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1650A - 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1650A
CN105801650A CN201610226486.XA CN201610226486A CN105801650A CN 105801650 A CN105801650 A CN 105801650A CN 201610226486 A CN201610226486 A CN 201610226486A CN 105801650 A CN105801650 A CN 105801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roduct
hours
add
m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64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家
戴静
袁云
方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anju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anju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anju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anju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264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1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1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1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JSTEROIDS
    • C07J5/00Normal steroids containing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r oxygen,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wo carbon atoms, e.g. pregnane and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21 by only one singly bound oxygen atom, i.e. only one oxygen bound to position 21 by a single bond
    • C07J5/0046Normal steroids containing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r oxygen,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wo carbon atoms, e.g. pregnane and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21 by only one singly bound oxygen atom, i.e. only one oxygen bound to position 21 by a single bond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alfa
    • C07J5/0053Normal steroids containing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r oxygen,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wo carbon atoms, e.g. pregnane and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21 by only one singly bound oxygen atom, i.e. only one oxygen bound to position 21 by a single bond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alfa not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6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以二羟黄体酮脱氢物为原料,先将11位的α羟基改造为β羟基,再通过碘代、置换等反应得到泼尼松龙及其衍生物,反应式如下:

Description

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品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泼尼松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皮质激素类药,作用于糖代谢,减轻肌体组织对损害性刺激所产生的病理反应。主要用于各种急性严重细菌感染,各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等。泼尼松龙的结构式为:
现有技术中关于制备泼尼松龙及其衍生物的几条路线:
1.工艺汇编:醋酸妊娠双烯醇酮经由7步合成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生物发酵脱氢得到泼尼松龙,总收率20%左右。这种传统工艺路线长,收率低,而且由于氢化可的松生物发酵脱氢难以完全转化,且与泼尼松龙性质接近,精制时很难除去,影响了产物的纯度。
2.袁长东等(CN1361108A)以醋酸泼尼松为原料,以盐酸氨基脲为保护基,经四氢铝锂还原,水解制备泼尼松龙。水解反应收率低,副产物多,导致成本高。
3.李金禄等人(CN101397324A)和李竞(CN103387595A)都以17α-羟基-1,4,9-三烯-孕甾-3,20-二酮为起始底物,经过9,11和21位改造,得到泼尼松龙,但其11位β羟基是溴羟反应引入,还需用铬盐等还原剂脱溴,环境不友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制备泼尼松龙的工艺路线长,收率低,副产物多,成本高及环境不友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缩酮保护反应:在反应瓶中加入醇类试剂和原甲酸三乙酯、环己烷和对甲苯磺酸,加热至回流,反应2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己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补加环己烷,回流1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己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加热至100℃,减压蒸馏2小时,降温至室温,得到活性酯,氮气保护待用;氮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加入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加入反应溶剂和催化剂,室温下加入活性酯,缓慢加热至一定温度反应一定时间;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碱液淬灭反应,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真空烘箱烘干得到缩酮保护产物(2),反应式为
(2)氧化反应:在反应瓶中加入缩酮保护产物(2),加入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待用;在另一反应瓶中加入PCC、NaOAc和二氯甲烷,搅拌溶解;于室温下,将缩酮保护产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入反应瓶中,搅拌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经硅胶过滤除去PCC及无机盐,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氧化产物(3),反应式为
(3)还原反应:于室温下,在反应瓶中加入氧化产物(3),硼氢化钾和甲醇,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反应一定时间;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10%的盐酸调节反应液pH值至酸性,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真空烘箱烘干得还原产物(4),反应式为
(4)碘代反应:
(a)配制碘液:在单口瓶中加入CaCl2和甲醇,搅拌溶清,避光,加入碘,搅拌30分钟以上,待用;
(b)反应瓶中加入无水CaCl2和甲醇,搅拌溶清,加入还原产物(4)和三氯甲烷,降温至0℃~10℃后加入CaO,避光,降温至一定温度下滴加碘液,滴加完后继续保温反应,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滴入20%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减压浓缩,倾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得到上碘产物(5a+5b),反应式为
(5)置换反应:在反应瓶中加入醋酸钾,丙酮,冰醋酸,水,于室温下搅拌15分钟,加入上碘产物(5a+5b),加热至回流,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倒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真空烘箱烘干得置换产物(6),反应式为
(6)水解反应:碱液的配制:在反应瓶中投入甲醇和氢氧化钠,搅拌1小时溶解,备用;在另一反应瓶中加入置换产物(6)和甲醇,搅拌,氮气保护,降温至一定温度下,滴加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保温反应一定时间,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冰醋酸调节pH,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真空烘箱烘干得水解产物(7),反应式为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醇类试剂为乙二醇、1,3-丙二醇和新戊二醇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和四氢吡喃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盐酸、磷酸和高氯酸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与活性酯的比例为1W:0.8V~1W:1.2V。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的浓度为0.1~0.5mol/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所述活性酯后,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4~6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淬灭反应所用碱液为碳酸氢钠水溶液和三乙胺中的一种,淬灭反应后反应液pH值为8~9。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缩酮保护产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浓度为0.1~0.5mol/L。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缩酮保护产物(2)、PCC和NaOAc的比例为1W:0.75W:0.35W~1W:1.5W:0.5W。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氧化产物(3)和硼氢化钾的比例为1W:0.2W~1W:0.5W,氧化产物(3)的甲醇溶液浓度为0.1~0.2mol/L。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3~5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还原产物(4)与碘的比例为1W:0.8W~1W:1.2W。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反应温度为-5℃~10℃,反应时间4-6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上碘产物(5a+5b)、醋酸钾、冰醋酸和水的比例为1W:0.5W:0.05V:0.05V~1W:1.5W:0.5V:0.5V。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上碘产物(5a+5b)的丙酮溶液浓度为0.1~0.5mol/L。
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浓度为0.3~0.7mol/L。
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置换产物(6)的浓度为0.05~0.15mol/L;置换产物(6)与氢氧化钠的比例为1W:0.03W~1W:0.1W。
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反应温度5℃~10℃,反应时间2~5小时。
不同于现有的泼尼松龙生产工艺,本发明首次以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为原料,先将11位的α羟基改造为β羟基,再通过碘代、置换等反应得到泼尼松龙及其衍生物。不但提高了最终产物的选择性,降低了产物的杂质含量,并使其符合糖皮质激素类药品的色度标准,而且工艺路线短,收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水解产物7的HPLC图谱;
图2是泼尼松龙标准品的HPLC图谱;
图3是泼尼松龙标准品定标实施例1中水解产物7的HPL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第一步的缩酮保护反应的反应式均为:
第二步的氧化反应的反应式均为:
第三步的还原反应的反应式均为:
第四步的碘代反应的反应式均为:
第五步的置换反应的反应式均为:
第六步的水解反应的反应式均为:
实施例1
第一步,乙二醇保护反应:在2000mL反应瓶中加入乙二醇(150mL,2.70mol)和原甲酸三乙酯(300mL,1.80mol)、环己烷600mL和对甲苯磺酸(1.5g,9.48mmol),加热至回流,反应2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乙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补加环己烷300mL,回流1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乙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加热至100℃,减压蒸馏2小时,降温至室温,得到活性酯,氮气保护待用。氮气保护下,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10g,29.1mmol),加入四氢呋喃100mL和浓盐酸10mL,室温下加入活性酯10mL,于25℃反应3小时。TLC(薄层色谱法)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淬灭反应,50℃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冰水100mL水析1小时,抽滤至干,60℃烘箱烘干得到保护产物2(10.73g,27.65mmol),摩尔收率95%,HPLC(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96%。
第二步,氧化反应: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乙二醇保护产物2(10.73g,27.65mmol),加入二氯甲烷119mL,搅拌溶解,待用。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PCC(11.92g,55.30mol)、NaOAc(5.24g,64.00mmol)和二氯甲烷200mL,搅拌溶解。于室温下,将乙二醇保护产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入反应瓶中,于室温下,搅拌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经硅胶过滤除去PCC及无机盐,滤液减压浓缩至干,氧化产物3(10.03g,25.99mmol),摩尔收率94%,HPLC含量95%。
第三步,还原反应:于室温下,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氧化产物3(10.03g,25.99mmol),硼氢化钾(3.36g,62.0mmol)和甲醇220mL,加热至40度,保温反应4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10%的盐酸调节反应液pH至酸性,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冰水50mL水析,抽滤至干,70℃真空烘箱烘干得还原产物4(8.76g,25.47mmol),摩尔收率98%,HPLC含量93%。
第四步,碘代反应;(1)配制碘液:在100mL单口瓶中加入CaCl2(1.93g,17.39mmol)和甲醇20mL,搅拌溶清,避光,加入碘(8.3g,32.68mmol),搅拌30分钟以上,待用。(2)250mL反应瓶中加入无水CaCl2(0.88g,7.93mmol)、甲醇10mL,搅拌溶清,加入还原产物4(8.76g,25.47mmol),三氯甲烷50mL,降温至0~10℃加入CaO(5.69g,101.61mmol),避光,降温至-5~0℃下滴加碘液,2.5~3小时滴完,滴加完后在-5~0℃继续反应5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滴入20%氯化铵水溶液60mL淬灭反应,控制滴速,使反应瓶内温度不超多10℃,约40分钟滴完;0℃减压浓缩2小时,倾入冰水200mL中搅拌1小时,抽滤至干,得到上碘产物5,HPLC含量90%。
第五步,置换反应: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醋酸钾(7.0g,71.43mmol),丙酮100mL,冰醋酸0.88mL,水0.88mL,于室温下搅拌15分钟,加入上碘产物5,加热至回流,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50℃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冰水100mL水析1小时,抽滤至干,50℃烘箱烘干得置换产物6(9.93g,24.71mmol),摩尔收率97%,HPLC含量93%。
第六步,水解反应:碱液的配制:在100mL反应瓶中投入甲醇20mL和氢氧化钠(0.44g,11mmol),搅拌约1小时溶解,备用。
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置换产物6(9.93g,24.71mmol)和甲醇200mL,搅拌,氮气保护,降温至5~10℃,滴加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滴加温度为5~10℃。滴毕后于5~10℃保温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为6.0~6.2,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冰水50mL水析,抽滤至干,70℃真空烘箱烘干得水解产物7(8.45g,23.47mmol),摩尔收率95%,HPLC含量91%。
实施例2
第一步,丙二醇保护反应:(1)在2000mL反应瓶中加入1,3-丙二醇(150mL,2.08mol)、原甲酸三乙酯(150mL,0.90mol)、环己烷400mL和对甲苯磺酸(1.5g,8.71mmol),加热至回流,反应2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己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补加环己烷200mL,回流1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己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加热至100℃,减压蒸馏2小时,降温至室温,得到活性酯,氮气保护待用。(2)氮气保护下,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10g,29.1mmol),四氢呋喃291mL和磷酸10mL,室温下加入活性酯12mL,30℃反应6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至8~9,50℃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100mL冰水水析搅拌1小时,抽滤至干,60℃真空烘箱烘干得到丙二醇保护产物2(10.53g,26.19mmol),摩尔收率90%,HPLC含量91%;
后续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第一步,新戊二醇保护反应:(1)在2000mL反应瓶中加入新戊二醇(150mL,1.53mol)、原甲酸三乙酯(450mL,2.70mol)、环己烷800mL和对甲苯磺酸(4.5g,26.13mmol),加热至回流,反应2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己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补加环己烷400mL,回流1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己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加热至100℃,减压蒸馏2小时,降温至室温,得到活性酯,氮气保护待用。(2)氮气保护下,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10g,29.1mmol),四氢吡喃60mL和高氯酸10mL,室温下加入活性酯8mL,20℃反应4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三乙胺,调节反应液pH至8~9,50℃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100mL冰水水析搅拌1小时,抽滤至干,60℃真空烘箱烘干得到新戊二醇保护产物2(11.51g,26.77mmol),摩尔收率92%,HPLC含量92%;
后续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第二步,氧化反应:(1)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乙二醇保护产物2(10.73g,27.65mmol)和276m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待用。(2)在1000mL反应瓶中加入PCC(8.05g,37.34mmol)、NaOAc(3.76g,45.86mmol)和二氯甲烷200mL,搅拌溶解。于室温下,将乙二醇保护产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入反应瓶中,搅拌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经硅胶过滤除去PCC及无机盐,滤液50℃减压浓缩至干,得氧化产物3(9.61g,24.89mmol),摩尔收率90%,HPLC含量90%;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第二步,氧化反应:(1)在100mL反应瓶中加入乙二醇保护产物2(10.73g,27.65mmol)和55m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待用。(2)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PCC(16.10g,74.69mmol)、NaOAc(5.37g,65.42mmol)和二氯甲烷200mL,搅拌溶解。于室温下,将乙二醇保护产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入反应瓶中,搅拌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经硅胶过滤除去PCC及无机盐,滤液50℃减压浓缩至干,得氧化产物3(9.82g,25.44mmol),摩尔收率92%,HPLC含量93%;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第三步,还原反应:于室温下,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氧化产物3(10.03g,25.99mmol),硼氢化钾(2.01g,41.48mmol)和甲醇260mL,加热至40℃,保温反应5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10%的盐酸水溶液调节反应液至酸性,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50mL冰水水析1小时,抽滤至干,70℃真空烘干得还原产物4(8.49g,24.69mmol),摩尔收率95%,HPLC含量91%;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4。
实施例7
第三步,还原反应:于室温下,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氧化产物3(10.03g,25.99mmol),硼氢化钾(5.02g,92.87mmol)和甲醇130mL,加热至50℃,保温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10%的盐酸水溶液调节反应液至酸性,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50mL冰水水析1小时,抽滤至干,70℃真空烘干得还原产物4(8.67g,25.21mmol),摩尔收率97%,HPLC含量92%;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4。
实施例8
第四步,碘代反应;(1)配制碘液:在100mL单口瓶中加入CaCl2(1.93g,17.39mmol)和甲醇20mL,搅拌溶清,避光,加入碘(7.01g,27.60mmol),搅拌30分钟以上,待用。(2)250mL反应瓶中加入无水CaCl2(0.88g,7.93mmol)、甲醇10mL,搅拌溶清,加入还原产物4(8.76g,25.47mmol),三氯甲烷50mL,降温至0~10℃加入CaO(5.69g,101.61mmol),避光,降温至-5~0℃滴加碘液,2.5~3小时滴完,滴加完后在-5~0℃继续反应6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滴入20%氯化铵水溶液60mL淬灭反应,控制滴速,使反应瓶内温度不超多10℃,约40分钟滴完;0℃减压浓缩2小时,倾入冰水200mL中搅拌1小时,抽滤至干,得到上碘产物5,HPLC含量87%;
第五步,置换反应: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醋酸钾(6.13g,62.58mmol),丙酮255mL,冰醋酸0.61mL,水0.61mL,于室温下搅拌15分钟,加入上碘产物5,加热至回流,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50℃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100mL冰水水析1小时,抽滤至干,50℃真空烘箱烘干得置换产物6(9.52g,23.69mmol),摩尔收率93%,HPLC含量90%;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5。
实施例8
第四步,碘代反应;(1)配制碘液:在100mL单口瓶中加入CaCl2(1.93g,17.39mmol)和甲醇20mL,搅拌溶清,避光,加入碘(10.51g,41.38mmol),搅拌30分钟以上,待用。(2)250mL反应瓶中加入无水CaCl2(0.88g,7.93mmol)、甲醇10mL,搅拌溶清,加入还原产物4(8.76g,25.47mmol),三氯甲烷50mL,降温至0~10℃加入CaO(5.69g,101.61mmol),避光,降温至5~10℃滴加碘液,2.5~3小时滴完,滴加完后在5~10℃继续反应4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滴入20%氯化铵水溶液60mL淬灭反应,控制滴速,使反应瓶内温度不超多10℃,约40分钟滴完;0℃减压浓缩2小时,倾入冰水200mL中搅拌1小时,抽滤至干,得到上碘产物5,HPLC含量88%;
第五步,置换反应: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醋酸钾(21.02g,214.5mmol),丙酮51mL,冰醋酸7.0mL,水7.0mL,于室温下搅拌15分钟,加入上碘产物5,加热至回流,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50℃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100mL冰水水析1小时,抽滤至干,50℃真空烘箱烘干得置换产物6(9.73g,24.20mmol),摩尔收率95%,HPLC含量91%;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6。
实施例9
第六步,水解反应:(1)碱液的配制:在100mL反应瓶中投入甲醇25mL和氢氧化钠(0.30g,7.5mmol),搅拌约1小时溶解,备用。(2)在1000mL反应瓶中加入置换产物6(9.93g,24.71mmol)和甲醇495mL,搅拌,氮气保护,降温至5~10℃,滴加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滴加温度为5~10℃。滴毕后保温反应5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为6.0~6.2,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50mL冰水水析,抽滤至干,70℃真空烘箱烘干得水解产物7(8.18g,22.73mmol),摩尔收率92%,HPLC含量89%;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7。
实施例10
第六步,水解反应:(1)碱液的配制:在100mL反应瓶中投入甲醇35mL和氢氧化钠(0.99g,24.75mmol),搅拌约1小时溶解,备用。(2)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置换产物6(9.93g,24.71mmol)和甲醇165mL,搅拌,氮气保护,降温至5~10℃,滴加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滴加温度为5~10℃。滴毕后保温反应2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为6.0~6.2,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50mL冰水水析,抽滤至干,70℃真空烘箱烘干得水解产物7(8.27g,22.98mmol),摩尔收率93%,HPLC含量90%;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8。
对以上各实施例中制得的产物进行质谱检测,质谱:m/z361(M+H+),与泼尼松龙标准物进行对照,完全符合泼尼松龙的特性,即可证明所得产物为泼尼松龙。
另外,还采用药典法对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得的产物进行进一步检测,以对实施例1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为例,检测结果如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水解产物7的HPLC(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法)图谱,图2是泼泥松龙标准品的HPLC图谱,图3是泼尼松龙标准品定标实施例1中水解产物7(即泼尼松龙标准品与水解产物7混合)的HPLC图谱,两者为同一个峰,所以判断两者为同一个产物,即进一步证明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产物为泼尼松龙。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9)

1.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缩酮保护反应:在反应瓶中加入醇类试剂和原甲酸三乙酯、环己烷和对甲苯磺酸,加热至回流,反应2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己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补加环己烷,回流1小时,常压分馏出乙醇-环己烷共沸物,至无溶剂蒸出时,加热至100℃,减压蒸馏2小时,降温至室温,得到活性酯,氮气保护待用;氮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加入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加入反应溶剂和催化剂,室温下加入活性酯,缓慢加热至一定温度反应一定时间;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碱液淬灭反应,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真空烘箱烘干得到缩酮保护产物(2),反应式为
(2)氧化反应:在反应瓶中加入缩酮保护产物(2),加入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待用;在另一反应瓶中加入PCC、NaOAc和二氯甲烷,搅拌溶解;于室温下,将缩酮保护产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入反应瓶中,搅拌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将反应液经硅胶过滤除去PCC及无机盐,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氧化产物(3),反应式为
(3)还原反应:于室温下,在反应瓶中加入氧化产物(3),硼氢化钾和甲醇,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反应一定时间;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10%的盐酸调节反应液pH值至酸性,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真空烘箱烘干得还原产物(4),反应式为
(4)碘代反应:
(a)配制碘液:在单口瓶中加入CaCl2和甲醇,搅拌溶清,避光,加入碘,搅拌30分钟以上,待用;
(b)反应瓶中加入无水CaCl2和甲醇,搅拌溶清,加入还原产物(4)和三氯甲烷,降温至0℃~10℃后加入CaO,避光,降温至一定温度下滴加碘液,滴加完后继续保温反应,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滴入20%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减压浓缩,倾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得到上碘产物(5a+5b),反应式为
(5)置换反应:在反应瓶中加入醋酸钾,丙酮,冰醋酸,水,于室温下搅拌15分钟,加入上碘产物(5a+5b),加热至回流,反应3小时,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倒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真空烘箱烘干得置换产物(6),反应式为
(6)水解反应:碱液的配制:在反应瓶中投入甲醇和氢氧化钠,搅拌1小时溶解,备用;在另一反应瓶中加入置换产物(6)和甲醇,搅拌,氮气保护,降温至一定温度下,滴加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保温反应一定时间,TLC检测无原料点时停止反应,加入冰醋酸调节pH,减压浓缩至无馏分蒸出,倾入冰水水析,抽滤至干,真空烘箱烘干得水解产物(7),反应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醇类试剂为乙二醇、1,3-丙二醇和新戊二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和四氢吡喃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盐酸、磷酸和高氯酸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与活性酯的比例为1W:0.8V~1W:1.2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二羟黄体酮脱氢物(1)的浓度为0.1~0.5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所述活性酯后,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4~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淬灭反应所用碱液为碳酸氢钠水溶液和三乙胺中的一种,淬灭反应后反应液pH值为8~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缩酮保护产物(2)的二氯甲烷溶液浓度为0.1~0.5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缩酮保护产物(2)、PCC和NaOAc的比例为1W:0.75W:0.35W~1W:1.5W:0.5W。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氧化产物(3)和硼氢化钾的比例为1W:0.2W~1W:0.5W,氧化产物(3)的甲醇溶液浓度为0.1~0.2mol/L。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3~5小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还原产物(4)与碘的比例为1W:0.8W~1W:1.2W。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反应温度为-5℃~10℃,反应时间4-6小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上碘产物(5a+5b)、醋酸钾、冰醋酸和水的比例为1W:0.5W:0.05V:0.05V~1W:1.5W:0.5V:0.5V。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上碘产物(5a+5b)的丙酮溶液浓度为0.1~0.5mol/L。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浓度为0.3~0.7mol/L。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置换产物(6)的浓度为0.05~0.15mol/L;置换产物(6)与氢氧化钠的比例为1W:0.03W~1W:0.1W。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反应温度5℃~10℃,反应时间2~5小时。
CN201610226486.XA 2016-04-13 2016-04-13 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 Pending CN105801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6486.XA CN105801650A (zh) 2016-04-13 2016-04-13 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6486.XA CN105801650A (zh) 2016-04-13 2016-04-13 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1650A true CN105801650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59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6486.XA Pending CN105801650A (zh) 2016-04-13 2016-04-13 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165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9533A (zh) * 2018-03-13 2018-07-20 岳阳环宇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甲泼尼龙合成工艺
CN109053846A (zh) * 2018-08-14 2018-12-21 台州仙琚药业有限公司 制备醋酸优力司特双缩酮的方法
CN109734766A (zh) * 2019-01-07 2019-05-10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泼尼松龙磷酸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3493484A (zh) * 2020-04-02 2021-10-12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泼尼松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7595A (zh) * 2013-08-12 2013-11-13 李竞 一种泼尼松龙的制备方法
CN103588842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倍他米松或泼尼松龙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WO2016013030A2 (en) * 2014-07-23 2016-01-28 Sphaera Pharma Pvt. Ltd. Hydroxysteroid compounds, their intermediates, process of preparation, composition and us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8842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倍他米松或泼尼松龙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03387595A (zh) * 2013-08-12 2013-11-13 李竞 一种泼尼松龙的制备方法
WO2016013030A2 (en) * 2014-07-23 2016-01-28 Sphaera Pharma Pvt. Ltd. Hydroxysteroid compounds, their intermediates, process of preparation, composition and uses thereof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9533A (zh) * 2018-03-13 2018-07-20 岳阳环宇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甲泼尼龙合成工艺
CN109053846A (zh) * 2018-08-14 2018-12-21 台州仙琚药业有限公司 制备醋酸优力司特双缩酮的方法
CN109053846B (zh) * 2018-08-14 2020-01-07 台州仙琚药业有限公司 制备醋酸优力司特双缩酮的方法
CN109734766A (zh) * 2019-01-07 2019-05-10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泼尼松龙磷酸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9734766B (zh) * 2019-01-07 2020-09-04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泼尼松龙磷酸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3493484A (zh) * 2020-04-02 2021-10-12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泼尼松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1650A (zh) 制备泼尼松龙的方法
Rebers et al. The Specific Polysaccharide of Type VI Pneumococcus. II. 1 The Repeating Unit2
Bellamy et al. [104] Recovery and pur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 by means of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N102471336B (zh) 吡咯并喹啉醌的钠盐结晶
CN108779186A (zh) 一种改进的制备舒更葡萄糖的方法
JPH0630606B2 (ja) 経口薬剤用に特に適した安定なスルホーアデノシル‐l‐メチオニン塩
CN102399212B (zh) 一种右兰索拉唑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9791B (zh) 一种倍他米松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JP2019509332A (ja) バイカリンマグネシウム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CN106520896A (zh) 一种微生物一步发酵转化制备地塞米松中间体的方法
CN103483406A (zh) 一种磷酸替米考星的制备方法
Adams The constitution of a polyuronide hemicellulose from wheat straw
CN106755214B (zh) 一种双相酶水解获取宝藿苷i的方法
GUISELEY et al. Monosaccharide Sulfates. I. Glucose 6-Sulfate. Preparation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rystalline Potassium Salt, and Kinetic Studies1
CN104447933A (zh) 一种药用级去乙酰毛花苷的合成方法
CN100371316C (zh) 肌酸乙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4861014B (zh) 一种盐酸表阿霉素结晶的制备方法
CN105968026A (zh) 一种高纯度乌苯美司的制备方法
CN105294797A (zh) 一种甲睾酮的制备方法
CN113354574A (zh) 一种匹可硫酸钠的合成方法
CN113603801B (zh) 一种获得两种夏天无多糖的提取方法、两种夏天无多糖及其应用
CN108503611A (zh) 一种炎琥宁的制备方法
CN104592254B (zh) 依维莫司的合成方法
CN104418825A (zh) 利普司他汀的提纯方法
CN109438543B (zh) 一种高纯度糠酸氟替卡松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