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6352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6352B
TWI536352B TW101129084A TW101129084A TWI536352B TW I536352 B TWI536352 B TW I536352B TW 101129084 A TW101129084 A TW 101129084A TW 101129084 A TW101129084 A TW 101129084A TW I536352 B TWI536352 B TW I5363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fresh rate
display device
polarity inversion
source signal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9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2539A (zh
Inventor
高橋浩三
齊藤浩二
藤岡章純
中田淳
柳俊洋
Original Assignee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12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2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6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63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09G2340/0435Change or adaptation of the frame 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顯示裝置。
近年來,盛行活用以液晶顯示裝置為代表之薄型、輕量、及低消耗電力之顯示裝置。此種顯示裝置顯著搭載於例如行動電話、智慧型電話、PDA(便攜式資訊終端)、電子書、膝上型個人電腦等。又,今後期待更薄型之顯示裝置即電子紙之開發及普及亦急速發展。此種狀況中,在各種顯示裝置中,降低消耗電力、與提高顯示畫質成為共通之課題。
因此,關於顯示裝置,發明有以解決如此之課題為目的之各種技術。
例如,下述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在使顯示資料之極性以顯示列單位反轉之液晶顯示裝置中,以抑制串擾為目的,使顯示資料之反轉間隔以每一圖框而不同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公報「日本特開平05-061440號公報(公開日:1993年3月12日)」
先前,為使顯示圖像為更高畫質者,使用增加每單位時間之圖框數之技術。例如,在顯示動畫時,使每一秒之圖 框數從60(即,60 fps)增加至120(即,120fps),藉此可表現更流暢之動作,且可抑制產生閃爍等之顯示異常。然而,隨著每單位時間之圖框數之增加,相應地,驅動顯示面板之次數增加,故消耗電力增加。因此,在重視消耗電力之減少之情形時,相反地,使用減少每單位時間之圖框數之技術。然而,如此般減少每單位時間之圖框數之情形時,顯然容易產生閃爍等之顯示異常。如此般,在先前之技術中,無法一面抑制顯示畫質之下降,一面減少消耗電力。
本發明係鑑於前述之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以更低消耗電力獲得更高顯示畫質之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為解決上述之課題,其特徵為具備:顯示面板,其包含複數個閘極信號線,以與該複數個閘極信號線交叉的方式配置之複數個源極信號線,及與該複數個閘極信號線與該複數個源極信號線之交叉部對應配置之複數個像素;信號線驅動電路,其係對前述複數個像素之各者,經由對應之源極信號線供給源極信號;刷新率變更機構,其係變更前述顯示面板之刷新率;及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其係根據前述刷新率之變更,而變更前述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及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即使因刷新率之變更而消耗電力降低且顯示畫質下降之情形,藉由變更源極信號之反轉週期,仍可抑制顯示畫質之下降。又,根據本發明之顯示 裝置,即使因刷新率之變更而顯示畫質提高且消耗電力增加之情形,藉由變更源極信號之反轉週期,仍可抑制消耗電力之增加。因此,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可一面減少消耗電力,一面抑制顯示畫質之下降。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由於可抑制由刷新率之變更導致之顯示畫質之下降及消耗電力之降低,故將發揮可以更低消耗電力獲得更高顯示畫質之效果。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1)
首先,參照圖1及圖2,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進行說明。
(顯示裝置之構成)
首先,參照圖1說明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1之構成例。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1之整體構成之圖。如圖1所示,顯示裝置1具備顯示面板2、掃描線驅動電路4、信號線驅動電路6、共通電極驅動電路8、時序控制器10、及電源產生電路12。
在本實施形態中,採用主動矩陣型液晶顯示裝置作為顯示裝置1。因此,本實施形態之顯示面板2為主動矩陣型液晶顯示面板,上述之其他構成要件為用以驅動該液晶顯示面板者。
(顯示面板)
顯示面板2具備複數個像素、複數個閘極信號線G、及複數個源極信號線S。
複數個像素包含複數個像素行及複數個像素列,且配設成所謂格柵狀。
複數個閘極信號線G並設於像素行方向(沿著像素行之方向)。複數個閘極信號線G之各者相對複數個像素列中對應之像素列之各個像素電性連接。
複數個源極信號線S並設於像素列方向(沿著像素列之方向),任一者皆與複數個閘極信號線G之各者正交。複數個源極信號線S之各者相對複數個像素行中對應之像素行之各個像素電性連接。
在圖1所示之例中,於顯示面板2上設置有配設成N行×M列之複數個像素,因應於此,設置有N條源極信號線S、及M條閘極信號線G。
(掃描線驅動電路)
掃描線驅動電路4依序選擇複數個閘極信號線G進行掃描。具體而言,掃描線驅動電路4依序選擇複數個閘極信號線G,對所選擇之閘極信號線G,供給用以將該閘極信號線G上之各像素所具備之開關元件(TFT)切換成接通之接通電壓。
(信號線驅動電路)
信號線驅動電路6在已選擇閘極信號線G期間,對該閘極信號線G上之各像素,從對應之源極信號線S,供給與圖像資料對應之源極信號。若具體說明,則信號線驅動電路6 係基於所輸入之影像信號,算出應向所選擇之閘極信號線G上之各像素輸出之電壓之值,從源極輸出放大器向各源極信號線S輸出該值之電壓。其結果,對所選擇之閘極信號線G上之各像素供給源極信號,從而寫入源極信號。
(共通電極驅動電路)
共通電極驅動電路8對設置於複數個像素之各者上之共通電極,供給用以驅動該共通電極之特定之共通電壓。
(時序控制器)
於時序控制器10中,從外部(在圖1所示之例中,為系統側控制部30)輸入影像信號。此處所指之影像信號,包含有時脈信號、同步信號、及圖像資料信號。且,如圖1中實線箭頭所示,時序控制器10對各驅動電路輸出用於各驅動電路同步動作之各種控制信號。
例如,時序控制器10對掃描線驅動電路4,供給閘極開始脈衝信號、閘極時脈信號GCK、及閘極輸出控制信號GOE。掃描線驅動電路4接收閘極開始脈衝信號後,開始複數個閘極信號線G之掃描。且,掃描線驅動電路4根據閘極時脈信號GCK及閘極輸出控制信號GOE,對各閘極信號線G依序供給接通電壓。
又,時序控制器10對信號線驅動電路6,輸出源極開始脈衝信號、源極鎖存選通信號、及源極時脈信號。信號線驅動電路6基於源極開始脈衝信號,根據源極時脈信號將所輸入之各像素之圖像資料儲存於暫存器中,且根據此後之源極鎖存選通信號,對各源極信號線S供給與圖像資料 對應之源極信號。
(電源產生電路)
電源產生電路12由從外部(在圖1所示之例中,為系統側控制部30)供給之輸入電源,產生掃描線驅動電路4、信號線驅動電路6、及共通電極驅動電路8所需之各個電壓。且,如圖1中虛線箭頭所示,電源產生電路12對掃描線驅動電路4、信號線驅動電路6、及共通電極驅動電路8之各者供給所產生之電壓。
(顯示裝置之進一步之功能)
此處,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進而具備刷新率變更部15及極性反轉控制部20。例如,在圖1所示之例中,於顯示裝置1中設置有刷新率變更部15及極性反轉控制部20,作為時序控制器10之1個功能。
(刷新率變更部15)
刷新率變更部15係變更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所謂刷新率,係顯示改寫顯示面板2之顯示之頻率者。例如,刷新率為「60 Hz」之情形,於1秒內改寫60次顯示面板2之顯示(即,於1秒內顯示60圖框),刷新率為「120 Hz」之情形,於1秒內改寫120次顯示面板2之顯示(即,於1秒內顯示120圖框)。
一般而言,在顯示面板中,刷新率越高,顯示畫質越佳,另一方面,由於改寫之頻率增高,故消耗電力增加。因此,有如下之情形:例如,顯示動畫之情形或選擇高畫質模式之情形等、優先顯示畫質之情形時,較高地設定刷 新率,顯示靜畫之情形或選擇低消耗電力模式之情形等、優先低消耗電力之情形時,較低地設定刷新率。
因此,刷新率變更部15變更刷新率之時序、或變更至哪一刷新率,係例如由外部(例如,系統控制部30)決定,且由來自該外部之控制信號指示。
例如,外部在某顯示期間結束後之垂直返馳期間,對顯示裝置1發送自下一個顯示期間變更刷新率之趣旨之控制信號。藉此,顯示裝置1不會延遲,即可開始基於變更後之刷新率之該下一個顯示期間之顯示。
變更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後,顯示裝置1之各部分根據來自時序控制器10之各種控制信號,以使顯示面板2以變更後之刷新率進行顯示動作之方式,驅動顯示面板2。
當然,顯示裝置1在顯示動畫等包含複數個圖框之影像之情形下,顯示與變更後之刷新率對應之數之圖框。
具備圖框記憶體之情形時,顯示裝置1只要從儲存於圖框記憶體之複數個圖框中,擷取與變更後之刷新率對應之數之圖框而將其顯示即可。
例如,以刷新率「30 Hz」顯示包含60圖框之影像之情形時,顯示裝置1只要從該60圖框中擷取30圖框而將其顯示即可。
另一方面,顯示裝置1不具備圖框記憶體之情形時,例如,顯示裝置1每次只要根據變更後之刷新率,取捨選擇從外部發送來之圖框並將其顯示即可。
或,亦可以使顯示裝置1可不進行如此之控制之方式, 以變更刷新率之時序,從外部發送與變更後之刷新率對應之數之圖框。即,外部可使發送至顯示裝置1之影像信號之時脈頻率配合變更後之刷新率進行變更。
(極性反轉控制部20)
極性反轉控制部20根據此種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之變更,而變更顯示面板2上寫入複數個像素之各者之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的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
如已說明般,對複數個像素之各者寫入源極信號係藉由信號線驅動電路6進行。該信號線驅動電路6可對複數個像素之各者,一面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一面供給源極信號。
由信號線驅動電路6進行之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方式有多種。例如,由信號線驅動電路6進行之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方式中,包含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不同的複數種極性反轉方式。又,由信號線驅動電路6進行之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方式中,包含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不同的複數種極性反轉方式。
極性反轉控制部20根據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之變更,將由信號線驅動電路6進行之極性反轉方式變更為上述之複數種極性反轉方式中之任一者。藉此,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變更顯示面板2上寫入複數個像素之各者之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的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
所謂「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係顯示在顯示面板2中以何圖框單位使設置於該顯示面板2之複數個像 素之各者之極性反轉者。
例如,將該時間週期設為「每2圖框」之情形時,顯示面板2之各個像素係以「+、+、-、-、+、+、-、-、...」的方式,以每2圖框切換寫入正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與寫入負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
另一方面,所謂「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係表示在顯示面板2之平面上之某一方向上,以何像素單位使像素之極性反轉者。
例如,將該空間週期設為「每2像素」之情形時,在顯示面板2之平面上之某一方向上,像素之配置為以「+、+、-、-、+、+、-、-、...」的方式,以每2圖框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
作為決定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進行之變更後之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之方法,可考慮各種之方法,且可採用任一種方法。
例如,極性反轉控制部20亦可具有使刷新率、與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預先相關聯之參照表格。該情形下,極性反轉控制部20藉由參照該參照表格,根據變更後之刷新率,可決定變更後之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
又,極性反轉控制部20亦可具有根據刷新率而算出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之算出邏輯。該情形下,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根據從外部指示之變更後之刷新率,算出變更後之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
又,極性反轉控制部20亦可具有根據刷新率之變更率而 算出變更後之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之算出邏輯。該情形下,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根據刷新率變更率,算出變更後之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
另,變更後之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係由外部(例如,系統控制部30)決定,且可從該外部,藉由控制信號對極性反轉控制部20進行指示。
(極性反轉方式之一例)
此處,參照圖2,就本實施形態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進行說明。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之概念圖。
本實施形態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進行「變更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之情形,變更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之極性反轉控制。
例如,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進行「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降低之情形,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縮短」之極性反轉控制。
又,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進行「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增大之情形,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延長」之極性反轉控制。
在圖2所示之例中,首先,將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設定為「60 Hz」。因應於此,極性反轉方式設定為「2點反轉」。該「2點反轉」係將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設為每2像素之極性反轉方式,亦稱為「2H點反轉」。
其後,於時刻t1,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60 Hz」下降 至「30 Hz」。即,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下降至低於「35 Hz」者。因應於此,於時刻t1,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極性反轉方式從「2點反轉」變更為「1點反轉」。該極性反轉方式「1點反轉」係將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設為每1像素之極性反轉方式。即,於時刻t1,隨著刷新率降低,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縮短。
進而,於時刻t2,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30 Hz」上升至「120 Hz」。即,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上升至高於「65 Hz」者。因應於此,於時刻t2,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極性反轉方式從「1點反轉」變更為「源極反轉」。該極性反轉方式「源極反轉」係將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設為每1像素行之極性反轉方式。即,於時刻t2,隨著刷新率增大,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延長。
(實施形態2)
接著,參照圖3,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進行說明。實施形態2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中,關於以下說明之點以外之點,由於與至此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相同,故省略說明。以下,就與至此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之不同點進行說明。
(極性反轉方式之另一例)
此處,就實施形態2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進行說明。圖3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的概念圖。
本實施形態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進行「變更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之情形,變更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 期」之極性反轉控制。
例如,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進行「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降低之情形,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縮短」之極性反轉控制。
又,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進行「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增大之情形,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延長」之極性反轉控制。
在圖3所示之例中,首先,將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設定為「60 Hz」。因應於此,極性反轉方式設定為「每2點反轉」。該「每2點反轉」係將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設為每2圖框之極性反轉方式。
其後,於時刻t1,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60 Hz」下降至「30 Hz」。即,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下降至低於「35 Hz」者。因應於此,於時刻t1,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極性反轉方式從「每2圖框反轉」變更為「每1圖框反轉」。該「每1圖框反轉」係將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設為每1圖框之極性反轉方式。即,於時刻t1,隨著刷新率降低,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縮短。
此處所言之「使時間週期縮短」意為極性反轉之單位圖框數減少之相對意義者,而並非極性反轉之執行時刻提早之絕對意義者。
進而,於時刻t2,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30 Hz」上升至「120 Hz」。即,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上升至高於「65 Hz」者。因應於此,於時刻t2,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 極性反轉方式從「每1圖框反轉」變更為「每4圖框反轉」。該「每4圖框反轉」係將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設為每4圖框之極性反轉方式。因此,於時刻t2,隨著刷新率增大,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延長。
此處所言之「使時間週期延長」係指極性反轉之單位圖框數增多之相對意義者,而並非極性反轉之執行時刻推遲之絕對意義者。
以下,參照圖4~7,就極性反轉方式具體進行說明。此處,使用設置於顯示面板2之一部分之像素即配設為6像素行×4像素列之複數個像素,說明各極性反轉方式。
圖4係顯示藉由極性反轉方式「2點反轉」寫入源極信號之狀態之顯示面板2之圖。圖5係顯示藉由極性反轉方式「1點反轉」寫入源極信號之狀態之顯示面板2之圖。圖6及圖7係顯示藉由極性反轉方式「源極反轉」寫入源極信號之狀態之顯示面板2之圖。
在圖4~7中,「+」所示之像素係表示對該像素寫入正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所示之像素係表示對該像素寫入負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又,在圖4~7任一者中,在(a)、(b)中,在複數個像素之各個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點上不同。
(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
如圖4所示,根據極性反轉方式「2點反轉」,各像素行之像素之配置成為源極信號之極性以「+、+、-、-」、或「-、-、+、+」的方式以每2像素進行反轉者。
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根據極性反轉方式「1點反轉」,各像素行之像素之配置成為源極信號之極性以「+、-、+、-」、或「-、+、-、+」的方式以每1像素進行反轉者。
再者,如圖6所示,根據極性反轉方式「源極反轉」,各像素行之像素之配置以「+、+、+、+」、或「-、-、-、-」的方式,全部像素之源極信號之極性相同。又,顯示面板2之像素行之配置成為源極信號之極性以「+、-、+、-」、或「-、+、-、+」的方式以每1像素行進行反轉者。
圖7所示之顯示面板2雖與圖6所示之顯示面板2同樣為利用極性反轉方式「源極反轉」者,但連接於各源極信號線S之複數個像素之配置與圖6所示之顯示面板2不同。具體而言,圖6所示之顯示面板2,連接於同一源極信號線S之複數個像素於同一像素行上並列配置,與此相對,圖7所示之顯示面板2,連接於同一源極信號線S之複數個像素於包夾源極信號線S而設置於左右之2個像素行上交替並列配置。
藉此,圖7所示之顯示面板2雖採用極性反轉方式「源極反轉」,但如極性反轉方式「1點反轉」般,各像素行之像素之配置成為源極信號之極性以「+、-、+、-」、或「-、+、-、+」的方式以每1像素進行反轉者。
如此般,顯示裝置1應用之極性反轉方式中包含有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不同之複數個極性反轉方式,應用哪一極性反轉方式,係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控 制,根據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之變更而決定。
(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
圖4所示之極性反轉方式「2點反轉」、圖5所示之極性反轉方式「1點反轉」、及圖6、7所示之極性反轉方式「源極反轉」之任一情形,顯示面板2皆以某一時間週期切換(a)所示之狀態、與(b)所示之狀態。即,在顯示面板2中,複數個像素之各個極性係以某一時間週期進行切換。
例如,若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設定極性反轉方式「每1圖框反轉」,則顯示面板2之各個像素以「+、-、+、-、+、-、+、-、...」的方式,以每1圖框切換寫入正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與寫入負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
又,若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設定極性反轉方式「每2圖框反轉」,則顯示面板2之各個像素以「+、+、-、-、+、+、-、-、...」的方式,以每2圖框切換寫入正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與寫入負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
又,若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設定極性反轉方式「每4圖框反轉」,則顯示面板2以「+、+、+、+、-、-、-、-、...」的方式,以每4圖框切換寫入正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與寫入負極之源極信號之狀態。
如此般,顯示裝置1應用之極性反轉方式中包含有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不同之複數個極性反轉方式,應用哪一極性反轉方式,係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控制,根據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之變更而決定。
(效果)
如上所述,實施形態1及2之顯示裝置1採用根據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之變更而變更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之構成。
特別是,刷新率降低之情形,實施形態1及2之顯示裝置1採用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縮短之構成,刷新率增大之情形,採用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延長之構成。
藉此,實施形態1及2之顯示裝置1,即使在因刷新率降低而導致顯示畫質下降之情形下,藉由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縮短,仍可抑制其顯示畫質之下降。又,實施形態1及2之顯示裝置1,即使在因刷新率增大而導致消耗電力增加之情形下,藉由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延長,仍可抑制其增加。
再者,實施形態1及2之顯示裝置1係採用刷新率低於35 Hz之情形、及刷新率高於65 Hz之情形時變更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之構成。
藉此,容易產生閃爍等之顯示異常之情形、或消耗電力容易增加之情形等,實施形態1及2之顯示裝置1可以更適當之時序,變更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
(實施形態3)
接著,參照圖8,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進行說明。實施形態3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中,關於以下說明之點以外之點,由於與至此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相同,故省略說明。以下,就與至此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之不同點進行說明。
(極性反轉方式之一例)
此處,就實施形態3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進行說明。圖8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極性反轉方式之另一變更例的概念圖。
本實施形態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進行「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降低之情形,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逐步縮短」之極性反轉控制。
在圖8所示之例中,首先,將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設定為「60 Hz」。因應於此,將極性反轉方式設定為「源極反轉」。
其後,於時刻t1,使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60 Hz」下降至「30 Hz」。因應於此,於時刻t1,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將極性反轉方式從「源極反轉」變更為「8點反轉」。
接著,於時刻t2,保持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為「30 Hz」,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將極性反轉方式從「8點反轉」變更為「2點反轉」。
再者,於時刻t3,保持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為「30 Hz」,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將極性反轉方式從「2點反轉」變更為「1點反轉」。
即,在此例中,極性反轉控制部20並非隨著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60 Hz」下降至「30 Hz」而將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從1像素行直接縮短至1像素,而是從1像素行逐步(即,階段性地)縮短至8像素、2像素、1像素。
雖未特別例示,但實施形態3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亦可進行「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增大之情形,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逐步延長」之極性反轉控制。
(實施形態4)
接著,參照圖9,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進行說明。實施形態4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中,關於以下說明之點以外之點,由於與至此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相同,故省略說明。以下,就與至此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之不同點進行說明。
(極性反轉方式之一例)
此處,就實施形態4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進行說明。圖9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的概念圖。
本實施形態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可進行「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增大之情形,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逐步延長」之極性反轉控制。
在圖9所示之例中,首先,將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設定為「60 Hz」。因應於此,將極性反轉方式設定為「每1圖框反轉」。
其後,於時刻t1,使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60 Hz」上升至「180 Hz」。因應於此,於時刻t1,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將極性反轉方式從「每1圖框反轉」變更為「每2圖框反轉」。
接著,於時刻t2,保持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為「180 Hz」,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將極性反轉方式從「每2圖 框反轉」變更為「每3圖框反轉」。
即,在此例中,極性反轉控制部20並非隨著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60 Hz」增大至「180 Hz」而將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從每1圖框直接延長至每3圖框,而是從每1圖框逐步延長至每2圖框、每3圖框。
雖未特別例示,但實施形態4之極性反轉控制部20亦可進行「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降低之情形,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逐步縮短」之極性反轉控制。
(效果)
如上所述,實施形態3、4之顯示裝置1係採用根據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之變更而逐步變更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之構成。藉此,實施形態3、4之顯示裝置1可抑制變更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時之賦與使用者之視覺上之不協調感。
另,如上所述,採用逐步變更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之構成之情形時,應用變更中途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之期間較佳為將其圖框數設為偶數。
例如,在圖8所示之例中,作為變更中途之空間週期而應用「每8像素」之期間t1~t2、及作為變更中途之空間週期而應用「每2像素」之期間t2~t3之各者,較佳為將其圖框數設為偶數。
又,在圖9所示之例中,作為變更中途之時間週期而應用「每2圖框」之期間t1~t2,較佳為將其圖框數設為偶數。
藉此,例如,在上述變更中途之期間,採用以每1圖框之時間週期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方式的情形時,藉由將該期間之圖框數設為2之倍數(即偶數),可對複數個像素之各者,各以相同次數寫入正極之源極信號與負極之源極信號。
又,例如,在上述變更中途之期間,採用以每2圖框之時間週期使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方式的情形時,藉由將該期間之圖框數設為4之倍數(即偶數),可對複數個像素之各者,各以相同次數寫入正極之源極信號與負極之源極信號。
即,藉由將上述變更中途之期間之圖框數設為偶數,可對複數個像素之各者,消除寫入該像素之源極信號之極性之偏移。
(實施形態5)
接著,參照圖10,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5進行說明。實施形態5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中,關於以下說明之點以外之點,由於與至此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相同,故省略說明。以下,就與至此所說明之顯示裝置1之不同點進行說明。
(刷新率之變更例)
此處,就實施形態5之刷新率變更部15之刷新率變更例進行說明。圖10係顯示實施形態5之刷新率變更部15之刷新率變更例之概念圖。
如已說明般,本實施形態之刷新率變更部15可將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變更為30 Hz、60 Hz、120 Hz、180 Hz等。
本實施形態之刷新率變更部15,進而,降低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之情形,藉由設置暫停期間,而可降低刷新率。
在圖10所示之例中,首先,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設定為通常驅動用之刷新率即「60 Hz」。因應於此,極性反轉方式設定為「2點反轉」。
其後,於時刻t1,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60 Hz」下降至「1 Hz」。因應於此,於時刻t2,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極性反轉方式從「2點反轉」變更為「1點反轉」。
接著,於時刻t2,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1 Hz」上升至「60 Hz」。因應於此,於時刻t2,藉由極性反轉控制部20,極性反轉方式從「1點反轉」變更為「源極反轉」。
上述中,藉由特別設置不驅動顯示面板2之暫停期間,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60 Hz」下降至「1 Hz」。
具體而言,於1秒內,設置寫入圖像資料之期間為「1圖框」大小(即,60分之1秒),設置不進行圖像資料之寫入之暫停期間為「59圖框」大小(即,60分之59秒),藉此,使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為「1 Hz」。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亦可藉由相同之方法,將刷新率變更為「1 Hz」以外者。例如,若將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從「60 Hz」下降至「30 Hz」,則可藉由例如於1秒內,設置寫入圖像資料之期間為「30圖框」大小(即,60分之30秒),設置不進行圖像資料之寫入之暫停期間為「30圖框」大小(即,60分之30秒),而使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為「30 Hz」。
如此般,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藉由設置不進行圖像資料之寫入之暫停期間,可降低刷新率。藉此,相較於不設置暫停期間而降低刷新率,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可進一步減少消耗電力。
特別是,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如後所述,對各像素採用使用斷開特性非常優良之氧化物半導體之TFT,可長時間維持對各像素寫入有圖像資料之狀態,故,即使藉由此類方法降低刷新率之情形,仍可維持高顯示畫質。
(像素之構成)
就顯示面板2具備之像素之構成進行說明。圖11係顯示顯示面板2具備之像素之構成之圖。在圖2中,顯示有顯示面板2具備之複數個像素中2個像素(像素(n,m)及像素(n+1,m))之構成。像素(n,m)係顯示連接於源極信號線S(n)及閘極信號線G(m)之像素。像素(n+1,m)係顯示連接於源極信號線S(n+1)及閘極信號線G(m)之像素。另,關於顯示面板2具備之其他像素,亦為與該等像素相同之構成。
如圖2所示,像素具備作為開關元件之TFT200。TFT200之閘極電極連接於對應之閘極信號線G。又,TFT200之源極電極連接於對應之源極信號線S。且,TFT200之汲極電極連接於液晶電容C1c及保持電容Ccs。
對該像素寫入像素資料時,首先,對TFT200之閘極電極,由閘極信號線G供給接通電壓。藉此,TFT200切換成接通狀態。
且,TFT200為接通狀態時,由對應之源極信號線S供給源極信號後,該源極信號從TFT200之汲極電極,被供給至液晶電容C1c之像素電極及保持電容Ccs。
如此般,藉由將源極信號供給至液晶電容C1c之像素電極,在該像素中,封入液晶電容C1c之像素電極與共通電極之間之液晶的排列方向,會根據所供給之源極信號之電壓位準與供給至共通電極之電壓位準的差分而產生變化,並顯示與該差分對應之圖像。
又,藉由將源極信號供給至保持電容Ccs,而於保持電容Ccs儲存與該源極信號之電壓對應之電荷。且,藉由儲存於保持電容Ccs之電荷,該像素在某程度期間,可維持顯示圖像之狀態。
在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1中,作為TFT200,係採用使用所謂氧化物半導體之TFT,尤其是,顯示裝置1採用使用包含銦(In)、鎵(Ga)、及鋅(Zn)之氧化物即所謂IGZO(InGaZnOx)作為上述氧化物半導體之TFT。
(TFT特性)
圖12係顯示各種TFT之特性。在該圖12中,顯示使用氧化物半導體之TFT、使用a-Si(amorphous silicon:非晶矽)之TFT、及使用LTPS(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低溫多晶矽)之TFT之各個特性。
在圖12中,橫軸(Vgh)表示上述各TFT中供給至閘極之接通電壓之電壓值,縱軸(Id)表示上述各TFT之源極-汲極間之電流量。
尤其是,圖中顯示為「TFT-on」之期間係表示與接通電壓之電壓值對應而成為接通狀態之期間,圖中顯示為「TFT-off」之期間係表示與接通電壓之電壓值對應而成為斷開狀態之期間。
如圖12所示,使用氧化物半導體之TFT相較於使用a-Si之TFT,接通狀態時之電子遷移率較高。
圖示省略,具體而言,使用a-Si之TFT,其TFT-on時之Id電流為1 uA,與此相對,使用氧化物半導體之TFT,其TFT-on時之Id電流為20~50 uA左右。
自該點獲知,使用氧化物半導體之TFT較使用a-Si之TFT,接通狀態時之電子遷移率高20~50倍左右,接通特性非常優良。
如已說明般,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於各像素中採用使用此種氧化物半導體之TFT。
藉此,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因TFT之接通特性優良而可以更小型之TFT驅動像素,故,在各像素中,可使TFT所占面積之比例縮小。即,可提高各像素之開口率,從而提高背光光之透射率。其結果,由於可採用消耗電力較少之背光源,或抑制背光源之亮度,故可減少消耗電力。
又,由於TFT之接通特性優良,亦可使對各像素寫入源極信號之時間進一步短時間化,故可容易提高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
又,如圖12所示,使用氧化物半導體之TFT,斷開狀態 時之洩漏電流小於使用a-Si之TFT。
圖示省略,具體而言,使用a-Si之TFT,其TFT-off時之Id電流為10 pA,與此相對,使用氧化物半導體之TFT,其TFT-off時之Id電流為0.1 pA左右。
自該點獲知,使用氧化物半導體之TFT,斷開狀態時之洩漏電流係使用a-Si之TFT之100分之1左右,幾乎不會產生洩漏電流,係斷開特性非常優良者。
藉此,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因TFT之斷開特性優良而可長時間維持顯示面板之複數個像素之寫入有各個源極信號之狀態,故可容易降低顯示面板2之刷新率。
(閃爍之抑制效果)
圖13係顯示對某顯示裝置之閃爍之辨識實驗之實驗結果。發明者們係實驗在某顯示裝置中,是否可一面以適當手工操作設定變更顯示面板之刷新率及源極信號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一面針對刷新率及空間週期之複數個組合之各者,於顯示面板上目測辨識閃爍。
在該實驗中,係使用顯示面板之圖像解析度為「1280×800」且採用使用a-Si之TFT作為各像素之TFT之10.1型之液晶顯示裝置為實驗對象。
如圖13所示,根據該實驗結果判明:將顯示面板之刷新率設為「40 Hz」以上之情形,無論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完全無法辨識閃爍。
另一方面,將顯示面板之刷新率設為「35 Hz」以下之情形,能夠辨識閃爍,尤其是刷新率越低,閃爍之辨識度 越高。
又,將顯示面板之刷新率設為「35 Hz」以下之情形,越縮短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越可降低閃爍之辨識度。
即,根據該實驗結果判明,降低刷新率之情形,顯示畫質雖下降,但藉由縮短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可抑制顯示畫質之下降。尤其是在將刷新率設為「35 Hz」以下之低頻率之情形下,抑制顯示畫質下降之必要性較高。
因此,根據該實驗結果證明:採用「因應刷新率降低而縮短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之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係可一面藉由降低刷新率而減少消耗電力,一面藉由縮短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而抑制顯示畫質之下降之顯示裝置。
尤其是採用「刷新率下降至低於30 Hz者之情形,變更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之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係可以更適當之時序進行上述變更之顯示裝置。
(消耗電力之削減效果)
圖14係以表顯示某顯示裝置之消耗電力特性者。圖15係以圖表顯示圖14所示之消耗電力特性者。
該消耗電力特性係採用使用氧化物半導體之TFT作為各像素之TFT之10.8型之液晶顯示裝置者。
根據該消耗電力特性獲知,越降低顯示面板之刷新率,可越減少消耗電力。
又,根據該消耗電力特性獲知,無論刷新率,藉由將極性反轉方式從「2H點反轉」變更為「源極反轉」,亦可減少消耗電力。
即,根據該消耗電力特性獲知,藉由降低顯示面板之刷新率,藉由變更極性反轉方式,均可減少消耗電力。
此處,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設定「源極反轉」作為極性反轉方式,設定「60 Hz」作為刷新率。此時,顯示裝置之消耗電力為「417.78 mW」。
且,在上述顯示裝置中,使刷新率降低至「30 Hz」。此時,顯示裝置之消耗電力為「309.87 mW」,消耗電力減少「107.91 mW」。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為抑制隨著上述刷新率之變更之顯示畫質之下降,進而將極性反轉方式從「源極反轉」變更為「2H點反轉」。此時,顯示裝置之消耗電力為「416.79 mW」,消耗電力增加「106.92 mW」。
由於該消耗電力之增加量少於由上述刷新率之變更引起之消耗電力之減少量,故,結果一面減少消耗電力,一面抑制顯示畫質之下降。
自該點獲知,即使為抑制由刷新率降低導致之顯示畫質之下降而消耗電力增加,該增加量可不超過由刷新率降低導致之消耗電力之減少量。
因此,可證明:採用「藉由降低刷新率,減少消耗電力,藉由縮短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抑制顯示畫質之下降」之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係可一 方面減少消耗電力並抑制顯示畫質之下降之顯示裝置。
另,自圖14及圖15明瞭:在將刷新率設為「65 Hz」以上之高頻率之情形下,減少消耗電力之必要性較高。
因此,可證明:採用「刷新率高於65 Hz之情形,變更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之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係可以更適當之時序進行上述變更之顯示裝置。
(補充說明)
以下,雖已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在請求項所示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之變更。即,本發明之技術範圍亦涵蓋將在請求項所示之範圍內適當變更之技術步驟加以組合而獲得之實施形態。
例如,實施形態所示之刷新率、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等之各設定值,僅為單純之例示。因此,該等設定值係當然可根據顯示裝置之特性等而變更成適當之值者。
又,在實施形態中,作為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之設定單位,雖設為像素行方向之像素單位、及像素行單位,但並非限於此,亦可為像素列方向之像素單位、像素列單位、畫面單位(圖框單位)、包含複數行×複數列之像素之區塊單位等。
又,在實施形態中,雖已說明將本發明應用於對各像素採用使用氧化物半導體之TFT之顯示裝置之例,但並非限於此,對各像素中採用使用a-Si之TFT、或使用LTPS之TFT等之其他TFT之顯示裝置,亦可應用本發明。
(總結)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為解決上述之課題,其特徵為具備:顯示面板,其具有複數個閘極信號線、以與該複數個閘極信號線交叉的方式配置之複數個源極信號線、及與該複數個閘極信號線與該複數個源極信號線之交叉部對應配置之複數個像素;信號線驅動電路,其係對前述複數個像素之各者,經由對應之源極信號線供給源極信號;刷新率變更機構,其係變更前述顯示面板之刷新率;及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其係根據前述刷新率之變更,變更前述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及空間週期中至少任一者。
根據本顯示裝置,即使因刷新率之變更而消耗電力降低且顯示畫質下降之情形,藉由變更源極信號之反轉週期,仍可抑制顯示畫質之下降。又,根據本顯示裝置,即使因刷新率之變更而顯示畫質提高且消耗電力增加之情形,藉由變更源極信號之反轉週期,仍可抑制消耗電力之增加。因此,根據本顯示裝置,可一方面減少消耗電力,並抑制顯示畫質下降。
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刷新率降低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縮短前述空間週期。
根據該構成,即使因刷新率降低而顯示畫質下降之情形,藉由縮短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仍可抑制顯示畫質下降。因此,可一方面減少消耗電力,並抑制顯示畫質下降。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刷新率增大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延長前述空間週期。
根據該構成,即使因刷新率增大而消耗電力增加之情形,藉由延長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空間週期,仍可抑制消耗電力增加。因此,可一方面提高顯示畫質,並抑制消耗電力增加。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刷新率降低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縮短前述時間週期。
根據該構成,即使因刷新率降低而顯示畫質下降之情形,藉由縮短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仍可抑制顯示畫質下降。因此,可一方面減少消耗電力,並抑制顯示畫質下降。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刷新率增大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延長前述時間週期。
根據該構成,即使因刷新率增大而消耗電力增加之情形,藉由延長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仍可抑制消耗電力增加。因此,可一方面提高顯示畫質,並抑制消耗電力增加。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刷新率低於35 Hz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縮短前述時間週期及前述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
刷新率低於35 Hz之情形時,容易產生閃爍等之顯示異常。因此,根據該構成,可以更適當之時序,變更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刷新率高於65 Hz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延長前述時間週期及前述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
刷新率高於65 Hz之情形時,消耗電力容易增加。因此,根據該構成,可以更適當之時序,變更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及/或空間週期。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逐步變更前述時間週期及前述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
根據該構成,由於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從變更前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向變更後之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逐步變更,故可抑制變更時間週期或空間週期時之賦與使用者之視覺之不協調感。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以每偶數個圖框為單位,階段性變更前述時間週期及前述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
根據該構成,由於可對複數個像素之各者,均衡地寫入正極之源極信號與負極之源極信號,故可消除寫入該像素之源極信號之極性之偏移。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對前述複數個像素各者之TFT之半導體層使用氧化物半導體。
根據該構成,在顯示裝置中,藉由對各個像素採用使用接通特性及斷開特性優良之氧化物半導體之TFT,容易增減刷新率,從而減少消耗電力之必要性、或抑制顯示畫質 下降之必要性增高。因此,在此種顯示裝置中,藉由應用本顯示裝置,可起到更有用之效果。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氧化物半導體為IGZO(InGaZnOx)。
根據該構成,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藉由採用使用接通狀態及斷開狀態更優良之IGZO之TFT作為複數個像素各者之TFT,上述顯示裝置成為更容易增減刷新率者。此種顯示裝置,由於減少消耗電力之必要性、或抑制顯示畫質下降之必要性特別容易增高,故,藉由在此種顯示裝置中應用本顯示裝置,可起到更有用之效果。
又,在上述顯示裝置中,較好的是,前述刷新率變更機構藉由設置暫停前述顯示面板之驅動之暫停時間,而使前述顯示面板之刷新率降低。
根據該構成,相較於不設置暫停時間而降低刷新率,可進一步減少消耗電力。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可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顯示裝置、及電子紙等採用主動矩陣方式之各種顯示裝置。
1‧‧‧顯示裝置
2‧‧‧顯示面板
4‧‧‧掃描線驅動電路
6‧‧‧信號線驅動電路
8‧‧‧共通電極驅動電路
10‧‧‧時序控制器
12‧‧‧電源產生電路
15‧‧‧刷新率變更部(刷新率變更機構)
20‧‧‧極性反轉控制部(極性反轉控制機構)
30‧‧‧系統側控制部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顯示裝置之整體構成之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極性反轉控制部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的概念圖。
圖3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極性反轉控制部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的概念圖。
圖4(a)、(b)係顯示藉由極性反轉方式「2點反轉」寫入源極信號之狀態之顯示面板之圖。
圖5(a)、(b)係顯示藉由極性反轉方式「1點反轉」寫入源極信號之狀態之顯示面板之圖。
圖6(a)、(b)係顯示藉由極性反轉方式「源極反轉」寫入源極信號之狀態之顯示面板之圖。
圖7(a)、(b)係顯示藉由極性反轉方式「源極反轉」寫入源極信號之狀態之顯示面板之圖。
圖8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極性反轉控制部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的概念圖。
圖9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極性反轉控制部之極性反轉方式之變更例的概念圖。
圖10係顯示實施形態5之刷新率變更部之刷新率變更例的概念圖。
圖11係顯示顯示面板2具備之像素之構成之圖。
圖12係顯示各種TFT之特性之圖。
圖13係顯示對某顯示裝置之閃爍之辨識實驗之實驗結果。
圖14(a)、(b)係以表顯示某顯示裝置之消耗電力特性者。
圖15係以圖表顯示圖14所示之消耗電力特性者。
1‧‧‧顯示裝置
2‧‧‧顯示面板
4‧‧‧掃描線驅動電路
6‧‧‧信號線驅動電路
8‧‧‧共通電極驅動電路
10‧‧‧時序控制器
12‧‧‧電源產生電路
15‧‧‧刷新率變更部
20‧‧‧極性反轉控制部
30‧‧‧系統側控制部

Claims (12)

  1. 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包含:顯示面板,其包含複數個閘極信號線、以與該複數個閘極信號線交叉的方式配置之複數個源極信號線、及與該複數個閘極信號線與該複數個源極信號線之交叉部對應配置之複數個像素;信號線驅動電路,其係對前述複數個像素之各者,經由對應之源極信號線供給源極信號;刷新率變更機構,其係變更前述顯示面板之刷新率;及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其係根據前述刷新率之變更,而變更前述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及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其中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階段性變更前述時間週期及前述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
  2.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當前述刷新率降低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縮短前述空間週期。
  3. 如請求項1或2之顯示裝置,其中當前述刷新率增大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延長前述空間週期。
  4. 如請求項1或2之顯示裝置,其中當前述刷新率降低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縮短前述時間週期。
  5. 如請求項1或2之顯示裝置,其中當前述刷新率增大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延長前述時間週期。
  6. 如請求項1或2之顯示裝置,其中當前述刷新率低於35Hz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縮短前述時間週期及前 述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
  7. 如請求項1或2之顯示裝置,其中當前述刷新率高於65Hz之情形,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延長前述時間週期及前述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
  8.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極性反轉控制機構以每偶數個圖框為單位,階段性變更前述時間週期及前述空間週期之至少任一者。
  9. 如請求項1、2、8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對前述複數個像素各者之TFT之半導體層使用氧化物半導體。
  10. 如請求項9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氧化物半導體為IGZO。
  11. 如請求項1、2、8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其中前述刷新率變更機構藉由設置暫停前述顯示面板之驅動之暫停期間,而使前述顯示面板之刷新率降低。
  12. 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包含:顯示面板,其包含複數個閘極信號線、以與該複數個閘極信號線交叉的方式配置之複數個源極信號線、及與該複數個閘極信號線與該複數個源極信號線之交叉部對應配置之複數個像素;信號線驅動電路,其係對前述複數個像素之各者,經由對應之源極信號線供給源極信號;刷新率變更機構,其係變更前述顯示面板之刷新率;及極性反轉控制機構,其係根據前述刷新率之變更,而變更前述源極信號之極性反轉之時間週期及空間週期之至少 任一者;其中前述刷新率變更機構藉由設置暫停前述顯示面板之驅動之暫停期間,而使前述顯示面板之刷新率降低。
TW101129084A 2011-08-12 2012-08-10 顯示裝置 TWI5363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7221 2011-08-12
JP2011280500 2011-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2539A TW201312539A (zh) 2013-03-16
TWI536352B true TWI536352B (zh) 2016-06-01

Family

ID=4771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9084A TWI536352B (zh) 2011-08-12 2012-08-10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11872B2 (zh)
JP (2) JP5805770B2 (zh)
TW (1) TWI536352B (zh)
WO (1) WO20130247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0810A1 (ja) * 2012-11-20 2014-05-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TWI484466B (zh) * 2013-05-24 2015-05-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
JP6047450B2 (ja) 2013-06-19 2016-12-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US9911390B2 (en) * 2013-09-05 2018-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5092050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 driving method
CN103810979B (zh) * 2013-12-31 2017-01-2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驱动方法
CN106165008A (zh) * 2014-04-17 2016-11-23 普莱斯公司 用于显示设备的扫描方法
JP6385707B2 (ja) * 2014-04-17 2018-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16066065A (ja) * 2014-09-05 2016-04-2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551724B2 (ja) * 2015-01-20 2019-07-31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用の極性反転制御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そ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プログラム
US9830849B2 (en) * 2015-02-09 2017-11-28 Apple Inc. Entry controlled inversion imbalance compensation
JP6609313B2 (ja) * 2015-06-05 2019-11-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2560741B1 (ko) * 2015-12-31 2023-07-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90108804A1 (en) * 2016-03-25 2019-04-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6744052B2 (ja) * 2016-07-08 2020-08-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
KR102519727B1 (ko) * 2016-08-02 2023-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구동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디스플레이 구동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553184B1 (ko) * 2016-08-30 2023-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7393492A (zh) * 2017-08-01 2017-11-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760714B (zh) * 2019-03-19 2022-04-11 矽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之驅動電路及驅動方法
KR20220147762A (ko) * 2021-04-27 2022-11-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픽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4120933A (zh) * 2021-12-06 2022-03-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1440A (ja) 1991-08-29 1993-03-12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630489B2 (ja) 1995-02-16 2005-03-16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347762A (ja) 1999-06-07 2000-12-15 Denso Corp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EP1296174B1 (en) 2000-04-28 2016-03-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unit, drive method for display unit, electronic apparatus mounting display unit thereon
JP3766926B2 (ja) 2000-04-28 2006-04-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ならびに携帯機器
CN100363807C (zh) 2000-06-15 2008-01-23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照明装置和发光体及其驱动方法
JP2008233925A (ja) * 2000-10-05 2008-10-0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表示装置を搭載した携帯機器
JP2002229524A (ja) * 2001-02-01 2002-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単純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回路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03003718A1 (fr) 2001-06-29 2003-0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eil de generation de signaux de synchronisation verticale et appareil de traitement de signaux video
GB2378343B (en) * 2001-08-03 2004-05-19 Sendo Int Ltd Image refresh in a display
JP2004151222A (ja) * 2002-10-29 2004-05-27 Sharp Corp 液晶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829809B2 (ja) 2003-02-18 2006-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及び駆動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KR100503603B1 (ko) 2003-03-11 2005-07-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JP4299049B2 (ja) 2003-04-24 2009-07-22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デバイス用制御信号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並びにこの検査機能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4797521B2 (ja) 2005-09-08 2011-10-19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照度検出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4814028B2 (ja) 2005-12-01 2011-11-09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40655B1 (ko) * 2006-09-29 2013-03-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WO2008139766A1 (ja) 2007-05-14 2008-11-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その表示方法
JP2009003420A (ja) * 2007-05-21 2009-01-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映像信号表示装置及び映像信号再生方法
KR100953143B1 (ko) * 2007-05-21 2010-04-16 닛뽕빅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영상 신호 표시 장치 및 영상 신호 표시 방법
JP2008298997A (ja) 2007-05-30 2008-12-11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5414161B2 (ja) 2007-08-10 2014-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回路、発光表示装置と及びそれらの駆動方法
JP4438855B2 (ja) 2007-12-03 2010-03-24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並びに外光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JP5600456B2 (ja) 2009-05-19 2014-10-01 ローム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の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駆動回路の保護方法
US8513720B2 (en) * 2010-07-14 2013-08-2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transistors
US9396689B2 (en) * 2010-12-31 2016-07-19 Hung-Ta LIU Driving method for a pixel array of a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25881A1 (en) 2014-08-14
US9311872B2 (en) 2016-04-12
WO2013024754A1 (ja) 2013-02-21
JPWO2013024754A1 (ja) 2015-03-05
TW201312539A (zh) 2013-03-16
JP2015179281A (ja) 2015-10-08
JP5805770B2 (ja) 2015-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6352B (zh) 顯示裝置
TWI544469B (zh) 驅動裝置及顯示裝置
JP6105026B2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TWI536354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I537926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I544468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JP2004341134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186158A (ja) 表示装置
TW201316312A (zh) 顯示裝置、控制裝置及電子機器
US9147372B2 (en) Display device
US916551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therefor
TWI533050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JP2005250034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8158529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TW201312538A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