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5826A -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5826A
CN110235826A CN201910546582.6A CN201910546582A CN110235826A CN 110235826 A CN110235826 A CN 110235826A CN 201910546582 A CN201910546582 A CN 201910546582A CN 110235826 A CN110235826 A CN 110235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brooder
water
seed
red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65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志敏
贾永义
程顺
迟美丽
郑建波
刘士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Fisherie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Fishe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Fisherie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Fisheries
Priority to CN2019105465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58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5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58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包括:建设池塘、清塘消毒、暖棚建设、施肥培藻、栽植水草、投放虾苗、日常管理、外放养成步骤。本发明建立适宜红螯螯虾特点的小棚标粗池塘养殖模式,一方面提早苗种放养时间,延长生长周期,提高养成规格;另一方面,通过早期小水体苗种培育,提高苗种养殖成活率,增加养殖产量,从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并通过示范带动,实现红螯螯虾的产业化开发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r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是世界性淡水名贵虾类之一,分类上隶属甲壳纲(Crustaoea)、十足目(Decapoda)、拟螯虾科(Parastacidae)、光壳虾属(Cherax),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及新几内亚南部等热带区域。因其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出肉率高、肉质鲜美、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等优点,不仅受到国内外养殖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养殖开发前景广阔。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南美白对虾病害频发,养殖效益的下滑,小龙虾等螯虾类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红螯螯虾的产业规模也得以迅速扩大,市场需求持续上升,有望成为继罗氏沼虾、小龙虾后,国内又一新兴规模化养殖品种。
对于红螯螯虾池塘养殖模式的探索,近两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在江浙地区普遍展开,陈友明等(2006)在江苏洪泽开展了红螯螯虾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亩产红螯螯虾商品虾达156kg。李根禧等(2018)在江苏无锡进行红螯螯虾的池塘养殖,探讨了其养殖技术要点,最终得到150kg以上的亩产量及1万元以上的亩纯收入。姚振海等(2018)在浙江海宁采用红螯螯虾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模式,于2017年投放虾苗0.5万尾/亩,养殖160天后于10月份收获平均规格71g/尾的商品虾3320kg,亩产达166kg,亩纯收入1.3万元以上。这些结果表明,在江浙地区池塘养殖红螯螯虾亩产可达150kg以上,亩效益可达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由于红螯螯虾为热带性种类,且具有抱卵少、不同步的特点,特别是在非热带地区,普遍出现养殖周期短、养成规格小及苗种成活率低等问题,导致其行业发展受阻,因此,有必要配套更为科学的、符合红螯螯虾特点的养殖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红螯螯虾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建立适宜红螯螯虾特点的小棚标粗池塘养殖模式,一方面提早苗种放养时间,延长生长周期,提高养成规格;另一方面,通过早期小水体苗种培育,提高苗种养殖成活率,增加养殖产量,从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并通过示范带动,实现红螯螯虾的产业化开发与推广。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建设池塘: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佳,长宽比可为3:1,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池埂坡比为1:2.5~1:3,池塘的深度 1.5~1.8m左右。水体为弱碱性保持在7.0~8.6。池塘土质以粘、壤土为宜,保水性能好,池底略有坡度,便于排水,无或少淤泥,有淤泥也应当控制在10cm以下,塘梗四周建50cm高的防逃设施。按照高灌低排的原则,建造进、排水渠,进、排水系统独立设置。
(2)清塘消毒:养殖池塘清淤后晒塘20天以上至塘底开始干裂,然后进水120~150cm,每亩水面用100~150kg生石灰兑水拌浆全池均匀泼洒,以彻底消灭池塘中的野杂鱼及敌害生物。此项工作是红螯螯虾养殖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做到位将显著影响养殖成功率,甚至将导致绝收。
(3)暖棚建设:清塘消毒后在池塘内建设土池暖棚,用于对虾苗进行暂养标粗,期间集中喂养以达到快速标粗的目的。
(4)施肥培藻:在投放虾苗前一周先进水,进水口用网布过滤。在晴天施肥,培育浮游生物,确保虾苗放养后有充足的适口饵料摄食,并以先肥后瘦为原则进行施肥。养殖前要求水质偏碱,pH以7.2~8.5为宜,并含有一定的总硬度(20mg/L)及矿物质元素,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
(5)栽植水草。
(6)投放虾苗:虾苗规格基本一致、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游动活泼、无病无伤。虾苗投放一般选择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以晴天早晨为佳,避免阳光直射,并尽量一次性放足。在放养前用盐水对虾苗消毒以预防疾病。虾苗投放前需进行试水,即放少量虾苗于网箱中观察一天,若虾苗无异常反应,即可投放入塘。将虾苗放入氧气包运至池塘,在打开氧气包时,温差不要超过3℃。投放时,先将氧气袋或其他装苗容器浮于池塘水面,遮光稳定30min以上,使氧气袋或其他装苗容器内水温与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投放入暖棚。放苗密度视苗种规格而定,0.6~1cm密度可为4500~6000尾/亩,3cm密度可为3000~4000尾/亩。
(7)日常管理:包括投饲管理和日常其它管理。
(8)外放养成:经暖棚暂养标粗30天,待虾苗长至3cm-4cm左右,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后,逐渐提高池塘水位,漫过暖棚土坝,自然外放,进行池塘养成。
作为优选,池塘的进水口设置内层40目、外层80目双层筛绢网布过滤,排水口设置40目筛绢网布过滤,以防敌害及野杂鱼虾及其卵进入,并定期检查筛绢网布,及时去除杂物。
作为优选,中后期适当套养花白鲢夏花以调节水质,但应控制在10尾/亩以内,且不能搭配套养吃食性鱼类。
作为优选,水草种植面积占总水面积18-23%。
作为优选,池塘中央栽植沉水植物,浅水区栽植漂浮植物。
进一步优选,沉水植物选择金鱼藻等,漂浮植物选择凤眼莲、水花生等。
作为优选,早期每天上午、傍晚各投喂 1 次,以傍晚为主,占投饲量的65~80%,日投饲量占螯虾体重的4~6%,
作为优选,在放养前用3%的盐水对虾苗消毒5分钟以预防疾病。
作为优选,虾苗投放前需进行试水,即放少量虾苗于网箱中观察一天,若虾苗无异常反应,即可投放入塘。
作为优选,除水草外,棚内可投放部分网片、PVC管等隐蔽物,以供螯虾隐蔽栖息。
作为优选,对螯虾养殖日常其它管理:坚持每天巡塘3次,早晨观察螯虾活动情况,并检查水体溶氧及水质状况;中午观察水色变化和水草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施肥或者割草;晚上观察螯虾吃食情况,决定饲料投喂量。记录好养殖日志,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清除池塘中的青苔及敌害生物,平时做好排涝、防洪、防逃措施,确保安全。池塘保持1m水位,每月加注一次新水,注意水体 pH 值和硬度,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高温季节及时加注新水,并定期向池子中泼洒10~20ppm生石灰,调节pH,增加水中钙含量,提高水体硬度,保持水质清新。除水草外,池底可投放部分网片、PVC管等隐蔽物,以供螯虾隐蔽栖息。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建立适宜红螯螯虾特点的小棚标粗池塘养殖模式,一方面提早苗种放养时间,延长生长周期,提高养成规格;另一方面,通过早期小水体苗种培育,提高苗种养殖成活率,增加养殖产量,从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并通过示范带动,实现红螯螯虾的产业化开发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建设池塘:池塘要选择交通便捷、通风向阳、东西朝向、环境安静之处,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水源充足并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水质清新,水体为弱碱性保持在7.5~8.6。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佳,长宽比可为3:1,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本次试验选择3.6亩池塘1个)、池埂坡比为1:2.5~1:3,池塘的深度 1.5m左右。池塘土质以粘、壤土为宜,保水性能好,池底略有坡度,便于排水,无或少淤泥,有淤泥也应当控制在10cm以下,塘梗四周建50cm高的防逃设施。按照高灌低排的原则,建造进、排水渠,进、排水系统独立设置,进水口设置内层40目、外层80目双层筛绢网布过滤,排水口设置40目筛绢网布过滤,以防敌害及野杂鱼虾及其卵进入,并定期检查筛绢网布,及时去除杂物。
(2)清塘消毒:养殖池塘清淤后晒塘20天以上至塘底开始干裂,然后进水150cm,每亩水面用100kg生石灰兑水拌浆全池均匀泼洒,以彻底消灭池塘中的野杂鱼及敌害生物。此项工作是红螯螯虾养殖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做到位将显著影响养殖成功率,甚至将导致绝收。
(3)暖棚准备:清塘消毒后在池塘内建设土池暖棚1个(6m×30m),用于对虾苗进行暂养标粗,期间集中喂养以到达快速标粗的目的。通过利用暖棚,可以提高并稳定水温,延长养殖时间,可以取得较好的养虾成效。而且红螯螯虾苗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均较弱,且苗种成本较高,若直接放入池塘,可能导致部分虾苗因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而死亡或被敌害捕食,造成成本上较大的亏损。因此,搭建暖棚进行标粗,一方面利用暖棚可提早苗种放养时间(一般可提早1个月左右),延长生长周期,提高养成规格;另一方面,通过早期小水体苗种培育标粗,可提高苗种的成活率,进而提高养殖产量。
(4)施肥培藻:在投放虾苗前的12天,每亩虾池投放200kg左右的腐熟有机肥,培育藻类及浮游生物,确保虾苗放养后有充足的适口饵料摄食。养殖前要求水质偏碱,pH以8.0~8.5为宜,并含有一定的总硬度(20mg/L)及矿物质元素,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水温在25~35℃均可。
(5)栽植水草:水草对红螯螯虾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是螯虾的优质饵料,可补充大量维生素,还能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更能为螯虾提供隐蔽栖息场所,降低被敌害生物或同类残食的风险。可在暖棚内栽植金鱼藻等沉水植物以及凤眼莲、水花生等漂浮植物。
(6)投放虾苗:本实施例于2018年4月19日放养规格50尾/g的苗种1.8万尾于池塘内小棚。虾苗来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综合试验基地,规格基本一致,体质健康。虾苗放养在傍晚进行。江浙地区一般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和五月初投放。放养的水温不低于12℃,水深1m以上,投放较大规格虾苗有助于提高成活率。投放的虾苗要求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且一次性放足。在放养前用3%的盐水对虾苗消毒5分钟以预防疾病。虾苗投放前需进行试水,即放少量虾苗于网箱中观察一天,若虾苗无异常反应,即可投放入塘。投放时,先将氧气袋或其他装苗容器浮于池塘水面,遮光稳定30min以上,使氧气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投放入暖棚。
(7)投饲管理:每天傍晚投放一次对虾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在暖棚区域内均匀投撒,日投饲量占螯虾体重的4~6%,以吃饱、吃好为宜,做到精准投喂,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虾摄食状况适当调整投喂。坚持每天巡塘3次,早晨观察螯虾活动情况,并检查水体溶氧及水质状况;中午观察水色变化和水草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施肥或者割草;晚上观察螯虾吃食情况,决定饲料投喂量。记录好养殖日志,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清除池塘中的青苔及敌害生物,平时做好排涝、防洪、防逃措施,确保安全。除水草外,棚内可投放部分网片、PVC管等隐蔽物,以供螯虾隐蔽栖息。
(8)外放养成:经暖棚暂养标粗30天,待虾苗长至3cm-4cm左右,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后,逐渐提高池塘水位,漫过暖棚土坝,自然外放,进行池塘养成。
按照实施例1的培育方法,2018年4月19日放养规格为50尾/g的苗种1.8万尾,经小棚中间培育30天后逐渐提高池塘水位,漫过小棚土坝进行池塘养成。期间,随机抽样显示,5月10日标粗苗种平均规格3.5cm,9月26日养成虾规格为72.81g /尾。经过192天养殖,于2018年10月28日捕捞,红螯螯虾平均体重可达79.17±2.23g、平均体长128.40±6.75mm、平均头胸甲长71.21±5.70mm、平均腹部长78.65±5.25mm。成活率为50.52%,养殖单产达200kg。
实施例2:
1.池塘的选择
池塘要选择交通便捷、通风向阳、东西朝向、环境安静之处,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水源充足并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水质清新,水体为弱碱性保持在7.0~7.5。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佳,长宽比可为3:1,本实施例选用一个5.0亩的池塘,池塘的深度1.5m左右。池塘土质以粘、壤土为宜,保水性能好,池底略有坡度,便于排水,无或少淤泥,有淤泥也应当控制在10cm以下,塘梗四周建50cm高的防逃设施。按照高灌低排的原则,建造进、排水渠,进、排水系统独立设置,进水口设置内层40目、外层80目双层筛绢网布过滤,排水口设置40目筛绢网布过滤,以防敌害及野杂鱼虾及其卵进入,并定期检查筛绢网布,及时去除杂物。
2.清塘与消毒
养殖池塘清淤后晒塘20天以上至塘底开始干裂,然后进水120cm,每亩水面用150kg生石灰兑水拌浆全池均匀泼洒,以彻底消灭池塘中的野杂鱼及敌害生物。此项工作是红螯螯虾养殖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做到位将显著影响养殖成功率,甚至将导致绝收。
3.施肥与水质管理
在投放虾苗前的10天,每亩虾池投放200kg左右的腐熟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确保虾苗放养后有充足的适口饵料摄食。养殖前要求水质偏碱,pH以7.2~8.5为宜,并含有一定的总硬度(20mg/L)及矿物质元素,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
4.水草栽培
水草对红螯螯虾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是螯虾的优质饵料,可补充大量维生素,还能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更能为螯虾提供隐蔽栖息场所,降低被敌害生物或同类残食的风险。可在池塘中央栽植金鱼藻等沉水植物,浅水区栽植凤眼莲、水花生等漂浮植物,种植面积占总水面积20%为宜。
5.虾苗投放
虾苗来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综合试验基地,规格基本一致,体质健康,3cm左右,放养3000~4000尾/亩。虾苗放养一般选择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以晴天早晨为佳,避免阳光直射。江浙地区一般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和五月初投放。放养的水温不低于12℃,水深1m以上,投放较大规格虾苗有助于提高成活率。投放的虾苗要求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且一次性放足。在放养前用3%的盐水对虾苗消毒5分钟以预防疾病。虾苗投放前需进行试水,即放少量虾苗于网箱中观察一天,若虾苗无异常反应,即可投放入塘。投放时,先将氧气袋或其他装苗容器浮于池塘水面,遮光稳定30min以上,使氧气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投放入小棚。养殖前期不宜套养其他品种,中后期可适当套养花白鲢夏花以调节水质,但应控制在10尾/亩以内,且不能搭配套养吃食性鱼类。
6.小棚暂养标粗
在池塘搭建小棚(15m×20m),将虾苗放入这个区域进行暂养标粗,期间集中喂养以到达快速标粗的目的,待养殖1个月,虾苗长至一定规格(3-4cm),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后逐渐提高池塘水位,漫过小棚土坝进行池塘养成。
7.日常管理
(1)饲料投喂:以投喂对虾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营养要全面,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早期每天上午、傍晚各投喂 1 次,以傍晚为主,占投饲量的65~80%,日投饲量以吃饱、吃好为宜,做到精准投喂,并可以适当搭配南瓜、胡萝卜、冰鲜鱼及螺、蚌等饵料。在幼虾阶段,要根据水中的生物饵料量适当调整饲料的投喂,以保证营养充足,降低自残程度。前期投饲量占虾体重的4~6%,中后期占虾体重的1.5~3%,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虾摄食状况适当调整投喂,如温度过高或剧烈变化时少投或者不投。
(2)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塘3次,早晨观察螯虾活动情况,并检查水体溶氧及水质状况;中午观察水色变化和水草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施肥或者割草;晚上观察螯虾吃食情况,决定饲料投喂量。记录好养殖日志,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清除池塘中的青苔及敌害生物,平时做好排涝、防洪、防逃措施,确保安全。池塘保持1m水位,每月加注一次新水,注意水体 pH 值和硬度,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高温季节及时加注新水,并定期向池子中泼洒10~20ppm生石灰,调节pH,增加水中钙含量,提高水体硬度,保持水质清新。除水草外,池底可投放部分网片、PVC管等隐蔽物,以供螯虾隐蔽栖息。
8.病害防治
红螯螯虾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较强,防治工作应以防为主。下塘前做好池塘清塘工作,虾苗采用3%的盐水浸泡。平时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水体溶氧充足,维持水环境的良好稳定。投喂要注意不过量,饵料要营养全面,无变质,严格根据摄食量控制投喂量,防止残饵败坏水质。虾池定期消毒,一般每隔 15~20 天消毒1次。水质调节以 EM 菌等生物制剂为主,通过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以有效持久维护水质,也可以定时泼洒生石灰调控水质。虾料中定期添加复合维生素、乳酸菌、免疫多糖等药物,以有效提高螯虾免疫力及预防虾病。在5~6月份疾病高发期,注意氨氮、亚硝酸盐等是否超标,保持水体的活、嫩、爽。及时清除敌害生物,防止水蜈蚣、水鸟、水老鼠及一些凶猛肉食性鱼类等的侵害。
9.捕捞运输
红螯螯虾起捕时间可在9~11月,水温低于15℃时。一般捕捞方式以地笼捕捞和干塘捕捞为主,首先采用地笼将已达商品规格(50g/只)以上的螯虾捕捞上市,尽量凌晨或者晚上起捕,地笼网目要求在2~3cm,根据池塘大小放置地笼(一般10个/亩),并架设水泵2~3台,令池塘水体以一定速度循环流动,3~4h后可起笼收虾,最后将剩余的虾通过干塘一次性捕获。由于红螯螯虾在池塘中不能自然越冬,所以11月之后要捕捞干净。红螯螯虾离水还能存活1~2天左右,因此,可以采用塑料泡沫箱干法运输,并在上面放水草,以保持虾体湿润,运输时要注意通气,不要挤压,运输时间长的要在中途淋水,以免干死。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不采用暖棚标粗,也即没有步骤(3)和步骤(8)。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所采用的培育方法对红螯螯虾小棚标粗池塘养殖的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见表1。

Claims (10)

1.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建设池塘:池塘面积以3~5亩、池埂坡比为1:2.5~1:3,池塘的深度 1.5~1.8m;
(2)清塘消毒:池塘清淤后晒塘20天以上至塘底开始干裂,然后进水120~150cm,以生石灰消毒;
(3)暖棚建设:在池塘内建设暖棚,用于对虾苗进行暂养标粗;
(4)施肥培藻:水pH为7.2~8.5,并含有20mg/L的总硬度及矿物质元素,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水温在15~35℃;
(5)栽植水草,水草种植面积占总水面积18-23%;
(6)投放虾苗:虾苗投放选择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免阳光直射,一次性放足;
(7)日常管理;
(8)外放养成:经暖棚暂养标粗30天,待虾苗长至3cm-4cm,逐渐提高池塘水位,漫过暖棚土坝,自然外放,进行池塘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池塘无淤泥或少淤泥,淤泥控制在10c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亩水面用100~150kg生石灰兑水拌浆均匀泼洒进行消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放苗密度视苗种规格而定:苗种规格为0.6~1cm,密度为4500~6000尾/亩;苗种规格为3cm,密度为3000~4000尾/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虾苗投放前,虾苗置于氧气袋或其他装苗容器中,浮于池塘水面,遮光稳定30min以上,使氧气袋或其他装苗容器内水温与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投放入暖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虾苗投放时,氧气袋或其他装苗容器,与池塘水温之间的温差不超过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虾苗投放前需进行试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早期每天上午、傍晚各投喂 1 次,以傍晚为主,占投饲量的65~80%,日投饲量占螯虾体重的4~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期向池子中泼洒10~20ppm生石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放养前用3%的盐水对虾苗消毒至少5分钟。
CN201910546582.6A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Pending CN110235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6582.6A CN110235826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6582.6A CN110235826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5826A true CN110235826A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88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6582.6A Pending CN110235826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582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3609A (zh) * 2019-10-30 2020-01-10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红螯螯虾大规格苗种双层棚培育方法及系统
CN111316944A (zh) * 2020-02-28 2020-06-23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CN112106703A (zh) * 2020-09-24 2020-12-22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东海带鱼海捕野生苗种的活体长途运输方法
CN112293307A (zh) * 2020-11-16 2021-02-02 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成活率的胡子鲶水泥池生态标苗方法
CN112544517A (zh) * 2020-12-10 2021-03-26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在寒冷地区大棚内培育克氏原螯虾苗种的方法
CN112674004A (zh) * 2021-01-28 2021-04-20 武汉正大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季节小龙虾高成活率养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0647A (zh) * 2003-02-24 2003-09-10 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一种日本对虾高产养殖方法及养殖池
CN103704158A (zh) * 2013-12-03 2014-04-09 桐乡市恒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 泥鳅规模化养殖方法
CN104770600A (zh) * 2015-04-10 2015-07-15 烟台大乐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对虾标粗专用功能性生物饲料
WO2016084982A1 (en) * 2014-11-27 2016-06-02 Kak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Culturing water for crustacean seed such as shrimp, crab, mantis shrimp and the like, and culture method of crustacean seed using same
CN108142336A (zh) * 2018-02-07 2018-06-12 祝才盈 青蟹越冬暂养的一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0647A (zh) * 2003-02-24 2003-09-10 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一种日本对虾高产养殖方法及养殖池
CN103704158A (zh) * 2013-12-03 2014-04-09 桐乡市恒盛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 泥鳅规模化养殖方法
WO2016084982A1 (en) * 2014-11-27 2016-06-02 Kak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Culturing water for crustacean seed such as shrimp, crab, mantis shrimp and the like, and culture method of crustacean seed using same
CN104770600A (zh) * 2015-04-10 2015-07-15 烟台大乐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对虾标粗专用功能性生物饲料
CN108142336A (zh) * 2018-02-07 2018-06-12 祝才盈 青蟹越冬暂养的一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梁新民: ""鲁北地区地上淡水池南美白对虾虾苗标粗技术"", 《科学种养》 *
樊振中: ""半咸水体南美白对虾苗种温棚标粗技术"", 《渔业致富指南》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3609A (zh) * 2019-10-30 2020-01-10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红螯螯虾大规格苗种双层棚培育方法及系统
CN111316944A (zh) * 2020-02-28 2020-06-23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CN112106703A (zh) * 2020-09-24 2020-12-22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东海带鱼海捕野生苗种的活体长途运输方法
CN112106703B (zh) * 2020-09-24 2022-09-16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东海带鱼海捕野生苗种的活体长途运输方法
CN112293307A (zh) * 2020-11-16 2021-02-02 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成活率的胡子鲶水泥池生态标苗方法
CN112544517A (zh) * 2020-12-10 2021-03-26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在寒冷地区大棚内培育克氏原螯虾苗种的方法
CN112674004A (zh) * 2021-01-28 2021-04-20 武汉正大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季节小龙虾高成活率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4902B (zh) 一种河蟹无公害池塘养殖方法
CN103283652B (zh)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CN110235826A (zh)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CN10443009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方法
CN103444600B (zh) 两段式青虾高效苗种繁育方法
CN104206329A (zh) 一种池塘克氏原螯虾春苗繁育方法
CN102106326B (zh) 一种双齿围沙蚕立体人工育苗的方法
KR20180047631A (ko) 어미 해삼 육상관리를 통한 해삼 인공종묘 생산시기 조절방법
CN103404453A (zh) 青虾与河蟹双主养方法
CN105994072B (zh) 一种松江鲈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CN104026070B (zh) 一种中华鳖环境友好型池塘养殖方法
CN103392641B (zh) 一种精细化曼氏无针乌贼池塘养殖方法
CN103461240A (zh) 青虾、轮叶黑藻连作生态养殖方法
CN104521654B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01946728B (zh) 科学利用秋季炮头青虾苗进行高产大规格养殖方法
CN104542368A (zh) 沼虾塘套养泥鳅养殖方法
CN113455432A (zh) 一种河蟹小龙虾同池养殖的方法
CN103416335A (zh) 一种利用河蟹养殖池培育青虾亲本的方法
CN106614180A (zh)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CN104642089B (zh) 一种江蓠与石斑鱼的混养方法
CN106359208A (zh) 一种禾虫半人工育苗滩涂养殖方法
CN109644911A (zh) 一种红螯螯虾-草鱼-轮叶黑藻生态综合种养方法
CN109463327A (zh) 一种虾苗培育方法
CN106386588B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方法
KR102037627B1 (ko) 성게 육상 축양을 위한 양식수조, 이를 이용한 성게 육상 양식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