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6776B -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6776B
CN105646776B CN201511020058.3A CN201511020058A CN105646776B CN 105646776 B CN105646776 B CN 105646776B CN 201511020058 A CN201511020058 A CN 201511020058A CN 105646776 B CN105646776 B CN 1056467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phobic
monomer
associated polymer
acrylamide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00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46776A (zh
Inventor
郭拥军
李华兵
郭爱民
毛慧斐
冯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Guangya Oil And Gas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UANGYA POLYMER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UANGYA POLYMER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UANGYA POLYMER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200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46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46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6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46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6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52Amides or imides
    • C08F220/54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 C08F220/56Acrylamide; Methacrylam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62Compositions for forming crevices or fractures
    • C09K8/6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6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60Compositions for stimulating production by acting on the underground formation
    • C09K8/84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8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8/8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8/882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如式(I)所示,所述y=0.001~0.1,z=0.03~0.3,x+y+z=1;所述A为疏水单体共聚形成的基团;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500~3000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疏水缔合聚合物由三种单元组成,亲水单元为丙烯酰胺的单体单元,可为疏水缔合物提供亲水性的基团;疏水单元为疏水单体的单体单元,可为疏水缔合聚合物提供疏水侧基,在水中疏水基团由于疏水作用而发生聚集,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从而为溶液提供必要的粘弹性;丙烯酸钠的单体单元可提高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改善聚合物的流变性能;上述三种单元共同作用,提高了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及抗剪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应用技术中,通常需要对地层环境进行改造施工等,需要使用一定性能的流体进行传质、输送,通过向地层注入这些流体,将某些物质带入地层产生作用以改造地层环境,达到油气田开发和增产的目的。同时,相关的应用技术也要求这些流体本身也具备某些特定的性能,例如增稠性、粘弹性、减阻、渗透性、改善流度比等。其中,最常用的流体就是水溶液,它具有来源广、经济、便于施工等优点,通过向水中加入天然或者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即可获得具有以上高性能的水溶液。这类水溶性高分子具有增稠性强和良好的粘弹性,且分子链上具有很多活性基团,以便于对流体性能进行物理的、化学的改造,同时具备施工方便,用量少,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可以为油田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因此,这类水溶性高分子被广泛应用于油田技术中。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主要包含天然或者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天然高分子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受到时令、地区的限制,性能稳定性不能得到保障,并且相对于合成高分子,其用量大、易生物降解,较高的水不溶物也会严重伤害地层内环境,给后期开发带来诸多新的问题。目前,合成高分子使用最广泛的是聚丙烯酰胺,虽然其各方面性能均可达到施工要求,但是在泵送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机械降解,溶液粘度下降快,同时在某些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环境下,聚丙烯酰胺不耐盐,且在高温下极易降解,从而导致各项性能大幅度下降,而在其现有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已很难进一步的克服,因此,从聚合物分子结构上对其改性,以提高其抗剪切、耐温耐盐性能已是迫在眉睫。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HAWSP)是指在聚合物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带有少量疏水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HAWSP浓度高于临界缔合浓度后,大分子链通过疏水缔合作用聚集,无需化学交联即形成分子间缔合动态物理交联网络,使溶液粘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某些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也会增强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疏水作用,使得分子间缔合动态物理交联网络强度增大,HAWSP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存在的超分子物理交联网络也使得这种溶液具有冻胶的特性,从而提供良好的粘弹性。此外,该超分子动态物理交联网络具有在高剪切速率下破坏而在低剪切速率下又可逆恢复的特点,使得其性能稳定,且具备优异的耐温、耐盐性,良好的剪切稀释性、粘弹性等。这些优异的性能均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具有作为替代现行普通油田用水溶性高分子的潜力。
本发明考虑提供一种新的疏水缔合物聚合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耐盐性能较好的疏水缔合物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如式(I)所示:
其中,所述y=0.001~0.1,z=0.03~0.3,x+y+z=1;所述A为疏水单体的单体单元;所述疏水单体选自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大于20;;
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大于1500万小于3000万。
优选的,所述y=0.008~0.05。
优选的,所述z=0.05~0.3。
优选的,所述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40。
优选的,所述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与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大于20小于等于40。
优选的,所述氟取代的丙烯酸酯中氟取代的个数为4~18。
优选的,所述疏水单体为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十六酯、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N-苯乙基丙烯酰胺、二十二烷基烯丙基二溴化四甲基乙二胺、二十五烷基烯丙基二溴化四甲基乙二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二十五烷基磺酸钠、N-辛基丙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二十二烷基磺酸钠、N-十四烷基丙烯酰胺、N,N-二辛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1-萘基)甲基]丙烯酰胺、2-(1-乙酰胺萘)丙烯酸乙酯、N-[(1-芘基磺酰胺)乙基]丙烯酰胺、2-(N-乙基全氟磺酸胺)甲基丙烯酸乙酯与2-(N-乙基全氟辛烷)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550~2500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引发剂作用下,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进行共聚反应,水解后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或者:在水解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或者:在引发剂作用下,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钠单体与疏水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所述疏水单体选自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大于20;
所述疏水单体的摩尔数与单体总摩尔数的比为(0.001~0.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油田化学、水处理、造纸或矿物浮选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如式(I)所示,其中,所述y=0.001~0.1,z=0.03~0.3,x+y+z=1;所述A为疏水单体的单体单元;所述疏水单体选自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大于20;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大于1500万小于3000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疏水缔合聚合物由三种单元组成,亲水单元为丙烯酰胺的单体单元,其可为疏水缔合物提供亲水性的基团,保证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疏水单元为疏水单体的单体单元,其可为疏水缔合聚合物提供疏水侧基,保证聚合物链具有一定的疏水特性,在水中疏水基团由于疏水作用而发生聚集,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从而为溶液提供必要的粘弹性;丙烯酸钠的单体单元可提高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改善聚合物的流变性能;上述三种单元共同作用,提高了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及抗剪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如式(I)所示:
其中,所述y=0.001~0.1,优选为0.003~0.08,更优选为0.008~0.08,再优选为0.008~0.05,最优选为0.008~0.04;所述z=0.03~0.3,优选为0.05~0.3,再优选为0.05~0.2,更优选为0.1~0.2,,最优选为0.15~0.2;x+y+z=1;所述z/(x+z)优选为0.05~0.2,更优选为0.1~0.2。
所述A为疏水单体的单体单元;所述疏水单体选自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疏水单体选自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的一种,再优选为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十六酯、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N-苯乙基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二十五烷基磺酸钠、N-辛基丙酰胺、二十二烷基烯丙基二溴化四甲基乙二胺、二十五烷基烯丙基二溴化四甲基乙二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二十二烷基磺酸钠、N-十四烷基丙烯酰胺、N,N-二辛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1-萘基)甲基]丙烯酰胺、2-(1-乙酰胺萘)丙烯酸乙酯、N-[(1-芘基磺酰胺)乙基]丙烯酰胺、2-(N-乙基全氟磺酸胺)甲基丙烯酸乙酯与2-(N-乙基全氟辛烷)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大于20,优选为大于20小于等于40,更优选为21~30;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与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大于等于4,更优选为4~40,再优选为4~30,最优选为10~20;所述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与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酯中氟取代的个数各自独立地优选为4~18,更优选为4~12,再优选为4~10,再优选为4~8,最优选为2-(N-乙基全氟磺酸胺)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或2-(N-乙基全氟辛烷)甲基丙烯酸丁酯。
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500~3000万,优选为1500~2800万,更优选为1550~2500万,再优选为1550~2400万。
本发明疏水缔合聚合物由三种单元组成,亲水单元为丙烯酰胺的单体单元,其可为疏水缔合物提供亲水性的基团,保证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疏水单元为疏水单体的单体单元,其可为疏水缔合聚合物提供疏水侧基,保证聚合物链具有一定的疏水特性,在水中疏水基团由于疏水作用而发生聚集,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从而为溶液提供必要的粘弹性;丙烯酸钠的单体单元可提高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改善聚合物的流变性能;上述三种单元共同作用,提高了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耐盐性及抗剪切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此方法为以后水解的方式引入丙烯酸钠,包括:在引发剂作用下,将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进行共聚反应,水解后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所述疏水单体选自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大于20;所述疏水单体的摩尔数与单体总摩尔数的比为(0.001~0.1):1。
其中,所述疏水单体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的总摩尔量与疏水单体的摩尔比为1:(0.001~0.1),优选为1:(0.003~0.08),更优选为1:(0.008~0.08),再优选为1:(0.008~0.05),最优选为1:(0.008~0.04)。所述引发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引发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过硫酸盐/亚硫酸盐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与偶氮引发剂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所述过硫酸盐与亚硫酸盐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所述过硫酸盐与亚硫酸盐的质量比优选为(1~3):1;所述引发剂中氧化剂的质量优选为总单体质量的0.01%~0.18%;偶氮引发剂ACVA质量优选为总单体质量的0.001%~0.05%。
本发明中,共聚又可以通过胶束聚合法或反相微乳液法进行。
当共聚方法为胶束聚合法时,优选将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混合,优选还加入表面活性剂,加热至引发温度,再加入引发剂,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所述共聚反应优选在水中进行;所述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在水溶液中总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2%~35%,更优选为20%~35%,再优选为20%~30%;混合后水溶液的pH值优选为4~8;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更优选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与疏水单体的摩尔比优选为(2~30):1,更优选为(5~25):1,再优选为(5~20):1,最优选为(5~15):1;所述引发剂中氧化剂的质量优选为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总质量的0.01%~0.1%,更优选为0.01%~0.08%,更优选为0.01%~0.05%;所述引发剂中过硫酸盐与亚硫酸盐的质量比为(5:3)~(1:1),更优选为(4:3)~(1:1);所述引发剂中偶氮类引发剂质量优选为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总质量的0.001%~0.03%,更优选为0.001%~0.02%,再优选为0.005%~0.015%,最优选为0.01%~0.015%;所述引发温度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0℃~30℃,再优选为10℃~20℃;所述共聚反应优选在绝热的条件下进行;所述共聚反应的时间优选为5~7h,更优选当反应体系的温度30min内上升不超过1℃,反应结束。
当通过反相微乳液法进行共聚时,优选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将丙烯酰胺单体溶于水中,作为水相;将疏水单体溶于油溶剂中,优先还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油相;将水相与油相混合,加热至引发温度,再加入引发剂,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所述油溶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油溶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煤油、白油与液体石蜡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煤油;所述油溶剂与水的油水比优选为(1~1.5):1;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总单体浓度优选为20~35wt%,更优选为20~30wt%;所述乳化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乳化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HLB值为6~8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更优选为Spa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Twee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优选为Spa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Twee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最优选为Span-80与Tween-60;所述Spa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Twee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优选为(3~12):4,更优选为(4~10):4,最优选为6:4;所述乳化剂的质量优选为聚合体系总质量的10%~20%,更优选为15%~20%;所述引发剂中过硫酸盐与亚硫酸盐的质量比优选为(1~2):1,更优选为(1~1.5):1;所述引发剂中氧化剂的质量优选为单体总质量的0.01%~0.1%,更优选为0.01%~0.08%,再优选为0.01%~0.06%,最优选为0.01%~0.03%;所述引发剂中偶氮类引发剂质量优选为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总质量的0.001%~0.03%,更优选为0.001%~0.02%,再优选为0.005%~0.015%,最优选为0.01%~0.015%;所述引发温度优选为15℃~35℃,更优选为15℃~30℃,再优选为15℃~25℃,最优选为15℃~20℃;所述共聚反应的时间优选为5~7h,更优选为4~6h。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共聚后优选还进行破乳处理。
胶束聚合共聚反应完成之后,优选进行造粒,然后进行水解,采用反相微乳液共聚后进行破乳、沉淀、溶解后进行水解,无需经过造粒;所述反相微乳液聚合产物溶液水解后所用沉淀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沉淀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优选为醇类物质,更优选为乙醇、甲醇或者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乙醇;所述造粒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所述水解所用的水解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水解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优选为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或碱金属碳酸盐,更优选为氢氧化钾和/或氢氧化钠,再优选为氢氧化钠;所述水解的温度优选为70℃~100℃,更优选为80℃~100℃,再优选为90℃~100℃;所述水解的时间优选为1~3h;所述水解的水解度优选为4%~30%,更优选为5%~25%,再优选为5%~20%。
胶束聚合水解后,优选进行干燥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采用反相微乳液共聚发共聚、溶液水解后优选进行沉淀、干燥;所述反相微乳液聚合产物溶液水解后所用沉淀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沉淀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优选为醇类物质,更优选为乙醇、甲醇或者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乙醇;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80℃~95℃;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0.5~4h,更优选为0.5~3h,再优选为1~2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水解法制备上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方法,包括:在水解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所述疏水单体选自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大于20;所述疏水单体的摩尔数与单体总摩尔数的比为(0.001~0.1):1。
其中,所述丙烯酰胺单体、疏水单体与引发剂均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水解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水解剂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为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或碱金属碳酸盐,更优选为氢氧化钾和/或氢氧化钠,再优选为氢氧化钠;所述水解的水解度优选为4%~30%,更优选为5%~25%,再优选为5%~20%。
前水解方法制备中的共聚又可以通过胶束聚合法或反相微乳液法进行。其中,所述胶束聚合法或反相微乳液法均同上所述,只是在加入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的同时加入水解剂,并在聚合反应完成后温度升至70~100℃熟化1~3h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胶束聚合共聚反应之后优选进行造粒,干燥,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反相微乳液聚合共聚反应之后优选进行破乳,提纯,干燥,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所述反相微乳液聚合产物进行纯化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优选为采用醇类物质对产物进行洗涤,更优选为乙醇、甲醇或者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乙醇;所述造粒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80℃~95℃;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0.5~4h,更优选为0.5~3h,再优选为1~2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共水解制备上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方法,包括:在引发剂作用下,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钠单体与疏水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所述疏水单体选自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丙烯酸烷基酯、氟取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烯丙基烷基季铵盐、丙烯酰胺烷基磺酸与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盐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大于20;所述疏水单体的摩尔数与单体总摩尔数的比为(0.001~0.1):1;所述丙烯酸钠单体的摩尔数与单体总摩尔数的比为(0.03~0.3):1。
其中,所述疏水单体与引发剂均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在共水解法制备疏水缔合聚合物是将部分丙烯酰胺单体用丙烯酸钠单体替代,因此所述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钠单体与疏水单体的总摩尔量与疏水单体的摩尔比为1:(0.001~0.1),优选为1:(0.003~0.08),更优选为1:(0.008~0.08),再优选为1:(0.008~0.05);所述丙烯酸钠单体与单体总的摩尔数的比为(0.03~0.3):1,优选为(0.03~0.25):1,更优选为(0.05~0.2):1,再优选为(0.1~0.2):1;所述丙烯酰胺单体与丙烯酸钠单体总的摩尔量与丙烯酸钠单体的摩尔比优选为1:(0.04~0.3),更优选为1:(0.05~0.20)。
共水解方法制备中的共聚也可通过胶束聚合法或反相微乳液法进行。其中,所述胶束聚合法或反相微乳液法均同上所述,只是丙烯酸钠单体单元是在合成过程中以丙烯酸钠单体参与共聚获得,在此不再赘述。
胶束聚合共聚反应之后优选进行造粒,干燥,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反相微乳液聚合共聚反应之后优选进行破乳,提纯,干燥,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所述反相微乳液聚合产物进行纯化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优选为采用醇类物质对产物进行洗涤,更优选为乙醇、甲醇或者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乙醇;所述造粒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80℃~95℃;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0.5~4h,更优选为0.5~3h,再优选为1~2h。
本发明采用引发剂制备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引发剂在水中分解形成单体自由基,单体自由基与烯类单体进行加成,形成单体自由基,即活性种;然后单体自由基打开其他烯类单体分子的π键,加成形成新的自由基。这样形成的新的自由基反应活性不会发生衰减,继续与烯类单体进行连锁式的加成,并按照这种方式进行链增长反应。当两个链自由基之间发生活性碰撞,发生双基终止反应,聚合反应结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油田化学、水处理、造纸以或矿物浮选领域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
实施例1胶束聚合法聚合
向5000mL烧杯中加入单体与表面活性剂,其中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酯按照99.2:0.8的摩尔比进行投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照疏水单体摩尔浓度的8.5倍,加入定量纯水,充分搅拌均匀配制成单体总质量浓度为22%的混合溶液,将烧杯放入16℃水浴中保温直至溶液温度为16℃后,加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与偶氮类引发剂4’4-偶氮(4-氰基戊酸)ACVA组成的多段复合引发剂引发聚合,其中过硫酸钾与亚硫酸氢钠质量比为5:4,过硫酸钾加量为单体质量的0.02%,ACVA加量为单体质量的0.012%,聚合反应在绝热环境下进行,在反应体系中心插入温度计监控聚合反应进行程度,当30min内温度上升不超过1℃时认为聚合反应基本完成。聚合反应完成后1h,取出胶体,将胶体切割成3~5mm大小颗粒,加入占胶体总质量2.4%的水解剂NaOH,混合均匀,将其转移到塑料袋中密封,然后在恒温烘箱中恒温95℃水解2h。(需要注意密封时尽量排除空气,并保留足够的空间容纳水解时产生的氨气,注意水解时密封袋不要破裂)水解完成后,将胶体摊开铺平在500目筛网上,放入烘箱恒温90℃干燥1.5h,取出粉碎过筛获得疏水缔合聚合物。
利用红外光谱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进行分析,得到其红外光谱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傅里叶红外光谱图中,3588cm-1和3167cm-1分别归属于N-H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峰和对称伸缩振动峰;2888cm-1归属于C-H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峰;1668cm-1为酰胺Ι带C=O的伸缩振动峰;1414cm-1处为C-O键的伸缩振动峰;1352cm-1和1319cm-1则归属于C-N键的伸缩振动峰;1118cm-1处为C-O-C的伸缩振动峰。
利用核磁共振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进行分析,得到其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6.88~7.68为丙烯酰胺酰胺基(-CONH2)上氢的化学位移;4.70为溶剂D2O上氢的化学位移;3.55为丙烯酸酯烷基链上亚甲基氢的化学位移;2.10为分子主链中次甲基氢(-CH-)的化学位移;1.54为主链上亚甲基(-CH2)氢的化学位移;1.05-1.07为丙烯酸酯烷基链上甲基(-CH3)氢的化学位移。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根据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1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2200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1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5000mg/L的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5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02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76%。
实施例2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
将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此溶液作为水相;将油溶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溶于煤油中,加入质量比为Span-80:Tween-80=6:4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并搅拌至充分溶解,作为油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溶液加入油相中进行乳化20min,转移至5000mL烧杯中,其中单体总质量浓度为22%,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丙烯酸十八酯三者摩尔比为93.2:6:0.8,复合乳化剂加量为总体系质量的16%。乳化液恒温至16℃时加入占单体质量0.02%的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复合引发剂引发聚合,其中过硫酸钾与亚硫酸氢钠质量比为1:1,反应在25℃水浴中进行,反应4~6h后反应基本完成,得到产品。将得到的产品加入甲醇破乳,沉淀,离心分离,将所得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在90℃干燥2h,经粉碎,过筛,得到一定粒径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3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1980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2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2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08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74.5%。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丙烯酸十八酯三者的摩尔配比改为93.7:6:0.3,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照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4中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2725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3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的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1.5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79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70.1%。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丙烯酸十八酯三者的摩尔配比改为93:6:1,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照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4中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2100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4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的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0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29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83.2%。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丙烯酸十八酯三者的摩尔配比改为92:6:2,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照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1898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5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的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6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45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89.7%。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丙烯酸十八酯三者的摩尔配比改为90.5:6:3.5,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照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6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1528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6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的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3.0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04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80.4%。
实施例7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酸十八酯改为N-辛烷基丙烯酰胺,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7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2458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7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的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1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95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71.2%。
实施例8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酸十八酯改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二十二烷基磺酸钠,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照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8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1756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8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的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3.0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19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78.9%。
实施例9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酸十八酯改为N-十四烷基丙烯酰胺,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9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2105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9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7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08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75.3%。
实施例10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酸十八酯改为N-[(1-芘基磺酰胺)乙基]丙烯酰胺,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10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1985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10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6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03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80.2%。
实施例11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酸十八酯改为二十五烷基烯丙基二溴化四甲基乙二胺,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10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1815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11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8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10.2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82.2%。
实施例12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酸十八酯改为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10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2011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12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5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94.5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84.2%。
实施例13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酸十八酯改为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13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1825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13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2.6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99.8mPa·s,在80℃条件下,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86.8%。
实施例14
按照实施例1中的聚合方法及步骤,将丙烯酸十八酯改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使用乌氏粘度计(0.55mm管径)按GB/T 12005.10-92测试并计算实施例14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1698万。
采用总矿化度为5.0万水,Ca2+、Mg2+离子总浓度为2000mg/L的模拟盐水与实施例14中得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50℃配制浓度为5000mg/L聚合物溶液,溶解时间为3.0h,当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00mg/L,温度为80℃,剪切速率为7.34s-1下测试聚合物粘度值为101.9mPa·s,在80℃条件下,20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90天后的粘度保留率为89.5%。

Claims (5)

1.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如式(I)所示:
其中,所述y=0.001~0.1,z=0.03~0.3,x+y+z=1;所述A为疏水单体的单体单元;所述疏水单体选自丙烯酸十八酯、二十五烷基烯丙基二溴化四甲基乙二胺、N-辛基丙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二十二烷基磺酸钠、N-十四烷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十四酯、丙烯酸六氟丁酯、 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或N-[(1-芘基磺酰胺)乙基]丙烯酰胺;
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大于1500万小于3000万;
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在引发剂作用下,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进行共聚反应,水解后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或者:在水解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或者:在引发剂作用下,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钠单体与疏水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
所述共聚通过胶束聚合法或反相微乳液法进行;
当共聚方法为胶束聚合法时,将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混合,加入表面活性剂,加热至引发温度,再加入引发剂,进行共聚反应;所述共聚反应在水中进行;所述丙烯酰胺单体与疏水单体在水溶液中总的质量浓度为12%~35%;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反应液的pH值为4~8;
当共聚方法为反相微乳液法时,将丙烯酰胺单体溶于水中,作为水相;将疏水单体溶于油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油相;将水相与油相混合,加热至引发温度,再加入引发剂,进行共聚反应;水相与油相混合后,溶液中总单体浓度为20~3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y=0.001~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z=0.05~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550~2500万。
5.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油田化学、水处理、造纸或矿物浮选领域中的应用。
CN201511020058.3A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646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0058.3A CN105646776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0058.3A CN105646776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6776A CN105646776A (zh) 2016-06-08
CN105646776B true CN105646776B (zh) 2019-01-25

Family

ID=56478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0058.3A Active CN105646776B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67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6777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9889B (zh) * 2016-11-16 2018-03-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弱交联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堵漏剂的应用以及水基钻井液及其应用
CN106867488A (zh) * 2017-03-28 2017-06-20 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交联凝胶类调剖堵水体系及其应用
CN106978157B (zh) * 2017-04-22 2020-09-2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储层自动破胶的线性胶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2325B (zh) * 2017-07-20 2020-06-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高盐调驱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67746B (zh) * 2017-12-05 2021-10-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盐减阻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9929070B (zh) * 2017-12-18 2021-07-27 复旦大学 丙烯酸酯二级单体及以其聚合所得共聚物
CN109912743B (zh) * 2019-03-29 202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温增粘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4779A (zh) * 2013-05-16 2013-07-3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缔合型非交联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054A (zh) * 2014-11-27 2015-03-11 胜利油田胜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疏水缔合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125A (zh) * 2013-09-24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130A (zh) * 2013-09-24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用耐温抗盐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4779A (zh) * 2013-05-16 2013-07-3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缔合型非交联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125A (zh) * 2013-09-24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130A (zh) * 2013-09-24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用耐温抗盐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403054A (zh) * 2014-11-27 2015-03-11 胜利油田胜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疏水缔合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6776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6776B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3293B (zh) 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双尾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687B (zh) 压裂液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6772B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417B (zh) 一种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6880A (zh) 多分散聚丙烯酰胺微球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1804A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2070A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1855B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6774A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60002A (zh) 页岩气压裂用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1805A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11787888B2 (en) Acrylamide copolym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05504155A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6775B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154B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6771A (zh) 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1330A (zh) 一种含长碳链的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50348A (zh) 一种丙烯酰胺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50343B (zh) 一种丙烯酰胺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50345A (zh) 一种丙烯酰胺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B2213850A (en)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
CN104250354A (zh) 一种丙烯酰胺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50206B (zh) 一种紫外引发的低分子量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0357B (zh) 一种丙烯酰胺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2

Address after: 132011 No. 189 Jinjiang Road, Longtan District,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lin Guangya Polymer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637500 200 Wei Kang Avenue, Jialing District, Nanchong,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Guangya Polymer Chem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4

Address after: No. 39, Hongxing Road, District 1, Karamay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4099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Guangya Oil and Gas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32011 No. 189 Jinjiang Road, Longtan District,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lin Guangya Polymer Chem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hydrophobic association polym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Karamay Petroleum Branch

Pledgor: Xinjiang Guangya Oil and Gas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151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