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9770A - 一种合成磷酸烷基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磷酸烷基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9770A
CN105859770A CN201610300943.5A CN201610300943A CN105859770A CN 105859770 A CN105859770 A CN 105859770A CN 201610300943 A CN201610300943 A CN 201610300943A CN 105859770 A CN105859770 A CN 105859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phosphonate
ether
synthetic method
add
phosphorus oxychl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09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59770B (zh
Inventor
何俊杰
曾波
马航
万邦隆
王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Yuntianhua Yihua Phosphorus Industry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Yuntianhua Yihua Phosphorus Industry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Yuntianhua Yihua Phosphorus Industry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Yuntianhua Yihua Phosphorus Industry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009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59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59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9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59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9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06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out P—C bonds
    • C07F9/08Esters of oxyacids of phosphorus
    • C07F9/09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 C07F9/1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with hydroxyalkyl compounds without further substituents on alky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合成提纯磷酸烷基酯的方法,在合成磷酸烷基酯过程中使用了惰性物质先与反应物醇混合,而后在低温下滴加三氯氧磷,常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升高温度反应,最后用碱中和,水洗,蒸馏除去低沸点溶剂及反应物,最后减压分馏得到高纯度的磷酸烷基酯。由于第三种惰性物质的存在,促使反应更温和,获得了很高的产率,并且以气态方式脱除了大量生成的氯化氢,减少了碱的消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磷酸烷基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合成提纯磷酸烷基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惰性溶剂参与的磷酸烷基酯的合成分离方法。属于有机化工和磷酸烷基酯的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上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两种:(1)将三氯氧磷滴加到过量的醇当中(如US6673955,CN85104673,CN104230983A和CN102040622A),并在减压条件下反应,脱去部分氯化氢气体,最后用醇钠、氨气或甲酸钠等碱中和剩余的氯化氢。但是由于氯化氢在醇中的溶解度很高,过量醇的使用将会导致大部分氯化氢溶于反应液,通常以气体方式脱除的氯化氢不超过70%,虽然升高温度可以降低氯化氢在醇中的溶解度,但氯化氢与磷酸酯产物及反应物醇类的有害副反应也同时加剧,最终降低了产品收率和醇的利用率,收率一般不超过90%。(2)中国专利CN104211727和US3020303A公布的方法是在大过量醇钠中滴加三氯氧磷,水洗除去生成的氯化钠,该方法虽然避免了氯化氢导致的副反应,产率较高,但是碱消耗过高,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行磷酸酯合成工艺收率低,氯化氢脱除率低及最终碱消耗量高的缺点,提出一种添加第三种物质促进三氯氧磷与醇的反应,最终产品收率高于95%,氯化氢气体脱除效率高于75%,同时减少了碱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丁醇的回收率高于98%,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烷基酯合成过程中使用惰性物质先与醇混合,加入三氯氧磷,控制一定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反应完成后用碱中和,水洗,减压分馏得到高纯度的磷酸烷基酯。
所合成的磷酸烷基酯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0≤n≤12,0≤l≤12,0≤m≤12。
所述与醇类混合的惰性物质可为醚类溶剂,包括脂肪族和芳香族的非支化醚类化合物,如二甲醚、二乙醚、二丙醚、二丁醚、二戊醚、二己醚和二辛醚,或者支化醚类二异丙醚、二异丁醚、二异戊醚和二异辛醚;
所述与醇类混合的惰性物质可为酯类化合物,如甲酸烷基酯、乙酸烷基酯、丙酸烷基酯、碳酸二烷基酯、草酸二烷基酯、苯甲酸烷基酯和苯二甲酸二烷基酯;
所述与醇类混合的惰性物质可为酮类化合物,如丙酮、异丁酮、戊酮、丁二酮、戊二酮,苯甲酮和苯乙酮;
所述惰性溶剂与醇类摩尔比在0.1~4.0之间;
所述的控制三氯氧磷与醇类混合物的反应温度为20~60℃,反应时间为1~6小时;
所述反应完成后加入碱中和,所用的碱类可以是CH3(CH2)nONa,n≥0,也可以是NH3,NaOH,Ca(OH)2等无机碱;
所述的加入中和的碱与反应物三氯氧磷的摩尔比在0.1~0.4之间。
本发明步骤b和c中,由于所述种类的惰性物质参与,避免了产物与氯化氢结合而发生的副反应,从而提高了最终产率,同时也抑制了氯化氢促使的醇类的成醚、取代和消除等副反应,继而提高了醇类的利用率。
步骤d当中,脱酸,蒸馏所得的混合物可以直接测定丁醇含量后投入下一次的反应当中,不需要进一步分离提纯,工艺简单。
本发明在合成磷酸烷基酯过程中使用了惰性物质先与反应物醇混合,而后在低温下滴加三氯氧磷,常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升高温度反应,再用碱中和,水洗,蒸馏除去低沸点溶剂及反应物,最后减压分馏得到高纯度的磷酸烷基酯。由于第三种惰性物质的存在,促使反应更温和,获得了很高的产率,并且以气态方式脱除了大量生成的氯化氢,减少了碱的消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a、先将对应的4-7当量的醇类与1-5当量的惰性物质混合,冷却到10℃,在10℃以下将一当量的三氯氧磷在10-60分钟内滴加到醇的混合物中,搅拌反应10-360分钟;
b、抽真空并保持真空度在10-20mmHg,升温到25-60℃,反应30-240分钟;
c、反应结束后选择加入或不加入碱中和未抽除的氯化氢气体,直接蒸馏或水洗后蒸馏除去低沸点的溶剂和醇,获得对应的单酯,双酯和三酯粗产品,再通过分馏获得高纯度的目标产品;
d、蒸馏回收的醇与所添加的第三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可以干燥后再次使用。
本发明由于第三种惰性物质的存在,促使反应更温和,获得了很高的产率,并且以气态方式脱除了大量生成的氯化氢,减少了碱的消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出一种添加第三种惰性物质——惰性物质参与促进三氯氧磷与醇的反应,最终产品收率高于95%,氯化氢气体脱除效率高于75%,同时减少了碱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丁醇的回收率高于98%,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首先以磷酸三丁酯为例对比了所述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和效益改进。
实施例1
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92.96g,8mol丁醇,再加入甲酸丁酯163.4g,1.6mol,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29.15g丁醇钠醇溶液182.2g,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丁醇和甲酸丁酯,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丁酯粗产品443.3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410.5g磷酸三丁酯,产率96.4%,纯度≥99.5%.回收的丁醇和甲酸丁酯溶液总重596.37g,含432.98g丁醇,163.4g甲酸丁酯。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使用的丁醇与甲酸丁酯混合物为回收后的混和溶液,经干燥除水,测定丁醇含量后使用,所得磷酸三丁酯412.5g,产率96.9%,纯度≥99.5%.
实施例3
该实施例为抽真空除氯化氢法对比实施例(传统方法1)。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92.96g,8mol丁醇,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67.58g丁醇钠醇溶液422.8g,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丁醇和甲酸丁酯,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丁酯粗产品390.61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374.99g磷酸三丁酯,产率88.0%,纯度≥99.5%.
实施例4
该实施例为直接全用醇钠做缚酸剂的对比实施例(传统方法2)。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含153.6g丁醇钠醇溶液960.0g,,搅拌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升温至30度,反应1h,反应结束,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丁醇,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丁酯粗产品435.00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417.6g磷酸三丁酯,产率98.0%,纯度≥99.5%。
表1 不同磷酸三丁酯合成方法所得结果对比
*所述新方法不仅保持了很高产率,而且极大降低了碱的消耗量,同时还副产大量氯化氢气体,可作为工业原料,具有一定利用价值。
实施例5
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92.96g,8mol丁醇,再加入丁醚208.37g,1.6mol,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29.15g丁醇钠醇溶液,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丁醇和甲酸丁酯,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丁酯粗产品443.3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410.5g磷酸三丁酯,产率96.4%,纯度≥99.5%.
实施例6
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92.96g,8mol丁醇,再加入丙酮92.9g,1.6mol,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29.15g丁醇钠醇溶液,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丁醇和甲酸丁酯,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丁酯粗产品443.3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406.5g磷酸三丁酯,产率95.4%,纯度≥99.5%.
实施例7
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60.2g,8mol甲醇,再加入丙酮92.9g,1.6mol,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8.5g甲醇钠醇溶液,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甲醇和丙酮,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乙酯粗产品292.4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218.5g磷酸三甲酯,产率97.5%,纯度≥99.5%.
实施例8
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368.56g,8mol乙醇,再加入丙酮92.9g,1.6mol,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12.5g乙醇钠醇溶液,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乙醇和丙酮,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乙酯粗产品292.4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285.6g磷酸三乙酯,产率97.7%,纯度≥99.5%.
实施例9
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480.8g,8mol丙醇,再加入丙酮92.9g,3.2mol,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20.5g异丙醇钠醇溶液,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异丙醇和丙醚,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丙酯粗产品358.8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348.0g磷酸三丙酯,产率97.0%,纯度≥99.5%.
实施例10
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480.8g,8mol异丙醇,再加入丙酮92.9g,3.2mol,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20.5g异丙醇钠醇溶液,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异丙醇和丙醚,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丙酯粗产品358.8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348.0g磷酸三丙酯,产率97.0%,纯度≥99.5%.
实施例11
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781.38g,6mol辛醇,再加入环己酮157.1g,1.6mol,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40.0g辛醇钠醇溶液,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辛醇和环己酮,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丁酯粗产品603.0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588.3g磷酸三丁酯,产率97.6%,纯度≥99.5%.
实施例12
在一个2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781.38g,6mol异辛醇,再加入环己酮157.1g,1.6mol,搅拌混合后冷却到10℃以下,搅拌下滴加245.33g,1.6mol三氯氧磷,控制混合物温度不高于10℃.50分钟左右滴加完毕。搅拌10分钟,在抽真空条件下升温至30度,真空度保持在10mmHg,反应3h,反应结束,加入含40.0g异辛醇钠醇溶液,搅拌一小时,冷却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钠,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水分和低沸点异辛醇和环己酮,得到纯度不低于96%的磷酸三丁酯粗产品603.0g,加上分馏柱,减压分馏得到588.3g磷酸三丁酯,产率97.6%,纯度≥99.5%.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视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烷基酯合成过程中使用惰性物质先与醇混合,加入三氯氧磷,控制一定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反应完成后用碱中和,水洗,减压分馏得到高纯度的磷酸烷基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合成的磷酸烷基酯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0≤n≤12,0≤l≤12,0≤m≤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醇类混合的惰性物质可为醚类溶剂,包括脂肪族和芳香族的非支化醚类化合物,如二甲醚、二乙醚、二丙醚、二丁醚、二戊醚、二己醚和二辛醚,或者支化醚类二异丙醚、二异丁醚、二异戊醚和二异辛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醇类混合的惰性物质可为酯类化合物,如甲酸烷基酯、乙酸烷基酯、丙酸烷基酯、碳酸二烷基酯、草酸二烷基酯、苯甲酸烷基酯和苯二甲酸二烷基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与醇类混合的惰性物质可为酮类化合物,如丙酮、异丁酮、戊酮、丁二酮、戊二酮,苯甲酮和苯乙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溶剂与醇类摩尔比在0.1~4.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三氯氧磷与醇类混合物的反应温度为20~60℃,反应时间为1~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完成后加入碱中和,所用的碱类可以是CH3(CH2)nONa,n≥0,也可以是NH3,NaOH,Ca(OH)2无机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中和的碱与反应物三氯氧磷的摩尔比在0.1~0.4之间。
CN201610300943.5A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合成磷酸烷基酯的方法 Active CN105859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0943.5A CN105859770B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合成磷酸烷基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0943.5A CN105859770B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合成磷酸烷基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9770A true CN105859770A (zh) 2016-08-17
CN105859770B CN105859770B (zh) 2019-03-22

Family

ID=5663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0943.5A Active CN105859770B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合成磷酸烷基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597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3446A (zh) * 2016-08-31 2018-03-13 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级磷酸三丁酯的纯化方法
CN112239478A (zh) * 2019-07-17 2021-01-19 杉杉新材料(衢州)有限公司 一种不对称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3955B2 (en) * 2001-11-27 2004-01-06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eparation of triethyl phosphate
CN103467513A (zh) * 2013-08-29 2013-12-25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
CN104211727A (zh) * 2014-08-01 2014-12-17 洛阳市三诺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三丁酯的制备方法
CN104230983A (zh) * 2014-09-18 2014-12-24 徐州市建平化工有限公司 磷酸三丁酯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3955B2 (en) * 2001-11-27 2004-01-06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eparation of triethyl phosphate
CN103467513A (zh) * 2013-08-29 2013-12-25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
CN104211727A (zh) * 2014-08-01 2014-12-17 洛阳市三诺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三丁酯的制备方法
CN104230983A (zh) * 2014-09-18 2014-12-24 徐州市建平化工有限公司 磷酸三丁酯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3446A (zh) * 2016-08-31 2018-03-13 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级磷酸三丁酯的纯化方法
CN112239478A (zh) * 2019-07-17 2021-01-19 杉杉新材料(衢州)有限公司 一种不对称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9770B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8592B (zh) 一种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的工业化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76464B (zh) 一种高纯度分子蒸馏单甘酯的制备工艺
CN108067012B (zh) 一种用于萃取精馏分离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的萃取剂及其用途和处理方法
KR20110127152A (ko) 유리산을 그의 염으로부터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5037097A (zh) 一种2-甲基烯丙醇的合成方法
CN105949239B (zh) 一种制备甲基亚膦酸二烷酯的方法
CN103827072A (zh) 用于回收乙酸的方法
CN103080069B (zh) 从碳酸二甲酯/甲醇混合物中反应性回收碳酸二甲酯
CN105859770A (zh) 一种合成磷酸烷基酯的方法
JP2019194256A (ja) 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5646570A (zh) 一种新型有机钛酸酯丁二醇钛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7814939A (zh) 一种金属氧化物催化合成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的方法
JP2011006410A5 (zh)
CN107915640A (zh) 碳酸二甲酯和甲醇的萃取精馏分离方法
CN107011191B (zh) 生产n,n-二甲基二甘醇胺并联产n,n-二甲基乙醇胺的方法
CN107868053B (zh) 一种硫酸一烃基酯盐的制备方法
TWI582075B (zh) 製備及單離純化含三丙酮胺之反應混合物的方法
CN102267903B (zh) (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的制造方法
JP2012510450A5 (zh)
JP2018043956A (ja) β−アルコキシプロピオ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4892669B (zh) 一种磷酸二苯-异辛酯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03664620B (zh) 一种对苯二甲酸二酯的制备方法
CN114790219A (zh) 一种双草酸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5503592B (zh) 酯交换法处理含异丁酸盐废水的方法
CN103664833A (zh) 一种三氟环氧丙烷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