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5434A -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5434A
CN105845434A CN201610049793.5A CN201610049793A CN105845434A CN 105845434 A CN105845434 A CN 105845434A CN 201610049793 A CN201610049793 A CN 201610049793A CN 105845434 A CN105845434 A CN 105845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re
groove
draw
passage
closing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97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5434B (zh
Inventor
蓝继兴
谢小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m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e Hengs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e Hengsheng filed Critical Xie Hengsheng
Priority to CN2016100497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5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5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5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5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5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8Winding conductors onto closed formers or cores, e.g. threading conductors through toroidal co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包括基座及成型台,基座具有第一顶面及第一侧面,第一顶面形成有适于放置封闭磁芯的容置槽;容置槽在横向上具有一开放侧,开放侧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成型台具有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倾斜引导面;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贴合,且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之间形成有绕线通道,绕线通道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直线段、与所述直线段相连的圆弧段、以及形成于所述圆弧段末端的出线口;倾斜引导面被构造成当线材经由所述绕线通道输送并自出线口送出后,引导线材向远离第二侧面的方向偏移,进而使得该线材沿所述横向螺旋卷绕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封闭磁芯的一个边柱。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封闭磁芯上自动绕线。

Description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背景技术
线圈是电子产品中最为常见的电子元件之一,习知的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这些线圈一般是绕制在磁芯上,而磁芯有封闭磁芯和开放磁芯,对于开放磁芯而言,利用绕线机即可实现在其上面绕线,形成线圈,而对于封闭磁芯而言,由于其为封闭式结构,所以,无法用市面上的绕线机在其上面绕线形成线圈。
目前,在封闭磁芯上绕线的方法是:先利用绕线机绕制成线圈,再将线圈通过人工一圈一圈套入至封闭磁芯中,显然,这种人工套入的方式,效率非常低,不能实现批量生产,而且套入封闭磁芯之后的线圈基本上都会变形,根本不能使用,不良率极高。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516575U,公开了一种绕线治具组件,包含有一柱体,该柱体为圆柱形,且表面设有螺纹部,供以绕设固定一螺形线圈,并于其中一端设有接合部,供以靠抵于磁芯体材料的一端面,以使螺形线圈绕设于磁芯体材料上,该接合部可为一斜切面、一矩形凹槽或为一弧形凹槽,对应适用于各式不同形式的磁芯体材料,以及一限位件靠抵于该磁芯体材料的另一端面,该限位件具有一斜导面,用以使该螺形线圈绕设区域限制于该磁芯体材料之内,此外,该限位件靠抵于磁芯体材料处凹设有一限位槽,用于与磁芯体材料靠抵时固定位准;其中,该螺形线圈为一螺形的扁线圈,而磁芯体材料为一框状结构,能够提供一稳定封闭磁路。
显然,上述专利中,也是将绕制好的线圈利用该治具组件再套入至封闭磁芯上,其工作效率低,不能批量生产,不良率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具有第一顶面及第一侧面,所述第一顶面形成有适于放置封闭磁芯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在横向上具有一开放侧,所述开放侧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
成型台,所述成型台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倾斜引导面;
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贴合,且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之间形成有绕线通道,所述绕线通道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直线段、与所述直线段相连的圆弧段、以及形成于所述圆弧段末端的出线口;
所述倾斜引导面被构造成当线材经由所述绕线通道输送并自所述出线口送出后,引导所述线材在横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偏移,进而使得该线材沿所述横向螺旋卷绕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封闭磁芯的一个边柱。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面还形成有与所述容置槽横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容置槽上所述开放侧相对的另一侧相通,且适于与封闭磁芯的一端卡合;
所述成型台还具有第二顶面,所述第二顶面上形成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容置槽上所述开放侧相通,且适于与所述封闭磁芯的另一端卡合;
所述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且被构造成当所述封闭磁芯的两端分别对应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时,所述封闭磁芯的两个边柱之一的轴线与所述圆弧段的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被构造成可使所述线材在所述绕线通道内输送时沿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偏移。
优选地,所述倾斜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所述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面设有直线槽及与直线槽相连的圆弧槽,当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贴合时,所述直线槽被封闭形成所述绕线通道的直线段,所述圆弧槽被封闭形成所述绕线通道的圆弧段。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的开放侧形成有沿所述容置槽的径向凸出的圆弧挡沿,所述圆弧槽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上与所述圆弧挡沿相对的位置,且被所述圆弧挡沿封闭形成所述绕线通道的圆弧段。
优选地,还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基座横向并排固定,且所述固定座具有一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上形成设有进线槽,所述进线槽被所述第一侧面封闭形成进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与所述绕线通道相连通,且所述进线通道与所述绕线通道交接处形成一切面;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成型台相对于所述基座及固定座沿竖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错位而打开所述绕线通道,并将所述线材自所述切面的位置切断。
优选地,所述基座及固定座固定安装于一载板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座的第三侧面设有缺口槽,所述成型台可竖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缺口槽,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组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闭磁芯绕线机,包括:
如上所述封闭磁芯绕线装置;
送线装置,与所述封闭磁芯绕线装置纵向并排设置,用以以预定推力向所述封闭磁芯绕线装置的绕线通道送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在两个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设置绕线通道,并且该绕线通道的后半段为圆弧形,因此,当线材通过该绕线通道后,即可形成的圆形状,并且从出线口输出,接着在倾斜引导面的引导向横向的一侧偏移,在此状态下,随着线材的输送,出线口输出的线材即可沿横向螺旋卷绕在容置槽的封闭磁芯上,进而实现在封闭磁芯自动绕线,解决了业内多年来长期未能解决的″无法实现在封闭磁芯上自动绕线″的技术难题,其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批量生产,而且,绕制成型的线圈质量可靠,与人工相比,基本上不存在不良率;此外,相对于人工方式,可以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封闭磁芯绕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封闭磁芯与本发明实施例封闭磁芯绕线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封闭磁芯绕线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封闭磁芯绕线装置中固定座与成型台沿竖向滑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封闭磁芯绕线装置中成型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封闭磁芯绕线装置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封闭磁芯绕线装置中基座与成型台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封闭磁芯绕线装置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基座10;
第一顶面101;
容置槽1011;
第一卡槽1012;
圆弧挡沿1013;
第一侧面102;
成型台20;
第二侧面201;
直线槽2011;
圆弧槽2012;
出线口2013;
倾斜引导面202;
第二顶面203;
第二卡槽2031;
固定座30;
第三侧面301;
进线槽3011;
切面302;
载板40;
封闭磁芯50;
边柱50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闭磁芯50绕线装置,包括基座10及成型台20。
具体的,基座10具有第一顶面101及第一侧面102,所述第一顶面101形成有适于放置封闭磁芯50的容置槽1011;所述容置槽1011在横向上具有一开放侧,所述开放侧形成于所述的第一侧面102。也就是说,封闭磁芯50是可以放置在容置槽1011内的,封闭磁芯50一般包括两个相对的边柱501,该边柱501即为待绕线的位置。作为优选地,容置槽1011可以沿纵向的截面呈圆弧形且其轴线与圆弧段的轴线重合。
成型台20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102相对的第二侧面201以及倾斜引导面202。其中,第二侧面201与第一侧面102贴合,且所述第二侧面201与第一侧面102之间形成有绕线通道,所述绕线通道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直线段、与所述直线段相连的圆弧段、以及形成于所述圆弧段末端的出线口2013。
也就是说,成型台20与基座10的横向并排设置,而且,当成型台20的第二侧面201与基座10的第一侧面102贴合时,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201之间的绕线通道为关闭状态,在关闭状态下,绕线通道可以进行送线;而当成型台20的第二侧面201和第一侧面102错位或远离时,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201之间的绕线通道为打开状态。
绕线通道是用于线材输送线材并使线材挤出成圆弧状。具体的,送线方向为从直线段指向圆弧段,当施加纵向的作用力沿所述送线方向输送线材时,线材从直线段向圆弧段运动,在进入圆弧段时,线材随着圆弧段的轨迹运动而弯曲,进而形成与圆弧段相适配弧形线材,形成的弧形线材从出线口2013输出。
倾斜引导面202被构造成当线材经由所述绕线通道输送并自所述出线口2013送出后,引导所述线材在横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201的方向偏移,进而使得该线材沿所述横向螺旋卷绕于所述容置槽1011内的所述封闭磁芯50的一个边柱501。
例如图3示例中,倾斜引导面202与出线口2013在纵向上前后布置,而且,倾斜引导面202在竖向上从上至下向靠近第一侧面102的方向倾斜。可以理解的是,倾斜引导面202可以是倾斜的平面,也可以是倾斜的弧面,以利于引导线材向靠近第一侧面102偏移为准。
当线材在绕线通道的圆弧段内形成弧形线材并从出线口2013输出之后,弧形线材继续运动并触碰到对侧的倾斜引导面202之后,会顺着倾斜引导面 202向远离第二侧面201的方向偏移一定距离,在偏移一定距离之后,随着送线的继续,则从出线口2013排出后弧形线材即可沿横向螺旋运动。因此,只要在容置槽1011内放置封闭磁芯50,并且使得封闭磁芯50的一个边柱501横向置于容置槽1011中,并且确保边柱501的轴线与绕线通道中圆弧段的轴线重合,则沿横向螺旋运动的线材即可螺旋卷绕于该边柱501上形成线圈。
需要说明的是,弧形线材偏移的距离取决于倾斜引导面202的倾斜程度,倾斜程度越大,则偏移的距离越大。而且弧形线材偏移的距离直接影响了形成在边柱501上的线圈的螺距,所以,可以控制倾斜引导面202的倾斜程度进而控制线圈的螺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封闭磁芯50绕线装置,在两个相对的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201之间设置绕线通道,并且该绕线通道的后半段为圆弧形,因此,当线材通过该绕线通道后,即可形成的圆形状,并且从出线口2013输出,接着在倾斜引导面202的引导向横向的一侧偏移,在此状态下,随着线材的输送,出现口输出的线材即可沿横向螺旋卷绕在容置槽1011的封闭磁芯50上,进而实现在封闭磁芯50自动绕线,解决了业内多年来长期未能解决的″无法实现在封闭磁芯50上自动绕线″的技术难题,其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批量生产,而且,绕制成型的线圈质量可靠,与人工相比,基本上不存在不良率;此外,相对于人工方式,可以节省成本。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顶面101还形成有与所述容置槽1011横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卡槽1012;所述第一卡槽1012与所述容置槽1011上所述开放侧相对的另一侧相通,且适于与封闭磁芯50的一端卡合。
成型台20还具有第二顶面203,所述第二顶面203上形成与所述第一卡槽1012相对的第二卡槽2031;所述第二卡槽2031与所述容置槽1011上所述开放侧相通,且适于与所述封闭磁芯50的另一端卡合。
第一卡槽1012及第二卡槽2031的深度小于所述容置槽1011的深度,且被构造成当所述封闭磁芯50的两端分别对应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1012和第二卡槽2031时,所述封闭磁芯50的两个边柱501之一的轴线与所述圆弧段的轴线重合。
也就是说,第一卡槽1012和第二卡槽2031对应位于容置槽1011横向的 两侧,用于卡放封闭磁芯50的,其截面形状可以与封闭磁芯50两端的形状相适配,而对于第一卡槽1012及第二卡槽2031的深度,则只要满足当封闭磁芯50两端卡在第一卡槽1012和第二卡槽2031上时,该封闭磁芯50的一个边柱501的轴线与所述圆弧段的轴线重合即可。例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卡槽1012及第二卡槽2031的深度小于容置槽1011的深度,如此,当封闭磁芯50两端卡在第一卡槽1012和第二卡槽2031上时,封闭磁芯50上的边柱501和的容置槽1011之间形成环形腔,线材刚好在能够绕着环形腔旋转进而螺旋卷绕在封闭磁芯50的边柱501上。
采用上述结构,方便于封闭磁芯50的放置和固定,具体的,在需要绕线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封闭磁芯50向下卡入至第一卡槽1012和第二卡即可,而在绕完线之后,只需要稍用力将封闭磁芯50拔出即可。
对应的,倾斜引导面202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卡槽2031的一侧,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二卡槽2031的另一侧。如此,可以使得倾斜引导面202与出线口2013在纵向上前后布置,确保从出线口2013挤出形成的弧形线材能够顺利触碰到另一侧的倾斜引导面202,进而在倾斜引导面202的引导下向靠近第一侧面102的方向偏移。
参照图4及图5所示,更为有利的,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面201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被构造成可使所述线材在所述绕线通道内输送时沿远离所述第一侧面102的方向偏移。由于大多数线圈要求每一圈线材都紧密排列,也就是要求螺距非常小,所以,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侧面201设置成倾斜面来达到该目的。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第二侧面201上在纵向上从前至后向远离第一侧面102的方向倾斜,对应的,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201贴合适配,如此,线材在绕线通道内弯曲的同时,向远离第一侧面102的方向偏移,也就是,线材在绕线通道内偏移的方向与从绕线通道送出后在倾斜引导面202上偏移的方向是刚好相反的,藉此,最终螺旋卷绕形成的线圈的螺距极小,可以做到线圈上相邻两圈线材彼此贴合,进而满足线圈要求。
参照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侧面201设有直线槽2011及与直线槽2011相连的圆弧槽2012,当所述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201贴合时,所述直线槽2011被封闭形成所述绕线通道的直线段,所述圆 弧槽2012被封闭形成所述绕线通道的圆弧段。
也就是说,在第二侧面201上设置直线槽2011及圆弧槽2012,而第一侧面102为平面,没有设置槽结构,如此,在通过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201贴合,即可将直线槽2011和圆弧槽2012封闭形成绕线通道,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参照图3及图8所示,更为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容置槽1011的开放侧形成有沿所述容置槽1011的径向凸出的圆弧挡沿1013,所述圆弧槽2012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201上与所述圆弧挡沿1013相对的位置,且被所述圆弧挡沿1013封闭形成所述绕线通道的圆弧段。例如图3所示,圆弧挡沿1013靠近所述第二侧面201的侧面与第一侧面102形成一体的,第二侧面201的圆弧槽2012与容置槽1011的轴线重合,且直径小于的容置槽1011的直径,当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201贴合时,圆弧挡沿1013也与第二侧面201贴合,从而将圆弧槽2012封闭成绕线通道的圆弧段。如此,可以确保线材能够顺利地在容置槽1011内沿封闭磁芯50的边柱501的轴线螺旋卷绕。
需要说明的是,圆弧挡沿1013的厚度一般不宜太厚,以免影响螺旋卷绕后形成的线圈的螺距。
参照图1至图3及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座30及驱动装置。固定座30与所述基座10横向并排固定,且所述固定座30具有一第三侧面301,所述第三侧面301上形成设有进线槽3011,例如图5所示,进线槽3011也为直线状并沿纵向延伸。所述进线槽3011被所述第一侧面102封闭形成进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与所述绕线通道相连通,且所述进线通道与所述绕线通道交接处形成一切面302。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成型台20相对于所述基座10及固定座30沿竖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侧面201与第一侧面102错位而打开所述绕线通道,并将所述线材自所述切面302的位置切断。
也就是说,固定座30与基座10是相对固定的,而成型台20是可以相对于固定座30及基座10沿竖向运动的,当成型台20沿竖向运动时,进线通道与绕线通道是上下错位,而由于进线通道与绕线通道的交接处形成有切面302,因此,位于进线通道和绕线通道内的线材即可被切断。
由此,当在封闭磁芯50的一个边柱501上绕完线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 的成型台20沿竖向运动,使得第二侧面201和第一侧面102错位进而将绕线通道和进线通道内的线材自切面302位置切断,再拔出封闭磁芯50即可。接着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成型台20复位,绕线通道与进线通道恢复连通,可准备下一次绕线(例如在该封闭磁芯50的另一边柱501上绕线)。
换言之,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在绕完线后自动切断线材,进而在取出封闭磁芯50后,循序进行下一次绕线,即可以实现连续绕线作业,提高其工作效率。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更为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座10及固定座30固定安装于一载板40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座30的第三侧面301设有缺口槽,所述成型台20可竖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缺口槽,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40的下表面。如此,基座10、固定座30可以相对固定,而成型台20则可以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相对于基座10和固定座30沿竖向上下滑动,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气缸组件,通过气缸组件的伸出和缩回实现成型台20上下滑动的驱动,其结构简单,运动平稳可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封闭磁芯50绕线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封闭磁芯50绕线装置及一送线装置。
送线装置与所述封闭磁芯50绕线装置纵向并排设置,用以以预定推力向所述封闭磁芯50绕线装置的绕线通道送线。也就是说,送线装置向封闭磁芯50绕线装置的进线通道输送线材,线材经由绕线通道挤出形成弧形并沿横向螺旋卷绕于封闭磁芯50的边柱501上。如此,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绕线,工作效率更高。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封闭磁芯50绕线装置及绕线机,可以实现在封闭磁芯50自动绕线,解决了业内多年来长期未能解决的″无法实现在封闭磁芯50上自动绕线″的技术难题,其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批量生产,而且,绕制成型的线圈质量可靠,与人工相比,基本上不存在不良率;此外,相对于人工方式,可以节省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 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具有第一顶面及第一侧面,所述第一顶面形成有适于放置封闭磁芯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在横向上具有一开放侧,所述开放侧形成于所述第一侧面;
成型台,所述成型台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倾斜引导面;
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贴合,且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之间形成有绕线通道,所述绕线通道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直线段、与所述直线段相连的圆弧段、以及形成于所述圆弧段末端的出线口;
所述倾斜引导面被构造成当线材经由所述绕线通道输送并自所述出线口送出后,引导所述线材在横向上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偏移,进而使得该线材沿所述横向螺旋卷绕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封闭磁芯的一个边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面还形成有与所述容置槽横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容置槽上所述开放侧相对的另一侧相通,且适于与封闭磁芯的一端卡合;
所述成型台还具有第二顶面,所述第二顶面上形成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容置槽上所述开放侧相通,且适于与所述封闭磁芯的另一端卡合;
所述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且被构造成当所述封闭磁芯的两端分别对应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时,所述封闭磁芯的两个边柱之一的轴线与所述圆弧段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被构造成可使所述线材在所述绕线通道内输送时沿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所述圆弧段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设有直线槽及与直线槽相连的圆弧槽,当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贴合时,所述直线槽被封闭形成所述绕线通道的直线段,所述圆弧槽被封闭形成所述绕线通道的圆弧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开放侧形成有沿所述容置槽的径向凸出的圆弧挡沿,所述圆弧槽形成于所述第二侧面上与所述圆弧挡沿相对的位置,且被所述圆弧挡沿封闭形成所述绕线通道的圆弧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基座横向并排固定,且所述固定座具有一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上形成设有进线槽,所述进线槽被所述第一侧面封闭形成进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与所述绕线通道相连通,且所述进线通道与所述绕线通道交接处形成一切面;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成型台相对于所述基座及固定座沿竖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错位而打开所述绕线通道,并将所述线材自所述切面的位置切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及固定座固定安装于一载板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座的第三侧面设有缺口槽,所述成型台可竖向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缺口槽,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组件。
10.一种封闭磁芯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封闭磁芯绕线装置;
送线装置,与所述封闭磁芯绕线装置纵向并排设置,用以以预定推力向所述封闭磁芯绕线装置的绕线通道送线。
CN201610049793.5A 2016-01-25 2016-01-25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Active CN105845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793.5A CN105845434B (zh) 2016-01-25 2016-01-25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793.5A CN105845434B (zh) 2016-01-25 2016-01-25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5434A true CN105845434A (zh) 2016-08-10
CN105845434B CN105845434B (zh) 2017-07-21

Family

ID=56580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9793.5A Active CN105845434B (zh) 2016-01-25 2016-01-25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543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2873A (zh) * 2019-04-12 2019-06-11 深圳市艾默锝科技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
CN113711477A (zh) * 2019-04-16 2021-11-26 株式会社虹之机器 定子线圈卷线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5368A (ja) * 1999-07-02 2001-01-19 Tokin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1060742Y (zh) * 2007-07-04 2008-05-14 中山市安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环自动绕线机的导线针装置
CN201117430Y (zh) * 2007-11-17 2008-09-17 中山市安稳科技有限公司 磁环自动绕线机的行线腔体装置
CN204760228U (zh) * 2015-06-11 2015-11-11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穿套管绕线机
CN205542386U (zh) * 2016-01-25 2016-08-31 徐祥来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5368A (ja) * 1999-07-02 2001-01-19 Tokin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1060742Y (zh) * 2007-07-04 2008-05-14 中山市安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环自动绕线机的导线针装置
CN201117430Y (zh) * 2007-11-17 2008-09-17 中山市安稳科技有限公司 磁环自动绕线机的行线腔体装置
CN204760228U (zh) * 2015-06-11 2015-11-11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穿套管绕线机
CN205542386U (zh) * 2016-01-25 2016-08-31 徐祥来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2873A (zh) * 2019-04-12 2019-06-11 深圳市艾默锝科技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
CN109872873B (zh) * 2019-04-12 2023-11-10 深圳市艾默锝科技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
CN113711477A (zh) * 2019-04-16 2021-11-26 株式会社虹之机器 定子线圈卷线装置
CN113711477B (zh) * 2019-04-16 2024-01-26 株式会社虹之机器 定子线圈卷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5434B (zh) 2017-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306442T2 (de) Gerät zum Bearbeiten einer Linse
CN105665584A (zh) 螺旋筋绕制机
CN110893446B (zh) 通用型拉线折弯器
CN105845434A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109872873B (zh) 绕线装置
EP0178851A2 (en) Improved toroidal transformer and machin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oroidal transformers
CN105513790A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205542386U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105656264A (zh) 一种高速无刷电机锭子多股股漆包圆铜线自动绕线机
CN205393399U (zh) 扁形螺旋筋绕制机
CN205542387U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JPS5829352A (ja) フラツトモ−タのア−マチユアコイル巻線装置
CN105827075A (zh)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设备
US7162792B2 (en)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CN209313657U (zh) 一种转子绝缘端板的自动装配装置
CN209491694U (zh) 一种快速定位组装治具
CN1189915A (zh) 偏转线圈的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CN208603226U (zh) 管材储料运输构件及管材储料运输装置
CN208772338U (zh) 一种钢丝绳熔断装置
CN109802168A (zh) 盖合装置和电池生产设备
CN205414251U (zh) 圆形螺旋筋绕制机
CN109243802A (zh) 一种变压器圆形铁芯装配装置
US20040108401A1 (en) Method for winding onto a toroidal core
CN210039773U (zh) 一种线束生产用成型装置
CN205645524U (zh) 一种扁线连续卷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1

Address after: 518000 south 10 floor, 132 Gang Zi street, Baoan District Xinqiao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m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wo building, 6 Ting Ting Gang Industrial Area, Baoan District manhole, Shenzhen,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Xie Hengsheng

Patentee before: Xu Xiang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