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2903A - 偏振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2903A
CN105842903A CN201610075894.XA CN201610075894A CN105842903A CN 105842903 A CN105842903 A CN 105842903A CN 201610075894 A CN201610075894 A CN 201610075894A CN 105842903 A CN105842903 A CN 105842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 light
film
polarization plates
liquid crystal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58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本浩史
叶春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42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2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3Colour selective 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偏振板以及使用该偏振板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偏振板包含吸收型的起偏镜和配置在所述起偏镜上、且抑制处于380~500nm波长区域内的蓝色光透过的蓝色光透过抑制层。蓝色光透过抑制层通过吸收所述蓝色光来抑制其透过。

Description

偏振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蓝光截止功能的偏振板、以及使用该偏振板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IT技术的进步,数码设备渗透进生活,结果观看个人计算机或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便携游戏机等液晶显示装置屏幕的时间大幅增加,但指出LED液晶显示装置发出的光中的蓝色光(蓝光)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减轻进入眼睛的蓝色光,现有公知的是使用具有蓝光截止功能的眼镜或将具有蓝光截止功能的膜外贴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的技术[作为后者的例子,例如特开2014-1446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即使不戴专用的眼镜或不将膜外贴于屏幕也可减轻进入眼睛的蓝色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偏振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1]偏振板,其包含吸收型的起偏镜和配置在所述起偏镜上、且抑制处于380~500nm波长区域内的蓝色光透过的蓝色光透过抑制层。
[2]根据[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蓝色光透过抑制层通过吸收所述蓝色光来抑制所述蓝色光的透过。
[3]根据[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蓝色光透过抑制层在整个380~500nm的波长区域的平均透射率为80%以下。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偏振板还包含配置在所述蓝色光透过抑制层与所述起偏镜之间的热塑性树脂膜。
[5]根据[4]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膜由选自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及(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树脂构成。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偏振板依次包含所述蓝色光透过抑制层、所述起偏镜和粘合剂层。
[7]液晶面板,其包含液晶单元和[6]所述的偏振板,
所述偏振板经由所述粘合剂层层叠于所述液晶单元。
[8]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背光源和[7]所述的液晶面板,
所述偏振板配置在所述液晶单元和所述背光源之间。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可减少来自屏幕的蓝色光的出射量的液晶显示装置。根据该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在不戴专用的眼镜或不将膜外贴于屏幕的情况下减轻进入眼睛的蓝色光。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的层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的层构成的其它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的层构成的又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层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偏振板>
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包含吸收型的起偏镜和配置在其上、且抑制处于380~500nm波长区域内的蓝色光透过的蓝色光透过抑制层(蓝光截止层),具有蓝光截止功能。通过将该偏振板或具备该偏振板的液晶面板搭载于LED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减少从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出射的处于上述波长区域内的蓝色光的量。
(1)偏振板的构成
若参照附图举出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的层构成的例子,则例如如下所述。
图1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图1所示的偏振板1包含:起偏镜5;在起偏镜5的一面经由第1粘接剂层15层叠贴合的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层叠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的外表面的蓝色光透过抑制层(蓝光截止层)30;在起偏镜5的另一面经由第2粘接剂层25层叠贴合的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层叠于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外表面的第1粘合剂层40。第1粘合剂层40可用于将偏振板1贴合于其它的光学部件、例如液晶单元,此时,在得到的液晶面板中,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形成液晶面板中的一方的最表面。关于以下说明的图2所示的偏振板2及图3所示的偏振板3所具有的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也同样。
如后面详细叙述那样,第1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10、20可以为保护起偏镜5的保护膜等。偏振板1为在该热塑性树脂膜的外表面直接形成了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的例子。
图2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的其它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图2所示的偏振板2使用在基材膜31的一面具有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的蓝色光透过抑制膜(蓝光截止膜)35,将其经由第2粘合剂层45层叠贴合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的外表面,除此以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偏振板1同样的层构成。如此,也可以通过使用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并将其经由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等)贴合于偏振板的热塑性树脂膜来对偏振板赋予蓝光截止功能。
图3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的又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图3所示的偏振板3不含第1粘接剂层15及第1热塑性树脂膜10,除此以外,具有与图2所示的偏振板2同样的层构成。如此,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也可以经由第2粘合剂层45层叠贴合于起偏镜5。也可以使用粘接剂层代替第2粘合剂层45(此时,也可以认为图3的层构成与图1的层构成相同)。
并不限于图1~图3的例子,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可以为具有例如如下所述的构成的偏振板。
[a]以起偏镜5为基准,在一侧配置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并且在另一侧也配置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等,偏振板可以含有2个以上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由此,能够提高蓝光截止功能。
[b]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并不一定需要配置于偏振板的最表面。例如,也可以在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的外表面层叠光学功能性膜(或层)、保护膜(也称为“表面保护膜”)、粘合剂层等。参照图2及图3,也可以使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和基材膜31的层叠顺序反转。也可以将用于将偏振板贴合于液晶单元的第1粘合剂层40配置于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侧,在制成液晶面板时将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不配置于最表面而配置于液晶单元侧。
[c]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可以省略。可以省略热塑性树脂膜,在起偏镜5上直接层叠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在起偏镜5上经由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层叠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图3为后者的例子)。另外,参照图1~图3,也可以省略第2粘接剂层25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在起偏镜5上直接层叠第1粘合剂层40。但是,从偏振板的耐久性和起偏镜保护的观点考虑,偏振板优选在起偏镜5的至少一面具备热塑性树脂膜。该热塑性树脂膜也可以为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的基材膜31。
[d]偏振板可以包含图1~图3所示的构成要素以外的其它的构成要素。其它的构成要素的具体例为光学功能性膜(或层)、保护膜、层叠于粘合剂层的外表面的隔离膜(也称为“剥离膜”)等。
其中,通过使用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并将其经由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贴合于作为偏振板的构成要素的其它的膜的表面来将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导入偏振板的方式从偏振板制造的简便性、在选择上述其它膜的种类方面限制少、可从广范围中选择的方面优选。
(2)起偏镜
起偏镜5为用于将来自自然光的某一方向的直线偏振光选择性地透过且吸收另一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的吸收型的起偏镜,例如为使作为二色性色素的碘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吸附取向的碘系起偏镜、使作为二色性色素的二色性染料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吸附取向的染料系起偏镜、及涂敷溶致液晶状态的二色性染料并取向固定化的涂布型起偏镜等。其中,优选使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色素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吸附取向的起偏镜,更优选使碘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吸附取向的起偏镜。
作为构成起偏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使用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而成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以举出与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等。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它单体的例子包含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及具有铵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100mol%左右,优选98mol%以上。聚乙烯醇系树脂也可以进行改性,例如也可使用用醛类进行了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或聚乙烯醇缩乙醛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左右,优选1500~5000左右。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可依据JIS K 6726求出。
将这样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进行制膜的膜作为起偏镜5的原膜使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公知的方法。聚乙烯醇系原膜的厚度例如为150μm以下,优选为100μm以下(例如50μm以下)。
起偏镜5可通过包含如下工序的方法来制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单轴拉伸的工序;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染色,由此使二色性色素吸附的工序;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硼酸水溶液进行处理(交联处理)的工序;及在利用硼酸水溶液的处理后水洗的工序。
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单轴拉伸可以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前、染色的同时或染色之后进行。在染色之后进行单轴拉伸的情况下,该单轴拉伸也可以在硼酸处理之前或硼酸处理中进行。另外,也可以在这些多个阶段中进行单轴拉伸。
在单轴拉伸中,可以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单轴拉伸,也可以使用热辊单轴拉伸。另外,单轴拉伸也可以为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还可以为在使用溶剂或水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通常为3~8倍左右。
作为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染色的方法,例如可采用将该膜浸渍于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的方法。作为二色性色素,可以使用碘或二色性有机染料。另外,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优选预先在染色处理之前实施在水中的浸渍处理。
作为利用碘的染色处理,通常可采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水溶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碘的含量可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01~1重量份左右。碘化钾的含量可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5~20重量份左右。另外,该水溶液的温度可以为20~40℃左右。另一方面,作为利用二色性有机染料的染色处理,通常可采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二色性有机染料的水溶液的方法。含有二色性有机染料的水溶液也可以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作为染色助剂。该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有机染料的含量可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1×10-4~10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的温度可以为20~80℃左右。
作为利用二色性色素染色后的硼酸处理,可采用将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硼酸的水溶液的方法。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该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硼酸的量可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2~15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中的碘化钾的量可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1~20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的温度可以为50℃以上,例如为50~85℃。
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通常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例如可通过将硼酸处理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水来进行。水洗处理中的水的温度通常为5~40℃左右。在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可得到起偏镜5。干燥处理可使用热风干燥机或远红外线加热器来进行。
另外,作为起偏镜5的制造方法的其它例子,例如可以举出: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和特开2012-159778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基材膜的表面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溶液而设置树脂层后,拉伸由基材膜和树脂层构成的层叠膜,接着实施染色处理、交联处理等,由树脂层形成起偏镜层。由基材膜和起偏镜层构成的该偏振性层叠膜可以在起偏镜层表面贴合作为保护膜等的热塑性树脂膜后,剥离除去基材膜,从而制成在起偏镜5的单面具有热塑性树脂膜的偏振板。若在通过基材膜的剥离而露出的起偏镜层表面进一步贴合热塑性树脂膜,则成为在起偏镜5的两面具有热塑性树脂膜的偏振板。
起偏镜5的厚度可以设为40μm以下,优选为30μm以下(例如20μm以下,进一步为15μm以下,另外进一步为10μm以下)。通过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2-159778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可以更容易地制造薄膜的起偏镜5,可以更容易地使起偏镜5的厚度为例如20μm以下,进一步为15μm以下,另外,进一步为10μm以下。起偏镜5的厚度通常为2μm以上。减小起偏镜5的厚度在偏振板、进而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方面有利。
(3)蓝色光透过抑制层
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为抑制处于380~500nm波长区域内的蓝色光透过的层,优选为在整个上述波长区域抑制蓝色光透过的层。为了对偏振板赋予良好的蓝光截止功能,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在整个380~500nm波长区域的平均透射率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75%以下。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的整个380~500nm波长区域的平均透射率可以通过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波长(5nm刻度)的透射率,求出遍及380~500nm波长区域的它们的平均值而得到。
如图2及图3所示,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可以以在基材膜31的一面具有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的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的方式组入偏振板。但是,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并不一定需要层叠于基材膜31的表面,例如可以如以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作为内层的三层结构膜等那样形成于基材膜31的内部,或者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也可以为具有蓝光截止功能的基材膜31本身。
基材膜31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优选光学上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构成,关于其具体例,引用关于后述的热塑性树脂膜的记述。其中,基材膜31优选由选自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及(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树脂构成。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选自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者。在称为“(甲基)丙烯酸酯”等时也是同样的。
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的厚度例如为0.1~100μm,由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和基材膜31构成的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的厚度例如为5~300μm。作为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及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可以使用现有公知构成的膜,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抑制蓝色光透过的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及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大致分为通过吸收该蓝色光来抑制透过的膜(吸收型)和通过反射蓝色光来抑制透过的膜(反射型)。在本发明中,可以尤其优选使用吸收型。这是因为在反射型的情况下,入射于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的外部光发生反射,观看显示屏幕时的色调可能产生着色。若为吸收型,则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能够得到更良好的可视性。另外,在反射型的情况下,在由偏振板和液晶单元构建液晶面板时,若将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配置在起偏镜5与液晶单元之间,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可成为偏振光消除要素。
(4)热塑性树脂膜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分别可以为由具有透光性的(优选光学上透明的)热塑性树脂、例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之类的聚烯烃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之类的纤维素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之类的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这些的混合物、共聚物等构成的膜。其中,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优选分别由选自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及(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树脂构成。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分别可以为未拉伸的膜、或进行了单轴或者双轴拉伸的膜中的任一者。双轴拉伸可以为在2个拉伸方向同时拉伸的同时双轴拉伸,也可以为在规定方向拉伸后在其它方向拉伸的逐次双轴拉伸。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可以为起到保护起偏镜5的作用的保护膜,也可以为兼具相位差膜之类的光学功能的保护膜。相位差膜为出于补偿液晶单元产生的相位差等的目的而使用的光学功能性膜。例如通过将由上述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进行拉伸(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等)或在该热塑性树脂膜上形成液晶层等,可制成赋予任意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膜。
环状聚烯烃系树脂为含有以降冰片烯或四环十二碳烯(别名:二甲桥八氢萘)或这些的衍生物为代表例的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的树脂的总称。若举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具体例,则为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及其氢化物、环状烯烃的加成聚合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之类的链状烯烃或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共聚物、以及将这些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而成的改性(共)聚合物等。其中,作为环状烯烃,可以优选使用利用了降冰片烯或多环降冰片烯系单体等降冰片烯系单体的降冰片烯系树脂。
聚碳酸酯系树脂为由碳酸与二醇或双酚形成的聚酯。其中,从耐热性、耐候性及耐酸性的观点考虑,可以优选使用分子链具有二苯基烷烃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作为聚碳酸酯,可例示:由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别名双酚A)、2,2-双(4-羟基苯基)丁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异丁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之类的双酚衍生的聚碳酸酯。
纤维素酯系树脂为在纤维素中的羟基的至少一部分被乙酸酯化的树脂,也可以为一部分被乙酸酯化、一部分被其它的酸酯化的混合酯。纤维素酯系树脂优选为乙酰纤维素系树脂。作为乙酰纤维素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
聚酯系树脂为具有酯键的、上述纤维素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一般而言由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与多元醇的缩聚物构成。聚酯系树脂的具体例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聚萘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其中,从机械性质、耐溶剂性、耐刮擦性、成本等观点考虑,可以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指重复单元的80摩尔%以上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树脂,也可以含有源自其它的共聚成分的构成单元。
作为其它的共聚成分,可以举出:二羧酸成分及二醇成分。作为二羧酸成分,可以举出:间苯二甲酸、4,4’-二羧基二苯基醚、4,4’-二羧基二苯甲酮、双(4-羧基苯基)乙烷、己二酸、癸二酸、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1,4-二羧基环己烷等。作为二醇成分,可以举出: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环己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等。二羧酸成分和二醇成分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与上述二羧酸成分和二醇成分一起并用对羟基苯甲酸、对β-羟基乙氧基苯甲酸之类的羟基羧酸。作为其它的共聚成分,可以少量使用具有酰胺键、尿烷键、醚键、碳酸酯键等的二羧酸成分及/或二醇成分。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为以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的(含有50重量%以上的)聚合物,优选为在其中共聚有少量的其它共聚成分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也可以进一步共聚第三单官能单体。
作为第三单官能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异或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之类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异或叔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之类的丙烯酸酯类;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2-(1-羟基乙基)丙烯酸甲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正、异或叔丁酯之类的羟基烷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之类的不饱和酸类;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之类的卤代苯乙烯类;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之类的取代苯乙烯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之类的不饱和腈类;马来酸酐、柠康酸酐之类的不饱和酸酐类;苯基马来酰亚胺、环己基马来酰亚胺之类的不饱和酰亚胺类等。第三单官能单体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也可以使多官能单体进一步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共聚。作为多官能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九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十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之类的将乙二醇或其低聚物的两末端羟基用(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的物质;将丙二醇或其低聚物的两末端羟基用(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的物质;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之类的将二元醇的羟基用(甲基)丙烯酸酯化的物质;将双酚A、双酚A的氧化烯加成物、或它们的卤素取代物的两末端羟基用(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的物质;将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之类的多元醇用(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的物质、以及对这些末端羟基开环加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环氧基的物质;对琥珀酸、己二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它们的卤素取代物等二元酸、及它们的氧化烯加成物等开环加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环氧基的物质;(甲基)丙烯酸芳基酯;二乙烯基苯之类的芳香族二乙烯基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使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也可以为进一步进行共聚物具有的官能团间的反应而改性的物质。作为该反应,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甲酯基与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羟基的高分子链内脱甲醇缩合反应、(甲基)丙烯酸的羧基与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羟基的高分子链内脱水缩合反应等。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80~160℃。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与丙烯酸酯系单体的聚合比、各自的酯基的碳链长及它们所具有的官能团的种类、以及相对于所有单体的多官能单体的聚合比的调整来控制。
另外,作为用于提高(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手段,向高分子的主链导入环结构也有效。环结构优选为环状酸酐结构、环状酰亚胺结构及内酯结构等杂环结构。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戊二酸酐结构、琥珀酸酐结构等环状酸酐结构;戊二酰亚胺结构、琥珀酰亚胺结构等环状酰亚胺结构;丁内酯及戊内酯等内酯环结构。越增大主链中的环结构的含量,越可提高(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环状酸酐结构及环状酰亚胺结构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导入:通过将马来酸酐及马来酰亚胺等具有环状结构的单体共聚来导入的方法;通过聚合后脱水脱甲醇缩合反应来导入环状酸酐结构的方法;使氨基化合物反应而导入环状酰亚胺结构的方法等。具有内酯环结构的树脂(聚合物)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得到:制备高分子链具有羟基和酯基的聚合物后,通过加热,根据需要在有机磷化合物之类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得到的聚合物中的羟基和酯基进行环化缩合而形成内酯环结构。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润滑剂、防粘连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耐光剂、耐冲击性改良剂、表面活性剂等。这些添加剂也可以在使用(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外的其它热塑性树脂作为构成热塑性树脂膜的热塑性树脂时使用。
从向膜的制膜性和膜的耐冲击性等观点考虑,(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也可以含有作为冲击性改良剂的丙烯酸系橡胶粒子。丙烯酸系橡胶粒子为以将丙烯酸酯作为主体的弹性聚合物作为必需成分的粒子,可以举出基本上仅由该弹性聚合物构成的单层结构的粒子、或以该弹性聚合物为1层的多层结构的粒子。作为该弹性聚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以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成分,并使可与其共聚的其它的乙烯基系单体及交联性单体共聚的交联弹性共聚物。作为弹性聚合物的主要成分的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烷基的碳数为1~8左右的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使用具有碳原子数4以上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可与该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其它的乙烯基系单体,可以举出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之类的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之类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丙烯腈之类的乙烯基氰化合物等。作为交联性单体,可以举出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交联性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之类的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之类的(甲基)丙烯酸的烯基酯、二乙烯基苯等。
也可以将由不含橡胶粒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膜和由含有橡胶粒子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膜的层叠物作为保护膜。另外,也可以将在由与(甲基)丙烯酸树脂不同的树脂构成的相位差显现层的单面或两面形成(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层而显现相位差的膜作为保护膜。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也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在将偏振板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将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保护膜配置于液晶单元的可视侧,可以抑制液晶单元因紫外线所致的劣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络盐系化合物等。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可以为由相同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也可以为由互相不同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在厚度、添加剂的有无或其种类、相位差特性等方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也可以在其外表面(与起偏镜5相反侧的表面)具备硬涂层、防眩层、防反射层、光扩散层、防静电层、防污层、导电层之类的表面处理层(涂敷层)。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厚度分别通常为5~200μm,优选为10~120μm,更优选为10~85μm。减小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厚度对于偏振板、进而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有利。
(5)粘接剂层
第1、第2热塑性树脂膜10,20可以分别经由第1、第2粘接剂层15、25贴合于起偏镜5。另外,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光学功能性膜等也可以经由粘接剂层进行层叠。作为形成这些粘接剂层的粘接剂,可以使用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或热固化性粘接剂,优选为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
作为水系粘接剂,可以举出: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构成的粘接剂、水系二液型聚氨酯系乳液粘接剂等。其中,可优选使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构成的水系粘接剂。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除将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处理而得到的乙烯基醇均聚物以外,还可使用将乙酸乙烯酯和可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进行皂化处理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系共聚物、或将这些羟基部分改性的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体等。水系粘接剂可含有醛化合物(乙二醛等)、环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羟甲基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胺化合物、多价金属盐等交联剂。
在使用水系粘接剂的情况下,优选在贴合起偏镜5和热塑性树脂膜后实施用于除去水系粘接剂中所含的水的干燥工序。干燥工序后,例如也可以设置在20~45℃左右的温度进行熟化的熟化工序。
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是指通过照射紫外线或电子束这样的活性能量线来固化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的固化性组合物、含有光反应性树脂的固化性组合物、含有粘合剂树脂及光反应性交联剂的固化性组合物等。优选为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作为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举出:光固化性环氧系单体、光固化性(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光固化性聚氨酯系单体这样的光聚合性单体或源自光聚合性单体的低聚物。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含有通过活性能量线的照射来产生中性自由基、阴离子自由基、阳离子自由基这样的活性种的物质的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可以优选使用含有光固化性环氧系单体及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固化性组合物、含有光固化性(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及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固化性组合物、或这些固化性组合物的混合物。
作为光固化性环氧系单体,优选脂环式环氧化合物。脂环式环氧化合物是指分子内具有一个以上与脂环式环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氧乙烷环的结构的化合物。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可以单独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与脂环式环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氧乙烷环的结构”为从以下所示的结构中的(CH2)m中去除1个或多个氢原子的形式的基团。下式中,m为2~5的整数。
[化1]
因此,去除(CH2)m中的1个或多个氢原子的形式的基团键合于其它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可以成为脂环式环氧树脂。(CH2)m中的1个或多个氢原子可以适宜被甲基或乙基等直链状烷基取代。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中,从显示优异的粘接性的方面考虑,优选具有氧杂双环己烷环(上述式中m=4)或氧杂双环庚烷环(上述式中m=5)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以下,具体例示优选使用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化2]
在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的情况下,在贴合起偏镜5和热塑性树脂后,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工序,接着,进行通过照射活性能量线来使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固化的固化工序。因此,在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的情况下,粘接剂层为其固化物层。活性能量线的光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紫外线,具体而言,可使用低压水银灯、中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在贴合起偏镜5和热塑性树脂膜时,为了提高粘接性,可以对这这些的至少任一个贴合面实施皂化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在起偏镜5的两面贴合保护膜时,用于贴合这些保护膜的粘接剂可以为相同种类的粘接剂,也可以为不同种类的粘接剂。
固化后的粘接剂层的厚度通常为20μm以下,优选为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3μm以下。若粘接剂层的厚度过大,则存在粘接剂组合物的反应率降低、偏振板的耐湿热性变差的倾向。粘接剂层的厚度通常为0.01μm以上,优选为0.1μm以上。
(6)粘合剂层
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可以包含用于将其贴合于液晶单元等其它的光学部件的第1粘合剂层40或其它的粘合剂层(用于贴合图2及图3所示的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的第2粘合剂层45、及可用于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光学功能性膜的贴合的粘合剂层等)。
作为如上所述的粘合剂层中使用的粘合剂,可以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硅酮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醚系树脂等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其中,从透明性、粘合力、可靠性、耐候性、耐热性、再加工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在(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中,将具有甲基、乙基或正、异或叔丁基等碳数为20以下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等含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0℃以下的方式配合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基础聚合物有用。
对偏振板的粘合剂层的形成例如可通过如下方法等来进行:使粘合剂组合物溶解或分散于甲苯或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而制备10~40重量%的溶液,将其直接涂布于偏振板的对象面而形成粘合剂层的方式、或预先在实施有脱模处理的隔离膜上片状地形成粘合剂层并将其转移到偏振板的对象面的方式等。粘合剂层的厚度可根据其粘接力等而确定,1~50μm左右的范围是适当的,优选为2~40μm。
偏振板可以包含上述的隔离膜。隔离膜可以为由聚乙烯等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等聚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等构成的膜。其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拉伸膜。
在粘合剂层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配合由玻璃纤维、玻璃珠、树脂珠、金属粉或其它的无机粉末构成的填充剂、颜料、着色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剂等。
作为防静电剂,例如可以举出:离子性化合物、导电性微粒、导电性高分子等,但优选使用离子性化合物。构成离子性化合物的阳离子成分可以为无机阳离子,也可以为有机阳离子,但从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相溶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有机阳离子。作为有机阳离子,可以举出:吡啶阳离子、咪唑阳离子、铵阳离子、锍阳离子、阳离子等。另一方面,作为构成离子性化合物的阴离子成分,可以为无机阴离子,也可以为有机阴离子,但从赋予防静电性优异的离子性化合物的方面考虑,优选含有氟原子的阴离子成分。作为含有氟原子的阴离子成分,可以举出:六氟磷酸根阴离子[(PF6 -)]、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阴离子[(CF3SO2)2N-]、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阴离子[(FSO2)2N-]等。
(7)光学功能性膜
偏振板可以具备用于赋予期望的光学功能的起偏镜5以外的其它光学功能性膜,其优选的一个例子为相位差膜。如上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也可以兼作相位差膜,但也可以层叠与热塑性树脂膜不同的相位差膜。在后者的情况下,相位差膜可以经由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层叠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外表面等。
相位差膜的具体例包含:由具有透光性的热塑性树脂的拉伸膜构成的双折射性膜、取向固定有盘状液晶或向列液晶的膜、在基材膜上形成上述的液晶层的相位差膜。基材膜通常为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作为热塑性树脂,优选使用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酯系树脂。
作为具有双折射性膜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关于第1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10、20而描述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若例举使用纤维素酯系树脂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得到双折射性膜:由纤维素酯系树脂中含有具有相位差调整功能的化合物的物质形成膜的方法;在纤维素酯系树脂膜的表面涂布具有相位差调整功能的化合物的方法;将纤维素酯系树脂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的方法。作为形成双折射性膜的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之类的其它热塑性树脂。
相位差膜也可以出于宽区域化等控制光学特性的目的而组合使用2张以上。另外,并不限定于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膜,作为相位差膜,也可以使用基本上光学各向同性的零延迟膜。零延迟膜是指面内相位差值Re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均为-15~15nm的膜。在此所谓的面内相位差值Re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为波长590nm处的值。
面内相位差值Re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分别由下述式定义:
Re=(nx-ny)×d
Rth=[(nx+ny)/2-nz]×d
式中,nx为膜面内的滞相轴方向(x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膜面内的进相轴方向(在面内与x轴正交的y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膜厚度方向(与膜面垂直的z轴方向)的折射率,d为膜的厚度。
零延迟膜可以使用关于第1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10、20或双折射性膜而描述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由纤维素酯系树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及环状聚烯烃系树脂之类的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系树脂构成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从相位差值的控制容易、获得也容易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纤维素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
偏振板中可以含有的其它光学功能性膜(光学部件)的例子为聚光板、亮度提高膜、光扩散层(光扩散膜)等。这些一般而言在偏振板为配置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背光源侧)的偏振板时设置。
聚光板出于控制光程等目的而使用,可以为棱镜阵列片或透镜阵列片、带有点阵的片等。
亮度提高膜出于提高采用偏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亮度的目的而使用。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层叠多片折射率的各向异性互不相同的薄膜而以反射率产生各向异性的方式设计的反射型偏振光分离片、胆固醇型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薄膜或将该取向液晶层支承于基材膜上的圆偏振光分离片等。
光扩散层为了使偏振板为扩散型的光学部件而分别设置。扩散型的偏振板用于赋予光扩散性而抑制干涉纹等显示不良的液晶显示装置。光扩散层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形成。
(8)保护膜
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可以包含用于将其表面临时粘接保护的保护膜。保护膜例如可以在将偏振板贴合于液晶单元或其它的光学部件后,剥离除去其所具有的各个粘合剂层。保护膜由基材膜和其上所层叠的粘合剂层构成。关于粘合剂层,引用上述的描述。构成基材膜的树脂例如可以为聚乙烯之类的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之类的聚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图4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层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包含背光源70和在其上配置的液晶面板60。液晶面板60为具有在液晶单元的两面层叠有偏振板的构成的光学元件,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由液晶单元80、于其背面侧(背光源70侧)的面层叠的图2所示的具有蓝光截止功能的偏振板2(背面侧偏振板)和于液晶单元80的前面侧(可视侧)层叠的前面侧偏振板90构成。偏振板2(背面侧偏振板)及前面侧偏振板90可以经由粘合剂层层叠贴合于液晶单元80,例如偏振板2经由其具有的第1粘合剂层40贴合于液晶单元80。
并不限于图4的例子,本发明涉及的具有蓝光截止功能的偏振板可以用于前面侧偏振板,也可以用于背面侧偏振板及前面侧偏振板的两者。但是,在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为反射型的情况下,从防止最表面(将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配置于最表面的情况)或界面(将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配置于最表面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中的外部光反射所致的着色的观点考虑,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优选用作背面侧偏振板。
在液晶面板60及液晶显示装置100中,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即使在如图4所示用于背面侧偏振板及前面侧偏振板的任一者的情况下,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优选以起偏镜5为基准且以配置于与液晶单元80相反侧(即,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未配置于起偏镜5和液晶单元80之间)的方式层叠于液晶单元80。由此,即使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为反射型,也可以防止其成为偏振光消除要素。
在本发明涉及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涉及的偏振板至少以背面侧偏振板的形式含有,且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0或蓝色光透过抑制膜35(在具有多个的情况下,优选全部)以起偏镜5为基准且以配置于与液晶单元80相反侧的方式贴合于液晶单元。
背光源70只要可出射处于380~500nm的波长区域内的蓝色光就没有特别限定,其典型例为以LED(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背光源。液晶单元80的驱动方式也可以为现有公知的任何方式。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例子限定。在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蓝光截止膜及偏振板的处于整个380~500nm的波长区域的平均透射率、以及偏振板的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能见度校正偏振度Py、透过色调及反射色调如下测定。
(平均透射率)
使用带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制的“V7100”、2度视野;C光源]测定各波长(5nm刻度)下的透射率,求出遍及380~500nm的波长区域的它们的平均值,将其作为平均透射率。将结果示于表1。蓝光截止膜的平均透射率可以说与其具有的蓝色光透过抑制层的平均透射率基本上相同。
(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及能见度校正偏振度)
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分别由下述式定义:
单体透射率(λ)=0.5×(Tp(λ)+Tc(λ))
偏振度(λ)=100×(Tp(λ)-Tc(λ))/(Tp(λ)+Tc(λ))
Tp(λ)为与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为平行尼科尔的关系时测定的偏振板的透射率(%),Tc(λ)为与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为正交尼科尔的关系时测定的偏振板的透射率(%)。
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及能见度校正偏振度Py为相对于按照各波长求出的单体透射率(λ)及偏振度(λ),通过JlS Z 8701的2度视野(C光源)进行能见度校正而得到的值,使用带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制造的“V7100”、2度视野;C光源]测定。测定时,以入射光入射于降冰片烯系树脂膜侧的方式设置。另外,Ty及Py在波长380~780nm的范围以5nm刻度测定。
(透过色调)
依据JlS Z 8701,使用带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制造的“V7100”、2度视野;C光源]测定。将结果示于表1。
(反射色调)
依据JlS Z 8701,使用带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株)岛津制作所制造的“UV-2450/MPC-2200”、绝对镜面反射测定;C光源”在波长400~780nm的范围中以5nm刻度测定。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
(1)吸收型起偏镜的制作
将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膜(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通过干式拉伸单轴拉伸约4倍,进而在保持紧张状态原样在40℃的纯水浸渍40秒后,在碘/碘化钾/水的重量比为0.052/5.7/100的水溶液中在28℃浸渍30秒而进行染色处理。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11.0/6.2/100的水溶液中在70℃浸渍120秒。接着,用8℃的纯水清洗15秒后,在以300N/m的张力保持的状态以60℃干燥50秒,接着,以75℃干燥20秒,得到碘在聚乙烯醇膜上吸附取向的厚度12μm的吸收型起偏镜。
(2)偏振板的制作
相对于水100重量份,溶解3重量份的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从(株)Kuraray获得的商品名“KL-318”],在该水溶液中添加1.5重量份作为水溶性环氧树脂的聚酰亚胺环氧系添加剂[从田冈化学工业(株)获得的商品名“SumirezResin 650(30)”、固体成分浓度30重量%的水溶液],制备水系粘接剂。将该水系粘接剂涂布于上述(1)中得到的吸收型起偏镜的一面,通过夹持辊将作为保护膜的厚度25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onica Minolta Opto(株)公司制造的商品名“KC2UA”、无相位差特性]经由粘接剂层贴合,同时在另一面经由由相同的水系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贴合面内相位差值10nm以下且厚度23μm的降冰片烯系树脂膜[日本Zeon(株)制造的商品名“ZEONOR”]。一边将张力保持为280N/m一边从贴合5秒后对该贴合物以60℃实施220秒干燥处理,接着以80℃实施125秒干燥处理,得到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为42.3%、能见度校正偏振度Py为99.995%的偏振板。然后,在降冰片烯系树脂膜的外表面贴合厚度25μm的片状粘合剂[Lintec(株)制造的“#7”],制成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以下,将该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称为“偏振板C”。
接着,在偏振板C中的TAC膜的外表面贴合蓝光截止膜A[SanwaSupply(株)制造的商品名“LCD-140WBC”、吸收型],得到具有蓝光截止功能的偏振板。以下,将该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称为“偏振板A”。
<实施例2>
使用蓝光截止膜B[ELECOM公司制造的商品名“EF-FLBL系列”、反射型]代替蓝光截止膜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具有蓝光截止功能的偏振板。以下,将该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称为“偏振板B”。
<比较例1>
原样使用实施例1中制作的偏振板C。
[表1]
[符号说明]
1、2、3 偏振板、5 起偏镜、10 第1热塑性树脂膜、15 第1粘接剂层、20 第2热塑性树脂膜、25 第2粘接剂层、30 蓝色光透过抑制层、31 基材膜、35 蓝色光透过抑制膜、40 第1粘合剂层、45 第2粘合剂层、60 液晶面板、70 背光源、80 液晶单元、90 前面侧偏振板、100 液晶显示装置。

Claims (8)

1.偏振板,其包含吸收型的起偏镜和配置在所述起偏镜上、且抑制处于380~500nm波长区域内的蓝色光透过的蓝色光透过抑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蓝色光透过抑制层通过吸收所述蓝色光来抑制所述蓝色光的透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蓝色光透过抑制层在整个380~500nm波长区域的平均透射率为8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还包含配置在所述蓝色光透过抑制层和所述起偏镜之间的热塑性树脂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膜由选自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及(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树脂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其依次包含所述蓝色光透过抑制层、所述起偏镜和粘合剂层。
7.液晶面板,其包含液晶单元和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板,所述偏振板经由所述粘合剂层层叠于所述液晶单元。
8.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背光源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所述偏振板配置在所述液晶单元和所述背光源之间。
CN201610075894.XA 2015-02-03 2016-02-03 偏振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58429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9215A JP2016142942A (ja) 2015-02-03 2015-02-03 偏光板、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019215 2015-0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2903A true CN105842903A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68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5894.XA Pending CN105842903A (zh) 2015-02-03 2016-02-03 偏振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142942A (zh)
KR (1) KR20160095612A (zh)
CN (1) CN105842903A (zh)
TW (1) TW20163426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471A (zh) * 2015-11-20 2017-07-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液晶面板
CN108646456A (zh) * 2018-04-28 2018-10-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325890A (zh) * 2017-04-25 2019-10-11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学装置
CN110546555A (zh) * 2017-04-24 2019-12-06 日本宝来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48490A (zh) * 2019-10-31 2021-05-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164A (zh) * 2018-10-30 2019-0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79A (zh) * 1993-12-21 1996-12-18 美国3M公司 反射式偏振显示器
CN1433522A (zh) * 1999-10-25 2003-07-30 3M创新有限公司 偏振片结构和具有独特颜色效果的显示器装置
CN2586979Y (zh) * 2002-11-29 2003-11-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
JP2004333849A (ja) * 2003-05-07 2004-11-25 Jsr Corp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776505A (zh) * 2004-11-19 2006-05-24 索尼株式会社 反射偏振片与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202864A (ja) * 2013-04-03 2014-10-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4185318A1 (ja) * 2013-05-17 2014-11-20 東洋紡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04181626A (zh) * 2014-08-29 2014-12-0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偏光片的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59624A (ja) * 2011-01-31 2012-08-2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複合偏光板セット、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175771U (ja) * 2012-01-18 2012-05-31 レーベン株式会社 可視光線透過率調整液晶保護フィルム
WO2014155787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79A (zh) * 1993-12-21 1996-12-18 美国3M公司 反射式偏振显示器
CN1433522A (zh) * 1999-10-25 2003-07-30 3M创新有限公司 偏振片结构和具有独特颜色效果的显示器装置
CN2586979Y (zh) * 2002-11-29 2003-11-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
JP2004333849A (ja) * 2003-05-07 2004-11-25 Jsr Corp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776505A (zh) * 2004-11-19 2006-05-24 索尼株式会社 反射偏振片与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202864A (ja) * 2013-04-03 2014-10-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4185318A1 (ja) * 2013-05-17 2014-11-20 東洋紡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04181626A (zh) * 2014-08-29 2014-12-0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偏光片的显示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471A (zh) * 2015-11-20 2017-07-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液晶面板
CN106990471B (zh) * 2015-11-20 2020-12-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液晶面板
CN110546555A (zh) * 2017-04-24 2019-12-06 日本宝来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25890A (zh) * 2017-04-25 2019-10-11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学装置
CN110325890B (zh) * 2017-04-25 2021-12-14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学装置
CN108646456A (zh) * 2018-04-28 2018-10-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646456B (zh) * 2018-04-28 2021-04-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748490A (zh) * 2019-10-31 2021-05-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95612A (ko) 2016-08-11
JP2016142942A (ja) 2016-08-08
TW201634260A (zh) 2016-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2903A (zh) 偏振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1806875B1 (ko) 광경화성 접착제 조성물, 편광판과 그 제조법, 광학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6486128B2 (ja) 複合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862662B2 (ja) 偏光板、粘着剤付き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499115B2 (ja) 偏光板
KR102527505B1 (ko) 편광판
CN101487911B (zh) 偏振板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6716191A (zh) 偏振片
JP2017090700A (ja) 偏光板及び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6690907B2 (ja) 光学積層体、複合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9148734A (ja) 円偏光板
JP2017003954A (ja)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含む偏光板
CN103430060A (zh) 偏振片和层叠光学构件
CN109313301A (zh) 偏振板组件
CN106168693A (zh) 层叠体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6071332A (ja) 複合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596207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57343A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8931833A (zh) 偏振板
CN105278022B (zh) 偏振片、高亮度偏振片和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8020950A (zh) 偏振板组及液晶面板
KR102618402B1 (ko) 편광판
KR102522332B1 (ko)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편광판
CN112946805A (zh) 圆偏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