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033A - 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033A
CN105637033A CN201480056375.8A CN201480056375A CN105637033A CN 105637033 A CN105637033 A CN 105637033A CN 201480056375 A CN201480056375 A CN 201480056375A CN 105637033 A CN105637033 A CN 105637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omer
ketjen black
composition
roller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63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033B (zh
Inventor
峯章弘
西本宗宏
滨漥真司
吉里成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37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4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16Plastic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01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 C08K5/103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with poly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5/04Polyuretha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79Conveying means details, e.g. roller
    • G03G2215/00683Chemic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使用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制造的驱动辊、以及其中并入有所述驱动辊的成像装置,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以低成本和良好的生产率制造,而且具有优异的可挤出模制性以及驱动辊所需的较低电阻;在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5质量份至15质量份的科琴黑微细地分散在100质量份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中或者100质量份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首先捏合其他组分然后向其添加科琴黑并捏合的步骤。驱动辊(1)由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成像装置中并入有所述驱动辊。

Description

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将所述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挤出成辊形而生产的驱动辊和并入有所述驱动辊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如静电式复印机、激光打印机、普通纸传真机或复印-打印-传真多功能机中,采用驱动辊来旋转驱动进纸带、转印带、中间转印带等。
常规驱动辊大致分为交联橡胶型或涂层型。
对于前一种交联橡胶型驱动辊,使用可交联橡胶如EPDM作为基础聚合物,并且通过使增塑剂、填料、交联剂、导电性赋予剂等与基础聚合物共混并捏合所得混合物来制备可交联橡胶组合物。然后,通过将可交联橡胶组合物挤出成辊体并使辊体交联来生产驱动辊。
后一种涂层型驱动辊通过在金属辊的外周面上施用包含可固化粘合剂树脂如聚氨酯树脂的涂覆剂并使粘合剂树脂固化而生产为具有厚度不大于约0.3mm的薄涂层。
待选择的驱动辊类型取决于所需的特征性能。生产前一种交联橡胶型驱动辊的问题在于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且生产率较低,原因是橡胶捏合步骤和交联步骤分批式进行。
生产后一种涂层型驱动辊的问题也在于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且生产率较低,原因是难以适当地控制涂覆剂的品质或者难以在辊的外周面上均匀地施用涂覆剂。此外,薄涂层易于在短时间内磨损。
已构思使用包含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代替可交联橡胶组合物来生产像驱动辊那样待并入成像装置中的进纸辊、充电辊和转印辊(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对于待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生产的进纸辊等,例如,通过使用挤出机来连续地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不需要分批式的橡胶捏合步骤、以及在挤出步骤之后分批式的交联步骤的情况下,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以提高的生产率实现这些辊的生产。因此,当以与进纸辊等相同的方式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生产驱动辊时,预期提供相同的效果。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1-37563A
专利文献2:JP2008-254845A
专利文献3:JP2004-51828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将驱动辊并入以与例如转印带、中间转印带等组合使用时,需要驱动辊具有导电性。此外,需要驱动辊具有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导电性。特别地,驱动辊的辊电阻优选地不大于105Ω水平。
可以构思使:(A)离子导电剂如导电聚合物;或(B)导电炭黑如科琴黑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共混以赋予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生产的驱动辊以导电性。
然而,在使用前一种离子导电剂的情况下,难以使驱动辊的电阻减小至预定的所需电阻范围。此外,离子导电剂比导电炭黑等更昂贵,从而增加了驱动辊的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后一种的导电炭黑的可分散性较差,使得其难以将驱动辊的电阻减小至预定的电阻范围。
特别地,当如普通的生产过程那样将导电炭黑与热塑性弹性体和其他成分干混然后捏合所得混合物时,难以使将驱动辊的电阻减小至预定的电阻范围所需的全部量的导电炭黑均匀地分散。因此,导电炭黑易于凝集。
如果导电炭黑凝集而不均匀地分散,则驱动辊的总电阻不利地增加。
此外,包含大量导电炭黑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可成型性(可挤出性)易于降低,特别是当被挤出成辊体时。
因此,需要降低挤出线速度以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稳定地挤出成具有预定尺寸的辊体,从而防止成型缺陷如表面粗糙化。这造成的问题是降低了驱动辊的生产率,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如果导电炭黑的量减少至小于必需量,则导电炭黑可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从而提高可挤出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辊的电阻不能减小至预定的电阻范围。
在专利文献3中,构思了通过使用离子导电剂作为主导电剂并使用少量导电炭黑作为辅助导电剂来减小驱动辊的电阻,但是这种布置提供的效果有限。
为了使导电炭黑如上所述均匀地分散,导电炭黑的量应限于如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基于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总量不大于约2.3质量%程度的较小的量。
因此,在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中,即使在组合使用导电炭黑和离子导电剂的情况下驱动辊的电阻也不能充分减小,驱动辊具有约106Ω水平的辊电阻。
在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中,昂贵的离子导电剂与导电炭黑组合使用。此外,使用通过使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可交联橡胶动态交联而制备的特殊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基础聚合物。因此,造成了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此外,特殊热塑性弹性体的可挤出性较低。特别地,当导电炭黑以大于上述范围的量进行共混时,可挤出性进一步降低,使得不能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挤出成没有成型缺陷如表面粗糙化的平滑辊体。这由专利文献3的比较例3的结果明显可知。
此外,额外地需要通过动态交联来制备热塑性弹性体的步骤。这相应地降低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生产率,因此降低了驱动辊的生产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新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及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有效生产方法,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通过简单布置的方法以较高的生产率并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并且具有优异的可挤出性和驱动辊所需的较低电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通过采用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生产的驱动辊,并提供并入有所述驱动辊的成像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基本上包含: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增塑剂;和微细地分散在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中的科琴黑,科琴黑以基于100质量份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的量存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基本上包含:聚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微细地分散在聚酯热塑性弹性体中的科琴黑,科琴黑以基于100质量份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的量存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驱动辊,其由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任一者形成,并且其A型硬度计硬度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本发明驱动辊的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各自采用科琴黑,科琴黑的导电性在导电炭黑中是特别优异的。由于预定量的科琴黑均匀地微细地分散在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因此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具有驱动辊所需的较低电阻(特别地,不大于105Ω水平)。
如上所述,科琴黑均匀地微细地分散在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此外,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用作基础聚合物,并向该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中添加增塑剂以改善可挤出性。或者,选择本身具有优异的可挤出性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由此,各自赋予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改善的可挤出性,即使以赋予所述组合物以驱动辊所需的较低电阻而必需的量添加科琴黑也是如此。
根据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避免了对分批式交联步骤的需要,从而允许以较高的生产率有效生产本发明的驱动辊。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各自具有基本上包含三种或两种组分的简单配方,因此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以较高的生产率来生产而不需要橡胶捏合步骤和动态交联步骤。
本文中的术语“基本上”是指本发明不仅包括包含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或聚酯热塑性弹性体作为驱动辊的基础聚合物、用于赋予基础聚合物以导电性的科琴黑、和用于改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可挤出性的增塑剂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还包括进一步包含用于赋予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除上述功能之外的辅助功能的多种成分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出于以下原因,在根据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基于100质量份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或基于100质量份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科琴黑的量限制在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的范围内。
如果科琴黑的量小于上述范围,则即使添加具有优良导电性的科琴黑也不可能赋予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适当的导电性,不能将驱动辊的电阻充分减小至适合于驱动辊的电阻范围。
如果科琴黑的量大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对带的摩擦力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出于以下原因,如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K6253-3:2012“硫化或热塑性橡胶-硬度测定-第3部分:硬度计法”所测量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辊的A型硬度计硬度限制在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的范围内。如果硬度低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耐磨性不足。如果硬度高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对带的摩擦力易于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双螺杆捏合挤出机生产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方法,所述双螺杆捏合挤出机包括:将材料捏合并将材料沿一个方向挤出的捏合部、向捏合部中供给成分的主进料器、和在主进料器的相对于材料挤出方向的下游位置处向捏合部中供给成分的侧进料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主进料器向捏合部中供给除科琴黑之外的成分并将所供给的成分捏合;和从侧进料器向捏合部中供给科琴黑并进一步将科琴黑与之前供给的成分捏合以使科琴黑微细地分散在成分中。
在本发明中,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经由两步法生产:首先在双螺杆捏合挤出机的捏合部中将除科琴黑之外的成分充分捏合,然后向所述成分中添加科琴黑并将科琴黑与所述成分进一步捏合。这使得可通过将科琴黑微细地分散在成分中,同时防止科琴黑的结构破坏和科琴黑的凝集来连续有效地生产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与增塑剂组合使用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A型硬度计硬度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
如果硬度低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耐磨性不足。如果硬度高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对带的摩擦力易于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待组合使用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E和增塑剂P优选地以质量比E/P共混,E/P=55/45至85/15。
如果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比率E小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耐磨性不足。如果增塑剂的比率P小于上述范围,则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易于具有较低的可挤出性,并且驱动辊对带的摩擦力易于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与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类似,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的A型硬度计硬度也优选地不小于60度且不大于80度。
如果硬度低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耐磨性不足。如果硬度高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变得过硬并因此对带的摩擦力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有效生产方法,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各自具有优异的可挤出性和驱动辊所需的较低电阻并且可以通过简单布置以较高的生产率并以较低的成本来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采用所述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生产的驱动辊和并入有所述驱动辊的成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示例性驱动辊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用于解释测量驱动辊的辊电阻的方法的图。
图3是用于解释用于测量驱动辊对带的摩擦力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3中生产的驱动辊中科琴黑的分散状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是示出比较例3中生产的驱动辊中科琴黑的分散状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基本上包含: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增塑剂;和微细地分散在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中的科琴黑,科琴黑以基于100质量份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的量存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基本上包含:聚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微细地分散在聚酯热塑性弹性体中的科琴黑,科琴黑以基于100质量份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的量存在。
<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
多种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可用作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它们各自在其分子中包含具有聚氨酯结构的硬链段和具有聚酯结构的软链段,并且具有允许注塑成型的热塑性和允许驱动辊正常工作的弹性。
特别地,如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K6253-3:2012“硫化或热塑性橡胶-硬度测定-第3部分:硬度计法”测量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A型硬度计硬度优选为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
如果硬度低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耐磨性不足。如果硬度高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对带的摩擦力易于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实例包括:可得自日本BASF株式会社的ELASTORAN(注册商标)系列C80A(A型硬度计硬度为80±2度)、S80A(A型硬度计硬度为80±2度)、C60A10WN(A型硬度计硬度为65±4度且包含增塑剂)、C70A(A型硬度计硬度为70±2度)、C70A10WN(A型硬度计硬度为73±4度且包含增塑剂)和C70A11FG(A型硬度计硬度为75±3度)以及可得自NipponMiractoranCo.,Ltd.的MIRACTORAN(注册商标)系列E670(A型硬度计硬度为70±2度)。这些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上述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A型硬度计硬度可各自具有落在不小于60度且不大于80度的范围之外的上限和/或下限,只要A型硬度计硬度的中值落在该范围内即可。
未标注“包含增塑剂”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以不含增塑剂的状态提供。另一方面,标注“包含增塑剂”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以包含增塑剂的状态提供并且,与不含增塑剂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类似,各自通过以稍后描述的质量比额外地共混增塑剂来赋予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优异的可挤出性。
<增塑剂>
增塑剂的实例包括可得自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的SANFLEX(注册商标)系列EB-200、EB-300和EB-400(聚乙二醇二苯甲酸酯);可得自伊士曼化工公司的BENZOFLEX(注册商标)9-88(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双(2-甲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DMEP)和磷酸三丁氧乙酯(TBP),其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质量比>
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E与增塑剂P的质量比E/P优选为E/P=55/45至85/15,特别优选地为E/P=70/30至85/15。
如果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比率E小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耐磨性不足。如果增塑剂的比率P小于上述范围,则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易于具有较低的可挤出性,并且驱动辊对带的摩擦力易于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当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预先包含如上所述的增塑剂时,确定待额外共混的增塑剂的量使得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固体含量E(即,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本身的量E)与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中所含的增塑剂和待额外共混的增塑剂的总量P之间的质量比E/P落在上述范围内。
<聚酯热塑性弹性体>
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包括多种聚酯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各自包含具有较高熔点和较高结晶度的芳香族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硬链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高于约-70℃的无定形聚醚(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等)的软链段的多嵌段聚合物。这些聚酯热塑性弹性体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特别地,如按照上述JISK6253-3:2012所测量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的A型硬度计硬度优选地为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
如果硬度低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耐磨性不足。如果硬度高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对带的摩擦力易于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实例包括可得自东丽·杜邦株式会社的HYTREL(注册商标)系列3046(A型硬度计硬度为77度)、3078(A型硬度计硬度为78度)、G3548L(A型硬度计硬度为80度)、SB654(A型硬度计硬度为65度)、SB704(A型硬度计硬度为70度)、SB754(A型硬度计硬度为75度)和SC753(A型硬度计硬度为75度),以及可得自东洋纺株式会社的PELPRENE(注册商标)系列P30B(A型硬度计硬度为71度)。这些聚酯热塑性弹性体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科琴黑>
可用作科琴黑的是各自包含中空壳颗粒并具有较高导电性的多种级别的科琴黑。
科琴黑的具体实例包括可得自狮王株式会社的KETJENBLACKEC300J(颗粒状)、KETJENBLACKEC600JD(颗粒状)、CARBONECP(由KETJENBLACKEC300J获得的粉末)和CARBONECP600JD(由KETJENBLACKEC600JD获得的粉末)。这些科琴黑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基于100质量份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或基于100质量份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科琴黑的量应为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
如果科琴黑的量小于上述范围,即使添加具有优异导电性的科琴黑也不能赋予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适当的导电性,不能使驱动辊的电阻充分减小至适合于驱动辊的电阻范围。
另一方面,如果科琴黑的量大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具有较高的硬度并因此对带的摩擦力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考虑到驱动辊的摩擦力与电阻之间的平衡,科琴黑的量优选为在上述范围内不大于12质量份。
<其他成分>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优选地仅包含作为用于驱动辊的基础聚合物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或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用于赋予基础聚合物以导电性的科琴黑以及用于改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可挤出性的增塑剂。
不过,在本发明中,可在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共混用于赋予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除上述功能之外的辅助功能的其他成分。
<<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中,使用双螺杆捏合挤出机,其包括:将材料捏合并将材料沿一个方向挤出的捏合部、向捏合部中供给成分的主进料器、和在主进料器的相对于材料挤出方向的下游位置处向捏合部中供给成分的侧进料器。
通过操作捏合部,将上述除科琴黑之外的其他成分预先干混,并从主进料器供给到捏合部中。当沿挤出方向供给成分并在捏合部中进行捏合时,从侧进料器向捏合部中供给科琴黑,并与先前捏合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捏合。
通过这种两步法,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通过使科琴黑微细地分散在成分中而连续有效地生产,同时防止了科琴黑的结构破坏和科琴黑的凝集。
将由此生产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连续地从捏合部的末端挤出,并使所得线料连续地冷却(例如,通过线料冷却部)并通过造粒机连续地造粒。
<<驱动辊>>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示例性驱动辊的外观的透视图。
参照图1,根据该实施方案的驱动辊1包括由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并具有单层结构的管状体,以及插通管状体并固定至管状体的中心通孔2中的轴3。
驱动辊1可以是多孔的,但是为了改善耐用性等优选地为无孔的。
轴3是由金属如铝、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的一体式构件。
轴3电连接至驱动辊1并机械固定至驱动辊1,例如,通过导电粘合剂。
或者,将外径大于通孔2内径的轴用作轴3,并将其压插入通孔2中以电连接至并机械固定至驱动辊1。因此,轴3和驱动辊1可一体旋转。
对于驱动辊1的生产,将本发明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通过挤出机挤出成管状体,将管状体冷却并切割至预定长度。根据需要,将管状体抛光至预定外径。
可在切割管状体结束与抛光结束之间的任意时间将轴3插入并固定至通孔2中。
然而,优选地在切割之后在轴3插通通孔2的情况下对管状体进行抛光。此外,可在绕轴3转动的同时对管状体进行抛光。这改善了抛光的工作效率,并且抑制了驱动辊1的外周面4的偏离。
如上所述,将外径大于通孔2内径的轴3压插通过通孔2。或者,轴3可通过导电粘合剂的介入而插通通孔2。
在前一种情况下,电连接和机械固定与压插同时完成。
驱动辊1的A型硬度计硬度限制在不低于60度且不大于80度的范围内。
如果硬度低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易于耐磨性不足。如果硬度高于上述范围,则驱动辊对带的摩擦力易于减小,会导致发生打滑等。
<辊电阻的测量>
图2是用于解释如何测量驱动辊1的辊电阻的图。
参照图1和图2,以以下方式测量驱动辊1的辊电阻。
准备可以以恒定旋转速度旋转的铝鼓5,并使待进行辊电阻测量的驱动辊1的外周面4从上方与铝鼓5的外周面6接触。
在驱动辊1的轴3与铝鼓5之间串联连接直流电源7和电阻器8以提供测量回路9。直流电源7的负端连接至轴3,并且其正端连接至电阻器8。电阻器8的电阻r为100Ω。
接着,向轴3的相对的端部各自施加450gf(=4.41N)的载荷F以使驱动辊1与铝鼓5按压接触,在此状态下,通过在轴3与铝鼓5之间由直流电源7施加50V直流电的施加电压E并旋转铝鼓5(以40rpm的旋转速度)测量施加于电阻器8的检测电压V。
基于检测电压V和施加电压E(=50V),驱动辊1的辊电阻R基本上由以下表达式(1')来确定:
R=r×E/(V-r)……(1')
然而,表达式(1')分母中的-r项是可忽略的,使得在本发明中,驱动辊1的辊电阻通过由以下表达式(1)确定的值来表示:
R=r×E/V…..(1)
测量在常温常湿环境中在23±1℃的温度下在55±1%的相对湿度下进行。
<摩擦力的测量>
图3是用于解释用于测量驱动辊对带的摩擦系数μ的装置的示意图。
参照图3,驱动辊1的摩擦力基于摩擦系数μ来确定,摩擦系数μ通过上述装置按照欧拉带(Oilerbelt)系统的测量方法来测量。
首先,保持驱动辊1使其可以以图3中二点划线所示的方向转动并使轴3的中心轴线10保持水平。此外,在驱动辊1附近以间隔驱动辊1中心轴线10的预定距离设置载荷计11。
然后,在将负荷12连接至带13的两端之一且悬挂在驱动辊1下方并且将带13的另一端连接至载荷计11的情况下,使带13与驱动辊1外周面4由围绕中心轴线10的中心角θ(度)限定的一部分相接触。
随后,通过载荷计11测量当驱动辊1以由二点划线表示的方向以预定速度旋转时产生的载荷P(N),并且基于所测量的载荷P(N)、负荷12的载荷W(N)和中心角θ(度)由以下表达式(2)计算摩擦系数μ:
μ=(1/θ)ln(P/W)…...(2)
然后,基于所测量的载荷P(N)和摩擦系数(μ)由以下表达式(3)确定摩擦力F(N):
F(N)=μ×P…..(3)
测量在常温常湿环境中在23±1℃的温度下在55±1%的相对湿度下进行。
<<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并入本发明的驱动辊1,例如,与进纸带、转印带、中间转印带等相联。
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实例包括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如激光式打印机、静电复印机、普通纸传真机和打印-复印-传真多功能机。
实施例
<实施例1>
(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生产)
通过使用转鼓,对80质量份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ELASTORANC70A,其A型硬度计硬度为70度,可得自日本BASF株式会社)和作为增塑剂的20质量份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BENZOFLEX9-88,可得自伊士曼化工公司)进行干混。
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E与增塑剂P的质量比E/P为80/20。
准备双螺杆捏合挤出机(HTM-38,可得自AibeckCo.,Ltd),其包括:将材料捏合并将材料沿一个方向挤出的捏合部、向捏合部中供给成分的主进料器、和在主进料器的相对于材料挤出方向的下游位置处向捏合部中供给成分的侧进料器。将由干混获得的混合物从双螺杆捏合挤出机的主进料器供给到捏合部中。
当混合物以挤出方向供给并在捏合部中进行捏合时,从侧进料器向捏合部中供给科琴黑(EC600JD,可得自狮王株式会社)并与之前捏合的混合物进行进一步捏合。从而生产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基于100质量份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科琴黑的量为5质量份。
将由此生产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连续地从捏合部的末端挤出,并使所得线料通过线料冷却部连续地冷却并通过造粒机连续地造粒。
(驱动辊1的生产)
将所得粒料供给到Φ50短轴挤出机(可得自笠松化工研究所),并将所得熔融物挤出成内径为19mm且壁厚为1.0mm的管状体。然后,将管状体切割至预定长度,并将外径为20mm的铝轴3压插到管状体的通孔2中。然后,将管状体的外周面4抛光至壁厚为0.5mm。因此,生产出如图1所示的电连接且机械固定有轴3的驱动辊1。
<实施例2和3及比较例1和2>
以与实施例1基本上相同的方式生产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基于100质量份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科琴黑的量为3质量份(比较例1)、7质量份(实施例2)、15质量份(实施例3)和20质量份(比较例2)。然后,通过使用由此生产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出各自与实施例1具有相同结构和相同尺寸的驱动辊1。
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E与增塑剂P的质量比E/P为80/20。
<比较例3>
以与实施例1基本上相同的方式生产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通过使用转鼓以单一步骤将科琴黑与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进行干混并将所得混合物从主进料器供入捏合部中并进行进一步捏合而不使用第二进料器。然后,通过使用由此生产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出与实施例1具有相同结构和相同尺寸的驱动辊1。
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E与增塑剂P的质量比E/P为80/20,基于100质量份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科琴黑的量为12质量份。
<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基本上相同的方式生产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聚酯热塑性弹性体(HYTREL3046,其A型硬度计硬度为77度,可得自东丽·杜邦株式会社)来代替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然后,通过使用由此生产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出与实施例1具有相同结构和相同尺寸的驱动辊1。
基于100质量份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科琴黑的量为7质量份。
<比较例4>
以与实施例1基本上相同的方式生产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聚酯热塑性弹性体(HYTREL4047,其A型硬度计硬度为88度,可得自东丽·杜邦株式会社)来代替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然后,通过使用由此生产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出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尺寸的驱动辊1。
基于100质量份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科琴黑的量为7质量份。
<硬度的测量>
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K6253-3:2012“硫化或热塑性橡胶-硬度测定-第3部分:硬度计法”,在常温常湿环境中在23±1℃的温度下在55±1%的相对湿度下,测量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生产的各驱动辊1的A型硬度计硬度。
将A型硬度计硬度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的驱动辊评定为合格(○),并且将A型硬度计硬度落到该范围之外的驱动辊评定为不合格(×)。
<可挤出性的评价>
基于测量允许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稳定连续地挤出成具有上述尺寸的管状体的最大线速度来评价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生产的经粒化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各自的可挤出性。
将在不低于4m/min的线速度下实现稳定挤出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评定为优异(◎),并且将在不低于2m/min的线速度下实现稳定挤出但不能在不低于4m/min的线速度下实现稳定挤出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评定为合格(○)。将即使在低于2m/min的线速度下也不能实现稳定挤出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评定为不合格(×)。
<耐磨性的评价>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生产的驱动辊1与原装聚酰亚胺转印带一起并入彩色激光多功能机(Satera(注册商标名)MF8280Cw,可得自佳能株式会社)中。在150000张纸连续通过彩色激光多功能机之后,将外径变化不大于0.03mm的驱动辊1评定为合格(○),并且将外径变化大于0.03mm的驱动辊1评定为不合格(×)。评价在常温常湿环境中在23±1℃的温度下在55±1%的相对湿度下进行。
<摩擦力的测量>
通过上述测量方法在常温常湿环境中在23±1℃的温度下在55±1%的相对湿度下测量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生产的驱动辊1各自的摩擦系数μ,并且基于由此测量的摩擦系数μ确定驱动辊1相对于带的磨擦力F。
该带与用于评价耐磨性的转印带相同。
将摩擦力F不小于10N的驱动辊评定为合格(○),并且将摩擦力F小于10N的驱动辊评定为不合格(×)。
<辊电阻的测量>
通过上述测量方法在常温常湿环境中在23±1℃的温度下在55±1%的相对湿度下测量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生产的驱动辊1各自的辊电阻。
辊电阻不大于105Ω水平的驱动辊评定为合格(○),而辊电阻大于105Ω水平的驱动辊评定为不合格(×)。
<分散状态的评价>
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评价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生产的驱动辊1各自的科琴黑分散状态。
图4为示出了实施例3中生产的驱动辊的科琴黑分散状态的TEM照片,并且图5为示出了比较例3中生产的驱动辊的科琴黑分散状态的TEM照片。
实施例3(图4)与比较例3(图5)的结果对比表明,当稍后将科琴黑从侧进料器添加到弹性体中并与弹性体进行捏合时,科琴黑更均匀且更微细地分散在弹性体中而没有凝集。
将具有与图4基本上相同的微细分散状态的驱动辊评定为合格(○),并且将具有与图5基本上相同的凝集状态的驱动辊评定为不合格(×)。
结果在表1和表2中示出。
表1
表2
表2中比较例3的结果表明,当通过一步法将科琴黑与其他成分捏合时,不能使科琴黑微细地分散在成分中并因此不能使驱动辊的电阻充分减小。
相比之下,表1和表2中实施例1至4的结果表明,当通过两步法首先使除科琴黑之外的其他成分捏合在一起,然后添加科琴黑并进一步与其他成分捏合时,可使科琴黑微细地分散在成分中并因此使驱动辊的电阻充分减小。
实施例1至3及比较例1和2的结果表明,当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组合使用时,基于100质量份的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增塑剂的混合物,科琴黑的量应为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以充分减小驱动辊的电阻,同时赋予驱动辊以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的A型硬度计硬度并因此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实施例4和比较例4的结果表明,当使用聚酯热塑性弹性体时,基于100质量份的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科琴黑的量应为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以提供上述效果,特别地,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的A型硬度计硬度优选为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以赋予驱动辊以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的A型硬度计硬度并因此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辊
2:通孔
3:轴
4:外周面
5:铝鼓
6:外周面
7:直流电源
8:电阻器
9:测量电路
f:载荷
v:检测电压
10:中心轴
11:载荷计
12:负荷
13:带
P:载荷
W:载荷
θ:中心角

Claims (8)

1.一种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基本上包含:
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
增塑剂;和
微细地分散在所述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所述增塑剂的混合物中的科琴黑,所述科琴黑以基于100质量份的所述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所述增塑剂的所述混合物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的量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中所述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的A型硬度计硬度为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中所述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E与所述增塑剂P以质量比E/P存在,E/P=55/45至85/15。
4.一种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基本上包含:
聚酯热塑性弹性体;和
微细地分散在所述聚酯热塑性弹性体中的科琴黑,所述科琴黑以基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热塑性弹性体不小于5质量份且不大于15质量份的量存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的A型硬度计硬度为不小于60度且不大于80度。
6.一种通过双螺杆捏合挤出机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方法,所述双螺杆捏合挤出机包括:将材料捏合并将所述材料沿一个方向挤出的捏合部、向所述捏合部中供给成分的主进料器、和在所述主进料器的相对于材料挤出方向的下游位置处向所述捏合部中供给成分的侧进料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主进料器向所述捏合部中供给除科琴黑之外的成分并将所供给的成分捏合;和
从所述侧进料器向所述捏合部中供给科琴黑并进一步将所述科琴黑与之前供给的成分捏合以使所述科琴黑微细地分散在所述成分中。
7.一种驱动辊,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并且A型硬度计硬度不低于60度且不高于80度。
8.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辊。
CN201480056375.8A 2013-11-18 2014-09-26 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637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8171 2013-11-18
JP2013238171A JP6506905B2 (ja) 2013-11-18 2013-11-18 導電性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駆動ローラ、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CT/JP2014/075730 WO2015072235A1 (ja) 2013-11-18 2014-09-26 導電性エラストマ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033A true CN105637033A (zh) 2016-06-01
CN105637033B CN105637033B (zh) 2019-09-06

Family

ID=5305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6375.8A Active CN105637033B (zh) 2013-11-18 2014-09-26 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3067B2 (zh)
JP (1) JP6506905B2 (zh)
CN (1) CN105637033B (zh)
WO (1) WO20150722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3040A (zh) * 2016-06-20 2017-12-29 深圳市展信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硬度、高回弹、导电tpu材料
CN114488731A (zh) * 2022-02-10 2022-05-13 中山市创怡兴实业有限公司 驱动辊、驱动辊制造方法及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58572B2 (ja) * 2017-01-18 2021-04-14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ポリウレタン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765A (zh) * 2002-02-21 2003-09-17 佳能化成株式会社 带电辊、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CN1591213A (zh) * 2003-08-27 2005-03-09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609726A (zh) * 2003-04-07 2005-04-27 佳能化成株式会社 带电辊、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JP2005234024A (ja) * 2004-02-17 2005-09-02 Canon Chemicals Inc 帯電部材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749874A (zh) * 2004-09-17 2006-03-22 佳能化成株式会社 充电辊
CN1906249A (zh) * 2003-09-12 2007-01-31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导电树脂组合物和成型树脂制品
CN101051202A (zh) * 2006-04-04 2007-10-1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显影辊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影辊的产品检查方法
JP2009122361A (ja) * 2007-11-14 2009-06-04 Canon Chemicals Inc 帯電部材用被覆チューブ、その製造方法、帯電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2893342A (zh) * 2010-10-13 2013-01-23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柔性导电材料、及使用其的换能器、挠性电路板、电磁波屏蔽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8987B2 (ja) * 1993-06-28 2002-07-08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導電性樹脂マスターバッチの製造方法
JP2002047410A (ja) * 2000-08-02 2002-02-12 Lion Corp ポリウレタン用導電性可塑剤および導電性ポリウレタン
JP2007246922A (ja) 2001-05-30 2007-09-27 Mitsuboshi Belting Ltd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ポリウレタンベルト
JP2003048945A (ja) * 2001-05-30 2003-02-21 Mitsuboshi Belting Ltd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ポリウレタンベルト
JP2003214567A (ja) * 2002-01-24 2003-07-30 Tokai Rubber Ind Ltd 燃料ホース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ホース
JP2003213143A (ja) * 2002-01-24 2003-07-30 Tokai Rubber Ind Ltd 耐久性樹脂組成物
JP3606280B2 (ja) 2002-07-16 2005-01-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樹脂製チューブ及び燃料系配管用チューブ
DE60310649T2 (de) 2002-07-22 2007-11-1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Kobe Leitfähige Elastomerzusammensetzung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JP4121797B2 (ja) 2002-07-22 2008-07-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導電性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導電性ローラ
JP4817626B2 (ja) * 2003-08-27 2011-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56424A (ja) * 2005-11-14 2007-06-21 Bridgestone Corp 導電性エンドレスベルト
US8414991B2 (en) * 2005-11-14 2013-04-0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onductive endless belt
JP2007293095A (ja) * 2006-04-26 2007-11-08 Canon Chemicals Inc 現像剤量規制ブレード
JP4934347B2 (ja) * 2006-04-26 2012-05-16 キヤノン化成株式会社 現像剤量規制ブレード
JP2008214409A (ja) * 2007-03-01 2008-09-1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導電性組成物および帯電防止材
JP4911768B2 (ja) 2007-04-03 2012-04-0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紙送りローラ
JP4845944B2 (ja) * 2008-04-10 2011-12-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導電性エンドレスベルト
JP5701508B2 (ja) * 2009-03-04 2015-04-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導電性を有する樹脂発泡体
JP5302819B2 (ja) 2009-08-10 2013-10-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紙送りローラ
JP5679152B2 (ja) * 2010-03-02 2015-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用中間転写ベルトとその製造法及びこのベル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582736B1 (en) * 2010-06-18 2015-09-23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esophase-separated olefin multiblock copolymer compositions
JP5425116B2 (ja) 2011-01-20 2014-02-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Oaローラおよびoaローラ用コーティング剤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765A (zh) * 2002-02-21 2003-09-17 佳能化成株式会社 带电辊、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装置
CN1609726A (zh) * 2003-04-07 2005-04-27 佳能化成株式会社 带电辊、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CN1591213A (zh) * 2003-08-27 2005-03-09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906249A (zh) * 2003-09-12 2007-01-31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导电树脂组合物和成型树脂制品
JP2005234024A (ja) * 2004-02-17 2005-09-02 Canon Chemicals Inc 帯電部材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749874A (zh) * 2004-09-17 2006-03-22 佳能化成株式会社 充电辊
CN101051202A (zh) * 2006-04-04 2007-10-1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显影辊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影辊的产品检查方法
JP2009122361A (ja) * 2007-11-14 2009-06-04 Canon Chemicals Inc 帯電部材用被覆チューブ、その製造方法、帯電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2893342A (zh) * 2010-10-13 2013-01-23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柔性导电材料、及使用其的换能器、挠性电路板、电磁波屏蔽体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益军: "《聚氨酯原料及助剂手册》", 30 April 2005,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3040A (zh) * 2016-06-20 2017-12-29 深圳市展信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硬度、高回弹、导电tpu材料
CN114488731A (zh) * 2022-02-10 2022-05-13 中山市创怡兴实业有限公司 驱动辊、驱动辊制造方法及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06905B2 (ja) 2019-04-24
CN105637033B (zh) 2019-09-06
JP2015098515A (ja) 2015-05-28
US20160266524A1 (en) 2016-09-15
WO2015072235A1 (ja) 2015-05-21
US10153067B2 (en)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7322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导电性轴状成形品
CN105637033A (zh) 导电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5448260B2 (ja) 転写帯電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07897B (zh) 电子照相设备用导电性部件
JP2009185440A (ja) 導電性繊維およびブラシ
JP2015212728A (ja) 半導電性ローラ
JP2005062475A (ja) 電子写真機器用導電性組成物の製法
US6376594B1 (en) Conductive member
JP2004125823A (ja) 導電性ロール
JP2015166852A (ja) 導電性樹脂ベル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34503A (ja) 二層構造の導電性ゴムローラ
JP2011138004A (ja) 電子写真装置用導電性ローラー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帯電ローラー
JP2018004719A (ja) 導電性樹脂ベルト、導電性樹脂ベル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65202B2 (ja) 導電性樹脂組成物、導電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43852B2 (ja) 導電性ロール
JP3685641B2 (ja) シームレスベルト及び半導電性部材
US6340515B1 (en) Conductive member
JP3656904B2 (ja) 導電性ゴムローラ
JP2023027848A (ja) 半導電性ポリアミド系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半導電性ベル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導電性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2003177612A (ja) 半導電性樹脂平ベル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0308629A (zh) 充电部件、充电装置、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275082A (ja) 導電性ゴム組成物、導電性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導電性ゴムローラ
JP7167563B2 (ja) 導電性シームレス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42466A (ja) 半導電性熱可塑性ポリウレタン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からなるシームレスベルト
JP2000301624A (ja) 半導電性シームレス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