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8015A -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8015A
CN105938015A CN201610118561.0A CN201610118561A CN105938015A CN 105938015 A CN105938015 A CN 105938015A CN 201610118561 A CN201610118561 A CN 201610118561A CN 105938015 A CN105938015 A CN 105938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d value
light
color lump
mensuration
spectr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85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8015B (zh
Inventor
久利龙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38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8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8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8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46Measurement of colour; Colour measuring devices, e.g. colori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实施高精度的测色处理的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打印机(10)包括:包括来自测定对象的光入射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分光仪(17);以及使分光仪(17)相对于测定对象沿着X方向移动的滑架移动单元(14)。并且,打印机(10)在测定对象为色块的情况下,在使分光仪(17)在X方向上移动期间的第一期间,改变通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光的波长并进行分光测定,并在第一期间中的测定开始时以及测定结束时,使初始波长的光从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通过,把测定开始时的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一输出值与测定结束时的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二输出值进行比较。

Description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等。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现有一种能够通过改变反射膜间的间隙尺寸来切换透过波长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以及具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测色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的测色装置中,向测定对象照射光,使被测定对象反射的光入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并使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透过规定波长的光以在检测仪(detector)中进行检测。此时,通过控制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并依次改变反射膜间的间隙尺寸,从而依次切换透过光的波长,并在检测仪中检测这些各个波长的光的光量。由此,能够对测定对象的分光光谱进行测定(测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8755号公报
此外,存在使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测色装置在一个方向上例如以恒定速度移动,并且在该移动中实施对色块(color patch)的测色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测色装置的测定对象区域在色块内移动的期间,需要获取希望测定的多个波长的光的光量。
然而,由于测色装置的移动速度变化、色块的设置位置的错位等,存在从测定开始到测定结束间测定对象区域超过了色块、或者测定开始的定时(timing)过早、导致测定范围位置相对于色块错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从色块偏离的位置上实施测色,因此无法对色块进行准确的测色,测色精度会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单地检测分光测定的位置的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分光仪,包括来自测定对象的光入射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以及移动机构,使所述分光仪相对于所述测定对象沿一个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在所述测定对象是色块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相对移动的期间的第一期间,改变通过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光的波长并进行分光测定,在所述第一期间中的测定开始时以及测定结束时使第一波长的光从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通过,将所述测定开始时的所述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所述测定结束时的所述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在本适用例中,使分光仪相对于作为测定对象的色块沿一个方向相对移动,并在分光仪相对移动期间的第一期间,实施分光测定。此时,在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中,在第一期间的测定开始时及测定结束时,把从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出射的光设定为第一波长,并把该测定开始时的测定值(第一测定值)和测定结束时的测定值(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换言之,当在第一期间实施了分光测定的位置(测定范围)为色块的区域内的情况下,第一测定值与第二测定值相等或大致相等。另一方面,在测定开始时或测定结束时的分光测定位置偏离色块区域的情况下,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为不同的值。因此,通过比较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能够容易并且快速地判定对色块的测定范围是否适当。此外,在本适用例中,不需要使分光仪停止来在色块进行分光测定,从而能够缩短分光测定涉及的时间。
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优选对所述第一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进行判定。
在本适用例中,在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之间的差小且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在测定开始时和测定结束时,所述测定位置位于色块上。另一方面,在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之间的差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测定开始时和测定结束时中的任一定时,能够判断分光仪的测定位置不在色块上。
另外,在分光测定中的测定值由于入射到色块的光的光量变动、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振动等的影响,极少会完全一致。因此,通过适当地把考虑到上述影响的值设定作为第一阈值,从而尽管能够正常地对色块进行分光测定,但不必对测定范围出现错位的错误进行输出,就能控制由此引起的分光测定的延迟。
在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中,优选所述分光仪具备受光部,所述受光部接收从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出射的光,将来自所述受光部的输出值作为所述测定值,对所述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在本适用例中,具备接收来自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光的受光部。在这种情况下把来自受光部的输出信号作为测定值,能够判定对色块的测定范围是否适当。因此,例如与使用色块对第一波长的反射率等计算结果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并且快速地判定对色块的测定范围是否适当。
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优选还包括:对所述分光仪及所述移动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在本适用例中,能够通过控制部对分光仪及移动机构进行控制。
在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中,优选所述控制部包括滤波器控制单元,所述滤波器控制单元改变通过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光的波长。
在本适用例中,能够通过滤波器控制单元,对通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光的波长进行控制。
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优选对沿所述一个方向的多个所述色块实施所述分光测定,选择所述测定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所述色块,将所述选择的所述色块的所述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在本适用例中,使分光仪相对于排列在一个方向上的多个色块相对移动,并对测定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色块的第一测定值及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在第一测定值及第二测定值小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由于对色块的第一波长的反射率较差且无法获得充分的光量,因此容易受到噪声成分等的影响。对此,在本适用例中,由于对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第一测定值及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因此难以受到如上所述的噪声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判定对色块的测定范围是否恰当。
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优选判断所述第一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把测定了所述第一测定值时的所述分光仪的位置即第一位置和测定了所述第二测定值时的所述分光仪的位置即第二位置,与在所述色块的区域内实施了所述分光测定时的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进行比较,检测错位方向。
在本适用例中,分光测定装置在判定为对第一期间实施的分光测定的测定范围与色块错位的情况下,检测该错位方向。
由此,由于能够对测定范围向哪个方向错位进行判定,因此能够容易地对为了对色块把测定范围设定在适当位置而把测定范围向哪一个方向移位,换言之是推迟还是提早第一期间的测定开始时及测试结束时进行判断。因此,即使在对测定范围错位的错误进行输出的情况下,也能够简单地实施从该错误恢复的错误恢复处理。
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优选基于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前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以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进行了分光测定时的测定值即第三测定值、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以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进行了分光测定时的测定值即第四测定值、所述第一测定值以及所述第二测定值,检测所述方向。
在本适用例中,在把从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中出射的光的波长固定为第一波长的状态下,使分光仪在一个方向上相对移动,获取在对第一期间进行分光测定前所得的测定值作为第三测定值,获取在对第一期间进行分光测定后所得的测定值作为第四测定值。然后,基于第一测定值、第二测定值、第三测定值以及第四测定值,检测测定范围的错位方向。
在此,第三测定值及第四测定值的测定位置分别设定在,适当地对色块设定测定范围的情况下的第一测定位置与色块的一端之间、以及第二测定位置与色块的另一端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测定范围适当地设置在色块内,则第一测定值、第二测定值、第三测定值以及第四测定值相等或大致相同(差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另一方面,在测定范围错位的情况下,与错位方向相对应地,第一测定值及第三测定值的差、或者第二测定值及第四测定值的差会变得比第一阈值大。因此,通过比较这四个测定值,能够容易检测错位方向。
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优选基于相对于所述色块的周围色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反射率、所述第一测定值、以及所述第二测定值,检测所述方向。
在已知对色块周围的第一波长的反射率的情况下,以把来自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出射光波长固定为第一波长的状态在一个方向上扫描分光仪时,能够简单地判别测定值在色块上是以山形变化还是以谷形变化。由此,通过比较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的大小关系,能够容易地检测出测定范围的错位方向。例如,在扫描分光仪时,在已知第一波长的反射率在色块中以山型变化的情况下,第一测定值大于第二测定值的情况能够判定为第一期间的测定开始时及测定结束时延迟(测定范围向一个方向的后侧错位),而第一测定值小于第二测定值的情况能够判定为第一期间的测定开始时及测定结束时提早(测定范围向一个方向的前侧错位)。此外,在已知第一波长的反射率在色块中以谷型变化的情况下,第一测定值大于第二测定值的情况能够判定为第一期间的测定开始时及测定结束时有提早,而第一测定值小于第二测定值的情况能够判定为第一期间的测定开始时及测定结束时有延迟。
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优选判断所述第一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把测定了所述第一测定值时的所述分光仪的位置即第一位置和测定了所述第二测定值时的所述分光仪的位置即第二位置,与在所述色块的区域内实施了所述分光测定时的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进行比较,计算错位量。
在本适用例中,在测定范围与色块错位的情况下,计算该错位量。由此,由于知道用于对色块适当地设定测定范围的测定范围移动量、即改变第一期间的测定开始时及测定结束时的时间,因此能够简单地实施错误恢复处理。
此时,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优选根据对连续配置的2个以上所述色块的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计算所述错位量。
在测定范围的错位方向为前侧的情况下,如果知道对于规定色块的第一测定值、第二测定值以及配置在该色块之后的色块的第一测定值,则能够通过三角函数来计算错位量。此外,在测定范围的错位方向为后侧的情况下,能够基于规定色块的第一测定值、第二测定值以及配置在该色块之前的色块的第二测定值,通过三角函数来计算错位量。换言之,如果知道对于至少2个连续的色块的第一测定值及第二测定值,就能简单地算出错位量。
在本适用例的分光测定装置中,优选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匀速移动。
在本适用例中,由于移动机构使分光仪以匀速相对移动,因此即使不设置其他测定分光仪位置的传感器,也能够容易地检测出对第一期间的测试开始时及测试结束时分光仪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适用例涉及的分光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分光仪,来自测定对象的光入射分光仪;以及移动机构,使所述分光仪相对于所述测定对象进行相对移动,将第一时刻的第一波长的光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第二时刻的所述第一波长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在本适用例中,如上所述,通过比较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从而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判定对色块的测定范围是否适当。
此外,测定对象不限定于色块,也能够判定在任意测定对象中测定范围是否适当。
此外,在分光测定中,分光仪不限定于总是相对于测定对象移动的状态,通过把第一时刻的第一波长的光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第二时刻的所述第一波长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能够判定在任意测定对象中是否正在进行适当的测定。
本发明的一个适用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和在图像形成对象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在本适用例中,利用图像形成部在图像形成对象上形成如上所述的色块之后,能够利用分光测定装置来对所形成的色块进行分光测定。此外,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确认所形成的色块的颜色是否与对图像形成部作出指令的颜色为相同颜色,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分光测定结果反馈到图像形成部。
本发明的一个适用例涉及的分光测定方法中,利用分光测定装置将色块作为所述测定对象来实施分光测定,所述分光测定装置包括分光仪以及移动机构,所述分光仪包括来自测定对象的光入射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分光仪相对于所述测定对象沿一个方向相对移动,所述分光测定方法包括: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相对移动;在使所述分光仪相对移动期间的第一期间,改变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使通过的光的波长并进行分光测定;在所述第一期间中的测定开始时以及测定结束时,使第一波长的光从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通过;以及将所述测定开始时的所述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所述测定结束时的所述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在本适用例中,能够发挥与上述分光测定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能够把测定范围设定在对色块适当的位置上,并能精度良好地对色块实施分光测定。
本发明的一个适用例涉及的分光测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相对于测定对象进行相对移动的分光仪对来自所述测定对象的光进行分光测定;以及将第一时刻的第一波长的光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第二时刻的所述第一波长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在本适用例中,如上所述,通过比较第一测定值和第二测定值,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判定对色块的测定范围是否适当。
此外,测定对象不限定于色块,也能够判定在任意测定对象中测定范围是否适当。
此外,在分光测定中,分光仪不限定于总是相对于测定对象移动的状态,通过把第一时刻的第一波长的光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第二时刻的所述第一波长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能够判定在任意测定对象中是否正在进行适当的测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分光仪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滤波器设备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单元所包括的CPU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分光测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分光测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比色图表(color chart)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色块的测定对象区域的位置、输出值的变化以及滑架的移动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测定范围没有相对于色块错位的情况下的测定对象区域的位置、输出值的变化以及反射膜间的电容变化的图。
图11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测定范围相对于色块错位的情况下的测定对象区域的位置、输出值的变化以及反射膜间的电容变化的图。
图12的(A)、(B)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测定范围错位时输出值的信号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的(A)、(B)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测定范围错位时输出值的信号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的(A)、(B)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把测定范围错位时输出值的信号波形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错位(ずれ)方向检测处理的图。
图16的(A)、(B)是示出在测定范围已错位的情况下对基准点的位置的输出值变化的图。
图17是示出测定对象区域的面积较大的情况下的输出值变化的图。
图18是示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测定对象区域的图。
符号说明
5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10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2输送单元、13滑架、14滑架移动单元(移动机构)、15控制单元、16印刷部(图像形成部)、17分光仪、30色块组、31色块、32开始杆、33终点杆、54固定反射膜、55可动反射膜、56静电致动器、171光源部、171A光源、171B聚光部、172光学滤波器设备、173受光部、174导光部、174A反射镜、174B带通滤波器、181扫描控制单元、182印刷控制单元、183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4滤波器控制单元、185判断单元、186错位量计算单元、187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8分光测定单元、189校准单元、311第一块端部、312第二块端部、A介质、B线性部、C错误判定值、G间隙、M测定范围、M1开始位置、M2结束位置、M3开始前位置、M4结束后位置、Q测定对象区域、R测定对象区域、R1第一测定区域端部、R2第二测定区域端部、Rb基准点、T0基准定时、Tm1(i)测定开始时间、Tm2(i)测定结束时间、Tm3(i)测定开始前时间、Tm4(i)测定结束后时间、Tn滤光器驱动时间、V1(i)第一输出值(第一测定值)、V2(i)第二输出值(第二测定值)、V3(i)第三输出值(第三测定值)、V4(i)第四输出值(第四测定值)、Wm测定区域、Wp块宽度、a1余量、a2余量、r直径尺寸(测定宽度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对具备分光测定装置的打印机10(喷墨打印机)在下文进行说明。
[打印机的概略结构]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外观的结构例的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打印机10具备供给单元11、输送单元12、滑架13、滑架移动单元14以及控制单元15(参照图2)。该打印机10基于从例如个人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20输入的印刷数据,对各单元11、12、14以及滑架13进行控制,以在介质A上印刷图像。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基于预先设定的校正用印刷数据,在介质A上的规定位置形成测色用色块31(参照图9等),且进行针对该色块31的分光测定。因此,打印机10把对色块31的实测值与校正用印刷数据进行比较,判定所印刷的颜色是否存在色差,在存在色差的情况下,基于实测值进行颜色校正。
以下,对打印机10的各个结构进行具体的说明。
供应单元11是把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介质A(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白色纸面为例),供给到图像形成位置的单元。该供给单元11具备例如卷绕(巻装)介质A而成的辊体111(参照图1)、辊驱动电机(省略图示)以及辊驱动轮列(省略图示)等。然后,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5的指令,辊驱动电机被旋转驱动,且辊驱动电机的旋转力经由辊驱动轮列传递到辊体111。由此,辊体111旋转使得卷绕在辊体111上的纸面被供给到Y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的下游侧(+Y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对卷绕在辊体111上的纸面进行供给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对被堆叠在托盘等上的纸面等的介质A,利用辊等例如一张一张地进行供给等,利用各种供给方法来供给介质A。
输送单元12把从供给单元11供给介质A沿Y方向进行输送。该输送单元12被构成为包括输送辊121、被配置成夹在输送辊121和介质A之间并从动于输送辊121的从动辊(省略图示)以及压盘122。
输送辊121当来自未图示的输送电机的驱动力被传递并通过控制单元15的控制来驱动输送电机时,由于该旋转力而被旋转驱动,以在与从动辊之间夹着介质A的状态,沿着Y方向进行输送。另外,在输送辊121的Y方向的下游侧(+Y侧),设置有与滑架13相对的压盘122。
滑架13具备对介质A印刷图像的印刷部16、以及对介质A上的规定的测定对象区域R(参照图2)进行分光测定的分光仪17。
该滑架13被设置成能够通过滑架移动单元14,沿着与Y方向相交的主扫描方向(本发明中的一个方向、X方向)移动。
此外,滑架13通过柔性电路131与控制单元15连接,并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5的指令,实施由印刷部16进行的印刷处理(对介质A的图像形成处理)以及由分光仪17进行的分光测定处理。
此外,将会在后面对滑架13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滑架移动单元14构成本发明中的移动机构,其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5的指令,使滑架13沿X方向进行往返移动。
该滑架移动单元14被构成为例如包括滑架导轴141、滑架电机142以及正时带143。
滑架导轴141沿X方向被配置,其两端部被固定到例如打印机10的壳体。滑架发动机142驱动正时带143。正时带143被支撑成与滑架导轴141大致平行,且滑架13的一部分被固定。然后,当基于控制单元15的指令来驱动滑架电机142时,正时带143正反前进,且固定在正时带143的滑架13会被滑架导轴141引导而往返移动。
接着,基于附图,对设置在滑架13的印刷部16及分光仪17的结构进行说明。
[印刷部(图像形成部)的结构]
印刷部16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部,其从与介质A相对的部分把墨水单独地喷出向介质A上,以在介质A上形成图像。
该印刷部16可拆卸地安装有与多种颜色墨水相对应的墨盒161,且从各个墨盒161经由管(省略图示)向墨水容器(省略图示)供给墨水。另外,在印刷部16的下表面(与介质A相对的位置),与各种颜色对应地设置有喷出墨滴的喷嘴(图示省略)。在这些喷嘴例如配置有压电元件,并通过驱动压电元件,从墨水容器供给墨滴被喷出并击打(着弾)在介质A,形成点。
[分光仪的结构]
图3是示出分光仪17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分光仪17具备光源部171、光学滤波器设备172、受光部173以及导光部174。
该分光仪17从光源部171向介质A上照射照明光,并利用导光部174把由介质A反射的光成分入射到光学滤波器设备172。然后,光学滤波器设备172从该反射光中使规定波长的光出射(透过),利用受光部173来接收光。另外,光学滤波器设备172能够基于控制单元15的控制来选择透过波长,并通过对可见光中各波长的光的光量进行测定,从而能进行介质A上的测定对象区域R的分光测定。
[光源部的结构]
光源部171具备光源171A和聚光部171B。该光源部171把从光源171A出射的光,从相对于介质A的表面的法线方向照射到介质A的测定对象区域R内。
作为光源171A,优选能够出射在可见光区域中各波长的光的光源。作为这样的光源171A,例如能够举出卤素灯、氙气灯或白色LED等,尤其优选能够容易在滑架13内的有限空间内设置的白光LED。聚光部171B例如由聚光透镜等构成,其把来自光源171A的光聚集到测定对象区域R。此外,在图3中,在聚光部171B中只表示出1个透镜(聚光透镜),但也可以通过组合多个透镜来构成。
[光学滤波器设备的结构]
图4是示出光学滤波器设备172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
光学滤波器设备172具备壳体6以及容纳在壳体6的内部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
(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结构)
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为波长可变型的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元件,如图4所示,其具备透光性的固定基板51及可动基板52,这些固定基板51和可动基板52通过接合膜53接合而被构成为一体。
固定基底51具备由蚀刻形成的第一槽部511以及比第一槽部511的槽深更浅的第二槽部512。然后,在第一槽部511设置有固定电极561,在第二槽部512设置有固定反射膜54。
固定电极561例如形成为包围第二槽部512的环形形状,且与设置在可动基板52上的可动电极562相对。
固定反射膜54是由例如Ag等的金属膜、Ag合金等的合金膜、高折射层及低折射层层叠而成的电介质多层膜、或者是金属膜(合金膜)与电介质多层膜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来构成。
可动基板52具备可动部521、以及被设置在可动部521的外部以保持可动部521的保持部522。
可动部521形成为比保持部522更大的厚度尺寸。该可动部521以比固定电极561的外周缘直径尺寸更大的直径尺寸来形成,且在可动部521的与固定基板5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可动电极562及可动反射膜55。
可动电极562设置在与固定电极561相对的位置上。
可动反射膜55隔着间隙G被配置在与固定反射膜54相对的位置。作为该可动反射膜55,可以使用与上述固定反射膜54相同结构的反射膜。
保持部522是包围可动部521周围的隔膜,其以比可动部521小的厚度尺寸来形成。这样的保持部522比可动部521更容易弯曲,稍有静电吸引力便有可能使可动部521向固定基板51侧位移。由此,以维持固定反射膜54及可动反射膜55的平行度的状态,能够改变间隙G的间隙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隔膜状的保持部522作为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以平面中心点为中心,设置有以等角度间隔来配置的梁状保持部的结构。
此外,在可动基板52的外周部(不与固定基板51相对的区域),设置有多个单独与固定电极561、可动电极562连接的电极垫57。
(壳体的结构)
如图4所示,壳体6具备基层61以及玻璃基板62。这些基层61及玻璃基板62例如可以利用使用了玻璃料(低熔点玻璃)的低熔点玻璃粘合、环氧树脂等的接合等,由此,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并在该容纳空间内容纳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
基层61是通过例如在薄板上层叠陶瓷来构成,并具有能够收纳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凹部611。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是由固定材料64固定在基层61的凹部611的例如侧面上。
在基层61的凹部611的底面,设置有光通过孔612。该光通过孔612被设置成包括与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反射膜54、55重叠的区域。此外,在基层61的与玻璃基板62相反侧的面上,粘合有覆盖光通过孔612的盖玻璃63。
此外,在基层61设置有与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电极垫57连接的内侧端子部613,且该内侧端子部613经由导通孔614,与设置在基层61外侧的外侧端子部615连接。该外侧端子部615与控制单元15电连接。
[受光部及导光光学系统的结构]
回到图3,受光部173被配置在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轴上,并接收透过该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然后,受光部173基于控制单元15的控制,输出与受光量相应的检测信号(电流值)。此外,由受光部173输出的检测信号经由I-V转换器(图示省略)、放大器(图示省略)以及AD转换器(图示省略)输入到控制单元15。
导光部174具备反射镜174A以及带通滤波器174B。
该导光部174在测定对象区域R中,把相对于介质A的表面以45°反射的光,通过反射镜174A反射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轴上。带通滤波器174B透过可见光区域(例如380nm~720nm)的光,并遮断(cut)紫外光和红外光的光。由此,可见光区域的光入射到在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在受光部173中,接收可见光区域中的由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选择的波长的光。
[控制单元的结构]
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15被构成为包括I/F151、单元控制电路152、存储器153以及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54。
I/F151把从外部设备20输入的印刷数据输入到CPU154。
单元控制电路152具备分别控制供应单元11、输送单元12、印刷部16、光源171A、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受光部173以及滑架移动单元14的控制电路,单元控制电路152基于来自CPU154的指令信号,控制各个单元的动作。此外,各单元的控制电路也可以独立于控制单元15设置并连接到控制单元15。
存储器153存储用于控制打印机10的动作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
作为各种数据,例如可以列举有在控制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时的、相对于向静电致动器56施加的电压的、表示透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的波长的V-λ数据、以及存储了作为印刷数据所包含的相对于颜色数据的各墨水的喷出量的印刷配置文件数据等。此外,也可以存储对于光源171A的各波长的发光特性(发光光谱)、以及对于受光部173的各波长的受光特性(受光灵敏度特性)等。
图5是示出打印机10的控制单元15所包括的CPU154功能结构的框图。
CPU154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53中的各种程序,如图5所示,作为扫描控制单元181、印刷控制单元182、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滤波器控制单元184、判定单元185、错位量计算单元186、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方向检测单元)、测色单元188以及校准单元189等发挥功能。
扫描控制单元181向单元驱动电路152输出表示驱动供给单元11、输送单元12以及滑架移动单元14的指令信号。由此,单元控制电路152通过供给单元11的辊驱动电机,把介质A供给至输送单元12。此外,单元控制电路152驱动输送单元12的输送电机,把介质A的规定区域沿着Y方向输送到与压板122的滑架13相对的位置为止。此外,单元控制电路152驱动滑架移动单元14的滑架电机142,使滑架13沿着在X方向移动。
印刷控制单元182例如基于从外部设备20输入的印刷数据,向单元控制电路152输出表示控制印刷部16的指令信号。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控制单元182基于表示把预先设定的规定颜色的色块31形成在规定位置的印刷数据,在介质A上形成色块31。此外,作为校正用印刷数据,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53中,也可以从外部设备20输入。
关于色块31的详细将在后面叙述。
当指令信号从印刷控制单元182被输出到单元控制电路152时,单元控制电路152向印刷部16输出印刷控制信号,并通过驱动设置在喷嘴上的压电元件,向介质A喷出墨水。此外,在实施印刷时,交替进行使滑架13沿X方向移动并在该移动中从印刷部16喷出墨水并形成点的点形成动作、以及在Y方向上输送介质A的输送动作,在介质A上印刷由多个点构成的图像。
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对色块31设定测定范围M(参照图9),且设定用于对该测定范围实施分光测定的测定开始时间及测定周长时间。
如上所述,色块31基于校正用印刷数据被形成在介质A上,且相对于X方向的宽度尺寸为记录在校正用印刷数据中的规定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1个色块31,获取可见光区域中的规定间隔的多个波长的光(例如,从400nm到700nm中每间隔20nm的16波段的光)的分光特性。因此,在测定对象区域R(参照图9)在1个色块31上移动的期间,需要驱动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以使能够获取该多个波长的光。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基于为了切换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透过光所需的滤光器驱动时间Tn、获取的光的数量(波段数)n、使滑架13在X方向移动(匀速直线运动)是的速度v、以及色块的尺寸(块宽度Wp),分别对色块31的区域内的测定范围M的开始位置M1(参照图9)和结束位置M2(参照图9)进行设定。此外,计算出测定对象区域R的基准点Rb(参照图9)移动到设定好的开始位置M1和结束位置M2为止的时间(测定开始时间、测定结束时间)。
滤波器控制单元184从存储器153中的V-λ数据中,读出与透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的波长相对的向静电致动器56施加的驱动电压,并向单元控制电路152输出指令信号。由此,单元控制电路152向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施加被指令的驱动电压,且使期望的透过波长的光从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透过。
此外,滤波器控制单元184基于由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设定的测定范围、由扫描控制单元181移动的滑架13的移动速度以及从移动开始起的经过时间,对施加到静电致动器56的电压进行切换。
判定单元185基于测定对象区域R的基准点Rb位于色块31的测定范围M的开始位置M1时的测定值、以及位于色块31的测定范围M的结束位置M2时的测定值,判定测定范围是否在色块31的区域内(是否有一部分从色块31错位并突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信号(输出值)作为测定值。在此,把测定对象区域R的基准点Rb位于第i个色块31的测定范围M的开始位置M1时的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作为第一输出值V1(i)(本发明的第一测定值),把测定对象区域R的基准点Rb位于第i个色块31的测定范围M的结束位置M2时的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作为第二输出值V2(i)(本发明的第二测定值),并在下文进行说明。
错位量计算单元186在测定范围M与色块31错位的情况下,计算该错位量。
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在测定范围M与色块31错位的情况下,检测该错位方向。
测色单元188在基于对测定范围所得的多个波长的光的分光测定结果,对色块31的色度进行测定。
校准单元189基于来自测色单元188的测色结果和校正用印刷数据,修正(更新)印刷配置数据。
此外,控制单元15的各个功能结构的详细动作将会在后文进行说明。
[分光测定方法]
接着,基于附图,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的分光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6及图7是示出打印机10中的分光测定方法的流程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以下例子:作为测定对象的波段为400nm至700nm的可见光区域,把初始波长设为700nm,基于以20nm为间隔的16个波长的光的光量来实施分光测定。
(比色图表的形成)
在打印机10的分光测定方法中,首先,在介质A上形成包括色块31的比色图表。
为此,扫描控制单元181把介质A设定在规定位置(步骤S1)。换言之,扫描控制单元181对供给单元11和输送单元12进行控制,把介质A向副扫描方向(+Y方向)输送,并把介质A的规定的印刷开始位置设定在压板122上。此外,扫描控制单元181使滑架13移动到初始位置(例如,主扫描方向的-X侧端部)。
然后,印刷控制单元182从存储器153中读出校正用印刷数据,并与扫描控制单元181的控制同步地把比色图表印刷在介质A上(步骤S2)。
也就是说,利用扫描控制单元181,使滑架13以固定速度移动在+X侧上扫描。印刷控制单元182例如根据从开始扫描的时间来指定滑架13的打印部16的位置,并向基于校正用印刷数据的规定位置,从规定颜色的喷嘴喷出墨水来形成点(点形成动作)。此外,扫描控制单元181当滑架13被移动到+X侧端部时,对供给单元11及输送单元12进行控制,向+Y方向输送介质A(输送动作)。然后,扫描控制单元181使滑架13在向-X方向扫描,印刷控制单元182基于校正用印刷数据,在规定位置上形成点。
通过重复上述的点形成动作和输送动作,从而比色图表形成在介质A上。
图8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的比色图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无间隔地沿着X方向配置多种颜色的色块31来构成的色块组30,将色块组30沿Y方向配置有多个而组成的比色图表3通过印刷来形成。此外,在比色图表3中,设置有在色块组30的-X侧与Y方向平行的直线的起点杆(start bar)32、以及在色块组30的+X侧与Y方向平行的直线的终点杆(goal bar)33。起点杆32和终点杆33是以相对于初始波长的反射率与介质A不同的颜色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白色纸面的介质A上形成有黑色的起点杆32及终点杆3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连续3个色块31的相对于初始波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700nm)的反射率设为P(i-1)、P(i)以及P(i+1)时,
P(i)-P(i-1)<0
P(i+1)-P(i)<0
P(i)-P(i-1)>0
P(i+1)-P(i)>0
把满足上式的色块31,基于校正用印刷数据来形成。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滑架13沿着X方向扫描,并在把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透过波长固定为初始波长的状态下观察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时,每次切换色块31时,输出值都会反复增减,相对于滑架13的位置(或者是从滑架13移动开始的时间)的输出值是交替出现山形波形和谷形波形的输出波形。
(初始设定)
回到图6,在步骤S2之后,已印刷的比色图表3的墨水干燥后,扫描控制单元181控制输送单元12,把介质A向-Y方向输送,并使色块31中的第1行位于与滑架13(测定对象区域R)相对的扫描直线上(步骤S3)。
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色块31沿Y方向被配置了J行,且色块31中的测定对象的行数以变量j(j为1~J的整数)来表示。在步骤S3中,当设定变量j=1时,扫描控制单元181输送介质A,以使第1行的色块组30位于压盘122上。此外,在步骤S3中,扫描控制单元181使滑架13移动到-X侧端部(初始位置X=0)。
在步骤S3之后,实施分光仪17的校准处理(步骤S4)。
图9是示出相对于色块的测定对象区域的位置、输出值的变化以及滑架的移动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在上述步骤S3之后,由于滑架13位于-X侧端部的初始位置,因此如图9所示,测定对象区域R位于比起点杆32更靠-X侧的位置。
在使用白色纸面作为介质A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实施与该初始位置的白色纸面相对的分光测定。换言之,控制单元15点亮光源171A,然后利用滤波器控制单元184,依次改变施加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静电致动器56中的驱动电压,并分别获取从初始波长起间隔20nm的n段(例如16段)的受光部173的输出值。此外,控制单元15对在没有向受光部173入射光的状态下的输出值(暗电压)进行测定。对此,也可以例如在光源171A熄灯的状态下获取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还可以例如在分光仪17的导光部174设置能够相对于光路前进后退的遮光板,在由遮光板遮断光向受光部173入射后,获取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
然后,测色单元188基于白纸表面的分光光谱与暗电压,实施分光仪17的校准处理。换言之,获取来自光源171A的光在介质A中被反射的情况下的各个波长的基准光量(基准输出值)。在上述例子中,如果把对于测定白色纸面时的波长λ的输出值设为Vw(λ)、暗电压设为Vd,则波长λ的基准输出值Vref(λ)能够通过Vref(λ)=Vw(λ)-Vd来计算。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介质A为白色纸面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其他颜色。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介质A的颜色(对各个波长的反射率)是已知的,因此能够从校准时各个波长的输出值来计算基准输出值。此外,在形成比色图表3时,也可以在起点杆32的-X侧形成作为基准色的白色色块。在这种情况下,在有白色作为墨水颜料的情况下,能够不管介质A如何,形成反射率为已知的的白色色块。
此外,在步骤S4中,除了获取用于分光测定时的基准输出值Vref(λ),也可以实施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校准。
换言之,由于光源171A的发光特性及受光部173的受光灵敏度特性是已知的,因此通过把光源171A的发光特性及受光部173的受光灵敏度特性相乘所得的分光特性,与在步骤S4中的输出值的波形进行比较,从而能够检测对基于V-λ数据的施加电压的透过波长与对实际施加的电压的透过波长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测定结果,例如通过修正V-λ数据,从而能够实施对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校准。
此外,也可以在介质A的初始位置,形成规定波长(例如初始波长700nm)的反射率或吸收率比其他的波长更高的修正用色块。例如,在配置只有对初始波长的反射率较高的修正用色块的情况下,实施对各个波长的分光测定,并对检测到反射率峰值(初始波长)的电压与对记录在V-λ数据中的初始波长的电压是否一致进行判定,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修正V-λ数据。
(测定范围设定处理)
在步骤S4之后,控制单元15设置测定范围M,该测定范围M用于对比色图表3中色块组30的各个色块31进行测定(步骤S5)。
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如图9所示,把1个色块31的沿X方向的-X侧端部(负侧端部)设为第一块端部311,把+侧端部(正侧端部)设为第二块端部312。在本实施方式中,色块组30中第i个色块31的第一块端部311与第i-1个色块31的第二块端部312相一致,第i个色块31的第二端部312与第i+1个色块31的第一块端部311相一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对象区域R为直径r(测定宽度尺寸r)的圆形斑点,并把该-X侧端部设为第一测定区域端部R1,+侧端部设为第二测定区域端部R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测定对象区域R的圆心作为基准点Rb。
比色图表3是基于校正用印刷数据形成的图像,并且如图9所示,从印刷在介质A上的比色图表3中的起点杆32到第1个色块31之间的距离W0、和各个色块31的沿X方向的宽度尺寸(块宽度Wp)为已知的值。
此外,扫描控制单元181使滑架13沿着X方向以匀速运动(速度v)进行扫描。
此外,在向可调谐干涉过光器5的静电致动器56施加驱动电压后,直至与驱动电压相应的透过波长的光透过为止的时间(滤光器驱动时间)Tn例如可以通过在检查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时预先进行测定来获取。因此,为了获取n段光的光量(输出值)所需要的时间为n×Tn,在该期间,测定对象区域R在X方向移动的测定距离Wm(参照图9)为Wm=v×(n×Tn)。在实际实施测色时,由于在该测定距离Wm移动的期间,测定对象区域R需要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因此作为测定范围M,需要至少满足以下式子(1)。
[数式1]
r+Wm<Wp...(1)
此外,设色块31的第一块端部311与第一测定区域端部R1一致的位置(基准点Rb从第一块端部311到+r/2的位置)为测定范围M的开始位置,第二块端部312与第二测定区域端部R2一致的位置(基准点Rb从第二块端部312到-r/2的位置)为测定范围M的结束位置,则只要测定范围有一点错位,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会偏离到色块31外。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变得无法对色块31进行准确的分光测定。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把从第一测定区域端部R1与第一块端部311重叠的位置起,以规定的余量a1(第一距离)向+X侧的位置作为开始位置M1,并把从第二测定区域端部R2与第二块端部312重叠的位置起,以规定的余量a2(第二距离)向-X侧的位置作为结束位置M2的测定范围M。
因此,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设定余量a1和a2,并设定测定范围M,使之满足下式(2)。此外,这些余量a1和a2优选是相等的。在实际实施分光测定时,由于无法预测测定范围M向哪一个方向移动,因此通过在+X侧及-X侧设置相等的余量a1和a2,从而能够提高分光测定时的可靠性。
[数式2]
r+(a1+a2)+Wm=Wp...(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13在从作为初始位置(X=0)的位置到起点杆32之间,由加速度直线运动来加速,其后,由速度v的匀速直线运动向+X方向移动,在超过终点杆33后,由加速度直线运动来减速停止。
由此,把测定对象区域R超过起点杆32的定时作为基准位置,根据使滑架13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时的移动时间,能够检测测定对象区域R的位置。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计算出测定对象区域R的基准点Rb移动到各个色块31的开始位置M1的时间(测定开始时间)、和基准点Rb移动到各个色块31的结束位置M2的时间(测定结束时间),作为测定范围M的设定。因此,从测定开始时间到测定结束时间期间,为本发明的第一期间,并且是实际上对色块31实施分光测定的时间。
更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当把从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透过的波长固定为恒定(例如初始波长700nm)时,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在测定对象区域R的第二测定区域端部R2靠近起点杆32后缓缓下降,并且在基准点通过起点杆32的中心时,输出值变为极小值,其后,输出值再次增大,在第一测定区域端部R1与起点杆的+X侧端部相一致的定时(T=T0),回到原来(例如对于白色纸面的)输出值。因此,基于输出值的波形,能够容易地检测对基准位置的基准定时T0
此外,如图9所示,从基准位置起到最初的色块31的开始位置M1之间的距离为“W0+a1”。因此,从基准定时T0开始,到最初的色块31中的开始位置M1为止的(基准点Rb的)移动时间(测定开始时间)Tm1(1)为下式(3),到结束位置M2位置的移动时间(测定结束时间)Tm2(1)为下式(4)。
[数式3]
Tm1(1)=(W0+a1)/v...(3)
Tm2(1)=Tm1(1)+Wm/v=(W0+a1+Wm)/v...(4)
此外,在各个色块31的块宽度Wp相同的情况下,第i个(i≥2)色块31的开始位置M1及结束位置M2为从第i-1个色块31的开始位置M1及结束位置M2起以色块31的块宽度Wp向+X侧移动的位置。由此,从基准定时T0起到第i个(i≥2)色块31的开始位置M1及结束位置M2为止的移动时间分别为下式(4)(5)。
[数式4]
Tm1(i)=Tm1(i-1)+Wp/v...(5)
Tm2(i)=Tm1(i)+Wm/v
(=Tm2(i-1)+Wp/v)...(6)
(其中i≧2)
在各个色块31尺寸不同的情况下,对块宽度为Wp(i)的第i个色块31设定余量a1(i)和a2(i),以使满足下式(7)。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余量a1和a2也优选设定为相等的。
[数式5]
r+(a1(i)+a2(i))+Wm=Wp(i)...(7)
然后,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基于下式(8)(9),计算出基准点Rb移动到第i个色块31的开始位置M1及结束位置M2为止的测定开始时间Tm1(i)及测定结束时间Tm2(i)。
[数学式6]
Tm1(i)=Tm1(i-1)+(r+Wm+a2(i-1)+a1(i))/v
(=Tm2(i-1)+(r+a2(i-1)+a1(i))/v...(8)
Tm2(i)=Tm2(i-1)+(r+a2(i-1)+a1(i)+Wm)/v
(=Tm1(i)+Wm/v)...(9)
(其中i≧2)
(扫描测定处理)
在步骤S5后,执行如下所示的扫描测定处理。
图10是示出在未产生错误的状态下输出值的波形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在产生错误时的输出值的波形例的图。
在图10及图11中,在下部示出了相对于色块31的测定对象区域R的位置。此外,中部的信号波形是示出相对于上述测定对象区域R的位置的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波形。此外,上部的信号波形是与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中的反射膜54、55的间隙尺寸相对应的信号,例如示出了把反射膜54、55用作电容检测用电极时的电容变化。
在扫描测定处理中,滤波器控制单元184把施加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静电致动器56的电压设定为作为对于本发明的第一波长的初始波长(例如700nm)的初始电压(步骤S6)。
之后,扫描控制单元181使滑架13沿着X方向移动(步骤S7)。此外,控制单元15以规定的采样周期来获取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并存储到存储器153。此外,滤波器控制单元184监视所采样的输出值并指定基准定时T0,以对从基准定时T0起的经过时间t进行计数(步骤S8)。
然后,滤波器控制单元184对于从基准定时T0起的经过时间t是否变为在步骤S5中设定的测定开始时间Tm1(i)进行判定(步骤S9)。换言之,对测定对象区域R的基准点Rb是否位于测定范围M中的开始位置M1(初始位置为X=0的基准点Rb是否移动到X=Xm1(i)(=v×Tm1(i))进行判定。
在步骤S9中,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直到经过时间t变为测定开始时间Tm1(i)之前待机。
在步骤S9中,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5实施相对于测定范围M的分光测定(步骤S10)。具体而言,滤波器控制单元184基于V-λ数据,依次改变施加于静电致动器56的电压。由此,对于在规定波段中的n段光的输出值(例如对于在400nm~700nm中以20nm为间隔波长的光的16个输出值)输出到控制单元15。控制单元15适当地把这些输出值存储到存储器153。
在此,如图10及图11上部的信号波形所示,滤波器控制单元184使施加到静电驱动器56的驱动电压逐渐增大,并以逐渐减小(逐渐缩短透过波长)间隙G的间隔尺寸。因此,间隙尺寸的变化间隔会变小,能够抑制在可动部521的位移时的振动。换言之,由于能够缩短为了切换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透过光所需的滤光器驱动时间Tn,因此能够缩小测定范围M,并且能够抑制测定范围M偏离色块31的错误。
此外,在本例中,虽然示出逐渐减小间隙尺寸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定初始波长为400nm(设定初始电压为最大值),并逐渐减小在分光测定时施加到静电致动器56的驱动电压(逐渐增长透过波长)。
此外,也可以在把间隙G从与测试结束时的400nm相对应的间隙尺寸返回到与初始波长700nm相对应的间隙尺寸时,阶段性地切换驱动电压等。此外,也可以使透过波长在从作为初始波长的700nm起以40nm为间隔逐渐缩短到400nm而变化之后,从420nm起以40nm为间隔逐渐增长到680nm为止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分光测定结束后,使透过波长回到初始波长时,可动部521的急剧位移会受到抑制。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可动部521的振动,并能够抑制在结束位置M2的第二输出值V2(i)的变动。
然后,滤波器控制单元184对于从基准定时T0起的经过时间t是否变为在步骤S5中设定的测定结束时间Tm2(i)(基准点Rb是否移动到X=Xm2(i)(=v×Tm2(i)))进行判定(步骤11)。
在步骤S11中,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直到经过时间变为结束时间Tm2(i)之前待机。
在步骤S11中,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滤波器控制单元184把施加于静电致动器56的电压返回到初始电压,并使初始波长的光透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
此外,在经过时间t变为测定结束时间Tm2(i)之前,对n段的光进行的分光测定已经结束的情况下,滤波器控制单元184也可以在结束分光测定的定时,把施加到静电致动器56的电压返回到初始电压。
之后,控制单元15判定对配置在第j行的色块组30中的所有色块31进行的分光测定处理是否已经结束(步骤S12)。对此,可以对分光测定处理的次数进行计数,并判断计数数目是否变为配置在色块组30中的色块31的总数I,也可以判断滑架13是否超过了终点杆33。
在步骤S12中,在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9。
(错误判定处理)
在步骤S12中,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前进到图7所示的错误判定处理。换言之,判定单元185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53中的对各个色块31的分光测定结果,对测定范围M是否落在对应的1个色块31的区域内进行判断。
具体而言,判定单元185参照对各个色块31的分光测定结果,选择在开始位置M1中从受光部173输出的第一输出值V1(i)以及在结束位置M2中从受光部173输出的第二输出值V2(i)大于等于规定第二阈值的色块31(步骤S13)。此外,作为第二阈值,例如只要设定成能够对噪声分量与来自受光部173的检测信号进行判别的值即可。
接着,判定单元185计算出所选择的各个色块31中的第一输出值V1(i)与第二输出值V2(i)的差的绝对值(|V1(i)-V2(i)|)作为错误判定值C,并判定是否存在错误判定值C大于等于规定第一阈值的色块31(步骤S14)。
换言之,在开始位置M1及结束位置M2,由于把透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的波长设定为相同波长,因此如果测定范围M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则如图10所示,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是相等或大致相等,作为其差值的错误判定值C也应该会变小。
然而,例如,在由于施加到打印机10的振动等,而导致滑架13的移动速度或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介质A的设置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会存在测定范围M的位置相对于色块31错位,测定范围M的一部分从色块31中偏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输出值V1(i)和第二输出值V2(i)变为不同的值,错误判定值C会增大。
因此,通过判定该错误判定值C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能够对测定范围M是否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测定范围M的位置是否存在与色块31的错位)进行判定。
此外,作为第一阈值,也可以基于由施加到光学滤波器设备172的振动、静电致动器56的驱动所引起的可动部521的共振的透过波长变动幅度等来设定即可。例如,如图9所示的波形放大图,采样输出值时的信号波形是以微小的振幅振动的波形。因此,作为第一阈值,如图9所示,只要设定为微小振动的最大振幅与最小振幅的差α即可。
此外,在步骤S14中,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存在错误判定值C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色块31),进一步地对存在错误的色块31是否是在步骤S13中选择的所有色块31进行判定(步骤S15)。
换句话说,如上所述,在测定范围M对色块31存在错位的情况下,在对所有色块31的分光测定结果中,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变为不同的值,错误会被输出到所有色块31。
对此,在只有一部分的色块31中,错误判定值C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情况(在步骤S15中,判定“否”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预料由于电噪声、机械振动所引起的干扰噪声,会导致偶发产生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判定单元185例如向存储到存储器153中的错误计数器的值E(初始值E=0)加上“1”(步骤S16),并对错误计数器的值E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最大值Emax(例如“4”)进行判定(步骤S17)。
此外,在步骤S17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6。换言之,在偶然地发生如上所述的错误的情况中,判定为并非是由测定范围位置的错位所引起的错误,然后再次重新进行分光测定。
另一方面,在步骤S17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存在导致错误产生的其他因素,并实施强制结束处理(步骤S18)。换言之,即使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多次产生偶然错误的情况可以认为是由于存在其他错误因素而导致的。
在强制结束处理中,扫描控制单元181对供给单元11及输送单元12进行控制,强制排出介质A。此外,在分光测定时对产生错误的事实进行报告。例如显示在省略图示的显示器上、或者显示到与打印机10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设备20,并通过声音来对错误产生进行通知。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中,在判定为“是”的情况(在对所有色块31的分光测定结果中,错误判定值C大于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与步骤S16同样地,判定单元185向错误计数器的值E加上“1”(步骤S19)。
然后,判定单元185与步骤S17同样地,对错误计数器的值E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最大值Emax(例如“4”)进行判定(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18的强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移至错误恢复处理。
(错误恢复处理)
在错误恢复处理中,首先,由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实施错位方向检测处理(步骤S21)。
(错位方向检测处理)
图12及图13是示出测定范围M与色块31错位时输出值的信号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形成色块组30,其对相邻的3个色块31中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交替增减。
因此,在对于第i个色块31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高于邻接的第i-1个及第i+1个的色块31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如图12所示的山形(凸形)的波形的分光测定结果(输出值变化)。另一方面,在对于第i个色块31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低于邻接的第i-1个及第i+1个的色块31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如图13所示的谷形(凹形)的波形的分光测定结果。
在步骤S21,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首先基于校正用印刷数据,判定对第i个色块31的输出值变化是山形(凸形)还是谷形(凹形)。换言之,由于各个色块31是基于校正用印刷数据来形成的,因此,对于第i个色块31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比第i-1个及第i+1个色块31高还是低,能够基于校正用印刷数据容易地进行判断。
此外,上述是以把各个色块反射率的关系存储在校正用印刷数据中的情况作为示例,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2的(A)及图13的(A)所示,也可以基于对第i-1个色块31的第二输出值V2(i-1)、对第i个色块31的第一输出值V1(i)、对第i个色块31的第二输出值V2(i)以及对第i+1个色块31的第一输出值V1(i+1),来判定输出值变化为山形还是谷形。
具体而言,在满足下式(10)~(12)的条件的情况下,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判定输出值变化为山形(凸形)。
[数式7]
V1(i)>V2(i-1)...(10)
V1(i)>V1(i+1)...(11)
V2(i)>V1(i+1)...(12)
此外,在满足下式(13)~(15)的条件的情况下,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判定输出值变化为谷形(凹形)。
[数学式8]
V1(i)<V2(i-1)...(13)
V2(i)<V2(i-1)...(14)
V2(i)<V1(i+1)...(15)
然后,如图12的(A)所示,输出值变化为山形,且对于第i个色块31,在第一输出值V1(i)和第二输出值V2(i)之间的关系为V1(i)>V2(i)的情况下,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判定错位方向为+X侧(测定开始时间过迟)。
然后,如图12的(B)所示,输出值变化为山形,并且在第一输出值V1(i)和第二输出值V2(i)之间的关系为V1(i)<V2(i)的情况下,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判定错位方向为-X侧(测定开始时间过早)。
另一方面,如图13的(A)所示,输出值变化为谷形,并且对于第i个色块31,在第一输出值V1(i)和第二输出值V2(i)之间的关系为V1(i)<V2(i)的情况下,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判定错位方向为+X侧(测定开始时间过迟)。
此外,如图13的(B)所示,输出值变化为谷形,并且在第一输出值V1(i)和第二输出值V2(i)之间的关系为V1(i)>V2(i)的情况下,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判定错位方向为-X侧(测定开始时间过早)。
(错位量检测处理)
在步骤S21后,错位量计算单元186计算出测定范围M对色块31的错位量(步骤S22)。
以下,对错位量计算单元186的错位量计算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4是在检测到错误时的输出值波形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其中(A)是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B)是测定范围向+X侧错位的情况的信号波形。
在以把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透过波长设定为初始波长的状态,测定对象区域R移至邻接的其他色块31的情况下,如果测定对象区域R的面积充分地小,并且滑架13的移动速度v较快,则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会近似线性地变化。
该线性部B沿X方向的距离,在测定范围M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的情况下,为测定对象区域R的宽度尺寸(直径r)。然而,在测定范围M的位置发生错位而不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的情况下,线性部B沿X方向的距离会变短。
因此,在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下,如图14的(A)所示,从线性部B的沿X方向的距离为直径r的点P1起到开始位置M1位置的距离L,是使测定范围M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所需的移动量。此外,在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下,如图14的(B)所示,从线性部B的沿X方向的距离为直径r的点P2起到结束位置M2位置的距离L,是使测定范围M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所需的移动量。
在此,线性部B的倾斜度β能够在测定范围M向-X侧移位的情况下,如图14的(A)所示,利用错误判定值C、以及第i个第一输出值V1(i)和第i-1个第二输出值V2(i-1)之差的绝对值D1(=|(V1(i)-V2(i-1)|),作为β=(C+D1)/r计算。
此外,在测定范围M向+X侧移位的情况下,如图14的(B)所示,利用错误判定值C、以及第i个第二输出值V2(i)和第i+1个第一输出值V1(i+1)之差的绝对值D2(=|(V2(i)-V1(i+1)|),作为β=(C+D2)/r计算。
换言之,线性部B的倾斜度β能够基于相互邻接的2个色块31的开始位置M1和结束位置M2的输出值来计算。
然后,在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下,使测定范围M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所需的移动距离L使用线性部B的倾斜度β和错误判定值C,成为L=C/β。此外,由于如果开始位置M1向+X侧移动相当于距离L,则无法保证余量,因此通过考虑余量来使开始位置M1向+X侧移动相当于L+a1(=xC1),从而测定范围M移动到本来应设定的位置上。
换言之,错位量计算单元186在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下,基于输出值V1(i)、V2(i)、V2(i-1),测定对象区域R的直径尺寸r以及余量a1,计算错位量xC1
另一方面,在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下,使测定范围M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所需的移动距离L也使用线性部B的倾斜度β和错误判定值C,成为L=C/β。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考虑余量a2来使结束位置M2向-X侧移动相当于L+a2(=xC2),从而测定范围M移动到本来应设定的位置上。换言之,错位量计算单元186在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下,基于输出值V1(i)、V2(i)、V1(i+1),测定对象区域R的直径尺寸r以及余量a2,计算错位量xC2
(测定范围修正)
在步骤S21的错位方向检测处理及步骤S22的错位量计算处理之后,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基于在步骤S21中检测出的错位方向和在步骤S22中计算出的错位量,对测定范围M的位置、测定开始时间Tm1(i)以及测定结束时间Tm2(i)进行修正(步骤S23)。
具体而言,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在错位方向为-X侧的情况下,由于意味着测定开始时间早,因此以xC1/v来延迟测定开始时间。
此外,在错位方向为+X侧的情况下,由于意味着测定开始时间迟,因此以xC2/v来提早测定开始时间。
换言之,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把较早设定的测定开始时间作为Tm1(i),测定结束时间作为Tm2(i)中,如下式(16)~(19)那样对测定开始时间Tm1(i)和测定结束时间Tm2(i)进行修正。
[数式9]
(错位方向为-X侧的情况)
Tm1(i)=Tm1(i)+xC1/v...(16)
Tm2(i)=Tm2(i)+xC1/v...(17)
(错位方向为+X侧的情况)
Tm1(i)=Tm1(i)-xC2/v...(18)
Tm2(i)=Tm2(i)-xC2/v...(19)
此后,返回步骤S6,把所设定的新的测定开始时间基于Tm1(i),把测定结束时间基于Tm2(i),重新进行扫描测定处理。
(换行处理)
在步骤S14中判定为“否”,并对比色图表3的第j行色块组30中所有的色块31,判定为错误判定值C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无错误)的情况下,扫描控制单元181向变量j加上“1”(步骤S24),并判定变量j是否大于等于色块组30最后一行所对应的最大值J(步骤S25)。
在步骤S2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扫描控制单元181输送介质A,以使第j行的色块组30位于压盘122上(步骤S26)。在此之后,返回到步骤S6。此外,在每个色块组30的各色块31的块宽度Wp不同的情况下,在步骤S26之后,返回到步骤S5,并设定测定范围M。
(测色处理及配置文件更新处理)
在步骤S25中判定为“是”的情况(无误地对比色图表3中所有色块31进行的分光测定处理结束的情况)下,扫描控制单元181控制输送单元12进行排出动作,排出介质A(步骤S27)。
此后,测色单元188基于从每个各色块中获取的各波长的输出值,在步骤4中获得的基准输出值Vref(λ),计算各色块每个波长的反射率(步骤S28)。换言之,测色单元188实施对各个色块的测色处理并计算出色度。
其后,校准单元189基于记录在校正用印刷数据中的各色块的色度和通过步骤S28计算出的色度,更新存储在存储器153中的印刷配置数据(步骤S29)。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移动单元14通过使具备了具有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分光仪17的滑架13在X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分光仪17的测定对象区域R相对于设置在介质A上的色块31沿X方向移动。
此时,控制单元15通过滤波器控制单元184,根据已设定的测定范围M的测定对象区域R的位置,改变从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透过的光的波长。换言之,滤波器控制单元184在滑架13在X方向扫描,且测定对象区域R的基准点Rb位于测定范围M的开始位置M1的测定开始时、以及在基准点Rb位于结束位置M2的测定结束时,向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静电致动器56施加初始电压,把透过波长设定为初始波长。此外,滤波器控制单元184在测定对象区域R的基准点Rb在从开始位置M1到结束位置M2为止的测定范围M内移动期间(第一期间),依次切换施加到静电致动器56的电压,来依次改变透过波形。
然后,判定单元185将测定对象区域R位于开始位置M1时的来自受光部173的第一输出值V1(i)与测定对象区域R位于结束位置M2时的来自受光部173第二输出值V2(i)进行比较。
由此,通过比较第一输出值V1(i)与第二输出值V2(i),能够容易地判别出测定范围M是否相对于色块31被设定在合适的位置上。此外,由于能够在使滑架13移动的状态下,实施对测定范围M的分光测定,所以例如与使滑架13停止在色块31上来进行分光测定的情况相比,能够迅速第实施分光测定。
此外,由于对来自受光部173的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进行比较,例如与使用通过测色单元188所计算出的对第一波长的反射率(V1(i)/Vref(λ))的情况相比,处理容易且能够迅速地判定测定范围M是否适当。
此外,测色单元188根据其判定结果,判定测定范围M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的情况下,基于测定对象区域R在测定范围M内移动时输出的各个输出值,实施对色块31的测色处理。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实施基于对色块31的区域内的分光测定结果的测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单元185在第一输出值V1(i)与第二输出值V2(i)的差的绝对值(错误判定值C)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测定范围M位于色块31的区域内。由此,判定单元185通过错误判定值C与第一阈值的比较处理,就能够容易地判定测定范围M是否被设定在适当的位置上。此外,由于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是由于电噪声、由机械振动导致的噪声等的影响,以微小的振动波形来输出,因此,通过把第一阈值设定为考虑了所述噪声等的值α,从而例如与对第一输出值V1(i)与第二输出值V2(i)之间的差是否为“0”进行判定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对错误的误检测,并能够提高处理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单元185从沿X方向排列的多个色块31中,选择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色块31,并基于所选择的色块31的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对测定范围M的错位进行判定。
由此,能够除去容易受到噪声影响的低信号电平的输出值,并能基于不易受噪声影响的高信号电平的输出值,精度良好地实施对测定范围M错位的判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把从色块31的第一块端部311以r/2+a1向+X侧的位置设定为开始位置M1,并把从第二块端部312以r/2+a2向-X侧的位置设定为结束位置M2。换言之,在测定对象区域R从完全进入色块31的区域后到开始位置M1之间设置余量a1,在测定对象区域R从结束位置M2起到即将超出到色块31外前之间设置余量a2
通过设置这样的余量a1、a2,例如即使在由于机械振动等使得对色块31的测定范围M的位置稍微错位的情况下,在余量a1、a2内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不输出错误,对色块31进行正常的分光测定,且能高精度地实施基于测色单元188的对各色块31的测色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判定单元185判断为测定范围M相对于色块31错位的情况下,具备检测该错位方向的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由此,能够容易地对把之前设定的测定范围M向哪一个方向移动,换言之,提早还是推迟测定开始时间Tm1(i)及测试结束时间Tm2(i)进行判断。因此,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能够容易地重新设定测定范围M的位置,并能够迅速地实施错误恢复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获取对第i个色块31以及与其前后邻接的第i-1个、第i+1个色块31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并基于该反射率、第一输出值V1(i)以及第二输出值V2(i),检测错位方向。
换言之,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基于对色块31及其周围色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对以把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透过光波长固定为初始波长的状态在X方向上扫描滑架13时输出值为山形波形还是谷形波形进行判断。然后,如果为山形波形,且若V1(i)>V2(i)则能够判断错位方向为+X侧,若V1(i)<V2(i)则能够判断错位方向为-X侧,并且如果为谷形波形,且若V1(i)>V2(i)则能够判断错位方向为-X侧,若V1(i)<V2(i)则能够判断错位方向为+X侧。换言之,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如果能够判别输出值的波形信号,那么能够利用用于判定测定范围M的错位的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容易地检测出错位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错位量计算单元186计算对色块31的测定范围M的错位量。
由此,由于利用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在重新设定测定范围M时,计算测定范围M应该移动的量,因此,能够基于此,把测定范围M重新设定(修正)在适当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错位量计算单元186在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下,基于测定宽度尺寸r、第一输出值V1(i)、第二输出值V2(i)、第一输出值V1(i+1)来计算出错位量。此外,在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下,基于测定宽度尺寸r、第一输出值V1(i)、第二输出值V2(i)、第二输出值V2(i-1)来计算出错位量。
换言之,错位量计算单元186能够基于用于判定各色块31的测定范围M错位的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容易地计算出错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在使滑架13匀速直线运动时,计算出测定对象区域R移动到开始位置M1为止的测定开始时间Tm1(i)、以及测定对象区域R移动到结束位置M2为止的测定结束时间Tm2(i)。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控制单元15的内部计时器来指定滑架13的位置,例如,与利用位置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来检测滑架13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结构的简略化和小型化。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基于在测定范围M落在色块31的区域内时所获取的分光测定结果,来实施对色块31的高精度的测色处理,因此,校准单元189能够基于该测色结果,适当地更新印刷配置文件数据。换言之,根据由印刷部16基于校正用印刷数据印刷的各个色块的色度、与根据实际测定的高精度测色结果的各个色块的色度之间的差,能够通过向印刷部16反馈,进行适当的颜色校正,并且能够以高精度来重现用户所期望的颜色。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相同的处理标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连续配置在X方向的多个色块31中,对初始波长的反射率为交替增减(输出值波形为山形或谷形)的例子作为示例。对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不清楚对排列的色块31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测定范围M的错位方向,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换言之,在不清楚配置在X方向的色块31的反射率变化的情况下,输出值的波形除了如图12的山形的信号波形和如图13的谷形的信号波形之外,还存在输出值单调增加的情况、单调减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把对各色块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变化存储作为校正用印刷数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中,难以检测测定范围M的错位方向。
对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错位检测单元187通过以下方法,来检测测定范围M的错位方向。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错位方向检测处理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了初始波长的光的步骤S21中的错位方向检测处理中,除了第i个色块的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以外,还获取第三输出值V3(i)(本发明的第三测定值)及第四输出值V4(i)(本发明的第四测定值),并基于这些输出值,检测错位方向。
第三输出值V3(i)是当测定对象区域R位于在开始位置之前的规定的开始前位置M3时,从受光部173输出的输出值。
作为该开始前位置M3,在把测定范围M设置在正常位置的情况下,设定在从整个测定对象区域R超过了第一块端部311后,直到到达开始位置M1为止之间。换言之,把从开始位置M1起,以比余量a1小的距离a3(第三距离)靠近-X侧的位置作为开始前位置M3。
此外,作为该结束后位置M4,在把测定范围M设置在正常位置的情况下,设定在整个测定对象区域R从结束位置M2起,直到超出第二块端部312前为止之间。换言之,把从结束位置M2起,以比余量a2小的距离a4(第四距离)向+X侧的位置作为结束后位置M4。
因此,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对作为与开始前位置M3对应的测定开始前时间Tm3(i),设定为Tm3(i)=Tm1(i)-a3/v,并对作为与结束后位置M4对应的测定结束后时间Tm4(i),设定为Tm4(i)=Tm2(i)+a4/v。
图16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测定范围M错位的情况下,对基准点Rb的位置的输出值变化的图,(A)示出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B)示出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的(A)所示,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在第一输出值V1(i)与第三输出值V3(i)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第二输出值V2(i)与第四输出值V4(i)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
此外,如图16的(B)所示,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在第一输出值V1(i)与第三输出值V3(i)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第二输出值V2(i)与第四输出值V4(i)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测定范围M向+X侧错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不清楚对邻接的色块31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情况下,通过获取开始前位置M3及结束后位置M4所对应的第三输出值V3(i)及第四输出值V4(i),并分别对第一输出值V1(i)和第三输出值V3(i)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输出值V2(i)和第四输出值V4(i)之间的关系进行判定,就能够简单地判定错位方向。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把测定对象区域R为直径r的圆形斑点的例子作为示例,但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测定对象区域R是矩形斑点,在这一点上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不同。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假设在测定对象区域R超过色块31的端部311、312时,输出值以大致线性地变化。即使是这种情况,在测定对象区域R的面积足够小,滑架13的速度v足够快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如出现对分光测定处理有影响的测定误差。
然而,例如,在获取色块31的分光图像而考虑了色块的色彩不均匀等的色度测定等情况下,较大(大于等于规定的第三阈值的)面积的测定对象区域R的光,由通过CCD传感器等的图像传感器所构成的受光部173来接收。
在这种情况下,输出值的变化如图17所示。
图17是示出在圆形斑点的测定对象区域R的直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由分光仪17实施对色块31的分光测定处理时的输出值变化的图。
如图17所示,测定对象区域R为圆形斑点,且在其面积大的情况下,当测定对象区域R移动到邻接的色块31时,把测定对象区域R的中心点(基准点Rb)位于色块31的端部上时的输出值作为拐点,获得弯曲成3次曲线状的输出值波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计算出倾斜度β(=(C+D1)/r)并以L=C/β来计算距离L,则并非从本应计算的点P1到开始位置M1之间的距离,而是到比点P1稍靠前(-X侧)的点P3为止的距离,从而产生微小的误差。
图18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对象区域Q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对象区域Q成为具有沿X方向的测定块宽度Wp且具有沿X方向平行的2边和相当于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平行的2边的矩形形状。
在使用具有这种形状的测定对象区域Q时,即使在该测定对象区域Q的面积大的情况下,跨越色块31的端部311、322后移动到邻接的色块31时的输出值变化波形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线性。因此,利用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出错位量。
此外,用于形成矩形测定斑点的测定对象区域Q的结构,例如,在分光仪17中,在导光部174内,在光学滤波器设备172的玻璃基板62、盖玻璃63、光学滤波器设备172和受光部173之间、受光部173的光入射面以及可调谐波长滤光器5的基板51、52的表面等,设置矩形的孔径。由此,入射光之中,只有通过孔径的矩形测定对象区域Q的光会被受光部173接收。此外,也可以采用利用矩形的反射镜174A,并在反射镜174A的外周例如设置黑色框等的结构。
[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由能够达成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以及对各实施方式适当的组合等所得的构成,也被包括在本发明中。
(变形例1)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移动单元,以使滑架13向+X方向移动的滑架移动单元14作为示例,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采用固定滑架13,并使介质A相对于滑架13移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随着滑架13的移动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振动,从而能稳定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透过波长。
此外,虽然对相对于沿X方向配置的多个色块31,使测定对象区域R沿X方向进行扫描的例子作为示例,但是也可以相对于色块31使测定对象区域R沿Y方向进行扫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输送单元12在Y方向上输送介质A,能够使测定对象区域R相对于色块31移动。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本发明中的一个方向(扫描方向)为Y方向,因此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相对于色块31沿着Y方向来设定测定范围M。换言之,只要基于输送单元12的进纸速度v来设定对各个色块31的测定开始时间及测定结束时间即可。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X方向上邻接配置了多个色块31的色块组30作为示例,但也可以采用在各个色块31之间设置间隙的结构等。在这种情况下,在介质A为白色纸面的情况下,在把来自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透过光固定为初始波长且以在X方向上扫描滑架13时,色块31的输出值的信号波形为山形波形。此外,在介质A为黑色纸面的情况、或色块31之间配置有黑色框的情况下,色块31的输出值的信号波形为谷形波形。因此,即使不清楚对各色块的初始波长的反射率,也能够利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来容易地检测错位方向。
此外,以在比色图表3中配置多个色块31的例子作为示例,但是,例如也可以仅配置单一的色块31,并对该色块31实施测色处理。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向+X侧移动滑架13期间,实施对各色块31的分光测定处理的例子作为示例,但也可以在向-X侧移动滑架13期间,实施对各色块31的分光测定处理。
此外,也可以对于配置在比色图表3中的奇数行的色块组30,在向+X侧移动滑架13期间实施分光测定处理,而对于配置在比色图表3中的偶数行的色块组30,在向-X侧移动滑架13期间实施分光测定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比色图表3具有与穿过滑架13的移动范围的中心并与Y方向平行的假象线线对称的形状,且在各个色块的块宽度Wp相等的情况下,能够把对于在向+X侧移动滑架13的情况下的测定开始时间Tm1(i)及测定结束时间Tm2(i)的时间,作为在向-X侧移动滑架13的情况下的测定开始时间Tm1(i)及测定结束时间Tm2(i)来适用。此外,在比色图表3中各个色块组30中的各个色块的块宽度Wp不相同的情况、或没有形成与所述假象线线对称的形状的情况下,分别设定在从终点杆33向-X侧移动测定对象区域R是的测定开始时间Tm1(i)及测定结束时间Tm2(i)。
(变形例4)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在步骤S13中,选择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色块31,并基于所选择的色块31的输出值对测定范围M的错位进行判定的例子作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基于所有色块31的第一输出值V1(i)及第二输出值V2(i),来对测定范围M的错位进行判定。
(变形例5)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在设定测定范围M时设定余量a1、a2的例子作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也可以不设定余量来设定测定范围M。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位置M1为第一块端部311和第一测定区域端部R1重叠的位置(测定对象区域R刚进入色块31的区域内后),结束位置M2为第二块端部312和第二测定区域端部R2重叠的位置(测定对象区域R即将超出到色块31外之前)。如果设置这样的测定范围M,能够把测定距离Wm设置得更宽并延长检测1个波长的光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获取在当驱动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时可动部521可靠地停止了振动的状态下的透过光的光量。因此,在测定范围M没有错位的情况下,能够实施高精度的分光测定处理,并且由此能够提高对色块31的分光测定处理的精确度。
此外,在测定距离Wm被固定好(波段数n及滤光器驱动时间Tn被固定好)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色块31的块宽度Wp,并能够配置比1行色块组30更多的色块31。
(变形例6)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案中,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基于色块31的块宽度Wp、测定对象区域R的直径尺寸r、测定范围M中的测定波段数n、以及1次分光测定所需的滤光器驱动时间Tn来设定余量a1、a2后,对开始位置M1及结束位置M2的测定开始时间Tm1(i)及测定结束时间Tm2(i)进行设定,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对色块31预先设定余量a1、a2
此外,也可以在把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透过光固定为初始波长的状态下扫描滑架13,并基于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波形,计算出色块31的块宽度Wp,并基于算出的块宽度Wp来设定余量a1、a2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对所算出的块宽度Wp的尺寸是否足够用于设定在规定值以上的足够的余量a1、a2,且用于实施n波段的分光测定的测定范围M的测定距离Wm的尺寸是否足够进行判定,在判定为余量的尺寸、测定距离Wm并不足够的情况下,减少测定范围M中的测色次数(波段数n)等。
(变形例7)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案中,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把测定对象区域R超过起点杆32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把测定对象区域R从基准位置起移动到开始位置M1及结束位置M2为止所需的时间,分别设定作为测定开始时间及测定结束时间,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把滑架13位于-X侧的最端部的状态(初始位置)作为基准位置,设定对从初始位置起的各个色块31的测定范围M的测定开始时间及测定结束时间。
(变形例8)
另外,作为对各个色块31的测定开始时间和测定结束时间,也可以以整个测定对象区域R超过配置在前方的色块31的第二块端部312的定时为基准,来设定测定开始时间及测定结束时间。
换言之,如果以把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透过光固定位初始波长的状态,沿X方向扫描滑架13,那么在测定对象区域R跨越色块31的端部311(312)并移动时,输出值的信号波形变为大致线性,并且当测定对象区域R完全进入色块31的区域内时,输出值大致恒定。因此,也可以对输出值变为恒定的定时进行检测,并通过从该定时起的经过时间,判定开始位置M1及结束位置M2。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测定对象区域R以余量a1前进的位置为开始位置,因此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把测定开始时间Tm1设定为Tm1=a1/v。此外,把测定范围M的宽度尺寸设为Wm,把测定结束时间Tm2通过Tm2=Tm1+Wm/v算出。
在设定这样的测定开始时间及测定结束时间的情况下,在所有的多个色块31中,测定范围M的位置不会错位。因此,如果对检测到错误的一部分色块31重新实施测定,就能够容易地获得对所有色块31的分光测定结果,并能够缩短测定时间。
(变形例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错位计算单元186及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求得测定范围M的错位量和错位方向,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判定为测定范围M没有落在色块31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在规定方向上以微小量逐步改变并重新设定测定范围M,并再次实施分光测定,通过反复进行该动作,来把设定范围M设定在适当的位置。
此外,也可以采用仅设置错位量计算单元186而不设置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判定为测定范围M没有落在色块31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利用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例如以与向+X侧错位的量相对应的修正量来移动测定范围M,并再次实施分光测定。然后,在判定为测定范围M再次错位的情况下,利用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例如以与向-X侧错位的量相对应的修正量来移动测定范围M。由此,即使在不清楚错位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把测定范围M设定在适当的位置。
此外,也可以采用不设置错位量计算单元186而仅设置错位方向检测单元187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判定为测定范围M没有落在色块31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利用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向与检测到的错位方向相反的一侧以微小量(例如是比余量a1、a2更小的量)来移动测定范围M,并再次实施分光测定,当判定为测定范围M再次错位时,再次以微小量移动测定范围M。通过反复该动作,即使在不清楚错位量的情况下,也能够把测定范围M设定在适当的位置。
(变形例1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对从基准位置起的测定开始时间及测定结束时间进行计算,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基于滑架13的位置传感器、滑架移动单元14的驱动电机的旋转角度及旋转数,检测滑架13在X方向上的位置(测定对象区域R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测定范围设定单元183对各个色块31的开始位置M1及结束位置M2的位置进行设定,并由滤光器控制手段184基于检测的位置,对施加到静电致动器56的电压进行控制。
(变形例11)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判定单元185基于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来判定测定范围M是否适当,但是例如也可以根据基于分光测定所算出的反射率(V1(i)/Vref(λ)、V2(i)/Vref(λ)),判定测定范围M是否适当。
(变形例12)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滤波器控制单元184在测定范围M的测定开始时及测定结束时,设定初始波长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波长的例子作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在测定开始时及测定结束时,设定为与测定范围M中的初始波长不同的规定第一波长(例如400nm等)。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对第i个色块31的测定结束时间Tm2(i)起,到对第i+1个色块31的测定开始时间Tm1(i+1)为止的时间内也同样地,设定成所设定好的第一波长。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测定开始时及测定结束时,通过施加初始驱动电压来设定初始波长的例子作为示例,但是,例如也可以在不向静电致动器56施加电压的状态下,把透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的波长设定作为第一波长。
(变形例13)
以在控制单元15中设置有单元控制电路152的结构作为示例,但也可以如上所述,各个控制单元也可以独立于控制单元15分别设置在各个单元中。例如,也可以采用把用于控制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滤光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受光部173的受光控制电路设置在分光仪17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把微型计算机、存储了V-λ数据的记忆存储器内置在分光仪17中,且该微型计算机作为滤波器控制单元184、判定单元185以及测色单元188发挥功能。
(变形例14)
作为印刷部16,以通过驱动压电元件来把从墨罐供给的墨水喷出的喷墨型印刷部16作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印刷部16,也可以采用通过加热器在墨水内产生气泡来喷出墨水的结构、或通过超声波振动器来喷出墨水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喷墨方式,也能适用于例如使用热转印方式的热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以及点冲击式打印机等,任何一种印刷方式的打印机。
(变形例15)
作为分光仪17,以从介质A的法线方向照射光源部171的光,并由介质A以45°反射的光利用导光部174入射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结构作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采用使光以45°角入射到介质A的表面,并经由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由受光部173接收向介质A的法线方向反射的光的结构。
此外,虽然经由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由受光部173来接收以45°反射介质A的光,但是例如也可以接收30°等、除了45°以外的反射光。换言之,为使在介质A上正反射的光不会被受光部173所接收,只要设定受光部173及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轴的角度即可。
(变形例1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在滑架13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的区间中设置色块31,设定测定开始时间Tm1(i)、测定结束时间Tm2(i),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在介质A上的初始位置附近设置色块31。换言之,也可以把色块31配置在从初始位置起进行加速度运动的区间内。在这种情况下,测定范围设定单元在滑架13进行加速度运动期间和进行匀速运动期间,分别对色块31设定测定开始时间Tm1(i)和测定结束时间Tm2(i)。
此外,也可以在滑架13超过起点杆32后也不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在以规定的速度模式使得滑架13的速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于该速度模式,求出对测定范围M的测定开始时间Tm1(i)和测定结束时间Tm2(i)。
(变形例17)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测定对象区域R的面积大的情况下,以为使测定对象区域R为矩形,而采用在分光仪17内设置孔径的结构、使反射镜174A为矩形的结构的例子作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基于在测定对象区域R跨越色块31的端部311、312时的来自受光部173的输出值的信号变化(图17中的曲线部分B'),对该曲线进行多项式近似,并基于该近似的多项式来计算出错位量(从点M1到点P1之间的距离L+余量a1)。
(变形例18)
此外,作为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以使从入射光中与反射膜54、55之间的间隙G相对应的波长的光透过的光透过型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作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使与反射膜54、55之间的间隙G相对应波长的光反射的光反射型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例如,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
(变形例19)
此外,以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收纳在壳体6中的光学滤波器设备172作为了示例,但也可以采用把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直接设置在分光仪17中的结构。
(变形例20)
此外,虽然以具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学滤波器设备172设置在导光部174与受光部173之间的结构(后分光)作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采用在光源部171内配置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或者配置具备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的光学滤波器设备172,并把利用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5进行分光的光照射到介质A的结构(前分光)。
(变形例21)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以具备检测分光测定装置的打印机10作为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不具备图像形成部,仅实施对介质A的测色处理的分光测定装置。另外,例如可以在车间等对所制造的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查的质量检查装置中,安装本发明的分光测定装置,也可以在其他任何装置中安装本发明的分光测定装置。
(变形例22)
作为测定对象,并不限定于色块,也可以是任意的物质。
例如,可以把本发明适用于对搭载在带式运送机上移动的食物进行异物检测的分光仪。在作为异物检测有机物的情况下,优选对从近红外光到中红外光进行分光的分光仪。
(变形例23)
当然只要在测定对象与分光仪相对移动期间适用本发明即可,但是在测定对象与分光仪没有在相对移动时、或者测定对象与分光仪断续地相对移动时,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例如,从与测定对象相同的位置。获取在第一时刻所测定的第一测定值和在第二时刻所测定的第二测定值、或者在测定对象与分光仪没有在相对移动的状态下获取所述第一测定值,在测定对象与分光仪在相对移动的状态下获取所述第二测定值也属于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时的具体结构可以在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通过适当地组合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来构成,也适当地改变成其它结构。

Claims (16)

1.一种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光仪,来自测定对象的光入射分光仪;以及
移动机构,使所述分光仪相对于所述测定对象进行相对移动,
将第一时刻的第一波长的光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第二时刻的所述第一波长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2.一种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光仪,包括来自测定对象的光入射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以及
移动机构,使所述分光仪相对于所述测定对象沿一个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在所述测定对象是色块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相对移动的期间的第一期间,改变通过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光的波长并进行分光测定,在所述第一期间中的测定开始时以及测定结束时使第一波长的光从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通过,将所述测定开始时的所述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所述测定结束时的所述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判断所述第一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仪具备受光部,所述受光部接收从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出射的光,
将来自所述受光部的输出值作为所述测定值,对所述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测定装置还包括:对所述分光仪及所述移动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包括滤波器控制单元,所述滤波器控制单元改变通过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光的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沿所述一个方向的多个所述色块实施所述分光测定,选择所述测定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所述色块,将所述选择的所述色块的所述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判断所述第一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把测定了所述第一测定值时的所述分光仪的位置即第一位置和测定了所述第二测定值时的所述分光仪的位置即第二位置,与在所述色块的区域内实施了所述分光测定时的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进行比较,检测错位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前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以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进行了分光测定时的测定值即第三测定值、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以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进行了分光测定时的测定值即第四测定值、所述第一测定值以及所述第二测定值,检测所述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相对于所述色块的周围色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反射率、所述第一测定值、以及所述第二测定值,检测所述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2、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判断所述第一测定值与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的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把测定了所述第一测定值时的所述分光仪的位置即第一位置和测定了所述第二测定值时的所述分光仪的位置即第二位置,与在所述色块的区域内实施了所述分光测定时的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进行比较,计算错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对连续配置的2个以上所述色块的第一测定值及所述第二测定值,计算所述错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匀速移动。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光测定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部,在图像形成对象上形成图像。
15.一种分光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相对于测定对象进行相对移动的分光仪对来自所述测定对象的光进行分光测定;以及
将第一时刻的第一波长的光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第二时刻的所述第一波长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16.一种分光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分光测定装置将色块作为所述测定对象来实施分光测定,所述分光测定装置包括分光仪以及移动机构,所述分光仪包括来自测定对象的光入射的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分光仪相对于所述测定对象沿一个方向相对移动,
所述分光测定方法包括:
使所述分光仪在所述一个方向上相对移动;
在使所述分光仪相对移动期间的第一期间,改变通过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的光的波长并进行分光测定;
在所述第一期间中的测定开始时以及测定结束时,使第一波长的光从所述波长可变干涉滤波器通过;以及
将所述测定开始时的所述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一测定值与所述测定结束时的所述分光测定的测定值即第二测定值进行比较。
CN201610118561.0A 2015-03-03 2016-03-02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Active CN1059380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1728 2015-03-03
JP2015-041728 2015-03-03
JP2016020034A JP6146491B2 (ja) 2015-03-03 2016-02-04 分光測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分光測定方法
JP2016-020034 2016-0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8015A true CN105938015A (zh) 2016-09-14
CN105938015B CN105938015B (zh) 2018-10-02

Family

ID=5689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8561.0A Active CN105938015B (zh) 2015-03-03 2016-03-02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146491B2 (zh)
CN (1) CN105938015B (zh)
TW (1) TW2016328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2010A (zh) * 2020-05-14 2020-08-21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自动化图像色彩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3519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分光装置以及分光装置的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4462A (ja) * 2016-09-29 2018-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6969144B2 (ja) 2017-04-14 2021-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7142419B2 (ja) * 2017-05-01 2022-09-27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計測制御プログラム、光計測システム及び光計測方法
JP2019013544A (ja) * 2017-07-07 2019-01-3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7404860B2 (ja) 2019-12-24 2023-1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プリンター、及び測定方法
JP7400446B2 (ja) 2019-12-24 2023-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3568B1 (de) * 2000-12-08 2005-12-28 Gretag-Macbeth AG Vorrichtung zur bildelementweisen Ausmessung eines flächigen Messobjekts
JP3930334B2 (ja) * 2001-03-21 2007-06-13 株式会社資生堂 分光反射率測定装置
US6633382B2 (en) * 2001-05-22 2003-10-14 Xerox Corporation Angular, azimuthal and displacement insensitive spectrophotometer for color printer color control systems
JP2003057115A (ja) * 2001-08-14 2003-02-26 Nireco Corp カラー印刷機のインクの色彩測定装置
JP2006177812A (ja) * 2004-12-22 2006-07-06 Konica Minolta Sensing Inc 二次元分光輝度計
EP1987331A2 (en) * 2006-02-16 2008-11-05 Clean Earth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spectral data classification and detection in diverse lighting conditions
US7623278B2 (en) * 2006-09-26 2009-11-24 Xerox Corporation MEMS Fabry-Perot inline color scanner for printing applications using stationary membranes
JP2011026045A (ja) * 2009-07-23 2011-02-10 Seiko Epson Corp 測色システム、測色システムの紙送り誤差の検出方法及び測色システムの紙送り誤差検出プログラム
JP5875438B2 (ja) * 2011-11-25 2016-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2013225839A (ja) * 2012-03-22 2013-10-31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136357B2 (ja) * 2013-02-25 2017-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分光測定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カラーマネージメントシステム
JP6123360B2 (ja) * 2013-03-07 2017-05-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分光測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519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分光装置以及分光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11562010A (zh) * 2020-05-14 2020-08-21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自动化图像色彩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62010B (zh) * 2020-05-14 2021-04-30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自动化图像色彩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66865A (ja) 2016-09-15
JP6471762B2 (ja) 2019-02-20
CN105938015B (zh) 2018-10-02
TW201632847A (zh) 2016-09-16
JP6146491B2 (ja) 2017-06-14
JP2017134078A (ja) 2017-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8015A (zh)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CN106257247B (zh)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分光测定方法
CN106017670A (zh) 分光测定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89523A (zh)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CN105987752B (zh) 分光测定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分光测定方法
JP5701837B2 (ja) 変位センサ、変位測定方法
US9823129B2 (en) Spectrometry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pectrometry method
CN105946361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污渍检测方法
CN105987756B (zh) 测色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比色图表及测色方法
CN104390703A (zh) 用于确定光谱仪的校准参数的方法
CN105938089A (zh) 颜色不均检测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颜色不均检测方法
US20180255208A1 (en) Color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8121025A (zh) 光学模块以及电子设备
CN106017687A (zh) 光谱测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光谱测量方法
CN107884071B (zh) 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US20200046013A1 (en) Control unit, food prin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food printer
CN113022132B (zh) 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CN107867065A (zh) 液体喷射装置、测色方法及液体喷射装置的驱动方法
US119403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a moving article
JP2015135336A (ja) 分光特性測定装置、分光特性測定方法、面状測定対象物品質監視装置
JP201718379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撮像調整方法
JP2004163314A (ja) 分光測色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