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7175A - 加湿装置和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和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7175A
CN101617175A CN200880005248A CN200880005248A CN101617175A CN 101617175 A CN101617175 A CN 101617175A CN 200880005248 A CN200880005248 A CN 200880005248A CN 200880005248 A CN200880005248 A CN 200880005248A CN 101617175 A CN101617175 A CN 101617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ventilation road
air
rotary body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5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田宏二
铃木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17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71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3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with a moving bed of solid desiccants, e.g. a rotary wheel supporting solid desicc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K),设置在室外,吸附外部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使其转换成结露水,并使该结露水在室内蒸发,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包括:吸附用通风路(2),其吸入外部气体并使其导通;吸附旋转体(7),其一部分存在于吸附用通风路(2),被驱动而旋转,并从被导入吸附用通风路(2)的外部气体吸附水分;再生用通风路(3),其朝吸附旋转体(7)的其余一部分引导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使水分释放到热交换用空气中;冷凝用热交换器(8),其配置在再生用通风路(3)的吸附旋转体(7)的下游部位,引导冷却用空气,使其与热交换用空气热交换,得到结露水;以及水搬运路径(1),其将用冷凝用热交换器(8)得到的结露水朝室内搬运,作为被导入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冷却用空气,使用吸附用通风路(2)的外部气体。由此,能以比较简单的构造高效地得到足够量的结露水,满足室内的加湿条件。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和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装置以及包括该加湿装置的空调机,上述加湿装置将外部气体吸入,使外部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冷凝而转换成结露水,将该结露水朝室内搬运并使其蒸发,对室内进行加湿。
背景技术
冬季具有不仅外部气体温度下降、湿度也下降的倾向,室外变得干燥。即使是室内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因此最好是加湿来提高室内的湿度。虽可在室内设置专用的加湿器并使其工作,但这需要频繁地补充加湿用水(自来水)的工夫,需要进行麻烦作业。
因此,人们希望开发出不费工夫就能可靠地对室内进行加湿的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317981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06-308246号公报中,根据该要求披露了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两个发明均通过吸附外部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使其冷凝、使其转换成结露水后朝室内搬运、并使其在室内蒸发来实现湿度的上升。
具体而言,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317981号公报所披露的技术中,用室内单元所包括的脱离部使水分从外部气体脱离,生成高湿空气,并用结露部使高湿空气冷却,生成加湿水。脱离部与结露部通过循环通路连接,使空气循环。另外,结露部包括结露用热交换器,该结露用热交换器使高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用制冷剂的汽化热来冷却高湿空气。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308246号公报所披露的技术中,包括:引导用于吸附水分的外部气体的第一空气流道;引导使水分解吸用的外部气体的第二空气流道;使该外部气体升温的热交换器;从第一空气流道内的外部气体吸附水分、并利用经热交换器升温后的外部气体使水分解吸的除湿转子,朝上述热交换器导入作热泵循环的制冷剂。
然而,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317981号公报所披露的技术中,结露部包括结露用热交换器来作为冷却高湿的空气并生成加湿水的装置。该结露用热交换器追加设置在热泵式制冷循环回路中,从制冷循环回路引导制冷剂,使其与高湿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利用制冷剂的汽化热来冷却高湿空气。
因此,虽在功能上得到了满足,但包括加湿单元的室外单元构造变得复杂而大型化。即,不能只是在室外单元中装设加湿单元,还需要切除构成制冷循环回路的制冷剂管的一部分,设置与结露用热交换器连接的旁通制冷剂管。结构变得复杂,会给成本带来不小的影响。
另外,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2006-308246号公报的实施方式2中披露了,使所生成的高温高湿空气与外部气体即冷却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用热交换器。但是,没有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就附图(图3)而言,构成冷却用热交换器的多片翅片沿着上下方向竖立,在这些翅片之间,箭头所示的外部气体沿着水平方向流过。
若上述冷却用热交换器采用通常的由翅片和热交换管形成的构造,则引导高温高湿空气的热交换管需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因此,在流过水平的热交换管内的过程中得到的结露水如何高效地导入配置在冷却用热交换器正下方的排水槽内并不明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比较简单的构造高效地得到足够量的结露水、能满足室内的加湿条件的加湿装置以及包括该加湿装置的空调机。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加湿装置,其设置在室外,吸附外部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使其转换成结露水,并使其在室内蒸发,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包括:吸附用通风路,其吸入外部气体并使其导通;吸附旋转体,其一部分存在于上述吸附用通风路,被驱动而旋转,并从被导入吸附用通风路的外部气体吸附水分;再生用通风路,其朝上述吸附旋转体的其余一部分引导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使吸附旋转体所吸附到的水分释放到热交换用空气中;冷凝用热交换器,其配置在上述再生用通风路的吸附旋转体的下游部位,引导冷却用空气,使其与包含从吸附旋转体释放出的水分的热交换用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热交换用空气冷凝,从而得到结露水;以及水搬运装置,其将用上述冷凝用热交换器得到的结露水朝室内搬运,作为被导入冷凝用热交换器的冷却用空气,使用吸附用通风路的外部气体。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由通过制冷剂管和电缆类部件彼此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形成的空调机,上述加湿装置装设于室外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湿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所包括的加湿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括加湿装置的室外机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和加湿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加湿装置的冷凝用热交换器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加湿装置K的基本结构的图,以示意方式绘制。该加湿装置K以设置在室外为前提,加湿装置K与未图示的室内通过水搬运路径(水搬运装置)1连通。加湿装置K包括:由一侧部和另一侧部朝室外开口的导管形成的吸附用通风路2、构成实质上没有开口部的密封回路的循环导管即再生用通风路3。
在上述吸附用通风路2的一侧部配置有多叶片风扇型的吸附用送风机4。通过驱动该吸附用送风机4,外部气体被从一个开口部S引入,并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经由吸附用通风路2而从另一个开口部Q排出。即,一个开口部成为外部气体导入部S,另一个开口部成为外部气体导出部Q。
在上述再生用通风路3中配置有多叶片风扇型的再生用送风机5。如上所述,再生用通风路3构成了密封回路,因此,通过驱动上述再生用送风机5,存在于再生用通风路3内的空气如图中点划线箭头所示地在再生用通风路3内循环,外部气体并不吸入和朝外部排出。
上述吸附用通风路2和再生用通风路3彼此的一部分以规定长度并行,并包括紧密接触的部位。在这些吸附用通风路2与再生用通风路3的接触部位夹设有吸附旋转体7。上述吸附旋转体7相对于吸附用通风路2和再生用通风路3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与未图示的旋转驱动源连结。
上述吸附旋转体7呈例如直径为20~30cm、厚度为2~3cm左右的圆板状,被驱动而以3~5rpm的缓慢速度旋转。吸附旋转体7从一侧面到另一侧面包括许多蜂窝状空气通路,在这些空气通路的表面上以均一的厚度支承沸石等吸湿材。该吸湿材具有在低温环境下高效地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在高温环境下使所吸附的水分快速脱去的特性。
吸附旋转体7的蜂窝状空气通路的形成方向与吸附用通风路2和再生用通风路3的长度方向一致。因此,在时间过去的同时,吸附旋转体7旋转,但由于旋转速度较慢,因此在吸附用通风路2和再生用通风路3中有风通过时,风可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顺利地流过吸附旋转体7的蜂窝状空气通路。
吸附用通风路2的一部分与再生用通风路3的一部分交叉,在该交叉部设置有冷凝用热交换器8。进一步说明的话,再生用通风路3包括沿着上下方向(垂直方向)的部分,仅该部分形成多个直线状管路8a。管路8a相互间夹设有多个翅片8b。
具体而言,上述冷凝用热交换器8如图5所示地构成。图5是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上述多个管路8a形成为例如截面呈矩形,如上所述,轴向沿着上下方向,且彼此在水平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并排设置。管路8a内与再生用通风路3连通,通过驱动再生用送风机5而从管路8a内的上部朝下部通风。
对管路8a的内周壁实施了亲水处理或疏水处理。因此,若在管路8a内周壁上生成结露,则可在不出现相邻的水滴彼此附着在原地保持不动的、所谓的桥接现象(日文:ブリツジ現象)的情况下使水滴立即顺利地流下。管路8a的轴向沿着上下方向设置也是水滴顺利掉落的原因之一。
上述翅片8b在管路8a相互的外周面的范围内沿着与管路8a的轴向正交的水平方向设置,彼此在上下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并排设置。这些翅片8b被收容于上述吸附用通风路2的外部气体导入部S的附近部位,随着吸附用送风机4的驱动而从外部气体导入部S吸入的外部气体流过翅片8b相互间。
这样,上述冷凝用热交换器8设置于再生用通风路3的与吸附用通风路2的交叉部位,被再生用通风路3引导的空气在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管路8a内从上部朝下部流通,另一方面,被吸附用通风路2引导的外部气体在翅片8b相互间沿水平方向流通,同时与管路8a的外周面接触。
再次如图1所示,上述吸附用通风路2的与冷凝用热交换器8交叉的部位为上述吸附旋转体7所在的部位的外部气体导入侧(上游侧)。即,从吸附用通风路2的外部气体导入部S吸入的外部气体先被导入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翅片8b间,之后经过吸附旋转体7的空气通路而从外部气体导出部Q导出。
在上述再生用通风路3的冷凝用热交换器8正下方部位设置有排水口9,实质上再生用通风路3通过排水口9与外部连通。在与上述排水口9相对的下部配置有构成上述水搬运路径1的排水槽10。在排水槽10内安装有未图示的浮子开关,承接上述冷凝用热交换器8中生成并滴下的结露水。
上述水搬运路径1包括:与上述排水槽10连接并延伸设置至室内的送水管11、设置在该送水管11的中途部的泵12。上述泵12例如是管式泵,具有流量小且扬程高的特性,还能将排水槽10内的结露水抽吸上来并朝房屋的两层或三层的室内扬水。
虽未特别图示,但在室内的送水管11的端部至少包括:积存引导来的结露水的容器;以及使容器内的结露水蒸发并使其转换成水蒸汽的加热器、或利用超声波使其转换成水蒸汽的加湿体。此外,为了更高效地朝室内送入水蒸汽,最好包括将水蒸汽朝室内输送的送风机。
在再生用通风路3中的再生用送风机5的送风侧与上述吸附旋转体7所在的部位之间,设置有对从再生用送风机5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体13。即,朝吸附旋转体7引导的空气在即将到达吸附旋转体7的部位被空气加热体13加热而成为高温。
如后面所述,在空调机的室外机包括加湿装置K时,作为上述空气加热体13,使用构成电路的逆变器13a、电抗器13b、或在构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的排出侧设置的辅助热交换器13c。无论是哪种情况,均通过自身的作用来实现高温,因此,可在不需要运行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加热。
接着,对这样构成的加湿装置K的作用进行说明。
为了对室内进行加湿,使吸附用通风路2所包括的吸附用送风机4工作,从外部气体导入部S吸入外部气体并使其沿着吸附用通风路2流通,之后,将其从外部气体导出部Q导出。同时,使再生用通风路3所包括的再生用送风机5工作,使空气沿着再生用通风路3循环。
此外,驱动吸附旋转体7旋转,另一方面,使配置在再生用通风路3中的空气加热体13发热。被导入吸附用通风路2的外部气体流过设置在吸附用通风路2与再生用通风路3的交叉部上的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翅片8b相互间,如后面所述,与在再生用通风路3中循环的空气(下面称作“热交换用空气”)热交换。
被吸附用通风路2引导的外部气体流过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翅片8b相互间后,被导入吸附旋转体7的一部分,流过蜂窝状空气通路。此时,利用吸附旋转体7的空气通路中所支承的吸附材来吸附并捕集外部气体所含的水分。流过吸附旋转体7后的外部气体通过吸附用送风机4从外部气体导出部Q朝室外排出。
另一方面,在再生用通风路3中,被空气加热体13加热并成为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被引入吸附旋转体7的一部分,流过蜂窝状空气通路。吸附旋转体7被驱动而旋转,因此,从被吸附用通风路2引导的外部气体捕集到水分的部分随着时间的过去而与再生用通风路3相对。
被引入上述再生用通风路3并成为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在流过吸附旋转体7的空气流通路的期间加热吸附旋转体7。因此,被空气流通路的吸附材捕集到的水分从吸附旋转体7脱离。其结果是,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在从吸附旋转体7流出时含有水分,变为高湿高温状态。
之后,高湿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被导入冷凝用热交换器8,在构成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多个管路8a内从上部朝下部流通。另一方面,吸附用通风路2的外部气体流过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翅片8b相互间。而且,该外部气体刚从外部气体导入部S被导入,处于低温状态。
在冷凝用热交换器8中,流过管路8a内的高湿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与流过翅片8b相互间的低温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用空气被外部气体冷却,热交换用空气所含的水分冷凝而在管路8a的内周壁上结露。与此相对,在温度上升后的外部气体流过的翅片8b表面不会生成结露。
热交换用空气继续流过管路8a内,小粒的结露在短时间内增大成较大的水滴。由于对管路8a内周壁进行了亲水处理或疏水处理,且结露水的流下方向与热交换用空气的流通方向一致,因此结露水会顺利地流下。然后,结露水滴下到排水口9而储存在排水槽10中。
在浮子开关检测到结露水在排水槽10内积存了规定量以上时,泵12被驱动,排水槽10内的结露水通过送水管11朝室内输送。在室内,结露水暂时积存在容器中,其所设有的加湿体将结露水转换成水蒸汽并使其朝室内散发。
因此,水蒸汽被提供给室内,室内湿度在短时间内上升,即使是冬季,也能对室内进行加湿,防止干燥。另外,通过用送风机将水蒸汽强制性地朝室内输送,能更高效地使水蒸汽充满室内进行加湿。总之,可使室内保持最佳的湿度,实现舒适度的提高。
流过冷凝用热交换器8后的热交换用空气在内部含有的水分冷凝后成为干燥状态。该热交换用空气在流通方向改变后再次被吸附用送风机4吸入,朝着空气加热体13输送。热交换用空气继续如上所述地在再生用通风路3中循环,再次连续地反复进行使吸附旋转体7从外部气体捕集到的水分脱离、冷凝而转换成结露水的动作。
这样,上述加湿装置K从外部气体捕集水分,使该水分冷凝而转换成结露水。然后,将结露水朝室内输送,在此处使其蒸发,发挥室内的加湿作用。因此,上述加湿装置K与以往使用的加湿器不同,不需要费工夫对加湿箱补充水等,操作容易。
上述吸附旋转体7相对于吸附用通风路2和再生用通风路3的长度方向倾斜地设置。由此,作为吸附旋转体7,不仅能充分确保吸附用通风路2和再生用通风路3的流通面积,还能将高度尺寸抑制得较低。因此,可抑制加湿装置K的总的高度尺寸,实现紧凑化。
在上述冷凝用热交换器8中,作为与被再生用通风路3引导的高湿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空气,使用外部气体。由于主要使用加湿装置K的冬季的外部气体温度较低,因此可有效活用该低温外部气体。而且,将低温外部气体朝冷凝用热交换器8引导用的送风机使用吸附用通风路2的吸附用送风机4。
因此,不必特地包括导入外部气体专用的送风机,能兼用送风机,有助于结构的简化、成本下降。另外,不必在热泵式制冷循环回路中追加设置与高湿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进行热交换用的辅助用热交换器,能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能更廉价地提供。
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从再生用通风路3被导入上述吸附旋转体7,上述吸附旋转体7的温度上升,在此状态下与吸附用通风路2相对。因此,在吸附用通风路2中,将外部气体在导入吸附旋转体7之前导入冷凝用热交换器8。因此,温度更低的外部气体被导入冷凝用热交换器8,可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构成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管路8a以轴向沿着上下方向的形态对被导入再生用通风路3的热交换用空气予以引导。因此,在管路8a的内周壁上生成的结露水因其自身的重量而流下,并随着热交换用空气的流动顺利地流下。
冷凝用热交换器8可提高对热交换用空气的冷凝效率,在短时间内生成更多的结露水。此外,由于并排设置多个管路8a,因此能降低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热交换用空气的通风阻力,使热交换用空气的风量增大,进一步提高冷凝效率,在短时间内生成更多的结露水。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从上述吸附旋转体7的一侧面到另一侧面,在与吸附用通风路2和再生用通风路3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向上包括许多蜂窝状空气通路,在这些空气通路的表面以均一的厚度支承沸石等吸湿剂,但并不局限于此。
即,用多孔的沸石来构成上述吸附旋转体7自身。所完成的吸附旋转体7呈与上述直径和厚度尺寸一致的圆板状,将其与驱动源连结、进行旋转驱动也同样。因此,被吸附用通风路2引导的外部气体与被再生用通风路3引导的热交换用空气顺利流过,可获得同样的加湿效果。
接着,对将上述加湿装置K设于由室内机20A和室外机20B形成的空调机20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是包括加湿装置K的空调机20的室外机20B的概略结构图,图3同样是包括加湿装置K的空调机20的室外机20B的概略纵剖视图,图4是包括加湿装置K的空调机20的室内机20A和室外机20B的概略结构图。
空调机20由室内机20A和室外机20B形成,室内机20A和室外机20B通过将制冷剂管和电缆类部件合并成一条的连结部件P彼此连接。上述室内机20A安装在室内壁面的高处,上述室外机20B配置在室外的地面上。上述加湿装置K至少如后面所述包括在室外机20B中。
另外,如图4所示,有时室内机20A包括加湿部21。即,从送水管11接收用加湿装置K得到的结露水,用加湿部21将该结露水转换成水蒸汽并朝室内引导。虽未特别图示,但有时另行将专用的加湿部配置在室内,在作用上不变。
上述室外机20B在其筐体22内包括:压缩机23、配置室外热交换器24和室外送风机25的制冷循环部26。在筐体22内的制冷循环部26上设置有隔板27,筐体22内被上下一分为二。在上述隔板27上配置有上述加热装置K。
如图2、图3所示,上述加热装置K包括吸附用通风路2,该吸附用通风路2由将外部气体吸入并使其导通的导管形成。外部气体导入部S设置在筐体22的一侧面上,外部气体导出部Q插入在隔板27上开口的孔部,朝制冷循环部26突出。该外部气体导出部Q在通过室外送风机25的驱动而成为负压的位置上开口,因此,吸附用通风路2成为负压,外部气体更高效地流通。
加热装置K包括:吸附旋转体7,其一部分存在于上述吸附用通风路2,被驱动而旋转,并从被导入吸附用通风路2的外部气体吸附水分;以及再生用通风路3,其将热交换用空气导入该吸附旋转体7的其它部分,使被吸附旋转体7吸附的水分释放到热交换用空气中。
在再生用通风路3的吸附旋转体7的下游部位设置有冷凝用热交换器8,该冷凝用热交换器8引导冷却用空气,使其与包含从吸附旋转体7脱离的水分的热交换用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使热交换用空气冷凝而得到结露水。另外,作为被上述冷凝用热交换器8引导的冷却用空气,使用流过吸附用通风路2的外部气体,这点不变。
上述吸附用通风路2和再生用通风路3彼此的一部分以规定长度并行,并包括紧密接触的部位,在这些接触的部位存在吸附旋转体7,并且上述吸附旋转体7相对于吸附用通风路2和再生用通风路3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并以规定的速度旋转,这点也不变。
吸附用通风路2的一部分与再生用通风路3交叉,在该交叉部上设置有冷凝用热交换器8,这点也一样。即,在再生用通风路3的沿着上下方向的部分设置有构成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多个管路8a,在吸附用通风路2的吸附旋转体7的上游位置上设置有构成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多个翅片8b。
进一步说明的话,被再生用通风路3引导的热交换用空气在构成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管路8a内从上部朝下部流通,另一方面,在构成冷凝用热交换器8的翅片8b相互间,被吸附用通风路2引导的外部气体沿着水平方向被引导,同时与管路8a的外周壁接触。
在再生用通风路3的冷凝用热交换器8正下方部位设置有排水口9,并配置有排水槽10。在该排水槽10上连接着送水管11,该送水管11延伸设置至室内。设置在送水管11的中途部的泵12具有流量小且扬程高的特性。此处,设置有杀菌用加热体28,该杀菌用加热体28使朝送水管11输送的结露水上升至60℃以上的温度,对水内部的细菌进行杀菌。
在冬季使通常的空调机工作并进行供暖运转时,水分不提供给室内,仅室温上升,因此,室内的相对湿度大幅度下降,会成为与室外一样的干燥状态。然而,由于室外机20B包括加湿装置K,因此构成加湿装置K的零件如上所述地发挥作用,起到提高室内的湿度、防止干燥化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后具体化。而且,还能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披露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发明。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以比较简单的构造高效地得到足够量的结露水并能满足室内的加湿条件的加湿装置、以及包括该加湿装置的空调机。

Claims (6)

1.一种加湿装置,设置在室外,吸附外部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使其转换成结露水,并使该结露水在室内蒸发,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用通风路,该吸附用通风路吸入外部气体并使其导通;
吸附旋转体,该吸附旋转体的一部分存在于所述吸附用通风路,被驱动而旋转,并从被导入所述吸附用通风路的外部气体吸附水分;
再生用通风路,该再生用通风路朝所述吸附旋转体的其余一部分引导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使吸附旋转体所吸附到的水分释放到热交换用空气中;
冷凝用热交换器,该冷凝用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再生用通风路的处于所述吸附旋转体下游的部位,引导冷却用空气,使其与包含从所述吸附旋转体释放出的水分的热交换用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热交换用空气冷凝,从而得到结露水;以及
水搬运装置,该水搬运装置将用所述冷凝用热交换器得到的结露水朝室内搬运,
作为被导入所述冷凝用热交换器的冷却用空气,使用所述吸附用通风路的外部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用通风路构成为:将外部气体先导入所述冷凝用热交换器,然后导入所述吸附旋转体。
3.一种加湿装置,设置在室外,吸附外部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使其转换成结露水,并使该结露水在室内蒸发,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用通风路,该吸附用通风路吸入外部气体并使其导通;
吸附旋转体,该吸附旋转体的一部分存在于所述吸附用通风路,被驱动而旋转,并从被导入所述吸附用通风路的外部气体吸附水分;
再生用通风路,该再生用通风路朝所述吸附旋转体的其余一部分引导高温的热交换用空气,使吸附旋转体所吸附到的水分释放到热交换用空气中;
冷凝用热交换器,该冷凝用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再生用通风路的处于所述吸附旋转体下游的部位,引导冷却用空气,使其与包含从所述吸附旋转体脱离的水分的热交换用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热交换用空气冷凝,从而得到结露水;以及
水搬运装置,该水搬运装置将用所述冷凝用热交换器得到的结露水朝室内搬运,
所述冷凝用热交换器包括:以轴向沿着上下方向的形态对从所述再生用通风路导入的热交换用空气予以引导的管路、以及沿着与该管路的轴向正交的大致水平方向设置并对冷却用空气予以引导的翅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冷凝用热交换器的所述管路以彼此在水平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的形态并排设置有多条,所述翅片在所述管路相互间以在上下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的形态彼此并排设置有多片。
5.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是由通过制冷剂管和电缆类部件彼此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形成的空调机,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装设于所述室外机。
6.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是由通过制冷剂管和电缆类部件彼此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形成的空调机,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装设于所述室外机,构成该加湿装置的所述水搬运装置的结露水搬运目的地为所述室内机。
CN200880005248A 2007-03-28 2008-03-14 加湿装置和空调机 Pending CN1016171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5838/2007 2007-03-28
JP2007085838 2007-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7175A true CN101617175A (zh) 2009-12-30

Family

ID=39788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5248A Pending CN101617175A (zh) 2007-03-28 2008-03-14 加湿装置和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8117684A1 (zh)
CN (1) CN101617175A (zh)
WO (1) WO200811768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191A (zh) * 2015-12-14 2016-04-20 泰州市日高冷机有限公司 基站湿度调节装置及其湿度调节方法
CN112654434A (zh) * 2019-08-05 2021-04-13 株式会社大气社 喷涂室用空调装置
WO2021196664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净化系统、净化方法及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83147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8113B2 (ja) * 1994-10-20 2001-07-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乾式加湿装置
JP2000279742A (ja) * 1999-03-31 2000-10-10 Sharp Corp 除湿機
JP2002228208A (ja) * 2001-01-31 2002-08-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加湿装置
JP4547831B2 (ja) * 2001-04-23 2010-09-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946630B2 (ja) * 2002-12-16 2007-07-18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除湿機
JP4688561B2 (ja) * 2005-04-28 2011-05-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191A (zh) * 2015-12-14 2016-04-20 泰州市日高冷机有限公司 基站湿度调节装置及其湿度调节方法
CN105509191B (zh) * 2015-12-14 2018-07-24 江苏日高温控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湿度调节装置及其湿度调节方法
CN112654434A (zh) * 2019-08-05 2021-04-13 株式会社大气社 喷涂室用空调装置
CN112654434B (zh) * 2019-08-05 2023-02-24 株式会社大气社 涂装室用的空调装置
WO2021196664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净化系统、净化方法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8117684A1 (ja) 2010-07-15
WO2008117684A1 (ja) 200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23241B1 (ko) 천장형 액체 흡습제 공조 시스템
US9518784B2 (en)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 using membrane-contained, liquid desiccant for dehumidification
CN101815906B (zh) 湿度调节装置及换气装置
US20130340449A1 (en)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 using membrane-contained liquid desiccant for dehumidification and flocked surfaces to provide coolant flow
CN101688676B (zh) 湿度调节装置
CN1633575A (zh) 除湿器/空调系统
JP5227840B2 (ja) 調湿装置
CN101975421A (zh) 一种热泵驱动的膜式液体除湿与蓄能装置
JP2009293831A (ja) 調湿装置
CN106152319A (zh) 一种热回收降温空调器
CN101617175A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机
JP200824921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765787A (zh) 一种制冷除湿空调系统
CN201811367U (zh) 一种热泵驱动的膜式液体除湿与蓄能装置
CN100554796C (zh) 太阳能驱动紧凑式两级并联液体除湿空调
JP200915653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231046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180493A (ja) 調湿機能付き空気調和装置
KR100947617B1 (ko) 공기 조화기
JP2009002580A (ja) 加湿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CN112283821B (zh) 一种冷库热交换除湿风机
CN106949564A (zh) 一种除湿机
JP2008241212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178841B (zh) 空调系统
JP2015039647A (ja) 除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