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6645A -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6645A
CN105766645A CN201610193820.6A CN201610193820A CN105766645A CN 105766645 A CN105766645 A CN 105766645A CN 201610193820 A CN201610193820 A CN 201610193820A CN 105766645 A CN105766645 A CN 105766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etillae
rhizoma bletillae
culture
pseudobulbus bletillae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38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6645B (zh
Inventor
朱丹
王德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1938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666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66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6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6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6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引种(2)白及种子萌发培养(3)增殖培养(4)生根培养(5)炼苗(6)移栽种植(7)田间管理;该方法通过改进种子萌发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严格控制过程,使其具有种子萌发率高,增殖倍数高,生根快,多,粗壮,移栽成活率高,容易实现工业化的特点。

Description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白及,拉丁学名【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植物,别名:白根、地螺丝、羊角七。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白及止血效果很好,用白及做的胶膜块可用于肝脾手术贴在伤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非常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多用于外科手术。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白及多为野生,人工种植较少,主要是因为其很难通过种子繁殖进行大批量育苗,但白及作为名贵中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医药领域,目前的白及种植现状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国内对白及的繁殖技术研究颇多。
1.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348913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快速繁殖方法,过程包括:种植地的选择;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嫩芽的萌发;丛生芽的增殖;生根培养;植株苗的移栽;移栽炼苗及进行田间管理。其通过外植体进行繁殖,采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培养基,获得更高的成活率。该发明通过嫩芽进行无性繁殖对无菌、消毒环节要求严格,工业化生产较难,而且选择嫩芽的标准难以确定,会造成生产批次间的差异。2.授权公告号CN103583365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种茎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的处理及接种;(2)原球茎的获得与增殖;(3)原球茎分化成苗;(4)试管球茎的获得;(5)一级种茎的获得;(6)二级种茎的获得。此方法克服了组培苗直接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3.授权公告号为CN104145816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组培苗的方法,包括环境消毒,外植体准备,培养基准备,播种,培养室培养,大棚炼苗,林下炼苗,移植大田和收获,克服了自然环境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无菌环境下萌芽生长,成本低廉,提高了白及的成活率。该发明在种子培养和增殖生长阶段均使用同一种培养基,不能满足白及在种子萌发、增殖及生根阶段的不同需求,虽然使用一种培养基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实现,但难以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求,有待于进一步改进。4.授权公告号为CN104126397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直播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土的准备(2)播种、喷水(3)覆盖(4)灌溉(5)出棚培育(6)喷洒叶面肥(7)移植(8)收获;本发明改变了无菌环境下成本高的缺点,在有菌的环境下自然培育生长,并可实现规模化。5.除此之外,申请公布号CN102599063A公开了一种白及的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是用白及的假鳞茎段等组织,确切取带1-2个芽的根茎段为外植体来对白及进行快速繁殖;申请公布号CN103314855A公开的白及种子组培繁殖方法采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快速培养,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但该方法过程繁琐,需要经过5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工业化过程复杂。另外还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521085A、CN105123529A、CN105145361A、CN105052752A、CN105052752A等都申请了白及繁殖生长的相关专利,但仍有诸多问题不能实现工业化,或为过程要求理想化,或为培养基太单一,或为组培苗成活率较低,难以炼苗或移栽。
发明内容
白及,拉丁学名【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植物,别名:白根、地螺丝、羊角七。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白及止血效果很好,用白及做的胶膜块可用于肝脾手术贴在伤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非常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多用于外科手术。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白及多为野生,人工种植较少,主要是因为其很难通过种子繁殖进行大批量育苗,但白及作为名贵中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医药领域,目前的白及种植现状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国内对白及的繁殖技术研究颇多。
1.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348913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快速繁殖方法,过程包括:种植地的选择;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嫩芽的萌发;丛生芽的增殖;生根培养;植株苗的移栽;移栽炼苗及进行田间管理。其通过外植体进行繁殖,采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培养基,获得更高的成活率。该发明通过嫩芽进行无性繁殖对无菌、消毒环节要求严格,工业化生产较难,而且选择嫩芽的标准难以确定,会造成生产批次间的差异。2.授权公告号CN103583365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种茎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外植体的处理及接种;(2)原球茎的获得与增殖;(3)原球茎分化成苗;(4)试管球茎的获得;(5)一级种茎的获得;(6)二级种茎的获得。此方法克服了组培苗直接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3.授权公告号为CN104145816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组培苗的方法,包括环境消毒,外植体准备,培养基准备,播种,培养室培养,大棚炼苗,林下炼苗,移植大田和收获,克服了自然环境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无菌环境下萌芽生长,成本低廉,提高了白及的成活率。该发明在种子培养和增殖生长阶段均使用同一种培养基,不能满足白及在种子萌发、增殖及生根阶段的不同需求,虽然使用一种培养基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实现,但难以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求,有待于进一步改进。4.授权公告号为CN104126397B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直播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土的准备(2)播种、喷水(3)覆盖(4)灌溉(5)出棚培育(6)喷洒叶面肥(7)移植(8)收获;本发明改变了无菌环境下成本高的缺点,在有菌的环境下自然培育生长,并可实现规模化。5.除此之外,申请公布号CN102599063A公开了一种白及的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是用白及的假鳞茎段等组织,确切取带1-2个芽的根茎段为外植体来对白及进行快速繁殖;申请公布号CN103314855A公开的白及种子组培繁殖方法采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快速培养,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但该方法过程繁琐,需要经过5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工业化过程复杂。另外还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521085A、CN105123529A、CN105145361A、CN105052752A、CN105052752A等都申请了白及繁殖生长的相关专利,但仍有诸多问题不能实现工业化,或为过程要求理想化,或为培养基太单一,或为组培苗成活率较低,难以炼苗或移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该方法具有种子萌发率高,增殖倍数高,生根快,多,粗壮,移栽成活率高,容易实现工业化的特点。
本发明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引种:选取健壮、无病虫害危害的野生白及蒴果,先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1min,再用0.1%的升汞消毒12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果荚表皮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经灭菌的手术刀把果荚从中切开,取出种子,备用。
(2)白及种子萌发培养:用无菌镊子将取出的种子均匀抖落在诱导培养基上,盖上瓶盖,做好标记后,放在培养室中光照培养,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所述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或1/2MS+6-BA1.0m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3)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出的幼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所述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3.0mg/L+NAA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或MS+6-BA4.0mg/L+NAA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4)生根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高度达到2cm的白及增殖苗分为单株,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中,放在培养室中光照培养,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4mg/L+IBA0.6mg/L+活性炭1.0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本发明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还包括炼苗、移栽种植和田间管理过程。
所述炼苗操作过程为:在炼苗之前需生根培养35-40天,待每株有须根8根以上时转移至自然环境中炼苗5-10天。
所述移栽种植操作过程为:将炼苗后的白及在每年3月15日到4月1日移栽到大田,大田的土壤条件为: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湿度为20-25%;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移栽要求:带土移栽,移栽后盖黑色地膜。较适宜按本方案培养种植白及的省份有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浙江、河南、陕西、广东、广西、云南、江苏、福建和江西等亚热带及暖温带省份。
所述田间管理为:及时追肥,中耕除草,使用杀虫杀菌剂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所述杀虫剂为0.06%噻虫胺颗粒剂,亩用量20-25kg;所述杀菌剂为15%恶霉灵水剂,亩用量300-500ml,滴管施药。噻虫胺可以有效防治白及易发的地下害虫如地老虎、金针虫、蝼蛄或蛴螬等,恶霉灵有助于提高白及根部的抗病性,如对根腐病、腐烂病、立枯病有较好的效果,同时,白及多种病害发生容易引起线虫的危害,可以在配合5%噻唑膦颗粒剂与0.06%噻虫胺颗粒剂一同撒施,使用量为2-4kg/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改进白及组培所用的种子萌发、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基,以提高移栽成活率,减低培养基成本。
(2)培养过程简单,仅需3步控制,就可达到炼苗移栽。
(3)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提高了白及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白及播种后10d,种子变绿。
图2是显示播种后20d,长出原球茎。
图3是显示播种后27d,长出绿芽。
图4是显示播种后40长出第一片真叶。
图5是显示白芨丛生芽增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1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引种:选取健壮、无病虫害危害的野生白及蒴果,先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1min,再用0.1%的升汞消毒12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果荚表皮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经灭菌的手术刀把果荚从中切开,取出种子,备用;
(2)白及种子萌发培养:用无菌镊子将取出的种子均匀抖落在诱导培养基上,盖上瓶盖,做好标记后,放在培养室中光照培养,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使用的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
(3)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出的幼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使用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3.0mg/L+NAA0.5mg/L+蔗糖30g/L+琼脂5.5g/。
(4)生根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高度达到2cm的白及增殖苗分为单株,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中,放在培养室中光照培养,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使用的生根壮苗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4mg/L+IBA0.6mg/L+活性炭1.0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5)炼苗:生根培养35-40天,待每株有须根8根以上时转移至自然环境中炼苗5-10天。
(6)移栽:将炼苗后的白及在每年3月15日到4月1日移栽到大田,大田的土壤条件为: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湿度为20-25%;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移栽要求:带土移栽,移栽后盖黑色地膜。
(7)田间管理:及时追肥,中耕除草,使用杀虫杀菌剂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所述杀虫剂为0.06%噻虫胺颗粒剂,亩用量20-25kg;所述杀菌剂为15%恶霉灵水剂,亩用量300-500ml,滴管施药。
实施例二: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2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引种:选取健壮、无病虫害危害的野生白及蒴果,先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1min,再用0.1%的升汞消毒12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果荚表皮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经灭菌的手术刀把果荚从中切开,取出种子,备用;
(2)白及种子萌发培养:用无菌镊子将取出的种子均匀抖落在诱导培养基上,盖上瓶盖,做好标记后,放在培养室中光照培养,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使用的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1.0m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3)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出的幼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使用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4.0mg/L+NAA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4)生根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高度达到2cm的白及增殖苗分为单株,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中,放在培养室中光照培养,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使用的生根壮苗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4mg/L+IBA0.6mg/L+活性炭1.0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5)炼苗:生根培养35-40天,待每株有须根8根以上时转移至自然环境中炼苗5-10天。
(6)移栽:将炼苗后的白及在每年3月15日到4月1日移栽到大田,大田的土壤条件为: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湿度为20-25%;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移栽要求:带土移栽,移栽后盖黑色地膜。
(7)田间管理:及时追肥,中耕除草,使用杀虫杀菌剂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所述杀虫剂为0.06%噻虫胺颗粒剂,亩用量20-25kg;所述杀菌剂为15%恶霉灵水剂,亩用量300-500ml,滴管施药。
效果实施例
1实验设计:
以下各组试验,提供如下不同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作对比试验,培养条件相同,即:培养温度,光照度,光照时间在各培养阶段相同。观察不同培养基条件下种子萌发情况、增殖情况及生根情况。
1-1供试种子萌发培养基如下:
1-2供试增殖培养基如下:
1-3供试生根壮苗培养基如下:
2实验结果
2-1种子萌发培养基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白及种子播种到萌发培养基上培养,10d后观察到有萌发的现象,种子吸水膨胀,由黄褐色变为淡绿色,20d时就可以看到到种子变为绿色小圆球状的原球茎,27d后原球茎长出绿色的芽尖,40d后开始长出第一片幼叶。从种子萌发速度观察,1号培养基种子萌发最慢,2、3、4、5号种子萌发较快。从种子萌发数量观察,2号与4号培养基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1号、3号和5号培养基,1-5号萌发率分别为63.45%、95.27%、55.67%、96.98%、88.44%,2号和4号培养基培养的白及种子萌发后并且长势好,原球茎颗粒饱满圆润、呈黄绿色。3号培养基长出的原球茎大多为畸形,且出现玻璃化。所以白及种子萌发最适培养基为2号和4号培养基。
2-2白及增值
转接60d后观察白及原球茎增殖情况:
结果显示:接种60d后,原球茎的增殖以3和4两组培养基最好,在5培养基中,接种的幼苗有部分出现褐化并死亡,表明白及增值培养基最适的6-BA的浓度为3~4mg/L,超出5mg/L后,白及幼苗开始出现褐化并死亡,低于3mg/L,白及增值不明显;6号培养基虽然增殖芽数和增值倍数稍高,但稍低于3和4。
2-3白及生根
接种30d后统计结果如上表,可以看出,培养基3上瓶苗的根数明显比其它3种培养基上多,苗也明显较高,说明NAA和IBA配合使用对白及无根苗的生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幼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laims (5)

1.一种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引种:选取健壮、无病虫害危害的野生白及蒴果,先用75%的酒精表面消毒1min,再用0.1%的升汞消毒12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果荚表皮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经灭菌的手术刀把果荚从中切开,取出种子,备用;
(2)白及种子萌发培养:用无菌镊子将取出的种子均匀抖落在诱导培养基上,盖上瓶盖,做好标记后,放在培养室中光照培养,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所述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或1/2MS+6-BA1.0m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3)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出的幼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所述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3.0mg/L+NAA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或MS+6-BA4.0mg/L+NAA0.5m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4)生根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高度达到2cm的白及增殖苗分为单株,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中,放在培养室中光照培养,培养温度25℃,光照度2500lx,光照12h/d;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4mg/L+IBA0.6mg/L+活性炭1.0g/L+蔗糖30g/L+琼脂5.5g/L,pH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炼苗、移栽种植和田间管理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操作过程为:在炼苗之前需生根培养35-40天,待每株有须根8根以上时转移至自然环境中炼苗5-10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种植操作过程为:将炼苗后的白及在每年3月15日到4月1日移栽到大田,大田的土壤条件为: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湿度为20-25%;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移栽要求:带土移栽,移栽后盖黑色地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为:及时追肥,中耕除草,使用杀虫杀菌剂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所述杀虫剂为0.06%噻虫胺颗粒剂,亩用量20-25kg;所述杀菌剂为15%恶霉灵水剂,亩用量300-500ml,滴灌施药。
CN201610193820.6A 2016-03-31 2016-03-31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Active CN105766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3820.6A CN105766645B (zh) 2016-03-31 2016-03-31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3820.6A CN105766645B (zh) 2016-03-31 2016-03-31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6645A true CN105766645A (zh) 2016-07-20
CN105766645B CN105766645B (zh) 2018-07-24

Family

ID=5639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3820.6A Active CN105766645B (zh) 2016-03-31 2016-03-31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66645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3964A (zh) * 2016-07-29 2016-10-12 衢州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白及种子进行组培育种的技术
CN107155882A (zh) * 2017-05-05 2017-09-15 江苏东郁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白芨无菌播种快速育苗方法
CN107683769A (zh) * 2017-10-20 2018-02-13 张俊岳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繁生长技术
CN108541589A (zh) * 2018-03-22 2018-09-1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白芨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8575759A (zh) * 2018-06-04 2018-09-28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碳纳米管进行白芨组培快繁的方法
CN109042117A (zh) * 2018-07-27 2018-12-21 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白芨高效种植方法
CN109169273A (zh) * 2018-09-03 2019-01-11 云南中医学院 一种白及增殖假鳞茎的培育方法
CN109452171A (zh) * 2018-11-26 2019-03-12 丽江海贝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花三叉白芨种子无菌诱导植株再生的组培方法
CN110447539A (zh) * 2019-09-10 2019-11-15 普安县欣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紫花白及种苗的组培方法
CN114600767A (zh) * 2022-04-07 2022-06-10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快速选育小麦持久抗条锈病品种的方法
CN116671441A (zh) * 2023-07-10 2023-09-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白及高效繁育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8685A (zh) * 2013-03-15 2013-06-26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白及多倍体植株的培育方法
CN103828715A (zh) * 2013-11-29 2014-06-04 安徽中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芨的组织培养繁育方法
CN104137778A (zh) * 2014-07-30 2014-11-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研究院 一种白及种子液体悬浮培养原球茎的方法
CN104770293A (zh) * 2015-04-01 2015-07-15 张子国 白芨开放式组培育苗方法
CN104904597A (zh) * 2015-05-28 2015-09-1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白及的快速繁殖及阳光壮苗方法
CN104920208A (zh) * 2015-05-15 2015-09-23 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芨组培快繁培养基
KR101587707B1 (ko) * 2014-03-04 2016-02-02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난 유묘의 생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8685A (zh) * 2013-03-15 2013-06-26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白及多倍体植株的培育方法
CN103828715A (zh) * 2013-11-29 2014-06-04 安徽中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芨的组织培养繁育方法
KR101587707B1 (ko) * 2014-03-04 2016-02-02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난 유묘의 생산방법
CN104137778A (zh) * 2014-07-30 2014-11-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研究院 一种白及种子液体悬浮培养原球茎的方法
CN104770293A (zh) * 2015-04-01 2015-07-15 张子国 白芨开放式组培育苗方法
CN104920208A (zh) * 2015-05-15 2015-09-23 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芨组培快繁培养基
CN104904597A (zh) * 2015-05-28 2015-09-1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白及的快速繁殖及阳光壮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虹娴等: ""白芨无菌播种快繁体系的建立"", 《浙江农业科学》 *
袁宁等: ""白芨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3964A (zh) * 2016-07-29 2016-10-12 衢州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白及种子进行组培育种的技术
CN107155882A (zh) * 2017-05-05 2017-09-15 江苏东郁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白芨无菌播种快速育苗方法
CN107683769A (zh) * 2017-10-20 2018-02-13 张俊岳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繁生长技术
CN107683769B (zh) * 2017-10-20 2020-07-24 张俊岳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繁生长技术
CN108541589A (zh) * 2018-03-22 2018-09-1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白芨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8575759A (zh) * 2018-06-04 2018-09-28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碳纳米管进行白芨组培快繁的方法
CN109042117A (zh) * 2018-07-27 2018-12-21 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白芨高效种植方法
CN109169273A (zh) * 2018-09-03 2019-01-11 云南中医学院 一种白及增殖假鳞茎的培育方法
CN109452171A (zh) * 2018-11-26 2019-03-12 丽江海贝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花三叉白芨种子无菌诱导植株再生的组培方法
CN110447539A (zh) * 2019-09-10 2019-11-15 普安县欣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紫花白及种苗的组培方法
CN114600767A (zh) * 2022-04-07 2022-06-10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快速选育小麦持久抗条锈病品种的方法
CN116671441A (zh) * 2023-07-10 2023-09-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白及高效繁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6645B (zh) 201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6645B (zh)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CN106069218B (zh) 一种提高工厂化大棚西瓜苗嫁接育苗成活率的方法
CN101564008A (zh) 一种铁皮石斛无菌苗的无激素培养及快速繁殖方法
CN103299911B (zh) 一种高效获得素心建兰脱毒幼苗的方法
CN104737911A (zh) 一种白及组培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CN105993964A (zh) 一种采用白及种子进行组培育种的技术
CN105993956A (zh) 一种茅苍术快速繁殖方法
CN109287486B (zh) 一种兜兰种子萌发率提高方法和兜兰栽培方法
CN107926715A (zh) 一种茄子或/和辣椒或/和番茄的嫁接培育方法
CN108353750A (zh) 一种白芨直播高效育苗方法
CN109287487B (zh) 一种大花型兜兰的种子萌发率提高方法与栽培方法
CN105706872B (zh) 白芨种子直播自然繁殖育苗方法
CN110214702A (zh) 霍山石斛组培苗培育及炼苗方法
CN103416302B (zh) 桂花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方法
CN107810677A (zh) 一种姜荷属花卉种球的切块萌芽方法
CN101743908A (zh) 红花银桦组培快繁及栽培方法
CN104798581B (zh) 一种椒蒿穴盘育苗栽培方法
CN107439373B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批量育苗驯化方法
CN107593302B (zh) 一种加快韭菜新品种培育进程的方法
CN106561453B (zh) 大花金钱豹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13951074B (zh) 植物工厂内太子参的育苗方法
CN104396527A (zh) 生产鲜切花的野生嘉兰优质种球培育方法
CN104272949A (zh) 一种景天植物培养育苗方法
CN105104147B (zh) 一种琼脂基质育苗快捷诱发稻瘟病的方法
CN105638462A (zh) 一种南方红豆杉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