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6971B - 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6971B
CN105706971B CN201610092394.7A CN201610092394A CN105706971B CN 105706971 B CN105706971 B CN 105706971B CN 201610092394 A CN201610092394 A CN 201610092394A CN 105706971 B CN105706971 B CN 105706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y
pond
dragon design
fish
design s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23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6971A (zh
Inventor
罗钦
罗土炎
饶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amen Maixin Zhino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LABORATORY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LABORATORY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ENTRAL LABORATORY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00923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069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0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6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6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6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鱼苗暂养;2)鱼苗开口培育;3)鱼苗转口驯化;4)准备鱼苗培育池;5)鱼苗培育;6)鱼苗培育池的管理;7)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本发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中各步骤操作简单方便,能对病害进行及时预防和治疗;在投喂配合饲料前,有对鱼苗进行40~60天的开口培育以及5~7天的转口驯化;鱼苗培育池管理规范,定时排污,筛选出过小或过大的鱼苗另行培育,有效地提高了鱼苗较高的成活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苗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澳洲龙纹斑有特殊的外型以及鲜美口感,在澳大利亚素有“国宝鱼”美称。其肉质细嫩鲜美、厚实、少刺,并含有丰富的四种氨基酸及EPA与DHA营养物质等特征,是优质鱼类之一。我国澳洲龙纹斑的养殖还处于初步阶段,仅在浙江、福建有少数企业试验养殖,少量销售,没有被广泛推广,国内外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澳洲龙纹斑的养殖技术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鱼苗培养阶段,普遍存在着饵料投喂不当、培育池管理不规范、病害得不到及时合理的防治等问题,从而导致澳洲龙纹斑鱼苗发病率高、成活率低、经济效益差进而导致所培养的澳洲龙纹斑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因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对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饲料营养、疾病防控、饲养管理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使得我国澳洲龙纹斑的养殖技术更上一个台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解决传统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发病率高、成活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鱼苗暂养:将澳洲龙纹斑受精卵孵化得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放入内壁光滑、面积为2~5平方米的鱼苗暂养池内,鱼苗密度控制在2~5万尾/立方米,水流量控制在50~100升/小时,曝气增氧,前5~7天不投喂饵料。
本发明中所述的暂养指的是从将鱼苗放入暂养池时开始到鱼苗生物饵料投喂结束为止,这段时间的培育称为暂养。
由于刚刚孵化出来的鱼苗属于内源性营养鱼类,可以依靠体内蛋黄囊的营养以供自身生长的营养需求,所以前5~7天不需要投喂饵料,一方面避免饵料的浪费,另一方面避免饵料污染暂养池。
本发明所述的内壁光滑的鱼苗暂养池优选为玻璃材质的暂养池,一方面玻璃材质的暂养池内壁光滑,可以有效地避免了鱼苗被池壁刮伤;另一方面玻璃具有透明的特性,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很好地实时监控和观察玻璃材质暂养池内鱼苗的生长情况,确保在鱼苗出现特殊状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有效地避免了个别鱼苗感染和病害之后传染给其他鱼苗。
本发明暂养池的面积为2~5平方米,鱼苗密度控制在2~5万尾/立方米,暂养池中水流量控制在50~100升/小时,曝气增氧。面积为2~5平方米的暂养池方便了工作人员的管理,也是鱼苗较适合的生活面积。本发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中,鱼苗的密度控制在2~5万尾/立方米,能够很好地保证鱼苗具有较合适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避免由于放养密度太大,导致澳洲龙纹斑鱼的生存环境缺氧或水质变差。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放养密度太小而浪费暂养池的空间进而增加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成本。
2)鱼苗开口培育:鱼苗放入鱼苗暂养池5~7天后开始投喂动物性饵料,进行鱼苗开口培育;所述鱼苗开口培育包括初期、中期、后期培育;开口培育初期持续9~14天,每天按鱼重的10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4次投喂;开口培育中期持续24~36天,每天按鱼重40~5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开口培育后期持续7~12天,每天按鱼重25~35%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
本发明中鱼苗开口培育指的是鱼苗第一次摄取外源性食物的培育。在本发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中,鱼苗开口培育采用的是动物性饵料投喂,即活饵开口。所述的动物性饵料包括水蚯蚓、哲水母、剑水蚤类、桡足类、枝角类和小型水生昆虫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优选采用丰年虫卵孵化出的丰年虫作为开口的动物性饵料。
本发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中,鱼苗放入鱼苗暂养池5~7天后开始投喂动物性饵料,进行鱼苗开口培育,即在鱼苗的内源性营养期结束后进行开口培育,鱼苗的开口培育包括初期、中期、后期培育。开口培育初期持续9~14天,每天按鱼重的10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4次投喂,即每天投喂4次,每次按鱼重的25%进行投喂;随着鱼苗体质的增强和规格的增大,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在持续24~36天的开口培育中期,每天按鱼重40~5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即每天投喂2次,每次按鱼重的20%~25%进行投喂;开口培育后期持续7~12天,每天按鱼重25~35%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即每天投喂2次,每次按鱼重的12.5%~17.5%进行投喂。优选的,鱼苗的开口培育中,每天的投喂间隔相等,例如在投喂初期每天投喂4次中,每隔6个小时投喂一次,优选的,开口培育每天的4次投喂时间分别为0点、6点、12点和18点;开口培育中期、后期的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6点、18点。
3)鱼苗转口驯化:待澳洲龙纹斑鱼苗经过40~60天的开口培育且澳洲龙纹斑鱼苗体长大于3厘米后,投喂混合饲料进行转口驯化;所述混合饲料为动物性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后的饲料。
本发明中的鱼苗转口驯化指的是用动物性饵料开口的鱼苗改喂人工配合饲料的转换过程。其做法是在每天的投喂食物中,逐步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同时逐渐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量,经过5~7天左右时间转口驯化后,根据鱼的摄食情况,完全使用配合饲料。对澳洲龙纹斑采用鱼苗转口驯化的效果比较稳定,继续饲养的成活率很高,在养殖水温和饲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生长速度也较快,抵抗力强,患病死亡量极少。
此外,由于澳洲龙纹斑鱼苗经过40~60天左右时间的鱼苗开口培育后,鱼苗生长存在参差不齐,虽然大部分鱼苗体重可在0.5克以上,体长可达3厘米以上,但是还有小部分鱼苗比较弱小,由于配合饲料粒径较大,若直接投喂配合饲料,会造成太弱小的鱼苗难以觅食或消化,因此采用鱼苗转口驯化能确有效地避免弱小的澳洲龙纹斑鱼苗因难以觅食或消化而被淘汰,保证了鱼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以及较强的体质。
4)准备鱼苗培育池:准备面积为60~80平方米、池深0.8~1米、水位0.5~0.6米的鱼苗培育池;
5)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水温控制在20~22摄氏度,曝气增氧,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平方米,投喂配合饲料。
由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鱼苗放养密度的大小对鱼苗的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当鱼苗的放养密度过小时,会使得鱼苗培育池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增加鱼苗培养成本;当鱼苗的放养密度过大时,会加大鱼苗的自身抑制作用,影响鱼苗的新陈代谢活动和鱼苗对饵料的消化利用率,同时也极易污染其生活环境,引起池内缺氧,造成鱼苗的死亡。因此,本发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中,鱼苗培育池的面积为60~80平方米、池深0.8~1米、水位0.5~0.6米的鱼苗培育池,水体温度控制在20~22摄氏度,曝气增氧,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立方米。当然,还可以根据鱼苗规格合理地调整放养密度,放养密度可参考以下表1。
表1澳洲龙纹斑鱼苗放养密度参考表
鱼体长(厘米) 鱼体重(克) 放养密度(尾/平方米) 备注
1~3 10000~30000 2~5平方米鱼苗培育池
3~5 500~1000 60~80平方米鱼苗培育池
5~10 200~500 60~80平方米鱼苗培育池
10~50 100~200 60~80平方米鱼苗培育池
50~200 50~100 300平方米鱼苗培育池
200~500 30~50 300平方米鱼苗培育池
500以上 1~30 300平方米鱼苗培育池
6)鱼苗培育池的管理:控制鱼苗培育池的水温为20~22摄氏度、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0~8.0;每天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排污,排污次数与投喂次数相等;筛选出体长小于3厘米的鱼苗,先投喂10天的动物性饵料,而后再进行步骤3)的鱼苗转口驯化;筛选出体长大于5厘米的鱼苗另行培育。
由于澳洲龙纹斑鱼苗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在鱼苗的培养过程中要避免温度的骤然变化,所以培育水温应控制在20~22摄氏度。此外,澳洲龙纹斑鱼苗对水体的溶氧量要求较高,本发明的鱼苗培养方法中,水体中的溶解氧要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
在对本发明的鱼苗培育池进行管理时,要每天监测鱼苗培育池的水温、溶解氧以及pH值,并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记录。此外,根据鱼苗培育池内的水质情况,认真做好排污工作,每天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排污,排污次数与投喂次数相等,即当天投喂多少次,当天就排污多少次,比如在鱼苗开口培育初期每天投喂4次,当天也相应排污4次。这样确保了鱼苗培育池内环境稳定良好,有利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生长发育。
同时,在澳洲龙纹斑鱼苗培养过程中,应及时对鱼苗进行筛选分开培育,筛选出体长小于3厘米、体小、体弱、不摄食或者摄食极少的鱼苗,先用动物性饵料投喂10天,待鱼苗体质有所恢复且体长大于3厘米后再进行步骤3)的鱼苗转口驯化,转口驯化后再用配合饲料投喂。此外,还需筛选出体长大于5厘米的澳洲龙纹斑鱼苗出来另行培育,防治大鱼咬小鱼造成死亡,从而避免影响澳洲龙纹斑鱼苗的成活率。
7)病害的预防和治疗:用浓度为1~3克/吨水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鱼苗培育池池底和池壁进行清池消毒;用1~3克/吨水的戊二醛和1~2克/吨水的鱼康乐对病鱼浸泡5天;用0.5~1克/吨水的10%氟苯尼考,预防细菌并发症。
用浓度为1~3克/吨水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池底和池壁进行彻底杀菌消毒一天,从根源上避免了鱼苗被疾病感染,当然,高锰酸钾水溶液的浓度要控制在1~3克/吨水这个范围内,浓度太低杀菌消毒效果不明显,浓度太高不仅会浪费高锰酸钾,提高成本;还会使得残留在池底和池壁上的高锰酸钾难以全部清洗干净。用1~3克/吨水的戊二醛和1~2克/吨水的鱼康乐对病鱼浸泡5天,可以有效地治疗小瓜虫病和斜管虫病等常见的澳洲龙纹斑病害。在鱼苗感染病害较严重时可以添加抗生素,如0.5~1克/吨水的10%氟苯尼考,预防细菌并发症发生。
澳洲龙纹斑养殖过程中主要病害包括水霉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盾纤毛虫病、聚缩虫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烂尾病、病毒性疾病。本发明的澳洲龙纹斑鱼苗培养方法中用浓度为1~3克/吨水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鱼苗培育池池底和池壁进行清池消毒,确保了鱼苗培养环境清洁,防止了澳洲龙纹斑遭受疾病或细菌的感染。此外,若澳洲龙纹斑鱼苗在培养过程中得了小瓜虫病或斜管虫病等病害,可以用1~3克/吨水的戊二醛和1~2克/吨水的鱼康乐对病鱼浸泡5天,即可治愈鱼苗;而,对于患病较严重的鱼苗,可以用0.5~1克/吨水的10%氟苯尼考对鱼苗进行治疗,预防细菌并发症。
当然,为了在澳洲龙纹斑鱼苗培养过程中更好地防控疾病发生与及时的防治,要注重应用疾病预防措施,注重疾病的辨别与诊断,同时实施有效的防治。在此过程要因地制宜制定治疗方案,既能有效防控,又能防止环境污染。因此,本发明的培养方法还提供了澳洲龙纹斑鱼苗培养方法过程中9种常见病诊断方法,预防措施,治疗方案以及要点说明等,列入以下表2之中。
表2澳洲龙纹斑养殖过程中主要病害的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内壁光滑的鱼苗暂养池的材质为玻璃材质,玻璃材质的鱼苗暂养池,一方面内壁光滑,可以有效地避免了鱼苗被池壁刮伤;另一方面玻璃具有透明的特性,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很好地实时监控和观察玻璃材质暂养池内鱼苗的生长情况,确保在鱼苗出现特殊状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有效地避免了个别鱼苗感染和病害之后传染给其他鱼苗。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动物性饵料为丰年虫、水蚯蚓、哲水母、剑水蚤类、桡足类、枝角类或小型水生昆虫中的一种或多种。丰年虫、水蚯蚓、哲水母、剑水蚤类、桡足类、枝角类或小型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饲料的营养特性是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种类较齐全,含糖分少,几乎不含纤维素,容易被消化,总消化率一般在85%以上,有利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生长。
本发明中所述的配合饲料指的是脱水后的干物质量配合饲料。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投喂混合饲料进行转口驯化具体包括:每天按投喂动物性饵料重量10%~20%的梯度逐渐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按配合饲料重量10%~20%的梯度逐渐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量,经过5~7天左右时间转口驯化后,只投喂配合饲料。优选的,只投喂动物性饵料时,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占鱼重的40%;只投喂配合饲料时,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占鱼重的5%。
下面表格3以鱼重1000千克、转口驯化5天,按20%的梯度逐渐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按20%的梯度逐渐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量为例(为了使数据更清楚,本例中,暂时不计算鱼苗在转口驯化期间体重的增长):
表格3:鱼重1000千克、转口驯化5天,按20%的梯度逐渐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5%~55%,矿物质复合物的添加量为8~10%,维生素的添加量为2~4%。
蛋白质是鱼类生长的最关键的营养物质,不仅是构成澳洲龙纹斑鱼苗组织器官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还是其机体内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和抗体等的组成成分,是澳洲龙纹斑增重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本发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中,蛋白质含量为45%~55%,确保了鱼苗在培养构成中有足够多的蛋白质以供生长需要。
由于澳洲龙纹斑属于底层鱼类,世代形成肉食习性且食性较杂,天然饵料为含有丰富矿物质的蟹、虾、贝、鱼和浮游动物等,天然和养殖澳洲龙纹斑的矿物质含量不随季节变动,且相当稳定。因此,澳洲龙纹斑对各种矿物质的需求量相对较高。澳洲龙纹斑鱼体中主要含有以下8种元素,分别为钙、磷、钾、钠、铁,锌、铝、锰。因此,本发明鱼苗培养方法在澳洲龙纹斑的配合饲料中矿物质复合物的添加量为8%~10%。本发明中所述的矿物质复合物的成分包括钙、磷、钾、钠、铁,锌、铝、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维生素是维持鱼类健康、促进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需求量很少,但必须由食物提供。由于澳洲龙纹斑鱼苗对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培养过程中常出现维生素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因此配合饲料中必须有计划地添加维生素。配合饲料中维生素的适宜添加量约为2%~4%,如加倍添加对生长和生理状态并无促进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配合饲料的成分包括鱼粉、a-淀粉、鱼油、有机螯合矿物质和维生素。为了促进鱼苗的发育,本发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中,配合饲料须富含鱼粉、a-淀粉、鱼油、有机螯合矿物质和维生素,确保鱼苗营养需求的均衡供给。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鱼苗培育池为水泥池。鱼苗培育池一般采用水泥池,可有效降低鱼苗培养成本,鱼苗培育池以方形为宜,面积60~80平方米、池深0.8~1米、水位0.5~0.6米;面积过大不利于投饵和捞苗,面积过小,水温变化大,水质难以控制。水源可为江河水、水库水、地下水和山泉水,最好为地下水。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的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平方米具体包括:鱼体长3~5厘米时,鱼苗放养密度为500~1000尾/平方米;鱼体长5~10厘米时,鱼苗放养密度为200~500尾/平方米;鱼体长10~50厘米时,鱼苗放养密度为100~200尾/平方米。
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的投喂配合饲料具体包括:配合饲料粒径随着鱼苗体重的增加由小到大逐步增大。在本发明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中,配合饲料的粒径有1.8毫米、2.2毫米、3.5毫米、4.8毫米、5.8毫米、6.5毫米、8.0毫米、9.5毫米、11毫米、14.5毫米、17.0毫米、20.0毫米,分别投喂体重为0.5~0.8克、0.8~3克、3~10克、10~50克、50~200克、200~500克、500~800克、800~1200克、1200~1600克、1600~2000克、2000~2500克、2500克以上的澳洲龙纹斑。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鱼苗培育池的水面配置有用于排污和增氧的叶轮式增氧机;鱼苗培育池池底四个边角位置均设有曝气增氧管。叶轮式增氧机通过电动机带动水面叶轮旋转来搅动水面、搅拌气膜和液膜,增加气、液的接触面积,扩大氧气在水中的浓度,提升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扩散的速度。此外,叶轮式增氧机在搅动水面的过程中,会使水进行缓慢流动,水流可以将水体中残余的饲料或澳洲龙纹斑的排泄物带到排污口,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环境。鱼苗培育池池底四个边角位置均设有曝气增氧管,确保了曝气增氧管所提供的氧气能与亲鱼培育池中的水充分接触,从而增加液体中的溶氧量,以保证澳洲龙纹斑亲鱼的生长需求。
本发明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培养方法中各步骤操作简单方便,很好地在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过程中对病害进行预防和治疗;其次,在投喂配合饲料前,有对鱼苗进行40~60天的开口培育以及5~7天的转口驯化,避免了部分鱼苗由于一开始不能够适应配合饲料而体质变弱;此外,本发明的培养方法的鱼苗培育池管理规范,不仅定时排污,而且筛选出过小或过大的鱼苗另行培育,避免了弱小鱼苗抢不到饲料或大鱼苗咬小鱼苗等情况导致部分鱼苗损伤甚至死亡,确保了鱼苗较高的成活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详予说明。
实施例一:
1)鱼苗暂养:将澳洲龙纹斑受精卵孵化得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放入内壁光滑、面积为2平方米的鱼苗暂养池内,鱼苗密度控制在2万尾/立方米,水流量控制在50升/小时,曝气增氧,前5天不投喂饵料;
2)鱼苗开口培育:鱼苗放入鱼苗暂养池5天后开始投喂动物性饵料,进行鱼苗开口培育;所述鱼苗开口培育包括初期、中期、后期培育;开口培育初期持续9天,每天按鱼重的10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4次投喂;开口培育中期持续24天,每天按鱼重4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开口培育后期持续7天,每天按鱼重25%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
3)鱼苗转口驯化:待澳洲龙纹斑鱼苗经过40天的开口培育且澳洲龙纹斑鱼苗体长大于3厘米后,投喂混合饲料进行转口驯化;所述混合饲料为动物性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后的饲料;
4)准备鱼苗培育池:准备面积60平方米、池深0.8米、水位0.5米的鱼苗培育池;
5)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水温控制在20摄氏度,曝气增氧,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平方米,投喂配合饲料;
6)鱼苗培育池的管理:控制鱼苗培育池的水温为20摄氏度、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0;每天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排污,排污次数与投喂次数相等;筛选出体长小于3厘米的鱼苗,先投喂10天的动物性饵料,而后再进行步骤3)的鱼苗转口驯化;筛选出体长大于5厘米的鱼苗另行培育。
7)病害的预防和治疗:用浓度为1~3克/吨水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鱼苗培育池池底和池壁进行清池消毒;用1克/吨水的戊二醛和1克/吨水的鱼康乐对病鱼浸泡5天;用0.5克/吨水的10%氟苯尼考,预防细菌并发症。
实施例二:
1)鱼苗暂养:将澳洲龙纹斑受精卵孵化得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放入内壁光滑、面积为3平方米的鱼苗暂养池内,鱼苗密度控制在4万尾/立方米,水流量控制在60升/小时,曝气增氧,前5天不投喂饵料;
2)鱼苗开口培育:鱼苗放入鱼苗暂养池5天后开始投喂动物性饵料,进行鱼苗开口培育;所述鱼苗开口培育包括初期、中期、后期培育;开口培育初期持续10天,每天按鱼重的10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4次投喂;开口培育中期持续27天,每天按鱼重42%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开口培育后期持续8天,每天按鱼重27%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
3)鱼苗转口驯化:待澳洲龙纹斑鱼苗经过40~60天的开口培育且澳洲龙纹斑鱼苗体长大于3厘米后,投喂混合饲料进行转口驯化;所述混合饲料为动物性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后的饲料;
4)准备鱼苗培育池:准备面积70平方米、池深0.9米、水位0.5米的鱼苗培育池;
5)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水温控制在21摄氏度,曝气增氧,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平方米,投喂配合饲料;
6)鱼苗培育池的管理:控制鱼苗培育池的水温为21摄氏度、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2;每天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排污,排污次数与投喂次数相等;筛选出体长小于3厘米的鱼苗,先投喂10天的动物性饵料,而后再进行步骤3)的鱼苗转口驯化;筛选出体长大于5厘米的鱼苗另行培育。
7)病害的预防和治疗:用浓度为1.4克/吨水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鱼苗培育池池底和池壁进行清池消毒;用1.4克/吨水的戊二醛和1.2克/吨水的鱼康乐对病鱼浸泡5天;用0.6克/吨水的10%氟苯尼考,预防细菌并发症。
实施例三:
1)鱼苗暂养:将澳洲龙纹斑受精卵孵化得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放入内壁光滑、面积为2.5平方米的鱼苗暂养池内,鱼苗密度控制在3.5万尾/立方米,水流量控制在75升/小时,曝气增氧,前6天不投喂饵料;
2)鱼苗开口培育:鱼苗放入鱼苗暂养池6天后开始投喂动物性饵料,进行鱼苗开口培育;所述鱼苗开口培育包括初期、中期、后期培育;开口培育初期持续11天,每天按鱼重的10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4次投喂;开口培育中期持续30天,每天按鱼重45%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开口培育后期持续10天,每天按鱼重3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
3)鱼苗转口驯化:待澳洲龙纹斑鱼苗经过51天的开口培育且澳洲龙纹斑鱼苗体长大于3厘米后,投喂混合饲料进行转口驯化;所述混合饲料为动物性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后的饲料;
4)准备鱼苗培育池:准备面积70平方米、池深0.9米、水位0.5米的鱼苗培育池;
5)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水温控制在21摄氏度,曝气增氧,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平方米,投喂配合饲料;
6)鱼苗培育池的管理:控制鱼苗培育池的水温为21摄氏度、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5;每天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排污,排污次数与投喂次数相等;筛选出体长小于3厘米的鱼苗,先投喂10天的动物性饵料,而后再进行步骤3)的鱼苗转口驯化;筛选出体长大于5厘米的鱼苗另行培育。
7)病害的预防和治疗:用浓度为1.5克/吨水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鱼苗培育池池底和池壁进行清池消毒;用2克/吨水的戊二醛和1.5克/吨水的鱼康乐对病鱼浸泡5天;用0.75克/吨水的10%氟苯尼考,预防细菌并发症。
实施例四:
1)鱼苗暂养:将澳洲龙纹斑受精卵孵化得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放入内壁光滑、面积为4平方米的鱼苗暂养池内,鱼苗密度控制在4万尾/立方米,水流量控制在90升/小时,曝气增氧,前7天不投喂饵料;
2)鱼苗开口培育:鱼苗放入鱼苗暂养池7天后开始投喂动物性饵料,进行鱼苗开口培育;所述鱼苗开口培育包括初期、中期、后期培育;开口培育初期持续12天,每天按鱼重的10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4次投喂;开口培育中期持续33天,每天按鱼重48%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开口培育后期持续10天,每天按鱼重32%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
3)鱼苗转口驯化:待澳洲龙纹斑鱼苗经过55天的开口培育且澳洲龙纹斑鱼苗体长大于3厘米后,投喂混合饲料进行转口驯化;所述混合饲料为动物性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后的饲料;
4)准备鱼苗培育池:准备面积75平方米、池深1米、水位0.6米的鱼苗培育池;
5)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水温控制在22摄氏度,曝气增氧,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平方米,投喂配合饲料;
6)鱼苗培育池的管理:控制鱼苗培育池的水温为22摄氏度、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每天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排污,排污次数与投喂次数相等;筛选出体长小于3厘米的鱼苗,先投喂10天的动物性饵料,而后再进行步骤3)的鱼苗转口驯化;筛选出体长大于5厘米的鱼苗另行培育。
7)病害的预防和治疗:用浓度为2.6克/吨水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鱼苗培育池池底和池壁进行清池消毒;用2.6克/吨水的戊二醛和1.8克/吨水的鱼康乐对病鱼浸泡5天;用0.9克/吨水的10%氟苯尼考,预防细菌并发症。
实施例五:
1)鱼苗暂养:将澳洲龙纹斑受精卵孵化得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放入内壁光滑、面积为5平方米的鱼苗暂养池内,鱼苗密度控制在5万尾/立方米,水流量控制在100升/小时,曝气增氧,前7天不投喂饵料;
2)鱼苗开口培育:鱼苗放入鱼苗暂养池7天后开始投喂动物性饵料,进行鱼苗开口培育;所述鱼苗开口培育包括初期、中期、后期培育;开口培育初期持续14天,每天按鱼重的10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4次投喂;开口培育中期持续34天,每天按鱼重5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开口培育后期持续12天,每天按鱼重35%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
3)鱼苗转口驯化:待澳洲龙纹斑鱼苗经过60天的开口培育且澳洲龙纹斑鱼苗体长大于3厘米后,投喂混合饲料进行转口驯化;所述混合饲料为动物性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后的饲料;
4)准备鱼苗培育池:准备面积80平方米、池深1米、水位0.6米的鱼苗培育池;
5)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水温控制在22摄氏度,曝气增氧,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平方米,投喂配合饲料;
6)鱼苗培育池的管理:控制鱼苗培育池的水温为22摄氏度、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pH值为8.0;每天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排污,排污次数与投喂次数相等;筛选出体长小于3厘米的鱼苗,先投喂10天的动物性饵料,而后再进行步骤3)的鱼苗转口驯化;筛选出体长大于5厘米的鱼苗另行培育。
7)病害的预防和治疗:用浓度为3克/吨水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鱼苗培育池池底和池壁进行清池消毒;用3克/吨水的戊二醛和2克/吨水的鱼康乐对病鱼浸泡5天;用1克/吨水的10%氟苯尼考,预防细菌并发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鱼苗暂养:将澳洲龙纹斑受精卵孵化得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放入内壁光滑、面积为2~5平方米的鱼苗暂养池内,鱼苗密度控制在2~5万尾/立方米,水流量控制在50~100升/小时,曝气增氧,前5~7天不投喂饵料;
2)鱼苗开口培育:鱼苗放入鱼苗暂养池5~7天后开始投喂动物性饵料,进行鱼苗开口培育;所述鱼苗开口培育包括初期、中期、后期培育;开口培育初期持续9~14天,每天按鱼重的10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4次投喂;开口培育中期持续24~36天,每天按鱼重40~50%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开口培育后期持续7~12天,每天按鱼重25~35%投喂动物性饵料,分2次投喂;
3)鱼苗转口驯化:待澳洲龙纹斑鱼苗经过40~60天的开口培育且澳洲龙纹斑鱼苗体长大于3厘米后,投喂混合饲料进行转口驯化,所述混合饲料为动物性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后的饲料;
4)准备鱼苗培育池:准备面积60~80平方米、池深0.8~1米、水位0.5~0.6米的鱼苗培育池;
5)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水温控制在20~21摄氏度,曝气增氧,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平方米,投喂配合饲料;
6)鱼苗培育池的管理:控制鱼苗培育池的水温为20~21摄氏度、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0~8.0;每天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排污,排污次数与投喂次数相等;筛选出体长小于3厘米的鱼苗,先投喂10天的动物性饵料,而后再进行步骤3)的鱼苗转口驯化;筛选出体长大于5厘米的鱼苗另行培育;
7)病害的预防和治疗:用浓度为1~3克/吨水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鱼苗培育池池底和池壁进行清池消毒;用1~3克/吨水的戊二醛和1~2克/吨水的鱼康乐对病鱼浸泡5天;用0.5~1克/吨水的10%氟苯尼考,预防细菌并发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内壁光滑的鱼苗暂养池的材质为玻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动物性饵料为小型水生昆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水生昆虫为丰年虫、水蚯蚓、哲水母、剑水蚤类、桡足类或枝角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投喂混合饲料进行转口驯化具体包括:每天按投喂动物性饵料重量10%~20%的梯度逐渐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按配合饲料重量10%~20%的梯度逐渐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量,经过5~7天左右时间转口驯化后,转成只投喂配合饲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5%~55%,矿物质复合物的添加量为8~10%,维生素的添加量为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配合饲料的成分包括鱼粉、a-淀粉、鱼油、有机螯合矿物质和维生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鱼苗培育池为水泥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鱼苗放养密度为100~1000尾/平方米具体包括:鱼体长3~5厘米时,鱼苗放养密度为500~1000尾/平方米;鱼体长5~10厘米时,鱼苗放养密度为200~500尾/平方米;鱼体长10~50厘米时,鱼苗放养密度为100~200尾/平方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投喂配合饲料具体包括:配合饲料粒径随着鱼苗体重的增加由小到大逐步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鱼苗培育池的水面配置有用于排污和增氧的叶轮式增氧机;鱼苗培育池池底四个边角位置均设有曝气增氧管。
CN201610092394.7A 2016-02-19 2016-02-19 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Active CN105706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2394.7A CN105706971B (zh) 2016-02-19 2016-02-19 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92394.7A CN105706971B (zh) 2016-02-19 2016-02-19 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6971A CN105706971A (zh) 2016-06-29
CN105706971B true CN105706971B (zh) 2018-09-04

Family

ID=56156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2394.7A Active CN105706971B (zh) 2016-02-19 2016-02-19 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06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9435A (zh) * 2017-08-07 2017-12-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澳洲龙纹斑受精卵的孵化方法
CN108477028A (zh) * 2018-02-06 2018-09-04 安徽长江渔歌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澳洲龙纹斑鱼苗工厂化培育方法
CN108812461A (zh) * 2018-07-16 2018-11-16 镇江水中仙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鳜鱼的养殖方法
CN114651752A (zh) * 2022-03-13 2022-06-24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人工培育墨瑞鳕亲鱼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3268A (zh) * 2014-03-05 2014-05-14 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澳洲虫纹鳕鲈育成期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1658A (zh) * 2014-04-14 2014-07-02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品种龙纹斑的自然繁殖方法
CN103891654A (zh) * 2014-04-14 2014-07-02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品种龙纹斑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3891653A (zh) * 2014-04-14 2014-07-02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CN104621023A (zh) * 2015-03-13 2015-05-2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 澳洲龙纹斑鱼防治小瓜虫的方法
CN104642817A (zh) * 2015-03-23 2015-05-27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龙纹斑仔稚鱼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0180A (ja) * 2007-03-08 2008-09-25 Univ Kinki マグロ属魚類用人工配合飼料およびマグロ属魚類の飼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3268A (zh) * 2014-03-05 2014-05-14 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澳洲虫纹鳕鲈育成期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1658A (zh) * 2014-04-14 2014-07-02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品种龙纹斑的自然繁殖方法
CN103891654A (zh) * 2014-04-14 2014-07-02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品种龙纹斑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3891653A (zh) * 2014-04-14 2014-07-02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品种龙纹斑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CN104621023A (zh) * 2015-03-13 2015-05-2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 澳洲龙纹斑鱼防治小瓜虫的方法
CN104642817A (zh) * 2015-03-23 2015-05-27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龙纹斑仔稚鱼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澳洲龙纹斑工厂化养殖技术;郭正龙等;《科学养鱼》;20121231(第12期);第39-40页 *
澳洲龙纹斑生物学特征及其繁养殖技术研究进展;翁伯琦等;《福建农业学报》;20160131;第31卷(第1期);第89-9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6971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ottmann et al. Culture techniques of Moina: the ideal Daphnia for feeding freshwater fish fry
CN10443009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方法
CN100372510C (zh) 全人工培育斑节对虾亲体的方法
CN104186393B (zh) 一种海蜇养殖方法
CN100584201C (zh)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综合养殖方法
CN103651212A (zh) 罗非鱼养殖方法
CN101622962A (zh) 一种罗非鱼与凡纳滨对虾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5706971B (zh) 澳洲龙纹斑鱼苗的培养方法
CN110999829B (zh) 一种黑斑原鮡鱼苗仿生态培育方法
CN110235826A (zh)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CN109452203A (zh) 一种许氏平鲉深水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方法
CN106417122B (zh) 一种提高优质青虾苗种产量的培育方法
CN107173277A (zh) 一种鲟鱼的驯化方法及养殖方法
CN101401558B (zh) 一种原生态饲养野生黄河鲶鱼、鲤鱼的方法
KR20130090285A (ko) 먹이생물 배양을 통한 능성어류의 종묘생산방법
Zafar et al. Biofloc technology: an eco-friendly “green approach” to boost up aquaculture production
CN101095405A (zh) 一种红罗非鱼养殖的方法
CN106614180A (zh)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CN106577371A (zh) 一种黄鳝养殖的梯度饵料训饲方法
CN100423632C (zh) 一种花鱼骨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方法
CN108782390A (zh) 一种利用生物絮凝技术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CN106386588B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8541628A (zh) 一种基于池塘的杂交鳢的育苗方法
Büke Sea 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L., 1781) seed production
CN106688981A (zh) 一种网箱养殖高品质草鱼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0000 No. 54, 247 Gulou District, Fujian, Fuzhou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350000 No. 54, 247 Gulou District, Fujian, Fuzhou

Patentee before: CENTRAL LABORATORY,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1

Address after: Room 772, Entrepreneurship Building, Entrepreneurship Park, Torch High tech Zon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115

Patentee after: Xiamen Maixin Zhinong Wu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0 No. 54, 247 Gulou District, Fujian, Fuzhou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