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5997A - 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5997A
CN105765997A CN201480064087.7A CN201480064087A CN105765997A CN 105765997 A CN105765997 A CN 105765997A CN 201480064087 A CN201480064087 A CN 201480064087A CN 105765997 A CN105765997 A CN 105765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
oscillating plate
edge
changes shape
cylind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40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5997B (zh
Inventor
大浦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65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5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5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5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8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at the periph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3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 passive diaphragm
    • H04R1/2834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 passive diaphragm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207Shape aspects of the outer suspension of loudspeaker diaphrag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围绕振动板的边缘具有凹陷部和突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振动板的一个振动方向具有凹陷,且所述突起部沿所述一个方向具有突起。所述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连续地具有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具有如下形状: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减小的长度,所述突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增大的长度,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起部相互变化,而且所述第二变化形状具有如下形状: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增大的长度,所述突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减小的长度,且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互变化。

Description

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除扬声器单元之外还包括无源辐射器以增强低音的扬声器系统。以下专利文件1中描述了具有配重的无源辐射器。
引用列表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4827948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无源辐射器中,配重需要被设定为具有大的重量,以在小的体积中实现充分的低音再现。然而,结果会发生不必要的振动(称为摆动),而且不幸地,可能会产生异常声音。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板的边缘结构,其能抑制不必要的振动,以防止由摆动引起的异常声音。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例如一种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在振动板的边缘结构中,
围绕振动板的边缘具有凹陷部和突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振动板的一个振动方向具有凹陷,所述突起部沿所述一个方向具有突起,
所述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连续地具有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
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具有如下形状: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减小的长度,所述突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增大的长度,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起部相互变化,且
所述第二变化形状具有如下形状: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增大的长度,所述突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减小的长度,且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互变化。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可抑制无源辐射器的不必要的振动,而且可防止由摆动引起的异常声音。注意,本公开未必局限于上述效果,而是可能具有本公开中所述的任何效果。此外,效果被例示在下文的描述中,但是并不希望限制本公开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扬声器系统的示范性构造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扬声器系统的示范性构造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一般无源辐射器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一般无源辐射器的剖面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的主体部的示范性构造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的示范性构造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的主体部的切割位置的图。
图8是示出沿线A-A截取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沿线A-A截取的剖面形状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沿线B-B截取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沿线B-B截取的剖面形状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沿线C-C截取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沿线C-C截取的剖面形状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的主体部的示范性构造的图。
图15是示出沿线D-D截取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沿线D-D截取的剖面形状的透视图。
图17A、17B和17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范性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描述将以如下顺序给出。
<1.第一实施例>
<2.第二实施例>
<3.修改形式>
下文所述的实施例等代表本公开的优选具体实例,但是本公开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等。
注意,在以下描述中,界定方向的表达(例如前/后、左/右、表面/背面等)是为了便于描述,但是本公开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这些方向。
<1.第一实施例>
[扬声器系统的外观]
图1是示出扬声器系统的示范性外观的前视图,且图2是示出扬声器系统的示范性外观的透视图。扬声器系统1具有大体上平行六面体的形状的壳体10。壳体10具有面向用户的正面10a和位于正面10a的相对侧的背面10b。
壳体10的正面10a设置有例如扬声器单元(也被称为重低音音箱)20,其大体上位于中心位置,用于再现低频声音。扬声器单元20的两端设置有扬声器单元30和扬声器单元40,其位于两端的上部,分别用于再现中频声音和高频声音。扬声器单元30和扬声器单元40的背侧分别由例如预定密封结构密封在壳体10中。
在扬声器单元30下方设置有无源辐射器50,而且在扬声器单元40下方设置有无源辐射器60。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系统1整体构成2.1声道的再现系统。当然,本公开并不局限于2.1声道扬声器系统,而是还可应用于其他再现系统。注意,扬声器单元中的每一者或者无源辐射器中的每一者的位置可适当地变化。此外,可在壳体10的正面侧安装扬声器网等等。
注意,扬声器系统1的上下方向(与正面10a大体上平行的方向)被适当地称为垂直方向,且扬声器系统1的前后方向(大体上垂直于正面10a的方向)被适当地称为水平方向。
以下将概略地描述扬声器系统1的操作。为每个扬声器单元提供音频信号会使每个扬声器单元的振动板振动,并产生声音。此外,扬声器单元20的振动所产生的声压在壳体10中辐射,所辐射的声压使无源辐射器50和无源辐射器60沿水平方向振动,因此产生低频声音。无源辐射器50和无源辐射器60重复沿正方向(与壳体10的内侧相对的方向)的振动以及沿负方向(朝向壳体10的内侧)的振动。
扬声器单元和无源辐射器所产生的声音为用户再现。这些声音优选能被人耳听到,包括人声或音乐。
[一般无源辐射器的构造]
为了使本公开容易理解,下面将描述一般无源辐射器的构造。该无源辐射器具有无源辐射器的主体部。
图3是示出一般无源辐射器的主体部的透视图。注意,为了便于理解形状,图3中示出了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假想线。其他附图也是如此。
主体部100例如整体大体上具有轨道形状,而且具有包括以下的构造:平坦部101,其大体上形成于中心处;边缘102,其围绕平坦部101大体上形成为轨道形状;以及外周边缘部103,其围绕边缘102大体上形成为轨道形状。注意,轨道形状表示通过用半圆形状取代矩形形状的相对的两条边而得到的形状,而且看起来像田径运动场。
在平坦部101的背面(壳体的内侧)上安装有振动板(图未示出)。在振动板的背面上安装有配重,用于使包括振动板的驱动系统的质量恒定。外周边缘部103被安装到框架(图未示出),因此无源辐射器通过框架而被安装到壳体。
图4是在中心附近沿纵向切开的主体部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边缘102具有大体上半圆形的剖面形状。换言之,在一般无源辐射器中,边缘具有沿一个方向(例如,与壳体内侧相对的一侧)突起的卷筒形状。
如上所述,振动板可能不会沿水平方向振动而导致摆动,即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的振动,因此可能会产生异常声音。另外,特别地,输入电阻可能会减小。而且,沿倾斜方向的振动或转动等可能会导致无源辐射器与周围结构之间的接触,并因此可能产生异常声音或者使结构受损等等。本公开是鉴于这些问题提出的,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无源辐射器的实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的构造]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的主体部的示范性构造的前视图。注意,此处描述的是无源辐射器50,但是也适用于无源辐射器60的构造。
主体部201包括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丁腈橡胶(NBR)等的硫化橡胶或非硫化橡胶。主体部201具有外周边缘,其中外周边缘部204被形成为具有例如在纵向上相对的侧部,并且具有弓形的两端。大体上在主体部201的中心处形成有平坦部202。平坦部202具有例如弓形形状的两端,而且平坦部202具有主要表面(主表面),其所在平面与外周边缘部204的主表面所在的平面大体上相同。
在平坦部202与外周边缘部204之间形成有边缘203,其具有沿纵向相对的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边缘203大体上具有轨道形状。围绕下文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203具有沿无源辐射器50的负振动方向(朝向图的背侧)突起的滚筒形状以及沿无源辐射器50的正振动方向(朝向图的前侧)突起的滚筒形状。在以下描述中,沿负方向突起的滚筒形状被适当地称为凹陷滚筒部,而沿正方向突起的滚筒形状被适当地称为突起滚筒部。注意,滚筒形状的意思是具有例如半圆形或大体上半圆形剖面的形状。
例如,凹陷滚筒部是从边缘203两端的弓形部到纵向的部分连续形成的。因此,边缘203在其两端附近具有相对于平坦部202的主表面和外周边缘部204的主表面凹陷的形状,因此侧表面围绕平坦部202的主表面而形成。在图中边缘203的左侧附近,例如形成有凹陷滚筒部208a,并且在图中边缘203的右侧附近,例如形成有凹陷滚筒部208c。
沿边缘203的至少一个纵向,形成有变化形状,其中滚筒形状相互变化。例如,沿边缘203的一个纵向,滚筒形状从凹陷滚筒部208a逐渐变化至突起滚筒部208b。换言之,突起滚筒部208b的突起逐渐增大,而且沿边缘203的纵向在中心附近,突起滚筒部208b具有最大突起。
沿中心边缘203的纵向,从中心附近到端部,滚筒形状逐渐从突起滚筒部208b变化至凹陷滚筒部208c。换言之,突起滚筒部208b的突起逐渐增大,而且沿边缘203的纵向,在一端附近,突起滚筒部208b的突起减小至0或大体上为零。
注意,沿边缘203的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其中滚筒形状从凹陷滚筒部变化至突起滚筒部的变化形状被称为第一变化形状,而其中滚筒形状从突起滚筒部变化至凹陷滚筒部的变化形状被称为第二变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是连续形成的。因此,可获得如下形状:其中边缘203的一部分(例如,沿纵向在中心附近)突起。
在本实施例中,沿边缘203的另一纵向,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所形成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所分别形成的位置是相对的。沿边缘203的另一纵向,滚筒形状从凹陷滚筒部208c逐渐变化至突起滚筒部208d。换言之,突起滚筒部208d的突起逐渐增大,而且沿边缘203的另一纵向,在中心附近,突起滚筒部208d具有最大突起。
沿中心边缘203的纵向,从中心附近到端部,滚筒形状从突起滚筒部208d逐渐变化至凹陷滚筒部208a。换言之,突起滚筒部208d的突起逐渐增大,而且沿边缘203的纵向,在一端附近,突起滚筒部208d的突起减小至0或大体上为零。
在突起滚筒部208b与平坦部202的侧表面之间,以及在突起滚筒部208d与平坦部202的侧表面之间,分别形成有槽部205和槽部206。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的示范性构造的前视图。在平坦部202的背面上,通过粘合剂等粘附有振动板210,其具有与平坦部202大体上相同的形状。在以下描述中,平坦部202和粘附在平坦部202的背面上的振动板210有时被统一简称为振动板。在振动板210的背面上附装有配重211。配重211被形成为例如平板形状,并且包括塑料、金属等等。注意,在图6中,振动板210和配重211是由两点划线表示的。
外周边缘部204具有背面,框架212通过粘合剂等粘附在该背面上。框架212包括例如金属,并且在围绕框架的四个角处具有安装机构212a、212b、212c和212d。在这些安装机构的每一者中均形成有孔部,且螺钉等被插入到孔部中,以将无源辐射器50安装到壳体10。
以下将参照图7至图13详细描述无源辐射器50的示范性边缘结构。图7是示出无源辐射器50的主体部201的切割位置的实例的图。
在边缘203中,切割位置P被设定成通过其中滚筒形状从凹陷滚筒部208a变化至突起滚筒部208b的位置以及其中滚筒形状从突起滚筒部208d变化至凹陷滚筒部208a的位置。切割位置P由切割平面线A-A表示。
在边缘203中,切割位置Q被设定成穿过突起滚筒部208b具有最大突起(被适当地称为顶部)的位置以及突起滚筒部208b的顶部。切割位置Q由切割平面线B-B表示。
在边缘203中,切割位置R被设定成穿过其中滚筒形状从突起滚筒部208b变化至凹陷滚筒部208c的位置以及其中滚筒形状从凹陷滚筒部208c变化至突起滚筒部208d的位置。切割位置R由切割平面线C-C表示。
图8是示出沿线A-A截取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沿线A-A截取的剖面结构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沿线B-B截取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沿线B-B截取的剖面结构的透视图。图12是示出沿线C-C截取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沿线C-C截取的剖面结构的透视图。
注意,在以下描述中,在凹陷滚筒部208a的剖面中从一端(起点)到另一端(终点)的长度被适当地简称为凹陷滚筒部208a的长度。对于突起滚筒部208b、凹陷滚筒部208c和突起滚筒部208d也是如此。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切割位置P中,凹陷滚筒部208a和突起滚筒部208b的剖面直径长度大体上相等。换言之,凹陷滚筒部208a和突起滚筒部208b的长度大体上相等。而且,在相对位置处,凹陷滚筒部208a和突起滚筒部208d的剖面直径长度大体上相等。换言之,凹陷滚筒部208a和突起滚筒部208d的长度大体上相等。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切割位置Q处,凹陷滚筒部208a具有大体上为零(包括完全为0)的剖面直径长度,因此凹陷滚筒部208a具有大体上为零的长度。突起滚筒部208b的剖面直径长度大体上等于边缘203的宽度,且突起滚筒部208b具有最大长度。而且,在相对位置处,凹陷滚筒部208c具有大体上为零的长度,突起滚筒部208d的剖面直径长度大体上等于边缘203的宽度,且突起滚筒部208d具有最大长度。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切割位置R处,凹陷滚筒部208c的剖面直径长度大于突起滚筒部208b的长度。换言之,凹陷滚筒部208c的长度大于突起滚筒部208b。而且,凹陷滚筒部208c的剖面直径长度大于突起滚筒部208d的长度。换言之,凹陷滚筒部208c的长度上于突起滚筒部208d。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沿边缘的纵向在中心附近)连续地具有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例如,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被形成为与突起滚筒部的顶部接界。注意,突起滚筒部的顶部可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形成,使得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被形成为与顶部接界。换言之,第一变化形状与第二变化形状的连续形成除包括第一变化形状与第二变化形状的连续形成之外,还包括第一变化形状与第二变化形状以相邻方式与预定形状接界而形成。
其中凹陷滚筒部与突起滚筒部相互变化的变化形状的形成,至少在边缘的一部分处提供均匀或大体上均匀的力,用来支撑具有配重的振动板。振动板可容易地沿正方向和负方向均匀地振动(振幅线性提高),并且振动板的振动操作可稳定。
当无源辐射器具有例如轨道形状的主体部时,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优选沿边缘的纵向形成于一部分处。因此,尽管具有例如轨道形状的主体部的无源辐射器沿纵向具有低刚性(弯曲强度),但是其中凹陷滚筒部和突起滚筒部沿纵向相互变化的形状提高了抵抗纵向弯曲的刚性。因此可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当然,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可沿边缘的横向(弓形部)形成。
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的形成可构成其中边缘被形成为部分突起的形状。边缘部分地突起的部分,例如突起滚筒的顶部优选沿边缘的纵向在中心附近形成于相对位置处。因此,可防止因配重的重量使振动板沿倾斜方向振动而导致的摆动。注意,中心附近表示中心或距离中心预定范围内的部分,并且根据无源辐射器的尺寸适当地设定。
作为所期望的技术(不是现有技术),为了防止摆动,考虑几乎沿边缘的纵向(例如,超过一半)形成突起滚筒部以提高纵向刚性,或者使滚筒形状突然变化(例如,陡直地变化)而非使滚筒形状逐渐变化。然而,刚性因为这种构造而增强,但是振动板本身的振动被抑制,因此声音品质可能会劣化。在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变化形状与第二变化形状沿边缘的纵向的形成允许适当地设定突起滚筒部的尺寸。由于允许适当地设定突起滚筒部的尺寸,所以可抑制摆动而不必抑制振动板的振动。
在本实施例中,槽部205形成于突起滚筒部208b与平坦部202的侧表面之间。因此,突起滚筒部208b可具有圆形剖面(弯曲部),且振动板的振幅可增大。槽部206形成于突起滚筒部208d与平坦部202的侧表面之间。因此,突起滚筒部208d可具有圆形剖面(弯曲部),且振动板的振幅可增大。
因此,一般无源辐射器仅需要花费不多地改变边缘的形状。此外,无源辐射器的性能可提高,其生产率相当于一般无源辐射器的生产率。再者,不必密切地研究性能,例如无源辐射器的主体部的材料或弹性模量。此外,可抑制不期望的不同振动,并且可获得薄的产品。
<2.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振动(尤其是微小的振动),无源辐射器采用上面形成有肋状物的主体部。注意,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由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且不再赘述。
图1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的主体部的示范性构造。图15和图16分别为示出沿切割平面线D-D(穿过下文所述的肋状物302和肋状物305)截取的剖面形状等的剖视图和透视图。
例如,六个肋状物(肋状物301、肋状物302、肋状物303、肋状物304、肋状物305以及肋状物306)形成于主体部300上。这些肋状物例如与主体部300形成为一体,但是可单独形成,例如,以结合至主体部300。
肋状物301、302和303沿主体部300的纵向形成。肋状物304、305和306沿主体部300的另一纵向形成。如图15和图16所示,肋状物301被形成为例如沿纵向在中心附近邻接外周边缘部204的内壁320以及突起滚筒部208b的外周表面321。肋状物304相似地形成于与肋状物301大体上相对的位置处。肋状物304被形成为例如沿纵向在中心附近邻接外周边缘部204的内壁320以及突起滚筒部208d的外周表面322。
肋状物302和肋状物303被形成为跨越槽部205。肋状物302和肋状物303被形成为邻接突起滚筒部208b的内周表面325和平坦部202的侧表面。肋状物305形成于与肋状物302大体上相对的位置处。肋状物306形成于与肋状物303大体上相对的位置处。肋状物305和肋状物306被形成为邻接突起滚筒部208d的内周表面326和平坦部202的侧表面。
肋状物301和肋状物304可支撑具有配重的振动板,因此,例如,可防止因配重的重量使振动板倾斜而导致的摆动。而且,肋状物的提供可防止例如由不必要的微小振动所引起的无源辐射器沿倾斜方向的变形或振动,并且可防止或减少低频响应中的失真。
注意,每个肋状物形成的位置并不局限于以上实例。每个肋状物形成的位置、肋状物的数目或者每个肋状物的尺寸均可适当地变化,只要在保持振动板振幅的同时抑制不必要的振动即可。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和一般无源辐射器。在测量中,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尺寸的同样的扬声器单元和无源辐射器被附装到具有相同体积的壳体,而且无源辐射器在恒定频率输入下的行为在每一频率下被监测。
在一般无源辐射器中,例如,无源辐射器在70Hz左右时具有不同振动状态的峰值,从而导致异常声音或声音失真。因此,需要将频率输入降低至70Hz左右。因此,为了减小用于测量的使用无源辐射器的产品(扬声器系统)的尺寸或厚度,可能需要降低频率输入,这是因为无源辐射器与周围结构的碰撞的范围由于无源辐射器的旋转动作而增大。
图17A至图17C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的示意性操作。图17A示出了无源辐射器的向前振动的状态,图17B示出了无源辐射器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且图17C示出了无源辐射器的向后(向壳体的内侧)振动的状态。如图17A至图17C所示,在任何频率下均没有发现无源辐射器的旋转动作,而且可防止摆动现象的产生。因此,无源辐射器在改进输入电阻、防止声音失真的产生以及通过减小厚度而实现产品的尺寸减小方面的效果得到证实。注意,尽管未作出说明,但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源辐射器也具有类似的效果。
<3.修改形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多个实施例,且可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作出多种修改或改变。
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其中沿边缘的一个纵向形成一对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的结构。然而,结构并不局限于这种构造,且可能会沿边缘的所述一个纵向形成多对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
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大体上具有轨道形状(椭圆形状)的边缘,但是边缘的形状并不局限于该描述。本公开可适用于具有圆形形状、矩形形状等的边缘。而且,在边缘中形成的凹陷部和突起部可具有与滚筒形状不同的形状。
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无源辐射器的边缘结构,但是本公开也可适用于扬声器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在以上实施例中,尺寸、材料、生产过程等等仅仅是举例,而并不局限于这些描述。例如,无源辐射器的主体部和框架可由双色成型塑料构成。振动板可包括金属而不包括塑料,而且可与配重形成为一体。
注意,实施例与修改形式中的构造和处理可在这些构造和处理彼此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互相组合。示范性过程中的处理的顺序可在顺序彼此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变化和修改。
本公开也可包括以下构造。
(1)一种振动板的边缘结构,包括
围绕振动板的边缘,具有凹陷部和突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振动板的一个振动方向具有凹陷,且所述突起部沿所述一个方向具有突起,
所述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连续地具有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
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具有如下形状: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减小的长度,所述突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增大的长度,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起部相互变化,且
所述第二变化形状具有如下形状:其中所述凹陷部的所述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增大的长度,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减小的长度,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互变化。
(2)如(1)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起部分别具有滚筒形状。
(3)如(1)或(2)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边缘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且
至少所述第一侧部具有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和所述第二变化形状。
(4)如(3)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具有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和所述第二变化形状,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剖面形状在所述第一侧部的中心附近具有最大长度。
(5)如(3)或(4)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侧部在与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形成的位置大体上相对的位置处具有第一变化形状,并且在与所述第二变化形状形成的位置大体上相对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变化形状。
(6)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边缘大体上具有轨道形状。
(7)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包括
设置有与所述突起部的表面邻接的肋状物。
(8)如(7)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在所述第一变化形状与所述第二变化形状之间的边界附近,所述肋状物邻接所述突起部和所述边缘的外周边缘部。
(9)如(7)或(8)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包括
槽部,位于所述突起部与主体部的中心附近之间,
所述肋状物具有被形成为跨越所述槽部的形状。
参考符号列表
1扬声器系统
50,60无源辐射器
201主体部
203边缘
204外周边缘部
208a,208c凹陷滚筒部
208b,208d突起滚筒部
205,206槽部
301-306肋状物。

Claims (9)

1.一种振动板的边缘结构,包括
围绕振动板的边缘,具有凹陷部和突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振动板的一个振动方向具有凹陷,且所述突起部沿所述一个方向具有突起,
所述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连续地具有第一变化形状和第二变化形状,
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具有如下形状: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减小的长度,所述突起部的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增大的长度,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起部相互变化,且
所述第二变化形状具有如下形状:其中所述凹陷部的所述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增大的长度,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剖面形状具有逐渐减小的长度,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互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突起部分别具有滚筒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边缘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且
至少所述第一侧部具有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和所述第二变化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具有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和所述第二变化形状,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剖面形状在所述第一侧部的中心附近具有最大长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侧部在与所述第一变化形状形成的位置大体上相对的位置处具有第一变化形状,并且在与所述第二变化形状形成的位置大体上相对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变化形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所述边缘大体上具有轨道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包括
设置有与所述突起部的表面邻接的肋状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其中在所述第一变化形状与所述第二变化形状之间的边界附近,所述肋状物邻接所述突起部和所述边缘的外周边缘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板的边缘结构,包括
槽部,位于所述突起部与主体部的中心附近之间,
所述肋状物具有被形成为跨越所述槽部的形状。
CN201480064087.7A 2013-12-27 2014-10-16 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Active CN1057659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72779 2013-12-27
JP2013272779 2013-12-27
PCT/JP2014/005245 WO2015097951A1 (ja) 2013-12-27 2014-10-16 振動板のエッジ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5997A true CN105765997A (zh) 2016-07-13
CN105765997B CN105765997B (zh) 2019-12-13

Family

ID=5347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4087.7A Active CN105765997B (zh) 2013-12-27 2014-10-16 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1376B2 (zh)
EP (1) EP3089478B1 (zh)
JP (1) JP6544243B2 (zh)
CN (1) CN105765997B (zh)
WO (1) WO20150979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41411U (zh) * 2016-12-12 2017-07-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单体及扬声器箱
CN108819097A (zh) * 2018-05-07 2018-11-16 惠州超声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液态硅橡胶一体成型的被动喇叭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4727A (zh) * 2018-05-07 2018-11-30 惠州超声音响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热塑性硫化橡胶一体成型的被动喇叭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9948B (zh) * 2019-01-14 2021-03-3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被动辐射器
WO2020199132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深圳市鲁粤盛科技有限公司 喇叭音响
US11310585B2 (en) 2020-09-03 2022-04-19 Apple Inc. Compact speaker
WO2023166654A1 (ja) * 2022-03-03 2023-09-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1805A (en) * 1992-02-21 1994-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peaker and speaker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US6757404B2 (en) * 2000-11-20 2004-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oud speaker, diaphragm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diaphragm
CN101023703A (zh) * 2004-09-13 2007-08-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系统
US20090139794A1 (en) * 2007-05-31 2009-06-04 Silver Jason D Diaphragm Surrounding
CN102726062A (zh) * 2009-07-17 2012-10-10 Gp声学(英国)有限公司 音频驱动器的环绕件中的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4693A (ja) 1982-12-08 1984-06-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文字縮小レイアウト表示方法
JPS59104693U (ja) * 1982-12-28 1984-07-1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スピ−カ
JP2568786B2 (ja) 1992-04-15 1997-01-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JPH10257590A (ja) * 1997-03-17 1998-09-25 Hitachi Ltd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とそれを用いたavc機器
JP2004048494A (ja) 2002-07-12 2004-02-1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スピーカ用振動板
JP4031977B2 (ja) * 2002-11-26 2008-01-09 有限会社ファル 平面型スピーカ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US7568552B2 (en) * 2004-01-15 2009-08-04 Bose Corporation Acoustic passive radiator rocking mode reducing
JP2007251281A (ja) * 2006-03-13 2007-09-2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スピーカ
JPWO2007125569A1 (ja) * 2006-03-31 2009-09-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JP4784504B2 (ja) 2006-12-22 2011-10-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CN101946525B (zh) * 2008-02-25 2015-10-14 日本先锋公司 扬声器装置
JP4827948B2 (ja) 2009-06-03 2011-11-30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パッシブラジエーター
CN101909232B (zh) * 2009-06-08 2014-08-27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膜及使用该音膜的喇叭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1805A (en) * 1992-02-21 1994-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peaker and speaker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US6757404B2 (en) * 2000-11-20 2004-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oud speaker, diaphragm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diaphragm
CN101023703A (zh) * 2004-09-13 2007-08-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系统
US20090139794A1 (en) * 2007-05-31 2009-06-04 Silver Jason D Diaphragm Surrounding
CN102726062A (zh) * 2009-07-17 2012-10-10 Gp声学(英国)有限公司 音频驱动器的环绕件中的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89478A1 (en) 2016-11-02
CN105765997B (zh) 2019-12-13
US10051376B2 (en) 2018-08-14
US20160316298A1 (en) 2016-10-27
JPWO2015097951A1 (ja) 2017-03-23
WO2015097951A1 (ja) 2015-07-02
EP3089478B1 (en) 2018-12-05
EP3089478A4 (en) 2017-07-12
JP6544243B2 (ja) 2019-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5997A (zh) 振动板的边缘结构
JP2008167150A (ja) スピーカ
US10932033B2 (en) Speaker box
US20170111605A1 (en) Television with built-in dual membrane resonance sound box
EP3145214A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103597850A (zh) 扬声器
KR101792966B1 (ko) 스피커
JP2012109859A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用振動板およびその振動板を用いた電気音響変換器
US8532327B2 (en) Diaphragm and speaker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WO2024066198A1 (zh) 振膜阵列
JP2009201005A (ja) 動電型スピーカー
CN116709096A (zh) 一种入耳式同轴双动圈单元耳机
KR101439935B1 (ko) 음향 출력 장치
CA2674271A1 (en) Diaphragm type sound source output device
CN106331939B (zh) 一种一体式条形音箱
US6860363B2 (en) Planar acoustic waveguide
JPH0715792A (ja) スピーカ
JP3664043B2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US11490191B1 (en) Acoustic horn and speaker module
US20200413186A1 (en) Speaker box
CN113411728B (zh) 振膜组件、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1758321B2 (en) Speaker box
KR102027478B1 (ko) 포트 공진의 영향을 개선한 스피커
JP6383956B2 (ja) エンクロージャ内部の空間に二つの気密空間を持つ振動型スピーカ
US20110123060A1 (en) Vibrator of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