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9981A - 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 Google Patents

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9981A
CN105799981A CN201610339592.9A CN201610339592A CN105799981A CN 105799981 A CN105799981 A CN 105799981A CN 201610339592 A CN201610339592 A CN 201610339592A CN 105799981 A CN105799981 A CN 105799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transmission
synchronizing wheel
transmission b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95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Er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Er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Er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Erzh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395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99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99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4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ory pus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5/00Preserving, protecting or purifying packages or package content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55/02Sterilising, e.g. of complete packages
    • B65B55/12Sterilising contents prior to, or during, packaging
    • B65B55/18Sterilising contents prior to, or during, packaging by liquids or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1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04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 B65B61/06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by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包括第一、二、三传输带、第一、二支撑机构、第一、二、三气缸、第一、二、三活塞、第一、二、三活塞杆,第一、二传输带一端均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机构上,第三传输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二支撑机构上,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气室,第一活塞可滑动地置于第一气室内,第一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塞、第一传输带,第一、二同步轮之外套设第一、二齿带,第三、四同步轮之外套设第三、四齿带。当第一传输带上有负载时,改变了其自身的平衡,根据这个改变来控制第一输带,当负载消失后,在活塞内压差的作用下恢复初始平衡状态。

Description

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具整理、清洗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并且要提高员工的效率投入越来越大,尤其在餐饮领域,用人力来完成对餐具的分类显得过于缓慢。
也有用机器来对餐具进行整理的,但不同餐具需要用到不同的机器,限制了机器的应用,同时,太多机器不利于维护,同时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包括分类装置、第一整理装置、第二整理装置、第一清洗槽、第一压轮组件、第二压轮组件、第一支撑轮组件、第二支撑轮组件、进纸装置,封装装置、切割装置、第一推送装置、第二推送装置;
分类装置包括相平行的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第一弹性接触片、第二弹性接触片、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支撑机构,第一传输带位于第二传输带上方,第一传输带上方设有挡板,挡板与第一传输带间距大于筷子的厚度,小于勺子的厚度,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一端均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机构上,第一支撑机构上设有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电阻丝缠绕于第一支撑件上,第二电阻丝缠绕于第二支撑件上,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外层均为绝缘层,每圈第一电阻丝形成一个第一电阻环,相邻第一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一电阻环上开有第一豁口,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在第一豁口处与第一电阻丝接触,各第一电阻环的第一豁口形成第一通道,第一弹性接触片在第一通道内滑动,每圈第二电阻丝形成一个第二电阻环,相邻第二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二电阻环上开有第二豁口,所述第二弹性接触片在第二豁口处与第二电阻丝接触,各第二电阻环的第二豁口形成第二通道,第二弹性接触片在第二通道内滑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安装于第一支撑机构上,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活塞置于第一气室内,第一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塞、第一传输带,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气室,第二活塞置于第二气室内,第二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活塞、第二传输带;
所述第一整理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机构、第一入料口、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整理装置包括第二传输机构、第二入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入料口位于第一传输带末端,第二入料口位于第二传输带末端;
第一压轮组件与第一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其压入到第一清洗槽中,第二压轮组件与第二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其压入第一清洗槽中,第一支撑轮组件与第一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第一传输机构从第一清洗槽中抬出,第二支撑轮组件与第二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第二传输机构从第一清洗槽中抬出;
进纸装置包括安装轴、导向轴、第三传输带、第二支撑机构、第三气缸、第三活塞、第三活塞杆,第三传输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二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第二支撑机构上,第三气缸设有气室,第三活塞可滑动的置于气缸的气室内,并将第三气缸的气室分隔成第三气室、第四气室,第三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活塞和第三传输带,安装轴用于安装包装纸,导向轴对包装纸进行导向,第三传输带用于将放好的勺子、筷子运输到封装装置进行封装,包装纸贴于第三传输带上、第一推送装置用于将第一传输机构上的筷子推送到第三传输带上中,第二推送装置用于将第二传输机构上的勺子推入到第三传输带上,封装装置用于封装,切割装置用于将封装好的包装纸进行切割。
当筷子、勺子置于第一传输带上时,由于筷子、勺子的重力作用,改变了第一传输带最初的平衡状态,从而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当第一传输带转动时,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弹性接触片一起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接触片的触头接触的第一电阻丝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接入到检测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根据该电阻值大小来控制第一传输带的工作与否,以及工作时的传输速度,从而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同时,当第一传输带上没有负载时,第一传输带处于初始平衡状态,此时第一传输带停止工作,采用上述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即使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停机,不会长时间空转,采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开启和停止,当第一传输带上负载消失后,由于第一气缸的第一气室与外界存在气压差,因此,在大气压与气室内气压差的作用下,第一传输带恢复到初始平衡的状态,并保持该状态,直到有负载改变该状态为止,因此,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提高了效率,当第一传输带上的筷子、勺子经过档板时,由于档板与第一传输带的距离,使得筷子从档板底端穿过,勺子被挡住,勺子落入到第二传输带上,由于勺子的重力作用,改变了第二传输带最初的平衡状态,从而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当第二传输带转动时,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弹性接触片一起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弹性接触片的触头接触的第二电阻丝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接入到检测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根据该电阻值大小来控制第二传输带的工作,以及工作时的传输速度,从而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同时,当第二传输带上没有负载时,第二传输带处于初始平衡状态,此时第二传输带停止工作,采用上述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即使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停机,不会长时间空转,采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开启和停止,当第二传输带上负载消失后,由于第二气缸的第二气室与外界存在差异,因此,在大气压与气室内气压差的作用下,第二传输带恢复到初始平衡的状态,筷子、勺子分别进入到第一整理装置、第二整理装置中,经过第一整理装置、第二整理装置的整理,并分别进入到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上,第一压轮组将第一传输机构压入到第一清洗槽中进行清洗,第二压轮组件将第二传输机构压入到第一清洗槽中清洗,清洗后的筷子、勺子在第一推送装置、第二推送装置的作用下进入到进纸装置中,由进纸装置提供包装纸,将一双筷子和一个勺子包住,并由封装装置进行封口,封口完成后由切割装置进行切割,当筷子、勺子进入到第三传输带上时,由于筷子、勺子的重力作用,改变了第三传输带最初的平衡状态,从而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当第三传输带转动时,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弹性接触片一起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接触片的触头接触的第一电阻丝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接入到检测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根据该电阻值大小来控制第三传输带的工作与否,以及工作时的传输速度,从而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同时,当第三传输带上没有负载时,第三传输带处于初始平衡状态,此时第三传输带停止工作,采用上述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即使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停机,不会长时间空转,采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开启和停止,当第三传输带上负载消失后,由于第三气缸的第三气室与第四气室之间存在气压差,因此,在大气压与气室内气压差的作用下,第三传输带恢复到初始平衡的状态,并保持该状态,直到有负载改变该状态为止,因此,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连接在第一支撑部上的横梁,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包括进气阀和排气阀,第一气缸的进气阀、排气阀与第一气室相通,第二气缸的进气阀和排气阀与第二气室相通,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二支撑部和连接在第二支撑部上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所述的第三横梁上,第三气缸包括两组进气阀和两组排气阀,其中一组进气阀和排气阀与第三气室相通,另一组进气阀和排气阀与第四气室相通,第三气缸侧面设有滑槽,所述第三活塞侧面设有第一伸出杆,第一伸出杆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滑槽相配合并从该滑槽内伸出,所述第三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伸出杆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弹性接触片、第三电阻丝、电阻检测仪、处理单元,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设有第三支撑件,第三电阻丝缠绕于第三支撑件上,第三电阻丝外层包覆绝缘层,每圈第三电阻丝形成一个第三电阻环,相邻第三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三电阻环上开有豁口,各个第三电阻环的豁口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三弹性接触片在所述第三通道内滑动并与第三电阻丝接触,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第一电阻丝、电阻检测仪形成闭环的第一检测电路,所述第二弹性接触片、第二电阻丝、电阻检测仪形成闭环的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三弹性接触片、第三电阻丝、电阻检测仪形成闭环的第三检测电路,电阻检测仪将检测到的电阻数据传输给处理单元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清洗槽、第三压轮组件、第四压轮组件,第三支撑轮组件、第四支撑轮组件,所述第二清洗槽位于第一清洗槽远离第一入料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轮组件、第二支撑轮组件位于第一清洗槽和第二清洗槽之间,所述第三压轮组件、第四压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清洗槽内,第三压轮组件压住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四压轮组件压住所述第二传输机构,所述第三支撑轮组件、第四支撑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清洗槽外,第三支撑轮组件支撑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四支撑轮组件支撑所述第二传输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淋装置、加热装置,喷淋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支撑轮组件、第四支撑轮组件远离第二清洗槽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喷头、安装板、伸出杆、偏心轮、拉簧、支架,所述偏心轮在驱动装置驱动下转动,喷头装置固定于安装板上,喷头与进水管道连通,伸出杆铰接于支架上,伸出杆一端与安装板链接,伸出杆另一端接触所述偏心轮上端,伸出杆与支架的铰接点位于偏心轮与安装板之间,所述拉簧位于所述铰接点靠近偏心轮的一侧,拉簧一端固定于伸出杆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箱、紫外灯,加热管盘旋设置于加热箱内,紫外灯安装于加热箱内部,加热管位于加热箱前端,紫外灯位于加热箱后端,加热箱两端与内部相通,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一传输机构穿过所述加热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整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外侧均设有齿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一齿带、第二齿带,第一齿带、第二齿带分别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一齿带、第二齿带上均设有凸起,同一齿带上相邻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入料口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整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内侧均设有齿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一齿带、第二齿带,第一齿带、第二齿带分别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一齿带、第二齿带上均设有凸起,同一齿带上相邻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入料口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整理装置包括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的轮面上相应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第四传输带,第四传输带上设有第二容纳槽,第四传输带位于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之间,相邻第二容纳槽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同步轮上相邻凹槽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推送装置包括转动轮,转动轮的轮面上设有毛刷,转动轮的轮面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容纳槽宽度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相互平行并与第三传输带垂直,第一传输机构与第三传输带之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位于上部的过度部和位于下部的整理部,过度部沿第一传输机构向下宽度逐渐降低,整理部上设有多个滚轮,滚轮用于将筷子输送到第三传输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送装置还包括定位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定位件上开有定位孔,定位孔与第二连杆相配合,第二连杆穿过定位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推送头固定连接,定位件位于第一连杆与推送头之间,所述定位件数量为至少两个,各定位件的定位孔均同轴。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说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并不是限定具体的数量和顺序,而是为了从名称上区分不同的对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的I号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II号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III号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的示意图二;
图6是图5中的IV号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中包含喷头、安装板、伸出杆、偏心轮、拉簧、支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包含第一气缸、第一活塞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中包含第三气缸、第三活塞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传输带,120、第二传输带,130、第三传输带,202、第一支撑机构,204、第二支撑机构,210、档板,240、滑槽,260、喷头,270、安装板,290、偏心轮,291、拉簧,292、支架,294、第一入料口,296、第二入料口,310、第一压轮组件,320、第二压轮组件,330、第一支撑轮组件,340、第二支撑轮组件,350、第三压轮组件,360、第四压轮组件,370、第三支撑轮组件,380、第四支撑轮组件,410、安装轴,420、导向轴,430、第一推送装置,450、封装装置,460、切割装置,510、第一清洗槽,520、第二清洗槽,610、第一容纳槽,620、第二容纳槽,630、凹槽,640、第一同步轮,650、第二同步轮,660、第三同步轮,670、第四同步轮,710、第一弹性接触片,720、第一电阻丝,730、第一气缸,740、第一活塞,750、第一活塞杆750,760、第一气室,770、第一支撑件,780、第一通道,790、第一豁口,810、第二弹性接触片,820、第二电阻丝,830、第二气缸,850、第二活塞杆,860、第二气室,870、第二支撑件,880、第二通道,890、第二豁口,910、第三弹性接触片,920、第三电阻丝,930、第三气缸,940、第三活塞,950、第三活塞杆,962、第三气室,964、第四气室,970、第三支撑件,980、第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9,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包括分类装置、第一整理装置、第二整理装置、第一清洗槽510、第一压轮组件310、第二压轮组件320、第一支撑轮组件330、第二支撑轮组件340、进纸装置,封装装置450、切割装置460、第一推送装置430、第二推送装置;
分类装置包括相平行的第一传输带110、第二传输带120、第一弹性接触片710、第二弹性接触片810、第一电阻丝720、第二电阻丝820、第一气缸730、第二气缸830、第一活塞740、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杆750、第二活塞杆850、第一支撑机构202,第一传输带110位于第二传输带120上方,第一传输带110上方设有挡板,挡板与第一传输带110间距大于筷子的厚度,小于勺子的厚度,第一传输带110、第二传输带120一端均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机构202上,第一支撑机构202上设有第一支撑件770、第二支撑件870,第一电阻丝720缠绕于第一支撑件770上,第二电阻丝820缠绕于第二支撑件870上,第一电阻丝720、第二电阻丝820外层均为绝缘层,每圈第一电阻丝720形成一个第一电阻环,相邻第一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一电阻环上开有第一豁口790,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710在第一豁口790处与第一电阻丝720接触,各第一电阻环的第一豁口790形成第一通道780,第一弹性接触片710在第一通道780内滑动,每圈第二电阻丝820形成一个第二电阻环,相邻第二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二电阻环上开有第二豁口890,所述第二弹性接触片810在第二豁口890处与第二电阻丝820接触,各第二电阻环的第二豁口890形成第二通道880,第二弹性接触片810在第二通道880内滑动,所述第一气缸730、第二气缸830安装于第一支撑机构202上,第一气缸730内设有第一气室760,所述第一活塞740置于第一气室760内,第一活塞杆75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塞740、第一传输带110,第二气缸830内设有第二气室860,第二活塞置于第二气室860内,第二活塞杆850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活塞、第二传输带120;
所述第一整理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机构、第一入料口294、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整理装置包括第二传输机构、第二入料口296、第二出料口,第一入料口294位于第一传输带110末端,第二入料口296位于第二传输带120末端;
第一压轮组件310与第一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其压入到第一清洗槽510中,第二压轮组件320与第二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其压入第一清洗槽510中,第一支撑轮组件330与第一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第一传输机构从第一清洗槽510中抬出,第二支撑轮组件340与第二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第二传输机构从第一清洗槽510中抬出;
进纸装置包括安装轴、导向轴420、第三传输带130、第二支撑机构204、第三气缸930、第三活塞940、第三活塞杆950,第三传输带130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二支撑机构204上,所述第三气缸930固定于第二支撑机构204上,第三气缸930设有气室,第三活塞940可滑动的置于气缸的气室内,并将第三气缸930的气室分隔成第三气室962、第四气室964,第三活塞杆950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活塞940和第三传输带130,安装轴用于安装包装纸,导向轴420对包装纸进行导向,第三传输带130用于将放好的勺子、筷子运输到封装装置450进行封装,包装纸贴于第三传输带130上、第一推送装置430用于将第一传输机构上的筷子推送到第三传输带130上中,第二推送装置用于将第二传输机构上的勺子推入到第三传输带130上,封装装置450用于封装,切割装置460用于将封装好的包装纸进行切割。
当筷子、勺子置于第一传输带110上时,由于筷子、勺子的重力作用,改变了第一传输带110最初的平衡状态,从而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当第一传输带110转动时,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弹性接触片710一起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接触片710的触头接触的第一电阻丝720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接入到检测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根据该电阻值大小来控制第一传输带110的工作与否,以及工作时的传输速度,从而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同时,当第一传输带110上没有负载时,第一传输带110处于初始平衡状态,此时第一传输带110停止工作,采用上述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即使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停机,不会长时间空转,采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开启和停止,当第一传输带110上负载消失后,由于第一气缸730的第一气室760与外界存在气压差,因此,在大气压与气室内气压差的作用下,第一传输带110恢复到初始平衡的状态,并保持该状态,直到有负载改变该状态为止,因此,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提高了效率,当第一传输带110上的筷子、勺子经过档板210时,由于档板210与第一传输带110的距离,使得筷子从档板210底端穿过,勺子被挡住,勺子落入到第二传输带120上,由于勺子的重力作用,改变了第二传输带120最初的平衡状态,从而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当第二传输带120转动时,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弹性接触片810一起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弹性接触片810的触头接触的第二电阻丝820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接入到检测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根据该电阻值大小来控制第二传输带120的工作,以及工作时的传输速度,从而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同时,当第二传输带120上没有负载时,第二传输带120处于初始平衡状态,此时第二传输带120停止工作,采用上述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即使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停机,不会长时间空转,采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开启和停止,当第二传输带120上负载消失后,由于第二气缸830的第二气室860与外界存在差异,因此,在大气压与气室内气压差的作用下,第二传输带120恢复到初始平衡的状态,筷子、勺子分别进入到第一整理装置、第二整理装置中,经过第一整理装置、第二整理装置的整理,并分别进入到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上,第一压轮组将第一传输机构压入到第一清洗槽510中进行清洗,第二压轮组件320将第二传输机构压入到第一清洗槽510中清洗,清洗后的筷子、勺子在第一推送装置430、第二推送装置的作用下进入到进纸装置中,由进纸装置提供包装纸,将一双筷子和一个勺子包住,并由封装装置450进行封口,封口完成后由切割装置460进行切割,当筷子、勺子进入到第三传输带130上时,由于筷子、勺子的重力作用,改变了第三传输带130最初的平衡状态,从而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当第三传输带130转动时,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弹性接触片710一起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接触片710的触头接触的第一电阻丝720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接入到检测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根据该电阻值大小来控制第三传输带130的工作与否,以及工作时的传输速度,从而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同时,当第三传输带130上没有负载时,第三传输带130处于初始平衡状态,此时第三传输带130停止工作,采用上述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即使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停机,不会长时间空转,采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开启和停止,当第三传输带130上负载消失后,由于第三气缸930的第三气室962与第四气室964之间存在气压差,因此,在大气压与气室内气压差的作用下,第三传输带130恢复到初始平衡的状态,并保持该状态,直到有负载改变该状态为止,因此,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2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连接在第一支撑部上的横梁,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气缸730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第二气缸830固定于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一气缸730、第二气缸830均包括进气阀和排气阀,第一气缸730的进气阀、排气阀与第一气室760相通,第二气缸830的进气阀和排气阀与第二气室860相通,所述第二支撑机构204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二支撑部和连接在第二支撑部上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气缸930固定于所述的第三横梁上,第三气缸930包括两组进气阀和两组排气阀,其中一组进气阀和排气阀与第三气室962相通,另一组进气阀和排气阀与第四气室964相通,第三气缸930侧面设有滑槽240,所述第三活塞940侧面设有第一伸出杆,第一伸出杆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930的滑槽240相配合并从该滑槽240内伸出,所述第三活塞杆950连接于所述第一伸出杆上。第一支撑机构202上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分别于支撑第一传输带110、第二传输带120,第二支撑机构204上的第三横梁用于支撑第三传输带130,各进气阀、排气阀用于控制各气室内的气压,这种结构更简单,使用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弹性接触片910、第三电阻丝920、电阻检测仪、处理单元,所述第二支撑机构204设有第三支撑件970,第三电阻丝920缠绕于第三支撑件970上,第三电阻丝920外层包覆绝缘层,每圈第三电阻丝920形成一个第三电阻环,相邻第三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三电阻环上开有豁口,各个第三电阻环的豁口形成第三通道980,所述第三弹性接触片910在所述第三通道980内滑动并与第三电阻丝920接触,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710、第一电阻丝720、电阻检测仪形成闭环的第一检测电路,所述第二弹性接触片810、第二电阻丝820、电阻检测仪形成闭环的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三弹性接触片910、第三电阻丝920、电阻检测仪形成闭环的第三检测电路,电阻检测仪将检测到的电阻数据传输给处理单元处理。筷子、勺子在第三传输带130上时,由于筷子、勺子的重力作用,改变了第三传输带130最初的平衡状态,从而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当第三传输带130转动时,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三弹性接触片910一起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三弹性接触片910的触头接触的第三电阻丝920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接入到检测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根据该电阻值大小来控制第三传输带130的工作与否,以及工作时的传输速度,从而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采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开启和停止,当第三传输带130上负载消失后,第三传输带130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检测到的电阻值大小恢复到初始值,从而控制第三传输带130停止工作,采用这种方式,不但能提高效率,还能节省能源,当没有筷子或勺子时运输带会自动停机,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同时,不需要人员操作和照料,节省了成本。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清洗槽520、第三压轮组件350、第四压轮组件360,第三支撑轮组件370、第四支撑轮组件380,所述第二清洗槽520位于第一清洗槽510远离第一入料口294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轮组件330、第二支撑轮组件340位于第一清洗槽510和第二清洗槽520之间,所述第三压轮组件350、第四压轮组件360位于所述第二清洗槽520内,第三压轮组件350压住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四压轮组件360压住所述第二传输机构,所述第三支撑轮组件370、第四支撑轮组件380位于所述第二清洗槽520外,第三支撑轮组件370支撑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四支撑轮组件380支撑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第一支撑轮组件330、第二支撑轮组件340将经过第一次清洗的筷子、勺子从第一清洗槽510中抬出,当第一传输机构中的筷子,第二传输机构中的勺子继续向前运动时,会被第三压轮组件350、第四压轮组件360压入到第二清洗槽520中,从而实现对筷子、勺子第二次清洗,使得清洗效果更好,更彻底,同时也提高了清洗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淋装置、加热装置,喷淋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支撑轮组件370、第四支撑轮组件380远离第二清洗槽520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喷头260、安装板270、伸出杆、偏心轮290、拉簧291、支架292,所述偏心轮290在驱动装置驱动下转动,喷头260装置固定于安装板270上,喷头260与进水管道连通,伸出杆铰接于支架292上,伸出杆一端与安装板270链接,伸出杆另一端接触所述偏心轮290上端,伸出杆与支架292的铰接点位于偏心轮290与安装板270之间,所述拉簧291位于所述铰接点靠近偏心轮290的一侧,拉簧291一端固定于伸出杆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架292上,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箱、紫外灯,加热管盘旋设置于加热箱内,紫外灯安装于加热箱内部,加热管位于加热箱前端,紫外灯位于加热箱后端,加热箱两端与内部相通,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一传输机构穿过所述加热箱内部。喷淋装置对经过了两次清洗后的筷子、勺子进行再次清洗,确保了筷子、勺子的清洁,采用上述方式,简单、高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整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外侧均设有齿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一齿带、第二齿带,第一齿带、第二齿带分别与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一齿带、第二齿带上均设有凸起,同一齿带上相邻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610,所述第一入料口294与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相对。在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的作用下,筷子一根根进入到第一容纳槽610内,采用这种方式,简单、高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整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内侧均设有齿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一齿带、第二齿带,第一齿带、第二齿带分别与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一齿带、第二齿带上均设有凸起,同一齿带上相邻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610,所述第一入料口294与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相对。在第一同步轮640、第二同步轮650的作用下,筷子一根根进入到第一容纳槽610内,采用这种方式,简单、高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整理装置包括第三同步轮660、第四同步轮670,第三同步轮660、第四同步轮670的轮面上相应位置设有凹槽630,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第四传输带,第四传输带上设有第二容纳槽620,第四传输带位于第三同步轮660、第四同步轮670之间,相邻第二容纳槽620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同步轮660上相邻凹槽630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推送装置包括转动轮,转动轮的轮面上设有毛刷,转动轮的轮面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容纳槽620宽度匹配。在第三同步轮660、第四同步轮670的作用下,勺子一个个进入到第二容纳槽620内,采用这种方式,简单、高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相互平行并与第三传输带130垂直,第一传输机构与第三传输带130之间设有滑槽240,所述滑槽240包括位于上部的过度部和位于下部的整理部,过度部沿第一传输机构向下宽度逐渐降低,整理部上设有多个滚轮,滚轮用于将筷子输送到第三传输带130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送装置430还包括定位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定位件上开有定位孔,定位孔与第二连杆相配合,第二连杆穿过定位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推送头固定连接,定位件位于第一连杆与推送头之间,所述定位件数量为至少两个,各定位件的定位孔均同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类装置、第一整理装置、第二整理装置、第一清洗槽、第一压轮组件、第二压轮组件、第一支撑轮组件、第二支撑轮组件、进纸装置,封装装置、切割装置、第一推送装置、第二推送装置;
分类装置包括相平行的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第一弹性接触片、第二弹性接触片、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支撑机构,第一传输带位于第二传输带上方,第一传输带上方设有挡板,挡板与第一传输带间距大于筷子的厚度,小于勺子的厚度,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一端均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支撑机构上,第一支撑机构上设有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电阻丝缠绕于第一支撑件上,第二电阻丝缠绕于第二支撑件上,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外层均为绝缘层,每圈第一电阻丝形成一个第一电阻环,相邻第一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一电阻环上开有第一豁口,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在第一豁口处与第一电阻丝接触,各第一电阻环的第一豁口形成第一通道,第一弹性接触片在第一通道内滑动,每圈第二电阻丝形成一个第二电阻环,相邻第二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二电阻环上开有第二豁口,所述第二弹性接触片在第二豁口处与第二电阻丝接触,各第二电阻环的第二豁口形成第二通道,第二弹性接触片在第二通道内滑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安装于第一支撑机构上,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活塞置于第一气室内,第一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塞、第一传输带,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气室,第二活塞置于第二气室内,第二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活塞、第二传输带;
所述第一整理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机构、第一入料口、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整理装置包括第二传输机构、第二入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入料口位于第一传输带末端,第二入料口位于第二传输带末端;
第一压轮组件与第一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其压入到第一清洗槽中,第二压轮组件与第二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其压入第一清洗槽中,第一支撑轮组件与第一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第一传输机构从第一清洗槽中抬出,第二支撑轮组件与第二传输机构相配合,并将第二传输机构从第一清洗槽中抬出;
进纸装置包括安装轴、导向轴、第三传输带、第二支撑机构、第三气缸、第三活塞、第三活塞杆,第三传输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二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第二支撑机构上,第三气缸设有气室,第三活塞可滑动的置于气缸的气室内,并将第三气缸的气室分隔成第三气室、第四气室,第三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活塞和第三传输带,安装轴用于安装包装纸,导向轴对包装纸进行导向,第三传输带用于将放好的勺子、筷子运输到封装装置进行封装,包装纸贴于第三传输带上、第一推送装置用于将第一传输机构上的筷子推送到第三传输带上中,第二推送装置用于将第二传输机构上的勺子推入到第三传输带上,封装装置用于封装,切割装置用于将封装好的包装纸进行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连接在第一支撑部上的横梁,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包括进气阀和排气阀,第一气缸的进气阀、排气阀与第一气室相通,第二气缸的进气阀和排气阀与第二气室相通,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二支撑部和连接在第二支撑部上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所述的第三横梁上,第三气缸包括两组进气阀和两组排气阀,其中一组进气阀和排气阀与第三气室相通,另一组进气阀和排气阀与第四气室相通,第三气缸侧面设有滑槽,所述第三活塞侧面设有第一伸出杆,第一伸出杆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滑槽相配合并从该滑槽内伸出,所述第三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伸出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弹性接触片、第三电阻丝、电阻检测仪、处理单元,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设有第三支撑件,第三电阻丝缠绕于第三支撑件上,第三电阻丝外层包覆绝缘层,每圈第三电阻丝形成一个第三电阻环,相邻第三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三电阻环上开有豁口,各个第三电阻环的豁口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三弹性接触片在所述第三通道内滑动并与第三电阻丝接触,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第一电阻丝、电阻检测仪形成闭环的第一检测电路,所述第二弹性接触片、第二电阻丝、电阻检测仪形成闭环的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三弹性接触片、第三电阻丝、电阻检测仪形成闭环的第三检测电路,电阻检测仪将检测到的电阻数据传输给处理单元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清洗槽、第三压轮组件、第四压轮组件,第三支撑轮组件、第四支撑轮组件,所述第二清洗槽位于第一清洗槽远离第一入料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轮组件、第二支撑轮组件位于第一清洗槽和第二清洗槽之间,所述第三压轮组件、第四压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清洗槽内,第三压轮组件压住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四压轮组件压住所述第二传输机构,所述第三支撑轮组件、第四支撑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清洗槽外,第三支撑轮组件支撑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四支撑轮组件支撑所述第二传输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装置、加热装置,喷淋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支撑轮组件、第四支撑轮组件远离第二清洗槽的一侧,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道、喷头、安装板、伸出杆、偏心轮、拉簧、支架,所述偏心轮在驱动装置驱动下转动,喷头装置固定于安装板上,喷头与进水管道连通,伸出杆铰接于支架上,伸出杆一端与安装板链接,伸出杆另一端接触所述偏心轮上端,伸出杆与支架的铰接点位于偏心轮与安装板之间,所述拉簧位于所述铰接点靠近偏心轮的一侧,拉簧一端固定于伸出杆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箱、紫外灯,加热管盘旋设置于加热箱内,紫外灯安装于加热箱内部,加热管位于加热箱前端,紫外灯位于加热箱后端,加热箱两端与内部相通,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一传输机构穿过所述加热箱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外侧均设有齿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一齿带、第二齿带,第一齿带、第二齿带分别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一齿带、第二齿带上均设有凸起,同一齿带上相邻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入料口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内侧均设有齿轮,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一齿带、第二齿带,第一齿带、第二齿带分别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一齿带、第二齿带上均设有凸起,同一齿带上相邻凸起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入料口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理装置包括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的轮面上相应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第四传输带,第四传输带上设有第二容纳槽,第四传输带位于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之间,相邻第二容纳槽之间的距离与第三同步轮上相邻凹槽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推送装置包括转动轮,转动轮的轮面上设有毛刷,转动轮的轮面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容纳槽宽度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相互平行并与第三传输带垂直,第一传输机构与第三传输带之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位于上部的过度部和位于下部的整理部,过度部沿第一传输机构向下宽度逐渐降低,整理部上设有多个滚轮,滚轮用于将筷子输送到第三传输带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装置还包括定位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定位件上开有定位孔,定位孔与第二连杆相配合,第二连杆穿过定位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个推送头固定连接,定位件位于第一连杆与推送头之间,所述定位件数量为至少两个,各定位件的定位孔均同轴。
CN201610339592.9A 2016-05-19 2016-05-19 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Pending CN1057999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9592.9A CN105799981A (zh) 2016-05-19 2016-05-19 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9592.9A CN105799981A (zh) 2016-05-19 2016-05-19 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9981A true CN105799981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51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9592.9A Pending CN105799981A (zh) 2016-05-19 2016-05-19 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99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8986A (zh) * 2016-09-06 2016-12-14 长沙高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物料自动检测方法
CN106466157A (zh) * 2016-09-06 2017-03-01 长沙高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运行异常校正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0574U (zh) * 2010-01-28 2010-09-15 王庆禄 一种全自动餐具包装机
KR20120047699A (ko) * 2010-11-04 2012-05-14 채승병 수저 세척장치
CN203540934U (zh) * 2013-11-04 2014-04-16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餐具自动分类机
CN203693526U (zh) * 2014-03-07 2014-07-09 青岛华德立机械有限公司 全自动筷子清洗消毒机
CN204654851U (zh) * 2015-01-22 2015-09-23 周家新 筷子整理分离装置、筷子一体机
CN204765505U (zh) * 2015-07-15 2015-11-1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筷子清洗装置
CN105496333A (zh) * 2016-02-02 2016-04-20 长沙高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自动平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0574U (zh) * 2010-01-28 2010-09-15 王庆禄 一种全自动餐具包装机
KR20120047699A (ko) * 2010-11-04 2012-05-14 채승병 수저 세척장치
CN203540934U (zh) * 2013-11-04 2014-04-16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餐具自动分类机
CN203693526U (zh) * 2014-03-07 2014-07-09 青岛华德立机械有限公司 全自动筷子清洗消毒机
CN204654851U (zh) * 2015-01-22 2015-09-23 周家新 筷子整理分离装置、筷子一体机
CN204765505U (zh) * 2015-07-15 2015-11-1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筷子清洗装置
CN105496333A (zh) * 2016-02-02 2016-04-20 长沙高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自动平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8986A (zh) * 2016-09-06 2016-12-14 长沙高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物料自动检测方法
CN106466157A (zh) * 2016-09-06 2017-03-01 长沙高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运行异常校正方法
CN106218986B (zh) * 2016-09-06 2018-04-13 长沙高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物料自动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5227A (zh) 全自动筷子包装机
CN105799981A (zh) 智能多功能餐具包装机
CN105857674A (zh) 多功能餐具清洗包装一体机
CN105902246A (zh) 餐具节能自动清洗包装一体机
CN105962866A (zh) 全自动餐具分类清洗机
CN106031620A (zh) 节能餐具清洗包装多功能一体机
CN202135630U (zh) 一种烘烤机
CN105858167A (zh) 餐具分类装置平衡系统
CN105944968A (zh) 带平衡系统的筷子、勺子清洗包装一体机
CN105947291A (zh) 筷子、勺子清洗包装一体机
CN210782855U (zh)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炒香芝麻生产线
CN105857673A (zh) 全自动节能清洗包装一体机
CN106166557B (zh) 清洗机
CN105836204A (zh) 智能餐具包装机
CN210245471U (zh) 一种水中硅片立式分片机构
EP2915599B1 (en) Station intended for a bottling plant and provided with an improved conveying line
CN105796031A (zh) 餐具分类清洗机
CN105836205A (zh) 筷子、勺子包装机
CN203333276U (zh) 洗瓶烘干灌装联动机组
CN106000888A (zh) 智能餐具分类清洗机
CN105921415A (zh) 全自动筷子、勺子分类装置
CN202479183U (zh) 一种酒瓶自动清洗装置
CN106032199B (zh) 全自动开停机方法
CN106005627A (zh) 智能筷子、勺子清洗包装一体机
CN104719692A (zh) 蒸蛋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