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9581B -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9581B
CN105839581B CN201610160310.9A CN201610160310A CN105839581B CN 105839581 B CN105839581 B CN 105839581B CN 201610160310 A CN201610160310 A CN 201610160310A CN 105839581 B CN105839581 B CN 1058395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msub
mfrac
bank slope
draw b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03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9581A (zh
Inventor
焦海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Guiyou landscape engineer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Guiyou Landscape Engineer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Guiyou Landscape Engineer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Guiyou Landscape Engineer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603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39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39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9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9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9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 E02B1/02Hydraulic mod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02Fixed barrages
    • E02B7/04Dams across valleys
    • E02B7/08Wall dams
    • E02B7/10Gravity dams, i.e. those in which the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prevents overtur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计算、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可靠度评估、进行施工等步骤。本发明按照事先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做出合理调整,提高了抗震性能和结构安全性,且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围堰结构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混凝土桩成排设置形成的围堰,这种形式主要适于陆地,岩层面较高;另一种是以锁口钢管桩以锁口的形式形成连接,这种形式主要适于水中,有一定厚度的覆盖层。但是,在一些施工场合下地质条件和堰体受力较为复杂,围堰区域既有陆地也有水中,在这一情况下,单一形式的围堰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至使围堰结构不够稳定,施工难度大。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述联接结构在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连接处均匀设置一组抗滑桩,相邻各抗滑桩之间的坡面上设置桩间板,其中抗滑桩桩身上部设置预应力锚索,坝体和与之连接的抗滑桩之间设置止水槽。其中的主要构件包括混抗滑桩、桩间板和预应力锚索等。
由于施工时所属场地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震强度和地震类型不同,该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性能对适应当地要求的灵活性一般较差,遇到地震时容易遭到损坏,而重力坝水位高、库容大,一旦失事将对下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以构建抗震性能好、抗震性能适应当地要求的灵活性高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 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当评估合格时,P2=P′2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 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当评估合格时,P2=P′2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0%,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50%,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20%。
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 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当评估合格时,P2=P′2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2%,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45%,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25%。
实施例3: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 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当评估合格时,P2=P′2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4%,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40%,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30%。
实施例4: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 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当评估合格时,P2=P′2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6%,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35%,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35%。
实施例5: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其中,0≤t≤T,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 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当评估合格时,P2=P′2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8%,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30%,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40%。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

1.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mrow> <mi>&amp;Phi;</mi>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i>&amp;eta;</mi> <mo>)</mo> </mrow> <mfrac> <msub> <mi>s</mi> <mi>m</mi> </msub> <msub> <mi>s</mi> <mi>j</mi> </msub> </mfrac> <mrow> <mo>(</mo> <mi>&amp;delta;</mi> <mi>d</mi> <mo>+</mo> <msub> <mi>&amp;delta;</mi> <mn>1</mn> </msub> <mi>b</mi> <mo>+</mo> <msub> <mi>&amp;delta;</mi> <mn>2</mn> </msub> <mi>c</mi> <mo>)</mo> </mrow> <mo>+</mo> <mi>&amp;eta;</mi> <mfrac> <mrow> <mi>E</mi> <mrow> <mo>(</mo> <mi>T</mi> <mo>)</mo> </mrow> </mrow> <mrow> <msub> <mi>QS</mi> <mi>j</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其中,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mrow> <mi>&amp;psi;</mi> <mo>=</mo> <msub> <mi>&amp;psi;</mi> <mn>1</mn> </msub> <msub> <mi>&amp;psi;</mi> <mn>2</mn> </msub> </mrow>
<mrow> <mo>=</mo> <mo>{</mo> <mi>exp</mi> <mo>&amp;lsqb;</mo> <mo>-</mo> <munderover> <mo>&amp;Integral;</mo> <mn>0</mn> <mi>t</mi> </munderover> <mfrac> <mn>1</mn> <mi>&amp;pi;</mi> </mfrac> <mfrac> <mrow> <mi>&amp;sigma;</mi> <mi>v</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row> <mrow> <mi>&amp;sigma;</mi> <mi>s</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row> </mfrac> <mi>exp</mi> <mrow> <mo>(</mo> <mo>-</mo> <mfrac> <msup> <mi>a</mi> <mn>2</mn> </msup> <mrow> <mn>2</mn> <msup> <mi>&amp;sigma;</mi> <mn>2</mn> </msup> <mi>s</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row> <mi>d</mi> <mi>x</mi> <mo>&amp;rsqb;</mo> <mo>-</mo> <msub> <mi>P</mi> <mn>1</mn> </msub> <mo>}</mo> <mo>&amp;times;</mo> <mo>{</mo> <munderover> <mo>&amp;Integral;</mo> <mn>0</mn> <msub> <mi>&amp;Phi;</mi> <mn>0</mn> </msub> </munderover> <mo>&amp;lsqb;</mo> <mfrac> <mn>1</mn> <mrow> <msqrt> <mrow> <mn>2</mn> <mi>&amp;pi;</mi> </mrow> </msqrt> <mrow> <mo>(</mo> <mi>ln</mi> <mi>&amp;Phi;</mi> <mo>)</mo> </mrow> <mi>s</mi> </mrow> </mfrac> <mi>exp</mi> <mfrac> <mrow> <mo>&amp;lsqb;</mo> <msub> <mi>lnm</mi> <mi>&amp;Phi;</mi> </msub> <mo>-</mo> <mi>ln</mi> <mi>s</mi> <mo>-</mo> <mfrac> <mn>1</mn> <mn>2</mn> </mfrac> <mi>ln</mi> <mrow> <mo>(</mo> <mn>1</mn> <mo>+</mo> <mfrac> <mrow> <msup> <msub> <mi>&amp;sigma;</mi> <mi>&amp;Phi;</mi> </msub> <mn>2</mn> </msup> </mrow> <mrow> <msup> <msub> <mi>m</mi> <mi>&amp;Phi;</mi> </msub> <mn>2</mn> </m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row> <mn>2</mn> <mi>ln</mi> <mrow> <mo>(</mo> <mn>1</mn> <mo>+</mo> <mfrac> <mrow> <msup> <msub> <mi>&amp;sigma;</mi> <mi>&amp;Phi;</mi> </msub> <mn>2</mn> </msup> </mrow> <mrow> <msup> <msub> <mi>m</mi> <mi>&amp;Phi;</mi> </msub> <mn>2</mn> </m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frac> <mo>&amp;rsqb;</mo> <mi>d</mi> <mi>s</mi> <mo>-</mo> <msub> <mi>P</mi> <mn>2</mn> </msub> <mo>}</mo> </mrow>
其中,
<mrow> <msub> <mi>&amp;Psi;</mi> <mn>1</mn> </msub> <mo>=</mo> <mo>{</mo> <mi>exp</mi> <mo>&amp;lsqb;</mo> <mo>-</mo> <munderover> <mo>&amp;Integral;</mo> <mn>0</mn> <mi>t</mi> </munderover> <mfrac> <mn>1</mn> <mi>&amp;pi;</mi> </mfrac> <mfrac> <mrow> <mi>&amp;sigma;</mi> <mi>v</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row> <mrow> <mi>&amp;sigma;</mi> <mi>s</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row> </mfrac> <mi>exp</mi> <mrow> <mo>(</mo> <mo>-</mo> <mfrac> <msup> <mi>a</mi> <mn>2</mn> </msup> <mrow> <mn>2</mn> <msup> <mi>&amp;sigma;</mi> <mn>2</mn> </msup> <mi>s</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row> <mi>d</mi> <mi>x</mi> <mo>&amp;rsqb;</mo> <mo>-</mo> <msub> <mi>P</mi> <mn>1</mn> </msub> <mo>}</mo> <mo>,</mo> <msub> <mi>&amp;Psi;</mi> <mn>2</mn> </msub> <mo>=</mo> <mo>{</mo> <munderover> <mo>&amp;Integral;</mo> <mn>0</mn> <msub> <mi>&amp;Phi;</mi> <mn>0</mn> </msub> </munderover> <mo>&amp;lsqb;</mo> <mfrac> <mn>1</mn> <mrow> <msqrt> <mrow> <mn>2</mn> <mi>&amp;pi;</mi> </mrow> </msqrt> <mrow> <mo>(</mo> <mi>ln</mi> <mi>&amp;Phi;</mi> <mo>)</mo> </mrow> <mi>s</mi> </mrow> </mfrac> <mi>exp</mi> <mfrac> <mrow> <mo>&amp;lsqb;</mo> <msub> <mi>lnm</mi> <mi>&amp;Phi;</mi> </msub> <mo>-</mo> <mi>ln</mi> <mi>s</mi> <mo>-</mo> <mfrac> <mn>1</mn> <mn>2</mn> </mfrac> <mi>ln</mi> <mrow> <mo>(</mo> <mn>1</mn> <mo>+</mo> <mfrac> <mrow> <msup> <msub> <mi>&amp;sigma;</mi> <mi>&amp;Phi;</mi> </msub> <mn>2</mn> </msup> </mrow> <mrow> <msup> <msub> <mi>m</mi> <mi>&amp;Phi;</mi> </msub> <mn>2</mn> </m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row> <mn>2</mn> <mi>ln</mi> <mrow> <mo>(</mo> <mn>1</mn> <mo>+</mo> <mfrac> <mrow> <msup> <msub> <mi>&amp;sigma;</mi> <mi>&amp;Phi;</mi> </msub> <mn>2</mn> </msup> </mrow> <mrow> <msup> <msub> <mi>m</mi> <mi>&amp;Phi;</mi> </msub> <mn>2</mn> </msup>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frac> <mo>&amp;rsqb;</mo> <mi>d</mi> <mi>s</mi> <mo>-</mo> <msub> <mi>P</mi> <mn>2</mn> </msub> <mo>}</mo> </mrow>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 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当评估合格时,P2=P′2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CN201610160310.9A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05839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0310.9A CN105839581B (zh)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0310.9A CN105839581B (zh)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9581A CN105839581A (zh) 2016-08-10
CN105839581B true CN105839581B (zh) 2017-11-10

Family

ID=56587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0310.9A Active CN105839581B (zh) 2016-03-21 2016-03-21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395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4374B (zh) * 2020-07-07 2021-06-2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拱坝施工期地震反应分析及安全评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0526B2 (ja) * 2002-05-30 2006-07-26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パネルの取付工法
CN101575885A (zh) * 2009-06-11 2009-11-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密肋结构三道防线抗震控制设计方法
CN102385663A (zh) * 2011-08-22 2012-03-21 天津大学 一种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地震倒塌分析方法
CN104239736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功率谱和智能算法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CN105040632A (zh) * 2015-07-31 2015-11-1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Finn模型的场地抗液化设计精细化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0526B2 (ja) * 2002-05-30 2006-07-26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パネルの取付工法
CN101575885A (zh) * 2009-06-11 2009-11-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密肋结构三道防线抗震控制设计方法
CN102385663A (zh) * 2011-08-22 2012-03-21 天津大学 一种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地震倒塌分析方法
CN104239736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功率谱和智能算法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CN105040632A (zh) * 2015-07-31 2015-11-1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Finn模型的场地抗液化设计精细化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损伤性能的抗震结构最优设防水准的决策方法》;吕大刚等;《土木工程学报》;20010228;第34卷(第1期);第44-4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9581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0391B (zh) 高堆石坝中期度汛挡水风险率检测方法
WO2021164432A1 (zh) 一种提升既有衡重式挡墙抗滑、抗倾覆安全性的方法
CN105956343B (zh) 潮沟边壁冲刷及塌落过程的一维模拟方法
CN104794362A (zh) 一种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的测算方法及应用
CN101906786A (zh) 软土地层含承压水基坑突涌渗透破坏判断方法
CN107386285A (zh) 一种新型钢管桩基岩钻孔锚固方法
CN107228042A (zh) 一种基于水锤泵的近岸波浪能发电系统和方法
CN110206038A (zh) 一种凹型基坑阳角处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096162A (zh) 一种确定盾构土仓压力的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和构建方法
CN115358111A (zh) 一种基于dfm模型的蓄水期库岸裂隙岩体边坡稳定性模拟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310356A (zh) 一种适用于黄土边坡加固的反拱式挡墙稳定性评价方法
CN102587410A (zh)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设计施工方法
CN105839581B (zh)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Limber et al. Sea stack formation and the role of abrasion on beach‐mantled headlands
CN101845815A (zh) 一种软土地层含承压水基坑突涌塑性破坏计算处理方法
CN111062154A (zh) 一种南水北调渠系建筑物流固耦合计算方法
CN104573319B (zh) 基于槽壁整体稳定性的富水砂卵地层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泥浆参数设计方法
CN105064419A (zh) 海上大直径钢管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CN205934950U (zh) 一种具有抗冰结构的海上大直径桩基础
CN105740586A (zh)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联合围堰施工方法
CN105781109B (zh) 一种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6759400A (zh) 一种基于最优距径比的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设计方法
CN105780789B (zh) 钢围堰结构的锚固方法
CN109308359A (zh) 水下电缆保护体的尺度设计方法
CN105780799B (zh) 一种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o Haichao

Inventor before: Pan Y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10

Address after: Are 301900 Tianjin Zhen Shi Ren Zhuang Cun of Jixian County state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Guiyou landscape engineer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Gulou road Zhenhai District 3152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No. 32

Applicant before: Pan Y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