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5157B -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5157B
CN104765157B CN201510226623.5A CN201510226623A CN104765157B CN 104765157 B CN104765157 B CN 104765157B CN 201510226623 A CN201510226623 A CN 201510226623A CN 104765157 B CN104765157 B CN 104765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play
display panel
luminescence uni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66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5157A (zh
Inventor
徐利燕
张春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266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65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65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5157A/zh
Priority to US15/094,030 priority patent/US988044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5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5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4Arrangements combining different electro-active layers, e.g. electrochromic, liquid crystal or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8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双面显示装置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控制单元,第一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是否发光,特别的是,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夹设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光栅功能层;光栅功能层具有可调控地遮光区和透光区,并使其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相配合实现单面或双面3D显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功能丰富,可以实现单面或者双面的2D显示,以及单面或者双面的3D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低功耗、无视角死角、响应快、高对比度等优点,与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被认为是今后显示面板的主流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上OLED显示面板大多以单面显示为主,在许多场合中,例如在数字标牌、电子通讯器材、收银设施、窗口问询设施、展览馆等公共场所的广告播放设施中往往需要两个人从显示面板的正反两面同时观看显示画面。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双面显示实际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功能单一。因此,一款集成度高双面显示装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针对现有的显示面板存在的上述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双面或单面2D和3D显示的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二发光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是否发光,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光栅功能层;
所述光栅功能层具有可调控地遮光区和透光区,并使其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相配合实现单面2D显示、双面2D显示、单面3D显示、双面3D显示。
优选的是,所述光栅功能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具有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具有多个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应设置;
所述电致变色层,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存在电场时,呈遮光状态,以形成所述光栅功能层的遮光区,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无电场时,呈透明状态,以形成所述光栅功能层的透光区。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条状电极。
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每个第二电极在基底上的投影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或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基底上的投影重合。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条,每个所述电致变色条设置在一个第一电极与一个第二电极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均通过单独的驱动单元进行驱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宽度相同,且两相邻的第一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的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均为一个发光单元的宽度。
优选的是,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均包括红色、绿色、蓝色三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均为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均为WOLED器件,所述WOLED器件至少包括彩膜层、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之中的一者为阳极,另一者为阴极;其中,所述阳极的材料为透明电极材料,所述阴极的材料为半透明电极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分别具有独立的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在某一时刻显示相同图像或显示不同图像。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其中显示面板为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调节光栅功能层的遮光区和透光区的位置,以及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是否发光,以实现显示面板单面或者双面的2D显示,以及单面或者双面的3D显示。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由于在显示面板中增加光栅功能层,并通过对光栅功能层的控制,以实现显示面板单面或者双面的2D显示,以及单面或者双面的3D显示,以使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功能更丰富。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方法简单、容易实现。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上述的显示面板,因此可以实现显示装置单面或者双面的2D显示,以及单面或者双面的3D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实现双面2D显示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一种实现一面2D显示另一面3D显示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另一种实现一面2D显示另一面3D显示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实现一半双面2D显示另一半的面2D显示另一面3D显示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实现双面3D的显示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基板;11、第一发光单元;2、第二基板;21、第二发光单元;3、光栅功能层;31、第一电极层;311、第一电极;32、第二电极层;321、第二电极;33、电致变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以及控制单元(图中未示),所述第一基板1上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1,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1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1是否发光,以实现单面显示或双面显示,特别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1和所述第二基板2之间的光栅功能层3;所述光栅功能层3具有可控地遮光区和透光区,并使其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相配合实现单面2D显示、单面3D显示、单面3D显示或双面3D显示。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光栅功能层3具有可调控地遮光区和透光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光功能层的遮光区可被调控为透光区,而透光区也可被调控为遮光区”。具体的结合下述的光栅功能层3对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均以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在空间上交替设置为例进行描述,但是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的位置关系并不局限与在空间上交替设置,两者的投影也可以是部分重叠的。
其中,光栅功能层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31、第二电极层32,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层31和第二电极层32之间的电致变色层33;所述第一电极层31具有多个第一电极311,所述第二电极层32具有多个第二电极321,且所述第一电极311与所述第二电极321相对应设置;所述电致变色层33,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311和所述第二电极321存在电场时,呈遮光状态,以形成所述光栅功能层3的遮光区,在所述第一电极311和所述第二电极321无电场时,呈透明状态,以形成所述光栅功能层3的透光区。
其中,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均优选为条状电极,之所以选取条状电极是由于条状电极方便控制,且制备工艺简单。当然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的形状也不局限于条状电极,也可以使方格式的电极等其他形状的电极。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电极311和每个第二电极321在基底上的投影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1或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1在基底上的投影重合。
具体的,结合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对具有上述光栅功能层3的显示面板进行说明,其中光栅功能层3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选取条状电极。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包括:调节光栅功能层3的遮光区和透光区的位置,以及控制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是否发光,以实现显示面板单面或者双面的2D显示,以及单面或者双面的3D显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显示方法:
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31中的各个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层32中各个第二电极321施加不同的电压,此时第一电极层31和第二电极层32之间形成电场,以使电致变色层33呈遮光状态。同时,控制单元控制控制第一基板1上的各个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基板2上的各个第二发光单元21均发光,此时实现显示面板的双面2D显示,即,1区和2区均为2D画面。可以理解的是,若此时控制单元控制控制第一基板1上的各个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基板2上的各个第二发光单元21中的一者进行发光,则可实现显示面板的单面显示。
作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显示方法:
如图2所示,给与第一发光单元11对应的第一电极层31中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层32中的第二电极321施加不同的电压,给与第二发光单元21对应的第一电极层31中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层32中的第二电极321施加相同的电压或均不施加电压,此时与第一发光单元1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之间形成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遮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遮光区;与第二发光单元2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无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透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透光区;同时,控制单元控制各个第二发光单元21发光,以及控制各个第一发光单元11不发光,此时由于第二发光单元21为双面发光器件,因此第二发光单元21所发出的光透过光栅功能层3在第一基板1的一侧(即:1区)形成3D画面,而在第二基板2的一侧(即:2区)形成2D画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显示方法:
如图3所示,给与第二发光单元21对应的第一电极层31中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层32中的第二电极321施加不同的电压,给与第一发光单元11对应的第一电极层31中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层32中的第二电极321施加相同的电压或均不施加电压,此时与第二发光单元2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之间形成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遮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遮光区;与第一发光单元1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无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透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透光区;同时,控制单元控制各个第一发光单元11发光,以及控制各个第二发光单元21不发光,此时由于第一发光单元11为双面发光器件,因此第一发光单元11所发出的光透过光栅功能层3在第二基板2的一侧(即:2区)形成3D画面,而在第一基板1的一侧(即:1区)形成2D画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显示方法:
如图4所示,首先,将显示面板分割成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两个区域;然后,给显示面板的左半部分区域中的各个第一电极311和各个第二电极321施加不同的电压,此时该区域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之间形成电场,以使该区域的电致变色层33呈遮光状态;同时,控制单元控制该区域内的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发光,此时实现显示面板的左半部分区域位置双面2D显示,即,1区和2区均为2D画面。与此同时,给显示面板的右半部分区域中的第一发光单元11对应的各个第一电极311和各个第二电极321施加不同的电压,给与第二发光单元21对应的各个第一电极311和各个第二电极321施加相同的电压或均不施加电压,此时与第一发光单元1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之间形成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遮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遮光区;与第二发光单元2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无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透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透光区;同时,控制单元控制显示面板右半部分区域的各个第二发光单元21发光,以及控制各个第一发光单元11不发光,此时由于第二发光单元21为双面发光器件,因此,显示面板右半部分区域的第二发光单元21所发出的光透过光栅功能层3在第一基板1的一侧(即:1区)形成3D画面,而在第二基板2的一侧(即:2区)形成2D画面。
同理,按照显示面板的第四种显示方法的相同原理,可以将显示面板左半部分区域显示的画面和右半部分区域显示的画面进行切换,还可以将所显示的2D画面和3D画面进行切换。
作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五种显示方法:
如图5所示,首先,将显示面板分割成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两个区域;然后,给显示面板的左半部分区域中的第二发光单元21对应的各个第一电极311和各个第二电极321施加不同的电压,给与第一发光单元11对应的各个第一电极311和各个第二电极321施加相同的电压或均不施加电压,此时与第二发光单元2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之间形成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遮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遮光区;与第一发光单元1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无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透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透光区;同时,控制单元控制显示面板左半部分区域的各个第一发光单元11发光,以及控制各个第二发光单元21不发光,此时由于第一发光单元11为双面发光器件,因此,显示面板左半部分区域的第二发光单元21所发出的光透过光栅功能层3在第二基板2的一侧(即:2区)形成3D画面,而在第一基板1的一侧(即:1区)形成2D画面。与此同时,给显示面板的右半部分区域中的第一发光单元11对应的各个第一电极311和各个第二电极321施加不同的电压,给与第二发光单元21对应的各个第一电极311和各个第二电极321施加相同的电压或均不施加电压,此时与第一发光单元1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之间形成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遮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遮光区;与第二发光单元21位置对应的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21无电场,以使该位置处的电致变色层33呈透光状态,即形成光栅功能层3的透光区;同时,控制单元控制显示面板右半部分区域的各个第二发光单元21发光,以及控制各个第一发光单元11不发光,此时由于第二发光单元21为双面发光器件,因此,显示面板右半部分区域的第二发光单元21所发出的光透过光栅功能层3在第一基板1的一侧(即:1区)形成3D画面,而在第二基板2的一侧(即:2区)形成2D画面。在该种方法中可以看出显示面板实现了双面的3D画面显示。
优选的,光栅功能层3中的电致变色层33包括多个电致变色条,每个所述电致变色条设置在一个第一电极311与一个第二电极321之间。此时有利于光栅功能层3中的遮光区和透光区控制。
优选的,光栅功能层3中的每个所述第一电极311和每个所述第二电极321均通过单独的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此时方便光栅功能层3中的遮光区和透光区灵活控制,可以很好的实现2D显示和3D显示的切换。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1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1的宽度相同,且两相邻的第一发光单元11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的第二发光单元21之间的间距相同,均为一个发光单元的宽度。
也就是说,在第一基板1上未设置第一发光单元11的位置,则在第二基板2上则设置有第而发光单元,同理在第二基板2上未设置有第二发光单元21的位置,则在第一基板1上设置有第一发光单元11,因此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像素结构紧凑,提高像素分辨率。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1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1均包括红色、绿色、蓝色三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且各个所述发光单元依颜色周期性循环排列。其中,红色、绿色、蓝色三种不同颜色的三个发光单元为一像素单元,以实现显示面板的上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上均形成全彩色像素单元。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均为OLED器件,OLED器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或者,第一发光单元11和第二发光单元21均为WOLED器件,WOLED器件至少包括彩膜层、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采用OLED器件或者WOLED器件,可方便的实现双面出光的效果,并使显示面板轻薄化。同时,容易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优选发光单元的性能,OLED器件或者WOLED器件还可以具有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等其他功能层,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OLED器件或者WOLED器件中的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之中的一者为阳极,另一者为阴极;其中,所述阳极的材料为透明电极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O)、氧化铟镓锡(ITGO)等;所述阴极的材料为半透明电极材料,例如:铜(Cu)、铝(Al)、银(Ag)等,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金属材料通常不透明,但是在制备阴极时将金属薄膜制作的很薄,故可以得到半透明的阴极。以实现OLED器件或者WOLED器件双面发光。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分别具有独立的驱动电路,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在某一时刻显示相同图像或显示不同图像。也就是说可以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可以显示更加丰富的内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因此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单面2D显示或者双面的2D显示,以及单面3D显示或者双面的3D显示。
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当然,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常规结构,如电源单元、显示驱动单元等。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二发光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是否发光,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光栅功能层;
所述光栅功能层具有可调控地遮光区和透光区,并使其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相配合实现单面2D显示、双面2D显示、单面3D显示、双面3D显示;
所述光栅功能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具有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具有多个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每个第二电极在基底上的投影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或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基底上的投影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存在电场时,呈遮光状态,以形成所述光栅功能层的遮光区,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无电场时,呈透明状态,以形成所述光栅功能层的透光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条状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电致变色条,每个所述电致变色条设置在一个第一电极与一个第二电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和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均通过单独的驱动单元进行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宽度相同,且两相邻的第一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与两相邻的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均为一个发光单元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均包括红色、绿色、蓝色三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均为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均为WOLED器件,所述WOLED器件至少包括彩膜层、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之中的一者为阳极,另一者为阴极;其中,所述阳极的材料为透明电极材料,所述阴极的材料为半透明电极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分别具有独立的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在某一时刻显示相同图像或显示不同图像。
12.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调节光栅功能层的遮光区和透光区的位置,以及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是否发光,以实现显示面板单面2D显示、双面2D显示、单面3D显示、双面3D显示。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510226623.5A 2015-05-06 2015-05-06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765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6623.5A CN104765157B (zh) 2015-05-06 2015-05-06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US15/094,030 US9880442B2 (en) 2015-05-06 2016-04-08 Display panel, display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6623.5A CN104765157B (zh) 2015-05-06 2015-05-06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5157A CN104765157A (zh) 2015-07-08
CN104765157B true CN104765157B (zh) 2017-12-08

Family

ID=53647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6623.5A Active CN104765157B (zh) 2015-05-06 2015-05-06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80442B2 (zh)
CN (1) CN1047651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7863B (zh) * 2015-06-25 2018-09-18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双面显示装置
CN105929597B (zh) * 2016-05-20 2021-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6791796B (zh) 2017-01-11 2019-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TWI624938B (zh) * 2017-03-28 2018-05-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微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CN108735771B (zh) * 2017-04-17 2021-06-0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7017281B (zh) * 2017-05-27 2019-11-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285858B (zh) * 2017-07-19 2021-06-18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359175B (zh) * 2017-07-25 2020-02-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565347B (zh) * 2018-04-24 2019-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6351A (zh) * 2018-05-14 2018-10-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832011B (zh) * 2018-06-05 2020-01-10 中山大学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0197839B (zh) * 2018-06-15 2021-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CN109273518A (zh) 2018-11-26 2019-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8221305A1 (de) * 2018-12-10 2020-06-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Transparentes Display
CN110531549B (zh) * 2019-08-30 2022-04-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07142B (zh) * 2019-11-13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0931652A (zh) * 2019-11-26 2020-03-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双面显示装置
CN111755496B (zh) * 2020-06-30 2023-03-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50970A (zh) * 2020-09-21 2020-12-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170919A (zh) * 2021-12-13 2022-03-1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及双面显示拼接屏
CN114220936B (zh) * 2021-12-16 2023-12-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23143474A (ja) * 2022-03-25 2023-10-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15079434A (zh) * 2022-07-08 2022-09-2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1208A1 (en) * 2010-12-02 2012-06-0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ual view display
CN102646697A (zh) * 2012-05-08 2012-08-22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Oled双镜面显示器
CN104297968A (zh) * 2014-10-24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5184B2 (ja) * 2003-12-15 2010-06-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792489B2 (en) * 2003-12-26 2010-09-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
KR100583516B1 (ko) * 2004-05-28 2006-05-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광차단막을 구비한 양면 표시 유기 전계발광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정보 기기
JP4289332B2 (ja) * 2004-09-30 2009-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El表示装置、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TWI257823B (en) * 2005-09-09 2006-07-01 Au Optronics Corp Dual emission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I301729B (en) * 2005-12-02 2008-10-01 Au Optronics Corp Dual emission display
TW200729132A (en) * 2006-01-18 2007-08-01 Au Optronics Corp Double-sided display
WO2008075615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0873083B1 (ko) * 2007-06-05 2008-12-0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양면 구동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0949339B1 (ko) * 2008-05-06 2010-03-26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양면 발광형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JP5672695B2 (ja) * 2009-12-18 2015-0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620495B2 (ja) * 2010-08-06 2014-1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発光素子を備えた発光装置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8953120B2 (en) * 2011-01-07 2015-02-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3165826B (zh) * 2011-12-19 2016-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双面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KR20130134816A (ko) * 2012-05-31 2013-1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CN104487890B (zh) * 2012-07-23 2018-04-27 株式会社理光 电致变色装置和用于制造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
WO2014059603A1 (zh) * 2012-10-16 2014-04-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64149B1 (ko) * 2012-11-20 2019-04-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양면 발광형 표시장치
KR102090200B1 (ko) * 2013-08-08 2020-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6189151B2 (ja) * 2013-09-13 2017-08-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4122671B (zh) * 2014-07-10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
CN104269432B (zh) * 2014-10-22 2017-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1208A1 (en) * 2010-12-02 2012-06-0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ual view display
CN102646697A (zh) * 2012-05-08 2012-08-22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Oled双镜面显示器
CN104297968A (zh) * 2014-10-24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80442B2 (en) 2018-01-30
CN104765157A (zh) 2015-07-08
US20160329381A1 (en) 2016-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5157B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04391407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EP3168677B1 (en) Double-surface display panel and double-surface display apparatus
CN105493013B (zh) 电容式触摸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9368062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display panel
CN11026547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51943B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7819018A (zh)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60238917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method
CN105226069A (zh)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0773110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6302626A (ja) 表示装置
CN10762301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966728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5319784B (zh) 显示面板
CN107564940A (zh) 双面oled显示器
CN109786434A (zh) 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装置和像素驱动电路
CN107768411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2083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9765717A (zh)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5576006B (zh)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4087149U (zh) 内嵌式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面板结构
CN206098394U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439832B (zh) 透明显示装置
CN105679232A (zh) 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