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0580A - 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0580A
CN105720580A CN201410720783.0A CN201410720783A CN105720580A CN 105720580 A CN105720580 A CN 105720580A CN 201410720783 A CN201410720783 A CN 201410720783A CN 105720580 A CN105720580 A CN 105720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monics
omega
beta
curren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07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天植
尹靖元
曾国宏
刘苗
李烜
谢欢
王媛
郭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7207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0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0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0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电网电压U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根据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根据电抗分量Lg(hx)计算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根据谐振频率fr计算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根据谐振角频率ωr建立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通过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对谐振频率fr增加阻尼作用,抑制谐振峰。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滤波器调控技术,具体地,是关于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由于具有同时控制直流电压和网侧功率因数的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四象限电机驱动和新能源并网发电等场合。通过采用LCL(电感–电容–电感)滤波器,可使网侧电流满足相应的并网标准,相比于一般的L滤波器,LCL滤波器具有以下特征:可以滤除高频谐波;大功率场合LCL滤波器可以减小体积并节约成本;可以通过加大支路电容的方法进一步减小电感值。
以上特性使得LCL滤波器在大功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LCL滤波器自身也存在一些应用上的限制和缺点:随着电容支路的增加,整流器的电流控制系统由一阶变为三阶,且控制也更加复杂。同时,在某些高次谐波下,LCL滤波器的总阻抗接近于零,会产生谐振效应,使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研究适合LCL滤波器本身的控制策略,以抑制谐振效应的影响,增强系统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以抑制谐振效应的影响,增强系统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所述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包括:建立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压U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根据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根据所述的电抗分量Lg(hx)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根据所述的谐振频率fr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根据所述的谐振角频率ωr建立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通过所述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对所述的谐振频率fr增加阻尼作用,抑制谐振峰。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压U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包括:将所述的电网电压Uabc代入以下公式生成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
U αβ hx U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其中,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包括:将所述的电网电流Iabc代入以下公式生成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
I αβ hx I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其中,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根据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包括:将所述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代入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U αβ hx = U gα hx + j U gβ hx I αβ hx = I ga hx + j I gβ hx R g ( h x ) = U gα hx I ga hx + U gβ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g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L g ( h x ) = U gβ hx · I ga hx - U gα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h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 1 ω hx ,
其中,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whx为非特征次谐波角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根据所述的电抗分量Lg(hx)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包括: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谐振频率fr其中,L1为逆变器侧电感,L2=L21+L22,L22=Lg(hx),L21为电网侧电感,L22为电网线路电感,Cf为滤波电容。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根据所述的谐振频率fr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包括: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谐振角频率ωr:ωr=2πfr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G ifed ( s ) = G c ( s ) k pwm ( L 2 Cs 2 + 1 ) L 1 L 2 Cs 3 + ( L 1 + L 2 ) s + k T L 2 Cs 2 G BPF ( s ) , 其中, G BPF ( s ) = ω r / Q s 2 + ω r s / Q + ω r 2 , Q为品质因数,Q∈(0,1);Gc(s)为电流误差调节器;kpwm为PWM比例增益,kpwm=Udc/Ucm,Udc为直流母线电压,Ucm为调制波幅值;kT为电流反馈比例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所述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包括: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非特征次谐波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压U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非特征次谐波电流生成单元,用于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电阻分量及电抗分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谐振频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电抗分量Lg(hx)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谐振角频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谐振频率fr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谐振角频率ωr建立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通过所述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对所述的谐振频率fr增加阻尼作用,抑制谐振峰。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的电网电压Uabc代入以下公式生成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
U αβ hx U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其中,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的电网电流Iabc代入以下公式生成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
I αβ hx I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其中,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阻分量及电抗分量计算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代入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U αβ hx = U gα hx + j U gβ hx I αβ hx = I ga hx + j I gβ hx R g ( h x ) = U gα hx I ga hx + U gβ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g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L g ( h x ) = U gβ hx · I ga hx - U gα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h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 1 ω hx ,
其中,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whx为非特征次谐波角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谐振频率计算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谐振频率fr其中,L1为逆变器侧电感,L2=L21+L22,L22=Lg(hx),L21为电网侧电感,L22为电网线路电感,Cf为滤波电容。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谐振角频率计算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谐振角频率ωr:ωr=2πfr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G ifed ( s ) = G c ( s ) k pwm ( L 2 Cs 2 + 1 ) L 1 L 2 Cs 3 + ( L 1 + L 2 ) s + k T L 2 Cs 2 G BPF ( s ) , 其中, G BPF ( s ) = ω r / Q s 2 + ω r s / Q + ω r 2 , Q为品质因数,Q∈(0,1);Gc(s)为电流误差调节器;kpwm为PWM比例增益,kpwm=Udc/Ucm,Udc为直流母线电压,Ucm为调制波幅值;kT为电流反馈比例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不仅可实现对LCL滤波器谐振点的有效抑制,同时还使逆变器具备动态的LCL谐振的抑制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数滤波器模型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特征次谐波检测电网阻抗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和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建立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
步骤102: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压U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
步骤103: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
步骤104:根据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步骤105:根据所述的电抗分量Lg(hx)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
步骤106:根据所述的谐振频率fr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
步骤107:根据所述的谐振角频率ωr建立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通过所述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对所述的谐振频率fr增加阻尼作用,抑制谐振峰。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是通过建立复数滤波器有效地检测逆变器LCL滤波器系统中的电网线路阻抗,明确电网线路阻抗后即可确定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之后基于该谐振频率建立基于电流带通滤波器反馈控制的系统模型,进行基于电网自适应的有源阻尼控制,不仅可实现对LCL滤波器谐振点的有效抑制,同时还使逆变器具备动态的LCL谐振的抑制能力。
以下结合上述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上述的步骤101,建立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中的电网均不是理想电网,不同条件下线路中都存在不同的电网线路阻抗,而此时电网可以等效成电感和电网串联的模型,如图2所示。而变流器网侧滤波器常采用LCL滤波器,逆变器网侧电感除了包含自身的电感L21,还包括电网线路电感L22,由于不同条件下线路阻抗常常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线路阻抗进行检测,明确系统线路的L22,才可以找到准确的LCL滤波器的谐振点,进而进行有效的有源阻尼控制。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基于复数滤波器和非特征次谐波检测电网阻抗的方法。采用复数滤波器提取电压和电流中非特征次谐波分量,能够实现电压和电流中非特征次谐波分量与基波及其特征次谐波分量的解耦提取,检测的电网阻抗也更加准确。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的复数滤波器模型如图3所示,该复数滤波器模型可由公式(1)表示:
U αβ hx U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 - ( 1 ) ,
其中,Uαβ为电网电压Uabc变化到αβ坐标轴的分量,分别为电网基波正、负序电压和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及上述公式(1)所表示的是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到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的过程,即上述的步骤102。当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上述的复数滤波器模型中时,该复数滤波器模型可用公式(2)表示:
I αβ hx I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 - ( 2 ) ,
其中,Iαβ为电网电流Iabc变化到αβ坐标轴的分量,为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即为上述的Ig(hx),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通过上述的公式(2),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复数滤波器模型,即可生成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即上述的步骤103。
基于上述的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后,可执行上述的步骤104,根据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采用非特征次谐波代替特征次谐波检测电网阻抗,可以排除电网背景电压特征次谐波分量与注入谐波分量的相互影响,更利于电网阻抗的准确检测,其原理如图4所示。在图4中,Ug(hx)、Ig(hx)为分布式电源输出端口电压和电流中hx次非特征谐波分量(此处对应基波频率为25Hz),Rg(hx)、Lg(hx)为电网电阻和电抗分量。通过检测逆变器输出端口电压和电流中非特征次谐波的Ug(hx)、Ig(hx)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实现对电网阻抗的计算。其中,Ug(hx)即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Uα h β x,Ig(hx)即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
具体地,将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代入下述公式(3),即可计算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U αβ hx = U gα hx + j U gβ hx I αβ hx = I ga hx + j I gβ hx R g ( h x ) = U gα hx I ga hx + U gβ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g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L g ( h x ) = U gβ hx · I ga hx - U gα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h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 1 ω hx - - - ( 3 ) ,
其中,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whx为非特征次谐波角频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值,例如:取whx=25Hz,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上述的步骤105,根据该电抗分量Lg(hx)计算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具体地,是通过以下的公式(4)计算该谐振频率fr
f r = 1 2 π ( L 1 + L 2 ) / ( L 1 L 2 C f ) - - - ( 4 ) ,
其中,L1为逆变器侧电感,L2=L21+L22,L21为电网侧电感,L22为电网线路电感,L22=Lg(hx);Cf为滤波电容,可通过常用的检测仪器测量获得。
进一步地,通过执行上述步骤106,将计算出的谐振频率fr代入以下公式(5)即可计算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
ωr=2πfr(5)。
在计算出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后,通过上述的步骤106,根据该谐振角频率ωr建立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如图5所示,该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G ifed ( s ) = G c ( s ) k pwm ( L 2 Cs 2 + 1 ) L 1 L 2 Cs 3 + ( L 1 + L 2 ) s + k T L 2 Cs 2 G BPF ( s ) ,
其中,Q为品质因数,Q∈(0,1);Gc(s)为电流误差调节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采用PI控制器实现;kpwm为PWM比例增益,kpwm=Udc/Ucm,Udc为直流母线电压,Ucm为调制波幅值;kT为电流反馈比例系数;uinv为增益前后逆变器电压,为逆变器电流和并网电流给定值,uL1、uL2为电感电压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假定电网电压三相波形对称,且没有畸变,进而忽略电网电压畸变对电流的影响。
通过该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电流带通滤波器反馈至调制波的有源阻尼方案对谐振频率处增加阻尼作用,可以使得谐振峰能够被有效抑制,从而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然而当电网阻抗变化时,LCL滤波器的网侧电感L2等于于叠加了电网阻抗,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将会因此发生变化,带通滤波器的谐振频率ω0偏移。此时需要实时监测电网阻抗,动态计算LCL谐振点,将谐振点放大倍数增益衰减,以此实现对电网阻抗自适应的LCL滤波器控制,可以使得谐振峰能够被有效抑制,从而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如图6所示,该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包括: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建立单元1、非特征次谐波电压生成单元2、非特征次谐波电流生成单元3、电阻分量及电抗分量计算单元4、谐振频率计算单元5、谐振角频率计算单元6及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建立单元7。
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建立单元1用于建立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中的电网均不是理想电网,不同条件下线路中都存在不同的电网线路阻抗,而此时电网可以等效成电感和电网串联的模型,如图2所示。而变流器网侧滤波器常采用LCL滤波器,逆变器网侧电感除了包含自身的电感L21,还包括电网线路电感L22,由于不同条件下线路阻抗常常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线路阻抗进行检测,明确系统线路的L22,才可以找到准确的LCL滤波器的谐振点,进而进行有效的有源阻尼控制。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基于复数滤波器和非特征次谐波检测电网阻抗的方法。采用复数滤波器提取电压和电流中非特征次谐波分量,能够实现电压和电流中非特征次谐波分量与基波及其特征次谐波分量的解耦提取,检测的电网阻抗也更加准确。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的复数滤波器模型如图3所示,该复数滤波器模型可由公式(1)表示:
U αβ hx U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 - ( 1 ) ,
其中,Uαβ为电网电压Uabc变化到αβ坐标轴的分量,分别为电网基波正、负序电压和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及上述公式(1)所表示的是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到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的过程,可通过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生成单元2实现。当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上述的复数滤波器模型中时,该复数滤波器模型可用公式(2)表示:
I αβ hx I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 - ( 2 ) ,
其中,Iαβ为电网电流Iabc变化到αβ坐标轴的分量,为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即为上述的Ig(hx),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通过上述的公式(2),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复数滤波器模型,即可生成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可通过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生成单元3来实现。
基于上述的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后,可通过上述的电阻分量及电抗分量计算单元4,根据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采用非特征次谐波代替特征次谐波检测电网阻抗,可以排除电网背景电压特征次谐波分量与注入谐波分量的相互影响,更利于电网阻抗的准确检测,其原理如图4所示。图4中,Ug(hx)、Ig(hx)为分布式电源输出端口电压和电流中hx次非特征谐波分量(此处对应基波频率为25Hz),Rg(hx)、Lg(hx)为电网电阻和电抗分量。通过检测逆变器输出端口电压和电流中非特征次谐波的Ug(hx)、Ig(hx)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 实现对电网阻抗的计算。其中,Ug(hx)即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Ig(hx)即上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
具体地,上述的电阻分量及电抗分量计算单元4用于将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代入下述公式(3),即可计算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U αβ hx = U gα hx + j U gβ hx I αβ hx = I ga hx + j I gβ hx R g ( h x ) = U gα hx I ga hx + U gβ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g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L g ( h x ) = U gβ hx · I ga hx - U gα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h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 1 ω hx - - - ( 3 ) ,
其中,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whx为非特征次谐波角频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值,例如:取whx=25Hz,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在电阻分量及电抗分量计算单元4计算获得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后,可由上述的谐振频率计算单元5,根据该电抗分量Lg(hx)计算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具体地,谐振频率计算单元5是通过以下的公式(4)计算该谐振频率fr
f r = 1 2 π ( L 1 + L 2 ) / ( L 1 L 2 C f ) - - - ( 4 ) ,
其中,L1为逆变器侧电感,L2=L21+L22,L21为电网侧电感,L22为电网线路电感,L22=Lg(hx);Cf为滤波电容,可通过常用的检测仪器测量获得。
进一步地,上述的谐振角频率计算单元6将计算出的谐振频率fr代入以下公式(5)即可计算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
ωr=2πfr(5)。
在计算出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后,上述的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建立单元7,根据该谐振角频率ωr建立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如图5所示,该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G ifed ( s ) = G c ( s ) k pwm ( L 2 Cs 2 + 1 ) L 1 L 2 Cs 3 + ( L 1 + L 2 ) s + k T L 2 Cs 2 G BPF ( s ) ,
其中,Q为品质因数,Q∈(0,1);Gc(s)为电流误差调节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采用PI控制器实现;kpwm为PWM比例增益,kpwm=Udc/Ucm,Udc为直流母线电压,Ucm为调制波幅值;kT为电流反馈比例系数;uinv为增益前后逆变器电压,为逆变器电流和并网电流给定值,uL1、uL2为电感电压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假定电网电压三相波形对称,且没有畸变,进而忽略电网电压畸变对电流的影响。
通过该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电流带通滤波器反馈至调制波的有源阻尼方案对谐振频率处增加阻尼作用,可以使得谐振峰能够被有效抑制,从而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然而当电网阻抗变化时,LCL滤波器的网侧电感L2等于于叠加了电网阻抗,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将会因此发生变化,带通滤波器的谐振频率ω0偏移。此时需要实时监测电网阻抗,动态计算LCL谐振点,将谐振点放大倍数增益衰减,以此实现对电网阻抗自适应的LCL滤波器控制,可以使得谐振峰能够被有效抑制,从而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比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包括:
建立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
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压U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
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
根据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根据所述的电抗分量Lg(hx)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
根据所述的谐振频率fr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
根据所述的谐振角频率ωr建立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通过所述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对所述的谐振频率fr增加阻尼作用,抑制谐振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压U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包括:
将所述的电网电压Uabc代入以下公式生成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
U αβ hx U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其中,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包括:
将所述的电网电流Iabc代入以下公式生成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
I αβ hx I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其中,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包括:
将所述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代入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U αβ hx = U gα hx + j U gβ hx I αβ hx = I ga hx + j I gβ hx R g ( h x ) = U gα hx I ga hx + U gβ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g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L g ( h x ) = U gβ hx · I ga hx - U gα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g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 1 ω hx ,
其中,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whx为非特征次谐波角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电抗分量Lg(hx)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谐振频率fr
f r = 1 2 π ( L 1 + L 2 ) / ( L 1 L 2 C f ) ,
其中,L1为逆变器侧电感,L2=L21+L22,L22=Lg(hx),L21为电网侧电感,L22为电网线路电感,Cf为滤波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谐振频率fr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谐振角频率ωr
ωr=2πfr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G ifed ( s ) = G c ( s ) k pwm ( L 2 C s 2 + 1 ) L 1 L 2 C s 3 + ( L 1 + L 2 ) s + k T L 2 C s 2 G BPF ( s ) ,
其中,Q为品质因数,Q∈(0,1);Gc(s)为电流误差调节器;kpwm为PWM比例增益,kpwm=Udc/Ucm,Udc为直流母线电压,Ucm为调制波幅值;kT为电流反馈比例系数。
8.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包括:
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
非特征次谐波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将电网电压U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压U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
非特征次谐波电流生成单元,用于将电网电流Iabc输入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复数滤波器模型,生成所述电网电流Iabc在αβ坐标下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
电阻分量及电抗分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计算电网线路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谐振频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电抗分量Lg(hx)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频率fr
谐振角频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谐振频率fr计算所述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角频率ωr
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谐振角频率ωr建立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通过所述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对所述的谐振频率fr增加阻尼作用,抑制谐振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的电网电压Uabc代入以下公式生成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压
U αβ hx U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其中,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的电网电流Iabc代入以下公式生成所述的非特征次谐波电流
I αβ hx I abc = C + C - 1 A - 1 + C - 1 B - 1 A = ω c s - j ω 0 + ω c B = ω c s + j ω 0 + ω c C = ω hc s + j ω hx + ω hc ,
其中,w0为电网电压基波角频率,wc为基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whc为非特征次谐波滤波器截止角频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分量及电抗分量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及非特征次谐波电流代入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电阻分量Rg(hx)及电抗分量Lg(hx):
U αβ hx = U gα hx + j U gβ hx I αβ hx = I ga hx + j I gβ hx R g ( h x ) = U gα hx I ga hx + U gβ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g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L g ( h x ) = U gβ hx · I ga hx - U gα hx · I gβ hx I ga hx · I ga hx + I gβ hx · I gβ hx · 1 ω hx ,
其中,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压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分别为非特征次谐波电流在α、β坐标轴的分量;whx为非特征次谐波角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频率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谐振频率fr
f r = 1 2 π ( L 1 + L 2 ) / ( L 1 L 2 C f ) ,
其中,L1为逆变器侧电感,L2=L21+L22,L22=Lg(hx),L21为电网侧电感,L22为电网线路电感,Cf为滤波电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角频率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的谐振角频率ωr
ωr=2πfr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带通滤波器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G ifed ( s ) = G c ( s ) k pwm ( L 2 C s 2 + 1 ) L 1 L 2 C s 3 + ( L 1 + L 2 ) s + k T L 2 C s 2 G BPF ( s ) ,
其中,Q为品质因数,Q∈(0,1);Gc(s)为电流误差调节器;kpwm为PWM比例增益,kpwm=Udc/Ucm,Udc为直流母线电压,Ucm为调制波幅值;kT为电流反馈比例系数。
CN201410720783.0A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720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783.0A CN105720580A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783.0A CN105720580A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0580A true CN105720580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46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0783.0A Pending CN105720580A (zh) 2014-12-02 2014-12-02 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05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565A (zh) * 2017-08-25 2018-01-09 上海蓝瑞电气有限公司 自动调节谐振频率lcl滤波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2152230A (zh) * 2020-08-31 2020-12-29 安徽大学 一种电网稳定性约束的svg并网电抗器参数的选取方法
CN113328458A (zh) * 2020-12-15 2021-08-31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网逆变器的前馈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182A (zh) * 2003-11-21 2004-11-10 清华大学 高压输电用有源直流滤波器的近似逆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615854A (zh) * 2009-07-29 2009-12-30 北京交通大学 电网电压不平衡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02082436A (zh) * 2011-01-26 2011-06-01 上海交通大学 混合电力滤波器
CN102307004A (zh) * 2011-08-22 2012-01-0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lcl滤波的可控整流器参数辨识方法
US20130214752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Quantance, Inc. Low-noise, high bandwidth quasi-resonant mod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182A (zh) * 2003-11-21 2004-11-10 清华大学 高压输电用有源直流滤波器的近似逆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615854A (zh) * 2009-07-29 2009-12-30 北京交通大学 电网电压不平衡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CN102082436A (zh) * 2011-01-26 2011-06-01 上海交通大学 混合电力滤波器
CN102307004A (zh) * 2011-08-22 2012-01-0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lcl滤波的可控整流器参数辨识方法
US20130214752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Quantance, Inc. Low-noise, high bandwidth quasi-resonant mod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学智等: "基于复数滤波器和非特征次谐波注入的电网阻抗估算方法", 《电网技术》 *
尹靖元等: "基于带通滤波器的LCL型滤波器有源阻尼控制", 《电网技术》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565A (zh) * 2017-08-25 2018-01-09 上海蓝瑞电气有限公司 自动调节谐振频率lcl滤波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2152230A (zh) * 2020-08-31 2020-12-29 安徽大学 一种电网稳定性约束的svg并网电抗器参数的选取方法
CN112152230B (zh) * 2020-08-31 2022-04-29 安徽大学 一种电网稳定性约束的svg并网电抗器参数的选取方法
CN113328458A (zh) * 2020-12-15 2021-08-31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网逆变器的前馈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28458B (zh) * 2020-12-15 2022-08-09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并网逆变器的前馈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7581B (zh) 一种谐波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谐波环流抑制方法
Abusara et al. Improved droop control strategy for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CN103354359B (zh) 一种基于相角裕度补偿的并网逆变器系统阻抗主动控制方法
CN104716668B (zh) 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适应性的前馈控制方法
CN105024406B (zh) 并网逆变器复合型虚拟谐波阻抗控制方法
CN103560690A (zh) 一种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波阻尼控制方法
CN104158220B (zh) 光伏并网逆变器虚拟电抗控制方法
CN103293963B (zh) 有源电力滤波器自适应模糊反演跟踪控制方法
WO2022127268A1 (zh) 风力发电机组、并网逆变器及其前馈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6532749B (zh) 一种微电网不平衡功率和谐波电压补偿系统及其应用
CN109038581B (zh) 一种vsg的阻抗重塑型谐波电流抑制方法
CN103326386A (zh) 一种基于电容电压的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方法
CN103888007A (zh) 基于pr控制和双载波调制的逆变器并联环流抑制系统
CN104104251B (zh) 一种基于ssr-kdf的并网逆变器的鲁棒控制方法
CN104600748A (zh) 一种具备有源滤波功能的孤岛微电网多逆变器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795061A (zh)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二次谐波滤波器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05720580A (zh) 一种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波影响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03441502A (zh) 并联单相h桥级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4009477A (zh)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的鲁棒模型参考自适应电流控制方法
CN104993487B (zh) 用于电压源型非线性负载谐波补偿的sapf控制方法
CN103928930A (zh) 减少电动汽车充放电过程中电网谐波的方法
CN106532703B (zh) 储能变流系统与变流器及双向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CN104362645A (zh) 基于注入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有源谐波电阻控制方法
CN114759562B (zh) 基于并网逆变器的公共耦合点谐波抑制方法
CN106655270A (zh) 抑制三相lcl型并网变换器整流启动冲击电流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