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4778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4778A
CN105814778A CN201480068106.3A CN201480068106A CN105814778A CN 105814778 A CN105814778 A CN 105814778A CN 201480068106 A CN201480068106 A CN 201480068106A CN 105814778 A CN105814778 A CN 105814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portion
frame
electromotor
end cap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81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4778B (zh
Inventor
叶名纪彦
近藤雅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14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4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4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47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gaseous cooling medium flowing in closed circuit, a part of which is external to the machine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在该发电机中,当向机架内组装定子时,能够以分割体从第一机架部以及第一隔板部分离的状态进行组装作业,因此,能够减小与第二隔板部一体化的端盖的直径,并能够接近转子来配置该端盖,能够仅在减少磁通量损失的效果大的部位配置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端盖。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筒形状的机架内具备用于形成导风路的端盖(endbell)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下述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在收纳有定子以及在定子的内侧设置的转子的机架中,使用形成制冷剂的导风路的端盖,将制冷剂效率良好地送入使制冷剂在机架内循环的风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95204号公报(第0032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该旋转电机中,在对端盖使用金属材料(铁材料等)的情况下,从转子、定子产生的磁通量因通过端盖而在端盖产生损失。
为了减少该损失,设想对端盖使用作为非金属的绝缘性树脂。
但是,当使用螺栓将该绝缘性树脂的端盖固定在机架上时,在端盖和机架的结合部,存在因端盖的老化而使螺栓轴力的结合力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课题,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抑制因作为绝缘性树脂的端盖的老化而使端盖和金属制的第二隔板部的结合力下降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电机具备:
筒形状的机架;
设于该机架内且由机架支承的定子;
在该定子的中心轴线上延伸设置的转子;
安装在该转子的转子轴上且产生冷却风的风扇;
设置在所述定子的轴线方向的至少单侧、使所述冷却风在所述定子内循环并将所述冷却风导向所述风扇的隔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形成所述隔板和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冷却风的通风路、并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端盖,
其中,
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机架部以及从第一机架部分割的第二机架部,
所述隔板具有第一隔板部和从该第一隔板部分割且与所述端盖一体的金属制的第二隔板部,
将所述第二机架部、所述第二隔板部以及所述端盖一体化而构成的分割体从所述第一机架部以及所述第一隔板部分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由于端盖为绝缘性树脂,且与隔板的第二隔板部一体成形,因此,不需要在端盖和第二隔板部的结合中使用螺栓等进行紧固,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端盖的老化而造成的端盖与第二隔板部的结合力的下降。
另外,将第二机架部、第二隔板部以及端盖一体化而构成的分割体从第一机架部以及第一隔板部分离。
从而,当向机架内组装定子时,能够以使分割体从第一机架部以及第的一隔板部分离的状态进行组装作业,故能够减小与第二隔板部一体化的端盖的直径,且能够接近转子来配置端盖,能够仅在减小磁通量损失的效果大的部位配置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端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的侧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发电机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从图1的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分割体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图1的端盖和隔板的结合部位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以往的发电机的装配顺序的图。
图7是示出图1的发电机的装配顺序的图。
图8是示出从图1的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1的发电机的分解顺序的图。
图10是示出以往的发电机的分解顺序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发电机,是示出从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分割体的主视图。
图13是从图11的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1的发电机的分解顺序的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电机,是示出从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电机,是从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图17的分割体的主视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21是示出图20的分割体的主视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发电机的侧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发电机,是从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发电机,是从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发电机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彼此相当的部件、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的侧剖视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在作为旋转电机的该发电机中,在两侧向内侧弯折的圆筒形状的铁制的机架1(例如直径3~4m、长度6~7m)的两端部安装有托架2。在由该机架1和托架2构成的壳体3内设有定子4。在定子4的中心轴线上,以与定子4的内壁面形成有间隙的方式设有转子5。需要说明的是,定子4例如在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的4个部位利用分别相向的一对支承部件(图中未示出)固定在机架1上。
定子4具备:层叠薄钢板而成的定子铁芯6;以及在定子铁芯6的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狭槽中卷绕铜线而成的定子绕组7。
转子5具备:两端部贯穿分别相向的一对托架2的转子轴8;以及在该转子轴8的中间部被固定的转子铁芯9。
在转子轴8的两侧固定有轴流风扇10。在该轴流风扇10的托架2侧设有铁制的隔板11,该隔板11的各自的上部向定子4侧弯折,端面的下半部分通过焊接而固定在机架1的内壁面上。
在隔板11上分别设有用于形成空气的导风路的端盖12。该端盖12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端盖12的中央部的孔12a的中心轴线与转子轴8的中心轴线相一致,端盖12的内径比转子铁芯9和轴流风扇10的外径中的较大一方的外形大。
在壳体3内的上部空间设有一对气体冷却器13,该一对气体冷却器13沿轴线方向延伸,且在内部流通制冷剂。
在由框支脚14支承的该发电机中,轴流风扇10藉由转子轴8的旋转而旋转,由该轴流风扇10的旋转而产生的冷却风如箭头所示地通过转子5、定子4。在转子5、定子4中温度上升了的冷却风直接由气体冷却器13冷却,该冷却后的空气向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开,穿过隔板11和托架2之间的空间,并由端盖12引导而被吸引到轴流风扇10。
接着,冷却风如箭头所示,再次朝向转子5、定子4流通。
图3是示出从图1的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15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3的分割体15的主视图。
该分割体15具备:从机架1的第一机架部1a分割的第二机架部1b;从隔板11的第一隔板部11a分割的第二隔板部11b;以及与第二隔板部11b一体的端盖12。
第二机架部1b在机架1的上侧部位被切取成劣弧。
第二隔板部11b具有在上部弯折90°且沿转子5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引导部21。该引导部21具有将冷却风向定子4侧引导的功能。该引导部21在中间部弯折,且在两端部与第一机架部1b连接,并且在中间部与第二机架部1b共同形成空间部。另外,该引导部21的前端面与第一隔板部11a的端面连接。另外,在第二隔板部11b的、在相对于转子5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部位的中心部形成有通气孔20。
图5是示出将第二隔板部11b和端盖12一体化的结合部位的剖视图。
将作为分割体15的结构要件的第二隔板部11b和端盖12一体化的顺序如下所述。
最开始,在模具内载置第二隔板部11b,该第二隔板部11b在形成于第二隔板部11b的多个贯通孔16中分别以波状贯穿有玻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强化纤维。
接下来,向模具内注入作为绝缘性树脂的聚酯树脂,形成与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的端盖12。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性树脂也可以是其他的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尿素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二苯甲酸二丙烯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图6是示出不具有实施方式1的分割体15的、以往的大型发电机的装配顺序的图。
首先,分别组装定子4以及安装有隔板11A的机架1,在使定子4在机架1内沿机架1的轴线方向移动之后,将定子4经由支承部件(图中未示出)固定于机架1。另外,也可以在机架1内组装隔板11A以及定子4。
然后,从机架1的两侧分别插入端盖12,然后使用螺栓(图中未示出)将端盖12结合于隔板11A。
接下来,将与转子轴8一体的转子铁芯9插入定子铁芯6的孔6a中而组装转子5。当在插入转子铁芯9之后端盖12和轴流风扇10之间的空间大时,在该空间中使用追加部件以填埋空间。
之后,在机架1内的上侧空间固定2个气体冷却器13。
最后,在从机架1的两侧向转子轴8插入托架2之后,将托架2固定于机架1。
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的装配顺序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中,首先,分别组装定子4以及安装有第一隔板部11a的第一机架部1a,在使定子4在第一机架部1a内沿第一机架部1a的轴线方向移动之后,将定子4经由支承部件(图中未示出)而固定于第一机架部1a内。另外,也可以在第一机架部1a内组装定子4。
然后,在使分割体15分别从第一机架部1a的两侧的上方沿径向朝向下侧下降之后,使用结合机构来结合在第一机架部1a、第二机架部1b的各自的径向上相向突出的凸缘(图中未示出),由此结合第一机架部1a和第二机架部1b而形成机架1。
接下来,向定子铁芯6的孔6a中插入与转子轴8一体的转子铁芯9。
当在插入转子铁芯9之后端盖12和轴流风扇10之间的空间大时,在该空间中使用追加部件来填埋该空间。
之后,在机架1内的上部空间固定2个气体冷却器13。
最后,在从机架1的两侧向转子轴8插入托架2之后,将托架2固定于机架1。
在图6所示的以往的大型发电机的装配中,为了将定子4设置在机架1内,水平移动定子4而将其装入机架1内,为此,隔板11A的上侧端部、即沿定子4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隔板11A的引导部21A与定子4相比必须处于外侧。另外,隔板11A的通气孔20A的直径必须比定子4的外径大。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的情况下,当在机架1内设置定子4时,由于不存在端盖12以及端盖12周围的第二机架部1b、第二隔板部11b,因此,不存在隔板11的沿着定子4的轴线方向的第二隔板部11b的引导部21必须位于定子4的径向外侧的制约。同样地,也不存在通气孔20必须比定子4的外径大的制约。
因而,在以往的大型发电机中,端盖12不得不固定在引导部21A的附近,因此,端盖12的与隔板11A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直径大,另外,端盖12至靠近转子5的区域的距离长。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中,能够使第二隔板部11b的、引导部21以及通气孔20的直径比以往的发电机中的引导部以及通气孔的直径小,也能够使固定于第二隔板部11b的端盖12的直径比定子铁芯6的外径小。
因此,能够以仅将降低磁通量损失的效果大的转子5的周边区域作为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端盖12的方式进行配置。
由此,与以往的使用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端盖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1的端盖12的与隔板11一体成形的部分的直径变小,能够提高端盖12在发电机的轴线方向上的弯曲刚性。
通过提高该轴线方向的弯曲刚性,能够降低发电机运转中的转子5的旋转所引起的助振力、以及在定子4产生的电磁助振力引起的振动,减小施加于端盖12的外力。
然而,由于端盖12的周围温度最大有可能达到发电机的使用最高温度130℃,因此,在使用螺栓将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端盖12固定于隔板11A的以往的结构中,有在端盖12产生蠕变变形之虞。
与之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由于作为绝缘性树脂的端盖12与隔板11的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因此,在端盖12和第二隔板部11b的结合中不需要螺栓等的紧固。
因此,在不需要螺栓结合等的本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中,不会因端盖12的老化(蠕变变形)而发生端盖12与第二隔板部11b的结合力的降低。
另外,通过使分割体15的第二机架部1b和机架1的第一机架部1a为相同的金属材料(铁材料等),能够对第二机架部1b和第一机架部1a之间的螺栓抑制由老化引起的螺栓轴力的下降。
进而,通过能够从发电机分离分割体15,与直接将隔板11A与端盖12一体成形、即以未分割的状态将隔板11A与端盖12一体成形的结构相比,提高了第二隔板部11b以及端盖12的一体成形工序中的成形作业性。
另外,也提高了成形后的例如毛刺处理等后续加工的作业性。
另外,使用螺栓来结合分割体15和第一机架部1a,使得在制造后的维护保养等时,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按照图9所示的顺序分离发电机。
如图9所示,首先,拆下机架1的两侧的托架2,在拆下转子5、气体冷却器13之后,向上方提起分割体15而使其从第一机架部1a分离。
另一方面,图10是示出以往的发电机的维护保养作业时的分离顺序的图。
该情况下,是首先从机架1拆下托架2,之后拆下转子5,接下来从隔板11分离端盖12的顺序。
这样,比较本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和以往的发电机可知,在维护保养作业时,能够将定子4的轴线方向的两侧空间确保为除去了分割体15后的较大空间,提高了维护保养的作业性。
实施方式2.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发电机,是示出从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15时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示出图11的分割体15的主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体15具备:从机架1的第一机架部1a分割的第二机架部1b;从隔板11的第一隔板部11a分割的第二隔板部11b;以及与第二隔板部11b一体的端盖12。
第二机架部1b是机架1的下侧部位。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
根据该发电机,能够在第一机架部1a的两侧从机架1的下侧分别沿径向向上方插入分割体15。
从而,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发电机,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同样地,也能够使与图13所示的隔板11的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的端盖12的部位接近转子轴8侧,并能够使端盖12的直径比定子铁芯6的外径小,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的发电机中,在设置发电机之后,如图14所示,能够使分割体15从第一机架部1a向下侧方向移动而与第一机架部1a分离,当要拆卸分割体15时,不需要拆下气体冷却器13。
本实施方式中的顺序是,首先拆下在机架1的两侧安装的托架2,之后使转子5沿机架1的轴线方向移动而从机架1拆下。
之后,从第一机架部1a分离分割体15。
在此之前的顺序与图10所示的以往的发电机的顺序大致相同。
之后,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同样地,由于从第一机架部1a分离定子4的两侧周边的分割体15,因此,能够在定子4的轴线方向的两侧确保与图10所示的以往的发电机的维护保养时同等或在其之上的作业空间,提高了维护保养的作业性。
实施方式3.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电机,是示出从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15时的局部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体15具备:从机架1的第一机架部1a分割的第二机架部1b;从隔板11的第一隔板部11a分割的第二隔板部11b;以及与第二隔板部11b一体的端盖12。
第二机架部1b是机架1的两端部。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
对于本实施方式3的发电机,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同样地,也能够使与图16所示的隔板11的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的端盖12的部位接近转子轴8侧,能够使端盖12的直径比定子铁芯6的外径小,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2的发电机中,关于配设在机架1的两侧的分割体15的第二机架部1b与第一机架部1a的结合部位,对于一个分割体15而言,在第二机架部1b的两侧分别至少需要两个部位、共计四个部位的结合部位。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机架部1a和第二机架部1b的结合部位,对于一个分割体15而言,仅在第二机架部1b的单侧至少有两个部位的结合部位即可。
其结果是,减少了结合所使用的螺栓件数,减少了结合作业时的螺栓紧固数,提高了装配时的作业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3的发电机的维护保养等时的分离顺序与实施方式1的图9所示的发电机的分离顺序相同。
另外,由于分离机架1的端部,因此,能够在定子4的周围确保比图10所示的以往的发电机的维护保养时大的作业空间,提高了维护保养的作业性。
实施方式4.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图18是示出图17的分割体15的主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体15具备:从机架1的第一机架部1a分割的第二机架部1b;从隔板11的第一隔板部11a分割的第二隔板部11b;与第二隔板部11b一体的端盖12。
第二机架部1b是将机架1的两侧分别切断成圆片状而形成的。
另外,车轮17安装于框支脚14,分割体15在定子4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移动而能够相对于发电机进出。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
对于本实施方式4的发电机,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同样地,也能够使与图19所示的隔板11的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的端盖12的部位接近转子轴8侧,并能够使端盖12的直径比定子铁芯6的外径小,因此能够获得和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装配时利用车轮17使分割体15移动,提高了组装时的作业性。
另外,在设置发电机之后的维护保养时,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同样地,在拆下转子5、气体冷却器13之后,能够使用车轮17将分割体15从机架1拆下,能够缩短分割体15的拆卸作业时间。
另外,由于分离机架1的端部,因此,能够在定子4的周围确保比图10所示的以往的发电机的维护保养时大的作业空间,提高了维护保养的作业性。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之前说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电机,通过具备在框支脚14安装车轮17的结构,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图21是从右侧观察图20的分割体15时的主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体15具备:从机架1的第一机架部1a分割的第二机架部1b;从隔板11的第一隔板部11a分割的第二隔板部11b;与第二隔板部11b一体的端盖12;以及框支脚14。
第二机架部1b是被从机架1的两侧的下侧以轴线方向的一定宽度沿周向切至中途而形成的。另外,分割体15的外径比定子4的外径大。
另外,与实施方式4的发电机同样地,在框支脚14安装有车轮17,分割体15能够在与转子轴8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上移动而相对于发电机进出。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
对于本实施方式5的发电机,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同样地,也能够使与图20所示的隔板11的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的端盖12的部位接近转子轴8侧,并能够使端盖12的直径比定子铁芯6的外径小,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的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对端盖12采用绝缘性树脂,使分割体15的尺寸制约仅为外形比定子4大,通过满足外形的尺寸制约地形成尽可能小的分割体15,由此能够实现分割体15的轻量化,能够容易进行装配以及分割体15从发电机的分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5中,能够在装配时利用车轮17使分割体15移动,从而提高了组装时的作业性。
另外,在设置发电机之后的维护保养时,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同样地,在拆下转子5、气体冷却器13之后,使用车轮17从机架1拆下分割体15。通过使用车轮17,与未使用车轮17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分割体15的拆卸作业时间。
实施方式6.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发电机的侧剖视图,图23是示出分离了图22的分割体15时的局部剖视图。
该分割体15具备:从机架1的第一机架部1a分割的第二机架部1b;从第一隔板部11a分割的第二隔板部11b及第三隔板部11c;以及与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的端盖12。
绝缘性树脂的第三隔板部11c在基端部与铁制的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另外,该第三隔板部11c的前端部沿定子4的轴线方向延伸,具有与实施方式1~5的发电机的引导部21相同的功能。
第二机架部1b是机架1的上侧部位。
在第三隔板部为铁等金属制的情况下,当第三隔板部被设置成在径向上接近定子绕组7时,与对端盖采用金属制的情况相同,在第三隔板部中磁力损失也大,产生与端盖同等程度的损失。
为了减少该损失,对第三隔板部11c也采用非金属即绝缘性树脂构成。
进而,当将绝缘树脂制的第三隔板部11c与金属制的第一隔板部11a以及第二隔板部11b进行螺栓紧固时,在结合部因时效变化而使螺栓轴力产生的结合力降低,为了防止这种事态的发生,将第三隔板部11c通过一体成形而与第二隔板部11b一体化。
对于本实施方式6的发电机,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同样地,也能够使与图23所示的隔板11的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的端盖12的部位接近转子轴8侧,并使端盖12的直径比定子铁芯6的外径小,因此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6的发电机的装配、分离顺序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6的发电机,能够确保与实施方式1的发电机相同的效果,且也能够减少在构造方面存在于接近定子绕组7的位置的第三隔板部11c的损失。
另外,由于分离机架1的端部,因此,能够在定子4的周围确保比图10所示的以往的发电机的维护保养时大的作业空间,提高了维护保养的作业性。
另外,当第三隔板部11c和定子绕组7的最短距离比端盖12和定子绕组7的最短距离近时,可以仅将第三隔板部11c由绝缘性树脂制成。
实施方式7.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发电机,是示出从发电机分离出分割体15时的局部剖视图。
该分割体15具备:从机架1的第一机架部1a分割的第二机架部1b;从第一隔板部11a分割的第二隔板部11b及第三隔板部11c;以及与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的端盖12。
绝缘性树脂的第三隔板部11c在基端部与铁制的第二隔板部11b一体成形。另外,该第三隔板部11c的前端部沿定子4的轴线方向延伸,具有与实施方式1~5的发电机的引导部21相同的功能。
第二机架部1b是机架1的两侧端部的部位。
其他结构与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发电机相同。
对于本实施方式7的发电机,虽然分割体15从发电机分离的部位与实施方式6的发电机不同,但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6的发电机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一机架部1a和第二机架部1b的结合部位,对于一个分割体15而言,仅在第二机架部1b的单侧至少有两个部位的结合部位即可。
其结果是,减少了结合所使用的螺栓件数,减少了结合作业时的螺栓紧固数,提高了装配时的作业性。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发电机,通过具备在框支脚14安装有车轮17的结构,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作为旋转电机的发电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电动机。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机架部1a和第二机架部1b的结合使用了作为结合机构的螺栓以及螺母,但也可以利用焊接进行结合来取代于此。
另外,通过将螺栓以及螺母的一部分代替为焊接,也可以减少螺栓以及螺母的件数。
另外,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仅在定子4的单侧配置端盖12、隔板11以及轴流风扇10的发电机中。
另外,风扇不限于轴流风扇,并且,在壳体3内循环的冷却风也可以是空气以外的例如氢等制冷剂。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不具备气体冷却器的发电机。
另外,对于机架1,不限于圆筒形状,也可以是例如剖面为椭圆形状。
符号说明
1机架,1a第一机架部,1b第二机架部,2托架,3壳体,4定子,5转子,6定子铁芯,6a孔,7定子绕组,8转子轴,9转子铁芯,10轴流风扇,11、11A隔板,11a第一隔板部,11b第二隔板部,11c第三隔板部,12端盖,12a孔,13气体冷却器,14框支脚,15分割体,16贯通孔,17车轮,20、20A通气孔,21、21A引导部。

Claims (10)

1.一种旋转电机,具备:
筒形状的机架;
设于该机架内且由机架支承的定子;
在该定子的中心轴线上延伸设置的转子;
安装在该转子的转子轴上且产生冷却风的风扇;
设置在所述定子的轴线方向的至少单侧、使所述冷却风在所述定子内循环并将所述冷却风导向所述风扇的隔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端盖,其形成所述隔板和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冷却风的通风路,并由绝缘性树脂形成,
其中,
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机架部以及从第一机架部分割的第二机架部,
所述隔板具有第一隔板部和从该第一隔板部分割且与所述端盖一体的金属制的第二隔板部,
将所述第二机架部、所述第二隔板部以及所述端盖一体化而构成的分割体从所述第一机架部以及所述第一隔板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所述隔板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所述端盖包含以波状穿过各所述贯通孔的强化纤维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分割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隔板部一体成形、且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第三隔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二机架部是所述机架的上侧部位,所述分割体通过沿着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的上行方向移动而从所述第一机架部以及所述第一隔板部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二机架部是所述机架的下侧部位,所述分割体通过沿着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的下行方向移动而从所述第一机架部以及所述第一隔板部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二机架部是所述机架的端部,所述分割体通过沿着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移动而从所述第一机架部以及所述第一隔板部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二机架部是将所述机架切断成圆片状而形成的,所述分割体通过沿着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且水平的方向移动而从所述第一机架部以及所述第一隔板部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在设于所述第二机架部的下部的框支脚部安装有车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机架部和所述第二机架部利用结合机构而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机架部和所述第二机架部使用作为所述结合机构的螺栓和螺母、同时还使用作为所述结合机构的焊接而被结合。
CN201480068106.3A 2013-12-24 2014-10-16 旋转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14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5069 2013-12-24
JP2013265069 2013-12-24
PCT/JP2014/077547 WO2015098249A1 (ja) 2013-12-24 2014-10-16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4778A true CN105814778A (zh) 2016-07-27
CN105814778B CN105814778B (zh) 2018-06-15

Family

ID=53478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81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14778B (zh) 2013-12-24 2014-10-16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4750B2 (zh)
JP (1) JP6067141B2 (zh)
CN (1) CN105814778B (zh)
DE (1) DE112014005875T5 (zh)
WO (1) WO20150982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74727A (ja) * 2016-10-28 2018-05-10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全閉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7970B2 (ja) * 2018-03-23 2021-05-1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突極形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子
US11949317B2 (en) * 2018-09-07 2024-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air cooling of electric motor
DE102021211098A1 (de) 2021-10-01 2023-04-06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Ro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9872A (en) * 1976-06-01 1977-08-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uide vane assembly for reverse flow cool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H05150915A (ja) * 1991-11-30 1993-06-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50566A (ja) * 2010-05-26 2011-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CN103236761A (zh) * 2013-05-22 2013-08-07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冷风扇的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8599A (en) * 1978-06-07 1980-06-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gral composite nozzle-shield assembly for a gas-cool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S5598160U (zh) 1978-12-27 1980-07-08
US4260327A (en) * 1979-07-25 1981-04-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uide vane assembly for reverse flow cool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S5893451A (ja) * 1981-11-25 1983-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の冷却装置
DE4416299A1 (de) * 1994-05-09 1995-11-16 Abb Management Ag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einem Axialventilator
JP3777758B2 (ja) * 1997-11-19 2006-05-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3675141B2 (ja) * 1997-11-25 2005-07-2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3211823B2 (ja) 1998-02-13 2001-09-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駆動用開放型電動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9872A (en) * 1976-06-01 1977-08-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uide vane assembly for reverse flow cool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H05150915A (ja) * 1991-11-30 1993-06-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50566A (ja) * 2010-05-26 2011-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CN103236761A (zh) * 2013-05-22 2013-08-07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冷风扇的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74727A (ja) * 2016-10-28 2018-05-10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全閉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98249A1 (ja) 2015-07-02
JPWO2015098249A1 (ja) 2017-03-23
US10014750B2 (en) 2018-07-03
US20160261172A1 (en) 2016-09-08
CN105814778B (zh) 2018-06-15
DE112014005875T5 (de) 2016-09-08
JP6067141B2 (ja)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4533B2 (en) Motor with a stator having four separate corner bobbins/insulators and molded resin insulation around tooth completely enclosing the coi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666108B2 (en) Sta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and motor
US9531222B2 (en) Stator core having convex protruding portion coinciding with adjacent coils
CN105814778A (zh) 旋转电机
CN103154514A (zh) 用于车辆的压缩机
JP2019009983A (ja) 電気モータ
JP6444653B2 (ja) ステータ及び電動ポンプ
US10547219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air core coil with curved end surfaces
JP2018050417A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バスバーユニット製造方法
WO2015050024A1 (ja)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US11831201B2 (en) Motor with split core stator with two support rings
JP2013255303A (ja) ステータホルダおよびステータの保持方法
CN117277638A (zh) 电机骨架、定子总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EP3139468B1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stator core for power generator
CN107546904B (zh) 一种磁性轴承、压缩机以及加工方法
EP2920866B1 (en) Cast housing for large electric motor with reinforcement components
KR101398964B1 (ko) 브러시리스 모터 장치
JP6554912B2 (ja) ステータコイル構造
WO2021044853A1 (ja) モータ
CN218920091U (zh) 斜极转子组合结构
JP2020028199A (ja) 固定子、回転電機、自動車用電動補機装置
JP7271239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KR101509901B1 (ko) 캔드 모터 펌프
JP2018153040A (ja) 回転電機
KR101884325B1 (ko) 진동 감소형 발전기 프레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