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8341B -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8341B
CN105818341B CN201610392835.5A CN201610392835A CN105818341B CN 105818341 B CN105818341 B CN 105818341B CN 201610392835 A CN201610392835 A CN 201610392835A CN 105818341 B CN105818341 B CN 105818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or rod
angle ejector
cylinder body
piston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28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8341A (zh
Inventor
李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City, Huangyan Yide plastic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UANGYAN YILIAN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UANGYAN YILIAN PLASTIC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UANGYAN YILIAN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28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8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8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8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8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83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以及套设在斜顶杆上且固定于动模板内的缸体,斜顶杆上设置有活塞,该活塞收容于缸体并可在斜顶杆的带动下于缸体的轴向上下滑动,其中界定缸体的外壁处至少开设有一个与内部连通的进气孔,缸体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使气体只出不进单向流通的气嘴,活塞的运动范围在进气孔与气嘴之间,当斜顶杆在顶针板的带动下被提升进行脱模过程时,活塞产生一定的阻尼作用,降低斜顶杆的上升速度,避免了由于斜顶杆顶出速度过快影响产品的脱模质量;在抽回过程中斜顶杆活塞压缩空气会产生巨大的阻尼,来使得斜顶块在回到容置槽的过程中速度刚好降为零,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背景技术
斜顶机构是用于注塑模具支撑斜顶块进行斜顶抽芯脱模的部件,斜顶机构一般包括一根斜顶杆与滑座,一般斜顶机构由顶针板带动升降,就如公告号为CN 204773312U的专利中所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杆双同心导套机构”,包括动模板,动模板下有顶针板,顶针板上安装斜滑座,斜滑座上连接斜顶杆,斜顶杆斜向穿过动模板,且斜顶杆的头部连接斜顶块,脱模时顶针板带动斜滑座以及斜顶杆上升,斜顶杆上端连接的斜顶块将开模后的产品顶出。
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斜顶抽芯脱模过程中,由于注塑产品往往具有热塑性,斜顶杆过快的升降动作会影响产品的脱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阻尼的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能避免脱模过程中对产品的损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以及套设在斜顶杆上且固定于动模板的缸体,所述斜顶杆上设置有活塞,该活塞收容于缸体并可在斜顶杆的带动下于缸体的轴向上下滑动,其中缸体的外壁处至少开设有一个与缸体内部连通的进气孔,缸体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使气体只出不进单向流通的气嘴,所述活塞的运动范围在进气孔与气嘴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斜顶杆在顶针板的带动下被提升进行脱模过程时,斜顶杆上的设置的活塞于固定在动模上的缸体内滑动,在活塞的上升的过程中会将处于活塞方向的气体从缸体的进气孔排出,而在动模上会开设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进气孔连通,在排气的过程中会对活塞产生一定的阻尼作用,降低斜顶杆的上升速度,避免了由于斜顶杆顶出速度过快影响产品的脱模质量;在完成脱模过程后斜顶杆同样在顶针板的作用下复位,斜顶杆的抽回与顶出相比由于在抽回过程中斜顶杆会产生过盈的拉力,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这就会使得斜顶杆上固定的斜顶块在回到容置槽时对容置槽的槽底产生一个挤压力,使得速度降为零,就容易导致了斜顶块的磨损,降低了整个模具的使用寿命,且影响下次脱模顶出的过程,但由于活塞的设置在斜顶杆抽回时,活塞会将缸体内的气体压缩,当气体被压缩到一定值后即缸体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后会开启具有单向功能的气嘴,使得气体从气嘴处喷出,而在活塞压缩空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阻尼,来使得斜顶块在回到容置槽的过程中速度刚好降为零,即不会由于惯性对容置槽产生的一个挤压力,提高了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地,所述缸体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缸体底部的安装块,其中该安装块上开设有与缸体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气通道以及与第一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气通道,第一出气通道与第二出气通道之间通过嘴孔互相连通,所述气嘴设于第二出气通道内并该堵住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顶杆抽回过程即活塞进行压缩空气的过程中,气体从缸体内部流向第一出气通道当缸体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使得原先堵住嘴孔的气嘴被顶开,此时第一出气通道与第二出气通道连通,气体被排出,安装块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缸体的底部首先螺纹连接方式具有两好的密封性能减少气体的泄漏,其次安装块能拆卸下更换或者清洗气嘴以及安装块内的出气通道,保证正常的性能。
作为优选地,所述气嘴包括用于堵塞嘴孔的的封闭块、通过螺纹连接于安装块的气嘴座以及设于封闭块和气嘴座之间且迫使封闭块远离气嘴座运动趋势的弹性件,所述气嘴座开设有与第二出气通道连通的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缸体内的压力与弹性件的弹性力做比较,当缸体内的压力要大于弹性件的弹性力时会推开原先堵住嘴孔的封闭块,使得第一出气通道与第二出气通道连通,将压缩空气通过气嘴座上嘴口排出,当气体排空后封闭块会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重新堵住嘴孔,而气嘴座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同样首先能保证气密性,其次便于拆装,更换以及维修。
作为优选地,所述嘴口处卡接有透气块,所述透气块的孔隙率在90%~95%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块的设置首先想到由于空气被压缩排出时气体流速会过快,声音也会较大,透气块的设置的首要目的就是在于降低压缩空气排出时的速度,而透气孔的孔隙率达到90%~95%之间同样能保证气体排出不受堵塞。
作为优选地,所述气嘴设置方向与垂直平面具有60°~80°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缩空气排出时,由于气嘴方向的设置会将气体喷向斜顶杆,在斜顶杆的抽回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其次还能将斜顶杆表面的杂质吹走,避免将杂质带入到缸体内,影响工作性能。
作为优选地,所述活塞包括与斜顶杆一体设置的台阶块以及卡接在台阶块上的第一密封圈,该第一密封圈与缸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的活塞往缸体底部运动时该第一密封圈受压变形与缸体内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顶杆被提升脱模过程中,由于缸体上方的空气会从进气孔处排出,进气孔即可以作为进气也可以出气,使得脱模过程中斜顶杆所受到的阻尼会小点,保证正常状态下的脱模过程,而在完成脱模后抽回斜顶杆时在活塞的作用下压缩空气使得第一密封圈从中部开始发生弹性变形被压缩,压缩后的第一密封圈增大了直径就与缸体的内壁相抵接,这样使得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气体无法流通到活塞的上方,使得空气被压缩,此过程斜顶杆所受到的阻尼会比脱模过程中所受到阻尼大,有效的在斜顶杆被抽回复位过程中速度降为零。
作为优选地,所述活塞为开口朝向气嘴的皮碗状,所述活塞卡接于斜顶杆的外壁上,活塞的开口边缘与缸体的内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顶杆被提升脱模过程中,在活塞上方空气的挤压作用下使得活塞的开口收缩,改变了原先活塞与缸体内壁相抵接的状态,使得活塞与缸体内壁产生了间距,空气从外界进入到动模内最后从缸体的进气孔进入到缸体内,完成吸气过程,当斜顶杆完成脱模抽回过程中,皮碗状的活塞会发生变形,发生压缩变形,使得活塞的开口边缘直径变大与缸体的内壁更好的抵接,在活塞下降过程完成对缸体内的空气压缩,同时对斜顶杆产生反向的阻尼,有效的在斜顶杆被抽回复位过程中速度降为零。
作为优选地,所述斜顶杆为具有一中空通道的中空管,其端部固定有斜顶块,尾部固定有集水器,且在斜顶杆内部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一端通入斜顶块内,另一端通入于集水器内,所述集水器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该进水口与冷却水管连通,出水口与中空通道连通,其中斜顶杆的底部卡接有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注塑的过程对于成型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注塑制品的质量,利用将冷却水从集水器的进水口注入,通过穿设在斜顶杆内部的冷却水管带上去,对斜顶杆以及斜顶块进行冷却作用,冷却水再由于冷却水管顶部流出从斜顶杆的中空通道处在重力的作用下流下来,最后从集水器的出水口处排出,实现冷却水的一个循环,而在斜顶杆底部设置的第二密封圈保证集水器与斜顶杆之间防水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斜顶杆的端部卡接有第三密封圈,斜顶杆端部周向的外壁上卡接有第四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顶杆的端部处于冷却水管的出水端,利用第三密封圈与第四密封圈双重防水设置保证了斜顶杆与斜顶块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作为优选地,所述斜顶杆上还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包括设于斜顶杆上的滑块以及开设有滑槽供滑块滑动的导轨,所述滑块包括套设于斜顶杆上的连接块以及两块滑片,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垂直延伸有卡接柱,所述滑片上开设有与卡接柱卡接的卡接孔,所述滑片滑动连接于滑槽内;连接块的上端抵接有调节环,连接块的底面抵接有第一限位螺母,该第一限位螺母螺纹连接于斜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顶杆在提升与抽回过程中利用滑座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利用两个滑片于导轨的滑槽内滑动,而滑片卡接在连接块上,连接块通过抵接在上端面的调节环以及抵接在下端面的限位螺纹固定在斜顶杆上,调节环以及限位螺母的设置便于二次修模以及安装的便利性,结合与连接块可拆卸连接的滑片便于更换,从而使得斜顶杆于滑座上的导向滑动更为稳定,维修成本更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斜顶杆上设置的活塞于套设在斜顶杆外的缸体内滑动,结合具有单向功能的气嘴实现了斜顶杆提升脱模以及抽回复位过程的阻尼作用,提升阻尼小抽回复位阻尼大的特点,保证了脱模时的正常性能复位时的速度快速下降效果;
2、安装块与缸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并结合在安装块上同样采用螺纹连接固定方式连接的气嘴,在修模过程中可以将安装块作为整体更换或者单独更换气嘴,提高修模的便利性;
3、气嘴角度的设置结合在嘴口处卡接的透气块,对斜顶块复位过程中进行吹气降温除杂效果,并且气体吹出的流速在透气快的作用下不至于太大;
4、斜顶杆内的设置的冷却水管和中空通道一个作为进水管一个作为出水管实现冷却降温效果,结合在斜顶杆端部与底部设置的多个密封圈起到良好的防水密封作用;
5、与斜顶杆配合的滑座设计,滑座分体式采用滑片与导轨之间的滑动连接,滑片又与限位在斜顶杆上的连接块固定,维修时只要更换滑片即可,且结合在限位连接块时上下设置的调节环以及限位螺母使得拆装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斜顶机构于注塑模具中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安装块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于斜顶杆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第二密封圈于斜顶杆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图1的C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滑座于斜顶杆上安装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斜顶杆向上提升时缸体内气流的流动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斜顶杆抽回时缸体内气流的流动示意并同时示出活塞上第一密封圈被压扁时的状态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斜顶杆的轴测图主要示出活塞的结构;
图12为实施例二中斜顶杆向上提升时缸体内气流的流动示意并同时示出活塞的状态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中斜顶杆抽回时缸体内气流的流动示意并同时示出活塞的状态图。
图中:1、斜顶杆;11、活塞;111、第一密封圈;112、活塞座;113、开口;12、第一轴段;121、第三限位环槽;122、第四限位环槽;123、第三密封圈;124、第四密封圈;13、第二轴段;14、第三轴段;141、第二限位环槽;142、第二密封圈;15、冷却水管;16、中空通道;2、缸体;21、安装块;211、限位块;2111、抵接面;2112、限位槽;212、旋转块;213、外螺纹;214、第一出气通道;215、嘴孔;216、第二出气通道;217、出气槽;23、封闭块;24、弹性件;25、气嘴座;26、透气块;27、卡簧;22、进气孔;3、斜顶块;31、键;4、滑座;41、导轨;411、滑槽;42、连接块;421、卡接柱;43、滑片;44、连接板;45、调节环;46、第一限位螺母;47、第二限位螺母;5、集水器;51、进水口;52、出水口;6、动模;7、顶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1、缸体2、斜顶块3、滑座4以及集水器5,斜顶块3设于斜顶杆1的端部,利用键31配合使得斜顶块3与斜顶杆1固定;缸体2套设在斜顶杆1外,在斜顶杆1的外壁上设置有活塞11,活塞11收容于缸体2内部,在缸体2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块21,在拆卸下安装后整个缸体2为下端开口113的中空设置,缸体2顶部的周向外壁上开设有两个进气孔22,在动模6会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换气通道,进气孔22与换气通道连通,但进气孔22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数量。
其中斜顶杆1的一段穿设在动模6上,一段穿设在顶针板7上,缸体2限位在动模6内处于静止状态,斜顶块3限位动模6上的容置槽内(未画出),斜顶杆1在顶针板7的推动下做上下升降同时使得斜顶杆1上的活塞11于缸体2的轴向滑动,斜顶杆1在上下升降的过程中并沿滑座4的左右方向导向滑动。
参阅图2至图4,对安装座的具体结构做详尽描述,界定安装块21的中轴线为L1,安装块21的上端具有环状的限位块211,限位块211与安装块21的周向外壁形成一限位槽2112,限位槽2112的槽底即为限位块211的上端面作为一抵接面2111用于限位以及承受活塞11的压力;在安装块21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13,安装块21的底部具有一旋转块212,该旋转块212与设置有外螺纹213的一段呈阶梯状,旋转块212的直径要大于设有外螺纹213的一段,在旋转块212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滚花来提高转动时的摩擦力,同时该旋转块212安装于缸体2后旋转块212的上端面与缸体2的下端面抵接密封。
安装块21内开设有第一出气通道214与第二出气通道216,第一出气通道214连通安装块21端部的限位槽2112,第二出气通道216连通开设在安装块21内部的出气槽217,在第一出气通道214与第二出气通道216之间设置有一嘴孔215,第一出气通道214与第二出气通道216利用该嘴孔215连通,其中嘴孔215的直径要小于第二出气通道216的直径,界定第二出气通道216的中轴线为L2,该中轴线L2与安装块21的中轴线L1所呈的夹角为a, 夹角a在60°~80°之间,优选角度a为70°。
第二出气通道216内安装有气嘴,气嘴包括了封闭块23、弹性件24以及气嘴座25,封闭块23用于堵住嘴孔215,其端部呈圆锥形,在第二出气通道216内设置有一段内螺纹,气嘴座25通过螺纹连接于该内螺纹固定在安装块21上,固定后的气嘴座25其嘴口置于出气槽217中,弹性件24选为弹簧,弹性件24的一端与封闭块23连接,另一端与气嘴座25连接;在气嘴座25的嘴口处卡接有透气块26,透气块26内部具有多个小孔,其孔隙率为90%~95%之间,使得整个透气块26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气嘴于安装块21上周向均布,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
参阅图7与图8,为滑座4以以及集水器5的结构示意,首先对于滑座4做详尽描述,滑座4包括两个相同大小形状拼合而成的导轨41以及在导轨41上滑移的滑块,滑块包括了一连接块42以及两个滑片43,连接块42套在斜顶杆1上,连接块42的两侧面分别垂直延伸有卡接柱421,滑片43上开设有卡接孔,安装时利用滑片43上的卡接孔与卡接柱421配合卡接使得两者固定,导轨41上开设有滑槽411,该滑槽411的深度与滑片43的厚度相同,滑槽411的宽度与滑片43的宽度相同,使得滑片43能刚好嵌设在滑槽411内部,两导轨41利用两个连接板44相连,连接板44通过螺钉固定于导轨41的端面上。
连接块42的上端面处还设置有一调节环45,调节环45用于调节连接块42在斜顶杆1上的安装位置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调节环45实现;连接块42的下端面利用第一限位螺母46抵接使得连接块42在斜顶杆1的轴向上完全限位,第一限位螺母46螺纹连接于斜顶杆1上。
集水器5同样采用螺纹连接固定于斜顶杆1上,在固定集水器5前首先在斜顶杆1上安装上第二限位螺母47,第二限位螺母47作为集水器5安装位置的定位作用,其次限位集水器5的轴向滑动,斜顶杆1内部具有一中空通道16,在该中空通道16内设置有一根冷却水管15,冷却水管15的其中一头穿入到集水器5内,中空通道16的内壁直径要大于冷却水管15的管径,使得冷却水管15与中空通道16之间会留有间隙,此间隙作为冷却水的回流道,在集水器5上开设有进水口51以及出水口52,分别连接一根进水管以及出水管,进水口51与冷却水管15连通,出水口52与中空通道16连通。
结合图5与图6,冷却水管15的另一头伸出斜顶杆1置于外部,到时该冷却水管15伸出部分会置于斜顶块3内(具体参见图1所示),在斜顶杆1的端部处开设有第三限位环槽121,斜顶杆1端部的周向外壁处开设有第四限位环槽122,对应的在第三限位环槽121内卡接有第三密封圈123,在第四限位环槽122内卡接有第四密封圈124,这样通过第三密封圈123结合第四密封圈124实现了双重密封避免漏水的情况。
斜顶杆1的底部即安装集水器5的一轴段端面处开设有第二限位环槽141,同样的在第二限位环槽141内卡接有第二密封圈142,第二密封圈142保证了斜顶杆1与集水器5之间的防水性;进一步的来看整根斜顶杆1分为三段依次为第一轴段12、第二轴段13以及第三轴段14,三者直径依次减少呈阶梯排布,结合图8,滑座4安装于斜顶杆1的第二轴段13上,其中调节环45就抵接在第一轴段12与第二轴段13的阶梯面处,集水器5安装于第三轴段14上。
具体结合图1、图9与图10,就该斜顶杆1在工作时的原理介绍,在注塑完成后开模,顶针板7提升同时带动斜顶杆1提升脱模,利用斜顶块3将注塑后的产品从动模6上顶出,在顶出过程中与斜顶杆1一体而成的活塞11同步上升,该活塞11包括一台阶块以及卡接在台阶块上的第一密封圈111,在台阶块上开设有第一限位环槽供第一密封圈111的卡设,正常状态下第一密封圈111与缸体2的内壁会留有间隙D,间隙D在0.5mm~1mm之间,活塞11上升过程中处于活塞11上方的空气会在活塞11的作用下从第一密封圈111与缸体2内壁的间隙中流动中活塞11的下方,其余空气从进气孔22处排出,直到完成脱模过程,但活塞11最终位置处于缸体2的进气孔22下方;完成脱模后斜顶杆1又在顶针板7的带动下抽回,结合图2与图3,由于在脱模过程中处于活塞11下方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空气,在顶针板7的带动下活塞11于缸体2内向下运动,由于在缸体2底部上设置有单向功能的气嘴,空气被压缩,此时第一密封圈111受到向上的压力,而第一密封圈111又被限位在第一限位环槽内此时第一密封圈111发生压缩变形,压缩变形后的第一密封圈111直径变大与缸体2的内壁相抵,界定抵接点为E,此时整个斜顶杆1会受到巨大的阻尼作用,迫使斜顶杆1减速,当缸体2内部的压力达到一定值后,气嘴上的封闭块23脱开嘴孔215此时第一出气通道214与第二出气通道216连通,压缩空气从气嘴座25的嘴口处排出,排出的空气在透气快的作用降低速度缓和的喷向斜顶杆1的外壁,对斜顶杆1进行吹气降温除杂作用,当斜顶杆1在受到阻尼减速到零后此时斜顶块3刚回复位到容置槽完成抽回过程。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11为氟橡胶材质,具有耐高温耐高压的性能,该活塞11能受到较大的压力,适用于大型模具中。
实施例二
参见图11至图13,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活塞11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活塞11设置为一皮碗状,同样为氟橡胶材质,其开口113朝向,活塞11具有一活塞11座,利用该活塞11座卡接在斜顶杆1上。
具体工作原理为:斜顶杆1提升脱模时活塞11受到上方空气的压力发生变形,使得开口113收缩,此时活塞11与缸体2的内壁之间就产生了间隙,空气从该间隙赶入到活塞11的下方,直到完成脱模过程;当斜顶杆1抽回复位时,活塞11受压,活塞11开口113的内壁受到空气对其的压力而发生变形,使得活塞11变扁活塞11的开口113边缘紧贴缸体2的内壁,此时对空气进行压缩,此种活塞11适用于小型模具中,活塞11所承受的压力不是很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杆(1)以及套设在斜顶杆(1)上且固定于动模(6)内的缸体(2),所述斜顶杆(1)上设置有活塞(11),该活塞(11)收容于缸体(2)并可在斜顶杆(1)的带动下于缸体(2)的轴向上下滑动,其中缸体(2)的外壁处至少开设有一个与缸体(2)内部连通的进气孔(22),缸体(2)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使气体只出不进单向流通的气嘴,所述活塞(11)的运动范围在进气孔(22)与气嘴之间,所述活塞(11)包括与斜顶杆(1)一体设置的台阶块以及卡接在台阶块上的第一密封圈(111),该第一密封圈(111)与缸体(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当所述的活塞(11)往缸体(2)底部运动时该第一密封圈(111)受压变形与缸体(2)内壁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2)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缸体(2)底部的安装块(21),其中该安装块(21)上开设有与缸体(2)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气通道(214)以及与第一出气通道(214)连通的第二出气通道(216),第一出气通道(214)与第二出气通道(216)之间通过嘴孔(215)互相连通,所述气嘴设于第二出气通道(216)内并堵住该嘴孔(2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包括用于堵塞嘴孔(215)的封闭块(23)、通过螺纹连接于安装块(21)的气嘴座(25)以及设于封闭块(23)和气嘴座(25)之间且迫使封闭块(23)远离气嘴座(25)运动趋势的弹性件(24),所述气嘴座(25)开设有与第二出气通道(216)连通的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嘴口处卡接有透气块(26),所述透气块(26)的孔隙率在90%~9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设置方向与垂直平面具有60°~80°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1)为开口(113)朝向气嘴的皮碗状,所述活塞(11)卡接于斜顶杆(1)的外壁上,活塞(11)的开口(113)边缘与缸体(2)的内壁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1)为具有一中空通道(16)的中空管,其端部固定有斜顶块(3),尾部固定有集水器(5),且在斜顶杆(1)内部设置有冷却水管(15),冷却水管(15)的一端通入斜顶块(3)内,另一端通入于集水器(5)内,所述集水器(5)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51)以及出水口(52),该进水口(51)与冷却水管(15)连通,出水口(52)与中空通道(16)连通,其中斜顶杆(1)的底部卡接有第二密封圈(1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1)的端部卡接有第三密封圈(123),斜顶杆(1)端部周向的外壁上卡接有第四密封圈(1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1)上还设置有滑座(4),所述滑座(4)包括设于斜顶杆(1)上的滑块以及开设有滑槽(411)供滑块滑动的导轨(41),所述滑块包括套设于斜顶杆(1)上的连接块(42)以及两块滑片(43),所述连接块(42)的两侧垂直延伸有卡接柱(421),所述滑片(43)上开设有与卡接柱(421)卡接的卡接孔,所述滑片(43)滑动连接于滑槽(411)内;连接块(42)的上端抵接有调节环(45),连接块(42)的底面抵接有第一限位螺母(46),该第一限位螺母(46)螺纹连接于斜顶杆(1)。
CN201610392835.5A 2016-06-04 2016-06-04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18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2835.5A CN105818341B (zh) 2016-06-04 2016-06-04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2835.5A CN105818341B (zh) 2016-06-04 2016-06-04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8341A CN105818341A (zh) 2016-08-03
CN105818341B true CN105818341B (zh) 2017-11-28

Family

ID=5653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283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18341B (zh) 2016-06-04 2016-06-04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8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1316A (zh) * 2018-04-21 2018-09-07 玫瑰塑胶(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脱料模具
CN109866398A (zh) * 2019-03-05 2019-06-11 福建省靖虹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吊车玩具系列的注塑模具
CN113183421B (zh) * 2021-04-27 2022-12-06 新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顶杆用冷却水接头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4539A (en) * 1974-06-21 1976-06-22 Fritz Hodler Pressure die cas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attenuating device
CN201283629Y (zh) * 2008-11-21 2009-08-05 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 深筒模具顶出自动脱落装置
CN101579934A (zh) * 2009-05-31 2009-11-18 宁波市北仑新港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粉末成形机中的复位气缸
CN201856364U (zh) * 2010-10-26 2011-06-08 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斜顶块的冷却装置
CN202037821U (zh) * 2011-04-19 2011-11-16 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注塑成型机顶出油缸装置
CN102601939A (zh) * 2011-01-19 2012-07-25 江苏辉达塑模科技有限公司 Pe管件模具斜向顶出脱模机构
EP2565010A1 (en) * 2011-09-05 2013-03-06 Ptah AB A moulding arrangement
CN203779794U (zh) * 2014-04-16 2014-08-20 王金生 一种注塑模具
CN204054534U (zh) * 2014-07-14 2014-12-31 台州市黄岩亿联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CN104669567A (zh) * 2015-02-10 2015-06-03 吴超 一种注塑机中的快速开合模装置
CN204773312U (zh) * 2015-06-25 2015-11-18 台州黄岩艾彼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斜顶杆双同心导套机构
CN105082470A (zh) * 2015-08-31 2015-11-25 福州蓝卡潞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斜顶防卡死万向导向机构的脱模装置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4539A (en) * 1974-06-21 1976-06-22 Fritz Hodler Pressure die cas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attenuating device
CN201283629Y (zh) * 2008-11-21 2009-08-05 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 深筒模具顶出自动脱落装置
CN101579934A (zh) * 2009-05-31 2009-11-18 宁波市北仑新港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粉末成形机中的复位气缸
CN201856364U (zh) * 2010-10-26 2011-06-08 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斜顶块的冷却装置
CN102601939A (zh) * 2011-01-19 2012-07-25 江苏辉达塑模科技有限公司 Pe管件模具斜向顶出脱模机构
CN202037821U (zh) * 2011-04-19 2011-11-16 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注塑成型机顶出油缸装置
EP2565010A1 (en) * 2011-09-05 2013-03-06 Ptah AB A moulding arrangement
CN203779794U (zh) * 2014-04-16 2014-08-20 王金生 一种注塑模具
CN204054534U (zh) * 2014-07-14 2014-12-31 台州市黄岩亿联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CN104669567A (zh) * 2015-02-10 2015-06-03 吴超 一种注塑机中的快速开合模装置
CN204773312U (zh) * 2015-06-25 2015-11-18 台州黄岩艾彼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斜顶杆双同心导套机构
CN105082470A (zh) * 2015-08-31 2015-11-25 福州蓝卡潞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斜顶防卡死万向导向机构的脱模装置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8341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8341B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CN101462152A (zh) 射砂机构及应用该射砂机构的砂芯成型方法
CN207359558U (zh) 一种用于模具吹气顶出机构的气阀开关
CN113134952B (zh) 一种具有自动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07359557U (zh) 一种模具吹气顶出结构
CN206030448U (zh) 花园围圃模具
CN207359533U (zh) 机车转向轴向橡胶垫的多腔注射模具
CN113477418B (zh) 一种团聚剂精准布料器以及旋风除尘器
CN206614737U (zh) 双色注塑模具
CN202429562U (zh) 不堵煤异形煤仓
CN206733482U (zh) 塑料检查井井座注塑模叠层式热流道浇注装置
CN212147261U (zh) 泡塑模具用进料枪
CN205708203U (zh) 防止砂料挤压堵塞的砂仓
CN208651107U (zh) 一种大流量大压力隔膜泵
CN208483194U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轮毂铸造型芯
CN206765298U (zh) 一种斜顶出注塑模具
CN207434585U (zh) 卸放装置
CN206748956U (zh) 便于产品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7770082U (zh) 一种堵流式旋风分离器
CN103821551B (zh) 一种煤层气井空气动力储层改造减压防爆除尘装置
CN206446000U (zh) 一种限位器罩盖成型模具
CN1970274A (zh) 风动力牵引三维吹塑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219879858U (zh) 一种粉料真空无尘投料设备
CN22078476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顶出机构
CN113146968B (zh) 一种泡沫泵阀膜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3

Address after: 318020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Huangyan District West City Street West City Mold City

Patentee after: Taizhou City, Huangyan Yide plastic mould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8020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Huangyan District Xicheng new hall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HUANGYAN YILIAN PLASTIC MOULD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