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9204A - 睡眠判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睡眠判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9204A
CN105769204A CN201610007361.8A CN201610007361A CN105769204A CN 105769204 A CN105769204 A CN 105769204A CN 201610007361 A CN201610007361 A CN 201610007361A CN 105769204 A CN105769204 A CN 105769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etermination time
sleep
peopl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73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诏平
新美元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69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92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09Sleep detection, i.e. determining whether a subject is asleep or n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3Local tracking of patients, e.g. in a hospital or private home
    • A61B5/1115Monitoring leaving of a patient support, e.g. a bed or a wheel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8Determining activity lev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91Furni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尽管寝具上的人是苏醒状态也误判定为睡眠状态的睡眠判定装置。睡眠判定装置(1)具备:第一判定部(25),其基于由体动数算出部(24)算出的体动数(Nm),按照每一第一判定时间(TJ1)判定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或者处于睡眠状态(SL)的安静状态(Q1);存储部(21),其存储第一判定部(25)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以及第二判定部(26),其在比第一判定时间(TJ1)长的第二判定时间(TJ2)内,在安静比率(Hr)是睡眠状态判定值(ThS)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

Description

睡眠判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判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睡眠判定装置的一种形式,已知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睡眠判定装置具备:负荷传感器11,其设置于床4的腿部6而检测施加于腿部6的负荷;以及控制部12,其根据由负荷传感器11检测出的负荷的变动数算出使用者的体动数,并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4所示的睡眠判定公式Z来判定使用者的睡眠状态。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在睡眠判定公式Z的算出结果大于零的情况下判定为使用者是苏醒状态。另外,在睡眠判定公式Z的算出结果是零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使用者是睡眠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707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用者在苏醒状态下例如进行读书或观看电视等的情况下,使用者的体动数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睡眠判定装置中,睡眠判定公式Z的算出结果为零以下,尽管使用者是苏醒状态,有时也会误判定为睡眠状态。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尽管寝具上的人是苏醒状态也误判定为睡眠状态的睡眠判定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1的睡眠判定装置具备:负荷检测部,其配设于寝具,检测寝具上的人的负荷;体动数算出部,其基于负荷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算出作为寝具上的人的体动的次数的体动数;第一判定部,其基于由体动数算出部算出的体动数,按照每一第一判定时间判定寝具上的人是否是在苏醒状态下保持安静的状态或者处于睡眠状态的安静状态;存储部,其存储第一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以及第二判定部,其在比第一判定时间长的第二判定时间内,在安静比率是睡眠状态判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寝具上的人是睡眠状态,上述安静比率是由第一判定部判定为寝具上的人是安静状态的次数相对于由存储部存储的第一判定部的判定结果的总数的比率。
发明效果
由此,睡眠判定装置由第一判定部判定寝具上的人是否是在苏醒状态下保持安静的状态或者处于睡眠状态的安静状态,另外,由第二判定部基于第一判定部判定为寝具上的人是安静状态的安静比率来判定寝具上的人是否是睡眠状态。即,通过两个阶段的判定进行寝具上的人的睡眠状态的判定。因而,与如现有的睡眠判定装置那样仅通过一个阶段的判定来进行寝具上的人的睡眠状态的判定的情况相比,能抑制尽管寝具上的人是苏醒状态也误判定为睡眠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睡眠判定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概要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表示由图1所示的负荷检测部检测的负荷的图。
图4是表示由图2所示的存储部存储的体动有无判定部的体动有无判定结果的图。
图5是表示由图2所示的体动数算出部算出的、由存储部存储的体动数的图。
图6是表示人的睡眠阶段与苏醒状态及睡眠状态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由图2所示的存储部存储的第一判定部的判定结果的图。
图8是图2所示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的睡眠判定装置的工作的定时图,表示用第一条件判定为寝具上的人是睡眠状态的情况。
图10是表示与图9所示的定时图中的睡眠判定装置的工作同时进行的整夜睡眠时多导检查的评价结果的定时图。
图11是表示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的睡眠判定装置的工作的定时图,表示用第三条件判定为寝具上的人是睡眠状态的情况。
图12是表示与图11所示的定时图中的睡眠判定装置的工作同时进行的整夜睡眠时多导检查的评价结果的定时图。
图13是表示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的睡眠判定装置的工作的定时图,表示用第二条件判定为寝具上的人是睡眠状态的情况。
图14是表示与图13所示的定时图中的睡眠判定装置的工作同时进行的整夜睡眠时多导检查的评价结果的定时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睡眠判定装置、10:负荷检测部、20:控制部、21:存储部、22:体动值运算部、23:体动有无判定部、24:体动数算出部、25:第一判定部、26:第二判定部、AW:苏醒状态、Hr:安静比率、Nm:体动数、Q1:安静状态、RJ:安静状态判定结果(判定结果)、SL:睡眠状态、ThS:睡眠状态判定值、TJ1:第一判定时间、TJ2:第二判定时间、TJ21: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2: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3: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s:入眠潜伏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睡眠判定装置1的一个实施方式。睡眠判定装置1判定寝具上的人是否是睡眠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寝具是图1所示的床B和配置于床B上的床垫M。床B具备框架部B1、腿部B2以及床头板部B3。睡眠判定装置1设置于床B,具备负荷检测部10和控制部20。负荷检测部10和控制部20以能够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
负荷检测部10配设于寝具,检测寝具上的人A的负荷F。负荷检测部10包括例如应变计。具体地,负荷检测部10配设于床B的腿部B2。由负荷检测部10检测的负荷F由于床垫M上的人A的体动而发生变动。体动是寝具上的人A的身体的动作,例如是人A在睡眠状态SL下的翻身。向控制部20发送负荷检测部10的检测结果。
控制部20对睡眠判定装置1进行统一控制。如图2所示,控制部20具备:存储部21、体动值运算部22、体动有无判定部23、体动数算出部24、第一判定部25以及第二判定部26。
存储部21至少存储第一判定部25的后述的判定结果。
体动值运算部22基于由负荷检测部10检测出的负荷F按照每一第一时间T1运算体动值Mb。第一时间T1设定为比人的呼吸周期(一般为3~6秒)短的时间(例如1秒)。体动值Mb表示第一时间T1内的由负荷检测部10检测出的负荷F的变化的大小。具体地,如图3所示,体动值Mb是第一时间T1内的最大负荷F1与最小负荷F2的差。
体动有无判定部23基于由体动值运算部22运算出的体动值Mb判定寝具上的人A的体动的有无。在由体动值运算部22运算出的体动值Mb是体动判定值(例如0.5N)以上的情况下,体动有无判定部23判定为“有体动”(有体动判定Rm1)。另一方面,在由体动值运算部22运算出的体动值Mb小于体动判定值的情况下,体动有无判定部23判定为“无体动”(无体动判定Rm2)。如图4所示,由体动有无判定部23进行的有体动判定Rm1或者无体动判定Rm2即体动判定结果Rm作为时间序列数据按照每一第一时间T1存储于存储部21。
体动数算出部24基于体动有无判定部23的判定结果算出作为寝具上的人A的体动的次数的体动数Nm。体动数算出部24按照每一比第一时间T1长的第二时间T2(例如20秒)算出体动数Nm。体动数算出部24在算出体动数Nm的时点和从该时点起到第二时间T2前的时点之间,算出体动有无判定部23的体动判定结果Rm中的有体动判定Rm1的数量。例如,在图4所示的时点Pt1算出体动数Nm时,在时点Pt1和从时点Pt1起到第二时间T2前的时点Pt2之间例如进行了3次有体动判定Rm1的情况下,算出体动数Nm是“3”。这样,体动数算出部24基于负荷检测部10的检测结果算出作为寝具上的人A的体动的次数的体动数Nm。如图5所示,由体动数算出部24算出的体动数Nm作为时间序列数据按照每一第二时间T2存储于存储部21。
第一判定部25基于由体动数算出部24算出的体动数Nm按照每一第一判定时间TJ1判定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安静状态Q1。第一判定时间TJ1是设定为第二时间T2以上的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判定时间TJ1设定为与第二时间T2相同的时间(例如20秒)。安静状态Q1是寝具上的人A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或者处于睡眠状态SL的状态。苏醒状态AW是人睡醒的状态。睡眠状态SL是人已入睡的状态。另外,安静状态Q1中的寝具上的人A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是寝具上的人A例如正在进行观看电视或读书等的情况,或者是正在从苏醒状态AW转移到睡眠状态SL的情况。在寝具上的人A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下,人A例如是卧于或者坐于寝具上的状态。安静状态Q1是与不是安静状态Q1的非安静状态Q2相比体动数Nm少的状态。
第一判定部25基于根据下面的数学式1所示的判定式算出的值Z来判定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安静状态Q1。判定式是对多个被测试者预先执行安静状态Q1和非安静状态Q2下的体动数Nm的评价以及能够根据人的脑电波评价睡眠阶段ST的整夜睡眠时多导检查(以下称为PSG检查。)并使用例如辨别分析法而导出的。使用人的睡眠节奏Rh说明睡眠阶段ST。如图6所示,当人是睡眠状态SL时,睡眠节奏Rh周期性地重复睡眠浅的状态和睡眠深的状态。能够通过睡眠阶段ST表示睡眠的深度。睡眠阶段ST具有REM睡眠和睡眠深度I~IV,睡眠的深度从REM睡眠按照睡眠深度I~IV的顺序加深。在人从苏醒状态AW转移到睡眠状态SL的情况下,睡眠阶段ST从睡眠深度I逐渐加深。此外,睡眠状态SL的开始时点是首先到达睡眠深度II的时点(点P1)。另一方面,睡眠状态SL的结束时点是睡眠阶段ST逐渐变浅、REM睡眠已结束的时点(点P2)。
辨别式是,例如在图5所示的时点Pt3进行第一判定部25的判定时,对在时点Pt3和从时点Pt3起到比第二时间T2长的第三时间T3(例如640秒)前的时点Pt4之间由体动数算出部24算出的各个体动数Nmi乘以系数Ci后的值的合计加上常数C0。i是下标,是从1到n(例如n=32)的自然数。
(数1)
值Z=C0+C1×体动数Nm1+C2×体动数Nm2+C3×体动数Nm3+····+Cn×体动数Nmn
在寝具上的人A的体动数Nm比较少、值Z为零以下的情况下,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安静状态Q1。另一方面,在值Z大于零的情况下,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非安静状态Q2。如图7所示,第一判定部25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相当于本发明的判定结果)作为时间序列数据按照每一第一判定时间TJ1存储于存储部21。
第二判定部26基于由存储部21存储的第一判定部25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判定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睡眠状态SL。第二判定部26按照每一第一判定时间TJ1进行判定。说明第二判定部26进行的判定。第二判定部26首先基于第一判定部25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算出安静比率Hr。安静比率Hr是在比第一判定时间TJ1长的第二判定时间TJ2内由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安静状态Q1的次数相对于由存储部21存储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的总数的比率。例如,在图7所示的时点Pt5算出安静比率Hr时,在从时点Pt5到第二判定时间TJ2前的时点Pt6和时点Pt5之间,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的总数例如是20,在判定为安静状态Q1的次数例如是6的情况下,算出安静比率Hr为3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判定时间TJ2设定有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以及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的三个时间。
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设定为相当于人从苏醒状态AW转移到睡眠状态SL的时间即入眠潜伏期Ts的平均时间的时间。具体地如图6所示,入眠潜伏期Ts是在从苏醒状态AW转移到睡眠状态SL的情况下,睡眠的深度逐渐变深时的睡眠深度I的经过时间(点P3和点P1之间的时间)。入眠潜伏期Ts是通过对多个被测试者进行PSG检查而预先实际测量并导出的。此外,入眠潜伏期Ts也可以参照参考文献(“睡眠心理学”堀忠雄(2008)、P53)。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设定为例如10分钟。
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设定为相当于入眠潜伏期Ts的最长时间的时间。根据通过对入眠潜伏期Ts比较长的60多岁的多个被测试者进行的PSG检查而实际测量出的入眠潜伏期Ts,算出入眠潜伏期Ts的最长时间在统计上包含例如99%以上的被测试者的入眠潜伏期Ts。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例如设定为60分钟。
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是设定在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和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之间的时间。另外,基于睡眠节奏Rh的周期Cs(参照图5)算出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具体地,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是相当于周期Cs的规定比率(例如为25%)的时间。通过PSG检查预先实际测量而导出周期Cs。此外,周期Cs也可以参照参考文献(“睡眠心理学”堀忠雄(2008)、P56)。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设定为例如20分钟。
第二判定部26针对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以及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算出作为各自的安静比率Hr的第一安静比率Hr1、第二安静比率Hr2以及第三安静比率Hr3。
并且,在安静比率Hr是睡眠状态判定值ThS以上的情况下,第二判定部26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另一方面,在安静比率Hr小于睡眠状态判定值ThS的情况下,第二判定部26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苏醒状态AW,而不是睡眠状态SL。
睡眠状态判定值ThS是针对第一安静比率Hr1、第二安静比率Hr2以及第三安静比率Hr3分别设定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以及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
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设定为相当于在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内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的情况下的第一安静比率Hr1的最大值的值。对在寝具上是睡眠状态SL的多个被测试者进行体动数Nm的评价,根据基于上述体动数Nm的评价算出的第一安静比率Hr1导出该第一安静比率Hr1的最大值。在寝具上的被测试者是睡眠状态SL的情况下,一般体动数Nm比较少,因此由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安静状态Q1的比率比较高。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设定为例如100%。
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设定为相当于在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内寝具上的人A是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的情况下的第二安静比率Hr2的最大值的值。对在寝具上是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的被测试者进行体动数Nm的评价,根据基于上述体动数Nm的评价算出的第二安静比率Hr2导出该第二安静比率Hr2的最大值。在寝具上的被测试者是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的情况下,体动数Nm会产生偏差。算出该第二安静比率Hr2的最大值,使其在统计上包含例如95%以上的被测试者的第二安静比率Hr2。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设定为例如22%。
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设定为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和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之间的值。具体地,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设定为安静状态Q1的次数相对于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内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的总数的比率,上述安静状态Q1相当于上述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内的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例如设定为50%。
这样,第二判定部26利用三个条件进行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睡眠状态SL的判定。第一条件是,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内的第一安静比率Hr1是否是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以上。第二条件是,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内的第二安静比率Hr2是否是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以上。第三条件是,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内的第三安静比率Hr3是否是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以上。在满足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的情况下,第二判定部26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另一方面,在三个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第二判定部26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苏醒状态AW。
即,第二判定部26在比第一判定时间TJ1长的第二判定时间TJ2内在安静比率Hr是睡眠状态判定值ThS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上述安静比率Hr是由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安静状态Q1的次数相对于由存储部21存储的第一判定部25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的总数的比率。
另外,与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以及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对应的睡眠状态判定值ThS设定为按照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的顺序从大到小。
下面,沿着图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上述睡眠判定装置1进行的睡眠判定控制。首先,说明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的情况。
控制部20判定是否经过了第一时间T1(步骤S102)。在没有经过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02中判定为“否”,重复执行步骤S102。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04中运算体动值Mb(体动值运算部22)。然后,控制部20判定体动值Mb是否是体动判定值ThMb以上(步骤S106;体动有无判定部23)。在体动值Mb是体动判定值ThMb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08中判定为“有体动”(有体动判定Rm1)。另一方面,在体动值Mb小于体动判定值ThMb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10中判定为“无体动”(无体动判定Rm2)。控制部20在步骤S112中存储步骤S108或者步骤S110的体动判定结果Rm,使程序进入步骤S114。
控制部20在步骤S114中判定是否经过了第二时间T2。在没有经过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控制部20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02~S112。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16中算出体动数Nm(体动数算出部24),在步骤S118中存储体动数Nm。然后,控制部20在步骤S120中确认是否经过了第一判定时间TJ1。在没有经过第一判定时间TJ1的情况下,控制部20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02~S118。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一判定时间TJ1的情况下,控制部20使程序进入步骤S122。
控制部20在步骤S122中基于判定式算出值Z。然后,控制部20在步骤S124中判定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安静状态Q1(第一判定部25)。具体地,如上所述,控制部20判定值Z是否是零以下。此外,当算出值Z时,在存在从控制部20开始睡眠判定控制起没有经过第三时间T3、且没有算出体动数Nm的时间段的情况下,该时间段的体动数Nm设为将步骤S112中的体动判定结果Rm全部作为有体动判定Rm1而算出的体动数Nm。在值Z是零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20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安静状态Q1(步骤S126)。另一方面,在值Z大于零的情况下,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非安静状态Q2(步骤S128)。在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的情况下,将翻身等检测为体动。因而,在第三时间T3内寝具上的人A的翻身等比较多的情况下,判定为非安静状态Q2。控制部20在步骤S130中存储步骤S126或者步骤S128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使程序进入步骤S132。
控制部20在步骤S132中进行第一条件的判定(第二判定部26)。具体地,控制部20判定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内的第一安静比率Hr1是否是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以上。在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内寝具上的人A的翻身等比较少、且第一安静比率Hr1是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2中判定为“是”,在步骤S134中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另一方面,在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内寝具上的人A的翻身等比较多,因此在第一安静比率Hr1小于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2中判定为“否”,使程序进入步骤S136。
控制部20在步骤S136中进行第三条件的判定(第二判定部26)。具体地,控制部20判定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内的第三安静比率Hr3是否是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以上。在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内存在翻身等比较少的时间段,因此在第三安静比率Hr3是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6中判定为“是”,在步骤S134中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另一方面,在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内,寝具上的人A的翻身等也比较多,因此在第三安静比率Hr3小于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6中判定为“否”,使程序进入步骤S138。
控制部20在步骤S138中进行第二条件的判定(第二判定部26)。具体地,控制部20判定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内的第二安静比率Hr2是否是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以上。在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内存在翻身等比较少的时间段,因此在第二安静比率Hr2是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8中判定为“是”,在步骤S134中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另一方面,寝具上的人A睡醒从而使体动数Nm增加,且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内的非安静状态Q2的比率增加,因此在第二安静比率Hr2小于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8中判定为“否”,在步骤S134中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苏醒状态AW(步骤S140)。
下面,说明寝具上的人A是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的情况。关于步骤S102~S120,控制部20与上述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的情况同样地执行程序。
在寝具上的人A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下,寝具上的人A例如进行读书等,因此与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的情况相比,体动数Nm变多。因而,关于步骤S130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与是睡眠状态SL的情况相比,作为各规定判定时间TJ21、TJ22、TJ23内的安静状态Q1的比率变低。此时,各安静比率Hr1、Hr2、Hr3小于各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ThS2、ThS3,由此在不满足步骤S132、S136、S138(第二判定部26)的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2、S136、S138中分别判定为“否”,在步骤S140中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苏醒状态AW。
另一方面,在寝具上的人A从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转移到睡眠状态SL的情况下,体动数Nm减少,因此关于步骤S130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作为各规定判定时间TJ21、TJ22、TJ23内的安静状态Q1的比率增加。此时,各安静比率Hr1、Hr2、Hr3增加,在满足步骤S132、S136、S138(第二判定部26)的各条件中的至少某个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2、S136、S138中的满足条件的步骤中判定为“是”,在步骤S134中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
下面,说明寝具上的人A是苏醒状态AW中的没有保持安静的状态的情况。关于步骤S102~S120,控制部20与上述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的情况同样地执行程序。
寝具上的人A在苏醒状态AW中的没有保持安静的状态下,体动数Nm比较多。因而,各规定判定时间TJ21、TJ22、TJ23内的作为安静状态Q1的比率比较低。此时,各安静比率Hr1、Hr2、Hr3小于各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ThS2、ThS3,由此在不满足步骤S132、S136、S138(第二判定部26)的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2、S136、S138中分别判定为“否”,在步骤S140中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苏醒状态AW。
另一方面,在寝具上的人A从苏醒状态AW转移到睡眠状态SL的情况下,体动数Nm减少,因此关于步骤S124(第一判定部25)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各规定判定时间TJ21、TJ22、TJ23内的作为安静状态Q1的比率增加。此时,各安静比率Hr1、Hr2、Hr3增加,在满足步骤S132、S136、S138(第二判定部26)的各条件中的至少某个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20在步骤S132、S136、S138中的满足条件的步骤中判定为“是”,在步骤S134中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
此外,当进行步骤S132、S136、S138(第二判定部26)的判定时,在存在从控制部20开始睡眠判定控制起没有经过各规定判定时间TJ21、TJ22、TJ23、且没有存储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的时间段的情况下,将该时间段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全部作为非安静状态Q2而算出各安静比率Hr1、Hr2、Hr3。
下面,说明沿着上述流程图执行的睡眠判定装置1的工作。首先,沿着图9所示的定时图说明在寝具上的人A有睡眠的意思,且首先满足第二判定部26的第一条件(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内的第一安静比率Hr1是否是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以上)的情况。
在睡眠判定装置1开始睡眠判定控制后的一段时间内(时刻t0~t1),体动数Nm比较多,因此通过步骤S124(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非安静状态Q2。之后,体动数Nm减少,由此判定为安静状态Q1的比率增加(时刻t1~t3)。并且,在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时刻t2~t3)内第一安静比率Hr1成为第一睡眠状态判定值ThS1以上(步骤S132),因此,控制部20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时刻t3;步骤S134)。此外,从开始睡眠判定控制的时点(时刻t0)起在该时点(时刻t3)处没有满足第二和第三条件,因此首先满足第一条件。在该时点以后(时刻t3~t4)满足三个条件中的某个条件(步骤S132、S136、S138(第二判定部26)),因此控制部20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步骤S134)。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睡眠判定装置1判定的睡眠状态SL的开始时刻是时刻t3,而根据与该睡眠判定装置1的睡眠判定控制同时进行的PSG检查中的睡眠深度的评价结果判定的睡眠状态SL的开始时刻如图10所示是时刻t5。
下面,沿着图11所示的定时图说明寝具上的人A有睡眠的意思、且首先满足第二判定部26的第三条件(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内的第三安静比率Hr3是否是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以上)的情况。
在从睡眠判定装置1开始睡眠判定控制起的一段时间(时刻t6~t8)内,体动数Nm比较多,因此通过步骤S124(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非安静状态Q2。之后,体动数Nm减少,由此判定为安静状态Q1的比率增加(时刻t8~t9)。并且,在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时刻t7~t9)内第三安静比率Hr3成为第三睡眠状态判定值ThS3以上(步骤S136),因此控制部20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时刻t9;步骤S134)。此外,从开始睡眠判定控制的时点(时刻t6)起在该时点(时刻t9)处没有满足第一和第二条件,因此首先满足第三条件。在该时点以后(时刻t9~t10),满足三个条件中的某个条件(步骤S132、S136、S138(第二判定部26)),因此控制部20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步骤S134)。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睡眠判定装置1判定的睡眠状态SL的开始时刻是时刻t9,而根据与该睡眠判定装置1的睡眠判定控制同时进行的PSG检查中的睡眠深度的评价结果判定的睡眠状态SL的开始时刻如图12所示是时刻t11。
下面,沿着图13所示的定时图说明寝具上的人A由于有睡眠的意思所以从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转移到睡眠状态SL时,首先满足第二判定部26的第二条件(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内的第二安静比率Hr2是否是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以上)的情况。
在从睡眠判定装置1开始睡眠判定控制起的一段时间(时刻t12~t14)内,体动数Nm比较多,因此通过步骤S124(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非安静状态Q2。之后,体动数Nm逐渐减少,由此判定为安静状态Q1的比率逐渐增加(时刻t14~t15)。并且,在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时刻t13~t15)内,第二安静比率Hr2成为第二睡眠状态判定值ThS2以上(步骤S138),因此控制部20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时刻t15;步骤S134)。此外,从开始睡眠判定控制的时点(时刻t12)起在该时点(时刻t15)处没有满足第一和第三条件,因此首先满足第二条件。在该时点以后(时刻t15~t16),满足三个条件中的某个条件(步骤S132、S136、S138(第二判定部26)),因此控制部20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步骤S134)。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睡眠判定装置1判定的睡眠状态SL的开始时刻是时刻t15,而根据与该睡眠判定装置1的睡眠判定控制同时进行的PSG检查中的睡眠深度的评价结果判定的睡眠状态SL的开始时刻如图14所示是时刻t17。
根据本实施方式,睡眠判定装置1具备:负荷检测部10,其配设于寝具,检测寝具上的人A的负荷F;体动数算出部24,其基于负荷检测部10的检测结果算出作为寝具上的人A的体动的次数的体动数Nm;第一判定部25,其基于由体动数算出部24算出的体动数Nm,按照每一第一时间T1判定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或者处于睡眠状态SL的安静状态Q1;存储部21,其存储第一判定部25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以及第二判定部26,其在比第一时间T1长的第二时间T2内,在安静比率Hr是睡眠状态判定值ThS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睡眠状态SL,上述安静比率Hr是由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安静状态Q1的次数相对于由存储部21存储的第一判定部25的安静状态判定结果RJ的总数的比率。
由此,睡眠判定装置1通过第一判定部25判定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在苏醒状态AW下保持安静的状态或者处于睡眠状态SL的安静状态Q1,还通过第二判定部26基于第一判定部25判定为寝具上的人A是安静状态Q1的安静比率Hr来判定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睡眠状态SL。即,通过两个阶段的判定进行寝具上的人A的睡眠状态SL的判定。因而,与如现有的睡眠判定装置那样仅通过一个阶段的判定进行寝具上的人A的睡眠状态SL的判定的情况相比,能抑制尽管寝具上的人A是苏醒状态AW也误判定为睡眠状态SL。
另外,第二判定时间TJ2设有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以及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和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之间的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三者,上述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相当于人A从苏醒状态AW转移到睡眠状态SL的时间即入眠潜伏期Ts的平均时间,上述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相当于入眠潜伏期Ts的最长时间,与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以及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对应的睡眠状态判定值ThS设定为按照第一规定判定时间TJ21、第三规定判定时间TJ23、第二规定判定时间TJ22的顺序从大到小。
由此,控制部20由第二判定部26基于三个条件判定寝具上的人A是否是睡眠状态SL,因此能可靠地抑制尽管寝具上的人A是苏醒状态AW也误判定为睡眠状态SL。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睡眠判定装置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构成。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判定部26的判定中设定三个条件,但是也可以代替其而将第二判定部26的判定仅设定为三个条件中的某个条件。另外,也可以将第二判定部26的判定设定为三个条件中的某两个条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寝具是床B,但也可以代替其而设为榻榻米或沙发等在人睡眠时使用的装置。
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也可以变更负荷检测部10的配设位置或个数、体动数Nm的算出方法等。

Claims (5)

1.一种睡眠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负荷检测部,其配设于寝具,检测上述寝具上的人的负荷;
体动数算出部,其基于上述负荷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算出作为上述寝具上的人的体动的次数的体动数;
第一判定部,其基于由上述体动数算出部算出的上述体动数,按照每一第一判定时间判定上述寝具上的人是否是在苏醒状态下保持安静的状态或者处于睡眠状态的安静状态;
存储部,其存储上述第一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以及
第二判定部,其在比上述第一判定时间长的第二判定时间内,在安静比率是睡眠状态判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上述寝具上的人是上述睡眠状态,上述安静比率是由上述第一判定部判定为上述寝具上的人是上述安静状态的次数相对于由上述存储部存储的上述第一判定部的上述判定结果的总数的比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判定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判定时间设定为第一规定判定时间,上述第一规定判定时间相当于人从上述苏醒状态转移到上述睡眠状态的时间即入眠潜伏期的平均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判定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判定时间设定为第二规定判定时间,上述第二规定判定时间相当于人从上述苏醒状态转移到上述睡眠状态的时间即入眠潜伏期的最长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判定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判定时间设定为第一规定判定时间和第二规定判定时间之间的第三规定判定时间,上述第一规定判定时间相当于人从上述苏醒状态转移到上述睡眠状态的时间即入眠潜伏期的平均时间,上述第二规定判定时间相当于上述入眠潜伏期的最长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判定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判定时间设有第一规定判定时间、第二规定判定时间以及上述第一规定判定时间和上述第二规定判定时间之间的第三规定判定时间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第一规定判定时间相当于人从上述苏醒状态转移到上述睡眠状态的时间即入眠潜伏期的平均时间,上述第二规定判定时间相当于上述入眠潜伏期的最长时间,
与上述第一规定判定时间、上述第二规定判定时间以及上述第三规定判定时间对应的上述睡眠状态判定值设定为按照上述第一规定判定时间、上述第三规定判定时间、上述第二规定判定时间的顺序从大到小。
CN201610007361.8A 2015-01-08 2016-01-06 睡眠判定装置 Pending CN1057692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2306A JP6451326B2 (ja) 2015-01-08 2015-01-08 睡眠判定装置
JP2015-002306 2015-01-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9204A true CN105769204A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5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7361.8A Pending CN105769204A (zh) 2015-01-08 2016-01-06 睡眠判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51326B2 (zh)
CN (1) CN10576920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45781B1 (ko) 2016-08-19 2018-04-05 아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손목 활동 정보에 기초한 사용자 생활 상태 분류 방법 및 장치
JP6661173B2 (ja) 2018-03-14 2020-03-11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睡眠/覚醒判定システム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5315A1 (en) * 2002-09-19 2006-10-19 Solange Akselro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sleep
WO2008016151A1 (fr) * 2006-08-04 2008-02-07 Tokyo Metropolitan Organization For Medical Research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s informations sur les mouvements fœtaux et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es informations sur les mouvements fœtaux
US20080306351A1 (en) * 2007-06-06 2008-12-11 Tanita Corporation Sleep evaluation device
JP2010094216A (ja) * 2008-10-15 2010-04-30 Daikin Ind Ltd 睡眠判定装置
CN102006824A (zh) * 2008-04-16 2011-04-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清醒状况估计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58339A (zh) * 2009-06-11 2012-05-16 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床装置
CN102551664A (zh) * 2010-12-17 2012-07-11 成功大学 睡眠分析方法、睡眠分析表及睡眠分析系统
CN101528127B (zh) * 2006-12-08 2013-01-0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睡眠判断装置
CN103415249A (zh) * 2011-03-14 2013-11-2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睡眠评价装置和睡眠评价方法
CN104203094A (zh) * 2012-03-26 2014-12-10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睡眠状态管理装置、睡眠状态管理方法和睡眠状态管理程序
JP2014233487A (ja) * 2013-06-03 2014-1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睡眠判定装置と睡眠判定方法
JP2014235090A (ja) * 2013-06-03 2014-1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体重測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87053B2 (ja) * 2004-03-30 2007-10-03 株式会社東芝 睡眠状態判定装置および睡眠状態判定方法
JP6127739B2 (ja) * 2013-06-03 2017-05-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睡眠状態判定装置
JP6127738B2 (ja) * 2013-06-03 2017-05-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睡眠判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5315A1 (en) * 2002-09-19 2006-10-19 Solange Akselro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sleep
WO2008016151A1 (fr) * 2006-08-04 2008-02-07 Tokyo Metropolitan Organization For Medical Research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s informations sur les mouvements fœtaux et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es informations sur les mouvements fœtaux
CN101528127B (zh) * 2006-12-08 2013-01-0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睡眠判断装置
US20080306351A1 (en) * 2007-06-06 2008-12-11 Tanita Corporation Sleep evaluation device
CN102006824A (zh) * 2008-04-16 2011-04-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清醒状况估计的方法和系统
JP2010094216A (ja) * 2008-10-15 2010-04-30 Daikin Ind Ltd 睡眠判定装置
CN102458339A (zh) * 2009-06-11 2012-05-16 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床装置
CN102551664A (zh) * 2010-12-17 2012-07-11 成功大学 睡眠分析方法、睡眠分析表及睡眠分析系统
CN103415249A (zh) * 2011-03-14 2013-11-27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睡眠评价装置和睡眠评价方法
CN104203094A (zh) * 2012-03-26 2014-12-10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睡眠状态管理装置、睡眠状态管理方法和睡眠状态管理程序
JP2014233487A (ja) * 2013-06-03 2014-1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睡眠判定装置と睡眠判定方法
JP2014235090A (ja) * 2013-06-03 2014-1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体重測定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莉莉等: "基于体动信号的睡眠、觉醒识别方法研究", 《医疗卫生装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51326B2 (ja) 2019-01-16
JP2016123810A (ja) 2016-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82642B2 (ja) 睡眠段階判定装置
JP5534255B2 (ja) 在床判定装置および睡眠測定装置
EP2000090B1 (en) Sleep evaluation device
JP6193649B2 (ja) 睡眠評価装置及び睡眠評価プログラム
KR101310557B1 (ko) 침대 장치
JP5748290B2 (ja) 睡眠評価装置及び睡眠評価システム
JP6932630B2 (ja) 睡眠状態判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38865A1 (en) Sleep quality estimation device, sleep quality estim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leep quality estimation
JP2006280686A5 (zh)
JP5454703B2 (ja) 睡眠状態推定装置
JP6127739B2 (ja) 睡眠状態判定装置
US8994542B2 (en) Biological signal processor
US20160262641A1 (en)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vital sign of a subject
CN110638460B (zh) 一种相对于床的对象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769204A (zh) 睡眠判定装置
JP2013198654A5 (zh)
JP6241079B2 (ja) 体重測定装置
JP5998559B2 (ja) 睡眠判定装置、及び寝返り検出装置
JP5073411B2 (ja) 目覚まし装置
JP5708553B2 (ja) 睡眠の質推定装置及び睡眠の質推定用プログラム
JP2014061174A (ja) 在床判定装置
JP2015006210A (ja) 呼吸状態検出装置
JP6518294B2 (ja) 睡眠評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006240A1 (ja) 学習装置、推定装置、及び、環境調整システム
JP6745379B2 (ja) 評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