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2501A - 拉头 - Google Patents

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2501A
CN105682501A CN201380080631.2A CN201380080631A CN105682501A CN 105682501 A CN105682501 A CN 105682501A CN 201380080631 A CN201380080631 A CN 201380080631A CN 105682501 A CN105682501 A CN 105682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
climb
cam part
head
clim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06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2501B (zh
Inventor
米丘守正
槻庆
槻庆一
宫崎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82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2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3Self-locking sliders, e.g. slider body provided with locking projection or groove, fric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262Pull members; Ornamental attachments for 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头(1、2)具有:拉头主体(10、40)、具有突出方向相互不同的第1凸轮部(26、56)及第2凸轮部(27、57)的拉攀(20、50)、和拉攀弹压部件(30、60)。由此,能够在不进行拉头(1、2)的滑动操作时使拉攀(20、50)自动地倒伏。另外,可将能够使拉攀(20、50)倒伏的拉攀(20、50)的倾斜角度的范围设定得大,从而能够提高拉头(1、2)的操作性。

Description

拉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用拉头,尤其涉及能够在不进行拉头的滑动操作时使拉攀自动地倒伏并保持拉攀的倒伏状态的拉头。
背景技术
以往,拉链安装在衣物类或箱包类等物品的开口部上,通过使安装在该拉链上的拉头沿着链牙列滑动而能够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或分离来开闭开口部。拉链用的拉头通常具有拉头主体、和能够相对于拉头主体旋转地被保持的拉攀,在拉头主体的上下翼板之间形成有引导左右的链牙列的大致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
另外,作为一个这样的拉头,公知一种具有停止机构的拉头,在使拉头停止在拉链的链牙列上的任意位置时,使停止爪部突出到拉头主体的链牙引导路内并将该停止爪部嵌入链牙列的拉链链牙之间而使其与链牙列卡合,由此能够在链牙列的停止位置上保持拉头。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6118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带停止机构的拉头,其在拉攀的旋转轴部(安装轴部)上一体地形成有两个停止爪部。
在该专利文献1的拉头中,当为了操作拉头而通过手指将拉攀立起时,由于形成在拉攀的旋转轴部上的两个停止爪部从拉头主体的链牙引导路拔出,所以能够使拉头沿着链牙列顺畅地滑动。
另一方面,当在拉头的操作结束后而从拉攀放开手指时,拉攀由于自重而以向拉头主体的后口侧倒伏的方式旋转,由此,拉攀的停止爪部与链牙列抵接。在该状态下,例如左右的拉链牙链带受到横向拉力而使拉头向链牙列的分离方向强制地移动,由此设在拉攀上的两个停止爪部嵌入至各链牙列的拉链链牙之间,而使各停止爪部与链牙列卡定。由此,能够使拉头的强制移动停止而保持(锁定)拉头的停止状态。
另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11135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在罩部件上设有停止爪部的带停止机构的拉头,其中在该罩部件与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之间保持拉攀的旋转轴部。
在该专利文献2的拉头中,在罩部件上配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片部。另外,该罩部件以在其与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之间夹持拉攀的旋转轴部的方式能够摆动地安装在立设于上翼板的前后的安装柱上。在具有这样的罩部件的专利文献2的拉头中,当为了操作拉头而通过手指拉拽拉攀时,由于罩部件抵抗弹性片部的弹压力而被提升,所以使配置在该罩部件上的停止爪部从拉头主体的链牙引导路拔出。由此,能够使拉头沿着链牙列顺畅地滑动。
另一方面,在拉头的操作结束后从拉攀放开手指时,罩部件的弹性片部弹性恢复而使罩部件返回(下降)到原来的位置,并且使配置在该罩部件上的停止爪部进入至拉头主体的链牙引导路内而卡定在链牙列的拉链链牙之间。由此,能够保持(锁定)拉头的停止状态。
另外,在拉头中也公知一种具有如下功能的拉头:其能够在拉头的操作结束后使拉攀以相对于拉头主体倒伏的方式自动地旋转并保持拉攀的倒伏状态。这样的拉头的例子在日本特开平3-295502号公报(专利文献3)和国际公开第2012/042620号小册子(专利文献4)等中有所公开。
例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拉头具有:拉头主体;经由轴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拉头主体上的拉攀;在一端部具有爪部的停止爪体;与停止爪体一体地或分体地设置、且弹压停止爪体的第1弹簧部件;和将拉攀弹压成倒伏状态的第2弹簧部件(铰链弹簧)。
专利文献3的拉头主体具有上下翼板、和将上下翼板的前端部之间连结的引导柱,在上下翼板之间形成有大致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在上翼板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拉攀的拉攀安装部,在该拉攀安装部上安装有穿插于拉攀的穿插孔中的轴部。在拉攀的一端部上配置有与停止爪体抵接的凸轮部。
停止爪体能够摆动地安装在拉头主体上。另外,停止爪体从第1弹簧部件受到弹压力而使爪部突出到拉头主体的链牙引导路内,并通过该停止爪体所受到的弹压力而将拉攀经由凸轮部朝向倒伏状态弹压。另一方面,在操作拉攀时,停止爪体通过该拉攀的凸轮部来抵抗第1弹簧部件的弹压力而被提升,由此,能够使爪部从链牙引导路拔出。
而且,在专利文献3的拉头中,与第1弹簧部件为不同部件的第2弹簧部件以将拉攀朝向倒伏状态弹压的方式配置在拉攀或拉头主体上。在这样的专利文献3的拉头中,例如在拉头相对于链牙列停止时因停止爪体的爪部与拉链链牙发生干涉而无法充分地进入至链牙引导路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2弹簧部件弹压拉攀而以倒伏状态保持。由此,由于能够防止在不操作拉攀时拉攀自由地摆动,所以能够使拉攀难以钩挂于其他物品,另外,也可防止因拉攀的摇晃而导致产品的外观变差。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与上述那样的专利文献3的拉头相比简化了结构而变得小型化及轻量化的拉头。在此,一边参照图17及图18一边具体地说明专利文献4的拉头。
专利文献4的拉头100具有:拉头主体110、能够旋转地保持在拉头主体110上的拉攀120、具有停止爪部131的弹簧部件130、和固定在拉头主体110上的罩体140。
拉头主体110具有上下翼板111、112、和将上下翼板111、112的前端部之间连结的引导柱113。在上翼板111的上表面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上立设有用于安装罩体140的前安装柱111a和后安装柱111b。在前安装柱111a与后安装柱111b之间设有供配置在拉攀120的一端的安装轴部121插入的插入部111c。在该插入部111c中插入有拉攀120的安装轴部121的状态下,通过将罩体140固定在前安装柱111a及后安装柱111b上而将拉攀120的安装轴部121保持在上翼板111与罩体140之间。
另外,在上翼板111的前安装柱111a与后安装柱111b之间配置有一对纵壁部111d。在被后安装柱111b和一对纵壁部111d包围的部分上形成有能够供弹簧部件130的停止爪部131穿插的爪孔111f。
拉攀120具有:平板状的抓持部122、从抓持部122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腿部123、和横架在一对腿部123的前端部之间的安装轴部121,被抓持部122、一对腿部123及安装轴部121包围而形成有大致矩形状的拉攀开口部124。
在安装轴部121的拉头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上配置有具有朝向拉攀开口部124突出的形态的凸轮部125。另外,在腿部123与安装轴部121的连结部分上配置有朝向拉攀开口部124延伸且与罩体140抵接的左右的抵接部126。
弹簧部件130具有:跨着拉攀120的凸轮部125的主体部132、从主体部132的后端垂直设置的停止爪部131、和从主体部132的后方侧的弯曲部向上方分支而延伸的弹性片部133。
罩体140具有:大致长方形状的顶部141、从顶部141的侧缘部垂直设置的左右的侧壁部142、和从顶部141的前后端部垂直设置的前壁部143及后壁部144。在顶部141的背面(内表面)上形成有收纳弹簧部件130的弹性片部133的收纳槽部145。
在该罩体140的左右侧壁部142上形成有从下端缘朝向顶部141开口的罩开口部146,在该罩开口部146内收纳有拉攀120的安装轴部121。在该情况下,左右的侧壁部142的朝向罩开口部146的周面中的配置在前方侧的前表面部分构成为供拉攀120的抵接部126抵接来限制拉攀120的旋转范围的限制部147。
在组装具有上述那样的部件的专利文献4的拉头100的情况下,在拉头主体110的上翼板111的上表面上,以将拉攀120的安装轴部121插入到前后安装柱111a、111b之间的方式载置拉攀120。而且,在载置着拉攀120的上翼板111上配置弹簧部件130。此时,弹簧部件130以其主体部132跨着拉攀120的凸轮部125并且与凸轮部125接触的方式配置。
接着,将罩体140安装至拉头主体110上。此时,将罩体140覆盖在上翼板111的规定位置上后,将罩体140的左右的侧壁部142的一部分朝向内侧挤压而使其塑性变形,由此将罩体140固定在拉头主体110的前后安装柱111a、111b上。通过像这样将罩体140固定在拉头主体110上,而将拉攀120安装成以安装轴部121为中心而在如下范围内旋转自如,其中,该范围是从倒伏于拉头主体110的后口侧的状态、到与罩体140的限制部147抵接而立起的状态为止的范围。
若为这样的专利文献4的拉头100,则例如与专利文献3的拉头相比能够使拉头结构简化并且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拉头100的组装作业。另外,能够使弹簧部件130的弹压力作用于拉攀120的凸轮部125,由此,例如在拉攀120倒伏于拉头主体110的后口侧的状态下,弹簧部件130的停止爪部131进入至链牙引导路内并与链牙列卡合,从而能够保持使拉头100相对于链牙列停止的状态。
另外,在操作拉攀120而使其从倒伏状态立起时,由于拉攀120的凸轮部125抵抗弹簧部件130的弹性片部133的弹压力而将弹簧部件130向上方提升,所以弹簧部件130的停止爪部131从链牙引导路退出。因此,能够使拉头100沿着链牙列顺畅地滑动。
而且,在专利文献4的拉头100中,由于能够通过弹簧部件130来弹压拉攀120的凸轮部125,所以能够使拉攀120以向后口侧倒伏的方式旋转。因此,例如在拉头100的操作结束后将手指从拉攀120的抓持部12放开时,能够通过弹簧部件130的弹压力而使拉攀120自动地向后口侧旋转并倒伏,由此,能够使弹簧部件130的停止爪部131进入链牙引导路而使停止机构自动地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11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113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3-295502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2/042620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拉头中,由于在不操作拉头时拉攀会相对于拉头主体自由地摆动而摇晃,所以存在外观变差、或觉得拉攀碍事的情况。另外,若拉攀摇晃,则存在拉攀钩挂于其他物品的情况,也可以想到有可能会损坏安装有拉链的物品、或拉攀所钩挂的其他物品。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拉头中,通过在拉头的操作结束后从拉攀放开手指,而能够通过第1弹簧部件和第2弹簧部件的弹压力来使拉攀倒伏并保持该拉攀的倒伏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拉头那样、拉攀摇晃的情况。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3的拉头中,需要第1弹簧部件和第2弹簧部件这两个弹性部件。因此,拉头的零部件数量增多,而招致了拉头的成本增大。
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拉头中,例如在对第1弹簧部件和第2弹簧部件使用了螺旋状的弹性部件的情况下,即使在通过手指握持拉攀而使其以相对于拉头主体的后口侧上表面越过90°的方式旋转,只要从拉攀放开手指,就能够使第1弹簧部件和第2弹簧部件的弹压力作用于拉攀而使拉攀倒伏至拉头主体的后口侧。但是,若像这样对第1弹簧部件和第2弹簧部件使用螺旋状的弹性部件,则会进一步使拉头的成本增大,另外拉头的组装作业也会变得复杂。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对第1弹簧部件和第2弹簧部件不使用螺旋状的弹性部件而是使用板簧状的弹性部件或使板簧弯曲成规定形状的弹性部件(以下将这些弹性部件简略记述为板簧状的弹性部件),将其构成的拉头也作为一个实施例来记载。
通过将这样的板簧状的弹性部件用于第1弹簧部件及第2弹簧部件,与使用螺旋状的弹性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拉头的组装作业的简便化。但是,在使用了这样的板簧状的弹性部件的拉头中,通过第1弹簧部件及第2弹簧部件的弹压力而能够使拉攀向规定的方向(例如向拉头主体的后口侧倒伏的方向)倒伏的拉攀的倾斜角度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因此,例如当拉攀倾斜至超过了该范围的角度时,则存在拉攀的倾斜状态被第1弹簧部件和第2弹簧部件的弹压力保持、或使拉攀向与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向拉头主体的肩口侧倒伏的方向)倒伏的情况,其结果为,存在觉得拉攀碍事的情况、或钩挂于其他物品的可能。
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拉头100中,拉攀120能够旋转的角度的范围被罩体140的限制部147预先限制,通过在该角度范围内将手指从拉攀120放开,而拉攀120的凸轮部125受到基于弹簧部件130产生的弹压力从而使拉攀120向规定的方向(向拉头主体的后口侧倒伏的方向)倒伏。
由于这样的专利文献4的拉头100没有使用螺旋状的弹性部件,另外拉头100的组装作业也简便,所以能够比较廉价地提供拉头100。
但是,在专利文献4的拉头100中,由于在罩体140上设有限制部147,而导致拉攀120能够旋转的角度的范围比较小,因此有可能难以进行拉头100的滑动操作。因此,期望增大能够使拉攀120倒伏的倾斜角度的范围而改善拉头100的操作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4的拉头100中,若拉攀120相对于上翼板111的后口侧上表面的倾斜角度增大,则存在拉攀120的凸轮部125从弹簧部件130受到的弹压力的大小减弱的倾向。因此,期望即使拉攀120的倾斜角度增大,为了使拉攀120稳定地倒伏,而也使弹簧部件130的弹压力恰当地作用于拉攀120的凸轮部125。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技术课题而研发的,其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拉头:在能够在不进行拉头的滑动操作时使拉攀自动地倒伏并保持拉攀的倒伏状态的拉头中,能够将拉攀的旋转范围设定得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头为如下拉链用拉头:作为基本的结构而具有:拉头主体,其上下翼板的肩口侧端部通过引导柱而连结;拉攀弹压部件,其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弹性变形部并且能够摆动地安装在上述拉头主体上;和拉攀,其经由配置在上述上翼板的上表面与上述拉攀弹压部件之间的安装轴部能够旋转地被保持,上述拉攀的上述安装轴部具有与上述拉攀弹压部件抵接的凸轮部,上述拉攀弹压部件通过上述拉攀的操作而使上述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且通过上述弹性变形部的弹性恢复而经由上述凸轮部使上述拉攀倒伏,上述拉头的最主要特征在于,上述凸轮部具有从上述拉攀的上述安装轴部突出的第1凸轮部、和从上述拉攀的上述安装轴部向与上述第1凸轮部不同的方向突出的第2凸轮部。
在本发明的拉头中,优选的是,上述第1凸轮部在上述拉攀在直至成为规定的凸轮切换角度为止的第1旋转范围内旋转时,与上述拉攀弹压部件抵接,上述第2凸轮部在上述拉攀在上述凸轮切换角度以上的第2旋转范围内旋转时,至少与上述拉攀弹压部件抵接,且上述第1凸轮部具有从在上述第1旋转范围内所抵接的上述拉攀弹压部件受到弹压力来促进上述拉攀向倒伏方向的旋转的形态,上述第2凸轮部具有从在上述第2旋转范围内所抵接的上述拉攀弹压部件受到弹压力来促进上述拉攀向倒伏方向的旋转的形态。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拉头具有限制上述拉攀的旋转范围并确定上述第2旋转范围的上限的旋转限制部。在该情况下,优选上述旋转限制部由配置在上述拉头主体上、且供上述拉攀弹压部件抵接来限制上述拉攀弹压部件的摆动范围的摆动限制部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具有覆盖上述拉攀弹压部件并固定在上述拉头主体上的罩部件,上述旋转限制部由上述罩部件的供上述拉攀抵接来阻止拉攀的旋转的止动部构成。
而且在本发明的拉头中,优选的是,上述拉攀弹压部件由单一部件构成,且具有供上述第1凸轮部抵接的第1抵接部、和供上述第2凸轮部抵接的第2抵接部。
在该情况下,尤其优选的是,上述第1凸轮部和上述第2凸轮部配置在上述安装轴部的沿着轴线的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且上述第1抵接部和上述第2抵接部设在上述拉攀弹压部件的不同位置。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第2凸轮部的从上述安装轴部突出的方向与上述第1凸轮部的从上述安装轴部突出的方向相比倾向于上述拉攀的倒伏方向侧。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头中,优选的是,上述第1凸轮部具有如下的形态:在上述第1旋转范围内,在从侧面侧观察上述拉头时,该第1凸轮部相对于上述拉攀弹压部件的抵接点相较于上述拉攀的上述安装轴部与上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上述拉攀的抓持部侧。
而且,优选的是,上述第2凸轮部具有如下的形态:在上述第2旋转范围内,在从侧面侧观察上述拉头时,该第2凸轮部相对于上述拉攀弹压部件的抵接点相较于上述拉攀的上述安装轴部与上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上述拉攀的抓持部侧。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头中,优选的是,在上述上翼板上穿设有爪孔,且上述第2凸轮部构成为能够经由上述爪孔进退于大致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的停止爪部,其中该链牙引导路配置在上述拉头主体的上述上下翼板之间。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拉头中,也可以是,在上述上翼板上穿设有爪孔,且上述拉攀弹压部件具有能够经由上述爪孔进退于大致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的停止爪部,其中该链牙引导路配置在上述拉头主体的上述上下翼板之间。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拉头至少具有:拉头主体;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弹性变形部的拉攀弹压部件;和经由配置在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与拉攀弹压部件之间的安装轴部能够旋转地被保持的拉攀,拉攀具有从安装轴部突出的第1凸轮部、和从安装轴部向与第1凸轮部不同的方向突出的第2凸轮部这两种凸轮部。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拉头,通过在拉攀的安装轴部上设置向相互不同的方向突出的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能够在拉攀的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范围内促进拉攀向倒伏方向的旋转而使拉攀稳定地倒伏。
因此,在本发明的拉头中,通过恰当地设定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的突出方向或凸轮面的形状等,例如即使在拉攀相对于上翼板的后口侧上表面的倾斜角度大于90°的情况下,进一步在为120°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拉攀的第1凸轮部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或使拉攀的第2凸轮部和第1凸轮部选择性地连续地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而使拉攀倒伏在拉头主体的后口侧。
即,本发明的拉头与例如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那样的以往的拉头相比,可将能够使拉攀倒伏在拉头主体的后口侧的拉攀的倾斜角度的范围设定得更大,由此,能够提高拉头的操作性。
而且,在本发明的拉头中,由于能够根据拉攀的倾斜角度的大小来使拉攀的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选择性地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而恰当地受到基于拉攀弹压部件的弹性变形部产生的弹压力,所以无论拉攀的倾斜角度如何均能够使拉攀弹压部件的弹压力有效地作用于拉攀而使拉攀稳定地倒伏。
尤其在本发明中,拉攀的第1凸轮部构成为在从拉攀倒伏的状态到拉攀相对于上翼板上表面的倾斜角度成为规定的凸轮切换角度为止的第1旋转范围内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拉攀的第2凸轮部构成为在拉攀的倾斜角度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上的第2旋转范围内至少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
即,第1凸轮部配置成能够在拉攀的倾斜角度为从使拉攀完全地倒伏的0°角度到规定的凸轮切换角度以下的第1旋转范围内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另外,第2凸轮部配置成能够在拉攀的倾斜角度从凸轮切换角度以上到旋转上限为止的第2旋转范围内至少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此外,第2凸轮部也可以配置成能够从拉攀的倾斜角度比凸轮切换角度小的范围开始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此外,在本发明中,能够将凸轮切换角度设定成任意的大小。
而且,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具有分别在第1旋转范围及第2旋转范围内从该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所抵接的拉攀弹压部件受到弹压力来促进拉攀向倒伏方向的旋转的形态。
通过将拉攀的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像这样地构成,而能够使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与拉攀弹压部件选择性地抵接从而更稳定地促进拉攀向倒伏方向的旋转,并且可将能够使拉攀倒伏的拉攀的倾斜角度的范围扩大到第1旋转范围及第2旋转范围这两个范围。
另外本发明的拉头具有限制拉攀的旋转范围并确定第2旋转范围的上限的旋转限制部。由此,由于能够在由旋转限制部限制的拉攀的旋转范围内,使拉攀的第1凸轮部或第2凸轮部与拉攀弹压部件稳定地抵接,所以能够使拉攀弹压部件的弹压力顺畅地作用于拉攀而使拉攀倒伏。
在该情况下,旋转限制部由配置在拉头主体上并供拉攀弹压部件抵接来限制拉攀弹压部件的摆动范围的摆动限制部构成。通过设置这样的摆动限制部来限制拉攀弹压部件的摆动范围,而能够简单地构成旋转限制部,另外能够稳定地设定拉攀的旋转上限。
另外本发明的拉头具有覆盖拉攀弹压部件并固定在拉头主体上的罩部件,旋转限制部也可以由罩部件的与拉攀发生碰撞来阻止拉攀的旋转的止动部构成。通过这样的罩部件的拉攀抵接部,也能够简单地构成旋转限制部,另外能够稳定地设定拉攀的旋转上限。
而且在本发明的拉头中,拉攀弹压部件由单一部件构成,另外具有供第1凸轮部抵接的第1抵接部、和供第2凸轮部抵接的第2抵接部。由此,由于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而构成拉头,所以能够削减拉头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谋求简化拉头的组装作业。
在该情况下,拉攀的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配置在安装轴部的沿着轴线的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第1抵接部和第2抵接部设在分别与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的位置相对应的拉攀弹压部件的不同位置。由此,由于能够根据拉攀的倾斜角度的大小而使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选择性地与拉攀弹压部件稳定且顺畅地抵接,所以能够更稳定地促进拉攀向倒伏方向的旋转。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头中,第2凸轮部的从安装轴部突出的方向与第1凸轮部的从安装轴部突出的方向相比倾向于拉攀的倒伏方向侧。由此,即使拉攀旋转至比能够使第1凸轮部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而使拉攀倒伏的第1旋转范围大的第2旋转范围,也能够使第2凸轮部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而使拉攀弹压部件的弹压力有效地作用于拉攀,因此能够促进拉攀向倒伏方向的旋转而使拉攀稳定地倒伏。
而且在本发明的拉头中,第1凸轮部具有如下的形态:在拉攀的倾斜角度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下的第1旋转范围内,在从侧面侧观察拉头时,该第1凸轮部相对于拉攀弹压部件的抵接点相较于拉攀的安装轴部与上翼板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拉攀的抓持部(手持部)侧。由此,能够在使第1凸轮部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而使拉攀弹压部件的弹压力作用于第1凸轮部时,稳定地促进拉攀向倒伏到拉头主体的后口侧的方向的旋转。
在此,第1凸轮部的抵接点相较于拉攀的安装轴部与上翼板的接点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拉攀的抓持部侧是指,例如在拉攀以沿着拉头宽度方向配置的安装轴部为旋转轴而旋转的情况下,上述抵接点相较于拉攀的安装轴部与上翼板的接点,关于拉头长度方向配置在拉攀的倒伏的一侧。
另外,第2凸轮部具有如下的形态:在拉攀的倾斜角度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上的第2旋转范围内,在从侧面侧观察拉头时,该第2凸轮部相对于拉攀弹压部件的抵接点相较于拉攀的安装轴部与上翼板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拉攀的抓持部侧。由此,能够在使第2凸轮部与拉攀弹压部件抵接而使拉攀弹压部件的弹压力作用于第2凸轮部时,稳定地促进拉攀向倒伏到拉头主体的后口侧的方向的旋转。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头中,在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上穿设有爪孔,并且第2凸轮部构成为能够经由爪孔进退于拉头主体的链牙引导路的停止爪部而构成。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拉头能够具有在构成拉链时,能够相对于链牙列保持(锁定)拉头的停止状态的停止机构。
而且在本发明的拉头中,也可以是,在拉头主体的上翼板上穿设有爪孔,并且拉攀弹压部件具有能够经由爪孔进退于拉头主体的链牙引导路的停止爪部。即使为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拉头,也能够具有在构成拉链时能够相对于链牙列保持(锁定)拉头的停止状态的停止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拉头的立体图。
图2是该拉头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将该拉头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拉头的拉攀的俯视图。
图5是该拉攀的侧视图。
图6是说明该拉头的拉攀保持部的功能的说明图。
图7是图6所示的VII-VII线处的剖视图。
图8的(a)、(b)及(c)分别是图2所示的VIII(a)-VIII(a)线、III(b)-VIII(b)线及VIII(c)-VIII(c)线处的剖视图。
图9的(a)及(b)是使拉攀以相对于上翼板的后口侧上表面倾斜大致60°的方式旋转后的状态的拉头的剖视图。
图10的(a)及(b)是使拉攀以相对于上翼板的后口侧上表面倾斜大致120°的方式旋转后的状态的拉头的剖视图。
图11的(a)及(b)是使拉攀以相对于上翼板的后口侧上表面倾斜大致150°的方式旋转后的状态的拉头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拉头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该拉头的拉攀及拉攀弹压部件的立体图。
图14的(a)及(b)是使拉攀倒伏在上翼板的后口侧的状态下的第1凸轮部的位置及第2凸轮部的位置处的拉头的剖视图。
图15的(a)及(b)是使拉攀以相对于上翼板的后口侧上表面倾斜大致40°的方式旋转后的状态下的第1凸轮部的位置及第2凸轮部的位置处的拉头的剖视图。
图16是使拉攀以相对于上翼板的后口侧上表面倾斜大致90°的方式旋转后的状态下的第2凸轮部的位置处的拉头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将以往的拉头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以往的拉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来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丝毫不限定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相同的结构,且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拉头的立体图,图2是该拉头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将该拉头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4及图5是表示该拉头的拉攀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拉头的前后方向是指与拉头的滑动方向平行的方向(拉头的长度方向),将以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的方式滑动的方向作为前方(肩口侧方向),将以使左右的链牙列分离的方式滑动的方向作为后方(后口侧方向)。
另外,拉头的上下方向是指拉头的高度方向,将相对于拉头主体安装有拉攀的一侧的方向作为上方,将其相反侧的方向作为下方。拉头的左右方向是指与拉头的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是指拉头的宽度方向。
而且,在该拉头中,拉攀相对于上翼板的后口侧上表面的倾斜角度是指上翼板的后口侧上表面与沿着拉攀的长度方向的直线之间的角度,将使拉攀倒伏在后口侧(后方侧)时的情况规定为0°。
本实施例1的拉头1是拉链的结构部件之一,具有在构成拉链时,能够相对于形成在左右的拉链牙链带上的链牙列保持使拉头停止的状态的停止机构。
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1的拉头1具有拉头主体10、在一端部具有安装轴部21的拉攀20、和还作为拉攀弹压部件发挥功能的罩部件30。
在该情况下,拉头主体10及拉攀20通过对铝合金、锌合金、铜合金等金属材料进行压铸(diecast)成型或冲压成型而形成为规定的形状。罩部件30通过从不锈钢等金属制板材冲裁出规定形状的金属片并对该得到的金属片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此外,在本发明中,关于构成拉头主体10、拉攀20及罩部件30的材料、及形成这些部件的方法和机构并没有特别限定。
拉头主体10具有:上翼板11、与上翼板11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下翼板12、将上下翼板11、12的前端部(肩口侧端部)之间连结的引导柱13、和从上翼板11的左右侧缘部朝向下翼板12垂直设置的上凸缘部14。
在该拉头主体10的前端部形成有将引导柱13夹在中间的左右的肩口,在拉头主体10的后端部形成有后口。另外,在上下翼板11、12之间形成有将左右的肩口和后口连通的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
在上翼板11的上表面侧设有:安装有罩部件30的前方安装柱15及后方安装柱16;在前方安装柱15的后侧相邻地配置的加强部11a;配置在前方安装柱15的左右两侧且使罩部件30的后述的卡定部34卡定的被卡定部11b;配置在前方安装柱15及后方安装柱16之间的区域上的爪孔11c;从后方安装柱16朝向前方延伸且配置在爪孔11c的侧方的纵壁部11d;和在后方安装柱16的后侧相邻地配置的拉攀卡定脱离部17。
前方安装柱15具有:配置在上端部的卡定头部15a;经由层差部以宽度尺寸减小的方式形成在卡定头部15a的下方的嵌入部15b;和配置在卡定头部15a的前端部且从卡定头部15a的左右侧面向外侧鼓出的前方鼓出部15c。
卡定头部15a的上端形成为圆弧状。另外,卡定头部15a的左右侧面形成为以卡定头部15a的宽度尺寸(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朝向下方渐增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嵌入部15b的左右侧面形成为与拉头宽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在该嵌入部15b中嵌入有罩部件30的后述的左右臂部33。
在前方安装柱1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上形成有将罩部件30的后述的弹性变形部36收纳的收纳凹槽部15d。该收纳凹槽部15d连续地凹设在从前方安装柱15的上端部(卡定头部15a的上端部)经由前方安装柱15的前端部和上翼板11的前端部直至引导柱13的前端部为止的范围内。
后方安装柱16具有从上翼板11的上表面立设的基部16a、和配置在基部16a的上方并限制罩部件30的摆动范围的摆动限制部16b,摆动限制部16b具有比基部16a大的宽度尺寸。因此,后方安装柱16的与拉头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呈大致T字状。
在该情况下,基部16a的立设高度(从上翼板11的上表面到摆动限制部16b的下端为止的拉头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基于罩部件30能够摆动的范围、换言之基于拉攀20从上翼板11的后口侧上表面能够旋转的角度范围来设定。即,若增大基部16a的立设高度,则可增大拉攀20能够旋转的角度范围,另外,若减小基部16a的立设高度,则可减小拉攀20能够旋转的角度范围。
加强部11a具有左右的加强壁部、和将左右的加强壁部之间连结的连结部。左右的加强壁部的外侧面以在将罩部件30如后述那样安装在前方安装柱15及后方安装柱16上时与罩部件30的左右侧壁部32的内壁面接触的方式配置。
设在上翼板11上的左右的被卡定部11b具有:与上翼板11的上表面相比稍微隆起的高台部11f、和以将高台部11f的前方切缺的方式设置的切缺部11g。另外,在成为高台部11f的前表面的切缺面的下端部,沿着拉头宽度方向形成有向后方稍微凹陷的凹部。通过设置这样的被卡定部11b,而能够在将罩部件30安装在前方安装柱15及后方安装柱16上时,使罩部件30的卡定部34以罩部件30的后端部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与被卡定部11b稳定地卡定。
爪孔11c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状地形成在前方安装柱15与后方安装柱16之间的拉头长度方向上的区域,且能够供拉攀20的后述的第2凸轮部27插拔。该爪孔11c形成在与拉攀20的第2凸轮部27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另外具有从上翼板11的上表面侧向链牙引导路贯穿的贯穿部、和在链牙引导路侧设有底部的非贯穿部。
配置在后方安装柱16的前方的纵壁部11d以使高度尺寸朝向前方渐减且在侧面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状的方式形成。通过配置该纵壁部11d,而能够将保持在上翼板11的上表面与罩部件30之间的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的位置引导到加强部11a与纵壁部11d之间并使其稳定。
拉攀卡定脱离部17在拉头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且在后方安装柱16的后方侧相邻地配置。该拉攀卡定脱离部17具有从上翼板11的上表面立起的颈部17a、和配置在颈部17a的上端且与颈部17a相比向左右方向膨胀的卡定脱离头部17b。在该情况下,将卡定脱离头部17b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与颈部17a相同的尺寸。另外,卡定脱离头部17b的上表面平坦地形成,并且其左右侧缘部向外侧鼓出成圆弧状地形成。
例如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1的拉攀20具有:成为拉攀主体的抓持部22;从抓持部22的一端平行地延伸的左右的侧框部23;和将左右的侧框部23的前端部之间连结的安装轴部21。此外,在本实施例1的拉攀20中,将使该拉攀20倒伏在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时朝向上方的一侧的面作为拉攀表面,将与上翼板11相对的一侧的面作为拉攀背面。
该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的圆柱状,并在将拉攀20保持在上翼板11的上表面与罩部件30之间而旋转时成为拉攀20的旋转轴部。另外,在该拉攀20上以被抓持部22、左右的侧框部23及安装轴部21包围的方式形成有开口窗部24。
另外,左右的悬臂卡定片部25从拉攀20的抓持部22朝向开口窗部24内相互平行地延伸,这些左右的悬臂卡定片部25以能够朝向拉头宽度方向的外侧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在该情况下,将左右的悬臂卡定片部25之间的间隔设定成与配置在拉头主体10上的拉攀卡定脱离部17的颈部17a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或比颈部17a的宽度尺寸稍大,且设定成比拉攀卡定脱离部17的卡定脱离头部17b的宽度尺寸小。
像这样,在拉头主体10上配置拉攀卡定脱离部17,且在拉攀20上配置左右的悬臂卡定片部25,由此例如在使拉攀20向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倒伏的情况下,通过将拉攀20朝向拉头主体10的拉攀卡定脱离部17压入,如图6及图7所示,而能够与拉攀卡定脱离部17的颈部17a卡定。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拉攀20倒伏在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例1的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上突出设置有:配置在与左右的侧框部23接近的位置上的左右的第1凸轮部26、和与右侧的第1凸轮部26的左侧(内侧)相邻地配置的第2凸轮部27。即,第1凸轮部26和第2凸轮部27彼此配置在安装轴部21的轴线上的不同位置。另外,第1凸轮26和第2凸轮27的突出方向沿着该安装轴部21的半径方向。在该情况下,左右的第1凸轮部26与左右的侧框部23之间的间隙设定成具有比罩部件30的后述的左右的侧壁部32的厚度大的尺寸。
此外,本实施例1的第1凸轮部26及第2凸轮部27的各突出方向是指从安装轴部21的中心朝向各凸轮部26、27中的距安装轴部21最远的前端的方向。另外,第1凸轮部26在左右的侧框部23的内侧设有两个,但在本发明中,也能够除去左右的第1凸轮部26中的某一个而在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上仅设置一个第1凸轮部26。
本实施例1的左右的第1凸轮部26具有彼此相同的形态,并且从安装轴部21朝向开口窗部24内突出。另外,各第1凸轮部26具有如下的形态:使拉攀20在从倒伏状态(拉攀20相对于上翼板11的后口侧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0°的情况)到拉攀20的倾斜角度成为规定的凸轮切换角度(例如100°)的状态为止的第1旋转范围内旋转时,能够与罩部件30的后述的左右的侧壁部32抵接而提升该罩部件30。此外,在本发明中,凸轮切换角度能够通过改变第1凸轮部26及第2凸轮部27的形状或大小等来设定成任意的大小。
在该情况下,与罩部件30的左右侧壁部32抵接的第1凸轮部26的抵接面成为凸轮面。另外,该第1凸轮部26的形状(尤其是第1凸轮部26的凸轮面形状)形成为,在第1凸轮部26与罩部件30的左右侧壁部32抵接而从该抵接的罩部件30受到基于后述的弹性变形部36产生的弹压力时,向使拉攀20倒伏到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的方向来促进拉攀20的旋转(例如参照图10)。
具体地说,第1凸轮部26具有如下的形态:在拉攀20的倾斜角度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下的情况下,在从侧面侧观察拉头1时,该第1凸轮部26相对于罩部件30的抵接点P1在拉头长度方向上,相较于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与上翼板11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P2,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拉攀20的抓持部22侧(即后方侧)。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1的第2凸轮部27从安装轴部21朝向拉攀20的背面侧突出地设置。在该情况下,第2凸轮部27的从安装轴部21突出的方向相对于左右的第1凸轮部26的从安装轴部21突出的方向,向成为拉攀20的倒伏方向侧的拉攀20的背面侧倾斜90°左右。
此外,在本发明中,倒伏方向是指以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方向中的、拉攀20由成为拉攀弹压部件的罩部件30所弹压而以倒伏的方式旋转的旋转方向,例如在图8~图11所示的剖视图中为拉攀20以安装轴部21为中心朝向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旋转的逆时针旋转方向。
另外,第2凸轮部27具有如下的形态:使拉攀20在从拉攀20的倾斜角度成为规定的凸轮切换角度的状态到作为拉攀20的旋转上限的罩部件30与拉头主体10的摆动限制部16b接触的状态为止的第2旋转范围内旋转时,能够与罩部件30的后述的上壁部31的内壁面抵接而提升该罩部件30。
在该情况下,与罩部件30的上壁部31的内表面抵接的第2凸轮部27的抵接面成为凸轮面。另外,该第2凸轮部27的形状(尤其是第2凸轮部27的凸轮面形状)形成为:在第2凸轮部27与罩部件30的上壁部31抵接而从该抵接的罩部件30受到基于弹性变形部36产生的弹压力时,向使拉攀20倒伏到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的方向来促进拉攀20的旋转(例如参照图11)。
具体地说,第2凸轮部27具有如下的形态:在拉攀20的倾斜角度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上的情况下,在从侧面侧观察拉头1时,该第2凸轮部27相对于罩部件30的抵接点P3在拉头长度方向上,相较于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与上翼板11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P2,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拉攀20的抓持部22侧(即后方侧)。
另外,本实施例1的第2凸轮部27配置成,能够以作为构成拉头1的停止机构的停止爪部而发挥功能的方式,经由穿设在上翼板11上的爪孔11c的贯穿部进退于拉头主体10的链牙引导路内,并且构成为,在使拉攀20倒伏时能够嵌入在链牙引导路内穿插的链牙列的拉链链牙之间并与链牙列卡合。
本实施例1的罩部件30在被安装到拉头主体10上时,覆盖拉攀20的左右的第1凸轮部26和第2凸轮部27,并经由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26、27发挥作为弹性地弹压拉攀20的拉攀弹压部件的功能。通过罩部件30覆盖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26、27,而能够提高拉头1的外观,另外能够防止拉攀20的第1凸轮部26或第2凸轮部27钩挂于其他物品等、或损伤其他物品等。
本实施例1的罩部件30具有:平板状的上壁部31;从上壁部31的左右侧缘垂直设置的左右的侧壁部32;从各侧壁部32的下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左右的臂部33;配置在各臂部33的前端部的爪状的卡定部34;从各侧壁部32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腿部35;和从上壁部31的前端延伸的弹性变形部36。另外,该罩部件30由单一部件构成。
罩部件30的上壁部31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将上壁部31的宽度尺寸设定成与前方安装柱15中的前方鼓出部15c的左右外侧面之间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大小,且设定成与后方安装柱16中的摆动限制部16b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大小。
将该上壁部31的长度尺寸(拉头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设定成和前方安装柱15的卡定头部15a与后方安装柱16的摆动限制部16b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的大小、或比该间隔稍小的大小。在该情况下,上壁部31的内壁面中的与第2凸轮部27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构成为供拉攀20的第2凸轮部27抵接的第2抵接部。
罩部件30的左右侧壁部32从上壁部31的左右侧缘相对于上壁部31以大致90°的角度弯曲地垂直设置。另外,左右侧壁部32以相互能够在向外侧扩展的方向弹性变形的方式与上壁部31连结。另外,左右的侧壁部32在构成拉头1时,配置在与拉攀20中的左右的第1凸轮部26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
将左右的侧壁部32的高度尺寸设定成与前方安装柱15及后方安装柱16从上翼板11的上表面立设的立设高度大致相同的大小。而且,在左右的侧壁部32上,从侧壁部32的下端缘向上方侧凹设有供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沿拉头宽度方向穿插的穿插凹部32a。而且,穿插凹部32a向拉头宽度方向开口,该穿插凹部32a的开口部分的大小(面积)考虑拉攀20的第1凸轮部26的形状及大小来设定。
在该情况下,以朝向侧壁部32的穿插凹部32a的方式与第1凸轮部26的位置相对应地配置的开口侧的端面构成为供拉攀20的第1凸轮部26抵接的第1抵接部。即,在本实施例1中,由穿插凹部32a的开口侧的端面构成的第1抵接部、和由上壁部31的内壁面构成的第2抵接部形成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上。
罩部件30的左右的臂部33从左右侧壁部32的下端部向前方突出地设置。左右的臂部33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隔设定比前方安装柱15中的卡定头部15a的上端部的左右外侧面之间的宽度尺寸、及嵌入部15b的左右侧面之间的宽度尺寸大,另外,设定得比卡定头部15a的下端部中的左右外侧面之间的宽度尺寸小。
另外,左右的臂部33具有在将罩部件30安装到拉头主体10的前方安装柱15上时能够嵌入到前方安装柱15的嵌入部15b的大小。而且,如图8所示,左右臂部33的上表面部以从臂部33的基端部朝向前端部而高度尺寸渐增的方式向上倾斜地形成。
通过像这样臂部33的上表面部朝向前方而向上倾斜,而能够在臂部33的基端部侧,在臂部33的上表面与前方安装柱15的卡合头部的下表面之间设置空间上的余裕。由此,能够在使罩部件30的左右臂部33嵌入到前方安装柱15的嵌入部15b的状态下,使罩部件30以罩部件30的后端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易地摆动。
罩部件30的左右的卡定部34相对于臂部33向下方弯曲地设置,并构成为,在罩部件30的左右臂部33嵌入到前方安装柱15的嵌入部15b时,能够与设在上翼板11的前端部上的被卡定部11b卡定。
罩部件30的左右的腿部35从左右侧壁部32向后方突出地设置,另外,在左右腿部35的后端部,配置有在通过拉攀20的操作而将罩部件30提升至摆动界限位置时与后方安装柱16的摆动限制部16b抵接的抵接片部35a。在该情况下,左右腿部35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隔设定得比后方安装柱16的基部16a的宽度尺寸大,另外比后方安装柱16的摆动限制部16b的宽度尺寸小。
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具有从上壁部31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并且朝向下方弯曲的形态,能够以使弯曲部分的曲率变化的方式弹性变形地构成。另外,弹性变形部36具有比设在前方安装柱15上的收纳凹槽部15d的槽宽小的宽度尺寸。另外,在该弹性变形部36的外表面上,为了使弹性变形部36容易弹性变形而凹设有凹槽部36a。
由于这样构成的弹性变形部36能够稳定地得到大的弹性力,所以在利用该弹性变形部36的弹性恢复而通过罩部件30来弹压拉攀20的第1凸轮部26和第2凸轮部27时,能够将大的弹压力提供给第1凸轮部26和第2凸轮部27。
接下来,说明组装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部件的本实施例1的拉头1的顺序。
首先,在立设在拉头主体10的上翼板11上的加强部11a与纵壁部11d之间插入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并且在使拉攀20倒伏(躺倒)在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的状态下将拉攀20载置到拉头主体10上。
接着,将罩部件30安装至载置有拉攀20的拉头主体10上。具体地说,将罩部件30的左右腿部35插入到后方安装柱16的基部16a的侧方而安装到后方安装柱16上。
并且,在将罩部件30的左右腿部35插入到后方安装柱16中而安装到规定的位置上后,将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插入到前方安装柱15的收纳凹槽部15d中,并且将罩部件30的左右臂部33载置在前方安装柱15的卡定头部15a上。
然后,通过将罩部件30从上方侧压入到前方安装柱15而一边使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与收纳凹槽部15d的槽底部弹性接触一边进一步插入,并且使罩部件30的左右臂部33一边与卡定头部15a的外侧面接触一边下降至前方安装柱15的嵌入部15b的位置。
此时,罩部件30的左右的臂部33及侧壁部32通过卡定头部15a的向下倾斜的外侧面一边以朝向宽度方向的外侧逐渐扩展的方式弹性变形一边下降。另外,通过罩部件30的左右臂部33的前端缘与前方安装柱15的前方鼓出部15c接触,而使罩部件30一边被前方鼓出部15c引导到规定的位置一边下降,因此,能够使罩部件30的左右臂部33顺畅地移动到前方安装柱15的嵌入部15b的位置。
并且,通过使罩部件30的左右臂部33越过前方安装柱15的卡定头部15a而移动至嵌入部15b的位置,而能够使罩部件30的臂部33及侧壁部32弹性恢复从而嵌入到前方安装柱15的嵌入部15b,并且使罩部件30的左右卡定部34与设在上翼板11的前端部的被卡定部11b卡定。另外同时,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插入到罩部件30的穿插凹部32a内,从而将安装轴部21能够旋转地保持在上翼板11的上表面与罩部件30的左右侧壁部32之间。
通过进行以上的组装作业来组装成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1的拉头1。
这样得到的本实施例1的拉头1能够通过使左右的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穿插于该拉头1的链牙引导路来构成拉链。另外,在构成拉链的情况下,例如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1的拉头1通过使拉攀20倒伏在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并与拉攀卡定脱离部17卡合,而能够使作为停止爪部发挥功能的第2凸轮部27进入到拉头主体10的链牙引导路并使停止机构动作。
另一方面,该拉头1中,通过手指握持拉攀20的抓持部22并将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作为中心而使该拉攀20以立起的方式转动,由此例如如图9所示地能够使拉攀20的第1凸轮部26及第2凸轮部27也转动而改变其朝向。
此时,能够通过旋转的第1凸轮部26,来抵抗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的弹压力而逐渐提升罩部件30,并且使第2凸轮部27从拉头主体10的链牙引导路退出。由此,能够使拉头1沿着链牙列顺畅地滑动。
另外,例如如图9所示,在使拉攀20以相对于上翼板11的后口侧上表面倾斜大致60°的方式旋转的情况下,第1凸轮部26相对于罩部件30的抵接点P1在拉头长度方向上,相较于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与上翼板11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P2的位置,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拉攀20的抓持部22侧(后方侧)。
因此,通过将手指从拉攀20的抓持部22放开而使拉攀20自由,基于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产生的弹压力作用于第1凸轮部26,从而对第1凸轮部26相对于罩部件30的抵接点P1施加向下方或斜下方向的力,因此能够促进拉攀20的旋转朝向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而使拉攀20稳定地倒伏。
此外,在本实施例1的拉头1中,由于在上翼板11上立设有拉攀卡定脱离部17,所以即使利用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的弹压力来使拉攀20向倒伏方向旋转,也会因拉攀20与拉攀卡定脱离部17抵接而阻碍其倒伏至拉攀20的倾斜角度成为0°。
在本实施例1中,在像这样使拉攀20倒伏至与拉攀卡定脱离部17抵接的情况下,弹性变形部36的弹压力作用于第1凸轮部26,另外,拉攀20的成为停止爪部的第2凸轮部27为接触于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上的状态。
因此,由于例如通过将拉攀20朝向拉攀卡定脱离部17推压而使其与拉攀卡定脱离部17止合,而能够使第2凸轮部27进入到拉头主体10的链牙引导路并使其嵌入到链牙列的拉链链牙之间,所以能够使停止机构动作。通过像这样使停止机构动作来将拉头1相对于链牙列锁定,而能够得到高的锁定强度(停止保持力)。
另外,在拉攀20倒伏至与拉攀卡定脱离部17抵接的角度而使第2凸轮部27与链牙列接触的状态下,例如通过左右的拉链牙链带受到横向拉力而拉头1向链牙列的分离方向强制地移动,拉攀20的第2凸轮部27也随着链牙列相对于拉头1的相对移动而移动,因此拉攀20进一步向倒伏的方向旋转而与拉攀卡定脱离部17卡合,并且同时使拉攀20的第2凸轮部27嵌入到链牙列的拉链链牙之间而使停止机构自动地动作。
而且在本实施例1的拉头1中,即使使拉攀20旋转至拉攀20的倾斜角度成为规定的凸轮切换角度(例如100°),也会使拉攀20的第1凸轮部26与罩部件30的左右侧壁部32抵接而抵抗弹性变形部36的弹压力地提升罩部件30。因此,在将手指从拉攀20的抓持部22放开时,基于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产生的弹压力作用于第1凸轮部26,而能够使拉攀20稳定地倒伏到后口侧。
另外,在使拉攀20旋转至成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上的倾斜角度的第2旋转范围时,例如如图10所示,在使拉攀20以相对于上翼板11的后口侧上表面倾斜大致120°的方式旋转时,虽然拉攀20的第1凸轮部26从罩部件30分离,但在第1凸轮部26从罩部件30分离的同时或在即将从罩部件30分离之前,第2凸轮部27继于第1凸轮部26而与罩部件30的上壁部31抵接,从而能够抵抗弹性变形部36的弹压力地提升罩部件30。
另外在像这样使拉攀20的倾斜角度为大致120°时,第2凸轮部27相对于罩部件30的抵接点P3在拉头长度方向上,相较于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与上翼板11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P2的位置,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拉攀20的抓持部22侧(后方侧)。
因此,通过将手指从拉攀20的抓持部22放开而使拉攀20自由,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的弹压力作用于第2凸轮部27相对于罩部件30的抵接点,从而有效地促进拉攀20向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的旋转。而且,在拉攀20朝向后口侧旋转而拉攀20的倾斜角度成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下时,拉攀20的第2凸轮部27从罩部件30的上壁部31离开,并且第1凸轮部26连续地与罩部件30的左右侧壁部32抵接,因此能够使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的弹压力再次作用于第1凸轮部26而使拉攀20稳定地倒伏到后口侧。
而且在本实施例1的拉头1中,例如如图11所示,虽然通过使拉攀20以相对于上翼板11的后口侧上表面倾斜大致150°的方式旋转,来使拉攀20的第2凸轮部27与罩部件30的上壁部31抵接从而使罩部件30进一步被提升,但因罩部件30的左右腿部35与拉头主体10中的后方安装柱16的摆动限制部16b抵接而限制了罩部件30的进一步的上升。此时,被限制的位置在拉攀20的第2旋转范围内被限制。
通过像这样限制罩部件30的上升,也会限制拉攀20以拉攀20的倾斜角度大于150°的方式旋转,因此,能够阻止拉攀20以相对于上翼板11的后口侧上表面超过150°地倾斜的方式旋转。
并且,在本实施例1的拉头1中,通过在拉攀20的倾斜角度为大致150°时将手指从拉攀20的抓持部22放开而使拉攀20自由,罩部件30的弹性变形部36的弹压力作用于第2凸轮部27,因此能够促进拉攀20向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的旋转而有效地使拉攀20倒伏到后口侧。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例1的拉头1中,由于在拉攀20的安装轴部21上配置有突出方向相互不同的第1凸轮部26和第2凸轮部27,所以这些第1凸轮部26和第2凸轮部27能够在拉攀20的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第1旋转范围及第2旋转范围内分别促进拉攀20向倒伏方向的旋转而有效地使拉攀20倒伏。
因此,在本实施例1的拉头1中,与以往的带停止机构的拉头相比,能够将可使拉攀20倒伏到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的拉攀20的倾斜角度的范围设定得更大。另外,由于能够根据拉攀20的倾斜角度的大小而使拉攀20的第1凸轮部26和第2凸轮部27选择性地与罩部件30抵接,从而使罩部件30的弹压力有效地作用于拉攀20,所以即使使拉攀20旋转至大的倾斜角度,只要将手指从拉攀20放开就能够使拉攀20稳定地倒伏。
实施例2
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2的拉头分解了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表示该拉头的拉攀及拉攀弹压部件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2的拉头2具有停止机构,在构成拉链时该停止机构能够保持使拉头2相对于形成在左右的拉链牙链带上的链牙列停止的状态。
另外,本实施例2的拉头2具有:拉头主体40;在一端部具有安装轴部51的拉攀50;具有停止爪部61并且也作为拉攀弹压部件发挥功能的停止爪体60;和固定在拉头主体40上的罩部件70。
在该情况下,拉头主体40、拉攀50及罩部件70通过对铝合金、锌合金、铜合金等金属材料进行压铸成型或冲压成型而形成为规定的形状。停止爪体60通过从不锈钢等金属制板材冲裁出规定形状的金属片并对该得到的金属片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此外,在本发明中,关于构成拉头主体40、拉攀50、停止爪体60及罩部件70的材料、及形成这些部件的方法和机构并没有特别限定。
拉头主体40具有:上翼板41;与上翼板41隔开间隔而平行地配置的下翼板42;将上下翼板41、42的前端部(肩口侧端部)之间连结的引导柱43;和从上翼板41的左右侧缘部朝向下翼板42垂直设置的上凸缘部44。
在该拉头主体40的前端部形成有将引导柱43夹在中间的左右的肩口,在拉头主体40的后端部形成有后口。另外,在上下翼板41、42之间形成有将左右的肩口与后口连通的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
在上翼板41的上表面侧设有:前方固定柱45及后方固定柱46,其固定罩部件70;左右一对的拉攀保持部47,其配置在上翼板41的拉头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且将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能够转动地保持;收纳槽41a,其配置在左右的拉攀保持部47之间,且将停止爪体60收纳而保持;和铆接部41b,其在上翼板41的前端部配置在收纳槽41a的两侧。
前方固定柱45以隔着收纳槽41a的方式左右各一个地立设在上翼板41的前端部。在各前方固定柱45的前表面部上分别形成有未图示的嵌入孔部,该未图示的嵌入孔部用于在对罩部件70进行铆接固定时供从外侧局部推压罩部件70而使其凹陷的部分(内壁面侧的突出部)嵌入。
后方固定柱46沿着拉头宽度方向立设。在该后方固定柱46的后表面部的左右侧缘部形成有嵌入孔部46a,该嵌入孔部46a用于在对罩部件70进行铆接固定时供从外侧局部推压罩部件70而使其凹陷的部分(内壁面侧的突出部)嵌入。另外,左右的前方固定柱45及后方固定柱46的位置设定成,在将罩部件70覆盖在拉头主体40上时能够与罩部件70的内壁面抵接而进行罩部件70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的对位。
左右的各拉攀保持部47分别具有在上翼板41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上彼此设置规定的间隔而立设的一对前柱部47a及后柱部47b。在该拉攀保持部47中,在前柱部47a与后柱部47b之间插入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然后,将前后柱部47a、47b的上端部彼此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而使其塑性变形,由此将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转动自如地保持在拉攀保持部47上。
收纳槽41a为了稳定地收纳停止爪体60,而具有与停止爪体60的最大宽度尺寸同等的槽宽、或比其最大宽度尺寸稍大的槽宽。另外,在收纳槽41a的后端部形成有从上翼板41的上表面侧朝向链牙引导路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爪孔41c,在该爪孔41c中穿插有停止爪体60的后述的停止爪部61。而且,比爪孔41c靠前方侧的收纳槽41a的底面与停止爪体60的形状相对应地,以拉头高度方向上的位置朝向前方阶段地降低的方式形成。
例如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2的拉攀50具有:成为拉攀主体的抓持部52;从抓持部52的一端平行地延伸的左右的侧框部53;和将左右的侧框部53的前端部之间连结的安装轴部51。在该情况下,将使拉攀50倒伏在拉头主体40的后口侧时朝向上方的一侧的面作为拉攀表面,将与上翼板41相对的一侧的面作为拉攀背面。
另外,在左右的侧框部53的靠前端部的拉攀表面侧的部分上,以隆起成凸状(从侧面观察时为大致三角形状)的方式形成有使拉攀50与罩部件70的后述的旋转限制部(后壁体71a)抵接的部分。
该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的圆柱状,并在拉攀50被保持在拉头主体40的拉攀保持部47上而旋转时成为拉攀50的旋转轴部。另外,在该拉攀50上以被抓持部52、左右的侧框部53及安装轴部51包围的方式形成有开口窗部54。
另外,在本实施例2的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上,以在拉头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上沿左右排列的方式突出设置有从安装轴部51朝向开口窗部54内与侧框部53大致平行地突出的第1凸轮部56、和从安装轴部51以相对于侧框部53向拉攀背面侧倾斜的方式突出的第2凸轮部57。即,第1凸轮部56和第2凸轮部57彼此配置在安装轴部51的轴线上的不同位置。
本实施例2的第1凸轮部56具有大致扇形状的截面,在使拉攀50在从倒伏状态(拉攀50相对于上翼板41的后口侧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0°的情况)、到拉攀50的倾斜角度成为规定的凸轮切换角度(例如60°)的状态为止的第1旋转范围内旋转时,能够与停止爪体60的后述的第1抵接部62a抵接而使停止爪体60沿上下方向摆动。通过该第1凸轮部56与停止爪体60抵接来提升该停止爪体60,而能够使停止爪体60的停止爪部61从链牙引导路退出。
在该情况下,第1凸轮部56的形状形成为,在第1凸轮部56与停止爪体60抵接而从该停止爪体60受到弹压力时,向使拉攀50倒伏到拉头主体40的后口侧的方向促进拉攀50的旋转。
具体地说,第1凸轮部56具有如下的形态:在拉攀50的倾斜角度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下的第1旋转范围中,在从侧面侧观察拉头2时,该第1凸轮部56相对于停止爪体60的抵接点相较于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与上翼板41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配置在后方侧。
本实施例2的第2凸轮部57具有大致扇形状的截面,在使拉攀50在从拉攀50的倾斜角度成为凸轮切换角度的状态、到拉攀50与成为旋转界限的罩部件70的旋转限制部接触的状态为止的第2旋转范围内旋转时,能够维持与停止爪体60的后述的第2抵接部62b抵接而提升该停止爪体60的状态。通过该第2凸轮部57与停止爪体60抵接,而能够保持使停止爪体60的停止爪部61从链牙引导路退出的状态。
在该情况下,第2凸轮部57的形状形成为,在第2凸轮部57与停止爪体60抵接而从该停止爪体60受到弹压力时,向使拉攀50倒伏到拉头主体40的后口侧的方向来促进拉攀50的旋转。
具体地说,第2凸轮部57具有如下的形态:在拉攀50的倾斜角度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上的第2旋转范围中,在从侧面侧观察拉头2时,该第2凸轮部57相对于停止爪体60的抵接点相较于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与上翼板41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配置在后方侧。
停止爪体60具有:爪体主体部62,其以跨着拉攀50的第1凸轮部56及第2凸轮部57的方式配置;停止爪部61,其从爪体主体部62的后端部垂直设置;爪限制部63,其从爪体主体部62向拉头宽度方向延伸,并限制停止爪部61进入到链牙引导路的深度;和弹性变形部64,其从爪体主体部62的前端部一边弯曲一边延伸,并嵌入到拉头主体40的收纳槽41a。另外,该停止爪体60由单一部件构成。此外,在本实施例2的停止爪体60中,弹性变形部64和爪体主体部62中的前方侧的弯曲部附近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构成。
停止爪体60的爪体主体部62具有前壁部、上壁部、后壁部,且形成为在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C字状。另外,爪体主体部62的上壁部具有供拉攀50的第1凸轮部56抵接的第1抵接部62a、和供拉攀50的第2凸轮部57抵接的第2抵接部62b。
在该情况下,第1抵接部62a设在爪体主体部62的后壁部连续的一侧的宽度方向区域。另外,第2抵接部62b通过使第1抵接部62a的相反侧的宽度方向区域以相对于第1抵接部62a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弯曲而设置,第1抵接部62a和第2抵接部62b形成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上。
罩部件70以从上表面观察时具有大致T字形状的方式,具有配置在前端部的宽幅部71、和从该宽幅部71的拉头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向后方延伸的细幅部72。另外,在细幅部72的左右侧壁部上分别形成有供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穿插的穿插孔73。
在该情况下,罩部件70具有在将罩部件70覆盖在上翼板41上时将拉头主体40的前方固定柱及后方固定柱45、46和左右的拉攀保持部47收纳于内部的大小。
通过使罩部件70具有这样的大小,而能够通过罩部件70覆盖并隐藏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57。由此,能够提高拉头2的外观,另外能够防止拉攀50的第1凸轮部56和第2凸轮部57钩挂于其他物品等、或损伤其他物品等。
罩部件70的宽幅部71构成为,在从拉头2的上表面观察时,具有与上翼板41的前端部分相同的宽度方向上的形状及尺寸。在该情况下,宽幅部71的朝向后方的后壁体71a成为与拉攀50的左右侧框部53发生碰撞而阻止拉攀50的旋转的止动部,并作为阻止拉攀50向倒伏到肩口侧的方向旋转的旋转限制部(转动阻止部)而发挥功能。即,在本实施例2的拉头2中,能够使拉攀50在从倒伏在拉头主体40的后口侧的倒伏状态、到拉攀50的左右框部与罩部件70的旋转限制部抵接的状态为止的范围内转动。
接下来,说明组装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零部件的本实施例2的拉头2的顺序。
首先,在拉头主体40的左右的拉攀保持部47上安装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具体地说明,将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插入到左右的各拉攀保持部47的前后柱部47a、47b之间,然后,将前后柱部47a、47b的上端部彼此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而使其塑性变形。由此,将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通过左右的拉攀保持部47能够转动地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
接着,如图12所示,在使安装轴部51被保持在拉攀保持部47上的拉攀50倒伏在后口侧的状态下,将成为拉攀弹压部件的停止爪体60以将停止爪体60的弹性变形部64从拉头主体40的上方侧收纳于收纳槽41a的方式配置。
此时,以停止爪体60的第1抵接部62a及第2抵接部62b的位置分别与拉攀50的第1凸轮部56及第2凸轮部57的位置相对应的方式对停止爪体60的位置进行对位,并且使停止爪体60的停止爪部61经由拉头主体40的爪孔41c进入到链牙引导路内。然后,对设在上翼板41上的左右的铆接部41b以使其朝向拉头宽度方向的内侧弯曲的方式进行铆接。由此,停止爪体60通过铆接部41b而被安装在拉头主体40上,并且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能够旋转地配置在上翼板41的上表面与停止爪体60之间。
接着,在安装了停止爪体60的拉头主体40的上翼板41上覆盖罩部件70。此时,以配置在上翼板41上的左右的前方固定柱45及后方固定柱46被收纳于罩部件70内、并且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配置在罩部件70的穿插孔73内的方式将罩部件70覆盖在上翼板41上。另外同时,使左右的前方固定柱45和后方固定柱46与罩部件70的内壁面抵接。由此,能够将罩部件70载置到上翼板41的规定的位置。
在将罩部件70载置在上翼板41上后,从外侧局部推压与形成在前方固定柱45及后方固定柱46上的嵌入孔部46a相对应的罩部件70的部分而使其向内部凹陷。由此,在罩部件70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凸部,各凸部分别与形成在前方固定柱45及后方固定柱46上的对应的嵌入孔部46a嵌合。由此,将罩部件70分别相对于左右的前方固定柱45及后方固定柱46各以两处固定,由此组装成本实施例2的拉头2。
这样得到的本实施例2的拉头2能够通过使左右的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穿插于该拉头2的链牙引导路来构成拉链。另外,在构成拉链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2的拉头2能够通过使拉攀50倒伏到拉头主体40的后口侧而使停止爪体60的停止爪部61进入到拉头主体40的链牙引导路从而使停止机构动作。
另一方面,通过手指握持拉攀50的抓持部52,并以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为中心使该拉攀50以立起的方式转动,由此例如如图15所示,也能够使拉攀50的第1凸轮部56及第2凸轮部57转动而改变其朝向。
此时,能够通过旋转的第1凸轮部56,来抵抗停止爪体60的弹性变形部64的弹压力地逐渐提升停止爪体60从而使停止爪部61从拉头主体40的链牙引导路退出。由此,能够使拉头2沿着链牙列顺畅地滑动。
另外如图15所示,在使拉攀50以相对于上翼板41的后口侧上表面倾斜大致40°的方式旋转的情况下,第1凸轮部56相对于停止爪体60的第1抵接部62a的抵接点相较于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与设在上翼板41的上表面上的拉攀保持部47的底面部接触的接点的位置,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拉攀50的抓持部52侧(即后方侧)。
因此,通过将手指从拉攀50的抓持部52放开而使拉攀50自由,停止爪体60的弹性变形部64的弹压力作用于第1凸轮部56从而对第1凸轮部56相对于拉攀保持部47的抵接点施加向下方向或斜下方向的力,因此能够向拉头主体40的后口侧促进拉攀50的旋转而使拉攀50稳定地倒伏。
而且,在拉攀50倒伏在拉头主体40的后口侧的状态下,由于第1凸轮部56与拉攀保持部47抵接,所以拉攀50也能够从停止爪体60受到弹压力而稳定地保持拉攀50的倒伏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例2的拉头2中,即使在使拉攀50旋转至拉攀50的倾斜角度成为规定的凸轮切换角度(例如60°),也会使拉攀50的第1凸轮部56与停止爪体60的第1抵接部62a抵接从而抵抗弹性变形部64的弹压力地提升停止爪体60。因此,在将手指从拉攀50的抓持部52放开时,基于停止爪体60的弹性变形部64产生的弹压力作用于第1凸轮部56而能够使拉攀50稳定地倒伏到后口侧。
另外,在使拉攀50旋转至倾斜角度成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上的第2旋转范围时,虽然拉攀50的第1凸轮部56从停止爪体60的第1抵接部62a分离,但在第1凸轮部56从第1抵接部62a分离的同时或即将从第1抵接部62a分离之前,第2凸轮部57与停止爪体60的第2抵接部62b抵接,从而能够抵抗弹性变形部64的弹压力地提升停止爪体60。
在该情况下,第2凸轮部57相对于第2抵接部62b的抵接点相较于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与设在上翼板41的上表面上的拉攀保持部47的底面部接触的接点的位置,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拉攀50的抓持部52侧(即后方侧)。
因此,通过将手指从拉攀50的抓持部52放开来使拉攀50自由,而停止爪体60的弹性变形部64的弹压力作用于第2凸轮部57,从而能够促进拉攀50向拉头主体40的后口侧的旋转。而且,当拉攀50朝向后口侧旋转而拉攀50的倾斜角度成为凸轮切换角度以下时,拉攀50的第2凸轮部57从停止爪体60的第2抵接部62b离开,并且第1凸轮部56连续地与停止爪体60的第1抵接部62a抵接,因此能够使停止爪体60的弹性变形部64的弹压力再次作用于第1凸轮部56而使拉攀50稳定地倒伏到后口侧。
而且例如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2的拉头2中,通过使拉攀50以相对于上翼板41的后口侧上表面立起大致90°的方式旋转,而拉攀50的左右侧框部53与罩部件70的旋转限制部(后壁体71a)抵接从而限制拉攀50的旋转,因此能够阻止拉攀50以相对于上翼板41的后口侧上表面超过90°地倾斜的方式旋转。
并且,在本实施例2的拉头2中,在拉攀50的倾斜角度为大致90°时,通过将手指从拉攀50的抓持部52放开而使拉攀50自由,停止爪体60的弹性变形部64的弹压力作用于第2凸轮部57,因此能够促进拉攀50向拉头主体40的后口侧的旋转而使拉攀50有效地倒伏到后口侧。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例2的拉头2中,由于与上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2同样地在拉攀50的安装轴部51上配置有突出方向相互不同的第1凸轮部56和第2凸轮部57,所以这些第1凸轮部56和第2凸轮部57能够在拉攀50的倾斜角度相互不同的第1旋转范围及第2旋转范围内分别促进拉攀50向倒伏方向的旋转而使拉攀50有效地倒伏。
另外,由于能够像这样根据拉攀50的倾斜角度的大小来使拉攀50的第1凸轮部56和第2凸轮部57选择性地与罩部件70抵接从而使罩部件70的弹压力有效地作用于拉攀50,所以即使使拉攀50旋转至大的倾斜角度,只要将手指从拉攀50放开就能够使拉攀50稳定地倒伏。
此外,上述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拉头1、2构成为,在不进行拉头1、2的滑动操作时,通过拉攀弹压部件的弹压力而使拉攀20、50向拉头主体10、40的后口侧自动地倒伏,并保持该拉攀20、50的倒伏状态。但是,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以如下方式构成拉头:在不进行滑动操作时,通过拉攀弹压部件的弹压力而使拉攀向拉头主体的肩口侧自动地倒伏并保持该拉攀的倒伏状态。
另外,根据上述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虽然设有旋转限制部以避免拉攀20、50超过第2旋转范围地旋转,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以拉攀超过第2旋转范围地旋转的方式构成拉头。在该情况下,拉攀旋转至被第1凸轮部及第2凸轮部弹压而倒伏的倒伏位置(第1倒伏位置)的相反方向上的倒伏位置(第2倒伏位置)。换言之,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以使拉攀能够在从倒伏在拉头主体的后口侧的第1倒伏位置、到倒伏在拉头主体的肩口侧的第2倒伏位置为止的范围内旋转的方式构成拉头。
附图标记说明
1、2拉头
10拉头主体
11上翼板
11a加强部
11b被卡定部
11c爪孔
11d纵壁部
11f高台部
11g切缺部
12下翼板
13引导柱
14上凸缘部
15前方安装柱
15a卡定头部
15b嵌入部
15c前方鼓出部
15d收纳凹槽部
16后方安装柱
16a基部
16b摆动限制部
17拉攀卡定脱离部
17a颈部
17b卡定脱离头部
20拉攀
21安装轴部
22抓持部
23侧框部
24开口窗部
25悬臂卡定片部
26第1凸轮部
27第2凸轮部
30罩部件
31上壁部
32侧壁部
32a穿插凹部
33臂部
34卡定部
35腿部
35a接片部
36弹性变形部
36a凹槽部
40拉头主体
41上翼板
41a收纳槽
41b铆接部
41c爪孔
42下翼板
43引导柱
44上凸缘部
45前方固定柱
46后方固定柱
46a嵌入孔部
47拉攀保持部
47a前柱部
47b后柱部
50拉攀
51安装轴部
52抓持部
53侧框部
54开口窗部
56第1凸轮部
57第2凸轮部
60停止爪体
61停止爪部
62爪体主体部
62a第1抵接部
62b第2抵接部
63爪限制部
64弹性变形部
70罩部件
71宽幅部
71a后壁体
72细幅部
73穿插孔
P1抵接点
P2接点
P3抵接点

Claims (12)

1.一种拉头,为拉链用拉头(1、2),具有:拉头主体(10、40),其上翼板(11、41)及下翼板(12、42)的肩口侧端部通过引导柱(13、43)而连结;拉攀弹压部件(30、60),其至少在一部分上具有弹性变形部(36、64)并且能够摆动地安装在所述拉头主体(10、40)上;和拉攀(20、50),其经由配置在所述上翼板(11、41)的上表面与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之间的安装轴部(21、51)能够旋转地被保持,所述拉攀(20、50)的所述安装轴部(21、51)具有与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抵接的凸轮部,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通过所述拉攀(20、50)的操作而使所述弹性变形部(36、64)弹性变形,且通过所述弹性变形部(36、64)的弹性恢复而经由所述凸轮部使所述拉攀(20、50)倒伏,所述拉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部具有从所述拉攀(20、50)的所述安装轴部(21、51)突出的第1凸轮部(26、56)、和从所述拉攀(20、50)的所述安装轴部(21、51)向与所述第1凸轮部(26、56)不同的方向突出的第2凸轮部(27、5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轮部(26、56)在所述拉攀(20、50)在直至成为规定的凸轮切换角度为止的第1旋转范围内旋转时,与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抵接,所述第2凸轮部(27、57)在所述拉攀(20、50)在所述凸轮切换角度以上的第2旋转范围内旋转时,至少与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抵接,
所述第1凸轮部(26、56)具有从在所述第1旋转范围内所抵接的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受到弹压力来促进所述拉攀(20、50)向倒伏方向的旋转的形态,
所述第2凸轮部(27、57)具有从在所述第2旋转范围内所抵接的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受到弹压力来促进所述拉攀(20、50)向倒伏方向的旋转的形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具有限制所述拉攀(20、50)的旋转范围并确定所述第2旋转范围的上限的旋转限制部(16b、71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限制部(16b)由配置在所述拉头主体(10)上、且供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抵接来限制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的摆动范围的摆动限制部构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具有覆盖所述拉攀弹压部件(60)并固定在所述拉头主体(40)上的罩部件(70),
所述旋转限制部(71a)由所述罩部件(70)的供所述拉攀(50)抵接来阻止所述拉攀(50)的旋转的止动部构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由单一部件构成,且具有供所述第1凸轮部(26、56)抵接的第1抵接部(32、62a)、和供所述第2凸轮部(27、57)抵接的第2抵接部(31、62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轮部(26、56)和所述第2凸轮部(27、57)配置在所述安装轴部(21、51)的沿着轴线的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所述第1抵接部(32、62a)和所述第2抵接部(31、62b)设在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的不同位置。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凸轮部(27、57)的从所述安装轴部(21、51)突出的方向与所述第1凸轮部(26、56)的从所述安装轴部(21、51)突出的方向相比,倾向于所述拉攀(20、50)的倒伏方向侧。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轮部(26、56)具有如下的形态:在所述第1旋转范围内,在从侧面侧观察所述拉头时,该第1凸轮部(26、56)相对于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的抵接点(P1)相较于所述拉攀(20、50)的所述安装轴部(21、51)与所述上翼板(11、41)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P2),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所述拉攀(20、50)的抓持部(22、52)侧。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凸轮部(27、57)具有如下的形态:在所述第2旋转范围内,在从侧面侧观察所述拉头时,该第2凸轮部(27、57)相对于所述拉攀弹压部件(30、60)的抵接点(P3)相较于所述拉攀(20、50)的所述安装轴部(21、51)与所述上翼板(11、41)的上表面接触的接点(P2),配置在倒伏状态下的所述拉攀(20、50)的抓持部(22、52)侧。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翼板(11)上穿设有爪孔(11c),
所述第2凸轮部(27)构成为能够经由所述爪孔(11c)进退于大致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的停止爪部,其中该链牙引导路配置在所述拉头主体(10)的所述上翼板(11)及下翼板(12)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翼板(41)上穿设有爪孔(41c),
所述拉攀弹压部件(60)具有能够经由所述爪孔(41c)进退于大致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的停止爪部(61),其中该链牙引导路配置在所述拉头主体(40)的所述上翼板(41)及下翼板(42)之间。
CN201380080631.2A 2013-10-31 2013-10-31 拉头 Active CN1056825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9624 WO2015063937A1 (ja) 2013-10-31 2013-10-31 スライダ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2501A true CN105682501A (zh) 2016-06-15
CN105682501B CN105682501B (zh) 2018-08-17

Family

ID=53003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0631.2A Active CN105682501B (zh) 2013-10-31 2013-10-31 拉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82501B (zh)
TW (1) TWI531331B (zh)
WO (1) WO20150639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2600A (zh) * 2018-05-02 2019-11-12 Ykk株式会社 用于拉链的拉头
CN112040807A (zh) * 2018-07-31 2020-12-04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33328A (en) * 1961-11-16 1964-05-19 Scovill Manufacturing Co Lock slider for zipper fasteners
US5031286A (en) * 1990-08-29 1991-07-16 Talon, Inc. Slider for a slide fastener
CN1382406A (zh) * 2001-04-23 2002-12-04 Ykk株式会社 用于拉链的带有锁定装置的拉头
CN103124504A (zh) * 2010-09-29 2013-05-29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9363Y1 (zh) * 1968-08-28 1976-03-12
JPH0761288B2 (ja) * 1990-04-12 1995-07-05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停止機構付きスライダ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33328A (en) * 1961-11-16 1964-05-19 Scovill Manufacturing Co Lock slider for zipper fasteners
US5031286A (en) * 1990-08-29 1991-07-16 Talon, Inc. Slider for a slide fastener
CN1382406A (zh) * 2001-04-23 2002-12-04 Ykk株式会社 用于拉链的带有锁定装置的拉头
CN103124504A (zh) * 2010-09-29 2013-05-29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2600A (zh) * 2018-05-02 2019-11-12 Ykk株式会社 用于拉链的拉头
CN110432600B (zh) * 2018-05-02 2022-01-28 Ykk株式会社 用于拉链的拉头
CN112040807A (zh) * 2018-07-31 2020-12-04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CN112040807B (zh) * 2018-07-31 2023-03-10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63937A1 (ja) 2015-05-07
TWI531331B (zh) 2016-05-01
TW201526820A (zh) 2015-07-16
CN105682501B (zh) 2018-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6506B (zh) 拉链用拉头
CN101371725B (zh) 用于具有可分开底端止码的隐型拉链的拉头
CN103220932B (zh) 带自动止动装置的拉链用拉头
CN102076240B (zh) 拉链
CN102665472B (zh) 拉链用拉头
CN102365038B (zh)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US9271548B2 (en) Slider for slider fasteners
CN105377071A (zh) 拉链用拉头
US20090313820A1 (en) Crimping Tool Connector Locator
CN101766374B (zh) 拉链用的薄拉头
CN102686122B (zh) 拉链用拉头
CN104780801A (zh) 拉链用的后装拉片拉头
JP6161708B2 (ja)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並びに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CN105682501A (zh) 拉头
CN110022715A (zh) 拉链用拉头
CN103220933B (zh) 拉链用拉头
CN102370295B (zh) 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拉头滑块的拉链头
JP3613371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03702583A (zh) 拉链用拉头
CN103702584B (zh) 拉链用拉头
JP5496301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05283093B (zh) 拉链用拉头
JP5844386B2 (ja) 停止機構付きスライダー
CN103584415B (zh) 拉链用拉头
WO2013001597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