进行换气。
图7B所示的通道83做成并列管结构,具有将断面分割成2部分的间隔部83a,通道83的一方的通路是排气通路76的一部分,通道83的另一方通路是用于把外界空气吸入的吸气通路。把上述通道83的一方通路用作排气通路76的一部分,将通过吸附转子72的再生区域72b之后的多湿空气排出到室外,另一方面,借助作为通道83另一方的通路的吸气通路将室外的空气导引到室内,由此能进行换气。
尤其是在气密性较高的房屋内,只设置多湿空气的排气通路的场合下,排气较困难,会影响除湿功能,但是通过用上述通道80、83来设置吸气通路,就能容易地进行多湿空气的排气。
第5实施例
图8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第5实施例的调湿装置的壁挂式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91是安装在壁90的室内侧壁面上的外壳;92是圆板状吸附转子,它是配置在上述外壳91内,将轴支承成能水平地自由回转的;93是涡轮风扇,它是配置在上述外壳91内,将室内空气分别吹入到上述吸附转子92的吸附区域92a和再生区域92b里的。上述吸附转子92是将硅胶、沸石、氧化铝等吸附材料形成例如蜂窝状或多孔多粒状,能由图中没表示的电动机、使其以圆板形状的轴为中心地进行回转。
在上述除湿器中形成除湿通路95,用于使由涡轮风扇93从室内吸入的空气经由吸附转子92的吸附区域92a而回到室内。在这除湿器中还形成排气通路96,用于将从上述涡轮风扇93吹出的空气经由吸附转子92的再生区域92b而排出到室外。在上述排气通路96的涡轮风扇93和吸附转子92的再生区域92b之间配置着将空气加热的加热器94。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除湿器中,由涡轮风扇93吸入的室内空气的一部分从涡轮风扇93的一方的吹出口93a吹出,通过吸附转子92的吸附区域92a被除湿之后,再吹出到室内。而由上述涡轮风扇93吸入的室内空气剩余部分则从涡轮风扇93的另一方的吹出口93b吹出,由加热器94加热,将这加热了的空气供到吸附转子92的再生区域92b,将再生区域92b的吸附材料中的水分脱掉。然后,借助排气通路96,将这脱掉吸附材料的水分而被加湿的空气排出到室外。
上述除湿器的排气是与第4实施例中的除湿器同样地采用图7A、图7B所示通道80、83中的任意一方。
上述第5实施例的除湿器具有与第4实施例的除湿器同样的效果。
第6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6实施例的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具有与上述第3~第5实施例的除湿器同样的结构。通过将这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设置在化妆室、壁橱、木屐箱、更衣处和厕所等局部空间里,不占用较大的设置场所就能对狭小的局部空间进行除湿。而且、在不用冷凝器而排出多湿空气的场合下,可不局限于室外,将多湿空气排出到与上述局部空间邻接的房间或走廊等进行换气的空间。
上述第3~第5实施例中对作为调湿装置的壁挂式除湿器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适用于立式除湿器等调湿装置。
上述第3~第5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涡轮风扇53、73、93,但是也可使用多叶片风扇、离心式风扇、轴流式风扇或横流式风扇等任意一种风扇,还可使用把送风系统分成2部分的1个风扇。
上面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可进行种种变更地加以实施。即、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机构是使用加热器,但,即使利用加热泵式的加热源,也是可与上述同样地实施的。另外,还可做成在上述调湿装置上设置能检测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根据这湿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自动地进行与室内环境相适应的除湿运转和换气运转。

Claims (10)

1.一种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向室内吹出地构成的第1调湿路径,
将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向室外吹出地构成的第2调湿路径,
将上述各个调湿路径内的空气流通的送风机构,
将水分从流过上述第1调湿路径的空气向流过上述第2调湿路径的空气中输送的吸附转子(3),
在上述第2调湿路径中,设置在上述吸附转子(3)上游侧的加热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送风机构是设置在上述吸附转子(3)上游侧的单一的风扇(20),上述风扇(20)的排出口分成2部分,其中的一方设置在与室内相通的第1调湿路径一侧,而另一方设置在与室外相通的第2调湿路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湿装置是壁挂式的,在壁上穿透地设有通气口(14),而且贯通该通气口(14)地设有第2调湿路径的排气通路(9),将空气从上述排气通路(9)排向室外。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能检测湿度的湿度检测机构,根据该湿度检测机构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调湿运转。
5.如权利要求1、3、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机构是配置在第1调湿路径上的第1风扇(5)和配置在第2调湿路径上的第2风扇(6),一方面将上述第1风扇(5)和加热机构(4)停止,另一方面驱动第2风扇(6)地进行控制。
6.一种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作为吸附材料的吸附转子(52、72、92),
借助上述吸附转子(52、72、92)的吸附区域(52a、72a、92a)、将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回到室内的除湿通路(55、75、95),
借助上述吸附转子(52、72、92)的再生区域(52b、72b、92b)、排出从室内吸入的空气的排气通路(56、76、96),
配置在上述排气通路(56、76、96)的上述吸附转子(52、72、92)的上游侧、将流入到上述吸附转子(52、72、92)的再生区域(52b、72b、92b)的空气加热的加热机构(54、74、94),将风送到上述除湿通路(55、75、95)和排气通路(56、76、96)的1个风扇(53、73、9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通路(56、76、96)是借助上述吸附转子(52、72、92)的再生区域(52b、72b、92b)将来自室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通过上述吸附转子(52)的再生区域(52b)后的空气里的水分加以冷凝的冷凝器(57),
贮存由上述冷凝器(57)冷凝的水的容器(58)。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通过上述吸附转子(52)的再生区域(52b、72b、92b)后的空气里的水分加以冷凝的冷凝器(57),
对由上述冷凝器(57)冷凝的水进行排水的排放软管。
10.一种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湿装置的结构,并设置在局部空间里。
CN 01228527 2000-08-17 2001-08-17 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509491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7282/00 2000-08-17
JP2000247282A JP2002061905A (ja) 2000-08-17 2000-08-17 調湿装置
JP303629/00 2000-10-03
JP2000303629A JP3861579B2 (ja) 2000-10-03 2000-10-03 除湿機および局所空間用除湿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09491Y true CN2509491Y (zh) 2002-09-04

Family

ID=26598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28527 Expired - Lifetime CN2509491Y (zh) 2000-08-17 2001-08-17 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509491Y (zh)
TW (1) TW564770U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2451B (zh) * 2004-03-31 2010-05-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836135B (zh) * 2003-08-18 2010-12-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湿度调节装置
CN102032619A (zh) * 2009-10-02 2011-04-2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空调及控制空调的方法
CN104315646A (zh) * 2014-11-05 2015-01-28 合肥柏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橱柜用具有排风空腔的柜门及橱柜
CN104433331A (zh) * 2014-11-05 2015-03-25 合肥柏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空气净化型橱柜
US9109807B2 (en) 2011-12-21 2015-08-1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for desorption and dehumidification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5939773A (zh) * 2014-02-21 2016-09-14 夏普株式会社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763761A (zh) * 2016-08-17 2018-03-06 创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
CN104273950B (zh) * 2014-11-05 2018-04-13 合肥柏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空气净化系统的模块化厨房橱柜
CN109990395A (zh) * 2018-01-02 2019-07-09 创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空调装置
CN110871014A (zh) * 2018-08-30 2020-03-10 开利公司 具有移动床结构的co2洗涤器
CN111076380A (zh) * 2018-10-22 2020-04-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874660A (zh) * 2019-06-10 2021-12-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单元及调湿系统
CN113883596A (zh) * 2021-10-20 2022-01-0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135B (zh) * 2003-08-18 2010-12-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湿度调节装置
CN1922451B (zh) * 2004-03-31 2010-05-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02032619A (zh) * 2009-10-02 2011-04-2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空调及控制空调的方法
US9109807B2 (en) 2011-12-21 2015-08-1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for desorption and dehumidification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5939773A (zh) * 2014-02-21 2016-09-14 夏普株式会社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939773B (zh) * 2014-02-21 2019-01-11 夏普株式会社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273950B (zh) * 2014-11-05 2018-04-13 合肥柏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空气净化系统的模块化厨房橱柜
CN104433331A (zh) * 2014-11-05 2015-03-25 合肥柏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空气净化型橱柜
CN104433331B (zh) * 2014-11-05 2018-08-07 合肥柏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空气净化型橱柜
CN104315646A (zh) * 2014-11-05 2015-01-28 合肥柏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橱柜用具有排风空腔的柜门及橱柜
CN107763761A (zh) * 2016-08-17 2018-03-06 创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
CN109990395A (zh) * 2018-01-02 2019-07-09 创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空调装置
CN110871014A (zh) * 2018-08-30 2020-03-10 开利公司 具有移动床结构的co2洗涤器
CN111076380A (zh) * 2018-10-22 2020-04-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除湿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874660A (zh) * 2019-06-10 2021-12-3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单元及调湿系统
CN113883596A (zh) * 2021-10-20 2022-01-0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64770U (en) 200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09491Y (zh) 调湿装置和局部空间用的调湿装置
CN1247942C (zh) 空气调节系统
CN1149362C (zh) 空调机
CN1272584C (zh) 空调系统
CN1129785A (zh) 湿度控制设备
CN1967069A (zh) 通风系统
CN1837691A (zh) 空调
CN1752755A (zh) 一种生物芯片点样机器人系统
CN1831441A (zh) 加湿器
CN113623775B (zh) 一种高层住宅用地下车库通风除湿系统
CN1902447A (zh) 具有热/湿度交换装置的空调以及室内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041625A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无叶风扇
CN114034076B (zh) 一种改进型建筑智能温控设备
CN104896609A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825009A (zh) 空调
CN108826502A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8443971A (zh) 穿墙机
CN1710344A (zh) 基于憎水性高分子膜的非接触式加湿/减湿装置
CN1683056A (zh) 一种超重力液体吸收除湿与再生系统
CN215523639U (zh) 一种新风系统的新风处理机组
CN101617175A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机
CN104390287A (zh) 一种提高除湿效率的除湿机
CN1216257C (zh) 具有热交换功能的单一通风装置
KR101016310B1 (ko) 공기조화기
WO2018147554A1 (ko) 건물 덕트 내부에 설치되는 멤브레인을 이용한 제습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8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