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1577B - 织针以及针床 - Google Patents

织针以及针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1577B
CN105821577B CN201510003840.8A CN201510003840A CN105821577B CN 105821577 B CN105821577 B CN 105821577B CN 201510003840 A CN201510003840 A CN 201510003840A CN 105821577 B CN105821577 B CN 105821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main body
knitting needle
stitch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38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1577A (zh
Inventor
M.朔尔勒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filed Critical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5821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1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1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15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6Needle bars; Sinker ba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6Sliding-tongue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说明了一种具有带有纵向延伸(3)的针主体(2)的织针(1),该针主体在纵向方向(3)的一个端部上具有工作区域(4),在纵向延伸方向(3)的另外一个端部上具有针脚(5)以及在工作区域(4)和针脚(5)之间具有支承段(6),其中所述支承段(6)具有在纵向延伸方向(3)延伸的支承面(7)以及布置在针主体(2)的背对支承面(7)的侧面上的上侧(10),并且针脚(5)形成了保持面(8)。此外说明了一种与其配合的针床。能够以较高的工作速度运行针织机。此外规定,所述保持面(8)构造在凹口(9)中,该凹口从支承面(7)朝上侧(10)的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织针以及针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带有纵向方向的主体(Korpus)的织针(Wirknadel),该主体在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具有工作区域,在纵向方向的另外一个端部上具有针脚(Nadelfuß)并且在工作区域和针脚之间具有支承段,其中该支承段具有在纵向方向延伸的支承面以及布置在主体的背对支承面的侧面上的上侧,并且所述针脚形成了保持面。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主体的针床(Nadelbarre),该主体具有布置在主体的前侧和后侧之间的针容纳部(Nadelaufnahme),其中该针容纳部具有相互平行布置的槽(Schlitz),该槽通过接片(Steg)相互分开并且分别具有槽底,并且在针容纳部的后侧设置了支撑面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织针以及这种针床例如从DE 44 14 703 C2中已知。
在经编机(Kettenwirkmaschine)中制造针织物(Wirkware)时,同类的成圈工具(Wirkwerkzeug)也必须类似地运动。与此相应地,同类的成圈工具通常布置在床(Barre)中。当所述床运动时,成圈工具一起运动,从而确保所有固定在床上的成圈工具实施相同的运动。
为了将成圈工具定位在针床中,已知在针床上设置针容纳部。该针容纳部具有大量槽或槽口(Nut),所述成圈工具能够插入该槽或槽口中。所述成圈工具在此以其两个侧壁支撑在所述槽的壁上,也就是支撑在接片上。该槽在成圈工具的纵向方向延伸。
织针属于所述成圈工具,织针具有钩子,利用该钩子所述织针能够拉动纱线穿过围绕织针形成的线圈。在拉动纱线时产生拉力,该拉力必须由织针承受。为了防止该拉力将织针移入槽中或者甚至从槽中拉出,所述织针通常具有针脚,该针脚在其面对支承段的前侧形成了保持面。该保持面支撑在针床的支撑面装置上。在上面所述的DE 44 14 703 C2中将所述支撑面装置构造成槽口的前侧,其横向于槽延伸并且构造在针床的主体中。
如果将这种槽口置入针床的主体中,那么该主体在该槽口的区域内被削弱。这种削弱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补偿,即在槽的区域内设置相应更多的材料。然而这具有以下缺点,即该这些更多的材料导致针床的质量的增加。针床的质量越大,那么在运行中需要用来加速并且制动针床的力就越大。更大的质量限制了装备有针床的针织机(Wirkmaschine)的工作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的任务是能够用较高的工作速度运行针织机。
该任务借助于开头所述类型的织针通过以下方法得到解决,即在凹口(Ausnehmung)中构造保持面,该保持面从支承面朝上侧的方向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至少一部分保持面安置在支承面与织针的上侧之间的区域内,从而能够将针脚超过支承面的超出部(Überstand)保持得很小。这种超出部越小,那么在床的主体中的可能还需要的槽口以及与此相关的削弱也就越小。这种削弱越小,那么床就越稳定并且用针织机可以实现越高的工作速度。
优选所述针脚没有超过所述支承面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在针床的主体中根本不再需要槽口。尽管如此,通过保持面足以保持所述织针克服拉力。
优选所述针脚以支承面结束。由此可以这样说,获得了织针的直线性的连续的下侧,其中支承面和针脚的下侧仅仅通过凹口相互分开。由此可以实现最大的保持面,而不需要伸入针床的主体中的槽口。
在替代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设置,所述针脚以最大1mm的长度超过支承面突出。织针通常布置在针床的主体上的针容纳部中。在该针容纳部中设置槽口或槽,织针插入槽口或槽中。所述槽口通过接片相互分开。所述接片从共同的基底(Basis)出发,该基底通常具有0.5和1mm之间的厚度。因此所述针脚可以像接片之间的连接的厚度一样程度地超过支承面突出。
优选所述凹口以在支承面与上侧之间的整个高度的10%到70%的范围内的高度上延伸。由此实现了足够大的支承面,从而将织针保持在针容纳部中。虽然在支承段和针脚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织针仅仅具有较小的高度。然而织针的剩余的横截面足以承受在纱线编织过程中施加的拉力。
优选所述凹口具有朝工作区域指向的前侧,该前侧以弧形过渡到支承面中。由此避免了凹口的前侧和支承面之间锋利的边沿或角。与此相应地,在将织针插入针容纳部中时或者在运行中所述锋利的边沿在槽底处产生磨损的危险是微小的。
优选所述上侧在凹口区域内具有突出部分。通过该突出部分在该位置处增大针主体的横截面,从而能够加载织针。
优选所述针主体在突出部分的区域内的横截面高度至少为横截面高度与凹口高度之和所得到的距离(Strecke)的25%。如果在针主体的上侧存在突出部分,那么还可以将凹口并且由此将保持面做得略微更大。那样的话,在突出部分的区域内,可以降低织针材料的占整个高度的相对份额,而没有以不允许的方式减小绝对的横截面高度。
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在针脚的背对工作区域的侧面上设置突起,该突起的下侧至少部分地超过上侧伸出。该突起使织针从针容纳部中取出变得容易。
在此优选的是,所述突起是倾斜的。也就是该突起具有远离支承面指向的方向分量以及远离工作区域指向的方向分量。这使操作变得容易。
所述任务在开头所述类型的针床中通过以下方法得到解决,即槽底朝针容纳部的后侧上升并且以槽底隆起(Schlitzgrunderhebung)结束,在该槽底隆起的后沿(Rückflank)上构造了支撑面装置。
在将上面所描述的织针插入针床中时,则所述槽底隆起进入上面所描述的凹口中,并且保持面可以贴靠在槽底隆起的后沿上,使得保持面贴靠在支撑面装置上。那样的话,织针免受由于纱线拉力引起的拉力负载。当针脚以支承面结束时或者还更短时,就不需要加工针床的主体用来制造槽口。与此相应地,主体未被槽口削弱。因此也可以使用薄壁的主体,该主体与此相应地具有微小的质量。壁厚就可以仅仅配合主体的运行状态,而不必考虑织针的固定。所述织针能够安置在针容纳部中,则该针容纳部不仅具有槽而且也具有支撑面装置。
优选在针容纳部中布置至少一个织针,如上所述。由于要将织针以及针容纳部、也就是槽底隆起与凹口配合,所以得到了织针在针容纳部中可靠的支承。
优选所述槽底隆起在背对支撑面装置的侧面上具有弯曲的走向。用于制造槽的简单方法在于使用圆盘铣刀。该圆盘铣刀就在其到达槽的面对支撑面装置的端部时从针容纳部中移出。在此自动地得到了槽底隆起的弯曲的走向。
在此优选的是,所述弯曲的走向遵循主体圆周线。这实现了简单的制造,因为圆盘铣刀或者类似的工具能够沿着无折角(knickfrei)的轨道被引导。
优选所述支撑面装置形成了槽口的前侧,该槽口的后侧形成了压力面,其中压力面具有比支撑面装置更大的高度。与此相反,该压力面则确保了织针能够在针容纳部中反向于拉力方向移动。该织针就以简单的方式克服在所有方向上的运动而固定在针容纳部中。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示出:
图1是织针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以及
图2是针床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改动的织针的细节图,以及
图4是改动的针脚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针主体2的织针1,该针主体沿纵向方向3延伸,该纵向方向通过双箭头表示。所述织针1在沿纵向方向3的一个端部上具有工作区域4并且在纵向方向的另外一个端部上具有针脚5。在所述工作区域4和针脚5之间布置了支承段6。该支承段具有支承面7。该支承面7在图1中所示的织针1的定向中形成下侧。“下侧”和“上侧”的概念在下面涉及附图中的图示并且用于更简单地进行解释。所述织针1通常以空间中的其它定向插入。
所述针脚5在其面对支承段的侧面上具有保持面8。该保持面构造在凹口9中,该凹口从支撑面7朝布置在针主体2的对置侧面上的上侧10延伸。整个高度11通过支承面7和上侧10之间的距离定义。所述织针1可以朝工作区域4逐渐变细。
所述凹口9在其最大高度的区域内在支承面7和上侧10之间的整个高度11的10%到70%的高度上延伸。与此相应地在工作区域4和针脚5之间保留至少具有整个高度11的30%高度的区域12。
所述针脚5在其背对凹口9的侧面上具有支撑面13,该支撑面在下面继续进行解释。
此外,所述针脚具有突起14,该突起的下侧15至少部分地超过上侧10突出。所述突起14具有平行于纵向方向3的方向分量。此外,该突起14具有平行于整个高度11的方向分量。所述突起14使后面织针1从针容纳部的拆卸变得容易。
所述凹口9具有朝工作区域4指向的前侧16,该前侧以弧形(Rundung)17过渡到支承面7中。因此避免后面在运行中或者在将织针1插入针容纳部中时可能导致针容纳部的损坏的边沿。
此外,所述凹口9的前侧16弯曲,也就是其遵循具有半径R1的针圆周线(Nadel-Kreislinie)。所述凹口9的前侧16也可以具有其它形状。如从图3中获知,所述前侧16也完全可以具有直线的形状。
所述针脚5与支承面7平齐地结束,也就是其没有超过该支承面7突出。更确切地说,该针脚5的下侧18与支承面7位于一条线19上。
然而所述针脚5也可以略微超过所述支承面7突出,如下面继续解释的那样。然而超过支承面7并且由此超过线19的超出部是很微小的。超出部无论如何最大为1mm。通常超出部更小。
如可以在图1中看到,所述上侧10在凹口9的区域内设置有突出部分40。该突出部分40在此以圆周线的形式示出。然而突出部分40也能遵循还平行于支承面7延伸的直线。这种突出部分40可以补偿由于凹口9而缺失的材料并且再提高织针1的负载能力。
如果存在这种突出部分40,那么织针1的剩余的横截面高度12甚至会降低到由剩余的横截面高度12和凹口9高度之和得到的距离的25%。
图2示出了与此配合的带有针床主体21的针床20,该针床主体例如可以由碳纤维增强的合成材料(Kunststoff)形成。在针床主体21上固定、例如粘贴针容纳部22。该针容纳部具有相互平行布置的槽23,所述槽通过接片24相互分开。在图2中仅仅可以看到一个槽23。然而垂直于图纸平面前后依次地(hintereinander)布置了大量的槽。
所述针床主体21具有前侧25和后侧26。“前侧”和“后侧”的概念在此也仅仅用于更简单地进行解释。在运行中,所述针床20完全可以具有空间中的其它定向。前侧25是在织针1插入针容纳部22中时织针1的工作区域4所处的侧面。
每个槽23具有槽底27,该槽底朝针床主体21的后侧26并且由此也朝针容纳部22的后侧上升并且以槽底隆起28结束。该槽底隆起28具有面后沿,在该后沿上构造了支撑面装置29。
所述槽底27相对于针床主体21具有很小的距离,因为该针容纳部22具有连续的“底部”。也就是所述针脚5超过支承面7的超出部可以和针容纳部22的底部的厚度一样大,而不需要加工所述针床主体21。
所述槽底隆起28在其背对支撑面装置29的侧面30具有弯曲的走向,该走向在当前实施例中遵循主体圆周线。所述主体圆周线具有半径R2。该主体圆周线的半径R2大于针圆周线的半径R1。如果织针构造成没有针圆周线而是具有其它形状的前侧16,那么只需要将槽底隆起28配合到(hineinpassen)凹口9中。
所述支撑面装置29形成槽口31的前侧。该槽口31的后侧形成压力面32。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出,所述压力面32具有比支撑面装置29更大的高度。
按图1的织针1能够插入按图2的针床20的针容纳部22中。在此,所述槽底隆起28进入织针1的凹口9中。由此保持面8能够贴靠到支撑面装置29上并且支撑面13能够贴靠到压力面32上。由此在纵向方向固定所述织针1。
然而所述固定仅仅在针容纳部22中实现,也就是说,不需要在针床主体21中设置会削弱针床主体的槽口或者类似的构造。
因为主体圆周线在侧面30上的半径R2大于在凹口9的前侧16上的半径R1,所以织针1肯定不会与槽底隆起28相撞。利用该构造也确保了所述支撑面装置29具有小于凹口9在保持面8区域内的延伸的高度。
虽然在装备有这种织针1的经编机的运行中在织针1上产生了拉力。然而即使所述区域12仅仅具有比较微小的延伸,它还是能够承受这种拉力。
所述针容纳部22由合成材料形成,该合成材料没有由碳制成的增强纤维。所述槽23例如可以通过圆盘铣刀形成,该圆盘铣刀在靠近针容纳部22的后侧时从针容纳部中运动出来,从而在无较大代价的情况下获得侧面30的弯曲的走向。由此能够将针容纳部构造成一体的。所述压力面32构造在端部突起3上,该端部突起经由连接接片34与针容纳部22的容纳区域连接。该容纳区域包含槽23。所述连接接片34由此形成了槽口31的底部。

Claims (14)

1.织针(1),具有带有纵向方向(3)的针主体(2),所述针主体在纵向方向(3)的一个端部上具有工作区域(4),在纵向方向(3)的另外一个端部上具有针脚(5)以及在所述工作区域(4)和所述针脚(5)之间具有支承段(6),其中所述支承段(6)具有在纵向方向(3)延伸的支承面(7)以及布置在所述针主体(2)的背对所述支承面(7)的侧面上的上侧(10),并且所述针脚(5)形成了保持面(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面(8)构造在从所述支承面(7)朝所述上侧(10)的方向延伸的凹口(9)中,其中,所述上侧(10)在所述凹口(9)区域内具有突出部分(4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5)没有超过所述支承面(7)突出。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5)以所述支承面(7)结束。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5)以最大1mm的长度超过所述支承面(7)突出。
5.按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9)以在所述支承面(7)与所述上侧(10)之间的整个高度(11)的10%到70%范围内的高度延伸。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9)具有朝所述工作区域(4)指向的前侧(16),所述前侧以弧形(17)过渡到所述支承面(7)中。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主体(2)在所述突出部分(40)的范围内的横截面高度(12)至少为所述横截面高度(12)与所述凹口(9)高度之和得到的距离的25%。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脚(5)的背对所述工作区域(4)的侧面上设置了突起(14),所述突起的下侧(15)至少部分地超过所述上侧(10)突出。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4)是倾斜的。
10.针床(20),具有针床主体(21),所述针床主体(21)具有针容纳部(22),所述针容纳部布置在所述针床主体(21)的前侧(25)和后侧(26)之间,其中所述针容纳部(22)具有相互平行布置的槽(23),所述槽通过接片(24)相互分开并且分别具有槽底(27),且在所述针容纳部(22)的后侧上设置了支撑面装置(29),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27)朝所述针容纳部(22)的后侧上升并且以槽底隆起(28)结束,在所述槽底隆起的后沿上构造了支撑面装置(29)。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容纳部(22)中布置了至少一个按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针(1)。
12.按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隆起(28)在背对所述支撑面装置(29)的侧面上具有弯曲的走向(30)。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的走向(30)遵循主体圆周线。
14.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装置(29)形成了槽口(31)的前侧,所述槽口(31)的后侧形成了压力面(32),其中所述压力面(32)具有比所述支撑面装置(29)更大的高度。
CN201510003840.8A 2014-10-14 2015-01-06 织针以及针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215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88724.0A EP3009550B1 (de) 2014-10-14 2014-10-14 Wirknadel und Nadelbarre
EP14188724.0 2014-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1577A CN105821577A (zh) 2016-08-03
CN105821577B true CN105821577B (zh) 2017-12-22

Family

ID=51690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384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21577B (zh) 2014-10-14 2015-01-06 织针以及针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09550B1 (zh)
KR (1) KR101801869B1 (zh)
CN (1) CN10582157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159184A1 (de) * 1981-05-29 1983-02-23 Andreas Hering Fassung zur halterung der wirknadeln an kettenwirkmaschinen
DE4414703C2 (de) 1994-04-14 1996-09-19 Liba Maschf Wirknadel für eine Kettenwirkmaschine
DE10018897A1 (de) 2000-04-14 2001-10-25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Strickmaschinennadel
EP1988198B1 (de) * 2007-05-03 2010-03-03 Groz-Beckert KG Werkzeugsatz und Barre für eine Wirkmaschine
DE502007001850D1 (de) * 2007-05-03 2009-12-10 Groz Beckert Kg Wirkmaschinenwerkzeug, insbesondere für feinste Teilung
DE102007038589B4 (de) * 2007-08-16 2014-02-20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Barre für eine Kettenwirkmaschine
EP2045384B1 (de) * 2007-10-02 2012-08-22 Groz-Beckert KG Wirknadel
DE102012007109B4 (de) * 2012-03-07 2014-08-28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irkwerkzeugbarr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irkwerkzeugbar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09550A1 (de) 2016-04-20
KR20160043920A (ko) 2016-04-22
CN105821577A (zh) 2016-08-03
EP3009550B1 (de) 2019-03-13
KR101801869B1 (ko)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5994B (zh) 用于针织系统的沉降片及显示降低的磨损的针织系统
CN105821577B (zh) 织针以及针床
US7836729B2 (en) Transfer needle with internal spring tip
WO2008018185A1 (fr) Platine mobile et métier à mailles cueillies
JP2006161230A (ja) 横編機
EP3702505A1 (en) Compound needle in flat knitting machine
JP6333229B2 (ja) 固定シンカーを有する横編機
KR101083982B1 (ko) 래치 니들
US9670607B2 (en) Slide needle
CN202265678U (zh) 可适用于高支高密平纹织物织造的边撑装置
US20090000338A1 (en) Cutting needle with interchangeable knife
WO2005001186A1 (ja) 複合針
JP5330383B2 (ja) 編針
JP2005042294A (ja) 編成針
CN101868571B (zh) 圆形针织机用舌针
WO2006111665A3 (fr) Tricot demaillable
CN101096796B (zh) 用于成圈纺织机的舌针
CN102704172A (zh) 针织机
CN210886440U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针板插片
CN208604303U (zh) 一种经编机的压电贾卡基座
CN204780120U (zh) 分纱针及分纱组件
CN107889512A (zh) 全钢针布
CN205741480U (zh) 经编机用横移电机座
TW201615914A (zh) 機械編織針頭、用於縫合形成的設置、及使用該設置於編織機中
CN203475088U (zh) 一种眼子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