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38C -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38C
CN1059038C CN94118219.3A CN94118219A CN1059038C CN 1059038 C CN1059038 C CN 1059038C CN 94118219 A CN94118219 A CN 94118219A CN 1059038 C CN1059038 C CN 105903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exposure aperture
housed
camera lens
apertur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182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42A (zh
Inventor
龟山信行
村松克峙
持田光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52756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2118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79869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1576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0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3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00Film strip handling
    • G03B1/42Guiding, framing, or constraining film in desired position relative to lens system
    • G03B1/48Gates or pressure devices, e.g. plate
    • G03B1/50Gates or pressure devices, e.g. plate adjustable or interchangeable, e.g. for different film width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03B19/04Roll-film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9/00Cameras
    • G03B22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03B2219/04Roll-film cameras
    • G03B2219/045Roll-film cameras adapted for unloading the film in the processing laboratory, e.g. disposable, reusable or recyclable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具有一个画幅尺寸变换机构,用以将画幅的尺寸在实物尺寸和全景尺寸之间进行变换。该画幅尺寸变换机构包含上、下曝光光圈挡板,它们以挠枢轴转动方式安装在挡光箱之中于曝光光圈之前。两挡板通过一侧接触彼此相互连接,并且被一张力弹簧推向实物尺寸位置。通过一个曲柄杠杆和一个转换杠杆将上挡板连接到操作钮上。

Description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拍摄的胶片相配合的、带有一个画幅变换机构的镜头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全景尺寸位置和标准或实物尺寸(full size)位置之间可供选择的与拍摄的胶片相配合的镜头装置。
具有画幅尺寸变换机构的小型相机是公知的,其中在带状的拍摄胶片上可以任选进行实物尺寸拍摄或全景拍摄,并且对应于实物尺寸或全景尺寸的拍摄场景,也可以改变从取景器看的视场。
此外,有一些与拍摄胶片相配合的镜头装置(下文称为拍摄装置)得到广泛使用,它们中的每一种都包含胶片暗盒,并具有简单的曝光机构和固定焦距的塑料透镜,例如在4884087号美国专利所公开的,使得人们可享受廉价且方便的摄影。还希望在这种拍摄装置中提供一种画幅尺寸变换机构。
在用于常规的小型相机中的画幅尺寸变换机构中,一对挡光板配置在曝光光圈之前的挡光箱内,它们是可动的能分别进出在全景尺寸位置和实物尺寸位置之间的曝光的光通道。通过滑动一个操作元件经过互联机构移动各挡光板。一个拉紧弹簧提供用来使挡光板可靠地定位在各自的转换位置上。即在将操作元件滑动一个预定量以后,在拉紧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挡光板移动到全景或实物尺寸位置。
为了响应于操作元件的滑动方向而转换对拉紧弹簧的偏置方向,必须在互联机构中提供这样一种连接元件,它能够双向地推动该拉紧弹簧。还必须使连接元件例如一个叉形元件与一个用于使拉紧弹簧变形或弯曲的销相衔接。然而,这种已知的内部连接机构不能在各个转换位置下维持挡光板的稳定,除非在将挡光板定位在其中一个转换位置下以后再组装该机构,然后与挡光元件的位置相对应,将操作元件定位。
由于该已知的画幅尺寸变换机构的组装复杂、费时,将会增加制造成本。此外,该拉紧弹簧需要较大的稳定空间。因此,该常规的画幅尺寸变换机构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小型价廉的拍摄装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序号为08/216953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已经提出一种改进,其中一个螺旋张力弹簧对一对挡光板朝着实物尺寸位置提供偏置作用,并且挡光板、互联机构和取景器挡板通过单侧接触而彼此相连。
然而,因为在各连接元件之间的单侧接触连接包括很多环节,要将挡光板精确定位在全景位置下可能是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欲得到的全景尺寸的画幅将会比预定的全景尺寸要大,使得当胶片检查员检查时,可能错认为是实物尺寸画幅。因此,要按照全景尺寸印制的画幅将按实物尺寸印制,产生一张不合格的照片。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画幅尺寸变换机构,其中一对挡光板或曝光光圈挡光板可靠地定位在预定的全景尺寸位置以及实物尺寸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价廉并易于组装的拍摄装置,它同时具仍画幅尺寸变换机构。
从对具有画幅变换功能的拍摄装置的特性要求来看,还希望:拍摄装置可以拍摄按照全景尺寸的画幅,所印成的照片配得上称为全景的,以及拍摄一张实物尺寸的画幅,所印成的标准照片当用肉眼看时看起来像是天然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带画幅尺寸变换机构的拍摄装置中,具有上、下曝光光圈挡板和一个用于将二曝光光圈挡板在实物尺寸位置和全景位置之间进行转换的操作元件,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操作元件与曝光光圈挡板相互连接的互联机构,它包括一个与操作元件一道移动的转换元件,转换元件的移动超过为了沿某一方向克服一个推动元件的作用力转换二曝光光圈挡板所必需的移动量,该推动元件将曝光光圈挡板推向实物尺寸位置(或全景尺寸位置)。转换元件与一个用于将转换元件连接到曝光光圈挡板上的连接元件衔接,以便使曝光光圈挡板协同转换元件移动。在克服推动元件的作用力移动时,在移动途中的挡块使曝光光圈挡板停住以后,转换元件的过量移动由连接元件或转换元件的弹性弯曲所缓冲吸收。
采用这种方式,利用转换元件的过量移动和连接元件或转换元件的弹性克服推动元件的作用力,使曝光光圈挡板与挡块元件紧密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曝光光圈挡板以可枢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挡光箱内,配置在曝光光圈和拍摄镜头之间,推动元件是一个弹簧,它悬挂在曝光光圈的内侧部分,在挡光箱内部的拍摄镜头光路的外侧。
该实施例属于小型的拍摄装置。
在如下的各优选实施例的详述中,当联系各附图阅读时,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很明显,图中相同的参照数字标注遍及几个视图的同样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拍摄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介绍图1所示的拍摄装置的主体部分和后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前盖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拍摄装置的水平剖面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拍摄组件的前视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拍摄镜头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拍照装置的后视的分解透视图;
图8A是介绍在图7中所示的画幅尺寸变换机构的全景的尺寸位置的视图;
图8B是介绍在图7中所示的画幅尺寸变换机构的实物尺寸位置的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前盖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前盖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所示的拍摄装置2能够通过滑动钮3到两个对应的转换位置的其中之一,可供选择地按照实物尺寸(即24×36毫米,画幅高宽比:1.5)或者按照全景尺寸(即13×36毫米,画幅高宽比:2.8)的画幅来进行拍摄。拍摄装置2封装在外壳4中,该外壳4具有一些开口用于露出钮3、拍摄镜头5、快门按钮6、闪光充电开关7、输片轮8、取景器9、充电指示灯窗10、帧数窗11、闪光窗12等等。
如图2到4所示,拍摄装置2主要构成是主体部分14、后盖15、闪光组件16、拍照组件17和前盖组件18,它们以可适于拆卸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在拍照组件17中装有一个包含有拍摄镜头5的快门机构和一个画幅尺寸变换机构(图7)。
通过主体部分14形成曝光光圈21,以便当拍照组件17利用凸销-孔结合或其它方式以可动方式装到曝光光圈21的前方时,该光圈21与拍摄镜头5同轴。暗盒室22和胶卷室23配置在曝光光圈21的相对两侧,位于在主体部分14中的ISO135型胶片暗盒24利用后盖15挡住周围的光,其中,一卷未曝光的胶片24a最初装在胶卷室23中,胶片暗盒24的壳体24b装在暗盒室22中。
曝光光圈21的尺寸等于ISO135型胶片的画幅的实物尺寸。在围绕曝光光圈21的主体部分14后侧上形成的胶片支撑面25向后凹,使胶片24a相对胶片的输送方向呈拱形弯曲。环绕拍摄镜头5的光轴5a的曲率半径例如为100毫米。后盖15的胶片限制面26也以与在曝光光圈21后面的部分处的胶片支撑面25的曲率以互补方式弯曲。
闪光组件16具有发光部分27、印刷电路板16a、电容器31、一对触点29和充电指示灯32。电容器31经压在金属接触板30凹部,蓄电池28并经弹性充电开关7开始充电,开关7与前盖18整体构成。当电容器31充满时,充电指示灯32立即点亮,这点可以通过在前盖18的顶部形成的充电灯窗口10看到。响应于当随快门积放而触点29被接通时产生的一个触发信号,发光部分通过闪光窗口12投射光线。
前盖组件18由前盖34、全景取景器遮幅挡板35和盖板36组成。前盖34具有闪光窗口12,快门按钮6、取景器物镜窗口37和与前盖34整体形成的其它元件,全景取景器遮幅挡板35和盖板36装到前盖34上。取景器遮幅挡板35有一个全景窗口38,该窗口将取景器9的视场限制到按全景画幅尺寸的同一画幅高宽比。钮3与取景器挡板35整体形成。盖板36具有一个与取景器9的光轴39同轴形成的开孔40,用于限定实物尺寸的视场。盖板36还有一个槽口41,在槽41中钮3可滑动并向外侧露出。
通过沿槽口41滑动钮3,取景器挡板35在全景位置和实物尺寸位置之间可以滑动,在全景位置处全景窗口38与取景器光轴39同轴,在实物尺寸位置取景器挡板35从取景器9看的视场被伸缩。缺口42和43形成在取景器挡板35底边的两端处,分别在实物尺寸位置下和全景位置下,缺口42和43嵌接在与前盖34整体形成的弹性定位销44和45上。取景器挡板35还具有一个仿形板46,通过它使取景器挡板35的移动传递到画幅尺寸变换机构上。取景器挡板35的右边47被切掉,以便在不影响在实物尺寸位置下的视场的情况下减少取景器挡板35的行程。
如图5所示,拍照组件17与挡光箱50整体构成,挡光箱50用于将光从拍摄镜头5导向曝光光圈21并挡住外来的光。通过快速压紧衔接等方式,该挡光箱50以可动方式装到曝光光圈21的前方。挡光箱50的底板弯曲,与配置在其中的圆柱形电池28外形呈互补。挡光箱50具有前后开孔50a和50b,用于将经过拍摄镜头5进入的曝光光线通到胶片24a。后开口50b与曝光光圈21对准。
在挡光箱50的顶部整体形成有两个轴51和52以及轴承套53。快门操作杠杆54和帧计数器度盘55以可旋转方式装到轴51上,一个压紧环56将它们夹持在轴51上。一个螺旋弹簧57和制动杠杆58以可旋转方式装到轴52上,压紧环59将弹簧57和制动杠杆固定在轴52上。
轴承套53容纳一个偏心轮组件60,一个单齿的齿轮60a配置在偏心轮组件60的顶部。偏心轮组件60的底部尖端同轴耦接到星轮61。星轮61与胶片24a的孔眼相啮合,使得当由于通过胶片输送轮8的胶片暗盒卷轴24c的旋转使胶片24a前进一帧时星轮转一周。当星轮61随胶片的行进而旋转时,偏心轮组件60一道旋转,并使快门操作杠杆54经过制动杠杆移入一个板上位置。同时,制动杠杆58的卡爪58a与环绕胶片输送轮8的周边形成的各槽中一个槽相啮合。偏心轮组件60转一周,通过单齿的齿轮60a也使帧计数器度盘55旋转一个单位。
当按下快门按钮6时,快门操作杠杆54围绕轴51在弹簧57的弹力作用下作逆时针旋转,以便冲击在快门操作杠杆54的远端54a处的快门叶片64。快门叶片64呈曲柄状,并以枢轴方式安装于轴63上,轴63整体形成在挡光箱50的前部,与拍摄镜头5的光轴5a相平行。快门叶片64原由弹簧65的推动到一个位置,关闭与挡光箱50的光轴5a同轴形成的开孔50a,而当受到快门操作杠杆54冲击时摆动到一个打开该开孔50a的开放位置上。
快门盖66安装在快门叶片64之前,以防止快门叶片64在光轴5a的方向上颤振。快门盖66具有一个收缩光圈66a和一个环绕收缩光圈66a的镜头筒66b,它们作为一体而整体构成。拍摄镜头5含有后、前镜头元件67、68以及夹在这两个镜头元件67和68之间的隔垫69,在将拍摄镜头5装入镜头筒66b之后,将镜头盖70装到镜头筒66b上。
如图6所示,后镜头元件67最好是双凸球状塑料透镜,前镜头元件68最好是新月状的凹塑料透镜,其前表面为非球面形的。虽然,由Fuji PhotoFilm.,Ltd所生产的全景拍摄装置所具有的拍摄镜头的焦距,特别是对广角的全景摄影领域设计为25毫米,但本发明的拍摄装置的拍摄镜头5设计的焦距为32毫米,f值(光圈相对孔径倒数)为10.5,因为本发明的拍摄装置在实物尺寸拍摄和全景尺寸拍摄之间是可变换的。因此,在全景尺寸拍摄时可以实现广角效果,而在实物尺寸拍摄时,可以得到实物尺寸的场景。
为什么拍摄镜头5应当具有这样大的f值的原因在于使拍摄镜头5能全景聚焦而无需进行调焦。对于一拍摄装置如它的曝光光圈的尺寸在全景尺寸和实物尺寸之间是可变的,该镜头的焦距F最好不小于28毫米,不大于33毫米。构成一个单镜头元件的拍摄镜头是可能的,其中该单镜头元件是一种具有两个相对的非球形表面的非球面透镜。
采用这种方式,在拍摄装置2按全景尺寸的画幅所拍成的照片看起来像一个真实的全景照片,而拍摄装置2所得到实物尺寸照片看起来自然像用肉眼所观察到的场景。
一个用于以可动方式容纳取景器9的物镜72和目镜73的通道式取景器镜头框架71,在本例中为所发明的加利林(Golilean)取景器的框架71整体形成在挡光箱50的上部。一个取景器镜头固定板74以可动方式安装在取景器镜头71的顶部,以便固定透镜72和73。这两个透镜72和73配置在前盖34的取景器物镜窗口37和与在后盖15中形成的目镜窗口75之间。
参阅图7,画幅尺寸变换机构主要包含:转换杠杆80、弹簧81、曲柄杠杆82、上、下光圈挡板83和84以及一个悬挂在这两个光圈挡板83和84之间的螺旋张力弹簧95。转换杠杆80绕轴86可作枢轴旋转,而轴86装在取景器镜头固定板74的顶面上。转换杠杆80具有的一个伸出件80a可以在取景器挡板35的仿形板46上滑动。弹簧81沿某一方向在图7中即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便使伸出件80a与仿形板46相接触。转换杠杆80还具有一个向下伸出的臂80b。当转换杠杆80由于全景取景器挡板35的移动,从实物尺寸位置向全景尺寸位置旋转时,臂80b在其一侧与形成在曲柄杠杆82的上端部分82c处的销82a相接触。转换杠杆80由硬塑料制成,由曲柄杠杆82由弹性塑料制成。曲柄杠杆82在其下端装有一个轴承座部分82b。该轴承座部分82b以可枢轴旋转方式承载该通过挡光箱50的轴承座孔89的上部光圈挡板83。通过一个强制配合销85将轴承座部分82b固定地连接到上部光圈挡板83上。因此,该上部光圈挡板83以与曲柄杠杆82同轴方式一起摆动。
用于承载上部光圈挡板83的第二轴承座孔90形成在挡光箱50的与轴承座孔89相对的一侧上,以便使得上部光圈挡板83可以绕枢轴转动。另一对轴承座孔91和92对应形成在轴承孔89和90的下方,用以承载下部光圈板84。环形凸出件90a、91a、92a分别环绕轴承座孔90、91和92形成在挡光箱50(见图5)的外壁上,以便可靠地挡住从各轴承座孔90到92所进入的外部光线。在与轴承座孔90到92相对应的各位置处,两对挡块93和94整体地形成在挡光箱50内壁的内侧,以便如图8A所示,在全景位置时挡住光圈挡板83和84。
上部光圈挡板83由弹性塑料制成,并在它的前端部分沿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具有一对轴销83a、83b,上部光圈挡板83的后缘83c呈曲线形,它与胶片支撑面25的曲率是互补的。在轴销83a和83b之间形成有一个间隙,通过上部光圈挡板83向内产生弹性变形,销轴83a和83b可以压紧在轴承座孔89和90中。一个用于阻挡经间隙进入的光线的挡光屏障83d在该间隙和后缘83c之间形成。上部挡板83具有一个销83e,用于将曲柄杠杆82的运动传递到下部挡板84。张力弹簧95沿某一方向,即如图8B所示的朝着挡板83和84的实物尺寸拍摄位置的方向对上、下挡板83和84提供偏移作用,使下部挡板84的臂84a与销83e相接触。
根据本发明,转换杠杆80的构成是这样的,即当全景取景器挡板35从实物尺寸寸位置滑到全景位置时,仿形板46使转换杠杆80的移动量大于为了将上、下光圈挡板83和84从实物尺寸位置向全景尺寸位置所必需的移动量。曲柄杠杆82的较上或远端部分82c比曲柄杠杆82的其它部分较为细小,使得如图8A中用虚线所示的,远端部分82c被弹性弯曲以便缓冲在光圈挡板83和84的必要移动范围之外的、转换杠杆80的过行程。一以肋82e形成在远端部分82c的下方,用于加强曲柄杠杆82。
下部挡板84由弹性塑料制成,并具有一对销轴84c和84d,它们在挡板84的前端部分沿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一个切口形成在销轴84c、84d的任一个之后,以便销轴84c和84d可以被压紧在轴承座孔91和92之中。根据这种结构,下部挡板84可以与上部挡板83配合,在图8B所示的实物尺寸位置和图8A中所示的全景位置之间(在该处挡板83和84插入到曝光通道中)以绕轴转动方式运动。贯穿下部挡板84的臂84a形成槽84b,以便接收从销83e向臂84a传递的压力。
一个用于在光圈挡板83和84的实物尺寸位置下防止镜头反射光斑的影响的挡光框96安装在挡光箱50的内部。由于张力弹簧95布置在从挡光框96到曝光光圈21的光通道以外,如图4所示,挡光箱50还可以更小巧。
下部光圈挡板84呈曲面形与挡光箱50的底板相对应,可靠地防止内部的反射。下部光圈挡板84具有一个突缘84e,它从挡板84的主要部分垂直向上延伸并呈与胶片支撑面25相对应的曲面状。阻挡屏84f的形成是为覆盖在销轴84c和84d后面的切口,用于阻挡通过该切口进入的外部光线。要注意,为了清晰,图7省略了曝光机构。
下面介绍上述拍摄装置2的操作。
在工厂中在封装到防潮包装之前,拍摄装置2设定在全景位置。由于仿形板46所引起的转换杠杆80的移动量大于将光圈挡板83和84在实物尺寸位置和全景尺寸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量,曲柄杠杆82的远端部分82c被弹性弯曲以便缓冲在画幅尺寸变换机构的各个元件之间的移动。因此,上部光圈挡板83与槽块93形成紧密接触。此外,在全景尺寸位置,由于臂84a受上部光圈挡板83的销轴83e沿某一方向的推动,以便使下部光圈挡板84进一步如图8A所示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下部光圈挡板84与挡块94形成紧密接触,与此同时,下部光圈朱板84的过量移动被臂84a和切口84b的弹性所缓冲吸收。按这种方式,拍摄装置2被稳定地设定在全景位置。
为了准备拍摄,胶片输送轮8旋转使胶片24a行进。当胶片24a已经前进一帧时,将快门操作杠杆54保持在板上位置。同时,胶片输送轮8被锁定,单齿的齿轮60a将帧计数器度盘55前进一个单位。
在通过旋转胶片输送轮而扳上快门操作杠杆之后,拍摄者在通过取景器9使图像定位在拍摄的场景的同时,可以按下充电开关7,以便利用电池28将闪光组件16的主电容器31充电到高压。当主电容器31已经充到高压时,充电指示灯32立即开始发光,使得拍摄者可以在图像定位的过程中,证实已经完成充电。
拍摄装置2起初设定在全景位置。因此,取景器9的视场由全景窗口38限定,使得拍摄者可以按照全景尺寸将图像定位在拍摄的场景。当在全景位置下按下快门按钮6时,快门叶片64摆动打开然后关闭该收缩光圈66a。同时,快门叶片64接通触点29,使闪光组件16从发光部分27朝着拍摄对象投射光线。上、下光圈挡板83和84将通过拍摄镜头5进入的光线的上、下部分遮挡,使得全影尺寸的画幅摄制在胶片24a上。
为了拍摄实物尺寸的画幅,将钮3滑动到图3的左侧,即图7的右侧,使取景器挡板35的缺口43与前盖34的定位销45相分离。在缺口43与定位销45分离后,在推动转换杠杆80顺时针旋转的弹簧81的弹力作用下,取景器挡板35平滑地移动到图7的右侧。取景器挡板35以及画幅尺寸变换机构,由于将缺口42适配在定位销44上,而被制动在实物尺寸位置上。这时拍摄者通过卡嗒声而被告之,拍摄装置2已经转换到实物尺寸位置。
在弹簧81弹力的作用下,转换杠杆80的顺时针旋转引起曲柄杠杆82围绕轴承座部分82b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上部光圈挡板83围绕枢轴83a和83b沿逆时针方向运动。由于弹簧95的作用,下部光圈挡板84围绕枢轴84c和84d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采用这种方式,如图8b所示,上、下光圈挡板83和84被设定在实物尺寸位置。
如上所述,在通过滑动钮3将拍摄装置2转换到实物尺寸位置之后,取景器9的视场由盖板36的开口40所限定,开口40对应于由曝光光圈21所限定的实物尺寸。在这种位置下,按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当按下快门按钮6时,实物尺寸的画幅摄制在胶片24a上。
通过将钮3设定到实物尺寸位置或全景位置,可以连续拍摄。在所有可利用的帧已经拍摄后,装有已曝光的胶片24a的拍摄装置2送到洗相室。在洗相室,将胶片盒24从拍摄装置2取出。假如,印在盒壳24b上的说明指出胶片24a包括实物尺寸画幅和全景尺寸画幅,经过如下的专门过程,可以很容易地由其它人将这个胶片盒24进行分类。
在分类之后,将胶片24a拉出盒壳24b,进行显影和检查。在检查这一胶片时,对每一个实物尺寸的帧有一个缺口,以便在实物尺寸和全景尺寸帧之间进行鉴别。因为全景尺寸画幅为13×36毫米,它的高度小于实物尺寸画幅,它们很容易被检查出来。检查后的胶片24a置入一个扫描器,它首先仅对有缺口标志的实物尺寸画幅的图像进行扫描,并且计算对每一个实物尺寸画幅的曝光校正值。各曝光校正值的数据连同相关的帧数写入磁卡存储器。在此之后,拍摄胶片24a和相应的磁卡存储器被置入一个印相机-处理器,以便参照曝光校正值连续地由实物尺寸的画幅制成89×127毫米的照片。
接着,该胶片24a再次置入扫描器,该扫描器这时仅检测全景的画幅的图像,以便对各全景尺寸画幅计算曝光校正值,并将曝光校正数据录入磁卡存储器。然后,在将相纸的格式和纸遮幅的尺寸相应改变之后,利用印刷机-处理器由全景尺寸画幅连续制出89×254毫米尺寸的照片。对于实物尺寸画幅的印相倍数为大约3.5,而对全景尺寸则大约为7。所即成的照片和显影的胶片24a返还给顾客,而不含胶片的拍摄装置2恢复其原设置后用于再拍摄。
虽然,转换杠杆80的过量移动或过程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曲柄杠杆82的弹性弯曲而被缓冲,可以替代的是使转换杠杆80的臂80b具有弹性,用于缓冲该过量移动。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滑动取景器挡板35的钮3形成在取景器挡板35的前部;如图9所示,也可以在取景器挡板35a的仿形板46a的表面上配置这样一个钮100。在这个实施例中,用于将钮100露出外侧的槽口101贯穿前盖34a的顶板形成,而不是在前板36a中形成。如图10所示,一个用于操作取景器挡板35b的钮102可以形成在取景器挡板35b的仿形板46b的后端上,使得钮102通过切口103露到外侧,切口103是在取景器的目镜窗口75的上方,贯穿拍摄装置的后盖15b形成的。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前板36b不具有用于钮102的槽口。这些改型方案的其它元件可以与图1到图8所示的实施例等效的,它们用相同的参照数字来标注,为了简洁,对它们的详细介绍被省略。
可使用一个压缩弹簧将曝光光圈挡板推向全景位置,而不是将它们推向实物尺寸位置。在这个替换实施例中,转换杠杆应当沿某一方向过量移动,以便相对于挡光箱的顶板和底板使转换杠杆接触挡板,从而在实施尺寸位置下维持挡板稳定。
当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已对本发明做了介绍时,应指出,本发明并不局限这些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画幅尺寸变换机构可以优选用于小型像机以及拍摄装置。因此,在不脱离所提出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和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进。

Claims (15)

1、一种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具有一个预装的胶片、拍摄镜头、曝光光圈和用于使所述胶片曝光的曝光机构,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包含:
上和下曝光光圈挡板,在所述曝光光圈的前方,在一个实物尺寸位置和一个全景尺寸位置之间它们是可枢转运动的,实物尺寸位置在来自所述拍摄镜头的光通道的外侧,以便按照所述曝光光圈的实物尺寸限定一个画幅,其中所述的曝光挡板插入到所述光通道中以便挡住所述曝光光圈的上、下部分,从而限定一个全景尺寸的画幅;
一个推动元件,用于将所述的曝光光圈挡板推向所述实物尺寸位置和所述全景尺寸位置中的第一个位置;
一个挡块元件,用于将所述的曝光光圈挡板定位在所述实物尺寸位置和所述全景位置之中的第二个位置;
一个操作元件,它可手动移动,以便选择所述实物位置和所述全景尺寸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以及
一个互联机构,它与所述操作元件相配合,以便与所述操作元件相结合转换所述的曝光光圈挡板;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互联机构包含一个与所述操作元件相配合移动转换元件,以致于在克服所述推动元件的作用力,使所述曝光光圈挡板与所述挡块元件产生接触之后,所述转换元件过量移动,以及一个连接元件,它将所述的转换元件连接到所述曝光光圈挡板上,以便与所述转换元件相配合来转换所述的曝光光圈挡板,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元件或所述转换元件的一侧具有一个弹性部分,用于在所述曝光光圈挡板停靠在所述挡块元件之后,缓冲所述转换元件的过量移动,和所述连接元件的另一侧与一个所述的曝光光圈挡板相连接;以及
所述的两曝光光圈挡板具有彼此相向延伸的弹性部分,通过它们的直接接触,使所述的两曝光光圈挡板沿着相反的方向协同配合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一个制动元件,用于克服所述推动元件的作用力,制动所述的操作元件和处在所述实物尺寸位置和所所述全景尺寸位置中的所述第二个位置中的所述曝光光圈挡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曝光光圈挡板以可枢轴旋转方式安装在位于所述的曝光光圈和所述拍摄镜头之间的挡光箱之中,并且所述推动元件是一个弹簧,它悬挂在所述曝光光圈挡板的内侧部分,以便配置在所述光通道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曝光光圈挡板的弹性部分是弹性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下部曝光光圈挡板的所述臂具有一个槽口用于缓冲由所述上部曝光光圈挡板所施加的压力。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连接元件是一个配置在所述挡光箱的一侧的杠杆,所述杠杆在其下端有一轴承座部分,该下端经过一个贯穿所述挡光箱形成的孔,以固定的和同轴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的上部曝光光圈挡板,以便绕同一轴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杠杆在它的远端处经过单侧接触连接到所述转换元件上,并且所述远端比所述杠杆的其它部分做得更细小,以便提供用于缓冲吸收所述转换元件的过量运动的弹性部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一个在所述拍摄装置的取景器的物镜窗口前方的可动的取景器挡板元件,该拍摄装置具有一个与所述实物尺寸画幅相对应的第一种视场,利用该挡板元件提供与所述的全景尺寸画幅相对应的第二种视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操作元件与所述的取景器挡板元件整体构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取景器挡板元件在所述拍摄装置的前盖上沿水平方向是可滑动的,该前盖复盖所述拍摄装置的前部和顶部并具有所述的取景器物镜窗口,一个前板装在所述取景器挡板元件的前方,以便以可滑动方式固定所述的取景器挡板元件,并且所述取景器挡板元件经过一个从所述取景器挡板元件向后伸出的一个仿形板与所述转换元件相衔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制动元件,用于使所述的操作元件和处在第二种位置的所述曝光光圈挡板制动,该制动元件包含在所述取景器挡板的底部上形成的缺口和在所述前盖上形成的、用于在其上卡住所述缺口的定位销。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操作元件包含一个形成在所述取景器挡板元件的前表面上并通过一个贯穿所述前板形成的一个槽口而露出外侧的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操作元件包含一个在所述仿形板的顶面上形成的一个钮,并且所述的钮通过一个在所述前盖的顶板部分上形成的槽口而露出到外侧。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操作元件是一个形成在所述仿形板的后端上的钮,并且所述钮通过在所述拍摄装置的后板中形成的一个切口而露出到外侧。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拍摄镜头具有一个不小于28毫米且不大于32毫米的固定焦距。
CN94118219.3A 1993-11-04 1994-11-04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03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5610/1993 1993-11-04
JP05275610A JP3121186B2 (ja) 1993-11-04 1993-11-04 露光画面切替え装置
JP275610/93 1993-11-04
JP279869/1993 1993-11-09
JP279869/93 1993-11-09
JP27986993A JP3215761B2 (ja) 1993-11-09 1993-11-09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7513.6A Division CN1205511C (zh) 1993-11-04 2000-05-12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42A CN1115042A (zh) 1996-01-17
CN1059038C true CN1059038C (zh) 2000-11-29

Family

ID=265515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1821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038C (zh) 1993-11-04 1994-11-04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CN0010751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5511C (zh) 1993-11-04 2000-05-12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751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5511C (zh) 1993-11-04 2000-05-12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154609A (zh)
CN (2) CN1059038C (zh)
GB (1) GB2283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2993A (en) * 1997-02-19 1999-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EP1280001A1 (en) * 1997-07-25 2003-0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amera capable of switching picture size
US6714728B2 (en) * 2002-05-16 2004-03-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hotographic mode selectable camera
JP2004046058A (ja) * 2002-05-16 2004-02-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2004078067A (ja) * 2002-08-22 2004-03-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及びデジタルプリン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3117B1 (fr) * 1986-08-20 1991-12-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Boitier contenant un film photographiqu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5086311A (en) * 1989-12-18 1992-02-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anoramic camera
US5315331A (en) * 1990-11-09 1994-05-24 Nikon Corporation Optical apparatus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panoramic photographing
JPH04320243A (ja) * 1991-04-19 1992-11-1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パノラマ撮影機能付きカメラの撮影モード切替機構
US5410381A (en) * 1992-06-12 1995-04-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amera
US5353076A (en) * 1993-08-24 1994-10-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camera for various size exposures using one-piece masking blade assemblage
US5400100A (en) * 1994-01-14 1995-03-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camera for various size exposures using one-piece masking blade assemb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154609A (en) 2000-11-28
CN1281158A (zh) 2001-01-24
GB2283578A (en) 1995-05-10
GB9422335D0 (en) 1994-12-21
CN1115042A (zh) 1996-01-17
CN1205511C (zh) 2005-06-08
GB2283578B (en) 1997-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21995A (en)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unit having shutter with connection lever and crank lever
CN1059038C (zh)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JP3218684B2 (ja) データ写し込み装置付カメラ
US5136319A (en)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package
CN1126986C (zh) 装有镜头的摄影胶片装置
EP0499742A1 (en) Image composition camera
US6549727B1 (en)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with flash device
JP3859195B2 (ja) データ写し込み装置及びデータ写し込み装置を備えたカメラ
US5713046A (en)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unit
US6496650B2 (en) Camera with flash unit
JP2509474B2 (ja) 合成画像を感光フィルムに形成する方法及び画像合成カメラ
JP2502574Y2 (ja) 画像合成カメラ
JP3215761B2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US5983026A (en) One-time-use camera with variable format film encoder
JP3165303B2 (ja) カメラの露光画面切替え装置
JPH04328537A (ja) カメラ
GB2303929A (en)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unit
JP3444992B2 (ja) カメラの情報写し込み装置
JP3082365B2 (ja) データ写し込み装置付きカメラ
US5974265A (en) Different variable format one-time-use camera with common film encodement device
JP3059616B2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4018051B2 (ja) カメラ
JP3048493B2 (ja)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JPS5918441Y2 (ja) 画像写し込みカメラ
JPH11194385A (ja) 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4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 Photo Fil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4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1129

Termination date: 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