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7593B - 悬臂固定构造 - Google Patents
悬臂固定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67593B CN105667593B CN201510886214.8A CN201510886214A CN105667593B CN 105667593 B CN105667593 B CN 105667593B CN 201510886214 A CN201510886214 A CN 201510886214A CN 105667593 B CN105667593 B CN 1056675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cantilever
- vehicle
- vehicle frame
- bu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2—Attaching arms to sprung part of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4—Mounting of suspension arms
- B60G2204/143—Mounting of suspension arms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 B60G2204/1431—Mounting of suspension arms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of an L-shaped ar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5—Mounting of sub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1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 B60G2206/12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the arm having L-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部件个数乃至工时且能够有助于车身重量的轻量化的悬臂固定构造。本发明的悬臂固定构造(100)的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悬挂车架(110)、悬臂(左侧悬臂(130b))以及车身连结构件(150),悬挂车架具有用于固定悬臂的前侧右固定部(120a)和前侧左固定部(120b),前侧右固定部和前侧左固定部均具有上壁(122)、下壁(126)以及从下壁前缘朝向上方延伸的延长壁(128),悬臂具有衬套(134),在衬套的前后被夹在车身连结构件和延长壁之间的状态下,悬臂固定于悬挂车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臂固定构造,该悬臂固定构造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悬挂车架和配置于悬挂车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悬臂,且该悬臂固定构造用于将悬臂固定于悬挂车架。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车辆上,以架设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梁的方式安装有悬挂车架。在该悬挂车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安装有用于悬挂车轮的悬臂(也称作下臂)(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60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在悬挂车架的前部的左右两侧设置独立构件的下臂安装用托架,利用该安装用托架将悬臂固定于悬挂车架。但是,若是如此设置独立构件的结构,则导致了部件个数的增加、工时的增加、车身重量的增大。
本发明鉴于这种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部件个数乃至工时、能够有助于车身重量的轻量化的悬臂固定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悬臂固定构造的代表性结构的特征在于,该悬臂固定构造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悬挂车架和配置于悬挂车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悬臂,并且该悬臂固定构造用于将悬臂固定于悬挂车架,悬挂车架包括:中央部,其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以及前侧右固定部和前侧左固定部,其从中央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前部向外侧突出并用于固定悬臂;前侧右固定部和前侧左固定部均具有上壁、下壁以及从下壁前缘延续并朝向上方延伸的延长壁,悬臂具有衬套,该衬套配置于延长壁的后侧,并承接贯通延长壁的固定构件,该悬臂固定构造还包括车身连结构件,该车身连结构件配置于衬套的后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该车身连结构件用于将悬挂车架连结于车身构造构件,在衬套的前后被夹在车身连结构件和延长壁之间的状态下,悬臂固定于悬挂车架。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一体形成于悬挂车架的延长壁将衬套乃至悬臂安装于悬挂车架。因而,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和工时,能够谋求车身的轻量化。而且,由于延长壁与悬挂车架一体形成,因此能够获取较高的刚性,由于车身连结构件具有封闭截面,因此确保了较高的刚性。像这样通过利用刚性较高的延长壁和车身连结构件夹入衬套,从而能够在悬臂的安装部位获得较高的固定刚性。
优选的是,上述延长壁越向上方延伸越向车辆前方倾斜,在车身连结构件中的与衬套相接触的区域,形成有与延长壁大致平行的平坦面。根据该结构,被夹在延长壁和车身连结构件之间的衬套乃至贯穿于衬套并成为臂固定轴的固定构件成为随着朝向车辆前方去而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即前低后高的状态。由此,能够使臂固定轴乃至对准的设计变容易,能够谋求悬挂性能的提高。而且能够将车身连结构件的平坦面设为衬套的设置基座面,因此不必另外形成该设置基座面,能够谋求工时乃至制造成本的削减。
优选的是,上述延长壁具有能够封堵上壁与下壁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上壁焊接于延长壁的后表面。由此,由于上壁与下壁之间的间隙被延长壁封堵,因此能够防止行驶时的水向该间隙的侵入。而且,由于上壁焊接于延长壁的后表面,因此焊接部位不会暴露于前表面。因而,能够减少行驶时的来自前方的灌水,能够抑制焊接部位生锈。此外,能够保护焊接部位免受飞石等的侵害,因此也能够抑制焊接的剥离。
优选的是,上述上壁延伸到延长壁前方,在上壁的下表面上焊接有延长壁的上端。由此,上壁与延长壁之间的焊接部位未暴露于上方,因此能够防止从车辆内部的上方流来的水接触到焊接部位,能够适当地防止焊接部位生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削减部件个数乃至工时且能够有助于车身重量的轻量化的悬臂固定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悬臂固定构造的车辆的图。
图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悬臂固定构造的图。
图3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2的(b)的前侧左固定部看到的图。
图4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2的(b)的前侧左固定部看到的图。
图5是示意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臂固定构造;100a…车辆;100b…发动机室;110…悬挂车架;110a…中央部;112…上侧构件;114…下侧构件;120a…前侧右固定部;120b…前侧左固定部;122…上壁;124…前壁;126…下壁;128…延长壁;130a…右侧悬臂;130b…左侧悬臂;132…臂部;134…衬套;136…固定构件;150…车身连结构件;152…平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添加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的数值等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发明的例示,除特别说明的情况以外,并不是限定本发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部件,通过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而且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部件省略了图示。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各个附图中,箭头F、R、WL、WR、U、D分别表示车辆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
图1是例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悬臂固定构造的车辆的图。如图1所示,在车辆100a的前部,在发动机室100b的内部配置有本实施方式的悬臂固定构造(以下,称作臂固定构造100)。
图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悬臂固定构造的图,图2的(a)是臂固定构造100的整体立体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四边形内的放大图。如图2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臂固定构造100构成为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悬挂车架110和配置于悬挂车架1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右侧悬臂130a、左侧悬臂130b,将右侧悬臂130a、左侧悬臂130b固定于悬挂车架110。
在悬挂车架110中,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的中央部110a沿左右延伸。而且,用于固定右侧悬臂130a、左侧悬臂130b的前侧右固定部120a和前侧左固定部120b从悬挂车架110的中央部110a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前部朝向外侧突出。另外,由于前侧右固定部120a和前侧左固定部120b是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在以下说明中,例示说明将左侧悬臂130b固定于前侧左固定部120b的情况。
如图2的(a)和(b)所示,左侧悬臂130b构成为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呈圆弧状延伸的臂部132和配置于臂部132的前部的车辆内侧的衬套134。在衬套134内贯穿有用于将左侧悬臂130b固定于悬挂车架110的固定构件136。
图3和图4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2的(b)的前侧左固定部120b看到的图。图3的(a)是从前方观察图2的(b)的前侧左固定部120b看到的图,图3的(b)是从上方观察图2的(b)的前侧左固定部120b看到的图。图4的(a)是从车辆外侧观察图2的(b)的前侧左固定部120b看到的图,图4的(b)是表示不图示图4的(a)的左侧悬臂130b的状态的图。
如图3的(a)和(b)所示,前侧左固定部120b具有上壁122和从上壁122延续并朝向下方延伸的前壁124。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悬挂车架110的上侧构件112构成了该上壁122和前壁124。另外,如图4的(b)所示,前侧左固定部120b具有下壁126和从下壁126的前缘延续并朝向上方延伸的延长壁128。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悬挂车架110的下侧构件114构成了该下壁126和延长壁128。另外,通过使上侧构件112和下侧构件114相接合,从而使悬挂车架110的内部成为中空状。
如图4的(a)所示,在悬挂车架110的延长壁128的后侧配置有衬套134,该衬套134成为固定构件136的承接部,固定构件136贯通延长壁128。而且,在衬套134的后侧配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具有封闭截面的车身连结构件150。贯通延长壁128并贯穿于衬套134的固定构件136固定于车身连结构件150,从而使悬挂车架110借助车身连结构件150连结于车身构造构件。车身构造构件虽未图示,但是广义是指构成车身的骨架的构件。这是因为,悬挂车架110有通过连结车辆100a的车身和轮胎来缓和来自路面的冲击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的臂固定构造100中,如上所述,在左侧悬臂130b的衬套134的前侧配置有悬挂车架110的延长壁128,在衬套134的后侧配置有车身连结构件150。由此,左侧悬臂130b在衬套134的前后被夹在车身连结构件150和延长壁128之间的状态下固定于悬挂车架110。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悬挂车架110上一体形成有延长壁128,因此不需要以往那样的用于固定衬套134的独立构件,能够将衬套134(悬臂)安装于悬挂车架110。因而,能够谋求部件个数的削减、组装工时的削减以及车身的轻量化。
另外,通过使延长壁128与悬挂车架一体形成,并使车身连结构件150具有封闭截面,因此这些构件被确保了较高的刚性。因而,通过利用这些刚性较高的构件夹入衬套134,从而能够在左侧悬臂130b的安装部位获得较高的固定刚性(安装强度)。而且,由于能够在延长壁128、车身连结构件150获得较高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与路面、障碍物接触时的变形,能够适当地防止左侧悬臂130b的脱落。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通过使悬挂车架110的上侧构件112而是通过使下侧构件114向上方延长而形成了延长壁128。在悬挂车架110中,需要考虑与路面等之间的接触、在车架上产生的弯曲应力的产生等。因此,在构造上,下侧构件114比上侧构件112要求更高的刚性,下侧构件114设计得板厚较厚。因而,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延长下侧构件114而形成延长壁128,与延长上侧构件112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较高的刚性。
在此,假设在延长上侧构件112而形成延长壁的情况下,在模具的脱模方向的影响下,其延长面成为向上的倾斜。这样的话,为了固定悬臂而需要制作平面等的追加的工序且工时、成本增大。而且,面板接合部等面的变化点增多,也存在无法提高悬臂固定部附近的车架刚性这样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延长下侧构件114而形成延长壁128的情况下,前侧左固定部120b的面的变化点(棱线)仅是延长壁128与下壁126之间的边界。而且,衬套134接触该延长壁128的背面。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前侧左固定部120b的面的变化点减少,因此能够确保较高的刚性。
另外,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延长下侧构件114的结构中,如图4的(b)所示,能够使延长壁128越向上方延伸越向车辆前方倾斜。由此,被夹在延长壁128和车身连结构件150之间的衬套134乃至成为臂固定轴的固定构件136成为随着朝向车辆前方去而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即成为前低后高的状态。因而,易于进行衬套134乃至左侧悬臂130b的配置,因此能够使臂固定轴、定位的设计变容易,能够谋求悬挂性能的提高。
另外,延长壁128的倾斜角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的轴线L1优选为1°~3°左右,在图4的(b)中将倾斜角设为了1.5°。另外,臂固定轴(固定构件136)的倾斜角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轴线L2优选为1°~3°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倾斜角设为了1.5°。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a)和图4的(b)所示,在车身连结构件150中的、与衬套134相接触的区域,形成有与延长壁128大致平行的平坦面152。由此,不必另外形成衬套134的设置基座面,因此能够谋求工时乃至制造成本的削减。另外,由于平坦面152的形成不需要特殊的模具,因此能够简化模具,而且能够谋求由工序数削减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削减。
图5是示意性的剖视图,图5的(a)是示意性表示图3的(b)的X-X截面的图,图5的(b)是表示其变形例的示意图。如图5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延长壁128具有能够封堵上壁122与下壁126之间的间隙的面积。换言之,延长壁128延伸到上壁122上方。像这样通过如此使上壁122与下壁126之间的间隙被延长壁128封堵,从而能够防止行驶时的水向该间隙内的浸入。
另外,如图5的(a)所示,上壁122焊接于延长壁128的后表面(焊接点A)。由此,焊接部位未暴露于前表面,因此能够减少行驶时的来自前方的灌水,能够抑制焊接部位生锈。此外,能够保护焊接部位免受飞石等的侵害,因此也能够抑制焊接的剥离。因而,确保了良好的悬挂性能。
在图5的(b)所示的例子中,将上壁122延伸到延长壁128前方,在上壁122的下表面上焊接了延长壁128的上端(焊接点B)。由于上壁122与延长壁128之间的焊接部位未暴露于上方,因此能够防止从车辆内部的上方流来的水接触到焊接部位。因而,能够适当地防止焊接部位生锈。
以上,参照添加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该例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当然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改例,应理解为这些变更例或修改例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一种悬臂固定构造,该悬臂固定构造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悬挂车架和配置于悬挂车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悬臂,且该悬臂固定构造用于将悬臂固定于悬挂车架的悬臂固定构造。
Claims (3)
1.一种悬臂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悬臂固定构造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悬挂车架和配置于该悬挂车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悬臂,并且该悬臂固定构造用于将该悬臂固定于该悬挂车架,
所述悬挂车架包括:
中央部,其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以及
前侧右固定部和前侧左固定部,其从所述中央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前部向外侧突出并用于固定所述悬臂;
所述前侧右固定部和所述前侧左固定部均具有上壁、下壁以及从该下壁前缘延续并朝向上方延伸的延长壁,
所述悬臂具有衬套,该衬套配置于所述延长壁的后侧,并承接贯通该延长壁的固定构件,
该悬臂固定构造还包括车身连结构件,该车身连结构件配置于所述衬套的后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该车身连结构件用于将所述悬挂车架连结于车身构造构件,
在所述衬套的前后被夹在所述车身连结构件和所述延长壁之间的状态下,所述悬臂固定于所述悬挂车架,
所述延长壁越向上方延伸越向车辆前方倾斜,
在所述车身连结构件中的与所述衬套相接触的区域,形成有与所述延长壁大致平行的平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壁具有能够封堵所述上壁与下壁之间的间隙的面积,
所述上壁焊接于所述延长壁的后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壁延伸到所述延长壁前方,
在所述上壁的下表面上焊接有所述延长壁的上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45804 | 2014-12-04 | ||
JP2014245804A JP6524652B2 (ja) | 2014-12-04 | 2014-12-04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固定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67593A CN105667593A (zh) | 2016-06-15 |
CN105667593B true CN105667593B (zh) | 2018-11-20 |
Family
ID=5597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86214.8A Active CN105667593B (zh) | 2014-12-04 | 2015-12-04 | 悬臂固定构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524652B2 (zh) |
CN (1) | CN105667593B (zh) |
DE (1) | DE10201512089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28201B (zh) * | 2018-07-19 | 2021-08-24 | 安徽天裕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铝合金制汽车下摆臂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40274A (ja) * | 1993-06-01 | 1994-12-13 | Hitachi Metals Ltd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ー |
JP2013119313A (ja) * | 2011-12-07 | 2013-06-17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前部構造 |
CN103282262A (zh) * | 2010-12-27 | 2013-09-04 |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悬架结构 |
CN203283293U (zh) * | 2013-05-23 | 2013-11-13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汽车副车架 |
CN103429484A (zh) * | 2011-03-16 | 2013-12-04 |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悬架结构 |
CN103832473A (zh) * | 2014-02-28 | 2014-06-04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前副车架 |
WO2014175414A1 (ja) * | 2013-04-26 | 2014-10-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37478B2 (ja) | 2010-08-26 | 2014-12-10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JP6066815B2 (ja) * | 2013-04-25 | 2017-01-25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2014
- 2014-12-04 JP JP2014245804A patent/JP6524652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2-02 DE DE102015120895.4A patent/DE102015120895A1/de active Pending
- 2015-12-04 CN CN201510886214.8A patent/CN1056675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40274A (ja) * | 1993-06-01 | 1994-12-13 | Hitachi Metals Ltd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ー |
CN103282262A (zh) * | 2010-12-27 | 2013-09-04 |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悬架结构 |
CN103429484A (zh) * | 2011-03-16 | 2013-12-04 |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悬架结构 |
JP2013119313A (ja) * | 2011-12-07 | 2013-06-17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前部構造 |
WO2014175414A1 (ja) * | 2013-04-26 | 2014-10-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 |
CN203283293U (zh) * | 2013-05-23 | 2013-11-13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汽车副车架 |
CN103832473A (zh) * | 2014-02-28 | 2014-06-04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前副车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67593A (zh) | 2016-06-15 |
DE102015120895A1 (de) | 2016-06-09 |
JP2016107746A (ja) | 2016-06-20 |
JP6524652B2 (ja) | 2019-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50743B2 (en) | Vehicle subframe | |
US9399487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 |
CN105644296A (zh) | 车辆用扭力梁式悬架构造 | |
CN104228946A (zh) | 车辆侧部结构 | |
RU2014153505A (ru) | Рама ходовой части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105292258B (zh) | 悬架框结构 | |
JP5946996B2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フレーム構造 | |
CN105667593B (zh) | 悬臂固定构造 | |
JP4418280B2 (ja) |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 |
CN104228728B (zh) | 后保险杠 | |
CN106427534B (zh) | 一种水箱横梁支撑结构及汽车 | |
US20150367904A1 (en) |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 |
JP2009202619A (ja) | 車体フレーム補強構造 | |
US9327568B1 (en) | Wheelhouse structure | |
JP2008143252A (ja) | 懸架装置 | |
EP2660128A1 (en) | Suspension frame structure | |
JP5847641B2 (ja) | 突入防止装置 | |
JP7052653B2 (ja) | 車両後部構造 | |
CN207433165U (zh) | 一种汽车悬架摆臂结构 | |
CN104960577A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总成 | |
JP5044288B2 (ja) | マウントブラケット結合構造 | |
JP2020083164A (ja) | 車両構造 | |
JP2014065496A (ja) | サブフレーム | |
JP6874420B2 (ja) | 車両用車体構造 | |
US20180187393A1 (en) |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boom of work mach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