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5647B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5647B
CN105765647B CN201480061952.2A CN201480061952A CN105765647B CN 105765647 B CN105765647 B CN 105765647B CN 201480061952 A CN201480061952 A CN 201480061952A CN 105765647 B CN105765647 B CN 105765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quid crystal
voltage
display device
pola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19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5647A (zh
Inventor
植村健太郎
大村则夫
须山达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65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5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5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56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45Clearing or presetting the whole screen independently of waveforms, e.g. on power-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1Precharge or discharge of pixel before applying new pixel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5Waveforms comprising zero voltage phase or paus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 G09G2320/0214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with crosstalk due to leakage current of pixel switch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7Flicker reduction other than flicker reduction circuits used for single beam cathode-ray tub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09G2330/022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in absence of operation, e.g. no data being entered during a predetermined tim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96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即使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情况下也不出现产生闪烁等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当入睡指令输入到液晶显示装置时,控制源极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来生成交流电压并将其施加给液晶层,以消除直到该指令的输入时点为止由施加给液晶层的电压引起的极性的偏倚所导致的不均匀的杂质离子引起的电荷的积蓄。由此,液晶显示装置在消除了由不均匀的杂质离子引起的电荷的积蓄的状态下转换到睡眠期间。因此,当从睡眠期间复原时,不会产生由液晶的图像保留引起的残像,不会产生由最佳共用电压的偏差引起的闪烁。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抑制接通电源时产生的残像、闪烁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多个像素形成部形成为矩阵状。在各像素形成部,设置有作为开关元件进行动作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称为“TFT”)和经由该TFT与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像素电容。通过使该TFT导通/截止,能将用于显示图像的数据信号作为数据电压写入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中。该数据电压施加给像素形成部的液晶层,使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变为与数据电压值相应的方向。这样液晶显示装置按每个像素形成部控制液晶层的光透射率而在显示部显示图像。
但是,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如果在显示部显示图像时断开电源,则各像素形成部的TFT也成为截止状态。此时保持在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中的数据电压在之后也保持在维持其值的状态。即,在断开电源后,与数据电压相当的积蓄电荷残存在像素电容中。因此,在像素形成部的TFT的截止漏电流(截止状态时流过TFT的电流)小的情况下(例如在沟道层使用氧化铟镓锌等氧化物半导体的TFT的情况下),产生以下问题(以下称为“产生闪烁等问题”):由于持续施加直流电压而在之后接通电源时产生由液晶的图像保留引起的残像或由最佳共用电压的偏差引起的闪烁。
特别是,这种产生闪烁等的问题容易在使用截止漏电流小的TFT的“中止驱动”中产生。此处,中止驱动是指为了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消耗功率,交替设置对扫描信号线进行扫描而进行显示图像的刷新的扫描期间(也称为“刷新期间”)和使全部扫描信号线成为非扫描状态而中止刷新的中止期间(也称为“非刷新期间”)的驱动方法。
在这方面,日本特开2011-85680号公报中记载了在关闭序列动作中断开电源前,控制扫描信号线的电位来降低TFT的截止电阻的构成。根据该构成,保持在像素形成部的电压被快速清除,因此断开电源时积蓄电荷不易残存在像素形成部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56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本发明人发现,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采用在断开电源后会使保持在像素电容中的数据电压(积蓄在像素电容中的电荷)放电的日本特开2011-85680号公报中记载的构成,也不能消除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所导致的产生闪烁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情况下也不出现产生闪烁等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面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与输入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施加给显示部的液晶层而将上述输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
驱动部,其用于将与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施加给上述液晶层;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在输入使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停止的关闭信号时生成交流电压,控制上述驱动部来将上述交流电压施加给上述液晶层。
本发明的第2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1方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包含多个像素形成部,上述像素形成部用于将要施加给上述液晶层的电压作为数据电压来保持,
上述显示控制部包含:
极性偏倚算出部,其求出施加给上述液晶层的电压的极性偏倚值;
交流电压生成部,其在输入上述关闭信号时,生成上述交流电压;以及
平衡控制部,其控制上述驱动部,使上述驱动部的动作在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前和输入时点以后不同,
上述平衡控制部在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后,在由上述极性偏倚算出部求出的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的上述极性偏倚值大于“0”时,控制上述驱动部来将由上述交流电压生成部生成的上述交流电压分别施加给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
本发明的第3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2方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还包含REF/NREF辨别部,上述REF/NREF辨别部针对各帧期间判断该帧期间是将数据电压写入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的刷新期间和中止向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写入数据电压的中止期间中的哪种期间,
上述极性偏倚算出部保持基于上述REF/NREF辨别部的判断结果求出的上述极性偏倚值,将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的上述极性偏倚值输出给上述平衡控制部。
本发明的第4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3方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平衡控制部在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前,基于上述REF/NREF辨别部的判断结果来控制上述驱动部,使将数据电压写入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的刷新期间和中止向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写入数据电压的中止期间交替出现。
本发明的第5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2方面,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多条数据信号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形成于上述显示部,连接上述像素形成部和上述驱动部,
上述平衡控制部控制驱动部来每次1条地或每次多条一起地按顺序激活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并且将上述交流电压施加给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
本发明的第6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5方面,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背光源单元,上述背光源单元设置在上述显示部的背面侧,用于朝向上述显示部照射背光源光,
上述平衡控制部控制上述背光源单元,在上述交流电压被施加给上述像素形成部时,断开上述背光源单元的电源。
本发明的第7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2方面,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数据信号线和扫描信号线,上述数据信号线和扫描信号线形成于上述显示部,连接上述像素形成部和上述驱动部,
在将上述交流电压施加给上述像素形成部后,为了使保持在上述像素形成部中的上述数据电压放电而控制上述驱动部来按顺序激活上述扫描信号线,使上述数据信号线的电位成为基准电位。
本发明的第8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7方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关闭信号是用于使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上述显示部的功能停止的显示器关闭指令,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在已写入上述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被放电后转换到显示器关闭期间。
本发明的第9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7方面,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提供电源电压的电源电路,
上述关闭信号是用于使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转换到睡眠期间的入睡指令,
如果输入入睡指令,则上述平衡控制部在使已写入上述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放电后,驱动上述电源电路来停止提供上述电源电压。
本发明的第10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2方面,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数据信号线和扫描信号线,上述数据信号线和扫描信号线形成于上述显示部,连接上述像素形成部和上述驱动部,
上述像素形成部包含:
像素电容,其用于保持上述数据电压;以及
开关元件,其控制端子与上述扫描信号线连接,第1导通端子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第2导通端子与上述像素电容连接,
上述开关元件包括由氧化物半导体形成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
本发明的第11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10方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氧化物半导体以氧化铟镓锌为主要成分。
本发明的第12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1方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交流电压的极性在1帧期间内反转多次。
本发明的第13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1方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交流电压的波形为矩形波。
本发明的第14方面属于本发明的第1方面,其特征在于,
上述交流电压的振幅为与上述输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亮度中的最大亮度对应的电压值以上的电压。
本发明的第15方面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是通过将与输入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施加给显示部的液晶层而将上述输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具备:
驱动步骤,用于将与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施加给上述液晶层;以及
极性偏倚降低步骤,在输入指示使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停止的关闭信号时,为了降低直到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为止由施加给上述液晶层的电压引起的极性的偏倚,将交流电压施加给上述液晶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在输入使液晶显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停止的关闭信号时,生成交流电压并控制驱动部来将交流电压施加给液晶层。由此,在使液晶显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停止的时点,降低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极性的偏倚,因此能消除或抑制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其结果是,能抑制之后使液晶显示装置从停止状态复原时闪烁的产生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当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的极性偏倚值大于“0”时,控制驱动部将由交流电压生成部生成的交流电压分别施加给多个像素形成部。由此,如果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的极性偏倚值大于“0”,能得到与上述第1发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包含在显示控制部中的REF/NREF辨别部对每个帧期间判断是刷新期间和中止期间中的哪种期间。极性偏倚算出部保持基于该判断结果求出的极性偏倚值,将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的极性偏倚值输出给平衡控制部。由此,平衡控制部可靠地判断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的极性的偏倚的有无,在有极性的偏倚的情况下,能通过施加交流电压降低极性的偏倚。其结果是,在使液晶显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停止的时点,能消除或抑制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其结果是,能抑制之后使液晶显示装置从停止状态复原时闪烁的产生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在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前,平衡控制部控制驱动部进行使刷新期间和中止期间交替出现的中止驱动。如果进行中止驱动则极性偏倚值变大,因此液晶层内杂质离子容易不均匀。因此,在输入关闭信号时,为了降低直到该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为止施加给液晶层的电压的极性的偏倚,生成交流电压并控制驱动部将交流电压施加给液晶层。由此,能消除或抑制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因此能抑制之后使液晶显示装置从停止状态复原时闪烁的产生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在将交流电压施加给各像素形成部时,可以每次1条地按顺序激活扫描信号线而将交流电压施加给数据信号线,或者,也可以每次多条地按顺序激活扫描信号线而将交流电压施加给数据信号线。在每种情况下都能按顺序将交流电压施加给与激活的扫描信号线连接的像素形成部。特别是在每次多条地按顺序激活扫描信号线的情况下,其条数越多,则相应地能以越短的时间将交流电压施加给全部的像素形成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在将交流电压施加给像素形成部时,断开背光源单元的电源,从而不对显示部照射背光源光。由此,当施加交流电压时,能防止错误地识别为在显示部显示有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在通过将交流电压施加给像素形成部而消除或降低极性的偏倚后,通过按顺序激活扫描信号线,能使保持在像素形成部中的数据电压向成为基准电位的数据信号线放电。由此,在使液晶显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停止的时点以后,不仅能消除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数据电压也不会继续保持在像素形成部中。其结果是,能抑制之后使液晶显示装置从停止状态复原时闪烁的产生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面,关闭信号是用于使显示部的功能停止的显示器关闭指令,如果输入显示器关闭指令,则在使保持在像素形成部中的数据电压放电后,显示部停止其功能。这样,不仅能消除或抑制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而且在数据电压放电后,液晶显示装置转换到显示器关闭期间。由此,能抑制之后使液晶显示装置从停止状态复原时闪烁的产生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面,如果输入作为关闭信号的入睡指令,则不仅能消除或抑制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而且在数据电压放电后,断开电源电路而转换到睡眠期间。这样,能消除或抑制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在数据电压放电后,还在停止提供电源电压的状态下转换到睡眠期间。由此,能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消耗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面,作为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各像素形成部的开关元件,使用由氧化物半导体形成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由此,薄膜晶体管的截止漏电流大幅降低,已写入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容的电压被保持更长期间。另外,通过施加交流电压,能利用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后的驱动部的控制降低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极性的偏倚。因此,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情况下,能抑制闪烁的产生等,并且能大幅降低用于图像显示的消耗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面,通过使用氧化铟镓锌作为形成像素形成部中包含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层的氧化物半导体,能可靠地得到上述第10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面,使交流电压的极性在1帧期间反转多次,因此能更可靠地消除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
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面,交流电压的波形为矩形波,因此能利用内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电路高效地生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14方面,通过将交流电压的振幅设为比与基于输入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中的图像的最大亮度对应的电压值大的电压,能可靠地消除或抑制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
根据本发明的第15方面,能得到与上述第1发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的中止驱动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2是用于说明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断开时的极性的偏倚的图。更详细地说,(A)是表示从电源接通起经过1秒为止的期间即t=0~1的期间的极性的偏倚的变化和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极性图案的图,(B)是表示t=1~2的期间的极性的偏倚的变化和极性图案的图,(C)是表示t=2~3的期间的极性的偏倚的变化和极性图案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用于消除电荷的偏倚的步骤的图。
图5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交流刷新期间施加交流电压从而消除极性的偏倚的动作的图。更详细地说,(A)是表示到输入入睡指令为止的极性的偏倚的图,(B)是表示交流刷新期间的极性的偏倚的消除的图。
图6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交流刷新期间施加给数据信号线的交流电压的波形的图。
图7是表示由像素形成部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积蓄电荷的偏倚的示意图,更详细地说,(A)是表示施加交流电压前的积蓄电荷的偏倚的示意图,(B)是表示施加交流电压后的积蓄电荷的偏倚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与各自的施加电压的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部不显示图像时,用于消除电荷的偏倚的步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中心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也能应用于不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说明中,将用于将表示要显示的图像的数据信号的电压作为数据电压写入像素形成部的帧期间称为“刷新帧期间”,将中止数据电压的写入的帧期间称为“中止帧期间”。此外,“1帧期间”是用于1个画面的量的刷新(数据电压的改写或写入)的期间,“1帧期间”的长度是刷新率为60Hz的一般的显示装置的1帧期间的长度即16.67ms,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0.基础研究>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前,说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由本发明人所作的基础研究。
图1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的中止驱动的一例的时序图。在该例子中,在1帧期间进行1个画面的量的数据电压的写入,在之后的59帧期间中止数据电压的写入。即,使1个刷新帧期间和59个中止帧期间交替出现地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因此,刷新率是1Hz,刷新周期为1秒。
另外,在该例子中,按每个刷新帧期间使要写入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反转。在图1中,电压极性A表示写入1个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即保持在该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中的电压)的极性,电压极性B表示写入另一像素形成部的、与在同一帧期间写入该1个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极性不同的极性的数据电压。从图1所示的电压极性A和B可知,保持在各像素形成部内的像素电容中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按每1秒反转,因此与该数据电压相当的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极性也按每1秒反转。由此,对液晶层施加的数据电压的极性的反转周期(以下简称“反转周期”)与不进行中止驱动的通常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反转周期(1帧期间=16.67ms)相比非常长。
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对液晶层施加电压而控制液晶层的光透射率来显示图像。当向该液晶层的施加电压中包含直流成分时,产生由该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以下简称“电荷的偏倚”),其结果是,产生闪烁、残像等显示不良。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交流驱动。当进行交流驱动时,如图1示出的电压极性A和B所示,通过使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极性按每规定期间(典型的是按每1帧期间)反转,能使向该液晶层的施加电压的时间的平均值(或者积分值)实质上为“0”。
但是,有时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断开的定时不同,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时间的平均值不为“0”而产生电荷的偏倚。例如在反转周期为1帧期间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从电源接通起经过了奇数帧期间的时点断开电源时,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时间的积分值不为“0”,在产生电荷的偏倚的状态下停止动作。此时的电荷的偏倚仅仅是由正负中的一方极性的电压的1帧期间(16.67ms)的施加引起的,因此不识别为产生闪烁等显示不良的原因。
与此相对,在进行图1所示的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反转周期为1秒,非常长,因此往往在电荷的偏倚大的状态下断开电源,停止动作。因此,参照图2说明断开电源时的电荷的偏倚。此外,以下,“t=0”表示电源接通的时点,“t=n”表示从电源接通起经过了n秒的时点,“t=n1~n2”表示从时点t=n1到时点t=n2为止的期间。
图2是用于说明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断开时的极性的偏倚的图。此处,“极性的偏倚”是指正极性的数据电压保持在同一像素形成部中的时间的总和与负极性的数据电压保持在该同一像素形成部中的时间的总和的差,以下以1帧期间为单位来表示,但是不限于此。该极性的偏倚由对液晶层的同一位置施加正极性的电压的帧期间的总和与施加负极性的电压的帧期间的总和的差来表示,可以说如果该差为“0”则不存在极性的偏倚。上述“电荷的偏倚”与该“极性的偏倚”对应,两者表示相同的状态。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电源接通的时点不存在极性的偏倚。
图2(A)表示从电源接通起经过1秒为止的期间即t=0~1的期间的极性的偏倚的变化和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极性图案。在图2(A)的左侧的图中用实线表示极性的偏倚的变化,图2(A)的右侧的示意图表示极性图案。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参照图1说明那样,当电源接通时,最初的1帧期间为刷新期间,之后的59帧期间为中止期间。在该59帧期间中,在其紧前的刷新期间已写入各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大致被原样保持。因此,如图2(A)所示,在t=0~1的期间,极性的偏倚单调地(直线地)增大。此外,在图2所示的极性图案中,为了说明方便,将垂直方向的像素数表示为5,将水平方向的像素数表示为6。另外,该极性图案以点反转驱动方式为前提,但是也可以是行反转驱动方式、列反转驱动方式等。
图2(B)表示t=1~2的期间的极性的偏倚的变化和极性图案。时点t=1(电源接通后经过了1秒的时点)之后的最初的1帧期间为刷新期间,通过该刷新期间的数据电压的写入使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保持在各像素形成部中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反转。如参照图1说明的那样,之后的59帧期间为中止期间,在该59帧期间中,在其紧前的刷新期间已写入各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被保持。因此,如图2(B)所示,在t=1~2的期间极性的偏倚单调地(直线地)减小,在t=2的时点极性的偏倚消除。即,到t=2的时点为止对液晶层施加正极性电压的时间的总和与施加负极性电压的时间的总和相同。这意味着在t=0~1的期间产生的极性的偏倚由在t=1~2的期间产生的极性的偏倚抵消。
图2(C)表示t=2~3的期间的极性的偏倚的变化和极性图案。时点t=2之后的最初的1帧期间为刷新期间,通过向该刷新期间的各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的写入使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极性反转。之后的59帧期间如参照图1说明的那样为中止期间。因此,如图2(C)所示,在t=2~3的期间极性的偏倚单调地(直线地)增大。此处,在时点t=3断开电源时,在极性的偏倚大的状态下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停止。因此,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下次电源接通之前,处于积蓄有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大的电荷的状态即电荷的偏倚程度大的状态。其结果是,出现之后接通电源时产生上述闪烁等问题。
可以认为,这种产生闪烁等问题是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导致的,电荷的积蓄是由于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极性的偏倚(以下,简单称为“极性的偏倚”)产生的。即使执行用于使像素电容的积蓄电荷放电的传统的关闭序列,也不能消除这种由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导致的产生闪烁等问题。
因此,以下基于上述基础研究来说明为了解决由极性的偏倚导致的产生闪烁等问题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整体构成和动作概要>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构成的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显示控制部200、驱动部300、电源电路400、显示部500以及背光源单元600。驱动部300具备作为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源极驱动器310和作为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栅极驱动器320。可以在构成显示部500的液晶面板中一体地形成有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两者或其中一者。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外部,设置有主要由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构成的主机90。如后所述,主机90对液晶显示装置100提供包含输入图像数据的数据DAT和入睡指令(SLEEPIN Command:以下简称为“Sslp”)等指令。
在显示部500形成有多条数据信号线SL、多条扫描信号线GL以及与该多条数据信号线SL和该多条扫描信号线GL对应地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形成部10。在图3中,为了方便,示出1个像素形成部10以及与其对应的1条数据信号线SL和1条扫描信号线GL。各像素形成部10具有:薄膜晶体管(TFT)11,其作为栅极端子与对应的扫描信号线GL连接并且源极端子与对应的数据信号线SL连接的开关元件进行动作;像素电极12,其与该TFT11的漏极端子连接;共用电极13,其共用地设置于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10;以及液晶层,其夹持在像素电极12和共用电极13之间,共用地设置于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10。另外,由像素电极12和共用电极13形成的液晶电容构成像素电容Cp。此外,典型的是,为了将电压可靠地保持于像素电容Cp,与液晶电容并联地设置有辅助电容,因此实际上像素电容Cp包括液晶电容和辅助电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沟道层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TFT用作TFT11。更详细地说,TFT11的沟道层由包含包括铟(In)、镓(Ga)、锌(Zn)以及氧(O)的InGaZnOx(氧化铟镓锌)的氧化物半导体形成。以下,沟道层使用InGaZnOx的TFT与沟道层使用多晶硅、非晶硅等的硅系TFT相比截止漏电流小得多。因此,能将已写入像素电容Cp的电压以维持其电压值的状态保持较长时间。此外,即使在沟道层使用例如包含铟、镓、锌、铜(Cu)、硅(Si)、锡(Sn)、铝(Al)、钙(Ca)、锗(Ge)、以及铅(Pb)中的至少1种的氧化物半导体作为InGaZnO以外的氧化物半导体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使用氧化物半导体作为TFT11的沟道层是一例,也可以代之而使用多晶硅或非晶硅等硅系半导体。
显示控制部200典型的是以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实现。显示控制部200从主机90接收包含表示要显示的图像的输入图像数据的数据DAT,根据该数据DAT生成并输出源极驱动器用控制信号Ssc、栅极驱动器用控制信号Sgc以及共用电压信号Scv等。将源极驱动器用控制信号Ssc提供给源极驱动器310,将栅极驱动器用控制信号Sgc提供给栅极驱动器320,将共用电压信号Scv提供给电源电路400。电源电路400基于共用电压信号Scv生成共用电压,并将其提供给显示部500的共用电极13。另外,断开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电源而转换到睡眠期间的入睡指令Sslp从主机90输入到显示控制部200,而且该入睡指令Sslp经由显示控制部200提供给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入睡指令Sslp和后述的显示器关闭指令Sdof称为“关闭信号”。另外,有时将转换到睡眠期间和后述的显示器关闭期间称为“至少使功能的一部分停止”。另外,电源电路400对显示控制部200中包含的平衡控制电路24等各电路、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背光源单元600等提供电源电压。
源极驱动器310根据源极驱动器用控制信号Ssc生成并输出要提供给各数据信号线SL的数据信号。源极驱动器用控制信号Ssc包含例如表示要显示的图像的数字视频信号、源极起始脉冲信号、源极时钟信号、锁存选通信号以及极性转换控制信号等。源极驱动器310根据这种源极驱动器用控制信号Ssc使其内部的未图示的移位寄存器和采样锁存电路等进行动作,将基于输入图像数据得到的数字信号在未图示的DA变换电路中变换成模拟信号,由此生成上述数据信号。
栅极驱动器320根据栅极驱动器用控制信号Sgc按规定周期反复将激活的扫描信号施加给各扫描信号线GL。栅极驱动器用控制信号Sgc包含例如栅极时钟信号和栅极起始脉冲信号。栅极驱动器320根据栅极时钟信号和栅极起始脉冲信号使其内部的未图示的移位寄存器等进行动作,由此生成上述扫描信号。
电源电路400提供为了使源极驱动器310、栅极驱动器320、显示控制部200、背光源单元600等进行动作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设置在显示部500的背面侧的背光源单元600从该背面侧向显示部500照射背光源光。此外,背光源单元600可以由显示控制部200控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控制。另外,在液晶面板是反射型的情况下,不需要背光源单元600。
如以上那样,将数据信号施加给各数据信号线SL,将扫描信号施加给各扫描信号线GL,驱动背光源单元600,由此将从主机90发送的数据DAT中包含的输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显示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部500中。
<1.2显示控制电路的构成>
如图3所示,显示控制部200包含REF/NREF辨别电路21、极性偏倚算出电路22以及平衡控制电路24,而且平衡控制电路24包含交流电压生成电路25。从主机90接收到的数据DAT被提供给REF/NREF辨别电路21和平衡控制电路24,入睡指令Sslp被提供给平衡控制电路24、源极驱动器310以及栅极驱动器320。
REF/NREF辨别电路21基于从主机90接收的数据DAT对每个帧期间判断是刷新期间(REF期间)还是中止期间(NREF期间),生成表示其判断结果的REF/NREF信号,并将其提供给极性偏倚算出电路22。另外,该REF/NREF信号经由极性偏倚算出电路22提供给平衡控制电路24。例如,当从主机90接收到的数据DAT中包含的输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与在前1帧期间要显示的图像相比有变化的情况下,判断为下一帧期间为刷新期间。另外,即使输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以下称为“输入图像”)不变化的期间、不从主机90接收新的输入图像数据的期间持续,也以按每规定期间插入刷新帧期间的方式生成REF/NREF信号。例如,在中止期间连续59帧期间的情况下,生成REF/NREF信号,以将其下一帧期间作为刷新期间。由此,每1秒插入刷新期间1次。
作为用于判断各帧期间应该是刷新期间还是应该为中止期间的方法,考虑以下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下述(1)~(5)的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也可以将这些方法中选择的方法组合起来使用。
(1)基于从主机90接收的数据DAT中包含的输入图像数据,判断每帧与前1帧相比图像是否变化,根据该判断结果判断下一帧期间是刷新期间还是中止期间。
(2)使用从主机90接收的数据DAT中包含的输入图像数据按每帧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判断各帧的运算结果与其前1帧的运算结果相比图像是否变化,根据该判断结果判断下一帧期间是刷新期间还是中止期间。作为此处的规定运算,考虑1帧的像素值的总和的算出、校验和的算出等。
(3)从主机90接收针对各帧期间表示该帧期间是刷新期间还是中止期间的专用的信号。
(4)主机90将针对各帧期间表示该帧期间是刷新期间还是中止期间的数据写入设置在显示控制部200内的特定的寄存器。
(5)将从主机90接收的数据DAT中包含输入图像的数据的帧期间判断为刷新期间,并且将不包含输入图像的数据的帧期间判断为中止期间。
(6)在从主机90接收的数据DAT中不包含输入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以定期地(按每规定时间)进行刷新的方式针对各帧期间判断该帧期间是刷新期间还是中止期间。
极性偏倚算出电路22具有用于存储表示当前时点的极性偏倚的程度的值的寄存器23。以下,将该寄存器23称为“极性偏倚计数器23”,将存储在该极性偏倚计数器23中的表示极性偏倚程度的值表示为记号“Nb”。极性偏倚算出电路22将该极性偏倚计数值Nb在初期状态下设定为“0”,在电源接通后,在最初的刷新帧期间的结束时点仅增加“1”(使值Nb仅增大“1”),之后,每次1个中止帧期间结束都增加“1”,直到出现下一刷新帧期间为止。即,按每1帧期间对极性偏倚计数值Nb进行递增计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在电源接通的时点不存在极性的偏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极性偏倚算出电路22在下一刷新帧期间结束的时点仅减小“1”(使值Nb仅减小“1”),之后,每次1个中止帧期间结束都减小“1”,直到出现下一刷新帧期间为止。即,按每1帧期间对极性偏倚计数值Nb进行递减计数。以后,极性偏倚算出电路22在每当出现刷新帧期间时交替转换对极性偏倚计数值Nb进行递增计数的动作和进行递减计数的动作。其结果是,在从电源接通的时点到当前时点进行奇数次的刷新的情况下,在当前时点以后,每当1个帧期间结束时极性偏倚计数值Nb都增加“1”,在从电源接通的时点到当前时点进行偶数次的刷新的情况下,每当1个帧期间结束时极性偏倚计数值Nb都减小“1”。
这样,将第1帧数与第2帧数的差作为表示向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极性的偏倚程度的极性偏倚计数值Nb保持在极性偏倚计数器23中,该第1帧数是与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电源接通时点的紧后已写入像素形成部10的数据电压的极性相同的极性的数据电压保持在该像素形成部中的帧期间的数量,该第2帧数是与在该接通时点的紧后已写入像素形成部10的数据电压的极性不同的极性的数据电压保持在该像素形成部中的帧期间的数量。当将入睡指令Sslp输入到平衡控制电路24时,该极性偏倚计数值Nb由平衡控制电路24读出。
平衡控制电路24在电源接通后,在从主机90输入指示转换到睡眠模式的入睡指令Sslp之前,基于从主机90接收到的数据DAT和上述REF/NREF信号控制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由此,显示部500由驱动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驱动,以显示该数据DAT中包含的输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如前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进行中止驱动。因此,基于上述REF/NREF信号,在刷新帧期间,以基于输入图像数据使保持在各像素形成部10中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反转的方式进行改写的刷新,在中止帧期间,使全部的扫描信号线GL成为非选择状态而中止刷新。在该中止期间,在不进行基于从主机90接收到的新的输入图像数据的强制的刷新(以下称为“强制刷新”)的情况下,按每规定期间进行刷新(以下,将该刷新称为“定期刷新”),进行图1所示的驱动。
<1.3用于消除极性的偏倚的动作>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中用于消除电荷的偏倚的步骤的图。如图4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部500显示图像的帧期间(图像显示期间),从主机90输入入睡指令时,液晶显示装置100在下一帧期间中止图像的显示,转换到交流刷新期间。
在交流刷新期间,平衡控制电路24控制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的动作,使得由图像显示期间结束时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消除而极性偏倚计数值Nb实质上为“0”。具体地说,在对数据信号线SL持续施加后述的交流电压Vac的状态下,每次1条地按顺序激活各扫描信号线GL。由此,使与激活的扫描信号线GL连接的像素形成部10的TFT11成为导通状态,对液晶层施加交流电压Vac。其结果是,附着到液晶分子的正和负的杂质离子的分布均匀,该像素形成部10的电荷的积蓄消除。此处,“极性的偏倚实质上为“0”是指即使施加交流电压Vac也不输入REF/NREF信号,因此极性偏倚计数器23的计数值Nb不变小,但是不存在极性的偏倚。此外,在从主机90输入入睡指令Sslp而转换到交流刷新期间时,由交流电压生成电路25生成交流电压Vac。另外,交流刷新期间通常为1帧期间,但是如果极性的偏倚计数值Nb大,也可以为2帧期间或其以上的帧期间。
另外,有时施加交流电压Vac会使人误认为在显示部500显示图像。因此,为了避免这种误认,优选在施加交流电压Vac的期间断开背光源单元600的电源,不照射背光源光。
如果通过施加交流电压Vac消除极性的偏倚的交流刷新期间结束,则入睡序列开始。在入睡序列中,首先进行黑色扫描。黑色扫描是为了使在从主机90输入入睡指令Sslp的时点保持在像素形成部10的像素电容Cp中的数据电压放电而进行的扫描。在该情况下,平衡控制电路24控制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使得保持在像素电容Cp中的数据电压放电。具体地说,在控制源极驱动器310而对各数据信号线SL持续施加0V的电压(也称为基准电位)的状态下,控制栅极驱动器320,每次1条地按顺序激活扫描信号线GL,使TFT11成为导通状态。由此,保持在像素电容Cp中的数据电压经由TFT11向数据信号线SL放电。此时,保持在像素形成部10中的图像电压被放电,因此显示部500的画面变黑,不显示图像。此外,黑色扫描的时间通常为1帧期间,但是为了使数据电压更完全地放电也可以设为更多的帧期间。
当黑色扫描结束时,关闭序列开始。在关闭序列中,平衡控制电路24断开电源电路400,停止向源极驱动器310、栅极驱动器320等各电路提供电源电压。由此,各电路停止其动作,液晶显示装置100转换到睡眠期间。此外,在使极性偏倚算出电路22的动作停止时,极性偏倚计数器23的计数值Nb初始化而成为“0”。
图5是表示通过在交流刷新期间施加交流电压Vac来消除极性的偏倚的动作的图。图5所示的动作与图1所示的情况同样,不插入强制刷新地在1秒间进行1次定期刷新,每次进行定期刷新时,使保持在各像素形成部10中的数据电压的极性反转。此外,图5的观看方式与图2中说明的观看方式相同。
图5(A)是表示在输入入睡指令Sslp之前的极性的偏倚的图。极性偏倚计数器23的计数值Nb在图5(A)中如虚线所示那样变化。此时,在t=2~3的期间的某时点(睡眠期间转移指示时点)ta,从主机90输入入睡指令Sslp。
在该睡眠期间转移指示时点ta,上述极性偏倚计数值Nb为大的值。因此,判断为产生极性的偏倚,在下一帧期间开始交流刷新期间。图5(B)是表示交流刷新期间的极性的偏倚的消除的图。如图5(B)所示,在交流刷新期间,对像素形成部10的像素电容Cp施加交流电压Vac。由此,能使附着有杂质离子的液晶分子均匀分布,能消除由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如果这种电荷的积蓄消除,则交流刷新期间结束,开始下一入睡序列。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在使极性的偏倚计数值Nb每增加1时输入入睡指令Sslp的情况。但是,使极性的偏倚计数值Nb每减小1时输入入睡指令Sslp的情况也同样,通过转换到交流刷新期间,对像素形成部10的像素电容Cp施加交流电压Vac,能消除极性的偏倚。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不管极性的偏倚的行进方向如何都用相同的方法施加交流电压Vac,能消除极性的偏倚。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刷新仅仅是定期刷新,但是不仅包含定期刷新还包含强制刷新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图6是表示在交流刷新期间对数据信号线SL施加的交流电压Vac的波形的图。如图6所示,在交流刷新期间施加的交流电压Vac的波形优选是矩形波。这是因为能利用内置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高效地生成矩形波的交流电压Vac,但是即使施加正弦波的交流电压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中止驱动的刷新帧期间和中止帧期间的频率例如为60Hz(1帧期间为16.7ms)的情况下,作为要施加的交流电压Vac的频率,优选为其5倍~15倍程度,具体为300~900Hz。而且,更优选为其8倍~10倍程度,具体为500~600Hz。这样,通过使交流电压Vac的极性在1帧期间反转多次,能更可靠地消除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此外,施加交流电压Vac的期间通常是1帧期间,但是如上述说明那样也可以是2帧期间以上。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是施加交流电压Vac直到极性偏倚计数值Nb成为“0”,但是也可以在极性偏倚计数值Nb为充分接近“0”的值(为能忽略电荷的偏倚的程度的值)的时点,上述极性偏倚计数值Nb实质上为“0”时中止交流电压Vac的施加。
另外,交流电压Vac的振幅优选为比与基于输入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的图像的最大亮度对应的电压值大的电压。通过施加这种振幅大的交流电压Vac,能更可靠地消除或抑制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此外,交流电压Vac的典型的振幅例如为±5V。
下面,说明通过施加交流电压Vac消除由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的情况。图7是表示由像素形成部10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积蓄电荷的偏倚的示意图,更详细地说,图7(A)是表示施加交流电压Vac前的积蓄电荷的偏倚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施加交流电压Vac后的积蓄电荷的偏倚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在交流刷新期间的交流电压Vac的施加前,附着有正的杂质离子的液晶分子15a和附着有负的杂质离子的液晶分子15b分别集中分布在像素形成部10内。如果在该状态下转换到睡眠期间,则转移后由不均匀的杂质离子引起的直流电压施加给液晶分子,因此当再次接通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时会出现产生上述闪烁等问题。因此,如图7(B)所示,如果施加交流电压Vac,附着有正的杂质离子的液晶分子15a和附着有负的杂质离子的液晶分子15b由于交流电压Vac而移动而均匀地分布。其结果是,像素形成部10内的电荷的积蓄消除。即使在该状态下转换到睡眠期间,由杂质离子引起的直流电压不施加给液晶分子,因此当再次接通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时不出现产生闪烁等问题。
<1.4效果>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在指示向睡眠期间的转移的入睡指令Sslp输入到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时点的表示极性的偏倚的极性偏倚计数值Nb不是“0”的情况下,平衡控制电路24控制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使得由交流电压生成电路25生成的交流电压Vac施加给各像素形成部10。由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0转换到睡眠期间的时点,消除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
另外,通过将交流电压Vac施加给像素形成部10,消除由液晶层内的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后,进行黑色扫描,由此使保持在像素形成部10中的数据电压放电。这样,施加交流电压Vac,而且进行黑色扫描,由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0转换到睡眠期间的时点,不存在施加给液晶层的直流电压,因此当液晶显示装置100从睡眠期间复原而再次显示图像时,不会出现产生由液晶的图像保留引起的残像或产生由最佳共用电压的偏差引起的闪烁的问题。
而且,在保持在像素形成部10中的数据电压被放电后,如果断开电源电路400,则液晶显示装置100转换到睡眠期间。由此,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消耗功率降低。
<1.5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各像素形成部10内的开关元件,使用沟道层包括InGaZnOx的TFT,因此截止漏电流极小。但是,作为该开关元件,在使用沟道层包括多晶硅、非晶硅等硅系半导体的TFT的情况下,TFT的截止漏电流大,因此可以省略黑色扫描,交流刷新期间结束就立刻转换到关闭序列。
<2.第2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线GL和数据信号线SL与各自的施加电压的关系的图。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交流刷新期间,为了对各像素形成部10施加交流电压Vac,每次1条地按顺序激活扫描信号线GL,按顺序使与扫描信号线GL连接的TFT11成为导通状态,对数据信号线SL施加交流电压Vac。由此,交流电压Vac经由接通状态的TFT施加给与数据信号线SL连接的像素电容Cp。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形成于像素形成部10的扫描信号线GL的条数设为n条(n是满足1≤n的整数)。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例如也可以每次3条一起地按顺序激活扫描信号线GL,每次按与这3条激活的扫描信号线GL连接的像素形成部10,对其像素电容Cp施加一次交流电压Vac。另外,通过同时激活n条扫描信号线GL,可以对全部的像素形成部10施加交流电压Vac。这样,一起激活的扫描信号线GL的条数不限于每次3条或n条,也可以每次k条(k是满足2≤k≤n的整数)一起地激活。
在该情况下,同时激活的扫描信号线GL的条数越多,与每次1条地按顺序激活的情况相比,越能缩短交流刷新期间。其结果是,能缩短从输入入睡指令Sslp到转换到睡眠期间的时间。
<3.第3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要使显示部500不显示图像时,用于消除电荷的偏倚的步骤的图。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500显示图像的帧期间(图像显示期间),当从主机90输入显示器关闭指令(Display off Command:以下简称为“Sdof”)时,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输入入睡指令Sslp的情况相同,液晶显示装置在下一帧期间中止图像显示,转换到交流刷新期间。
在交流刷新期间,平衡控制电路24控制源极驱动器310和栅极驱动器320的动作,使得图像显示期间结束时的极性的偏倚消除而电荷的积蓄实质上消除。交流刷新期间的具体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交流刷新期间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果通过在交流刷新期间施加交流电压Vac消除由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则显示器关闭序列开始。在显示器关闭序列中,首先进行显示器关闭扫描(以下简称为“关闭扫描”)。关闭扫描是为了将从主机90输入显示器关闭指令Sdof的时点的保持在像素形成部10的像素电容Cp中的数据电压向数据信号线SL放电而进行的扫描。因此,关闭扫描是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黑色扫描名称不同但实质上相同的扫描,因此省略其说明。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黑色扫描结束后,使电源电路400停止,以停止向各电路提供电源电压。但是,在显示器关闭序列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不停止各电路的动作,因此不相当于图4所示的关闭序列。因此,如果关闭扫描结束,则液晶显示装置立刻转换到显示器关闭期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关闭扫描结束时,极性偏倚计数器23的计数值Nb初始化而成为“0”。另外,交流刷新期间和关闭扫描的期间通常各为1帧期间,但是如果极性的偏倚计数值Nb大,也可以为2帧期间或更多的帧期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果输入显示器关闭指令Sdof,在显示器关闭序列开始前,转换到交流刷新期间,对各像素形成部10的像素电容Cp施加交流电压Vac。由此,由杂质离子的不均匀引起的电荷的积蓄被消除,因此显示器关闭期间结束,再次在显示部500显示图像时,能不出现产生由液晶的图像保留引起的残像或产生由最佳共用电压的偏差引起的闪烁的问题。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能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为了抑制闪烁的产生,实现显示质量的提高而使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像素形成部
11…薄膜晶体管(TFT)
12…像素电极
13…共用电极
21…REF/NREF辨别电路
22…极性偏倚算出电路
23…紧前刷新极性偏倚计数器
24…平衡控制电路
25…交流电压生成电路
100…液晶显示装置
200…显示控制部
300…驱动部
310…源极驱动器
320…栅极驱动器
400…电源电路
500…显示部
600…背光源单元
Cp…像素电容
Sslp…入睡指令(关闭信号)
Sdof…显示器关闭指令(关闭信号)。

Claims (11)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与输入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施加给显示部的液晶层而将上述输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部,其用于将与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施加给上述液晶层;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在输入使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停止的关闭信号时生成交流电压,控制上述驱动部来将上述交流电压施加给上述液晶层,
上述显示部包含多个像素形成部,上述像素形成部用于将要施加给上述液晶层的电压作为数据电压来保持,
上述显示控制部包含:
极性偏倚算出部,其求出施加给上述液晶层的电压的极性偏倚值,上述电压的极性偏倚值是保持正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时间的总和与保持负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时间的总和的差的绝对值;
交流电压生成部,其在输入上述关闭信号时,生成上述交流电压;以及
平衡控制部,其控制上述驱动部,使上述驱动部的动作在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前和输入时点以后不同,
上述平衡控制部在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后,在由上述极性偏倚算出部求出的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的上述极性偏倚值大于“0”时,控制上述驱动部来将由上述交流电压生成部生成的上述交流电压分别施加给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还包含REF/NREF辨别部,上述REF/NREF辨别部针对各帧期间判断该帧期间是将数据电压写入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的刷新期间和中止向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写入数据电压的中止期间中的哪种期间,
上述极性偏倚算出部保持基于上述REF/NREF辨别部的判断结果求出的上述极性偏倚值,将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的上述极性偏倚值输出给上述平衡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平衡控制部在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前,基于上述REF/NREF辨别部的判断结果来控制上述驱动部,使将数据电压写入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的刷新期间和中止向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写入数据电压的中止期间交替出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多条数据信号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和多条扫描信号线形成于上述显示部,连接上述像素形成部和上述驱动部,
上述平衡控制部控制驱动部来每次1条地或每次多条一起地按顺序激活上述多条扫描信号线,并且将上述交流电压施加给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背光源单元,上述背光源单元设置在上述显示部的背面侧,用于朝向上述显示部照射背光源光,
上述平衡控制部控制上述背光源单元,在上述交流电压被施加给上述像素形成部时,断开上述背光源单元的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数据信号线和扫描信号线,上述数据信号线和扫描信号线形成于上述显示部,连接上述像素形成部和上述驱动部,
在将上述交流电压施加给上述像素形成部后,为了使保持在上述像素形成部中的上述数据电压放电而控制上述驱动部来按顺序激活上述扫描信号线,使上述数据信号线的电位成为基准电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关闭信号是用于使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上述显示部的功能停止的显示器关闭指令,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在已写入上述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被放电后转换到显示器关闭期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提供电源电压的电源电路,
上述关闭信号是用于使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转换到睡眠期间的入睡指令,
如果输入入睡指令,则上述平衡控制部在使已写入上述像素形成部的数据电压放电后,驱动上述电源电路来停止提供上述电源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数据信号线和扫描信号线,上述数据信号线和扫描信号线形成于上述显示部,连接上述像素形成部和上述驱动部,
上述像素形成部包含:
像素电容,其用于保持上述数据电压;以及
开关元件,其控制端子与上述扫描信号线连接,第1导通端子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第2导通端子与上述像素电容连接,
上述开关元件包括由氧化物半导体形成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氧化物半导体包含氧化铟镓锌。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是通过将与输入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施加给显示部的液晶层而将上述输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显示于上述显示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步骤,用于将与上述输入图像数据相应的电压施加给上述液晶层;以及
极性偏倚降低步骤,在输入指示使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停止的关闭信号时,为了降低直到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为止由施加给上述液晶层的电压引起的极性的偏倚,将交流电压施加给上述液晶层,
上述极性偏倚降低步骤包含:
极性偏倚算出步骤,求出施加给上述液晶层的电压的极性偏倚值,上述电压的极性偏倚值是保持正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时间的总和与保持负极性的数据电压的时间的总和的差的绝对值;
交流电压生成步骤,在输入上述关闭信号时,生成上述交流电压;以及
平衡控制步骤,进行控制,使上述驱动步骤的动作在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前和输入时点以后不同,
在上述平衡控制步骤中,在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以后,在上述极性偏倚算出步骤中求出的上述关闭信号的输入时点的上述极性偏倚值大于“0”时,进行控制来将上述交流电压生成步骤中生成的上述交流电压分别施加给用于将要施加给上述液晶层的电压作为数据电压来保持的多个像素形成部。
CN201480061952.2A 2013-11-15 2014-11-07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56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6990 2013-11-15
JP2013-236990 2013-11-15
PCT/JP2014/079549 WO2015072402A1 (ja) 2013-11-15 2014-11-07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5647A CN105765647A (zh) 2016-07-13
CN105765647B true CN105765647B (zh) 2018-04-13

Family

ID=5305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195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65647B (zh) 2013-11-15 2014-11-07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53594B2 (zh)
JP (1) JP6293167B2 (zh)
CN (1) CN105765647B (zh)
WO (1) WO20150724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0812A1 (ja) * 2012-11-20 2014-05-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2523421B1 (ko) * 2016-03-03 2023-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8040963A (ja) * 2016-09-08 2018-03-15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表示ドライバ及び表示装置
CN107731181A (zh) * 2017-09-27 2018-0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172179B (zh) * 2017-12-14 2020-08-11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电路
JP2019184638A (ja) * 2018-04-02 2019-10-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1161686A (zh) * 2018-11-08 2020-05-15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4586B2 (en) * 2002-03-11 2005-07-05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LCD module identification
CN100399121C (zh) * 2003-01-08 2008-07-02 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0651B2 (ja) * 1999-12-10 2003-10-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駆動装置
JP2001188518A (ja) * 1999-12-28 2001-07-10 Casio Comput Co Ltd 電源装置
JP4524870B2 (ja) * 2000-06-30 2010-08-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駆動方法
ITTO20010730A1 (it) * 2001-07-24 2003-01-24 Campagnolo Srl Trasduttore di grandezze angolari.
EP1818716A3 (en) * 2003-01-08 2007-11-07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8102356B2 (en) * 2006-08-24 2012-01-24 Lg Display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JP2011085680A (ja) 2009-10-14 2011-04-28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走査線駆動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4103914A1 (ja) 2012-12-28 2014-07-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WO2014136537A1 (ja) * 2013-03-08 2014-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4586B2 (en) * 2002-03-11 2005-07-05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LCD module identification
CN100399121C (zh) * 2003-01-08 2008-07-02 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72402A1 (ja) 2017-03-16
JP6293167B2 (ja) 2018-03-14
US9953594B2 (en) 2018-04-24
US20160293126A1 (en) 2016-10-06
WO2015072402A1 (ja) 2015-05-21
CN105765647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5647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I536352B (zh) 顯示裝置
CN104094345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838440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981095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965301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ata line drive circuit, and drive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553617B (z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26533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4798126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081445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200304112A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5027189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517628B (zh) 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04094346A (zh) 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4094347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641409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958655A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和像素单元
US916551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therefor
US934933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US2015002250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therefor
US9997120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gate floating for reducing flicker
CN101939779B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
US8878832B2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device
KR10126470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US962692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