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9438A - 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9438A
CN105849438A CN201580003361.4A CN201580003361A CN105849438A CN 105849438 A CN105849438 A CN 105849438A CN 201580003361 A CN201580003361 A CN 201580003361A CN 105849438 A CN105849438 A CN 105849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utch
engage
advanc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33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9438B (zh
Inventor
加藤博
杉浦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49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9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4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mpound planetary gear units, e.g. two intermeshing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ix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ight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0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wo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five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6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ix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9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an orbital gear set member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e.g. a sun wheel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因自动变速器的装载空间的限制,期望自动变速器的轴向的缩短化,并且期望自动变速器具有合适的齿轮比。行星齿轮组(PU)具有一体的中间齿轮(RS),该一体的中间齿轮(RS)在内周侧具有第一齿圈(R2)并且在外周侧具有第二太阳轮(S3),该行星齿轮组(PU)是配置有第一行星齿轮(5)和第二行星齿轮(6)的双层的结构,该第一行星齿轮(5)在内径侧具有第一齿圈(R2),该第二行星齿轮(6)在外径侧具有第二太阳轮(S3)。将输入轴(2)的旋转经由第二离合器(C‑2)向第二齿圈(R3)输入,将减速旋转经由第一或第三离合器(C‑1、C‑3)可选择地向中间齿轮(RS)或第一太阳轮(S2)输入,并且从共用行星架(CR2)输出。

Description

自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在汽车等上的自动变速器,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减速齿轮机构和包括4个旋转构件的行星齿轮组(单元)的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如下自动变速器,使用例如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来作为具有4个旋转构件的行星齿轮组,将来自减速齿轮机构的减速旋转和/或来自输入轴的直接旋转经由各离合器向该行星齿轮的多个不同的构件输入,通过恰当地连接或断开各离合器并且利用制动器固定上述行星齿轮组的规定构件,能够形成6个前进挡和1个后退挡等的多级变速(参照专利文献1)。
该自动变速器通过采用拉威娜式行星齿轮等,而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结构设定自由度高的齿轮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19553号公报(特别参照图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最近,为了设置将电动马达介于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之间的1个马达类型的混合动力装置、高性能的减震(扭簧)装置等,期望自动变速器在轴向上更加紧凑化。
上述自动变速器采用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来作为行星齿轮组,是在轴向上比较短的结构,但拉威娜式行星齿轮具有在轴向上并排设置的2个太阳轮且需要长小齿轮,从而不能充分地满足上述的在轴向上更加缩短的要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通过采用在轴向上短的行星齿轮来作为行星齿轮组,能够满足上述缩短化的要求,并能够获得合适的齿轮比(级比)。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参照例如图1或图4,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
减速旋转输出部(CR1)或(R1’),对输入部(2)的输入旋转进行减速并输出,
行星齿轮组(PU),具有:第一太阳轮(S2);一体形成的中间齿轮(RS),在内周侧形成有第一齿圈(R2),并且在外周侧形成有第二太阳轮(S3);第二齿圈(R3);共用行星架(CR2),将第一小齿轮(P2)与第二小齿轮(P3)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其中,所述第一小齿轮(P2)与所述第一太阳轮(S2)以及所述第一齿圈(R2)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P3)与所述第二太阳轮(S3)以及所述第二齿圈(R3)啮合,并且从径向上观察,该第二小齿轮(P3)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小齿轮(P2)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所述中间齿轮(RS)与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CR1)或(R1’)经由第一离合器连(C-1)连接,所述第二齿圈(R3)与所述输入轴(2、9)经由第二离合器(C-2)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S2)与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CR1)或(R1’)经由第三离合器(C-3)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S2)与第一卡止单元(B-1)连接,所述第二齿圈(R3)与第二卡止单元(B-2)连接,所述共用行星架(CR2)与输出构件(10)连接。
参照例如图2、图3,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所述第二卡止单元(B-2)接合来形成前进1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所述第一卡止单元(B-1)接合来形成前进2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所述第三离合器(C-3)接合来形成前进3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C-2)接合来形成前进4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C-2)以及所述第三离合器(C-3)接合来形成前进5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C-2)以及所述第一卡止单元(B-1)接合来形成前进6挡,
通过使所述第三离合器(C-3)以及所述第二卡止单元(B-2)接合来形成后退挡。
参照例如图1,该自动变速器具有对所述输入部(2、9)的输入旋转进行减速并向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CR1)输出的减速齿轮机构(SP),
所述减速齿轮机构(SP)包括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SP),该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SP)具有太阳轮(S1)、齿圈(R1)、行星架(CR1),该行星架(CR1)具有与所述太阳轮(S1)以及所述齿圈(R1)啮合的小齿轮(P1),
固定所述太阳轮(S1),使所述齿圈(R1)与所述输入轴(2)连接,将所述行星架(CR1)作为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
参照例如图5、图6,该自动变速器具有能够连接所述输入部(2、9)与所述第一太阳轮(S2)的第四离合器(C-4),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所述第二卡止单元(B-2)接合来形成前进1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所述第一卡止单元(B-1)接合来形成前进2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所述第三离合器(C-3)接合来形成前进3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C-4)接合来形成前进4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C-2)接合来形成前进5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C-2)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C-4)接合来形成前进6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C-2)以及所述第三离合器(C-3)接合来形成前进7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C-2)以及所述第一卡止单元(B-1)接合来形成前进8挡,
通过使所述第三离合器(C-3)以及所述第二卡止单元(B-2)接合来形成后退挡。
参照例如图4,该自动变速器具有对所述输入部(2、9)的输入旋转进行减速并向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R1’)输出的减速齿轮机构(SP’),
所述减速齿轮机构(SP’)包括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具有太阳轮(S1)、齿圈(R1’)、行星架(CR1’),该行星架(CR1’)具有与所述太阳轮(S1)啮合的第一小齿轮(P11)和与所述齿圈(R1’)啮合并且与所述第一小齿轮(P11)啮合的第二小齿轮(P12),
固定所述太阳轮(S1),使所述行星架(CR1’)与所述输入部(2)连接,将所述齿圈(R1’)作为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
此外,上述括号内的附图标记用于与附图进行对照,由此,不会对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造成任何影响。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本发明,行星齿轮组具有一体的中间齿轮,该一体的中间齿轮在内周侧具有第一齿圈且在外周侧具有第二太阳轮,该行星齿轮组是配置有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的双层结构,该第一行星齿轮在内径侧具有上述第一齿圈,该第二行星齿轮在外径侧具有上述第二太阳轮,该行星齿轮组能够实现轴向尺寸的缩短化,例如,即使在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之间配置电动马达或配置高性能的减震装置而自动变速器的轴向尺寸的装载空间被限制,也能够装载本自动变速器。
包括上述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的双层结构而在径向上为大径的自动变速器难以获得所需的齿轮比,但将输入轴的旋转经由第二离合器向位于外径侧的第二齿圈输入,将来自减速旋转输出部的减速旋转可选择地经由第一离合器向中间齿轮输入,或者,经由第三离合器向第一太阳轮输入,将共用行星架与输出构件连接,因此,自动变速器能够获得合适的齿轮比。
根据技术方案2的本发明,通过使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卡止单元以及第二卡止单元合适地接合,能够获得6个前进挡和1个后退挡的多级变速。
根据技术方案3的本发明,由于使用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来作为对输入部的旋转进行减速并向减速旋转输出部输出的减速齿轮机构,因此,减速齿轮机构的结构简单,并且能够省空间化,再加上能够实现上述的轴向的缩短化的行星齿轮组,能够获得将轴向空间缩短化的自动变速器。另外,上述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中,固定太阳轮,将齿圈与输入部连接,将行星架作为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因此,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6挡自动变速器,从而能够获得合适的齿轮比。
根据技术方案4的本发明,该自动变速器具有连接输入部与第一太阳轮的第四离合器,通过使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第一卡止单元以及第二卡止单元合适地接合,能够获得8个前进挡和1个后退挡的多级变速。
根据技术方案5的本发明,减速齿轮机构包括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再加上所述行星齿轮组,能够获得将轴向空间缩短化的自动变速器。另外,上述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中,固定太阳轮,将行星架与输入部连接,将齿圈作为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因此,能够将与输入部连接的行星架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太阳轮经由第四离合器连接,从而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4所述的8挡自动变速器,能够获得合适的齿轮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概略图(简图)。
图2是表示各变速挡中的接合构件的接合的图(接合表)。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速度线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概略图(简图)。
图5是表示各变速挡中的接合构件的接合的图(接合表)。
图6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速度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图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基于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1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适用于例如FF型(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的自动变速器1具有能够经由未图示的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连接的输入轴(输入部)2,在输入轴2上具有减速行星齿轮(减速齿轮机构)SP和行星齿轮单元(行星齿轮组)PU。
上述行星齿轮SP是所谓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具有太阳轮S1、行星架(输入侧旋转系)CR1以及齿圈R1,该行星架CR1上具有与太阳轮S1以及齿圈R1啮合的小齿轮P1。该行星齿轮SP的齿轮比λ1(太阳轮S1的齿数/齿圈R1的齿数)被设定为在0.50~0.61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为0.556。
另外,上述行星齿轮单元(组)PU具有如下4个旋转构件:第一太阳轮S2;中间齿轮RS,由在内周侧形成有第一齿圈R2并且在外周侧形成有第二太阳轮S3的一体的复合齿轮构成;第二齿圈R3;行星架CR2。该行星架CR2具有第一小齿轮P1和第二小齿轮P2,所述第一小齿轮P1由与第一太阳轮S2以及第二齿圈R3啮合的多个短小齿轮构成,所述第二小齿轮P2由与第二太阳轮S3以及第一齿圈R2啮合的多个短小齿轮构成,上述第一小齿轮P2以及第二小齿轮P3被支撑为能够分别自由旋转(自转)且能够在同一共用行星架CR2上一体公转。上述行星齿轮单元PU由所谓的双层的行星齿轮组构成,在上述行星齿轮单元PU中,上述各齿轮S2、RS、R2、P2、P3配置为包括与输入轴2垂直的同一平面,由第一太阳轮S2、第一小齿轮P2以及第一齿圈R2构成的第一行星齿轮5和由第二太阳轮S3、第二小齿轮P3以及第二齿圈R3构成的第二行星齿轮6在上述同一平面内在径向上重叠。在该双层的行星齿轮组中,从径向观察,上述第一小齿轮P2与第二小齿轮P3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重合。上述行星齿轮单元PU中的第一行星齿轮5的齿轮比λ2(第一太阳轮S2的齿数/第一齿圈R2的齿数)被设定为在0.45~0.56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为0.509。上述第二行星齿轮6的齿轮比λ3(第二太阳轮S3的齿数/第二齿圈R3的齿数)被设定为在0.61~0.72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为0.667。
上述行星齿轮SP的太阳轮S1连接于与未图示的变速箱体7一体固定的毂部7a,从而旋转被固定。另外,上述齿圈R1变为与上述输入轴2的旋转相同的旋转(下面,称为“输入旋转”)。而且,上述行星架CR1变为减速旋转输出部,该减速旋转输出部通过被固定的该太阳轮S1与进行输入旋转的该齿圈R1输出输入旋转被减速的减速旋转,并且行星架CR1与上述第一离合器C-1以及第三离合器C-3连接。
上述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一太阳轮S2与第一制动器B-1(卡止单元)连接而相对于变速箱体7自由固定,并且上述第一太阳轮S2与上述第三离合器C-3连接,从而使行星架CR1的减速旋转经由该离合器C-3向该第一太阳轮S2自由输入。另外,上述行星齿轮单元PU的中间齿轮RS与第一离合器C-1连接,从而使上述行星架CR1的减速旋转向该中间齿轮RS自由输入。
而且,上述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一齿圈R2与第二离合器C-2连接,由于输入轴2的旋转经由中间轴9向该第二离合器C-2输入,因此,输入旋转经由该离合器C-2向上述第一齿圈R2自由输入,并且上述第一齿圈R2与第二制动器B-2(卡止单元)连接,从而上述第一齿圈R2的旋转经由该制动器B-2相对于变速箱体7自由固定。并且,上述行星架CR2与向未图示的驱动车轮输出旋转的输出齿轮10连接。此外,可以使单向离合器与第一制动器和/或第二制动器并排设置。
接着,基于上述结构对本自动变速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图3所示的速度线图中,纵轴表示各个旋转构件(各齿轮)的转速,横轴与上述旋转构件的齿轮比对应地表示。另外,在该速度线图的行星齿轮SP的部分,横向最端部(图3中的左方侧)的纵轴对应于太阳轮S1,之后的图中的从左方侧向右方侧的纵轴依次对应于行星架CR1、齿圈R1。而且,在该速度线图的行星齿轮单元PU的部分,横向最端部(图3中的右方侧)的纵轴对应于由第一齿圈R2以及第二太阳轮S3构成的一体形成的中间齿轮RS,之后的图中的从右方侧向左方侧的纵轴依次对应于作为输出构件的共用行星架CR2、第二齿圈R3、第一太阳轮S2。
在处于例如D(驱动)挡位的前进1挡(1st)中,如图2所示,第一离合器C-1以及第二制动器B2接合。于是,在减速行星齿轮SP中,通过被固定的太阳轮S1与进行输入旋转的齿圈R1而进行减速旋转的行星架CR1的旋转经由第一离合器C-1向中间齿轮RS输入。另外,在行星齿轮单元PU中,中间齿轮RS的第二齿圈R3的旋转通过第二制动器B-2被固定。于是,输入至上述中间齿轮RS的第二太阳轮S3的减速旋转通过被固定的第二齿圈R3进行减速并向共用行星架CR2输出,从而作为前进1挡的正向旋转从输出齿轮10输出。在该状态下,通过基于减速行星齿轮SP的齿轮比λ1的减速旋转和基于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二行星齿轮6的齿轮比λ3的变速旋转,形成齿轮比为3.889的1挡。
在前进2挡(2nd)中,如图2所示,第一离合器C-1接合,第一制动器B-1卡止。于是,在减速行星齿轮SP中,通过被固定的太阳轮S1与进行输入旋转的齿圈R1而进行减速旋转的行星架CR1的旋转经由第一离合器C-1向行星齿轮单元PU中的中间齿轮RS输入。另外,通过第一制动器B-1的卡止,第一太阳轮S2的旋转被固定。于是,输入至上述中间齿轮RS的第一齿圈R2的减速旋转进行减速并从共用行星架CR2输出,通过被固定的第一太阳轮S2,使得该减速旋转作为前进2挡的正向旋转从输出齿轮10输出。在该状态下,通过基于减速行星齿轮SP的齿轮比λ1的减速旋转和基于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一行星齿轮5的齿轮比λ2的减速旋转,形成齿轮比为2.348的2挡。因此,1挡与2挡之间的合适的级比(step ratio)(1挡齿轮比/2挡齿轮比)为1.656。
在前进3挡(3rd)中,如图2所示,第一离合器C-1以及第三离合器C-3接合。于是,在减速行星齿轮SP中,通过被固定的太阳轮S1与进行输入旋转的齿圈R1而进行减速旋转的行星架CR1的旋转经由第一离合器C-1向行星齿轮单元PU中的中间齿轮RS的第二齿圈R2输入。另外,通过第三离合器C-3的接合,使得行星架CR1的减速旋转向第一太阳轮S2输入。即,由于行星架CR1的减速旋转向第一太阳轮S2以及第二太阳轮S3输入,因此,第一行星齿轮5变为直接连接状态,因此,行星齿轮单元PU变为直接连接状态,减速行星齿轮SP的变速旋转原封不动地向共用行星架CR2输出,从而作为前进3挡的正向旋转从输出齿轮10输出。在该状态下,通过减速行星齿轮SP的齿轮比λ1与行星齿轮单元PU的直接连接(λ=1),形成齿轮比为1.556的3挡。2挡与3挡之间的合适的级比(2挡齿轮比/3挡齿轮比)为1.509。
在前进4挡(4th)中,如图2所示,第一离合器C-1以及第二离合器C-2接合。于是,在减速行星齿轮SP中,通过被固定的太阳轮S1与进行输入旋转的齿圈R1而进行减速旋转的行星架CR1的旋转经由第一离合器C-1向行星齿轮单元PU中的中间齿轮RS的第二太阳轮S3输入。另外,通过第二离合器C-2的接合,使得输入轴2的旋转向第二齿圈R3输入。于是,通过输入至上述第二太阳轮S3的减速旋转与输入至第二齿圈R3的输入旋转,第二行星齿轮6从共用行星架CR2输出由上述第二太阳轮S3以及第二齿圈R3的差构成的齿轮比大于1的旋转,从而成为高于上述前进3挡的旋转的减速旋转的作为前进4挡的正向旋转从输出齿轮10输出。在该状态下,通过减速行星齿轮SP的减速旋转与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二行星齿轮6的增速旋转,形成齿轮比为1.167的4挡。因此,3挡与4挡之间的合适的级比(3挡齿轮比/4挡齿轮比)为1.333。
在前进5挡(5th)中,如图2所示,第二离合器C-2以及第三离合器C-3接合。于是,通过被固定的太阳轮S1与进行输入旋转的齿圈R1而进行减速旋转的行星架CR1的旋转经由第三离合器C-3向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一太阳轮S2输入。另外,通过第二离合器C-2的接合,使得输入轴2的旋转向第二齿圈R3输入。于是,通过输入至上述第一太阳轮S2的减速旋转与输入至第二齿圈R3的输入旋转,使得行星齿轮单元PU基于第一太阳轮S2以及第二齿圈R3的旋转差变为比输入旋转稍高的增速旋转并向共用行星架CR2输出,从而作为前进5挡的正向旋转从输出齿轮10输出。在该状态下,通过减速行星齿轮SP的减速旋转以及行星齿轮单元PU的增速旋转,形成齿轮比为0.845的5挡。因此,4挡与5挡之间的合适的级比(4挡齿轮比/5挡齿轮比)为1.381。
在前进6挡(6th)中,如图2所示,第二离合器C-2接合,第一制动器B-1卡止。于是,通过第二离合器C-2的接合,使得输入轴2的旋转向第二齿圈R3输入。另外,通过第一制动器B-1的卡止,使得第一太阳轮S2的旋转被固定。于是,通过被固定的第一太阳轮S2,使得第二齿圈R3的输入旋转变为比上述前进5挡稍高的增速旋转并向共用行星架CR2输出,从而作为前进6挡的正向旋转从输出齿轮10输出。在该状态下,通过行星齿轮单元PU,使得输入轴2的旋转大幅地增速,从而形成齿轮比为0.660的6挡。因此,5挡与6挡之间的合适的级比(5挡齿轮比/6挡齿轮比)为1.279。
在后退1挡(Rev)中,如图2所示,第三离合器C-3接合,第二制动器B-2卡止。于是,在减速行星齿轮SP中,通过被固定的太阳轮S1与进行输入旋转的齿圈R1而进行减速旋转的行星架CR1的旋转经由第三离合器C-3向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一太阳轮S2输入。另外,通过第二制动器B-2的卡止,使得第二齿圈R3的旋转被固定。于是,在行星齿轮单元PU中,输入至第一太阳轮S2的减速旋转通过被固定的第二齿圈R3变为减速反向旋转并从共用行星架CR2输出,并作为后退1挡的该反向旋转从输出齿轮10输出。在该状态下,形成齿轮比为3.025的进行减速反向旋转的后退挡,该后退挡与1挡的级比(后退挡齿轮比/1挡齿轮比)的合适的值为0.778。此外,在本自动变速器1中,1挡与6挡之比即齿轮比的范围为5.889,该值是自动变速器所期望的值。
此外,在例如P(驻车)挡位以及N(空挡)挡位中,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以及第三离合器C-3被分离。于是,行星齿轮SP与行星齿轮单元PU之间变为断开状态。另外,输入轴2(中间轴71)与行星齿轮单元PU之间变为断开状态。由此,输入轴2与输出齿轮10的动力传递变为断开状态。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中,行星齿轮单元PU是将在外周侧形成有第二太阳轮S3且在内周侧形成有第一齿圈R2的中间齿轮RS介于行星架CR2的小齿轮P2、P3之间的双层结构,是轴向尺寸与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大致相同的短的结构。因此,将该宽度窄的行星齿轮单元PU与由单纯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SP等构成的减速齿轮机构组合的自动变速器1的整体为轴向尺寸短的结构,因此,即使将例如电动马达或高功能的减震装置介于该自动变速器1与发动机之间,也能够装载该自动变速器1。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轴向的缩短化,行星齿轮单元PU变为在第一行星齿轮5的外径侧叠加第二行星齿轮6的结构,从而在径向上变大,因此,难以获得合适的齿轮比。在本行星齿轮单元PU中,能够将输入轴的旋转向外径侧的第二齿圈R3输入,能够选择来自减速齿轮机构的旋转向中间齿轮RS以及第一太阳轮S2输入,并且从共用行星架CR2输出。由此,通过离合器合适地选择输入且使各构件合适地卡止,不会使齿轮比λ2以及λ3变为极大或极小的值,从而能够获得具有合适的齿轮比的6个前进挡和1个后退挡等的多级变速,该合适的齿轮比是指,级比随着从1挡向6挡而逐渐地变小。
接着,基于图4~图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附加有第四离合器C-4,并且形成有8个前进挡,其中,该第四离合器C-4能够连接输入部(2、9)与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一太阳轮S1,对行星齿轮单元PU等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构成减速齿轮机构的减速行星齿轮SP’由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构成,该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具有太阳轮S1、齿圈R1’、行星架CR1’,该行星架CR1’将第一小齿轮P11与第二小齿轮P12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该第一小齿轮P11与太阳轮S1啮合,该第二小齿轮P12与齿圈R1’啮合并且与上述第一小齿轮P11啮合。在该行星齿轮SP’中,太阳轮S1被固定,行星架CR1与输入轴(部)2一体连接,齿圈R1’为减速旋转输出部。因此,作为上述减速旋转输出部的齿圈R1’经由第三离合器C-3与行星齿轮单元PU的第一太阳轮S2连接,而与输入轴2一体的行星架CR1不会与该连接产生干涉地从行星齿轮单元PU的相反一侧向外径方向延伸,并能够经由第四离合器C-4与第一太阳轮S2连接。
在该减速行星齿轮SP’中,以齿轮比λ1对来自输入轴2的行星架CR1’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从齿圈R1’输出与上述输入轴2相同方向的旋转。除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一制动器(卡止单元)B-1以及第二制动器(卡止单元)B-2以外,还附加有上述第四离合器C-4,如图5以及图6所示,使各离合器、制动器合适地接合,从而能够获得8个前进挡和1个后退挡。
在此,1挡(1st)、2挡(2nd)以及3挡(3rd)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5挡(5th)、7挡(7th)、8挡(8th)分别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4挡、5挡、6挡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4挡中,使第一离合器C-1接合来将来自减速行星齿轮SP’的齿圈R1’的减速旋转向中间齿轮RS传递,并且使第四离合器C-4接合来将来自输入轴2的行星架CR1’的输入旋转向第一太阳轮S2传递,从而行星齿轮单元PU从共用行星架CR2向输出齿轮10输出规定的减速旋转。
在6挡中,使第二离合器C-2接合来将输入部2、9的旋转向第二齿圈R3传递,并且使第四离合器C-4接合同样地将输入部2的旋转向第一太阳轮S2传递。由此,减速行星齿轮SP’以及行星齿轮单元PU一体旋转,从而输入轴2的旋转经由共用行星架CR2向输出齿轮10输出。
本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1’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行星齿轮单元PU是双层的结构,减速齿轮机构是由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构成且轴向尺寸短的结构,从而能够实现紧凑化,特别地,能够实现轴向的紧凑化。另外,在减速行星齿轮SP’中,由于齿圈R1’为减速输出部,因此,能够将第四离合器介于与输入部连接的行星架和第一太阳轮S1之间,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8个挡,并且,如图6所示,能够获得从1挡至8挡均具有合适的齿轮比8挡变速。
此外,在本自动变速器中,使用了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以及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来作为减速齿轮机构,但也可以是其他行星齿轮、平行轴型的减速齿轮装置等的其他减速齿轮机构,并且作为输入部的输入构件、作为减速旋转输出部的输出构件等也可以是其他组合。另外,当然也可以将上述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PU’应用于省略上述第四离合器的6挡变速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利用于安装在汽车上。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自动变速器
2 输入部(输入轴)
5 第一行星齿轮
6 第二行星齿轮
10 输出构件(输出齿轮)
SP 减速齿轮机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
S1 太阳轮(固定齿轮)
R1 齿圈(输入齿轮)
CR1 行星架(减速旋转输出部)
P1 小齿轮
SP’ 减速齿轮机构(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
S1 太阳轮(固定齿轮)
R1’ 齿圈(减速旋转输出部)
CR1’ 行星架(输入齿轮)
P11 第一小齿轮
P12 第二小齿轮
PU 行星齿轮组(单元)
S2 第一太阳轮
RS 中间齿轮
R2 第一齿圈
S3 第二太阳轮
R3 第二齿圈
CR2 共用行星架
P2 第一小齿轮
P3 第二小齿轮
C-1 第一离合器
C-2 第二离合器
C-3 第三离合器
C-4 第四离合器
B-1 第一卡止单元(制动器)
B-2 第二卡止单元(制动器)

Claims (5)

1.一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
减速旋转输出部,对输入部的输入旋转进行减速并输出,
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太阳轮;一体形成的中间齿轮,在内周侧形成有第一齿圈,并且在外周侧形成有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共用行星架,将第一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其中,所述第一小齿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以及所述第一齿圈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以及所述第二齿圈啮合,并且从径向上观察,该第二小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在轴向上重叠配置,
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经由第一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输入部经由第二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经由第三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卡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齿圈与第二卡止单元连接,所述共用行星架与输出构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卡止单元接合来形成前进1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卡止单元接合来形成前进2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三离合器接合来形成前进3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接合来形成前进4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三离合器接合来形成前进5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卡止单元接合来形成前进6挡,
通过使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卡止单元接合来形成后退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变速器具有对所述输入部的输入旋转进行减速并向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输出的减速齿轮机构,
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包括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具有太阳轮、齿圈、行星架,该行星架具有与所述太阳轮以及所述齿圈啮合的小齿轮,
固定所述太阳轮,使所述齿圈与所述输入部连接,将所述行星架作为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变速器具有能够连接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的第四离合器,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卡止单元接合来形成前进1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卡止单元接合来形成前进2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三离合器接合来形成前进3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接合来形成前进4挡,
通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接合来形成前进5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接合来形成前进6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三离合器接合来形成前进7挡,
通过使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卡止单元接合来形成前进8挡,
通过使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卡止单元接合来形成后退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变速器具有对所述输入部的输入旋转进行减速并向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输出的减速齿轮机构,
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包括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具有太阳轮、齿圈、行星架,该行星架具有与所述太阳轮啮合的第一小齿轮和与所述齿圈啮合并且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的第二小齿轮,
固定所述太阳轮,使所述行星架与所述输入部连接,将所述齿圈作为所述减速旋转输出部。
CN201580003361.4A 2014-01-14 2015-01-13 自动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494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4224 2014-01-14
JP2014004224 2014-01-14
PCT/JP2015/050598 WO2015108017A1 (ja) 2014-01-14 2015-01-13 自動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9438A true CN105849438A (zh) 2016-08-10
CN105849438B CN105849438B (zh) 2018-05-18

Family

ID=5354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336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49438B (zh) 2014-01-14 2015-01-13 自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31708B2 (zh)
JP (1) JP6128237B2 (zh)
CN (1) CN105849438B (zh)
DE (1) DE112015000304T5 (zh)
WO (1) WO20151080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0671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用的变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23274A1 (de) * 2015-11-25 2017-06-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Getriebe
DE102017202454A1 (de) * 2017-02-15 2018-08-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7202448A1 (de) * 2017-02-15 2018-08-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7212923A1 (de) 2017-07-27 2019-01-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13124107A (zh) * 2021-05-18 2021-07-16 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的并联行星减速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0902A (zh) * 2008-02-28 2011-02-09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多档变速器
JP2011080589A (ja) * 2009-09-09 2011-04-2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
CN102434639A (zh) * 2010-09-13 2012-05-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档变速器
CN102678848A (zh) * 2011-03-07 2012-09-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挡变速器
WO2013146025A1 (ja) * 2012-03-27 2013-10-03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4838A (en) 1978-12-06 1980-09-30 Ford Motor Company Four speed ratio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compact gearing
FR2656055B1 (fr) 1989-12-18 1994-04-29 Lepelletier Pierre Transmission automatique multivitesses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4244461B2 (ja) 1999-09-09 2009-03-2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DE10162888A1 (de) 2001-12-20 2003-07-10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Mehrstufengetriebe
JP2004340164A (ja) 2003-05-13 2004-12-02 Kyowa Metal Work Co Ltd 多段変速遊星歯車列
JP2004340318A (ja) 2003-05-19 2004-12-02 Kyowa Metal Work Co Ltd 多段変速遊星歯車列
US8715130B2 (en) * 2012-05-21 2014-05-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US8545362B1 (en) * 2012-05-25 2013-10-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US8574113B1 (en) * 2012-08-03 2013-11-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ple speed transmission
US8951160B2 (en) * 2013-06-07 2015-02-10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Multi-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0902A (zh) * 2008-02-28 2011-02-09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多档变速器
JP2011080589A (ja) * 2009-09-09 2011-04-2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
CN102434639A (zh) * 2010-09-13 2012-05-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档变速器
CN102678848A (zh) * 2011-03-07 2012-09-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挡变速器
WO2013146025A1 (ja) * 2012-03-27 2013-10-03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0671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用的变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9438B (zh) 2018-05-18
JP6128237B2 (ja) 2017-05-17
US9631708B2 (en) 2017-04-25
US20160305511A1 (en) 2016-10-20
WO2015108017A1 (ja) 2015-07-23
DE112015000304T5 (de) 2016-09-29
JPWO2015108017A1 (ja)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8233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车桥驱动装置
CN105051421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用于运行变速器的方法和机动车
CN103016653B (zh)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
CN104246294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5051418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
US9562589B2 (en)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5849438A (zh) 自动变速器
US20160053869A1 (en)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145133B (zh) 自动变速机
US20130196808A1 (en) Hybrid drive trai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081090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4271984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4514851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4455245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4395641B (zh) 多级变速器
US9856948B2 (en)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210231199A1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with at least one electric machine
CN106687715A (zh) 多挡的车辆传动装置
CN107074093A (zh) 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
CN103429931B (zh) 变速装置
JP5903288B2 (ja) 有段変速機
CN110087927A (zh) 用于汽车的传动装置
CN103671767B (zh) 多级变速器及操作方法
US9394974B2 (en) Transmission for use in motor vehicles
JP6225637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