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79297A - 一株产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产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79297A CN105779297A CN201410781321.XA CN201410781321A CN105779297A CN 105779297 A CN105779297 A CN 105779297A CN 201410781321 A CN201410781321 A CN 201410781321A CN 105779297 A CN105779297 A CN 1057792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content
- yeast
- folium camelliae
- bacterial str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 adeninivorans)TMCC 70007CGMCC No.8683。将该菌株用ISP 2培养基在35℃下液态培养5天,测得其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达1800U/mL,其高活性的多酚氧化酶能显著提高发酵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成分的转变效率,增加茶褐素的含量,茶褐素含量高有助于提高茶叶的保健功效品质。实验证明,将该菌株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确实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用该菌株发酵生产的普洱熟茶的茶汤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明显、滋味顺滑、略带甜感,不仅使普洱熟茶的品质在香气、汤色、滋味上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使茶褐素的含量高达16%-18%(质量/质量百分含量)。本发明对普洱茶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基础,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中的一株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甚至在土壤中腐烂的植物残渣上都可以检测到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由于其检测方便,是被最早研究的几类酶之一。多酚氧化酶又称儿茶酚氧化酶、酪氨酸酶、苯酚酶、甲酚酶、邻苯二酚氧化还原酶,是六大类酶中的第一大类氧化还原酶。在茶叶中的所有化学成分中,茶多酚与多酚氧化酶尤为重要,茶叶中的茶多酚是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作用下通过氧化、聚合形成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普洱熟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就是通过微生物、湿热、酶催化三者共同作用,促使茶多酚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氧化产物,形成普洱茶汤色红浓透亮的品质特点。
茶褐素是普洱熟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号称普洱茶中的黄金,茶褐素的生成与增加是普洱陈茶的主要价值。在普洱毛茶中茶褐素含量很低,约0.3%(质量/质量百分含量,以下同),通过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中茶褐素含量可达到8%以上,一般为8%-15%。茶褐素在软化血管、降压、降脂、减肥、降尿酸等方面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或Blastobotrysadeninivorans,同种异名),命名为TMCC70007,该菌株已于2014年01月0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8683。
TMCC70007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ITS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经分析鉴定为可以产生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或Blastobotrysadeninivorans,同种异名)。
将该菌株用ISP2培养基在35℃下液态培养5天,测得其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达1800U/mL。
本发明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的形态特征及最适生长条件:
在pH4-9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5-7;
在温度4-50℃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5-45℃;
在ISP2培养基上于35℃温度下培养48小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整齐呈乳白色,表面湿润有光泽,菌丝深入培养基内,直径约0.8mm;生长温度在25-45℃之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卵圆形,有假丝菌;
在PDA培养基上于35℃下培养3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呈乳白色,直径3-4mm,边缘圆整,丘状隆起,表面略湿,不平滑,有酒香味,菌落背面微黄;镜检后观察其细胞呈椭圆形或近圆形,体积较大,对边出芽生殖。
本发明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生产普洱茶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普洱毛茶进行潮水:将普洱毛茶加水至含水量达到20%-40%(体积/体积百分比浓度),灭菌;
2)发酵:将处于生长指数期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的种子液以0.5%-15%(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的接种量接种到已潮水的普洱毛茶中,在35-45℃温度下经过2-6周的发酵,发酵期间每隔一周进行补水并翻堆,得到普洱熟茶。
在上述普洱茶的生产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生长指数期是指在需氧条件下在ISP2液体培养基中培养8-10h;所述种子液的接种量优选为8%(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所述发酵温度优选为45℃。
用上述方法生产的普洱熟茶茶汤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明显、滋味顺滑、略带甜感;经检测,茶氨酸含量为1.8%(质量/质量百分含量,以下同),茶多酚含量为10-14%,水浸出物含量为39%,可溶性糖含量为2.1%,茶褐素含量高达16-18%,而在普洱毛茶中茶褐素含量很低,约0.3%,在普通普洱熟茶中茶褐素含量一般仅为8-15%,说明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可以产生高活性的多酚氧化酶,促使茶多酚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高浓度的茶褐素、茶黄素和茶红素等氧化产物,从而形成品质优良的普洱熟茶。
本发明自传统渥堆普洱茶发酵样品中通过传统的平板稀释涂布、初筛、复筛的分离纯化方法获得了一株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将该菌株用ISP2培养基在35℃下液态培养5天,测得其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达1800U/mL,其高活性的多酚氧化酶能显著提高发酵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成分的转变效率,增加茶褐素的含量,茶褐素含量高有助于提高茶叶的保健功效品质。实验证明,将该菌株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确实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用该菌株发酵生产的普洱熟茶的茶汤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明显、滋味顺滑、略带甜感,不仅使普洱熟茶的品质在香气、汤色、滋味上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使茶褐素的含量高达16-18%(质量/质量百分含量)。此外,随着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的大量繁殖,其分泌的酶量也增加,在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等酶的作用下,其还原性糖、氨基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水化果胶的含量不断增加,更加丰富了普洱茶的滋味,其丰富的酶系也抑制了其它杂菌特别是少数有害微生物的滋生,降低了普洱茶发酵生产中的失败风险。本发明对普洱茶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基础,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百分比浓度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质量(W/W,单位g/100g)百分比浓度、质量/体积(W/V,单位g/100mL)百分比浓度或体积/体积(V/V,单位mL/100mL)百分比浓度。
实施例中描述到的的各种生物材料的取得途径仅是提供一种实验获取的途径以达到具体公开的目的,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生物材料来源的限制。事实上,所用到的生物材料的来源是广泛的,任何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伦理能够获取的生物材料都可以按照实施例中的提示替换使用。
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的分离、鉴定及保藏
一、TMCC70007菌株的分离及纯化
PDA分离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g,土豆200g,琼脂糖2g,蒸馏水1000mL,pH自然(6.8—7.3);
PDA培养基可用于真菌类的分离及培养。
ISP2纯化培养基配方:蛋白胨4g,葡萄糖4g,酵母浸膏5g,琼脂糖2g,蒸馏水1000mL,pH自然(6.8-7.3),121℃灭菌40min,备用;
ISP2培养基可用于细菌、放线菌、酵母的纯化。
先从传统渥堆中采集新鲜的普洱茶发酵茶样,通过PDA平板分离得到一株菌,命名为TMCC70007,再用ISP2纯化培养基进行纯化。分离、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制好的固体培养基加热融化,冷却至45℃左右,倒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约20mL,冷却后备用。
2)取待分离的普洱茶样,研磨粉碎,取1g,在超净台中加入到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振荡制成菌悬液,浓度记为100。
3)按十倍稀释法逐步稀释,稀释7次为止。十倍稀释法是指下一管的菌悬液浓度是上一管的十分之一。
4)将标记为10-2、10-3、10-4、10-5、10-6、10-7浓度的菌悬液分别取500μL注入到已配制好的培养皿中,并用涂布棒均匀涂布,每个浓度三个重复,便于比较。完成后放置于35-45℃条件下培养,每24小时观察1次。
5)培养2-5天后,挑取单菌落转接到新鲜ISP2培养基中培养,多次划线纯化直至得到纯化菌株。
二、TMCC70007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TMCC70007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ITS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经分析鉴定为可以产生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或Blastobotrysadeninivorans,同种异名)。
三、测定TMCC70007菌株产生的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
将该菌株用ISP2培养基在35℃下液态培养5天,测得其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达1800U/mL,而其它菌株的酶活力一般仅为100-1600U/mL。
四、TMCC70007菌株的形态特征及最适生长条件
在pH4-9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5-7;
在温度4-50℃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5-45℃;
在ISP2培养基上于35℃温度下培养48小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整齐呈乳白色,表面湿润有光泽,菌丝深入培养基内,直径约0.8mm;生长温度在35-45℃之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卵圆形,有假丝菌;
在PDA培养基上于35℃下培养3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呈乳白色,直径3-4mm,边缘圆整,丘状隆起,表面略湿,不平滑,有酒香味,菌落背面微黄;镜检后观察其细胞呈椭圆形或近圆形,体积较大,对边出芽生殖。
五、TMCC70007菌株的保藏
本发明可以产生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或Blastobotrysadeninivorans,同种异名)TMCC70007菌株已于2014年01月0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8683。
实施例2:可以产生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用可以产生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生产普洱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普洱毛茶进行潮水:先将普洱毛茶加水至含水量达到20%-40%(体积/体积百分比浓度),再121℃灭菌30min。
2)发酵:将处于生长指数期(生长指数期是指在需氧条件下在ISP2液体培养基中培养8-10h)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的种子液以8%(0.5%-15%均可,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的接种量接种到已潮水的普洱毛茶中,在45℃(35-45℃均可)温度下经过2-6周的发酵,发酵期间每隔一周进行补水并翻堆,得到普洱熟茶。
对2012年7572普洱熟茶及本发明的普洱熟茶进行品质检测,检测项目及方法参见国标(GB)方法,茶褐素含量用系统分析方法检测。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普洱熟茶的品质检测结果(质量/质量百分含量)
检测项目 | 大益2012年7572的普洱熟茶 | 本发明的普洱熟茶 |
茶氨酸 | 2.3% | 3.8% |
茶多酚 | 15.4% | 14.2-15% |
水浸出物 | 34.5% | 39% |
可溶性糖 | 3.2% | 4.6% |
茶褐素 | 10.2% | 16-18% |
经检测,用上述方法生产的普洱熟茶茶汤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明显、滋味顺滑、略带甜感,经检测,茶氨酸含量为3.8%(质量/质量百分含量,以下同),茶多酚含量为14.2-15%,水浸出物含量为39%,可溶性糖含量为4.6%,茶褐素含量高达16-18%,而在普洱毛茶中茶褐素含量很低,约0.3%,在普通普洱熟茶中茶褐素含量一般仅为8-15%,说明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可以产生高活性的多酚氧化酶,促使茶多酚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高浓度的茶褐素、茶黄素和茶红素等氧化产物,从而形成品质优良的普洱熟茶。此外,随着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的大量繁殖,其分泌的酶量也增加,在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等酶的作用下,其还原性糖、氨基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水化果胶的含量不断增加,更加丰富了普洱茶的滋味,其丰富的酶系也抑制了其它杂菌特别是少数有害微生物的滋生,降低了普洱茶发酵生产中的失败风险。
Claims (8)
1.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ITS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菌,其特征在于:将该菌株用ISP2培养基在35℃下液态培养5天,测得其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达1800U/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酵母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及最适生长条件:
在pH4-9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5-7;
在温度4-50℃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5-45℃;
在ISP2培养基上于35℃温度下培养48小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整齐呈乳白色,表面湿润有光泽,菌丝深入培养基内,直径约0.8mm;生长温度在35-45℃之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卵圆形,有假丝菌;
在PDA培养基上于35℃下培养3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呈乳白色,直径3-4mm,边缘圆整,丘状隆起,表面略湿,不平滑,有酒香味,菌落背面微黄;镜检后观察其细胞呈椭圆形或近圆形,体积较大,对边出芽生殖。
5.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一种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可以产生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生产普洱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普洱毛茶进行潮水:将普洱毛茶加水至含水量达到20%-40%(体积/体积百分比浓度),灭菌;
2)发酵:将处于生长指数期的酵母菌(Arxulaadeninivorans)TMCC70007CGMCCNo.8683的种子液以0.5%-15%(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的接种量接种到已潮水的普洱毛茶中,在35-45℃温度下经过2-6周的发酵,发酵期间每隔一周进行补水并翻堆,得到普洱熟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生长指数期是指在需氧条件下在ISP2液体培养基中培养8-10h;所述种子液的接种量优选为8%(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所述发酵温度优选为45℃。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上述方法生产的普洱熟茶茶汤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明显、滋味顺滑、略带甜感;经检测,茶氨酸含量为3.8%(质量/质量百分含量,以下同),茶多酚含量为14.2-15%,水浸出物含量为39%,可溶性糖含量为4.6%,茶褐素含量高达16-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81321.XA CN105779297B (zh) | 2014-12-16 | 2014-12-16 | 一株产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81321.XA CN105779297B (zh) | 2014-12-16 | 2014-12-16 | 一株产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79297A true CN105779297A (zh) | 2016-07-20 |
CN105779297B CN105779297B (zh) | 2019-07-09 |
Family
ID=56374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81321.XA Active CN105779297B (zh) | 2014-12-16 | 2014-12-16 | 一株产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79297B (zh)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10815A1 (zh) * | 2016-06-06 | 2017-12-14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微生物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CN108103216A (zh) * | 2016-11-23 | 2018-06-01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118098A (zh) * | 2016-11-23 | 2018-06-05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795932A (zh) * | 2017-04-28 | 2018-11-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866221A (zh) * | 2017-05-08 | 2018-11-2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950039A (zh) * | 2017-05-18 | 2018-12-07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055247A (zh) * | 2018-07-13 | 2018-12-21 |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 一株酵母菌株及其加工熟普茶的方法 |
CN109266561A (zh) * | 2017-07-18 | 2019-01-25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冻干保护剂、用其制备普洱茶用直投式冻干菌剂的方法与应用 |
CN109385483A (zh) * | 2017-08-03 | 2019-02-26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385485A (zh) * | 2017-08-09 | 2019-02-26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385486A (zh) * | 2017-08-09 | 2019-02-26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402279A (zh) * | 2017-08-03 | 2019-03-01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402278A (zh) * | 2017-08-03 | 2019-03-01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423450A (zh) * | 2017-08-31 | 2019-03-05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发酵普洱茶用的黑曲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103218B (zh) * | 2016-11-23 | 2021-07-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103217B (zh) * | 2016-11-23 | 2021-07-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13801798A (zh) * | 2021-08-02 | 2021-12-17 | 广西大学 | 食腺嘌呤节孢酵母a50菌株、所产胞外多糖及其应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2205A (zh) * | 2005-07-28 | 2006-03-29 | 秘鸣 | 一种酿酒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
2014
- 2014-12-16 CN CN201410781321.XA patent/CN1057792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2205A (zh) * | 2005-07-28 | 2006-03-29 | 秘鸣 | 一种酿酒酵母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C.W. HOU等: "Enhancement of Fermentation Process in Pu-Erh Tea by Tea-Leaf Extract",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
GOTTHARD KUNZE等: "The complete genome of Blastobotrys (Arxula) adeninivorans LS3 - a yeast of biotechnological interest", 《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 |
M. ABE等: "Characteristic fungi observed i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Puer t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 |
WOUTER J. MIDDELHOVEN等: "Degradation of some phenols and hydroxybenzoates by the imperfect ascomycetous yeasts Candida parapsilosis and Arxula adeninivorans:evidence for an operative gentisate pathway",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 |
杨晓苹: "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酶基因的克隆",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
Cited B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10815A1 (zh) * | 2016-06-06 | 2017-12-14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微生物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CN108103216B (zh) * | 2016-11-23 | 2021-07-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103216A (zh) * | 2016-11-23 | 2018-06-01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118098A (zh) * | 2016-11-23 | 2018-06-05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103218B (zh) * | 2016-11-23 | 2021-07-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103217B (zh) * | 2016-11-23 | 2021-07-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118098B (zh) * | 2016-11-23 | 2021-07-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快速鉴别食腺嘌呤节孢酵母菌株的dna条形码引物、dna条形码、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795932A (zh) * | 2017-04-28 | 2018-11-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795932B (zh) * | 2017-04-28 | 2021-09-21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866221B (zh) * | 2017-05-08 | 2021-11-02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866221A (zh) * | 2017-05-08 | 2018-11-2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950039B (zh) * | 2017-05-18 | 2021-08-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8950039A (zh) * | 2017-05-18 | 2018-12-07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266561A (zh) * | 2017-07-18 | 2019-01-25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冻干保护剂、用其制备普洱茶用直投式冻干菌剂的方法与应用 |
CN109402279B (zh) * | 2017-08-03 | 2021-07-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385483A (zh) * | 2017-08-03 | 2019-02-26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402278A (zh) * | 2017-08-03 | 2019-03-01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402279A (zh) * | 2017-08-03 | 2019-03-01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402278B (zh) * | 2017-08-03 | 2021-09-14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385483B (zh) * | 2017-08-03 | 2021-07-27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385485B (zh) * | 2017-08-09 | 2021-08-13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385485A (zh) * | 2017-08-09 | 2019-02-26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385486A (zh) * | 2017-08-09 | 2019-02-26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385486B (zh) * | 2017-08-09 | 2021-09-21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Dna条形码、引物、试剂盒、方法和应用 |
CN109423450A (zh) * | 2017-08-31 | 2019-03-05 |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发酵普洱茶用的黑曲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055247A (zh) * | 2018-07-13 | 2018-12-21 |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 一株酵母菌株及其加工熟普茶的方法 |
CN113801798A (zh) * | 2021-08-02 | 2021-12-17 | 广西大学 | 食腺嘌呤节孢酵母a50菌株、所产胞外多糖及其应用 |
CN113801798B (zh) * | 2021-08-02 | 2023-07-28 | 广西大学 | 食腺嘌呤节孢酵母a50菌株、所产胞外多糖及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79297B (zh) | 2019-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79297A (zh) | 一株产高活性多酚氧化酶的酵母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
CN109439557A (zh) | 高产酸、低产杂醇油酿酒酵母菌及其组合物和应用 | |
CN102533617B (zh) |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
WO2023104005A1 (zh) | 一株产酯酵母菌株及其应用 | |
CN103509734B (zh) | 一种果酒生物降酸新菌株、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WO2017210815A1 (zh) | 微生物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
CN106167765A (zh) | 一种塔宾曲霉及其液态发酵生产茶褐素的方法 | |
CN104046569B (zh) | 一种高产糖化酶、α‑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的塔宾曲霉及其应用 | |
CN105754887B (zh) | 一株产γ-氨基丁酸的戊糖乳杆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
CN107267401A (zh) | 一株毛霉菌菌株及在发酵青砖茶上的应用 | |
CN104988082A (zh) | 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及其应用 | |
CN105602853B (zh) | 一株埃默森罗萨氏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
CN111411061A (zh) | 一株地衣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 |
CN103484500B (zh) | 一种细菌cd-126发酵液及其应用 | |
CN106434498A (zh) | 一株产蛋白酶嗜热地衣芽孢杆菌Nxzd4 | |
CN110331104B (zh) | 一种植物乳杆菌cv10d1及其应用 | |
CN102093965A (zh) | 一株乳酸菌及其应用 | |
CN107647010A (zh) | 一种多菌混合发酵青砖茶的方法 | |
CN105670936B (zh) | 一种毛栓菌菌株及其应用,以及加工普洱茶的方法 | |
CN104250618B (zh) | 一种高产糖化酶、α‑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的亮白曲霉及其应用 | |
CN105925490A (zh) | 塔宾曲霉及其液态发酵生产茶褐素的方法 | |
CN106479923A (zh) | 一株同时降解精氨酸和尿素的发酵乳杆菌 | |
CN106434399A (zh) | 一种糯米酒的混合酒曲及混合酒曲的制备方法 | |
CN105647812B (zh) | 一株裂褶菌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 |
CN1986775A (zh) | 适用于淡豆豉纯种发酵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6 Address after: 523128 room 208, No. 86, Nange commercial street, Daojiao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Dayi Te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9, Chachang Road, Menghai Town, Menghai County,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650217 Patentee before: Menghai Tea Industry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