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3182B - 电梯的安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安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3182B
CN105793182B CN201480064890.0A CN201480064890A CN105793182B CN 105793182 B CN105793182 B CN 105793182B CN 201480064890 A CN201480064890 A CN 201480064890A CN 105793182 B CN105793182 B CN 105793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arriage
control device
supply control
system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48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3182A (zh
Inventor
星野孝道
大宫昭弘
深田裕纪
薮内达志
杉山洋平
岩本晃
鸟谷部润
高山直树
井上真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93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3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3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3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妨碍正常运行的轿厢的控制的情况下进行安全控制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在电梯的安全系统中,包括控制轿厢(10)的运行的控制型控制器(41)、使轿厢(10)停止运行的安全装置(70)、驱动安全装置(70)的电源(223)、控制安全装置(70)的安全控制器(42)、及根据安全控制器(42)的指令来控制是否从电源(223)向安全装置(70)进行供电的第1系统和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3、44),第1系统和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3、44)并联连接,一端与安全装置(70)串联连接,另一端与电源(223)串联连接,安全控制器(42)在检测出电梯的异常并使各种安全功能动作之前,诊断第1系统和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3、44)的动作。

Description

电梯的安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具有用于确保轿厢的安全运行的安全系统。该安全系统由检测轿厢的异常的检测装置和使轿厢转移至安全状态的安全装置构成。
上述检测装置检测轿厢是否在规定的运行速度内运行,或者轿厢是否在升降井道中的运行范围内等。作为检测装置的一例,有终点开关、限速器及门开关等。检测装置在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通知给控制器。
安全装置随之根据来自控制器的控制,执行用于使轿厢转移至安全状态的规定动作。作为安全装置的一例,有切断对驱动电动机的通电并停止曳引机的动作的通电切断装置、对曳引机的电动机施加制动的曳引机制动器等。
以往,利用机械控制的控制器为主流,但近年来利用电子控制的控制器在增加。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梯的安全装置,其对于与用于切断提供给电动机或制动器的电源的继电器对应设置的2个继电器驱动器,分别进行继电器驱动器的故障的自我诊断。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梯的安全装置中,在正常运转过程中电梯的轿厢停止的情况下,实施检测继电器驱动器的故障的自我诊断。
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正常运转时轿厢每次停止在停止楼层时就执行轿厢的动作诊断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486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5/0827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诊断中,直接将继电器驱动器接通关断,因此,在轿厢停止时,经由继电器驱动器控制有无驱动继电器,随之控制对电动机或制动器的供电。因此,由于在诊断过程中轿厢停止,因此,作为发明效果,记载为不妨碍电梯的运行而进行诊断。
然而,在轿厢停止时,若轿厢的门打开,则根据随着电梯的使用者、行李等的出入而产生的轿厢内重量的增减,吊着电梯的主绳索伸缩,从而在轿厢地面与电梯厅地面之间产生高低差。该高低差对出入电梯的使用者来说是危险的,对于行李的搬出也是不方便的,因此,在通常的电梯中,实施消除高低差的控制(重新地面对齐控制)。
然而,在上述诊断中,在轿厢停止时直接将电动机或制动器接通关断,因此,无法进行在使电动机通电的状态下控制电流而进行的轿厢的重新地面对齐控制。因此,在诊断过程中产生上述高低差,在安全性上产生较大问题。
此外,由于仅在轿厢停止时进行诊断,因此,存在在轿厢运行过程中无法进行诊断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以上方面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在不妨碍正常运行的轿厢的控制的情况下进行安全控制的电梯的安全系统。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梯的安全系统构成为在电梯中,包括利用电动机中产生的驱动力来运行的轿厢、控制轿厢的运行的控制型控制器、使轿厢停止运行的安全装置、对使安全装置动作的电力的供给进行控制的供电控制设备、及通过诊断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来进行安全控制的安全控制器。
而且,为了在轿厢运行过程中也进行该诊断,设有双重(第1系统和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并将其并联设置,即使单方的系统在诊断过程中处于断开状态,另一系统在整个诊断过程中成为闭锁状态,经由该另一系统向电动机供电,可进行轿厢的运行控制或停止过程中的重新地面对齐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利用安全控制器进行安全控制的电梯中,能在不妨碍正常运行的轿厢的控制的情况下诊断对安全装置的供电进行控制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电梯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安全系统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安全控制器的软件层级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安全控制器的设备诊断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通知电梯的运行模式的异常检测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轿厢内操作盘的显示部中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安全系统的框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安全控制器的设备诊断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关于附图,对实施例1的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图1表示将曳引机及控制盘设置于升降井道的电梯1的整体结构。电梯1为利用安全控制器42以电子方式控制安全装置的电梯,包括轿厢10、曳引机20、主绳索30及控制器40。轿厢10为运送人或货物的轿厢,利用从电动机21经由主绳索30提供的驱动力在升降井道50内运行。
在轿厢10的内侧设置有轿厢内操作盘11及轿厢门开关12。轿厢内操作盘11包括进行操作以指示轿厢10的目的地和门的开关的操作部(未图示)、及显示轿厢10的目的地和状态等的显示部(未图示)。轿厢门开关12为检测轿厢10的门的开关动作的开关。
在轿厢10的外侧设置有紧急停止装置13及位置检测传感器14。紧急停止装置13为固定设置于轿厢10,在紧急时夹住轨道从而使轿厢10紧急停止的装置。位置检测传感器14为检测设置于轿厢10的各停止层的遮挡板81~83的遮挡状态的传感器。
在轿厢10进行升降的升降井道50的上下端附近设置有终点限位开关51、52。终点限位开关51、52为在轿厢10超过规定的运行范围的情况下与轿厢的外壁直接接触并成为接通状态而检测出异常的开关。
在升降井道50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器53。缓冲器53为在利用曳引机制动器22、紧急停止装置13的制动力无法使轿厢10完全停止的情况下直接与轿厢10接触并吸收冲击从而使轿厢10停止的物理性停止装置。
在电梯1停止的各层设置有检测电梯厅门61~63的开关动作的电梯厅门开关64~66、及由使用者操作的电梯厅按钮67~69。
曳引机20为通过将电动机21旋转产生的驱动力提供给主绳索30从而使轿厢10在升降井道50内移动的装置,包括电动机21、曳引机制动器22、逆变器23、切断电路24及交流电源25。
主绳索30的一端连接到轿厢10,另一端附近连接有对重31。主绳索30的路径由1个以上的滑轮33~35进行引导。
在轿厢10连接有与轿厢10的动作联动的限速器绳索36。限速器37为因限速器绳索36的动作而旋转的限速器。限速器37包括旋转编码器38及夹持限速器绳索36的夹持装置39。限速器36的路径由滑轮32引导。
旋转编码器38随着限速器37的旋转而旋转,将2个系统的脉冲信号作为编码信号输出到安全控制器42。安全控制器42通过对一定时间内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来计算轿厢10的速度和位置。
控制器40包括可彼此独立动作的控制型控制器41和安全控制器42。控制型控制器41主要控制电梯1的动作。安全控制器42以电子方式控制各种安全装置的动作。安全控制器42例如利用1个以上的微控制器来实现。
图2是实施例1的安全系统的框图,以下说明详细情况。
图2所示的电动机21经由连接有电源断路器241的逆变器23,从交流电源25供电。
电源断路器241利用从电源223经由根据安全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开关的触点101和触点102所构成的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3、触点103和触点104所构成的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4及控制型控制器用驱动系统电源切断设备(驱动系统切断设备)242提供的电力进行动作。如图2所示,只要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及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中的一方及驱动系统切断设备242双方并非闭合状态,就不会对电源断路器241进行通电。
此处,作为一例,设电源断路器241在电梯1的正常运转时处于通电状态。电源断路器241在通电状态下将交流电源25和逆变器23进行连接,进行从交流电源25向逆变器23供电的中介。电源断路器241在解除了通电状态的状态(切断状态)下将交流电源25和逆变器23的连接断开,切断从交流电源25向逆变器23的供电。
作为其它的一例,电源断路器241也可以安装成在通电状态下将交流电源25和逆变器23断开,在切断状态下将交流电源25和逆变器23进行连接。
另外,105、106为防逆流IC,在安全装置诊断时发挥功能,详细情况将在后面阐述。
电动机21的附近设有曳引机制动器22。对于曳引机制动器22,从电源223经由安全控制器用的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3、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4及控制型控制器用的制动器电源切断设备(制动器切断设备)221向其进行供电。如图2所示,只要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3及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4中的一方及制动器切断设备221双方并非闭合状态,就不会对曳引机制动器22进行通电。
此处,作为一例,设曳引机制动器22在电梯1的正常运转时处于通电状态。曳引机制动器22在通电状态下维持不对电动机21施加制动的状态。曳引机制动器22在切断状态下对电动机21施加制动,使电动机21的旋转停止。
作为其它的一例,曳引机制动器22也可以构成为在通电状态下对电动机21施加制动,在切断状态下不对电动机21施加制动。在这种情况下,设曳引机制动器22在电梯1的正常运转时不通电而处于切断状态。
另外,电源切断器241、驱动系统切断设备242构成在图1所示的切断电路24的内部。
该电源切断器241和曳引机制动器22构成安全装置70。
控制型控制器41与逆变器23进行信号的交换并控制从交流电源25向电动机21提供的电力,从而控制向主绳索30提供的电动机21的驱动力。控制型控制器41通过向驱动系统切断设备242及制动器切断设备221通知控制信号,从而分别控制向电源断路器241及曳引机制动器22的通电。
安全控制器42从限速器37、传感器组260及开关组270输入信号。传感器组例如相当于位置检测传感器14、旋转编码器38。开关组例如相当于轿厢门开关12、电梯厅门开关64~66。安全控制器42通过基于上述输入信号向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3及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4通知接通/关断的控制信号,从而分别控制向电源断路器241及曳引机制动器22的通电。安全控制器42将表示自身的控制结果的信息作为日志信息通知给控制型控制器41。
如图4所示,安全控制器42为了在各种安全功能的动作开始前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转移至安全状态,且出于防止关人的目的,在轿厢内的使用者可出轿厢的轿厢位置状态下,执行对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3及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44的动作试验(以下称为设备诊断)。
接着,图3表示安全控制器42的软件层级结构,以下对此进行说明。
安全控制器42的软件着眼于输入输出设备、安全状态、安全功能,由下述各软件·组件构成。
主管理器310为管理中断处理、且负责周期性启动单位处理的处理的软件·组件。
HALT管理器320为控制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软件·组件,在安全控制器与以往的机械控制同样地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与控制型控制器独立地切断对电源断路器241及曳引机制动器22的通电,从而使轿厢停止,确保安全。
MEM管理器330为执行存储器的初始化及存储器的差错校验的软件·组件,在安全控制器中,具有固定存储器区域(ROM)和可变存储器区域(RAM)这2个区域。在ROM的情况下,启动时,利用程序代码存储器、及固定数据存储器的和校验等方法来实施差错校验,每隔一定周期在安全功能相关的软件·组件不动作的状态(也称为背景状态)下,实施与启动时同样的存储器校验。在RAM的情况下,将执行程序中所需的数据分为应用区域、堆栈区域,对各个区域实施读入、写出的存储器校验。
I/O管理器340为负责限速器37、传感器组260、及开关组270、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输入输出处理的软件·组件。
安全SW管理器350为获取各种安全开关的状态并监视安全状态的软件·组件。例如,利用旋转编码器38和位置检测传感器14的组合,判定底坑及顶部安全距离确保是否没有问题,即在检查运转的情况下,限制运行使得仅能移动到能确保轿厢运转方向的退避空间的位置。
ETSD管理器360是为了相对于以往的电梯实现更进一步地削减升降井道上下端空间(包含缓冲行程的缩短),在上方或下方的终端层附近监视轿厢的位置、速度,即负责终端层强制减速功能的软件·组件。
UCMP管理器370为在轿厢及升降井道的所有出入口的门关闭前检测出轿厢已升降的情况下负责制止轿厢(防止开门行驶的功能)的软件·组件。
最后,日志管理器380为将表示安全控制器42自身的控制结果的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进行存储·管理的软件·组件。
接着,参照图4,说明安全控制器42所进行的设备诊断的处理。
另外,各流程的标题中的括弧内数字为本流程所进行的诊断的下一诊断时的触点的编号。
图4所示的供电控制设备诊断中,对于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及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进行接通故障诊断和关断故障诊断。接通故障诊断是指在要对处于闭锁状态的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确认是否发生无法正常断开而继续闭锁状态的异常(接通故障)的诊断。关断故障诊断是指在要对处于开放状态的设备进行连接使其处于闭锁状态的情况下,确认是否发生无法正常连接而继续断开状态的异常(关断故障)的诊断。
另外,在电源接通后各种安全功能正常且可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设为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接通的状态(闭锁状态)、第2系统供电设备关断的状态(断开状态),启动安全控制器42所进行的接通故障及关断故障的诊断。
此处,将闭锁状态的应答信号的状态(电平)设为高电平,断开状态的应答信号的状态(电平)设为低电平。
首先,在步骤S101中,安全控制器42更新从限速器37、传感器组及开关组输入的输入信息。
接着,在步骤S102中,安全控制器42判定是否是各种安全功能动作前的时刻。
此处,各种安全功能的动作内容及动作前的安全诊断的时刻的示例如下那样。
(1)终端层强制减速功能
为在轿厢异常高速且接近终端层时强制减速的功能,检测出遮挡板的接通边沿且检测出减速、或者检测出电梯速度小于维护速度,实施安全诊断。
(2)开门行驶保护功能
上面已阐述如下保护功能:在轿厢及升降井道的所有出入口的门关闭前检测出轿厢已升降的情况下制止轿厢。因此,安全诊断的时刻作为一例,为轿厢到达目的楼层、开始开门的状态即轿厢门开关12关断(开门)的时刻。
(3)顶部安全距离确保功能
是限制运行使得在检查运转中轿厢无法向上方移动超过能确保轿厢上部的检查空间的位置的功能,在旋转编码器38检测出该位置的时刻实施安全诊断。
(4)底坑安全距离确保功能
是限制运行使得在检查运转中轿厢无法向下方移动超过能确保轿厢下部的检查空间的位置的功能,在旋转编码器38检测出该位置的时刻实施安全诊断。
安全控制器42在检测出上述(1)~(4)中任一时刻的情况下,利用步骤S103~S106中的处理,安全控制器42通过将处于断开状态的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闭锁来实施关断故障诊断。首先,进入触点104的关断故障诊断的处理,在步骤S103中,安全控制器42对触点104发出接通指令。若连接状态转移至闭锁状态,则应答信号304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反之,在判定为没有检查时刻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接着,在为了使触点104进行接通动作而等待了充足时间之后,在S104中根据应答信号304的状态来确认触点104是否处于闭锁状态。在应答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步骤S104为否),安全控制器42判定为发生了关断故障,转移至步骤S112。
另一方面,在应答信号304为高电平的情况下(步骤S104为是),转移至步骤S105。
接着,在步骤S105中,安全控制器42对触点103发出接通指令。若触点103的连接状态转移至闭锁状态,则应答信号303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
接着,在步骤S106中,安全控制器42在为了使触点103进行接通动作而等待了充足时间之后,根据应答信号303的状态来确认触点103是否处于闭锁状态。在应答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步骤S106为否),安全控制器42判定为发生了关断故障,转移至步骤S112。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是),触点103处于闭锁状态,因此,安全控制器42判定为未发生关断故障,转移至步骤S107。
接着,利用步骤S107~S110的处理,安全控制器42通过使处于闭锁状态的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切断来实施接通故障诊断。
首先,在步骤S107中,安全控制器42对触点102发出关断指令。此时,在正常的情况下,应答信号302成为低电平。
接着,在步骤S108中,安全控制器42在为了使触点102进行关断动作而等待了充足时间之后,根据应答信号302的状态来确认触点102是否处于开放状态。在信号并非低电平的情况下(步骤S108为否),安全控制器42判定为发生了接通故障,转移至步骤S112。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8中应答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是),触点102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安全控制器42判定为未发生接通故障,转移至步骤S109。
接着,在步骤S109中,安全控制器42对触点101发出关断指令。此时,在正常的情况下,应答信号301成为低电平。
在步骤S110中,安全控制器42在为了使触点101进行关断动作而等待了充足时间之后,根据应答信号301的状态来确认触点101是否处于断开状态。在信号并非低电平的情况下(步骤S110为否),安全控制器42判定为发生了接通故障,转移至步骤S112。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0中应答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是),触点101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安全控制器42判定为未发生接通故障,转移至步骤S111。
如上所述,利用步骤S103~S106的处理完成关断故障诊断,利用步骤S107~S110的处理来完成接通故障诊断。在接通故障诊断和关断故障诊断均未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正常结束设备诊断。
另外,诊断最初的状态为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触点全闭、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触点全开,之后前进至第2系统的关断故障诊断、第1系统的接通故障诊断,诊断正常结束的最后状态为第1系统全开、第2系统全闭,与最初相比,开关的状态在第1系统和第2系统中逆转。
以这种顺序进行诊断的理由如下所述。
即,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课题为在不妨碍正常运行的轿厢的控制的情况下进行安全控制,因此,即使安全控制器处于上述诊断过程中,控制型控制器也必须进行正常的控制。因此,在使第1系统和第2系统中的一方接通关断而进行诊断的期间,另一方预先保持接通的状态,需要预先维持从电源223向电源断路器241及曳引机制动器22的通电。
因此,从第1系统为闭、第2系统为开的状态开始,以使第2系统的触点104为闭(关断故障诊断)→使第2系统的触点103为闭(关断故障诊断)→使第1系统的触点102为开(接通故障诊断)→使第1系统的触点101为开(接通故障诊断)的方式推移,最后到达第1系统为开、第2系统为闭的状态,从而使得在对一方的设备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另一方的设备始终为闭。
因此,在图4的诊断结束之后,在进行下一次的诊断时,初始状态为第1系统为开、第2系统为闭的状态,以使第1系统的触点102为闭(关断故障诊断)→使第1系统的触点101为闭(关断故障诊断)→使第2系统的触点104为开(接通故障诊断)→使第2系统的触点103为开(接通故障诊断)的方式推移,最后到达第1系统为闭、第2系统为开的状态。因此,进行2次诊断,返回至初始状态(第1系统为闭、第2系统为开)。
利用该步骤,第1系统设备和第2系统设备的动作频度变均匀,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在图4的诊断中,利用2次诊断来结束第1系统设备和第2系统设备的诊断,但作为其它实施例,最初仅诊断第1系统设备,之后将诊断对象切换至仅为第2系统设备的情况下,每经过规定次数、或每经过规定时间、或按照轿厢所在的楼层切换诊断对象,从而第1系统设备和第2系统设备的动作频度变均匀,因此,也可以采用该方法。
然而,在步骤S104或步骤S106中检测出关断故障的情况、或在步骤S108或S110中检测出接通故障的情况下,安全控制器42判定为发生了异常,进行以下的步骤S112~S113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12中,安全控制器42输出停止轿厢10的运行的指示。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3中,安全控制器42进行使轿厢内操作盘11显示异常检测时的警告的处理。具体而言,例如,安全控制器42对轿厢内操作盘11指示显示警告、利用声音通知警告、及点亮按钮等。通过这种警告,提醒电梯1的使用者迅速从轿厢10出去。另外,对于步骤S113中的异常检测时的显示,后面参照图5及图6进行详细阐述。
接着,对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异常检测的通知方法进行说明。电梯1的运行模式有进行正常运转的正常模式和维护人员进行维护操作的维护模式。
维护模式例如通过操作使轿厢10停止运行的停止开关、用于将电梯1变更为维护运转模式的操作开关来进行动作。将该停止开关、操作开关称为维护开关,在维护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电梯1在维护模式下运行。维护模式还包含在正常模式中发生故障而使得电梯1停止的情况下进行修理及检测直至电梯1恢复的状态。
图5对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异常检测的通知处理进行说明。安全控制器42在利用设备诊断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若处于正常模式中,则指示用于确保乘客安全的显示处理,若处于维护模式中,则指示用于通知检测出异常的部位的显示处理。
首先,在步骤S201中,安全控制器42确认在设备诊断中是否检测出异常(接通故障或关断故障)。在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是),转移至步骤S202,在未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否),转移至步骤S205。步骤S201的处理例如在每次安全控制器42实施设备诊断时进行。
S202中,安全控制器42确认维护开关是否为接通状态。在维护开关为接通的情况、即处于维护模式的情况下(是),转移至步骤S203。此外,在维护开关并非接通、即处于正常模式的情况下(否),转移至步骤S205。
步骤S203中,安全控制器42进行维护模式下的异常通知用的显示处理。具体而言,进行通知在设备诊断中检测出异常的部位(例如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显示处理。
然后,在步骤S204中,安全控制器42例如向轿厢内操作盘11的显示部发送步骤S203中处理后的显示数据,使显示部显示该显示数据。
步骤S205为正常模式下的显示处理,但在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进行促使电梯1的使用者从轿厢10出去的显示。
图6的(a)~(c)示出轿厢内操作盘11的显示部中的显示例。图6(a)为在正常模式下未检测出异常的情况的显示例。图6(b)为在正常模式下检测出异常的情况的显示例。在图6(b)的图像中,示出电梯1在3层停止运转的情况、和要求使用者按下开门按钮并从轿厢10出去的通知。
图6(c)为在维护模式下检测出异常的情况的显示例。在图6(c)的图像中,示出电梯1在3层停止运转的情况、和异常产生部位为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情况。例如,在步骤S204中,在显示部显示图6(c)的图像。
在这种电梯1中,安全控制器42诊断对使安全装置70(曳引机制动器22及电源断路器241)动作的电力的供给进行控制的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从而可确认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动作。而且,该设备诊断可在各种安全功能动作前进行检查,因此,可在刚要转移至异常动作之前确保安全性。
此外,这种电梯1中,在设备诊断中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在轿厢10的停止楼层停止运转,因此,可迅速执行适当的应对,并可期待大幅削减到恢复电梯1的运行为止所花费的工时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在设备诊断的结果是检测出供电控制设备的故障的情况下,可确定发生故障的触点,因此可提高维护性。
实施例2
实施例2为在实施例1的安全系统框图(图2)中省去防逆流IC105和106而降低制造成本的示例,其它的系统结构(图7)与实施例1相同。另外,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基于如下理由,无法实现按照第1系统和第2系统的各触点的诊断。此外,虽然可检测出接通故障,但无法检测出关断故障。然而,基于故障安全的观点,关断故障检测的必要性比接通故障检测的必要性要低,因此,即使无法检测出关断故障,也无法按照各触点进行接通故障的诊断,在实用性上没有大问题。
接着,以下阐述实施例2无法按照各触点进行诊断的理由及无法检测出关断故障的理由。
例如,参照图7,说明对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进行关断故障诊断的情况。在设初始状态为第1系统的两触点为闭、第2系统的两触点为开的情况下,在从安全控制器向第2系统发出接通指令时,若第2系统正常,则两触点均接通的结果是应答信号306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
然而,在两触点中的一方正常且接通、另一方异常且不接通的情况下,为了使第1系统设备的两触点接通,电源223的电压从第1系统汇入至第2系统的接通触点,因此,应答信号306变成高电平。因此,在此情况下,第2系统整体关断,尽管为关断故障,也误判断为正常,因此,本实施例2无法检测出关断故障。
另一方面,对于实施例2,基于以下理由可检测出接通故障。例如,对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尝试进行接通故障诊断。在设初始状态为第1系统的两触点为闭、第2系统的两触点为闭的情况下,在从安全控制器向第1系统发出关断指令时,若第1系统整体正常,则两触点均关断的结果是应答信号305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
然而,在触点101和102中的一方正常且关断、另一方异常且不关断的情况下,应答信号305保持高电平,因此,不知道哪个触点故障,但作为第1系统设备整体可检测出接通故障。
接下来,根据图8对安全诊断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初始状态下,第1系统设备的两触点为闭,第2系统的两触点为开。对于步骤S101和S102,由于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相同编号的步骤的内容相同,因此,省去说明。
在接下来的S103中,使第2系统的两触点同时接通,但与实施例1不同,实施例2如上述那样无法检测出关断故障,因此,不存在实施例1的图4的S104和S106那样的确认应答信号的步骤,之后立即进行第1系统的接通故障的诊断(图8的S104~S105)。
首先,在步骤S104中从安全控制器向第1系统发出关断指令之后,在步骤S105中确认应答信号305是否为低电平,若为低电平,则第1系统并无接通故障而是正常的,因此,转移至S106将下次的诊断对象设定为第1系统之后,结束处理。
反之,若应答信号305保持为高电平,则第1系统为接通故障,因此,转移至异常处理,在停止轿厢(S107)之后,电梯1的使用者收到要求从轿厢10迅速出去的警告(S108)。
根据实施例2,虽然无法检测出第1系统及第2系统的供电控制设备各触点的故障,但安全控制器42诊断对使安全装置70(曳引机制动器22及电源断路器241)动作的电力的供给进行控制的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的接通故障,从而可确认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动作。
而且,该设备的接通故障诊断可在各种安全功能动作前进行检查,因此,可在刚要转移至异常动作之前确保安全性。
此外,这种电梯1中,在设备接通故障诊断中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在轿厢10的停止楼层停止运转,因此,可迅速执行适当的应对,并可期待大幅削减到恢复电梯1的运行为止所花费的工时的效果。
另外,根据实施例2,省略了实施例1的防逆流IC105和106,因此,能以廉价的制造成本来实现以上效果。
标号说明
1 电梯
10 轿厢
12 轿厢门开关
14 位置检测传感器
21 电动机
25 交流电源
41 控制型控制器
42 安全控制器
61~63 电梯厅门

Claims (13)

1.一种电梯的安全系统,该电梯的安全系统包括利用电动机中产生的驱动力来运行的轿厢、控制所述轿厢的运行的控制型控制器、使所述轿厢停止运行的安全装置、驱动所述安全装置的电源、及控制所述安全装置的安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所述安全控制器的指令来控制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安全装置的供电的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
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并联连接,一端与所述安全装置串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串联连接,
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分别包含将第1触点与第2触点串联连接的结构,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一方在能控制所述安全装置的状态下对另一方的动作进行诊断,在被诊断的供电控制设备中,使所述第1触点与所述第2触点的一方动作,并使所述第1触点与所述第2触点的另一方动作,基于针对各个触点的动作的应答信号,所述安全控制器诊断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控制器在检测出电梯的异常并使各种安全功能进行动作之前,诊断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所述轿厢在各层的正常停止位置并进行动作的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
所述安全控制器在所述轿厢到达各层且所述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进行了动作的时刻,诊断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轿厢的速度的速度检测传感器,
所述安全控制器具有在所述轿厢以超过规定速度的异常高速接近终端层时强制减速的功能,在所述速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轿厢的减速、且所述停止位置检测传感器进行了动作的时刻,诊断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控制器具有在所述轿厢及各层的所有出入口的门关闭之前所述轿厢已进行了升降的情况下使所述轿厢停止的功能,
所述轿厢在其内侧包括轿厢门开关,
所述安全控制器在所述轿厢门开始打开且检测出所述轿厢门开关从闭到开的情况的时刻,诊断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包括检测所述轿厢到达顶部安全距离的位置的顶部安全距离检测传感器,
所述安全控制器具有限制使得轿厢在检查运转中无法向上方移动到超过能确保轿厢上部的检查空间的位置的功能,在所述轿厢在维护运转中上升、且顶部安全距离检测传感器进行动作的时刻,诊断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包括检测所述轿厢到达底坑安全距离的位置的底坑安全距离检测传感器,
所述安全控制器具有限制使得轿厢在检查运转中无法向下方移动到超过能确保轿厢下部的检查空间的位置的功能,在所述轿厢在维护运转中下降、且底坑安全距离检测传感器进行动作的时刻,诊断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控制器在诊断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的结果是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诊断结果通知给所述轿厢内的显示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控制器在诊断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的动作的过程中,控制另一设备的动作,维持在可利用所述控制型控制器进行正常运转的控制动作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常运转的控制动作包含在所述轿厢停止过程中所述控制型控制器所进行的消除轿厢地面与电梯厅地面之间的高低差的控制。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控制器每隔所述诊断的规定次数切换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诊断步骤,使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频度变均匀,从而力图提高所述安全系统的可靠性。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控制器每经过规定时间切换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诊断步骤,使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频度变均匀,从而力图提高所述安全系统的可靠性。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控制器按照轿厢所在的各层切换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诊断步骤,使所述第1系统供电控制设备和所述第2系统供电控制设备的动作频度变均匀,从而力图提高所述安全系统的可靠性。
CN201480064890.0A 2013-11-28 2014-11-18 电梯的安全系统 Active CN105793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6534 2013-11-28
JP2013-246534 2013-11-28
PCT/JP2014/080488 WO2015079976A1 (ja) 2013-11-28 2014-11-18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3182A CN105793182A (zh) 2016-07-20
CN105793182B true CN105793182B (zh) 2018-04-24

Family

ID=53198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4890.0A Active CN105793182B (zh) 2013-11-28 2014-11-18 电梯的安全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63552B2 (zh)
CN (1) CN105793182B (zh)
WO (1) WO20150799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08760A (ja) * 2016-07-11 2018-01-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
TWI614204B (zh) * 2016-07-25 2018-02-11 Zhang Cai Da 電梯非預期性位移之瞬間制動保護裝置
JP6767809B2 (ja) * 2016-08-26 2020-10-14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監視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管理システム
WO2018087803A1 (ja) * 2016-11-08 2018-05-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WO2018109795A1 (ja) * 2016-12-12 2018-06-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88026B (zh) * 2016-12-26 2020-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系统
KR102242630B1 (ko) * 2017-11-29 2021-04-20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보수 계획 시스템 및 보수 계획 방법
JP6824465B2 (ja) * 2018-02-26 2021-0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安全制御装置
EP3656718A1 (en) * 2018-11-23 2020-05-2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afety system with self-diagnostic functionality
DE102019205801A1 (de) * 2019-04-23 2020-10-29 Robert Bosch Gmbh Trennschalter
CN110077929A (zh) * 2019-05-22 2019-08-02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加装电梯的浅底坑电气系统
CN114650959A (zh) * 2019-10-31 2022-06-2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远程控制电梯设备的移动操纵装置和方法
CN112978524A (zh) * 2021-03-02 2021-06-18 北京索德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电梯功能安全控制系统
CN115914023B (zh) * 2022-11-23 2024-05-0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安控系统功能测试命令的全周期信息监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8263A (en) * 1988-09-12 1990-02-06 Montgomery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elf-diagnostic control system
CN1029830C (zh) * 1991-12-11 1995-09-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2464697Y (zh) * 2000-04-11 2001-12-12 王达兴 电梯安全检测控制器
CN1192964C (zh) * 1999-03-04 2005-03-16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的电子安全系统
CN100455501C (zh) * 2004-02-26 2009-01-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安全装置
CN103204419A (zh) * 2012-01-12 2013-07-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子安全电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5208A (ja) * 2005-11-29 2007-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8263A (en) * 1988-09-12 1990-02-06 Montgomery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elf-diagnostic control system
CN1029830C (zh) * 1991-12-11 1995-09-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192964C (zh) * 1999-03-04 2005-03-16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的电子安全系统
CN2464697Y (zh) * 2000-04-11 2001-12-12 王达兴 电梯安全检测控制器
CN100455501C (zh) * 2004-02-26 2009-01-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安全装置
CN103204419A (zh) * 2012-01-12 2013-07-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子安全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63552B2 (ja) 2018-01-17
CN105793182A (zh) 2016-07-20
JPWO2015079976A1 (ja) 2017-03-16
WO2015079976A1 (ja) 2015-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3182B (zh) 电梯的安全系统
CN100455501C (zh) 电梯安全装置
JP5380407B2 (ja) 安全エレベータ
CN103359559B (zh) 具有运行切换系统的电梯
CN1953926B (zh) 电梯装置
US6223861B1 (en) Elevator hoistway access safety
US7252180B2 (en) Situation-dependent reaction in the case of a fault in the region of a door of an elevator system
JP5624845B2 (ja) 電子安全エレベータ
JP5816102B2 (ja) 電子安全エレベータ
CN109789993B (zh) 带有具有例如乘客自主撤离的选择的两个单元的电梯安全监督实体
CN104860148B (zh) 电梯系统
CN108217357A (zh) 电梯安全系统、电梯系统和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
CN101910041B (zh) 电梯装置
AU2014339263B2 (en) Safety system for a lift, lift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safety system
JP5492732B2 (ja) 電子安全エレベータ
CN108773742A (zh) 安全保护方法、电梯控制器以及强驱电梯系统
CN112978524A (zh) 电梯功能安全控制系统
DK2559602T3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blocking of the traction of a stationary rail vehicle
CN102341333B (zh) 电梯装置
KR20120042991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안전 장치
CN106132858A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3282298B (zh) 电梯的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
JPH078066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扉制御装置
KR101943567B1 (ko) 에스컬레이터 주 브레이크 동작 이상시 제어방법
SG186544A1 (en) Elevator-use electronic safety assurance control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