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9793A - 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9793A
CN105799793A CN201410853581.3A CN201410853581A CN105799793A CN 105799793 A CN105799793 A CN 105799793A CN 201410853581 A CN201410853581 A CN 201410853581A CN 105799793 A CN105799793 A CN 105799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ress brace
skeleton
body structure
structure according
battery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35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9793B (zh
Inventor
杨勇
段芳毅
吴亿超
梁红军
卢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99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9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9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9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包括:前车厢骨架,所述前车厢骨架设在所述底盘骨架上方,所述前车厢骨架的后部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至少一个电池包安装骨架,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布置在所述前车厢骨架上,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设在所述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之间。根据本发明的车身结构,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后部的强度,进而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和底盘骨架的连接强度,进而还有利于客车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而且该车身结构还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的稳定性,而且进一步保证电池模组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具有多车厢的客车而言,其相邻车厢的连接处是客车的最薄弱环节,这样不利于车辆的行驶稳定,而且严重降低了车辆的使用寿命。而且电池包设置在车厢内,但是电池包安装位置不利于保护电池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后部的强度,进而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和底盘骨架的连接强度,进而还有利于客车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而且该车身结构还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的稳定性,而且进一步保证电池模组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铰接客车。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前车厢骨架,所述前车厢骨架设在所述底盘骨架上方,所述前车厢骨架的后部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至少一个电池包安装骨架,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布置在所述前车厢骨架上,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分别设在所述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结构,通过在前车厢骨架的后部设置两个前后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后部的强度,进而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和底盘骨架的连接强度,进而还有利于客车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延长客车的使用寿命。
而且,电池包安装骨架设置在前后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之间,连接端骨架组件和电池包安装骨架一起对电池模组进行保护,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的稳定性,而且进一步保证电池模组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铰接客车,包括:底盘骨架,所述底盘骨架包括前底盘骨架和后底盘骨架;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设在所述前底盘骨架上;后车厢骨架,所述后车厢骨架设在所述后底盘骨架上且位于所述前车厢骨架的后侧;铰接盘,所述铰接盘设在所述前底盘骨架和所述后底盘骨架之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铰接客车,连接端骨架组件的设置可以加强铰接客车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行驶稳定性,延长铰接客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前车厢骨架和底盘骨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后车厢骨架和后底盘骨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顶横梁和顶部加强梁的固定连接示意图;
图8是顶部加强梁和右侧加强梁的固定连接示意图;
图9是电池包安装骨架的示意图;
图10是电池包安装骨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身结构100;
底盘骨架200;前底盘骨架200a;后底盘骨架200b;
前车厢骨架1;
后车厢骨架3;
连接端骨架组件5;顶横梁51,顶部加强梁511;
左立柱52,左侧加强梁521;左上支撑件522;左支撑梁523;左下支撑件524;
右立柱53,右侧加强梁531;右上支撑件532;右支撑梁533;右下支撑件534;
左纵向加强杆6;右纵向加强杆61;
中部加强梁7;中部斜支撑梁71;
结构胶8;铆钉81;
连接横梁组件9;顶部连接横梁91;左侧连接横梁92;
电池包安装骨架10;安装框101;后连接杆102;右连接杆103;支撑平板104;
前连接杆105;前竖直支撑杆106;后竖直支撑杆107;支撑框108;支撑柱1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包括:前车厢骨架1和电池包安装骨架10。
车身结构100设置在底盘骨架200上方,也就是说底盘骨架200对车身结构100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具体地,车身结构100包括前车厢骨架1,前车厢骨架1设置在相应的底盘骨架200上方,而且前车厢骨架1的后部设置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5。具体地,连接端骨架组件5呈倒U形设置在底盘骨架200上,两个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5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1后部的强度。
车身结构100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包安装骨架10,可以理解的是,电池包安装骨架10可以是多个。而且电池包安装骨架10布置在前车厢骨架1上,具体地,在前后方向上电池包安装骨架10设在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之间。也就是说,连接端骨架组件5和电池包安装骨架10一起对电池模组进行保护,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稳定性,而且进一步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在前车厢骨架1的后部设置了两个前后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5,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1后部的强度,进而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1和底盘骨架200的连接强度,进而还有利于客车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延长客车的使用寿命。
而且,电池包安装骨架10设置在前后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5之间,连接端骨架组件5和电池包安装骨架10一起对电池模组进行保护,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稳定性,而且进一步保证电池模组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车身结构100的一些示例中,连接端骨架组件5包括:顶横梁51、左立柱52和右立柱53。顶横梁51沿左右方向延伸,顶横梁51的下端面上设有顶部加强梁511,即顶部加强梁511设置在顶横梁51的内侧端面上。左立柱52设在顶横梁51的左端且向下延伸,左立柱52的右端面上设有左侧加强梁521,右立柱53设在顶横梁51的右端且向下延伸,右立柱53的左端面上设有右侧加强梁531。
顶横梁51、左立柱52和右立柱53分别对应设置了顶部加强梁511、左侧加强梁521和右侧加强梁531。这样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结构得到了加强,进而车身结构100的强度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能够承受更多的载荷,有利于提升客车的行驶稳定性,而且有利于提高车身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还可以延长客车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车身结构100的一些示例中,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之间设有连接横梁组件9。如图2所示,连接横梁组件9均匀设置在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之间,进一步可以加强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连接稳定性,而且可以加强车身结构100的承载能力,有利于提升车身结构10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客车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连接横梁组件9包括顶部连接横梁91、左侧连接横梁92和右侧连接横梁。顶部连接横梁91连接在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两个顶横梁51之间,这样顶部连接横梁91可以加强两个顶横梁5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左侧连接横梁92连接在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两个左侧立柱52之间,这样左侧连接横梁92可以加强两个左立柱5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右侧连接横梁连接在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两个右立柱53之间,这样右侧连接横梁可以加强两个右立柱5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发明车身结构100的一些示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左侧加强梁521的上端与顶部加强梁511的左端相连,右侧加强梁531的上端与顶部加强梁511的右端相连。可以理解的是,顶部加强梁511可以和顶横梁51在长度上接近或相等,这样,在连接端骨架组件5顶部结构可以得到很好的加强,而且在左立柱52和顶横梁51的连接处、右立柱53和顶横梁51的连接处结构更稳定,在客车转弯处,可以承受住更多的惯性离心力。
进一步地,结合图2、图3和图8所示,左侧加强梁521的上部与顶部加强梁511的下端面之间可以设有从左侧加强梁521的上部右端面向右向上倾斜延伸的左上支撑件522,右侧加强梁531的上部与顶部加强梁511的下端面之间可以设有右侧加强梁531的上部左端面向左向上倾斜延伸的右上支撑件532。
可以理解的是,左上支撑件522从左侧加强梁521的上部右端面向右向上倾斜延伸,且其左下端与左侧加强梁521的右端面相连,其右上端与顶部加强梁511的下端面相连。右上支撑件532相对应的从右侧加强梁531的上部左端面向左向上倾斜延伸,且其右下端与右侧加强梁531的左端面相连,其左上端与顶部加强梁511的下端面相连。左上支撑件522和右上支撑件532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左侧加强梁521、右侧加强梁531和顶部加强梁511的结构整体性和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车身结构100的一些示例中,左侧加强梁521的下端可以与底盘骨架200的顶面相连,右侧加强梁531的下端可以与底盘骨架200的顶面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在左立柱52和右立柱53分别与底盘骨架200连接的情况下,左侧加强梁521和右侧加强梁531也相应地连接在底盘骨架200上,进一步可以加强连接端骨架组件5与底盘骨架200的连接稳定性,而且有利于提升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自身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可以加强车身结构100与底盘骨架20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车身结构100的一些示例中,电池包安装骨架10为两个,而且分别设置在前车厢骨架1的左右两侧。具体地,位于左侧的电池包安装骨架10邻近前车厢骨架1的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左立柱52设置,位于右侧的电池包安装骨架10邻近前车厢骨架1的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右立柱53设置。
电池包安装骨架10邻近左立柱52或者右立柱53设置,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10与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连接稳定性,有利于电池包安装骨架10在车身结构100上的固定连接。而且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设置尽量小地占用车厢空间,不会影响乘客在车厢空间内的走动,也不会影响对乘客座椅的设置,保证了客车的经济性。而且两个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设置可以增加电池模组的数量,进而可以为客车提供更足量的电力,延长客车的运行时间。
具体地,两个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底部相应地设有支撑框108,而且支撑框108设在底盘骨架200上,支撑框108构造成水平布置的框架结构。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底部设有支撑平板104,支撑平板104水平设置在支撑框108上,支撑平板104的设置,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底部的强度,而且有利于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10和支撑框108的连接稳定性。
支撑框108设置在底盘骨架200上,位于电池包安装骨架10底部的支撑平板104设置在支撑框108顶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框108位于底盘骨架200和支撑平板104之间,起到固定和支撑支撑平板104的作用。
具体地,支撑框108和底盘骨架200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09,支撑柱109可以竖直或者倾斜设置在底盘骨架200上,支撑柱109的设置进一步可以加强底盘骨架200和支撑平板104的连接稳定性,进而还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10和底盘骨架200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发明车身结构100的一些示例中,左侧加强梁521的下部与位于左侧的支撑框108的顶面之间设有从左侧加强梁521的下部右端面向右向下倾斜延伸的左支撑梁523。右侧加强梁531的下部与位于右侧的支撑框108的顶面之间设有从右侧加强梁531的下部左端面向左向下倾斜延伸的右支撑梁533。
可以理解的是,左支撑梁523从左侧加强梁521的下部右端面向右向下倾斜延伸,且其左上端与左侧加强梁521的右端面相连,其右下端与支撑框108的顶面相连。右支撑梁533相对应的从右侧加强梁531的下部左端面向左向下倾斜延伸,且其右上端与右侧加强梁531的左端面相连,其左下端与支撑框108的顶面相连。
通过左支撑梁523和右支撑梁533的设置,可以有效加强支撑框108、左侧加强梁521和右侧加强梁531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加强支撑框108、底盘骨架200和连接端骨架组件5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左支撑梁523为多个且间隔开设置,右支撑梁533为多个且间隔开设置。多个间隔开设置的左支撑梁523可以加强左侧加强梁521和支撑框108之间的连接强度;多个间隔开设置的右支撑梁533可以加强右侧加强梁531和支撑框108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多个间隔开设置的左支撑梁523和右支撑梁533还可以加强车身结构100与底盘骨架20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车身结构100的一些示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连接端骨架组件5还可以包括中部加强梁7,中部加强梁7设在顶部加强梁511的下方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中部加强梁7的左端与左侧加强梁521相连,中部加强梁7的右端与右侧加强梁531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中部加强梁7和顶部加强梁511一起对顶横梁51起到加强作用,而且中部加强梁7的设置再次可以加强顶横梁51与左侧加强梁521、左立柱52、右立柱53和右侧加强梁531的固定连接关系。
可选地,两个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上端相应地可以连接在中部加强梁7的下端面上,进一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10和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升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稳定性。而且,在车厢顶壁上放置有制冷系统或者电池包的客车,中部加强梁7的设置再一次可以加强客车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进而可以更好地承载制冷系统或者电池包。
进一步地,顶部加强梁511的下端面和中部加强梁7的上端面之间设有中部斜支撑梁71,中部斜支撑梁71为多个且交叉设置,相邻的中部斜支撑梁71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端部相互邻近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如果左侧的中部斜支撑梁71从左向右向上倾斜设置,那么相邻的右侧的中部斜支撑梁71从左向右向下倾斜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左侧和右侧的中部斜支撑梁71的上端均与顶部加强梁511连接而且相互邻近。这样也可以是左侧和右侧的中部斜支撑梁71的下端均与中部支撑梁7连接而且相互邻近。
中部斜支撑梁71的设置可以加强顶部加强梁511和中部加强梁7的连接稳定性,而且顶部加强梁511和中部加强梁7互相起支撑作用。中部斜支撑梁71的多个交叉设置可以使车身结构100能够更多的承受住来自左端或者右端的冲击力,在发生事故时,可以更好地保护乘客的安全。
优选地,邻近左侧加强梁521的中部斜支撑梁71的上端可以和左上支撑件522的右上端相互邻近,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的中部斜支撑梁71可以和左上支撑件522一起加强左侧加强梁521和顶部加强梁511的连接强度。
邻近右侧加强梁531的中部斜支撑梁71的上端可以和右上支撑件532的左上端相互邻近,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的中部斜支撑梁71可以和右上支撑件532一起加强右侧加强梁531和顶部加强梁511的连接强度。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结合图3和图8所示,左侧加强梁521的右端面与中部加强梁7的下端面之间可以设有从左侧加强梁521的右端面向右向上倾斜延伸的左下支撑件524,右侧加强梁531的左端面与中部加强梁7的下端面之间可以设有从右侧加强梁531的左端面向左向上倾斜延伸的右下支撑件534。
可以理解的是,左下支撑件524从左侧加强梁521的右端面向右向上倾斜延伸,且其左下端与左侧加强梁521的右端面相连,其右上端与顶部加强梁511的下端面相连。右下支撑件534相对应的从右侧加强梁531的左端面向左向上倾斜延伸,且其右下端与右侧加强梁531的左端面相连,其左上端与顶部加强梁511的下端面相连。
左下支撑件524和右下支撑件534的设置进一步地可以加强中部加强梁7和左侧加强梁521、右侧加强梁531的结构稳定,进而可以加强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结构稳定性,进而车身结构100的结构稳定性也得到了加强。
在本发明车身结构100的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顶横梁51与顶部加强梁511的接触面之间、左立柱52与左侧加强梁521的接触面之间、以及右立柱53与右侧加强梁531的接触面之间均设有结构胶8。而且,顶横梁51与顶部加强梁511之间、左立柱52与左侧加强梁521之间、以及右立柱53与右侧加强梁531之间均通过铆钉81连接。
结构胶8和铆钉81的设置,可以加强顶横梁51与顶部加强梁511之间、左立柱52与左侧加强梁521之间、以及右立柱53与右侧加强梁53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这样,两者之间接触紧密,甚至在结构胶8的作用下减少间隙产生,减少在空气中金属接触的生锈现象。而且铆钉81让被连接的两者更紧凑,并且完成固定的铆钉81会在两端形成凸起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结构从中脱落出来。
在本发明车身结构100的一些示例中,电池包安装骨架10可以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框101,安装框101水平放置,相邻两个安装框101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电池容纳空间。
具体地,竖直相邻两个安装框101的前端设有前连接杆105,竖直相邻两个安装框101的后端设有后连接杆102。前连接杆105和后连接杆102的设置可以防止客车在加速减速或者不平地面引发的震动产生的惯性力使电池模组从安装框101上甩出去,进而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而且,前连接杆105和后连接杆102的一端连接在电池包安装骨架10上,相应的另一端连接在竖直相邻的两个安装框101上的位于上方或者位于下方的安装框101上。具体地,位于同一对相邻的两个安装框101之间的前连接杆105和位于同一对相邻的两个安装框101之间的后连接杆102的倾斜方向是一致的;位于相邻的三个安装框101之间、且上下间隔开的前连接杆105在竖直方向上的倾斜方向是相反的,位于相邻的三个安装框101之间、且上下间隔开的后连接杆102在竖直方向上的倾斜方向是相反的。
也就是说,当位于上方的前连接杆105和后连接杆102是从安装框101向左向上倾斜设置的,那其上方和下方的前连接杆105和后连接杆102是从相应的安装框101向左向下倾斜设置的。当位于上方的前连接杆105和后连接杆102是从安装框101向右向上倾斜设置的,那其上方和下方的前连接杆105和后连接杆102是从相应的安装框101向右向下倾斜设置的。
这样前连接杆105和后连接杆102的设置进一步地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结构稳定性,进而还可以保证电池模组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电池包安装骨架10还包括垂直于安装框101的前后两根竖直支撑杆,分别为前竖直支撑杆106和后竖直支撑杆107。前竖直支撑杆106和后竖直支撑杆107上端连接至中部加强梁7,下端连接至底盘骨架200。
位于左侧的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相邻两个安装框101的右端之间设有左连接杆,位于右侧的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相邻两个安装框101的左端之间设有右连接杆103。上下邻近的两个左连接杆的倾斜方向相反,上下邻近的两个右连接杆103的倾斜方向相反。可以理解的是,当一根左连接杆或右连接杆103从前竖直支撑杆106向后竖直支撑杆107向上倾斜设置时,那其上方和下方的左连接杆或右连接杆103从前竖直支撑杆106向后竖直支撑杆107向下倾斜设置。如图2所示,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103的设置可以防止客车转弯的惯性力使电池模组飞出安装框101,而且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103也可以加强电池包安装骨架10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铰接客车包括:底盘骨架200、车身结构100、后车厢骨架3和铰接盘。
底盘骨架200包括前底盘骨架200a和后底盘骨架200b。具体地,车身结构100设置在前底盘骨架200a上,后车厢骨架3设置在前车厢骨架1的后方,而且相应的后车厢骨架3设置在后底盘骨架200b上。如图5所示,后车厢骨架3的结构与前车厢骨架1的结构略有不同,后车厢骨架3的前部设置有一个连接端骨架组件5。
优选地,如图6所示,位于后车厢骨架3前部的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左支撑梁523与后底盘车架200b顶面之间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左纵向加强杆6,左纵向加强杆6的上端与相应的左支撑梁523相连且其下端与后底盘车架200b顶面相连。左纵向加强杆6的设置可以加强左支撑梁523和后底盘车架200b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可以加强左侧加强梁521、左立柱52和后底盘车架200b的结构稳定性。
位于后车厢骨架3前部的连接端骨架组件5的右支撑梁533与后底盘车架200b顶面之间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右纵向加强杆61。右纵向加强杆61的上端与相应的右支撑梁533相连且其下端与后底盘车架200b的顶面相连。右纵向加强杆61的设置可以加强右支撑梁533和后底盘车架200b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加强右侧加强梁531、右立柱53和后底盘车架200b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前车厢骨架1和后车厢骨架3之间连接有铰接盘,铰接盘设置在前车厢骨架1和后车厢骨架3中间,而且起连接作用。设置有铰接盘的铰接客车在转弯时,铰接盘可以引导后车厢倾斜角度较小,防止和其他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擦事故。
而且,设置有铰接盘的铰接客车一般车身较长,在车厢上分别设有前门、中门和后门。铰接客车一般设置中门为上车门,前门和后门设置为下车门,这样乘客在中门上车后可以向前行走进而在前门下车,也可以向后行走进而在后门下车。位于前车厢和后车厢的乘客人数相差不会太多,有利于铰接客车的行驶稳定性,而且前门和后门作为下车门有利于节约乘客下车时间,为乘客提供便利。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铰接客车,在前车厢骨架1的后部设置了两个前后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5,而且连接端骨架组件5中的顶横梁51、左立柱52和右立柱53分别对应设置了顶部加强梁511、左侧加强梁521和右侧加强梁531,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1后部的强度,进而可以加强前车厢骨架1和底盘骨架200的连接强度,进而还有利于铰接客车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行驶稳定性,延长铰接客车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0)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适于设在车辆的底盘骨架上,所述车身结构包括:
前车厢骨架,所述前车厢骨架设在所述底盘骨架上方,所述前车厢骨架的后部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连接端骨架组件;
至少一个电池包安装骨架,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布置在所述前车厢骨架上,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设在所述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端骨架组件包括:
顶横梁,所述顶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顶横梁的下端面上设有顶部加强梁;
左立柱,所述左立柱设在所述顶横梁的左端且向下延伸,所述左立柱的右端面上设有左侧加强梁;
右立柱,所述右立柱设在所述顶横梁的右端且向下延伸,所述右立柱的左端面上设有右侧加强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之间设有连接横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组件包括:
顶部连接横梁,所述顶部连接横梁连接在所述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的两个顶横梁之间;
左侧连接横梁,所述左侧连接横梁连接在所述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的两个左立柱之间;
右侧连接横梁,所述右侧连接横梁连接在所述两个连接端骨架组件的两个右立柱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加强梁的上端与所述顶部加强梁的左端相连,且所述左侧加强梁的上部与所述顶部加强梁的下端面之间设有从左侧加强梁的上部右端面向右向上倾斜延伸的左上支撑件;
所述右侧加强梁的上端与所述顶部加强梁的右端相连,且所述右侧加强梁的上部与所述顶部加强梁的下端面之间设有从右侧加强梁的上部左端面向左向上倾斜延伸的右上支撑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加强梁的下端与所述底盘骨架的顶面相连,所述右侧加强梁的下端与所述底盘骨架的顶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前车厢骨架的左右两侧,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两个支撑框,所述两个支撑框设在所述底盘骨架上且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电池包安装骨架的下端,所述支撑框被构造成水平布置的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框与所述底盘骨架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加强梁的下部与位于左侧的所述支撑框的顶面之间设有从左侧加强梁的下部右端面向右向下倾斜延伸的左支撑梁;
所述右侧加强梁的下部与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框的顶面之间设有从右侧加强梁的下部左端面向左向下倾斜延伸的右支撑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梁为多个且间隔开设置,所述右支撑梁为多个且间隔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骨架组件还包括中部加强梁,所述中部加强梁设在所述顶部加强梁的下方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中部加强梁的左端与所述左侧加强梁相连,所述中部加强梁的右端与所述右侧加强梁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强梁的下端面和所述中部加强梁的上端面之间设有中部斜支撑梁,所述中部斜支撑梁为多个且交叉设置,相邻的所述中部斜支撑梁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端部相互邻近设置,位于最左侧的所述中部斜支撑梁与所述左上支撑件的端部相连,位于最右侧的所述中部斜支撑梁与所述右上支撑件的端部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加强梁的右端面与所述中部加强梁的下端面之间设有从左侧加强梁的右端面向右向上倾斜延伸的左下支撑件,所述右侧加强梁的左端面与所述中部加强梁的下端面之间设有从右侧加强梁的左端面向左向上倾斜延伸的右下支撑件。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梁与所述顶部加强梁的接触面之间、所述左立柱与所述左侧加强梁的接触面之间、以及所述右立柱与所述右侧加强梁的接触面之间均设有结构胶。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1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梁与所述顶部加强梁之间、所述左立柱与所述左侧加强梁之间、以及所述右立柱与所述右侧加强梁之间均通过铆钉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为框架结构且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框,每个所述安装框沿水平方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框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电池容纳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的顶端与所述中部加强梁的下端面相连且其底端与所述支撑框的顶面相连,
位于左侧的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的安装框的左端与所述左侧加强梁的右端面相连,位于右侧的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的安装框的右端与所述右侧加强梁的左端面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竖直相邻两个安装框的前侧设有前连接杆,竖直相邻两个安装框的后侧设有后连接杆。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的相邻两个安装框的右侧之间设有左连接杆,位于右侧的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的相邻两个安装框的左侧之间设有右连接杆。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骨架的底部设有支撑平板,所述支撑平板设在所述支撑框的顶面上。
20.一种铰接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骨架,所述底盘骨架包括前底盘骨架和后底盘骨架;
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设在所述前底盘骨架上;
后车厢骨架,所述后车厢骨架设在所述后底盘骨架上且位于所述前车厢骨架的后侧;
铰接盘,所述铰接盘设在所述前底盘骨架和所述后底盘骨架之间。
CN201410853581.3A 2014-10-21 2014-12-30 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 Active CN1057997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23865 2014-10-21
CN201410562386 2014-10-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9793A true CN105799793A (zh) 2016-07-27
CN105799793B CN105799793B (zh) 2019-03-26

Family

ID=564208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3581.3A Active CN105799793B (zh) 2014-10-21 2014-12-30 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
CN201410853596.XA Active CN105799794B (zh) 2014-10-21 2014-12-30 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3596.XA Active CN105799794B (zh) 2014-10-21 2014-12-30 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79979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363A (zh) * 2010-11-15 2011-04-06 吉林大学 全承载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
WO2013178089A1 (zh) * 2012-06-01 2013-12-05 台湾立凯绿能移动股份有限公司 双节式电动大客车的电池模块配置结构
CN103754265A (zh) * 2014-01-16 2014-04-30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全承载车身和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客车
CN203739996U (zh) * 2014-01-28 2014-07-30 何成军 一种全承载大客车车身结构
CN203844594U (zh) * 2014-03-12 2014-09-24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铰接棚的客车及其车载储能装置储存舱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363A (zh) * 2010-11-15 2011-04-06 吉林大学 全承载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
WO2013178089A1 (zh) * 2012-06-01 2013-12-05 台湾立凯绿能移动股份有限公司 双节式电动大客车的电池模块配置结构
CN103754265A (zh) * 2014-01-16 2014-04-30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全承载车身和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客车
CN203739996U (zh) * 2014-01-28 2014-07-30 何成军 一种全承载大客车车身结构
CN203844594U (zh) * 2014-03-12 2014-09-24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铰接棚的客车及其车载储能装置储存舱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9794A (zh) 2016-07-27
CN105799794B (zh) 2019-08-13
CN105799793B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2828B2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ーの保護筐体
JP4772827B2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ーの保護筐体
CN106794803B (zh) 车辆用车顶行李箱安装装置
RU240176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дания жесткости
CN104428195B (zh) 车厢体构造
JP4121461B2 (ja) 自動車両
US9487240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6184402B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201777299U (zh) 电动车辆的底部结构
RU2698604C2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KR20050121195A (ko) 대형 부분 모듈로 이루어진 지지구조를 포함하는 차량 몸체
CN106005023B (zh) 高刚性车身框架
JP2008155699A (ja) 車体骨格構造
CN105416314B (zh) 一种有轨电车驾驶室
CN206544545U (zh) 发动机舱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5313976A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6201949U (zh) 一种电池安装骨架和电池箱以及电动客车
CN107000790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头组件
JP2021075089A (ja) 車両下部構造
CN105799793A (zh) 车身结构以及具有其的铰接客车
RU174422U1 (ru) Крытый вагон
CN202965916U (zh) 汽车动力电池固定结构
CN204586750U (zh) 车载电池的安装结构
CN106275083B (zh) 一种连接梁及具有该连接梁的前部框架、汽车
JP2017144884A (ja) キャブの後面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