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9597A -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29597A CN105929597A CN201610342096.9A CN201610342096A CN105929597A CN 105929597 A CN105929597 A CN 105929597A CN 201610342096 A CN201610342096 A CN 201610342096A CN 105929597 A CN105929597 A CN 1059295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minescence component
- spacer portion
- luminescence
- sub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该背光源包括:承载基板;间隔层,其设置在所述承载基板上且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多个间隔部;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其在所述平行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之间;以及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其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3D显示是显示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3D显示的基本原理是:观看者的双眼看到不同视角的图像,且分别进入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的图像之间存在视差,之后观看者的大脑将这些具有视差的图像组合成立体影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以降低显示装置在进行3D显示时的功耗。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其包括:承载基板;间隔层,其设置在所述承载基板上且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多个间隔部;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其在所述平行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之间;以及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其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上。
例如,每个间隔部的顶端到所述承载基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顶端到所述承载基板的距离。
例如,沿所述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每个间隔部的顶端宽度大于其底端宽度。
例如,所述间隔层的材料包括吸光材料。
例如,所述间隔层的材料包括负性光刻胶。
例如,所述间隔层包括第一子间隔层和第二子间隔层。所述第一子间隔层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部;所述第二子间隔层层叠于所述第一子间隔层的远离所述承载基板的一侧上,并且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且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第一子间隔部的第二子间隔部,所述多个第一子间隔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子间隔部形成所述多个间隔部。
例如,每个第一子间隔部的顶端宽度大于或等于其对应的第二子间隔部的底端宽度。
例如,沿所述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每个第二子间隔部的顶端宽度大于其底端宽度。
例如,所述第二子间隔层的材料包括吸光材料。
例如,所述第二子间隔层的材料包括负性光刻胶。
例如,每个第一发光组件包括在垂直于承载基板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承载基板之间。
例如,每个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共用同一个电极。
例如,每个第二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发光单元。
例如,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或第二发光组件在靠近所述承载基板的一侧具有反射层。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其包括:承载基板;间隔层,其设置在所述承载基板上且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多个间隔部;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其在所述平行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之间;以及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其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上。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所述显示面板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照射区域内;或者,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
例如,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电连接。
例如,所述驱动元件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或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施加驱动信号,以相应控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或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发光。
例如,所述驱动元件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施加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同时都发光。
例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子像素列和多个子像素行,所述多个间隔部在所述像素阵列的行方向上排列;并且相邻的间隔部之间在所述行方向上设置有所述像素阵列的一个或多个子像素。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所述背光源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发光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不发光,或者控制所述背光源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不发光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发光,以实现3D显示;或者控制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发光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不发光,以实现3D显示。
例如,所述显示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背光源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同时发光,以实现2D显示;或者,控制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同时发光,以实现2D显示。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源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承载基板上形成间隔层,使所述间隔层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间隔部;在所述承载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一发光组件,使得在所述平行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之间;以及在所述承载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使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间隔设置,并且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上。
例如,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包括:在所述承载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发光功能层以及覆盖所述发光功能层的第二电极层以形成多个彼此间隔开的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部之间的发光单元和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部上的发光单元。在该方法中,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分别包括所述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部之间的发光单元,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分别包括所述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部上的发光单元。
例如,形成所述间隔层包括:形成第一子间隔层,所述第一子间隔层包括多个在所述平行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子间隔部;以及在所述第一子间隔层上形成第二子间隔层,使所述第二子间隔层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的且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第一子间隔部的第二子间隔部。在该方法中,所述间隔层包括所述第一子间隔层和所述第二子间隔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背光源的相邻的间隔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发光组件并且在间隔部之上设置有第二发光组件,通过控制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中的一种发光且另一种不发光可以使采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并且可以降低显示装置在进行3D显示时的功耗。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2D显示和3D显示之间的转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一种3D显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的剖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第一发光组件发光且第二发光组件不发光从而用于实现3D显示的光路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第二发光组件发光且第一发光组件不发光从而用于实现3D显示的光路示意图;
图5a为图3所示背光源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b为图3所示背光源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实现3D显示的光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包括的像素阵列与间隔层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背光源的方法流程图;
图10a至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背光源的方法中各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一种常见的3D显示方式是通过视差障栅实现的。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在显示器的背光源1前放置狭缝光栅2,以使背光源1发出的光线向两个方向分开,进而在通过显示器的像素阵列3(其例如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之后分别射入观看者的左眼、右眼,以产生双眼视差。然而,这种3D显示方式中损失了一大部分背光,使得显示器在进行3D显示时的功耗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背光源的相邻的间隔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发光组件并且在间隔部之上设置有第二发光组件,通过控制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中的一种发光且另一种不发光可以使采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并且可以降低显示装置在进行3D显示时的功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各层薄膜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100,其包括:承载基板30、以及设置于该承载基板30上的间隔层40、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和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间隔层40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彼此间隔设置多个间隔部49;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在上述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该多个间隔部49之间,从而在该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发光组件10通过间隔部49彼此间隔开;该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与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该多个间隔部49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述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上,第二发光组件20与第一发光组件10交替设置,从而当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中的一种发光时,该背光源100可以形成狭缝效果,以使采用该背光源100的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发光组件10设置于相邻的间隔部49之间,第一发光组件10的发光面的高度小于第二发光组件20的发光面的高度,并且由于间隔层40包括多个间隔部49,因而,在第一发光组件10发光且第二发光组件20不发光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第一发光组件10之间的串扰以获得更好的狭缝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3D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同时发光时,采用该背光源100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2D显示,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可使显示装置实现2D/3D显示的切换。
由于间隔层40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的间隔部49,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可以同步制作,以减少制作工艺。
例如,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都可以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或LED(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二发光组件都包括发光层和分别设置于该发光层两侧的电极。例如,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的制作过程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在间隔部49之间和间隔部49上依次形成第一电极层101、发光功能层102以及第二电极层103,通过使这些层结构在间隔部49的边缘处断开可以形成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
例如,第一发光组件10或第二发光组件20在靠近承载基板30的一侧可以具有反射层,也就是说,第一或二发光组件可以为顶发射结构。例如,第一或二发光组件的靠近承载基板30的电极(如图2中的101所示)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以形成上述反射层。通过设置反射层,可以提高第一或二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以进一步降低功耗。
例如,每个间隔部49的顶端(即远离承载基板30的端部)49a到承载基板30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一发光组件10的顶端10a到承载基板30的距离。通过将间隔部49的顶端49a设置为高于第一发光组件10的顶端10a,一方面便于制作第一、二发光组件时使相邻的第一、二发光组件彼此间隔开;另一方面,当第一发光组件10发光且第二发光组件20不发光以实现3D显示时,可以使间隔部49遮挡第一发光组件10的部分光线,以减小相邻的第一发光组件10之间的串扰,从而获得更好的3D显示效果。
例如,沿上述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每个间隔部49的顶端49a的宽度可以大于其底端(即靠近承载基板30的端部)49b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间隔部49的截面形状例如为倒梯形。通过形成例如倒梯形的截面形状,一方面更有利于在制作第一、二发光组件时使相邻的第一、二发光组件彼此间隔开,另一方面可以在通过第一发光组件10实现3D显示时进一步减小串扰。
为了便于在制作过程中使间隔部形成例如倒梯形的截面形状,例如,间隔层40的材料可以包括负性光刻胶。
例如,间隔层40的材料可以包括吸光材料,例如采用吸光性质的负性光刻胶(例如黑色负性光刻胶)。这样,在第一发光组件10发光而第二发光组件20不发光以实现3D显示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减小串扰。
图2以间隔层40为单层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当然,间隔层40也可以为多层结构,以降低间隔层40的制作难度。例如,如图3所示,间隔层40可以包括第一子间隔层41和第二子间隔层42。第一子间隔层41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部419;第二子间隔层42层叠于第一子间隔层41的远离承载基板30的一侧上,并且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且分别对应上述多个第一子间隔部419的第二子间隔部429,该多个第一子间隔部419和该多个第二子间隔部429形成上述多个间隔部49。
例如,每个第一子间隔部419的顶端419a的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其对应的第二子间隔部429的底端429b的宽度。这样便于第二子间隔部429的制作。
例如,沿上述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每个第二子间隔部429的顶端429a的宽度可以大于其底端429b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间隔部49的截面形状例如为倒梯形。通过形成例如倒梯形的截面形状,一方面更有利于在制作第一、二发光组件时使相邻的第一、二发光组件彼此间隔开,另一方面可以在通过第一发光组件10实现3D显示时进一步减小串扰。
例如,为了便于在制作过程中使第二子间隔部429形成例如倒梯形的截面形状,第二子间隔层42的材料可以包括负性光刻胶。
例如,第二子间隔层42的材料可以包括吸光材料,例如采用吸光性质的负性光刻胶(例如黑色负性光刻胶)。这样,在第一发光组件10发光而第二发光组件20不发光以实现3D显示的情况下,可以减小串扰。
下面结合图4a和图4b,对背光源为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时使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的原理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4a所示,在位于间隔部49之间的第一发光组件10发光且位于间隔部49之上的第二发光组件20不发光的情况下,间隔部49所在位置处不发光,从而间隔层40相当于狭缝光栅,这使得在第一发光组件10发出的光透过显示面板50的像素单元(参见图4a中的L、R)之后,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像素单元(即形成双眼视差),由此实现3D显示。需要说明的是,图4a中的L表示观看者左眼看到的像素单元,R表示观看者右眼看到的像素单元。此外,如图4a所示,左侧的第一发光组件10发射的用于进入观看者右眼的部分光线和右侧的第一发光组件10发射的用于进入观看者左眼的部分光线都可以被间隔层40遮挡,这样可以减小这两个第一发光组件10之间的串扰。
例如,如图4b所示,在第一发光组件10不发光且第二发光组件20发光的情况下,间隔层40的间隔部49之间的区域为不发光区域,因而间隔层40可视为后置光栅,从而在第二发光组件20发出的光透过显示面板50的像素单元之后,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像素单元,由此实现3D显示。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100中,第一发光组件10可以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发光单元,例如,如图3所示,每个第一发光组件10包括在垂直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12,第一发光单元11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12和承载基板30之间。通过将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12串联在一起以形成第一发光组件10,一方面可以降低每个发光单元的功耗,从而延长每个发光单元的寿命;另一方面,在某个发光单元损坏的情况下,其余的发光单元还可以正常工作,从而第一发光组件的寿命和工作稳定性都得以提高。
在每个第一发光组件10中,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12可以同时发光,也可以不同时发光。例如,第一、二发光单元都可以为OLED发光器件或LED发光器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二发光单元都可以包括发光层及分别位于该发光层两侧的电极。
例如,在第一发光组件10包括多个层叠的发光单元的情况下,第一发光组件10的制作过程可以包括:如图5a所示,在间隔部49之间依次形成电极层111、发光功能层112、再一电极层113、再一发光功能层122以及另一电极层123,从而电极层111、发光功能层112和电极层113在相邻的间隔部49之间形成第一发光单元11,且电极层113、发光功能层122和电极层123在相邻的间隔部49之间形成第二发光单元12,每个第二发光单元12与其下方的第一发光单元11串联在一起以形成第一发光组件10。
在图5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发光组件10包括的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12共用同一个电极(如图5a中的电极层113的位于间隔部49之间的部分所示)。这样可以简化第一发光组件10的制作工艺。当然,第一、二发光单元11、12也可以不共用电极。
在第一发光组件1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的情况下,例如,第二发光组件可以包括单个发光单元。例如,该单个发光单元,可以与第一发光组件10包括的任一发光单元同步制作。例如,在图5a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二发光组件20的制作过程可以包括:如图5a所示,在形成电极层113、发光功能层122和电极层123时使这些层结构包括依次沉积在间隔部49上的部分,以形成第二发光组件20。当然,第二发光组件20也可以通过电极层111、发光功能层112和电极层113的依次沉积在间隔部49上的部分形成;或者,第二发光组件20也可以通过电极层111、发光功能层122和电极层123的依次沉积在间隔部49上的部分形成。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发光组件的形成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这些方式。
当然,每个第二发光组件20也可以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发光单元29,如图5b所示,以提高第二发光组件20的寿命和工作稳定性。第二发光组件20包括的多个发光单元的制作方式可参考第一发光组件10包括的多个发光单元的制作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如图6所示,该显示基板包括承载基板30、以及设置于该承载基板30上的间隔层40、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和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间隔层40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彼此间隔设置多个间隔部49;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在上述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该多个间隔部49之间,从而在该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发光组件10通过间隔部49彼此间隔开;该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与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该多个间隔部49上。
如图6所示,在位于间隔部49之间的第一发光组件10发光且位于间隔部49之上的第二发光组件20不发光的情况下,间隔部49所在位置处不发光,从而间隔层40可以形成狭缝光栅,这使得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看到图像之间存在视差,从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不需要搭配额外的显示面板即可直接实现3D显示。
例如,在第一、二发光组件同时发光的情况下,该显示基板可以实现2D显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可以实现2D显示模式和3D显示模式之间的切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各结构可参考上述背光源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例如,间隔层40可以包括第一间隔层41和第二间隔层42。例如,第一发光组件10可以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发光单元(如图6所示),或者第二发光组件10也可以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发光单元。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和以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100,该显示面板200至少部分地设置于背光源100的照射区域内;或者,该显示装置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
例如,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元件300,该驱动元件300与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电连接。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以驱动元件300设置于背光源100的承载基板30上为例进行说明。当然,驱动元件300的设置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图7所示方式。
例如,驱动元件300可以对第一发光组件10或第二发光组件20施加驱动信号,以相应控制第一发光组件10或第二发光组件20发光。在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和背光源100的情况下,这样可以使该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在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基板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发光组件发光且第二发光组件不发光,可以使该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
例如,驱动元件300可以对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施加驱动信号,以控制第一发光组件10和第二发光组件20同时都发光。由此可以使该显示装置实现2D显示。
例如,驱动元件300可以为驱动IC(集成电路)等驱动电路。
图7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和背光源100为例。当然,在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的情况下,该显示装置也可以包括上述驱动元件300。
例如,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面板,其例如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10和对置基板220、以及设置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230。
例如,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200包括像素阵列240,该像素阵列240包括多个子像素列241和多个子像素行242,背光源包括的多个间隔部49在像素阵列240的行方向上排列。在行方向上,每相邻的两个间隔部49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子像素(例如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或蓝色子像素B,如图8所示),或者每相邻的两个间隔部49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子像素。通过这样设置间隔部49,可以使背光源在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不同时发光时形成狭缝效果,并且狭缝的延伸方向大致沿像素阵列的列方向,从而使背光源发出的光在透过显示面板200后可以实现3D显示。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源100(如图7所示)包括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发光而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不发光,或者控制背光源100包括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不发光而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发光,以使该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或者,控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基板(如图6所示)包括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发光且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不发光,以使该显示装置实现3D显示。该方法可以降低显示装置在进行3D显示时的功耗。
例如,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背光源100包括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和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同时发光,或者控制显示基板包括的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和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同时发光,以实现2D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可以实现2D/3D模式的切换。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在承载基板上形成间隔层,使该间隔层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间隔部;在承载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一发光组件,使在该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上,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分别形成于该多个间隔部之间;以及在承载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使该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与该多个第一发光组件间隔设置,并且分别形成于该多个间隔部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制作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100。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作的背光源也可以用作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
例如,以如图2所示的背光源100为例,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形成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和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包括:在承载基板30上形成第一电极层101、覆盖第一电极层101的发光功能层102以及覆盖发光功能层102的第二电极层103以形成多个彼此间隔开的发光单元,该多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间隔部49之间的发光单元和多个分别设置于间隔部49上的发光单元,多个第一发光组件10分别包括该多个分别设置于间隔部49之间的发光单元,多个第二发光组件20分别包括该多个分别设置于间隔部49上的发光单元。
例如,通过第一电极层101、发光功能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形成的发光单元可以为OLED发光器件或LED发光器件。
例如,以如图3所示的背光源100为例,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形成间隔层40可以包括:形成第一子间隔层41,使该第一子间隔层41包括多个在上述平行于承载基板30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子间隔部419;以及在第一子间隔层41上形成第二子间隔层42,使第二子间隔层42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的且分别对应多个第一子间隔部419的第二子间隔部429,由此,间隔层40包括第一子间隔层41和第二子间隔层42。
下面以图5a所示的背光源中的第一、二发光组件和间隔层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如图10a至图10b所示,图5a所示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至步骤S5。
步骤S1:如图10a所示,在承载基板30上形成第一子间隔层41,使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部419(图10a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一子间隔部419)。
步骤S2:如图10a所示,在第一子间隔层41上制备第二子间隔层42,使其包括多个第二子间隔部429(图10a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二子间隔部429),以形成间隔层40。
例如,第二子间隔层42可以采用吸光性质的负性光刻胶制作,以形成例如倒梯形结构。
第一、二子间隔层的高度可以根据3D显示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根据3D显示时的最佳观看距离和观看者的瞳距进行设计。这里不做赘述。
步骤S3:如图10a所示,在制作完间隔层40之后,在相邻的间隔部49之间形成电极层111。例如,电极层111可以采用ITO/Ag/ITO,以形成多个反射阳极(图10a中示出了2个反射阳极)。
步骤S4:如图10b所示,在制备完电极层111之后,可以在间隔部49之间和间隔部49之上依次沉积发光功能层112(例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以及电极层113,由此可得到位于相邻的间隔部49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11。例如,电极层113可以为阴极,其例如采用透明金属氧化物(例如IZO,即氧化铟锌)制作。
步骤S5:如图5b所示,在制作完第一发光单元11之后,按照步骤S4中的方式在间隔部49之间以及间隔部49之上依次沉积发光功能层122和电极层123,从而通过位于相邻的间隔部49之间的电极层113、发光功能层122和电极层123可得到第二发光单元12,第二发光单元12和第一发光单元11串联在一起形成第一发光组件10,并且通过位于间隔部49之上的电极层113、发光功能层122和电极层123可得到第二发光组件20。
上述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的实施例可以互相参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背光源,包括:
承载基板;
间隔层,其设置在所述承载基板上且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多个间隔部;
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在所述平行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之间;以及
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每个间隔部的顶端到所述承载基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顶端到所述承载基板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沿所述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每个间隔部的顶端宽度大于其底端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间隔层的材料包括吸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间隔层的材料包括负性光刻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间隔层包括:
第一子间隔层,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部;
第二子间隔层,层叠于所述第一子间隔层的远离所述承载基板的一侧上,并且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且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第一子间隔部的第二子间隔部,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子间隔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子间隔部形成所述多个间隔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每个第一子间隔部的顶端宽度大于或等于其对应的第二子间隔部的底端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沿所述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每个第二子间隔部的顶端宽度大于其底端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二子间隔层的材料包括吸光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二子间隔层的材料包括负性光刻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每个第一发光组件包括在垂直于承载基板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承载基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每个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共用同一个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每个第二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发光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或第二发光组件在靠近所述承载基板的一侧具有反射层。
15.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承载基板;
间隔层,其设置在所述承载基板上且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多个间隔部;
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在所述平行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之间;以及
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上。
1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背光源的照射区域内;或者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基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驱动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元件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或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施加驱动信号,以相应控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或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发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元件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施加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同时都发光。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子像素列和多个子像素行,所述多个间隔部在所述像素阵列的行方向上排列;并且相邻的间隔部之间在所述行方向上设置有所述像素阵列的一个或多个子像素。
2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背光源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发光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不发光,或者控制所述背光源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不发光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发光,以实现3D显示;或者
控制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发光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不发光,以实现3D显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背光源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同时发光,以实现2D显示;或者
控制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同时发光,以实现2D显示。
23.一种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承载基板上形成间隔层,其中,所述间隔层包括沿平行于承载基板的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间隔部;
在所述承载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其中,在所述平行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之间;以及
在所述承载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间隔设置,并且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间隔部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包括:
在所述承载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发光功能层以及覆盖所述发光功能层的第二电极层以形成多个彼此间隔开的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部之间的发光单元和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部上的发光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发光组件分别包括所述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部之间的发光单元,所述多个第二发光组件分别包括所述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部上的发光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形成所述间隔层包括:
形成第一子间隔层,所述第一子间隔层包括多个在所述平行于所述承载基板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子间隔部;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间隔层上形成第二子间隔层,其中,所述第二子间隔层包括多个彼此间隔开的且分别对应所述多个第一子间隔部的第二子间隔部,
其中,所述间隔层包括所述第一子间隔层和所述第二子间隔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42096.9A CN105929597B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PCT/CN2017/083041 WO2017198074A1 (zh) | 2016-05-20 | 2017-05-04 |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US15/572,984 US10718972B2 (en) | 2016-05-20 | 2017-05-04 | Back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42096.9A CN105929597B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29597A true CN105929597A (zh) | 2016-09-07 |
CN105929597B CN105929597B (zh) | 2021-05-25 |
Family
ID=5684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42096.9A Active CN105929597B (zh) | 2016-05-20 | 2016-05-20 |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18972B2 (zh) |
CN (1) | CN105929597B (zh) |
WO (1) | WO2017198074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91796A (zh) * | 2017-01-11 | 2017-05-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7024802A (zh) * | 2017-04-20 | 2017-08-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源、前置光源组件、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WO2017198074A1 (zh) * | 2016-05-20 | 2017-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14994976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镭亚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背光体及其装配方法 |
WO2023098293A1 (zh) * | 2021-11-30 | 2023-06-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33852B1 (en) * | 1998-12-03 | 2002-08-13 | Hitachi,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pacer |
CN1830218A (zh) * | 2003-07-31 | 2006-09-06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切换的2d/3d显示器 |
CN101101378A (zh) * | 2006-07-03 | 2008-01-09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维/三维影像切换显示装置 |
US20080180602A1 (en) * | 2006-09-08 | 2008-07-31 | Tatsuo Hamamoto | Semi-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1546058A (zh) * | 2007-12-27 | 2009-09-30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345801A (zh) * | 2010-07-29 | 2012-02-08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
CN202453609U (zh) * | 2012-02-08 | 2012-09-26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被动矩阵式液晶显示器 |
CN103107180A (zh) * | 2011-11-10 | 2013-05-15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105680A (zh) * | 2013-02-26 | 2013-05-15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可切换显示模式的自由立体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54807A (zh) * | 2013-09-02 | 2013-1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3d显示装置 |
CN103855193A (zh) * | 2014-03-05 | 2014-06-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04238231A (zh) * | 2014-09-05 | 2014-12-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透镜分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立体显示装置 |
CN104297931A (zh) * | 2014-10-27 | 2015-01-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
CN104849869A (zh) * | 2015-06-02 | 2015-08-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5116650A (zh) * | 2015-09-01 | 2015-12-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19606B (zh) | 2006-08-04 | 2011-06-22 | 光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放电管用调光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KR101315467B1 (ko) | 2006-11-29 | 2013-10-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
JP2011065927A (ja) * | 2009-09-18 | 2011-03-31 | Toshiba Corp | 発光装置 |
JP5596625B2 (ja) | 2011-06-07 | 2014-09-2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US9494823B2 (en) * | 2012-07-12 | 2016-11-15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uniform high locality light |
KR101440145B1 (ko) | 2013-05-07 | 2014-09-11 |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 2d 모드와 3d 모드를 전환하는 영상표시장치 |
US20150021634A1 (en) * | 2013-07-22 | 2015-01-22 | Rohm Co., Ltd. | Display unit using led light sources |
CN104796922B (zh) | 2014-01-22 | 2019-07-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Cse的触发管理方法及装置、cse、承载网网元 |
CN105491507B (zh) | 2014-09-19 | 2020-10-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m2m中管理应用资源的方法和注册节点 |
CN104297968B (zh) | 2014-10-24 | 2017-02-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04763950A (zh) | 2015-05-04 | 2015-07-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源、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 |
CN104765157B (zh) * | 2015-05-06 | 2017-12-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
CN105050028B (zh) | 2015-05-29 | 2020-12-25 |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679955A (zh) * | 2016-01-25 | 2016-06-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5572893A (zh) | 2016-03-16 | 2016-05-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
CN105929597B (zh) | 2016-05-20 | 2021-05-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KR102428834B1 (ko) * | 2017-03-29 | 2022-08-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
2016
- 2016-05-20 CN CN201610342096.9A patent/CN105929597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5-04 WO PCT/CN2017/083041 patent/WO201719807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5-04 US US15/572,984 patent/US1071897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33852B1 (en) * | 1998-12-03 | 2002-08-13 | Hitachi,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spacer |
CN1830218A (zh) * | 2003-07-31 | 2006-09-06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切换的2d/3d显示器 |
CN101101378A (zh) * | 2006-07-03 | 2008-01-09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维/三维影像切换显示装置 |
US20080180602A1 (en) * | 2006-09-08 | 2008-07-31 | Tatsuo Hamamoto | Semi-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1546058A (zh) * | 2007-12-27 | 2009-09-30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345801A (zh) * | 2010-07-29 | 2012-02-08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107180A (zh) * | 2011-11-10 | 2013-05-15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453609U (zh) * | 2012-02-08 | 2012-09-26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被动矩阵式液晶显示器 |
CN103105680A (zh) * | 2013-02-26 | 2013-05-15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可切换显示模式的自由立体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54807A (zh) * | 2013-09-02 | 2013-1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3d显示装置 |
CN103855193A (zh) * | 2014-03-05 | 2014-06-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04238231A (zh) * | 2014-09-05 | 2014-12-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透镜分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立体显示装置 |
CN104297931A (zh) * | 2014-10-27 | 2015-01-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
CN104849869A (zh) * | 2015-06-02 | 2015-08-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5116650A (zh) * | 2015-09-01 | 2015-12-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于军胜: "《显示器件技术》", 31 August 2014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98074A1 (zh) * | 2016-05-20 | 2017-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US10718972B2 (en) | 2016-05-20 | 2020-07-21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Back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
CN106791796A (zh) * | 2017-01-11 | 2017-05-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6791796B (zh) * | 2017-01-11 | 2019-02-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7024802A (zh) * | 2017-04-20 | 2017-08-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源、前置光源组件、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WO2018192278A1 (zh) * | 2017-04-20 | 2018-10-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光源组件、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US11187939B2 (en) | 2017-04-20 | 2021-11-30 |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assembly,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
CN114994976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镭亚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背光体及其装配方法 |
WO2023098293A1 (zh) * | 2021-11-30 | 2023-06-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29597B (zh) | 2021-05-25 |
WO2017198074A1 (zh) | 2017-11-23 |
US10718972B2 (en) | 2020-07-21 |
US20180239192A1 (en) | 2018-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29597A (zh) |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
CN1186684C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7768407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589566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US10578883B2 (en) |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
CN103700686B (zh) | 具有景深效果的3d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 | |
EP2755251A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panel | |
CN104134683A (zh) | 透明显示面板 | |
EP3351998A1 (en) | 3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 |
US11943973B2 (en) | Preparation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 |
CN106094334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6530989A (zh) |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508994B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4269432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驱动方法 | |
CN102655219A (zh) | 多色oled、多色oled单元及显示器件 | |
CN104157673B (zh) | 一种像素单元结构、阵列结构及显示装置 | |
CN104297931B (zh) |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 |
CN110518051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02977420U (zh) |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4849869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1101378A (zh) | 二维/三维影像切换显示装置 | |
CN105576005A (zh) | 轻薄低耗3d触控式oled显示装置 | |
CN205644488U (zh) | 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
CN113193029A (zh) | O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 |
CN106405852A (zh) | 裸眼3d显示装置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