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3749A - 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3749A
CN105833749A CN201610047669.5A CN201610047669A CN105833749A CN 105833749 A CN105833749 A CN 105833749A CN 201610047669 A CN201610047669 A CN 201610047669A CN 105833749 A CN105833749 A CN 105833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polyamide reverse
preparation
membrane
osmosis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76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3749B (zh
Inventor
赵曼
张慧峰
张雨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stitute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SOA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stitute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SO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stitute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SOA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stitute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and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SOA
Priority to CN2016100476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337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33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3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3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3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76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B01D71/08 - B01D71/7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79Manufacture of membranes comprising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02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12Composite membranes; Ultra-thin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56Polyamides, e.g. polyester-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66Polymers having sulfur in the main chain,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 B01D71/68Polysulfones; Polyethersulf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5/00Details relating to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 B01D2325/36Hydrophilic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5/00Details relating to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 B01D2325/48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抗生物污染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对聚酰胺反渗透膜进行接枝改性并负载杀菌粒子,得到兼具抗生物附着和具有抗菌性的复合反渗透膜;该复合反渗透膜的聚合过程在室温下即可进行,过程高度可控,制备方法方便快捷且性能稳定,有效地提高反渗透膜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水资源问题严重,海水淡化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战略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反渗透技术是目前高纯水制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在海水和苦咸水淡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虽然反渗透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进入商业应用的阶段,但是膜污染仍然是制约反渗透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膜污染会导致膜表面生成凝胶层,致使水通量快速下降,需要更高的操作压力克服膜污染带来的额外阻力,使能耗大大增加;膜污染严重时会造成膜的降解和腐蚀,缩短膜寿命;在极端情况下膜表面形成的初级和次级病原体群还会造成水质污染,不利于饮水安全保障。膜污染主要分为无机污染、有机污染、胶体物染和生物污染四中类型。在大型反渗透工程中,通过对料液进行前处理即可消除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胶体物染,但是生物具有很强的生长和自我繁殖能力,所造成的膜污染很难通过单一的预处理措施完全消除。因此,生物污染成为反渗透膜工程面临的非常棘手和关切的问题。
最常用的抑制膜生物污染措施是对膜表面进行杀菌处理。主要是利用活性氯类、臭氧类氧化杀菌剂以及紫外光照射杀菌等手段对膜进行预处理。这类方法具有杀菌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实施等优点。另外,定期对膜进行化学清洗 也可以恢复部分膜污染造成的膜性能的损失。但是,预处理和膜清洗对膜抗生物污染过程不具有连续性,而且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药剂会破坏膜的有效结构,使膜发生降解,影响膜性能。更为重要的是,以上措施均不能直接抑制膜生物污染的发生。
通过调节膜表面物理化学性质,降低“膜-物”相互作用,抑制膜对污染物的吸附,可以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目前,调节膜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有表面涂覆和表面接枝两种方法。表面涂覆法可以有效改善膜表面亲水性,提高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采用化学接枝,通过紫外引发、等离子体处理膜表面、化学气相沉积引发等方法将高分子聚合物刷共价接枝到膜表面,改善膜表面的亲疏水性能,也可以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以上两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膜污染,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基膜和涂层之间的粘合稳定性欠缺以及涂覆造成水通量降低、接枝过程的可控性以及多样性等问题。
目前,新型抗菌反渗透膜的制备已经成为反渗透膜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通过在膜表面引入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以达到赋予反渗透膜抗菌性质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具有抗菌特性的纳米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现有的报道中主要是通过界面聚合将具有杀菌性的纳米粒子复合到膜的分离层中,该方法制备出的反渗透膜对一些细菌和微生物表现出良好的杀菌作用,但是添加的无机纳米粒子是包覆在聚合物膜中,其利用率有待提升。如何制备出表层具有高效率杀菌作用的反渗透膜值得人们期待。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843500.1公开了一种亲水性抗污染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复合反渗透膜,包括多孔支撑层、交联聚酰胺层和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接枝于所述交联聚酰胺层上的含有亲水基团的丙烯酸酯类或甲基丙烯酸酯类结构单元;其制备方法是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的方法在聚酰胺 复合膜的表面形成一层亲水性分子刷;该专利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自由基聚合接枝过程可控性不好,可适用接枝功能单体种类有限,不能对膜的接枝密度进行表征,不利于对膜性能的深入研究。
据以上现状,发明一种简便有效制备兼具抗生物附着和抗菌性的反渗透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方法制备抗生物污染的反渗透膜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更加简便高效地制备表面具有亲水性高分子刷和抗菌性纳米材料的抗生物污染复合反渗透膜。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使用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技术;ATRP是以简单的有机卤化物为引发剂、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卤原子载体,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活性种与休眠种之间建立可逆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了对聚合反应的控制。ATRP可以在室温下进行聚合并且聚合过程高度可控,将其应用于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的制备中,不仅可以节约能耗,而且解决了普通自由基聚合聚合过程不可控的问题。此外,ATRP聚合使用单体广泛,通过此种聚合方法将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功能聚合物刷接枝到反渗透膜表面,改善反渗透膜表面亲疏水性质。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功能聚合物刷上的功能基团,可以很便捷的将抗菌性纳米粒子固载到反渗透膜表面,赋予反渗透膜抗菌性能,使其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薄分离层、多孔支撑层和织物增强层,所述多孔支撑层位于所述超薄分离层和织物增强层的中间;所述超薄分离层为聚酰胺反渗透膜层;所述多孔支撑层为聚砜基膜层。
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界面聚合方法,依次将水相单体和油相单体倾倒在聚砜基膜上进行反应,制备得到聚酰胺反渗透膜;
(2)对步骤(1)制备的聚酰胺反渗透膜进行表面修饰,将ATRP引发位点修饰到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表面;
(3)继续采用ATRP法将亲水性功能单体可控接枝到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表面,在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表面生成一层亲水性的聚合物刷;
(4)利用步骤(3)所述聚合物刷上的功能基团将具有杀菌功能的无机纳米粒子固载到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表面。
步骤(1)中所述的界面聚合方法制备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单体为芳香类单体。
步骤(1)中所述水相单体包括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4-氯间苯二胺、4-硝基间苯二胺或均苯三胺。
步骤(1)中所述油相单体为是苯多酰氯;所述苯多酰氯是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或均苯三甲酰氯。
步骤(2)中所述的ATRP引发位点的化学基团为卤代烷基;所述卤代烷基包括卤代烷烃、苄基卤化物、α-卤代酯、α-卤代腈或α-卤代酮。
步骤(3)中所述采用ATRP法接枝的亲水性功能单体为具有羟基和胺基的乙烯基类单体;所述具有羟基和胺基的乙烯基类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乙烯胺、乙烯亚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甲基]丙烯酰胺、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N,N-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 混合物。
步骤(4)中所述无机纳米粒子为单壁碳纳米管或银纳米粒子。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首先在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修饰可控/“活性”自由基位点,然后对反渗透膜进行表面可控接枝,将不同种类聚合物刷接枝到反渗透膜表面,最后利用聚合物刷上的功能基团将一些具有杀菌性能的无机纳米粒子固载到膜表面,得到兼具抗生物附着和抗菌性的反渗透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聚合对聚酰胺反渗透膜进行接枝改性,该聚合在室温下进行,聚合过程高度可控;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不仅赋予聚酰胺反渗透膜的抗生物附着,而且方便快捷地使其自身具备抗菌性能,并且性能稳定,有效地提高反渗透膜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3)ATRP聚合使用单体广泛,通过此种聚合方法能够将带有不同功能基团的功能聚合物刷接枝到反渗透膜表面,改善反渗透膜表面亲疏水性质。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功能聚合物刷上的功能基团,可以很便捷的将抗菌性纳米粒子固载到反渗透膜表面,赋予反渗透膜抗菌性能,使其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 包括超薄分离层1、多孔支撑层2和织物增强层3,所述多孔支撑层2位于所述超薄分离层1和织物增强层3的中间;所述超薄分离层1为聚酰胺反渗透膜层;所述多孔支撑层2为聚砜基膜层。
上述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聚酰胺反渗透膜。采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以间苯二胺和均苯三甲酰氯(即1,3,5-三甲基苯酰氯)为功能单体的聚酰胺反渗透膜,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化学反应式如下所示,
有交联部分和线性部分两种结构,其中,交联部分是均苯三甲酰氯的三个功能团均参与了界面聚合,而线性部分是只有两个功能团参与了界面聚合;
其中,步骤(1)中使用的所述聚砜基膜是在织物增强层上聚砜相转化而得;所述织物增强层作为基材,聚砜基膜在织物增强层的表面形成的,所述织物增强层优选为无纺布层,市售产品中有售。
步骤2:在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修饰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可控/“活性”引发位点。首先采用水溶性的二亚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作为活化剂,活化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的羧基基团,然后将乙二胺修饰到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表面,以乙二胺为桥接体,将溴代异丁酰溴修饰到聚酰胺反渗透膜上。同时溴代异丁酰溴与聚酰胺反渗透膜交联层中的酰胺键发生反应,最终得到表面带有ATRP活性引发位点 的反渗透膜;
步骤3:在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采用ATRP可控引发聚合反应,将带有特殊功能基团的亲水性的高分子刷接枝到反渗透膜表面,一方面显著提高反渗透膜的表面亲水性,增强反渗透膜的抗生物附着能力,另一方面为负载杀菌性的无机纳米粒子提供基础;
步骤4:利用亲水性高分子刷结构的特殊性,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具有杀菌性的无机纳米粒子固载到高分子刷上,赋予膜自身抗菌性。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反渗透膜:首先用30%的异丙醇水溶液浸泡聚砜基膜6h,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膜表面,自然晾干。配制质量浓度为2.0%的间苯二胺、1.6%的三乙胺和4%的樟脑磺酸水溶液,将上述水溶液倾倒到膜框内,置于转速为80rpm/min的摇床上40s,将溶液倾出后自然晾干;配制质量浓度为0.1%的1,3,5-苯三甲酰氯Isopar G溶液,将其倾倒入膜框内,静置30s后倾出,待Isopar G挥发干后,置于100℃烘箱中热处理5min,得到交联的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
(2)化学修饰反渗透膜表面:配制质量分数为0.5%的二亚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0.8%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2-(N-吗啉)乙磺酸(MES)溶液,在37℃,摇床转速为80rpm下反应1h,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洗去EDC/NHS。然后配制10mM乙二胺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缓冲溶液,将pH调至7.5,37℃,摇床转速为80rpm下反应0.5h,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洗去乙二胺,然后在40℃烘箱中鼓风干燥24h。最后将配制的质量分数为2%的溴代异丁酰溴和5%的三乙胺的Isopar G溶液中 倾入膜框中反应0.5h,反应结束后依次用正己烷、异丙醇、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反渗透膜表面负载上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引发位点。
(3)采用ATRP表面引发聚合在反渗透膜表面接枝亲水性含羟基的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MMA)。将10cm×10cm的膜片置于比色管中,溶剂为异丙醇/水(v/v,1/1),GMMA浓度为0.5mol/L,通入氩气,依次加入溴化亚铜、溴化铜和2,2,―二联吡啶为催化剂,室温反应12h、24h。
(4)利用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上的双羟基将具有杀菌性的Ag纳米粒子固载到反渗透膜表面。
对制备的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如下:采用错流式膜片检测台检测,在2000ppmNaCl和200ppm海藻酸钠的水溶液、1.55MP操作压力、温度25℃、pH值6.5~7.5的测试条件下,测试膜片的初始通量和脱盐率,运行5小时后再测试上述NaCl和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水通量,所得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反渗透膜:首先用30%的异丙醇水溶液浸泡聚砜基膜6h,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膜表面,自然晾干。配制质量浓度为2.0%的间苯二胺、1.6%的三乙胺和4%的樟脑磺酸水溶液,将上述水溶液倾倒到膜框内,80rpm摇床上摇晃40s,将溶液倾出后自然晾干;配制质量浓度为0.1%的1,3,5-苯三甲酰氯Isopar G溶液,将其倾倒入膜框内,静置30s后倾出,待Isopar G挥发干后,置于100℃烘箱中热处理5min,得到交联的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
(2)化学修饰反渗透膜表面:配制质量分数为0.5%的二亚胺1-(3-二甲 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0.8%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2-(N-吗啉)乙磺酸(MES)溶液,在37℃,摇床转速为80rpm下反应1h,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洗去EDC/NHS。然后配制10mM乙二胺的HEPES缓冲溶液,将pH调至7.5,37℃,摇床转速为80rpm下反应0.5h,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洗去乙二胺,然后在40℃烘箱中鼓风干燥24h。最后将配制的质量分数为2%的溴代异丁酰溴和5%的三乙胺的Isopar G溶液中倾入膜框中反应0.5h,反应结束后依次用正己烷、异丙醇、去离子水冲洗膜表面。反渗透膜表面负载上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引发位点。
(3)采用ATRP表面引发聚合,在反渗透膜表面接枝含胺基的亲水性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将10cm×10cm的膜片置于比色管中,溶剂为水,AM质量浓度为0.5mol/L,通入氩气,依次加入溴化亚铜、溴化铜和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为催化剂,室温反应12h、24h。
(4)利用丙烯酰胺上的胺基与酰氯化单壁碳纳米管键合,将具有杀菌性的单壁碳纳米管固载到反渗透膜表面。配制质量浓度为1%的单壁碳纳米管的Isopar G溶液,将其倾入膜框反应1h。
制备的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结果见表1。
对比例1
采用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反渗透膜:首先用30%的异丙醇水溶液浸泡聚砜基膜6h,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膜表面,自然晾干。配制质量浓度为2.0%的间苯二胺、1.6%的三乙胺和4%的樟脑磺酸水溶液,将上述水溶液倾倒到膜框内,80rpm摇床上摇晃40s,将溶液倾出后自然晾干;配制质量浓度为0.1%的1,3,5-苯三甲酰氯Isopar G溶液,将其倾倒入膜框内,静置30s后倾出,待Isopar G 挥发干后,置于100℃烘箱中热处理5min,得到交联的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
对比例1制备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测试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的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从上表中污染液的测试结果发现,实施例1和2中膜的初始通量稍低于对比例1;但是运行5小时后,实施例1和2中膜的通量衰减率分别为22.6%和29.0%,远小于对比例1中膜的通量衰减率46.1%,且运行5小时后实施例1和2中膜的通量远高于对比例1中膜的通量,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抗污染性明显优于传统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本发明的制备抗生物污染反渗透膜的方案新颖,具有很好的抗生物附着和抗菌性能力,所制备的聚酰胺反渗透膜对NaCl的截留率高于97.5%,水渗透通量大于35L·m-2·h-1,在分离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薄分离层、多孔支撑层和织物增强层,所述多孔支撑层位于所述超薄分离层和织物增强层的中间;所述超薄分离层为聚酰胺反渗透膜层;所述多孔支撑层为聚砜基膜层。
2.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界面聚合方法,依次将水相单体和油相单体倾倒在聚砜基膜上进行反应,制备得到聚酰胺反渗透膜;
(2)对步骤(1)制备的聚酰胺反渗透膜进行表面修饰,将ATRP引发位点修饰到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表面;
(3)继续采用ATRP法将亲水性功能单体可控接枝到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表面,在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表面生成一层亲水性的聚合物刷;
(4)利用步骤(3)所述聚合物刷上的功能基团将具有杀菌功能的无机纳米粒子固载到聚酰胺反渗透膜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界面聚合方法制备聚酰胺反渗透膜的单体为芳香类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相单体包括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4-氯间苯二胺、4-硝基间苯二胺或均苯三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油相单体为是苯多酰氯;所述苯多酰氯为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或均苯三甲酰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ATRP引发位点的化学基团为卤代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烷基为卤代烷烃、苄基卤化物、α-卤代酯、α-卤代腈或α-卤代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采用ATRP法接枝的亲水性功能单体为具有羟基和胺基的乙烯基类单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羟基和胺基的乙烯基类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乙烯胺、乙烯亚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甲基]丙烯酰胺、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N,N-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无机纳米粒子为单壁碳纳米管或银纳米粒子。
CN201610047669.5A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833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7669.5A CN105833749B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7669.5A CN105833749B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3749A true CN105833749A (zh) 2016-08-10
CN105833749B CN105833749B (zh) 2019-03-29

Family

ID=5658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7669.5A Active CN105833749B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33749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3262A (zh) * 2017-06-06 2017-10-13 四川大学 一种高通量抗污染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4358A (zh) * 2017-09-22 2018-02-16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表面接枝的抗菌抗污染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8057348A (zh) * 2017-12-11 2018-05-22 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杀菌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法
CN108786500A (zh) * 2018-06-26 2018-11-13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一步法实现表面具有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04095A (zh) * 2017-07-28 2019-02-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聚酰胺薄膜复合膜的改性方法、聚酰胺薄膜复合膜及其应用
CN109703149A (zh) * 2018-12-28 2019-05-03 苏州曙之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及生产工艺
CN110316799A (zh) * 2019-07-22 2019-10-11 苏州东大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场膜处理系统
CN112108012A (zh) * 2020-09-29 2020-12-22 湖南澳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4781A (zh) * 2021-05-17 2021-08-13 江苏泷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黄化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4880A (zh) * 2021-06-24 2021-08-20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tro组件膜片的改性工艺
WO2022030509A1 (ja) * 2020-08-06 2022-02-10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物品
CN114432900A (zh) * 2020-11-04 2022-05-06 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污染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和由此制得的抗污染复合反渗透膜
CN115253720A (zh) * 2022-08-24 2022-11-01 暨南大学 一种磁性纳米粒子复合膜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638A (zh) * 1998-06-29 2001-08-29 密克罗伴产品公司 抗菌半透膜
CN1569933A (zh) * 2003-07-16 2005-01-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具有浸润性可逆转变的温度响应性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173865A (zh) * 2011-01-10 2011-09-07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将贵金属纳米粒子固定在单晶硅表面聚合物刷上的方法
CN103071404A (zh) * 2013-01-28 2013-05-0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374279B1 (ko) * 2012-01-03 2014-03-14 한국화학연구원 탄소나노튜브가 결합된 역삼투 복합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20140083931A1 (en) * 2012-03-05 2014-03-27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Anti-biofouling Membrane for Water-Treatment
KR101397420B1 (ko) * 2010-09-01 2014-05-20 인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탄소나노튜브-고분자 복합체로 이루어진 항균제
CN104069753A (zh) * 2014-07-15 2014-1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抗污染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04525005A (zh) * 2014-12-30 2015-04-22 胡群辉 一种亲水性抗污染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6288A (zh) * 2015-10-22 2015-12-23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高分子刷复合材料抗菌涂层的制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638A (zh) * 1998-06-29 2001-08-29 密克罗伴产品公司 抗菌半透膜
CN1569933A (zh) * 2003-07-16 2005-01-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具有浸润性可逆转变的温度响应性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KR101397420B1 (ko) * 2010-09-01 2014-05-20 인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탄소나노튜브-고분자 복합체로 이루어진 항균제
CN102173865A (zh) * 2011-01-10 2011-09-07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将贵金属纳米粒子固定在单晶硅表面聚合物刷上的方法
KR101374279B1 (ko) * 2012-01-03 2014-03-14 한국화학연구원 탄소나노튜브가 결합된 역삼투 복합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20140083931A1 (en) * 2012-03-05 2014-03-27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Anti-biofouling Membrane for Water-Treatment
CN103071404A (zh) * 2013-01-28 2013-05-0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9753A (zh) * 2014-07-15 2014-1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抗污染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04525005A (zh) * 2014-12-30 2015-04-22 胡群辉 一种亲水性抗污染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6288A (zh) * 2015-10-22 2015-12-23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高分子刷复合材料抗菌涂层的制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LENA GINIC-MARKOVIC,ETAL: "Biofouling resistance of polysulfobetaine coated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s", 《DESALINATION》 *
RACKEL REIS,ETAL: "Amine Enrichment of Thin-Film Composite Membranes via Low Pressure Plasma Polymerization for Antimicrobial Adhesion",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3262A (zh) * 2017-06-06 2017-10-13 四川大学 一种高通量抗污染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04095B (zh) * 2017-07-28 2020-09-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聚酰胺薄膜复合膜的改性方法、聚酰胺薄膜复合膜及其应用
CN109304095A (zh) * 2017-07-28 2019-02-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聚酰胺薄膜复合膜的改性方法、聚酰胺薄膜复合膜及其应用
CN107694358A (zh) * 2017-09-22 2018-02-16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表面接枝的抗菌抗污染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8057348A (zh) * 2017-12-11 2018-05-22 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杀菌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法
CN108057348B (zh) * 2017-12-11 2020-08-11 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杀菌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法
CN108786500A (zh) * 2018-06-26 2018-11-13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一步法实现表面具有活性引发位点的聚酰胺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3149A (zh) * 2018-12-28 2019-05-03 苏州曙之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及生产工艺
CN110316799A (zh) * 2019-07-22 2019-10-11 苏州东大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场膜处理系统
WO2022030509A1 (ja) * 2020-08-06 2022-02-10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物品
CN112108012A (zh) * 2020-09-29 2020-12-22 湖南澳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2900A (zh) * 2020-11-04 2022-05-06 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污染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和由此制得的抗污染复合反渗透膜
CN113244781A (zh) * 2021-05-17 2021-08-13 江苏泷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黄化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4880A (zh) * 2021-06-24 2021-08-20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tro组件膜片的改性工艺
CN115253720A (zh) * 2022-08-24 2022-11-01 暨南大学 一种磁性纳米粒子复合膜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3749B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3749A (zh) 一种新型抗生物污染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9619B (zh) 一种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005B (zh) 一种亲水性抗污染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1466B (zh) 一种亲水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Si et al. Biocidal and rechargeable N-halamine nanofibrous membranes for highly efficient water disinfection
CN100345616C (zh) 电晕诱导接枝进行聚合物微孔膜改性的方法
CN103201025A (zh) 弹性离子交换膜
JP6715348B2 (ja) 超音波現場重合を応用してポリマー分離膜に対する変性を行う方法
CN105148750B (zh) 一种聚酰胺复合膜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08047860A (zh) 一种具有防污自净功能的表面涂层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8187511A (zh) 高通量高截留率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57348B (zh) 一种亲水性杀菌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法
CN109908758A (zh) 一种高渗透、防污型掺杂凹凸棒石-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US20240139687A1 (en) Scaling-resistant and yellowing-resistant reverse osmosis composite membra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2127242A (zh) 一种提高反渗透复合膜性能的方法
CN106621850A (zh) 一种抗菌复合纳滤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Li et al. Controllable modification of polymer membranes by LDDLT plasma flow: Antibacterial layer onto PE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CN102527253A (zh) 一种抑菌抗氧化复合反渗透膜
CN107694358A (zh) 一种基于表面接枝的抗菌抗污染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6632922B (zh) 含有亲水链段的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改性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方法
CN109351204A (zh) 一种含氟水凝胶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Zhao et al. Antibiofouling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mbrane functionalized by poly (ionic liquid) brushes via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JP2011156519A (ja) 高分子水処理膜、水処理方法及び高分子水処理膜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106478975B (zh) 双功能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改性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方法
CN102580587A (zh) 亲水型含辣素官能团的抗生物污染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