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8630A - 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 - Google Patents
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18630A CN105818630A CN201610294195.4A CN201610294195A CN105818630A CN 105818630 A CN105818630 A CN 105818630A CN 201610294195 A CN201610294195 A CN 201610294195A CN 105818630 A CN105818630 A CN 1058186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w
- nut
- yoke
- safety
- shock str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包括:上叉臂、下叉臂、车轮轴承、减震支柱、连接盘、卡箍;所述车轮轴承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上叉臂、下叉臂、减震支柱上均设有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外表面为螺纹状,所述连接盘上端侧面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端设有螺帽进行配合固定,所述连接端表面和所述螺帽表面均设有N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螺纹状,N个定位螺钉分别穿过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螺孔;所述卡箍对固定在所述螺帽外表面,对所述螺帽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车辆悬挂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部件连接稳固的同时能够灵活拆卸,便于更换,通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外表看似简单的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着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轿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车辆的悬挂系统的部件之间通常采用固定连接,如焊接,原因是其他连接方式时间久了容易脱落,存在安全隐患,但是这导致部件损坏时需要更换时则需要更换整套系统,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辆的悬挂系统存在部件更换不便,通用性较差,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车辆的悬挂系统存在部件更换不便,通用性较差,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车辆悬挂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部件连接稳固的同时能够灵活拆卸,便于更换,通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所述结构包括:
上叉臂、下叉臂、车轮轴承、减震支柱、连接盘、卡箍;所述车轮轴承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上叉臂、下叉臂、减震支柱上均设有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外表面为螺纹状,所述连接盘上端侧面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盘下端侧面设有2个螺孔,所述上叉臂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上端螺孔内,所述下叉臂和所述减震支柱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下端的2个螺孔内;所述连接端设有螺帽进行配合固定,所述连接端表面和所述螺帽表面均设有N个定位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定位孔为螺纹状,N个定位螺钉分别穿过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螺孔;所述卡箍对固定在所述螺帽外表面,对所述螺帽进行夹持固定。
其中,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均采用角钢制成,且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表面均凃有防锈漆。
其中,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均为U型,所述减震支柱上端穿过所述上叉臂的U型区域,且所述减震支柱与竖直方向形成预设范围内的倾斜夹角。
其中,所述减震支柱由螺旋弹簧和减震器组成,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减震器外表面。
其中,所述车轮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盘一侧,所述车辆悬挂结构的其余部件安装在所述连接盘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定位孔均为均匀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设计为包括:上叉臂、下叉臂、车轮轴承、减震支柱、连接盘、卡箍;所述车轮轴承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上叉臂、下叉臂、减震支柱上均设有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外表面为螺纹状,所述连接盘上端侧面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盘下端侧面设有2个螺孔,所述上叉臂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上端螺孔内,所述下叉臂和所述减震支柱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下端的2个螺孔内;所述连接端设有螺帽进行配合固定,所述连接端表面和所述螺帽表面均设有N个定位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定位孔为螺纹状,N个定位螺钉分别穿过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螺孔;所述卡箍对固定在所述螺帽外表面,对所述螺帽进行夹持固定的技术方案,即将车辆悬挂结构的部件设有连接端,且对应设有螺孔和螺母配合进行连接,螺纹连接拆卸方便,连接稳固,且为了防止螺母自动转动或脱落,设置了定位螺钉对螺母进行固定,且为了防止定位螺钉脱出,在螺母外表面设置了卡箍防止定位螺钉从定位螺孔中移出,多重保护,安全性较好,连接稳固,且所有连接均属于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零部件,所有,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车辆的悬挂系统存在部件更换不便,通用性较差,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车辆悬挂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部件连接稳固的同时能够灵活拆卸,便于更换,通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连接端的连接的示意图;
其中,1-上叉臂,2-下叉臂,3-车轮轴承,4-连接盘,5-减震器,6-螺旋弹簧,7-连接端,8-定位孔,9-螺帽,10-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车辆的悬挂系统存在部件更换不便,通用性较差,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车辆悬挂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部件连接稳固的同时能够灵活拆卸,便于更换,通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采用了将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设计为包括:上叉臂、下叉臂、车轮轴承、减震支柱、连接盘、卡箍;所述车轮轴承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上叉臂、下叉臂、减震支柱上均设有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外表面为螺纹状,所述连接盘上端侧面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盘下端侧面设有2个螺孔,所述上叉臂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上端螺孔内,所述下叉臂和所述减震支柱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下端的2个螺孔内;所述连接端设有螺帽进行配合固定,所述连接端表面和所述螺帽表面均设有N个定位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定位孔为螺纹状,N个定位螺钉分别穿过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螺孔;所述卡箍对固定在所述螺帽外表面,对所述螺帽进行夹持固定的技术方案,即将车辆悬挂结构的部件设有连接端,且对应设有螺孔和螺母配合进行连接,螺纹连接拆卸方便,连接稳固,且为了防止螺母自动转动或脱落,设置了定位螺钉对螺母进行固定,且为了防止定位螺钉脱出,在螺母外表面设置了卡箍防止定位螺钉从定位螺孔中移出,多重保护,安全性较好,连接稳固,且所有连接均属于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零部件,所有,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车辆的悬挂系统存在部件更换不便,通用性较差,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车辆悬挂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部件连接稳固的同时能够灵活拆卸,便于更换,通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请参考图1-图2,所述结构包括:
上叉臂1、下叉臂2、车轮轴承3、减震支柱、连接盘4、卡箍10;所述车轮轴承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上叉臂、下叉臂、减震支柱上均设有一连接端7,所述连接端外表面为螺纹状,所述连接盘上端侧面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盘下端侧面设有2个螺孔,所述上叉臂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上端螺孔内,所述下叉臂和所述减震支柱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下端的2个螺孔内;所述连接端设有螺帽9进行配合固定,所述连接端表面和所述螺帽表面均设有N个定位孔8,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定位孔为螺纹状,N个定位螺钉分别穿过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螺孔;所述卡箍对固定在所述螺帽外表面,对所述螺帽进行夹持固定。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均采用角钢制成,且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表面均凃有防锈漆。采用角钢可以保障装置的强度,凃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均为U型,所述减震支柱上端穿过所述上叉臂的U型区域,且所述减震支柱与竖直方向形成预设范围内的倾斜夹角。形成一定的倾角便于受力缓冲,且便于在车辆内部安装,占用空间较小。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支柱由螺旋弹簧6和减震器5组成,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减震器外表面。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车轮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盘一侧,所述车辆悬挂结构的其余部件安装在所述连接盘的另一侧。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定位孔均为均匀分布。均匀分布便于使用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对固定的位置进行调整。叉臂式悬挂不等长的上下叉臂的合理配置使得车轮在上下运动时,车轮外倾角参数和轮距参数变化很小,这有助于轮胎接地面积时刻保持最大化,减少悬挂在高速弯道时出现的侧倾。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设计为包括:上叉臂、下叉臂、车轮轴承、减震支柱、连接盘、卡箍;所述车轮轴承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上叉臂、下叉臂、减震支柱上均设有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外表面为螺纹状,所述连接盘上端侧面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盘下端侧面设有2个螺孔,所述上叉臂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上端螺孔内,所述下叉臂和所述减震支柱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下端的2个螺孔内;所述连接端设有螺帽进行配合固定,所述连接端表面和所述螺帽表面均设有N个定位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定位孔为螺纹状,N个定位螺钉分别穿过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螺孔;所述卡箍对固定在所述螺帽外表面,对所述螺帽进行夹持固定的技术方案,即将车辆悬挂结构的部件设有连接端,且对应设有螺孔和螺母配合进行连接,螺纹连接拆卸方便,连接稳固,且为了防止螺母自动转动或脱落,设置了定位螺钉对螺母进行固定,且为了防止定位螺钉脱出,在螺母外表面设置了卡箍防止定位螺钉从定位螺孔中移出,多重保护,安全性较好,连接稳固,且所有连接均属于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零部件,所有,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车辆的悬挂系统存在部件更换不便,通用性较差,更换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车辆悬挂结构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部件连接稳固的同时能够灵活拆卸,便于更换,通用性较好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
上叉臂、下叉臂、车轮轴承、减震支柱、连接盘、卡箍;所述车轮轴承与所述连接盘连接,所述上叉臂、下叉臂、减震支柱上均设有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外表面为螺纹状,所述连接盘上端侧面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盘下端侧面设有2个螺孔,所述上叉臂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上端螺孔内,所述下叉臂和所述减震支柱的连接端插入所述连接盘下端的2个螺孔内;所述连接端设有螺帽进行配合固定,所述连接端表面和所述螺帽表面均设有N个定位孔,所述N为大于等于10的正整数,所述定位孔为螺纹状,N个定位螺钉分别穿过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螺孔;所述卡箍对固定在所述螺帽外表面,对所述螺帽进行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均采用角钢制成,且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表面均凃有防锈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均为U型,所述减震支柱上端穿过所述上叉臂的U型区域,且所述减震支柱与竖直方向形成预设范围内的倾斜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柱由螺旋弹簧和减震器组成,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减震器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轴承安装在所述连接盘一侧,所述车辆悬挂结构的其余部件安装在所述连接盘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和所述连接端上的定位孔均为均匀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94195.4A CN105818630A (zh) | 2016-05-03 | 2016-05-03 | 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94195.4A CN105818630A (zh) | 2016-05-03 | 2016-05-03 | 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8630A true CN105818630A (zh) | 2016-08-03 |
Family
ID=56528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94195.4A Pending CN105818630A (zh) | 2016-05-03 | 2016-05-03 | 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18630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55818A (en) * | 1976-11-01 | 1978-05-20 | Toyota Motor Corp | Device for adjusting camber for vehicle |
CN201415596Y (zh) * | 2009-06-07 | 2010-03-03 | 陈建生 | 一种车辆前轮独立悬架装置 |
CN102358128A (zh) * | 2011-08-08 | 2012-02-22 | 合肥车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前悬架总成 |
CN202463493U (zh) * | 2012-02-20 | 2012-10-03 | 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转向/悬架一体化系统 |
CN104589943A (zh) * | 2015-01-22 | 2015-05-06 | 石宇 | 导出式多承点独立悬架 |
US20150197128A1 (en) * | 2014-01-14 | 2015-07-16 | Sternpf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c. | Strut Suspension Assembly System |
CN105522879A (zh) * | 2016-01-24 | 2016-04-27 | 刘言成 | 一种特殊双叉臂独立悬挂震动发电系统 |
CN205185756U (zh) * | 2015-12-16 | 2016-04-27 | 四川迅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车辆悬挂结构 |
-
2016
- 2016-05-03 CN CN201610294195.4A patent/CN1058186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55818A (en) * | 1976-11-01 | 1978-05-20 | Toyota Motor Corp | Device for adjusting camber for vehicle |
CN201415596Y (zh) * | 2009-06-07 | 2010-03-03 | 陈建生 | 一种车辆前轮独立悬架装置 |
CN102358128A (zh) * | 2011-08-08 | 2012-02-22 | 合肥车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前悬架总成 |
CN202463493U (zh) * | 2012-02-20 | 2012-10-03 | 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转向/悬架一体化系统 |
US20150197128A1 (en) * | 2014-01-14 | 2015-07-16 | Sternpf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c. | Strut Suspension Assembly System |
CN104589943A (zh) * | 2015-01-22 | 2015-05-06 | 石宇 | 导出式多承点独立悬架 |
CN205185756U (zh) * | 2015-12-16 | 2016-04-27 | 四川迅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车辆悬挂结构 |
CN105522879A (zh) * | 2016-01-24 | 2016-04-27 | 刘言成 | 一种特殊双叉臂独立悬挂震动发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21384A (zh)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
CN105818630A (zh) | 安全性较高的车辆悬挂结构 | |
CN202038369U (zh) | 一种前悬置车身安装结构 | |
EP1640191B1 (en) | Method of welding axle connection device, device so welded | |
CN102689627B (zh) | 一种驻车拉索固定装置 | |
US8991839B1 (en) | Axle suspension system | |
CN203198669U (zh)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
CN205185756U (zh) | 一种车辆悬挂结构 | |
CN213734492U (zh) | 一种汽车板簧用u型卡 | |
CN210258547U (zh) | 一种防滑式减震器转向节支架组件 | |
CN105539047A (zh) | 动车组车下悬挂结构 | |
CN204716373U (zh) | 一种后处理器固定装置 | |
CN203876841U (zh) | 一种组合支架 | |
CN211809003U (zh) | 车辆驱动系统 | |
CN209567033U (zh) | 一种车轮后减震系统 | |
CN204036298U (zh) | 后桥制动力试验夹具 | |
CN203401907U (zh) | 汽车扭力梁悬架及汽车 | |
CN201739404U (zh) | 钢板弹簧及其汽车 | |
CN203752811U (zh) | 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 | |
CN103991459B (zh) | 轻轨车辆电磁轨道制动器的悬挂装置 | |
CN110254536A (zh) | 备胎收藏装置及汽车 | |
CN205498534U (zh) | 一种双体挂车机械悬挂系统 | |
CN206031041U (zh) | 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的安装固定架 | |
CN103754077A (zh) | 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 | |
CN209026068U (zh) | 一种复合板弹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610000 Chenghua District, Sichuan Province, building materials, road, LONCIN No. nine, No. 37, room three, room 1, building 1711 Applicant after: Standar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Chenghua District two East 3rd Ring Rd section of Longtan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E-TRUST STANDAR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