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2456A - 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2456A
CN105732456A CN201610068330.3A CN201610068330A CN105732456A CN 105732456 A CN105732456 A CN 105732456A CN 201610068330 A CN201610068330 A CN 201610068330A CN 105732456 A CN105732456 A CN 105732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cid
synthetic method
palladium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83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2456B (zh
Inventor
陈久喜
程天行
戚林军
胡堃
于书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0683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32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32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2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2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24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07/3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07/3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07/333Radicals substituted by oxygen or sulfur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式(III)所示非对称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溶剂中,于催化剂、配体、酸性化合物和铵源化合物的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与下式(II)化合物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其中,R为H、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X为碱金属元素。所述方法通过特定催化剂、配体、酸性化合物、铵源化合物和溶剂的综合选择与协同,能够以高产率得到对称取代的吡咯化合物,在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生产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有机化学尤其是医药领域中,杂环化合物通常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可称为基本的结构单元,例如在许多药物中都具有吡咯环结构。
正是由于杂环化合物如吡咯结构的如此重要作用,人们对于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科研成果,例如:
Ying Xie等人(Pd-Catalyzed[3+2]cycloaddition of ketoimineswith alkynes via directed sp3 C-H bond activation,Chem.Commun.,2014,50,10699-10702)中公开了一种钯化合物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Souvik Rakshit等人(Followed by Intermolecular Coupling withUnactivated Alkynes,J.AM.CHEM.SOC.,2010,132,9585-9587)中公开了一种Rh化合物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Min Zhang等人(General and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Pyrrolesvia Ruthenium-Catalyzed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J.Am.Chem.Soc.,2013,135,11384-11388)中公开了一种在Ru催化剂、膦配体、碱和特定醇存在下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Nirmal Das Adhikary等人(One-Pot Conversion of Carbohydratesinto Pyrrole-2-carbaldehydes as Sustainable Platform Chemicals,J.Am.Chem.Soc.,2015,80,7693-7701)中公开了一种在Bn-NH2、酸等存在下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Mi-Na Zhao等人(Pd-Catalyzed Oxidative Coupling of Enamidesand Alkynes for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Pyrroles,Org.Lett.,2014,16,608-611)中公开了一种Pd和乙酸铜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Xiaoqiang Lei等人(Rhodium(II)-Catalyzed Formal[3+2]Cycloaddition of N-Sulfonyl-1,2,3-triazoles with Isoxazoles:Entry toPolysubstituted 3-Aminopyrroles,Org.Lett.,2015,17,5224-5227)中公开了一种Rh催化的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合成吡咯衍生物的多种合成方法,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产率过低、过程繁琐等问题,尤其是对于非对称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仍鲜有报道,对于该类吡咯化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仍存在继续研究的必要和需求,这也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收率过低、过程繁琐、试剂昂贵难得等诸多缺陷,本发明人对于非对称吡咯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572162)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Y16B020012)的资助下完成的,在此表示感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式(III)所示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溶剂中,于催化剂、配体、酸性化合物和铵源化合物的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与下式(II)化合物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其中,R为H、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
X为碱金属元素。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C1-C6烷基的含义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非限定性地例如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或正己基等。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C1-C6烷氧基的含义是指具有上述含义的C1-C6烷基与氧原子相连后得到的基团。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卤素为卤族元素,例如可为F、Cl、Br或I。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X为碱金属元素,例如可为Li、Na或K。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Pd(dba)2(双(二亚苄基丙酮)钯)或Pd2(dba)3(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最优选为Pd(dba)2(双(二亚苄基丙酮)钯)。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配体为2,2’-联吡啶。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酸性化合物为三氟乙酸、乙酸、樟脑磺酸、对甲苯磺酸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三氟乙酸。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铵源化合物为三氟乙酸铵、乙酸铵、氯化铵或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三氟乙酸铵。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其中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0.1-0.3,例如可为1:0.1、1:0.2或1:0.3。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THF)、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四氢呋喃(THF)。
所述溶剂的用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反应的顺利进行、方便后处理等具体情况而进行合适的选择和确定,这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知识,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2.5,例如可为1:1.5、1:2或1:2.5。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6-0.12,例如可为1:0.06、1:0.08、1:0.1或1:0.12。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0.15-0.25,例如可为1:0.15、1:2或1:0.25。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酸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2.5,例如可为1:1.5、1:2或1:2.5。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化合物与铵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例如可为1:1、1:1.5、1:2、1:2.5或1:3。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反应温度为70-90℃,例如可为70℃、80℃或90℃。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反应时间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可通过液相色谱检测目的产物或原料的残留百分比而确定合适的反应时间,其通常为15-30小时,例如可为15小时、20小时、25小时或30小时。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反应结束后的后处理可具体如下: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作为原料的所述式(I)化合物是按照如下方法制得的,也即其合成方法如下:在溶剂中,于催化剂、配体和酸的存在下,下式(I-1)化合物与下式(II-1)化合物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其中,X定义同上。
也即X为碱金属元素,例如可为Li、Na或K。。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乙酸钯(Pd(OAc)2)、二乙氰基氯化钯(Pd(CH3CN)2Cl2)、三氟乙酸钯(Pd(OTA)2)、溴化钯(PdBr2)、氯化钯(PdCl2)、乙酰丙酮钯(Pd(acac)2)、三苯基膦氯化钯(Pd(PPh3)2Cl2)、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双(二亚苄基丙酮)钯(Pd(dba)2)或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双(二亚苄基丙酮)钯(Pd(dba)2)或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最优选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配体为下式L1-L8中的任意一种,
最优选为L1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酸为对甲苯磺酸、三氟乙酸、樟脑磺酸、乙酸或甲烷磺酸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樟脑磺酸。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其中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4-6:1,例如可为4:1、5:1或6:1。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甲苯、邻二甲苯、苯、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THF)、乙醇、丙酮、正己烷或乙醚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苯。
所述溶剂的用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反应的顺利进行、方便后处理等具体情况而进行合适的选择和确定,这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知识,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1)化合物与式(II-1)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2.5,例如可为1:1.5、1:2或1:2.5。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1)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4-0.08,例如可为1:0.04、1:0.05、1:0.06、1:0.07或1:0.08。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1)化合物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0.15-0.25,例如可为1:0.15、1:2或1:0.25。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所述式(I-1)化合物与酸的摩尔比为1:1-3,例如可为1:1、1:1.5、1:2、1:2.5或1:3。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反应温度为60-80℃,例如可为60℃、70℃或80℃。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反应时间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可通过液相色谱检测目的产物或原料的残留百分比而确定合适的反应时间,其通常为18-30小时,例如可为18小时、22小时、26小时或30小时。
在本发明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中,反应结束后的后处理可具体如下: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所述式(I)化合物。
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法来制备原料化合物(I)化合物时,能够以高产率得到式(I)化合物,从而为最终产物即式(III)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化合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合适催化剂、配体、酸性化合物和铵源化合物以及合适的溶剂体系的综合选择与协同,从而可以高产率得到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并研究了原料反应物的最佳合成方法。从而在有机化学合成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为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制备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制备例1
室温下,向适量溶剂(为体积比5:1的苯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上式(I-1)化合物、150mmol上式(II-1)化合物、4mmol催化剂Pd2(dba)3、25mmol配体L1和100mmol樟脑磺酸,然后搅拌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30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上式(I)化合物,产率为85.7%。
核磁共振:1H NMR(CDCl3,500MHz):δ7.957(d,J=8.5Hz,2H),7.617(dd,J=7.5Hz,1H),7.499(dd,J=8Hz,2H),3.384(t,J=7.5Hz,2H),2.778(t,J=7.5Hz,2H);
13C NMR(CDCl3,125MHz):δ195.33,135.68,133.91,128.90(2C),128.04(2C),119.19,34.30,11.81。
制备例2
反应式同制备例1,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室温下,向适量溶剂(为体积比4:1的苯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所述式(I-1)化合物、200mmol所述式(II-1)化合物、6mmol催化剂Pd2(dba)3、15mmol配体L1和200mmol樟脑磺酸,然后搅拌升温至7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24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所述式(I)化合物,产率为85.3%。
表征数据同制备例1。
制备例3
反应式同制备例1,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室温下,向适量溶剂(为体积比6:1的苯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所述式(I-1)化合物、250mmol所述式(II-1)化合物、8mmol催化剂Pd2(dba)3、20mmol配体L1和300mmol樟脑磺酸,然后搅拌升温至8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8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所述式(I)化合物,产率为85.5%。
表征数据同制备例1。
制备例4
反应式同制备例1,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室温下,向适量溶剂(为体积比5:1的苯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所述式(I-1)化合物、170mmol所述式(II-1)化合物、5mmol催化剂Pd2(dba)3、22mmol配体L1和150mmol樟脑磺酸,然后搅拌升温至65℃,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27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上式(I)化合物,产率为85.6%。
表征数据同制备例1。
由上述制备例1-4可看出,当采用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来制备原料化合物(I)化合物时,能够以良好的产率得到(I)化合物,从而为后续式(III)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和奠定了基础。
制备例5-13:催化剂的考察
除使用如下的催化剂代替Pd2(dba)3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按照制备例1-4的相同方法,实施了制备例5-13,所使用催化剂、制备例对应关系和产物产率见下表1。
表1
由此可见,在所有的催化剂中,Pd(dba)2或Pd2(dba)3具有良好的效果,而Pd2(dba)3则最为优异的产率。其它催化剂均导致产率有显著降低,甚至是无法发生反应。
制备例14-20:配体的考察
除使用不同配体代替L1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按照制备例1-4的相同方法,实施了制备例14-20,所使用配体、制备例对应关系和产物产率见下表2。
表2
由此可见,在所有的配体L1-L8中,L1具有最好的效果,能够取得特别优异的产物产率,即便是与其非常类似的L2、L5-L6,产率也有显著的降低,尤其是L2产物为0。这证明配体在结构上稍有改变,即可导致产率有意想不到的巨大差异。
制备例21-28:酸的考察
除使用不同酸代替樟脑磺酸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按照制备例1-4的相同方法,实施了制备例21-24;以及为了进一步考察酸的影响,分别将制备例1-4中的樟脑磺酸予以省略,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了制备例1-4,顺次得到制备例25-28。
所使用酸、制备例对应关系和产物产率见下表3。
表3
注:“*”是指重复进行制备例1-4而顺次得到制备例25-28。
由此可见,酸的种类对于最终的产物产率有不可预测的影响,其中樟脑磺酸可以取得优异的产率,而其它酸均导致产率有显著的降低。而当不使用樟脑磺酸时,则反应无法进行,从而无法得到产物。
制备例29-40:溶剂的考察
除使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代替溶剂中的苯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按照制备例1-4的相同方法,实施了制备例29-40(即仍为下表4中的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所使用的溶剂中的有机溶剂、制备例对应关系和产物产率见下表4。
表4
注:“*”表示制备例38的溶剂仅仅为单一组分水。
由此可见:1、当仅仅使用水作为溶剂时(即制备例38),产率有显著的降低;2、当使用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作为溶剂时,其中有机溶剂最优选为苯,即便是将其替换为非常类似的甲苯或者邻二甲苯,但其产率仍有显著的降低(见制备例32-33)。由此证明了苯-水混合物作为溶剂时具有最好的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如上制备例1-40可见,当采用本发明的原料合成方法时,通过特定催化剂、配体、酸性和溶剂构成的独特反应体系的选择,能够以良好的产率得到原料化合物式(I)化合物,为下面实施例中式(III)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基础和反应物(即在按照上述制备例得到式(I)化合物,再进行下面实施例的后续操作)。
实施例1
室温下,向适量溶剂(为体积比1:0.2的THF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150mmol上式(II)化合物、6mmol催化剂Pd(dba)2、15mmol配体2,2’-联吡啶、150mmol酸性化合物三氟乙酸和100mmol铵源化合物三氟乙酸铵,然后搅拌升温至7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30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产率为88.5%。
1H NMR(CDCl3,500MHz):δ11.119(s,1H),7.738(d,J=7.5Hz,2H),7.691(d,J=8Hz,2H),7.357(dd,J=7.5Hz,2H),7.157(dd,J=7.5Hz,1H),6.955(d,J=8.5Hz,2H),6.557(dd,J=3Hz,1H),6.455(dd,J=3Hz,1H),3.779(s,3H)。
实施例2
反应式同实施例1,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室温下,向适量溶剂(为体积比1:0.1的THF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200mmol上式(II)化合物、9mmol催化剂Pd(dba)2、20mmol配体2,2’-联吡啶、200mmol酸性化合物三氟乙酸和200mmol铵源化合物三氟乙酸铵,然后搅拌升温至8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22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式(III)化合物,产率为88.7%。
表征数据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反应式同实施例1,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室温下,向适量溶剂(为体积比1:0.3的THF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250mmol上式(II)化合物、12mmol催化剂Pd(dba)2、25mmol配体2,2’-联吡啶、250mmol酸性化合物三氟乙酸和300mmol铵源化合物三氟乙酸铵,然后搅拌升温至9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5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式(III)化合物,产率为88.4%。
表征数据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反应式同实施例1,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室温下,向适量溶剂(为体积比1:0.2的THF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mol上式(I)化合物、175mmol上式(II)化合物、10mmol催化剂Pd(dba)2、18mmol配体2,2’-联吡啶、230mmol酸性化合物三氟乙酸和150mmol铵源化合物三氟乙酸铵,然后搅拌升温至85℃,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7小时;
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倾入乙酸乙酯中,顺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分离出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即合并洗涤后的有机层和萃取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负压蒸发除去溶剂,残留物通过快速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从而得到式(III)化合物,产率为88.2%。
表征数据同实施例1。
实施例5-8:催化剂的考察
实施例5-8:除分别将催化剂由双(二亚苄基丙酮)钯(Pd(dba)2)替换为Pd2(dba)3(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进行实施例1-4,得到实施例5-8。
结果发现实施例5-8的产物产率为73.4-74.6%,由此可见,即便是将催化剂由Pd(dba)2替换为非常类似的Pd2(dba)3,产物产率也有显著的降低,这证明了催化剂的选择具有非显而易见性。
实施例9-20:酸性化合物的考察
实施例9-12:除将酸性化合物由三氟乙酸替换为乙酸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9-12。
实施例13-16:除将酸性化合物由三氟乙酸替换为樟脑磺酸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13-16。
实施例17-20:除将酸性化合物由三氟乙酸替换为对甲苯磺酸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17-20。
结果见下表5。
表5
由此可见,酸性化合物的存在尤其是使用三氟乙酸时,可以以优异的产率得到目的产物。但当将其替换为其它酸时,均导致产物产率有显著的大幅度降低,即便是与其非常类似的乙酸,其产率也仅仅为78.7-79.5%。由此证明了三氟乙酸具有最好的、意想不到的促进效果。
实施例21-26:铵源化合物的考察
实施例21-24:除将铵源化合物由三氟乙酸铵替换为乙酸铵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21-24。
实施例25-28:除将铵源化合物由三氟乙酸铵替换为氯化铵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25-28。
实施例29-32:除将铵源化合物由三氟乙酸铵替换为硫酸铵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29-32。
实施例33-36:除将铵源化合物三氟乙酸铵予以省略,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33-36。
结果见下表6。
表6
由此可见,当使用三氟乙酸铵时,可以以高产率得到目的产物,但当使用与其非常类似的乙酸铵时,其产率则有着显著的降低(降低至61.4-62.2%),而当使用氯化铵或硫酸铵时,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无法得到产物,而当不使用任何铵源化合物时,其产率反而为67.8-68.6%,要高于乙酸铵的产率。这证明了三氟乙酸铵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这是非显而易见的。
实施例37-48:溶剂的考察
实施例37-40:除将溶剂中的有机溶剂由THF替换为DMSO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37-40。
实施例41-44:除将溶剂中的有机溶剂由THF替换为DMF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41-44。
实施例45-48:除将溶剂中的有机溶剂由THF替换为甲苯外,其它操作均不变,从而重复实施了实施例1-4,顺次得到实施例45-48。
结果见下表7。
表7
由此可见,当使用THF与水的复合溶剂体系时,能够以优异产率得到目的产物,但出人意料的是,当将其中的THF替换其它有机溶剂如DMSO、DMF或甲苯时,都将导致产率有急剧降低(尤其是为甲苯时),这证明了只有使用THF与水组成的双组分复合溶剂体系,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高产物产率。
综上所述,由上述所有实施例可明确看出,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时,通过特定催化剂、配体、酸性化合物、铵源化合物和溶剂的综合选择与协同,能够以高产率得到对称取代的吡咯化合物,在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生产潜力。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下式(III)所示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溶剂中,于催化剂、配体、酸性化合物和铵源化合物的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与下式(II)化合物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其中,R为H、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
X为碱金属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Pd(dba)2(双(二亚苄基丙酮)钯)或Pd2(dba)3(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最优选为Pd(dba)2(双(二亚苄基丙酮)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为2,2’-联吡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化合物为三氟乙酸、乙酸、樟脑磺酸、对甲苯磺酸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三氟乙酸。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铵源化合物为三氟乙酸铵、乙酸铵、氯化铵或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三氟乙酸铵。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原料的所述式(I)化合物是按照如下方法制得的:在溶剂中,于催化剂、配体和酸的存在下,下式(I-1)化合物与下式(II-1)化合物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I)化合物,
其中,X为碱金属元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乙酸钯(Pd(OAc)2)、二乙氰基氯化钯(Pd(CH3CN)2Cl2)、三氟乙酸钯(Pd(OTA)2)、溴化钯(PdBr2)、氯化钯(PdCl2)、乙酰丙酮钯(Pd(acac)2)、三苯基膦氯化钯(Pd(PPh3)2Cl2)、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双(二亚苄基丙酮)钯(Pd(dba)2)或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双(二亚苄基丙酮)钯(Pd(dba)2)或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最优选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为下式L1-L8中的任意一种,
最优选为L1。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为对甲苯磺酸、三氟乙酸、樟脑磺酸、乙酸或甲烷磺酸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樟脑磺酸。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其中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4-6:1。
CN201610068330.3A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32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8330.3A CN105732456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8330.3A CN105732456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2456A true CN105732456A (zh) 2016-07-06
CN105732456B CN105732456B (zh) 2018-03-06

Family

ID=5624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6833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32456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324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4449A (zh) * 2017-12-27 2018-06-15 温州大学 一种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0833A (zh) * 2002-07-19 2003-01-15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5-cis-二取代的吡咯烷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US20030069274A1 (en) * 1996-08-09 2003-04-10 Graham J. Durant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CN1931839A (zh) * 2006-09-27 2007-03-21 温州大学 一种n-取代吡咯的合成方法
WO2009137810A2 (en) * 2008-05-09 2009-11-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Gold catalyzed hydroamination of alkynes and allenes
CN103224479A (zh) * 2013-04-26 2013-07-31 温州大学 一种2-芳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3265420A (zh) * 2013-05-03 2013-08-28 温州大学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74916A (zh) * 2013-04-28 2013-09-04 温州大学 一种烷基芳基甲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KR20150030616A (ko) * 2013-09-12 2015-03-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헤테로환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자 소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9274A1 (en) * 1996-08-09 2003-04-10 Graham J. Durant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CN1390833A (zh) * 2002-07-19 2003-01-15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5-cis-二取代的吡咯烷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CN1931839A (zh) * 2006-09-27 2007-03-21 温州大学 一种n-取代吡咯的合成方法
WO2009137810A2 (en) * 2008-05-09 2009-11-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Gold catalyzed hydroamination of alkynes and allenes
CN103224479A (zh) * 2013-04-26 2013-07-31 温州大学 一种2-芳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3274916A (zh) * 2013-04-28 2013-09-04 温州大学 一种烷基芳基甲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65420A (zh) * 2013-05-03 2013-08-28 温州大学 一种芳香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KR20150030616A (ko) * 2013-09-12 2015-03-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헤테로환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자 소자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N WU,等: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BF2-3,3’-Dimethyldiarylazadipyrromethene Near-Infrared Fluorophores", 《ORG. LETT.》 *
EDWARD B.KNOTT: "β-Cycloylpropionitriles. Part II. Conversion into Bis-2-(5-cyclylpyrro1e)azamethin Salts", 《J.CHEM.SOC.》 *
WIM VAN ROSSOM,等: "New synthesis of unsymmetrically-substituted 2,5-diarylpyrroles from homopropargyl sulfonamides", 《RSC ADVANCES》 *
王兴永: "过渡金属催化有机硼试剂与腈/硝基芳烃的反应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邓红娟: "吡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4449A (zh) * 2017-12-27 2018-06-15 温州大学 一种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2456B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2456A (zh) 一种非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3755587A (zh) 4-多氟烷基-2,4-二取代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1338B (zh) 一种应用乙酰丙酮钯合成医药中间体菲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5601553B (zh) 一种药物中间体吡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732455A (zh) 一种对称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085320B (zh) 一种二氰基取代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732343B (zh) 一种非对称二芳基取代丁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601483B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1,4-二苯基丁二酮的合成方法
CN105732426B (zh) 一种4‑氧代‑4‑苯基丁腈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017189B (zh) 一种稠合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732344B (zh) 一种对称丁二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085307A (zh) 一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Wang et al. Palladium-catalyzed direct allylation of fluorinated benzothiadiazoles with allyl chlorides
CN105330566A (zh) 一种二氰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777538B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苄基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218553A (zh) 一种药物中间体吡咯并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6278839A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二芳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566196B (zh) 一种二芳基取代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4725265B (zh) 一种硝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294412B (zh) 一种二氢化茚‑1,3‑二酮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法
CN105237436A (zh) 一种二氰基取代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601633A (zh) 一种吡咯并吲哚类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法
CN108164449A (zh) 一种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8129373A (zh) 一种二芳基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7652202A (zh) 一种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