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2873B - 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2873B
CN109872873B CN201910294299.9A CN201910294299A CN109872873B CN 109872873 B CN109872873 B CN 109872873B CN 201910294299 A CN201910294299 A CN 201910294299A CN 109872873 B CN109872873 B CN 109872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groove
insert
hole
wir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42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72873A (zh
Inventor
谢小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mo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mo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mo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mo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42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2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2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2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2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2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基座、镶件及盖板,基座的表面设有收容槽及第一线槽,第一线槽临近收容槽的外侧;镶件嵌设在基座中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镶件上具有弧形的第二线槽,第二线槽临近收容槽的外侧;当镶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线槽与第一线槽拼接,以使线材经由依次经过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后螺旋缠绕于收容槽内的线圈骨架上;当镶件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线槽向远离收容槽的一侧偏离,以使线材在经过第一线槽后向远离收容槽的一侧偏离;盖板盖设于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上,以限定出绕线通道。根据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在绕制成型后的线圈,其首端形成一线头,以方便在后续装配过程中与其他元件连接,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线圈骨架上绕线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器件是电子产品中最为常见的电子元件之一,电磁器件一般具有线圈,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具有线圈的最常见的电磁器件有电感、变压器、滤波器和天线等,而线圈一般是绕制在线圈骨架上。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绕线设备,利用预定形状的绕线通道输送线材,使得线材经由该绕线通道之后螺旋缠绕于线圈骨架上,这种绕线设备能够实现在封闭线圈骨架(例如矩形磁芯)上绕线,解决了封闭线圈骨架绕线困难、效率低等问题。
然而,这种绕线设备,由于线材是经由预定形状的绕线通道弯曲成环形的,所以,线材的首端经过绕线通道后也是呈环形并缠绕于线圈骨架上的,而在绕制成型后,当这些成型的电磁器件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时,需要将线材的首端与其他电子器件进行连接,以元件之间的完成装配,此时,需要人工将线材的首端牵出,由于电磁器件体积小,线材细,人工将线材的首端拉长变得较为困难,且降低了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绕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表面设有收容槽及第一线槽,所述收容槽适于放置线圈骨架,所述第一线槽临近所述收容槽的外侧;
镶件,所述镶件嵌设在所述基座中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镶件上具有弧形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临近所述收容槽的外侧;
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第一线槽拼接,以使线材经由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后螺旋缠绕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线圈骨架上;当所述镶件自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偏离,以使线材在经过所述第一线槽后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偏离;
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上,以限定出绕线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装置,镶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线槽与第一线槽拼接,以使线材经由依次经过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后螺旋缠绕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线圈骨架上;当镶件自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线槽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偏离,以使线材在经过第一线槽后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偏离,如此,在绕线开始时,可以将镶件切换至第二位置,使得线材的首端经过第一线槽后向远离收容槽的一侧偏离形成一个线头,然后再将镶件切换至第一位置,使得后续的线材经过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后螺旋缠绕于收容槽内的所述线圈骨架,完成绕线,由此,绕制成型后的线圈,其首端具有一线头,以方便在后续装配过程中与其他元件连接,提高装配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绕线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镶件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或可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线槽包括直线段及弧形段,所述直线段切向连接在所述弧形段的进线端;
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弧形段的出线端拼接,使得线材经由依次经过所述直线段、所述弧形段及第二线槽后螺旋缠绕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线圈骨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线槽的半径与所述弧形段的半径大体相等,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的圆心与所述弧形段的圆心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座的表面设有嵌套孔,所述收容槽的一侧敞开形成敞口,所述敞口与所述嵌套孔相贯通,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镶件封闭所述敞口,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镶件打开所述敞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嵌套孔包括滑孔及拼接孔,所述滑孔在所述基座的表面内延伸形成扇环形,所述拼接孔位于所述滑孔延伸方向的一端,且所述拼接孔的两侧与所述滑孔和所述敞口相贯通;
所述镶件包括滑动部及连接在所述滑动部一端的拼接部,所述第二线槽设在所述拼接部的表面;所述滑动部设在所述滑孔内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所述拼接部设在所述拼接孔内,且可随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拼接孔内运动而封闭或打开所述敞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拼接孔具有一导向侧壁,所述拼接部具有一与所述导向侧壁贴合的导向侧面,当所述滑动部自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向侧面沿所述导向侧壁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镶件相连,以驱动所述镶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驱动孔,所述镶件上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驱动孔内;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线槽具有第一侧壁,所述弧形段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并限定出适于线材输送的所述绕线通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绕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绕线装置(去除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绕线装置(去除盖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绕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绕线装置中基座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绕线装置中推杆和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绕线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基座10;
收容槽H10;
敞口H101;
第一线槽H11;
直线段H111;
弧形段H112;
第二侧壁S110;
嵌套孔H12;
滑孔H121;
拼接孔H122;
导向侧壁S120;
镶件20;
滑动部201;
拼接部202;
第二线槽2021;
第一侧壁S202;
导向侧面S203;
盖板30;
驱动机构40;
推杆401;
驱动件402;
驱动气缸50;
承载座60。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装置,包括基座10、镶件20及盖板30。
具体地,基座10的表面设有收容槽H10及第一线槽H11,所述收容槽H10适于放置线圈骨架,所述第一线槽H11临近所述收容槽H10的外侧,在图1示例中,线圈骨架为封闭磁芯,该封闭磁芯具有两个边柱,封闭磁芯竖直放置在收容槽H10内,边柱保持竖直状态。第一线槽H11用于输送线材(例如漆包线),将线材向收容槽H10的方向输送。
镶件20嵌设在所述基座10中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镶件20上具有弧形的第二线槽2021,所述第二线槽2021临近所述收容槽H10的外侧。
当所述镶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2021与所述第一线槽H11拼接,以使线材经由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线槽H11和第二线槽2021后螺旋缠绕于所述收容槽H10内的所述线圈骨架上。当所述镶件20自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2021向远离所述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以使线材在经过所述第一线槽H11后向远离所述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
也就是说,镶件20在基座10上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而该镶件20上设有第二线槽2021,该第二线槽2021呈弧形且临近收容槽H10的外侧。
当所述镶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镶件20上第二线槽2021与基座10上的第一线槽H11拼接,即第二线槽2021的进线端与第一线槽H11的出现端对接,第二线槽2021的出线端通向收容槽H10,在此状态下,线材从第一线槽H11向第二线槽2021输送,由于第二线槽2021为弧形,线材在经过第二线槽2021之后,可以螺旋缠绕于收容槽H10内的线圈骨架上。
而当镶件20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线槽2021向远离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即第二线槽2021的进线端与第一线槽H11的出现端具有间隙,第二线槽2021的出线端远离收容槽H10,此时,第二线槽2021偏离原始的绕线路径,在此状态下,线材在经过第一线槽H11后,会向远离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也即是线材从第一线槽H11输出之后会偏离原始的绕线路径,进而使得线材不能按照原始的绕线路径输送。
盖板30盖设于所述第一线槽H11和第二线槽2021上,以限定出绕线通道,如此,线材可以在该绕线通道内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至图8示例中,绕线通道为两个,对应的,镶件20也为两个,如此,两个绕线通道与两个镶件20配合,以使实现同时向封闭磁芯的两个边柱上分别绕线。
参照图1至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具体应用中,该绕线装置与送线机构配合,利用送线机构将线材向绕线装置输送。首先,在收容槽H10内放置线圈骨架,并将镶件20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使得第二线槽2021向远离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接着,线材的首端穿入至绕线通道内,随着送线机构的输送,线材在绕线通道内先沿第一线槽H11输送,由于第二线槽2021向远离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所以,从第一线槽H11输出的线材会向远离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使得线材的首端形成一段一定长度的线头。进一步地,再将镶件20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使得第二线槽2021重新与第一线槽H11拼接,此时,线材进入至第二线槽2021内,并沿第二线槽2021输送,最后从第二线槽2021的出线端输出并螺旋缠绕至收容槽H10中的线圈骨架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装置,镶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线槽2021与第一线槽H11拼接,以使线材经由依次经过第一线槽H11和第二线槽2021后螺旋缠绕于所述收容槽H10内的所述线圈骨架上;当镶件20自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线槽2021向远离所述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以使线材在经过第一线槽H11后向远离所述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如此,在绕线开始时,可以将镶件20切换至第二位置,使得线材的首端经过第一线槽H11后向远离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形成一个线头,然后再将镶件20切换至第一位置,使得后续的线材经过第一线槽H11和第二线槽2021后螺旋缠绕于收容槽H10内的所述线圈骨架,完成绕线,由此,绕制成型后的线圈,其首端具有一线头,以方便在后续装配过程中与其他元件连接,提高装配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镶件20可以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或可转动。也就是说,镶件20与基座10之间是相对可移地连接在一起或者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如此,实现镶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切换。
参照图1至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槽H11包括直线段H111及弧形段H112,所述直线段H111切向连接在所述弧形段H112的进线端。
当所述镶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2021与所述弧形段H112的出线端拼接,使得线材依次经过所述直线段H111、所述弧形段H112及第二线槽2021后螺旋缠绕于所述收容槽H10内的所述线圈骨架上。
也就是说,当所述镶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二线槽2021与弧形段H112的出线端拼接后,直线段H111、弧形段H112及第二线槽2021依次连通,直线段H111的进线端连接至送线机构,如此,线材依次经过所述直线段H111、所述弧形段H112及第二线槽2021后螺旋缠绕于所述收容槽H10内的所述线圈骨架上,实现绕线。
而当镶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线槽2021向远离收容槽H10的一侧偏离,线材在经过第一线槽H11的直线段H111之后,再进入至弧形段H112,通过弧形段H112对线材进行与预弯曲,使得线材从弧形段H112输出之后形成弯曲的线头。当镶件20从第二位置重新切换至第一位置时,镶件20向靠近内收容槽H10的一侧运动,可以将弯曲的线头向内收容槽H10的一侧进一步弯曲,以便线头能够准确的穿入至线圈骨架中(例如线头从封闭磁芯的两个边柱之间穿入),换言之,这种经过弧形段H112预弯曲的线头,能够确保在镶件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切换时,准确地穿入至线圈骨架,提高绕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有利地,第二线槽2021的半径与所述弧形段H112的半径大体相等,当所述镶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2021的圆心与所述弧形段H112的圆心重合。
如此,可以确保镶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线槽2021与第一线槽H11的弧形段H112拼接为一个连续的圆弧槽,线材经过该圆弧槽输出后,可以紧密可靠地螺旋缠绕在收容槽H10中的线圈骨架上。
参照图1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座10的表面设有嵌套孔H12,所述收容槽H10的一侧敞开形成敞口H101,所述敞口H101与所述嵌套孔H12相贯通,当所述镶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镶件20封闭所述敞口H101,当所述镶件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镶件20打开所述敞口H101。
在图3至图4示例中,镶件20设在嵌套孔H12内,并且可以才嵌套孔H12内滑动,此外,镶件20位于收容槽H10上敞口H101的一侧,当镶件20运动至第一位置时,该镶件20贴靠在收容槽H10的敞口H101的一侧,并封闭该敞口H101,而当镶件2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该镶件20与收容槽H10的敞口H101分离,以打开该敞口H101。
本实施例中,将收容槽H10的一侧设置为敞开结构,可以使得镶件20在第一位置时,镶件20上的第二线槽2021更加贴近收容槽H10内的线圈骨架,进而使得绕制成型后的线圈与线圈骨架之间更加紧密。
参照图1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嵌套孔H12包括滑孔H121及拼接孔H122,所述滑孔H121在所述基座10的表面内延伸形成扇环形,所述拼接孔H122位于所述滑孔H121延伸方向的一端,且所述拼接孔H122的两侧与所述滑孔H121和所述敞口H101相贯通。
镶件20包括滑动部201及连接在所述滑动部201一端的拼接部202,所述第二线槽2021设在所述拼接部202的表面;所述滑动部201设在所述滑孔H121内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所述拼接部202设在所述拼接孔H122内,且可随所述滑动部201在所述拼接孔H122内运动而封闭或打开所述敞口H101。
也就是说,拼接孔H122与滑孔H121在基座10的表面上是相互贯通的,并且,拼接孔H122临近收容槽H10并与收容槽H10一侧的敞口H101相贯通。而滑动部201与滑孔H121的形状相适配,可以在滑孔H121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而拼接部202是连接在滑动部201的一端且临近收容槽H10,当滑动部201在滑孔H121内滑动时,则滑动部201带动拼接部202在拼接孔H122内运动。
具体地,当滑动部201在滑孔H121内向第一位置滑动时,拼接部202在拼接孔H122内向靠近收容槽H10的方向运动,进而封闭收容槽H10的敞口H101,此时,拼接部202上的第二线槽2021与基座10上的弧形段H112拼接,线材经由直线段H111、弧形段H112及第二线槽2021后输出至收容槽H10中,并螺旋缠绕在线圈骨架上。而当滑动部201在滑孔H121内向第二位置滑动时,拼接部202在拼接孔H122内向远离收容槽H10的方向运动,进而打开收容槽H10的敞口H101,此时,拼接部202上的第二线槽2021即可与弧形段H112偏离,线材经直线段H111、弧形段H112之后向远离收容槽H10的方向偏离,形成线头。
本实施例中,滑孔H121形成为扇环形,可以滑动部201在滑动孔沿弧形路径滑动,对应的,连接在滑动部201上的拼接部202在拼接孔H122内的运动为偏转运动,这种偏转运动可以使得拼接部202将线头向靠近收容槽H10一侧弯曲时,线头更加容易弯曲,确保线头更容易穿入线圈骨架,工作稳定可靠,而如果拼接头采用直线运动方式,容易造成线头弯曲变形,进而难以准确插入线圈骨架,最终导致线材卡死,机械故障等问题。
基于上文所述,可以理解的是,嵌套孔H12及镶件20的结构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确保镶件20在嵌套孔H12内运动,并实现镶件20上的第二线槽2021与基座10上的第一线槽H11拼接或偏离即可。换言之,嵌套孔H12可以构造成其他结构形式,镶件20构造成与嵌套孔H12相适配的结构,例如,嵌套孔H12形成为大体的矩形,镶件20在嵌套孔H12内作直线运动,进而封闭或打开收容槽H10一侧的敞口H101。
参照图7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拼接孔H122具有一导向侧壁S120,所述拼接部202具有一与所述导向侧壁S120贴合的导向侧面S203,当所述滑动部201自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向侧面S203沿所述导向侧壁S120滑动,在图7及图8示例中,导向侧壁S120和导向侧面S203为弧形。
也就是说,当拼接部202在拼接孔H122内运动时,可以利用拼接部202上的导向侧壁S120和拼接孔H122的导向侧面S203相对滑动,确保拼接部202滑动路径准确可靠,最终可以确保拼接部202上第二线槽2021与基座10上的第一线槽H11准确拼接,进而使得线材在绕线通道内输送更加可靠,防止第二线槽2021与第一线槽H11拼接处容易卡线等问题。
参照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线槽2021具有第一侧壁S202,所述弧形段H112具有第二侧壁S110,所述第一侧壁S202与所述第二侧壁S110相对并限定出适于线材输送的所述绕线通道。
也就是说,第二线槽2021宽度方向的一侧是敞开的,另一侧具有第一侧壁S202,而第一线槽H11的弧形段H112宽度方向靠近第二线槽2021的一侧是敞开的,另一侧具有第二侧壁S110,第二侧壁S110和第一侧壁S202相对,当第二线槽2021和弧形段H112拼接时,第一侧壁S202和第二侧壁S110之间限定出上述绕线通道。
由此,可以使得镶件20切换至第一位置时,线材能够顺利进入至绕线通道中,并且,镶件20向靠近收容槽H10的一侧运动时,可以利用第二线槽2021上的第一侧壁S202对线槽产生推挤,进而使得线材能够被可靠地弯曲。
参照图9及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机构40,所述驱动机构40与所述镶件20相连,以驱动所述镶件2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如此,可以利用驱动机构40驱动镶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实现自动化操作,加工效率高。
具体地,驱动机构40可以包括推杆401及驱动件402,推杆401的一端设有驱动孔,所述镶件20上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驱动孔内;驱动件402与所述推杆40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件402可以采用气缸或直线模组等。
当驱动件402工作时,驱动件402驱动推动推杆401运动,推杆401进一步通过销轴推动镶件20在嵌套孔H12内滑动,如此,实现镶件20的驱动,其结构简单,驱动稳定可靠。
为了便于驱动件402及推杆401的安装,在图1至图3示例中,在基座10下方设有承载座60,承载座60和基座10之间限定有滑道,推杆401可滑动设在滑道内,驱动件402固定在承载座60的一端,如此,可以确保推杆401能够顺利可靠地推动镶件20运动。
参照图1至图2,及图9至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30可滑动设在所述基座10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绕线通道,如此,在绕线完成后,通过打开绕线通道,以便于线圈及线圈骨架的取出。
示例性的,承载座60的一侧设有驱动盖板30滑动的驱动气缸50,通过驱动气缸50驱动盖板30运动而打开或关闭绕线通道,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表面设有收容槽及第一线槽,所述收容槽适于放置线圈骨架,所述第一线槽临近所述收容槽的外侧;
镶件,所述镶件嵌设在所述基座中且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镶件上具有弧形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临近所述收容槽的外侧;
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第一线槽拼接,以使线材经由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后螺旋缠绕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线圈骨架上;当所述镶件自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偏离,以使线材在经过所述第一线槽后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偏离;
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上,以限定出绕线通道;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镶件相连,以驱动所述镶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基座的表面设有嵌套孔,所述收容槽的一侧敞开形成敞口,所述敞口与所述嵌套孔相贯通,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镶件封闭所述敞口,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镶件打开所述敞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或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包括直线段及弧形段,所述直线段切向连接在所述弧形段的进线端;
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弧形段的出线端拼接,使得线材经由依次经过所述直线段、所述弧形段及第二线槽后螺旋缠绕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线圈骨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槽的半径与所述弧形段的半径相等,当所述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线槽的圆心与所述弧形段的圆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孔包括滑孔及拼接孔,所述滑孔在所述基座的表面内延伸形成扇环形,所述拼接孔位于所述滑孔延伸方向的一端,且所述拼接孔的两侧与所述滑孔和所述敞口相贯通;
所述镶件包括滑动部及连接在所述滑动部一端的拼接部,所述第二线槽设在所述拼接部的表面;所述滑动部设在所述滑孔内且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滑动,所述拼接部设在所述拼接孔内,且可随所述滑动部在所述拼接孔内运动而封闭或打开所述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孔具有一导向侧壁,所述拼接部具有一与所述导向侧壁贴合的导向侧面,当所述滑动部自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向侧面沿所述导向侧壁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驱动孔,所述镶件上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驱动孔内;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槽具有第一侧壁,所述弧形段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并限定出适于线材输送的所述绕线通道。
CN201910294299.9A 2019-04-12 2019-04-12 绕线装置 Active CN109872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4299.9A CN109872873B (zh) 2019-04-12 2019-04-12 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4299.9A CN109872873B (zh) 2019-04-12 2019-04-12 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2873A CN109872873A (zh) 2019-06-11
CN109872873B true CN109872873B (zh) 2023-11-10

Family

ID=6692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4299.9A Active CN109872873B (zh) 2019-04-12 2019-04-12 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28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5749B (zh) * 2019-07-27 2021-06-15 东莞市慧研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q共模电感自动绕线缠脚设备及方法
CN113192751B (zh) * 2021-05-31 2023-04-14 深圳市艾默锝科技有限公司 绕线设备
CN113380537B (zh) * 2021-07-06 2024-02-02 钟红 绕线装置及其绕线设备
CN113380538B (zh) * 2021-07-06 2024-02-02 钟红 绕线挂脚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2839A (zh) * 2013-10-31 2014-03-12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及方法
JP2015226055A (ja) * 2014-05-26 2015-12-14 萬潤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巻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5845434A (zh) * 2016-01-25 2016-08-10 徐祥来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205542387U (zh) * 2016-01-25 2016-08-31 徐祥来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206353482U (zh) * 2017-01-16 2017-07-25 东莞市拿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扩张线圈功能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CN108417383A (zh) * 2018-02-01 2018-08-17 东莞市拿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2839A (zh) * 2013-10-31 2014-03-12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及方法
JP2015226055A (ja) * 2014-05-26 2015-12-14 萬潤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巻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5845434A (zh) * 2016-01-25 2016-08-10 徐祥来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205542387U (zh) * 2016-01-25 2016-08-31 徐祥来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206353482U (zh) * 2017-01-16 2017-07-25 东莞市拿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扩张线圈功能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CN108417383A (zh) * 2018-02-01 2018-08-17 东莞市拿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2873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2873B (zh) 绕线装置
US6633216B2 (en) Self-locating coil assembly
CN101236863B (zh) 极化电磁继电器及线圈结构
CN202475044U (zh) 用于分段定子组件的定子片段的端盖
EP1264955B1 (en) Chain-drive actuator
US8423098B2 (en) Sliding mechanism
CN113380538B (zh) 绕线挂脚设备
WO1982000918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417383B (zh)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CN105513790B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US20060094283A1 (en) Switch with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s
CN219512953U (zh) 绕线挂脚设备
CN215731313U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具有它的绕线设备
US8102231B2 (en) End cap for an inductive component and inductive component
US6807719B2 (en) Automatic variable shear for bridged and unbridged terminal insertion
US4561349A (en) Variable length guide device for a pushed wire
CN113192751B (zh) 绕线设备
KR101635783B1 (ko) 카메라용 조리개 장치
CN209708832U (zh) 绕线装置
CN105845434B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205542387U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113380537B (zh) 绕线装置及其绕线设备
CN205414560U (zh) Pin针料带的裁切工站
CN205542386U (zh) 封闭磁芯绕线装置及绕线机
CN108878220B (zh) 磁保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