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8915B - 培养托盘 - Google Patents

培养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8915B
CN105628915B CN201510732986.6A CN201510732986A CN105628915B CN 105628915 B CN105628915 B CN 105628915B CN 201510732986 A CN201510732986 A CN 201510732986A CN 105628915 B CN105628915 B CN 105628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hannel
culture
channel
longitudinal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29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8915A (zh
Inventor
D·克姆西斯
D·施罗德
S·内费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Original Assignee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filed Critical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Publication of CN105628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8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8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8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for multiple samples, e.g. microtitration plates
    • B01L3/50855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for multiple samples, e.g. microtitration plates using modular assemblies of strips or of individual w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52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at sample carriers, e.g. for plates, slides, chi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1Adjust spacings in an array of wells, pipettes or holders, format transfer between arrays of different size or geomet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5Align devices or objects to ensure defin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8Modular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09Holders integrated in container to position an obj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27Sensor or part of a sensor is integrated
    • B01L2300/0663Whole sens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长的培养通道,所述培养通道具有凹陷部、基部和两面相对的纵向壁,所述培养通道装备有细长的测试条,所述测试条具有后表面和前表面,其中,所述测试条的后表面面向所述培养通道的基部,并且所述测试条的前表面具有涂覆的至少一种分析试剂,所述培养通道还具有紧固器件,凭借所述紧固器件,所述培养通道可连接到至少一条另外的培养通道,以形成培养通道组件,其中,优选地水平向外的支撑框架被安装在所述纵向壁之一上。

Description

培养托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长的培养通道,所述培养通道具有凹陷部、基部和两面相对的纵向壁,所述培养通道可装备有细长的测试条,所述测试条具有后表面和前表面,其中,测试条的后表面面向培养通道的基部,并且测试条在其前表面上涂覆有所涂覆的至少一种分析试剂,所述培养通道还具有紧固器件,凭借所述紧固器件,培养通道可连接到至少一条另外的培养通道,以形成培养通道组件,其中,优选地水平向外的支撑框架安装在纵向壁之一上。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诊断领域中已知多种能够测试患者样本是否存在抗体的测试系统。这些检测方法使得可能得出关于与这些特殊抗体相关地发生的疾病的结论。该疾病可能因形成自身抗体而发生,或者抗体作为对疾病的反应(例如对病原病毒的侵袭的反应)而形成。这些疾病的示例包括感染、炎性病变(诸如类风湿疾病)、代谢性疾病(诸如糖尿病)和神经性疾病。
通常,通过称作阶段诊断的技术对与诊断相关的抗体进行检测,其中,首先进行敏感筛查,之后进行具体确认。在常规血清学中,通常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进行筛查,而在确定测试中主要使用免疫印迹条,特别地蛋白质印迹条、斑点条或者线点条。
因为对这些测试系统的需要相当大并且所使用的试剂通常昂贵且难以获得并且仅仅可获得少量,所以对实施相应测试所用的处理进行简化和优化至关重要。特别地,所使用的分析/诊断设备必须允许在尽可能少受到干扰的条件下并且使用简单的并行方法在高处理量的规模下实施多种测试。处理步骤、维护步骤或清洁步骤的任何简化、乃至最小的风险源的任何消除以及待使用的试剂量的任何最小化对用户来说都引起大幅节约。
因此人们应当特别注意培养通道,在所述培养通道中,在各种条件下利用用各种试剂在实施测试的过程中培养所述测试条。
具有用于这种测试系统的培养通道的装置当然还可应用在在液体中培养测试条或者条状载体的其它技术领域中。例如,条还应用于化学分析,用于简单判定pH值浓度或者无机离子。在生产测试条或者类似载体的过程中,还可能必需在液体中单独培养它们。
在现有技术中描述了多种可用于多种分析测试和诊断测试的培养通道。
DE202012004404U1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患者样本的装置中的培养通道,所述培养通道装备有细长的测试条,其中,测试条插入到培养通道中,其中测试条的后表面面向通道基部。为了操纵至少两条培养通道,置物架装备有多条接收槽,培养通道和/或由至少两条培养通道构成的组件可插入到所述多条接收槽中。除了通过具有接收槽的置物架固定所述组件之外,培养通道还可在一个纵向侧上具有紧固元件,凭借所述紧固元件,所述培养通道可连接到另外的培养通道,所述紧固元件例如时卡扣连接或者夹具连接。
然而,DE202012004404U1没有公开至少两条相连结的培养通道可经由培养托盘的两个纵向侧上的紧固元件和支撑框架的组合而独立于置物架相互连接。
因此,在DE202012004404U1中描述的培养托盘组件不能独立于置物架移动。置物架中的接收槽需要对培养托盘组件进行固定和稳定。仅仅一个纵向侧上的保持元件在最佳情况中可仅仅将两个具有轻重量的另外的小培养托盘而非可独立于置物架移动的较大的组件固定到位。
在DE202012004404U1中公开的培养通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允许喷淋的液体流经组件抵达置物架上和包含于置物架中的接收槽上。这导致清洁相当耗时,或者必须频繁地更换具有接收槽的置物架。
而且,DE202012004404U1公开了一种培养通道,所述培养通道可装备有测试条。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粘合剂将条粘附到培养通道的基部而防止测试条浮动。然而,这意味着在可逆粘附的情况中,存在在水溶液中长期培养期间条将会脱离的风险。如果另一方面使用不溶性粘合剂,则在测试之后不能从装置移除条并且不能将在干燥状态中存储条以用于归档。
作为可替代解决方案,DE202012004404UI公开了一种在基部区域中为培养通道设置相对的锁扣的可能性。然而,这允许仅仅固定相对结实的测试条。通常使用的商购测试条没有提供足够的阻力以允许接合塑料锁扣。还存在如在DE202012004404UI中明确论述的在接合时损坏条的风险。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在条与锁扣接合之后难以从培养通道移除条。
最后,DE202012004404UI公开了使用用于在基部附近固定测试条的夹具。由于夹持有条的闭合机构,在实施例中还存在发生损坏的风险。最后,当从上方观察时,抓持件至少部分地覆盖测试条。由于覆盖和阴影的形成,这使得成像和后续自动诊断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柔性的可连接培养通道的系统,其中,培养通道相互连接并且可作为一个单元独立于置物架移动,其中,较之现有技术描述的系统,所述系统降低了组件可能分离开的风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柔性的可连接培养通道的系统,较之在现有技术中描述的系统,所述系统更易于清洁和维护。
因此,本发明还具有提供一种改进的培养通道的目的,所述改进的培养通道允许培养测试条,其中,将测试条固定到基部,使得在水溶液中培养期间从所有侧部覆盖测试条,但可在培养之后易于移除条。
同时,培养通道旨在允许在培养之后制备高质量的条图像,然后可人工地或者自动地读取条图像并且进行评估诊断。
在本发明中,实现测试条的固定,使得将对测试条造成的损坏几乎排除在外,所述测试条常常带有昂贵的难以制造的分析试剂。
通过本申请的主题实现了这些和其它目的,并且特别地还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这些和其它目的,其中,从从属权利要求推导出各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一种细长的培养通道实现目的,所述培养通道具有两面相对的纵向壁、凹陷部和基部。
所述细长培养通道可装备有测试条,所述测试条具有后表面和前表面,
其中,测试条的后表面面向培养通道的基部,并且在其前表面上涂覆有所涂覆的至少一种分析试剂,
所述培养通道还具有紧固器件,通过所述紧固器件,培养通道可连接到至少一条另外的培养通道,以形成培养通道组件,
其中,优选水平向外的支撑框架安装在纵向壁之一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框架没有覆盖凹陷部。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具有向外支撑框架的纵向壁、支撑框架自身和另一面纵向壁相互适合,使得培养通道组件中的培养通道的支撑框架位于另外的培养通道的另一面纵向壁上。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框架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延伸直到凹陷部为止。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框架凹口位于另一面纵向壁中,优选地呈在培养通道组件中位于其上的支撑框架的形式。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构造所述支撑框架的沿着横向轴线的端部,使得所述端部连接到所述另外的培养托盘的纵向壁并且形成所述培养托盘的纵向壁的垂直延伸部。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紧固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单元具有在培养通道的一个纵向侧上的突出元件和在培养通道的另一个纵向侧上的接收元件。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紧固器件的突出元件与支撑框架位于培养通道的同一纵向侧上。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紧固器件允许培养通道和另外的培养通道之间的连接,所述培养通道和另外的培养通道之间的连接能够多次连接和脱开连接。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紧固器件构造在培养通道的每个端部处,优选地,突出元件位于一个纵向侧上而适配于突出元件的接收元件位于另一个纵向侧上。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凹陷部没有在培养通道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而延伸部位于培养通道的两个纵向端部处,所述延伸部中的每一个容纳紧固器件的一个单元。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每个延伸部均具有头部,经由连接元件使得头部与凹陷部相联。
其中,连接元件在竖向上构造在支撑元件的高度处,从而产生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垂直于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布置在连接元件的下方。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紧固器件包括在一个纵向侧上的突出元件和在另一个纵向侧上的适配于突出元件的接收元件,其中
突出元件和具有支撑框架的纵向壁构造在培养通道的一个纵向侧上,并且
接收元件和另一个纵向壁构造在培养通道的另一个纵向侧上,
并且它们优选地相互适合,使得凭借通过位于另一面纵向壁的框架凹口上的支撑框架而使得突出元件与接收元件接合来固定组件中的至少两条相同的培养通道的位置。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紧固器件包括在一个纵向侧上的突出元件和在另一个纵向侧上的适配于突出元件的接收元件,并且其中
紧固器件的接收元件沿着纵向框架外侧的方向朝上开口,并且构造成使得从上方将突出元件插入到接收元件中,直到突出元件抵接接收元件的基部为止。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紧固器件包括在一个纵向侧上的突出元件和在另一个纵向侧上的适配于突出元件的接收元件,
并且其中,突出元件和接收元件彼此适合,使得在连接时当听到咔哒声时突出元件与接收元件接合。
通过具有两面相对的纵向壁、凹陷部和基部的细长的培养通道在第三实施例中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所述培养通道可装备有细长的测试条,所述测试条具有后表面和前表面,
其中,测试条的后表面面向培养通道的基部,并且在其前表面上涂覆有一种或者多种分析试剂,
所述培养通道还包括至少两个保持元件,用于固定测试条,优选地在基部附近固定测试条,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保持元件构造成伸出元件的形式,所述伸出元件从纵向壁延伸出来并且优选地在基部附近(即,在侧部和朝下的开口上)具有凹口,并且优选地适于在基部附近固定保持元件,用于接收测试条。
在优选实施例中,凹口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在纵向壁之前终止。
在优选实施例中,凹口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延伸直到纵向壁。
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保持元件成对布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培养通道具有成对布置的至少四个、优选地至少六个、并且更加优选地至少八个保持元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纵向侧上的成对的两个保持元件相对于彼此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成对角地布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成对的两个保持元件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在同一高度处布置在两个纵向侧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伸出元件被垂直倒角。
在优选实施例中,伸出元件被垂直倒圆。
在优选实施例中,伸出元件构造成轴的形式。
在优选实施例中,伸出元件的纵向轴线垂直于由培养通道的基部确定的水平线(level)行进。
在优选实施例中,伸出元件的纵向轴线垂直于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行进。
在优选实施例中,伸出元件平行于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行进。
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保持元件定位在框架中,所述框架置于凹陷部中,所述凹陷部优选地就位于保持元件的面向培养通道的基部的至少两个支脚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培养通道还包括测试条,所述测试条优选地具有从凹陷部突出的延伸部,凭借所述延伸部可拉出所述测试条。
根据本发明,培养通道可以具有紧固器件,所述紧固器件适于使得培养通道与至少一条另外的培养通道组合成培养通道组件。以组件的形式,可将培养通道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管理。例如,它们可一起应用在一个装置中、清空或者清洗而又不必使组件中的各通道中的每一通道移动。组件包括至少2条培养通道,并且优选地包括至少3、4、5、10、12、15、20、24、36或50条培养通道。组件中的培养通道的数量本质上受限于装置的接收能力限制,在所述装置中,处理位于各个通道中的组件和样本。类似地,还由组件必须足够稳定并且不会太重的要求来限制培养通道的数量。
组件优选地由基本或者实际上相同的培养通道构成。然而,在这个连接中,重要的仅仅是培养通道的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必须构造成使得一面壁的紧固器件和其它相关元件(诸如,根据本发明的支撑框架)相应地允许与组件中的下一条培养通道组合。各个培养通道的其它特征,例如,它们的内含物、它们的标签、它们的宽度等可以变化。对于分析或者诊断应用而言,即使用相同乃至完全相同的方式制造培养通道,培养通道中的每一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标签,所述标签将包含在培养通道中的样本分配给特定实验或者患者。
优选的紧固器件示出了突出元件和接收元件(通常在现有技术中称作“阳”部件或者“阴”部件),所述突出元件和所述接收元件插入到彼此中并且接合,从而形成培养通道之间的连接。突出元件在其远离培养通道的端部上或者附近显现出至少一个比面向培养通道的端部宽的部位。接收元件适于这种形式,尤其是在于其开口到顶部,用于接收突出元件而且还沿着纵向通道的外侧的方向开口,使得在接合之后,两个元件不能通过沿着完全垂直方向移动而相互分离开,而是需要用垂直分量提升或者扭曲,使得突出元件从上方插入到接收元件中,其中,突出元件的最终竖直位置优选地由接收元件的基部确定,突出元件搁置在所述接收元件的基部上进行接合。在现有技术的各种变形方案中公开了示例性紧固器件,例如称作燕尾连接的连接。
可以多次安装并且然后再次拆卸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导致利用诸如典型的燕尾连接进行培养通道的组装。在可替代实施例中,培养通道具有紧固器件,其中,培养通道可仅仅与另外的培养托盘组合一次。这可实现,例如是因为在突出元件中将预定断裂点包含到突出元件中而突出元件非常牢固地接合在接收元件中并且使用普通强度无法拆卸。然后,仅仅可能通过破坏紧固器件而拆卸该连接。
紧固器件的尤为优选的变形方案是具有笔直边缘的燕尾连接。在这种情况中,从上方观察时,突出元件的面向培养通道的边缘垂直于细长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优势在于:可使用垂直扭转动作使得托盘彼此连接来形成组件或者使得它们再次彼此分离。较之典型的燕尾连接,这允许用户更加便捷地从组件移除培养通道。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组件中的所有培养通道具有与互补元件相同的紧固器件。然而,还可能利用紧固器件在组件中容纳各种类型的培养通道,所述培养通道相互不兼容或者仅仅在某些组合中兼容,例如以实现更大组件中的多种类型的培养通道的某些布置方案或者模式,例如,两种类型培养通道交替。例如,类型A可以具有培养通道,具有在一侧上的第一紧固器件(例如,燕尾连接)的接收元件和在另一侧上的第二紧固器件(例如,仿效球接头)的突出元件。类型A的培养通道因此不能直接连接到类型A的另外的培养通道。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此使用的术语“测试条”被理解为表示优选细长的载体,所述载体相对于普通溶剂(尤其是水性溶剂)具有充分的化学惰性,并且涂覆有试剂,所述试剂适于所期望的化学反应,特别地分解处理并且尤为优选的是实验室诊断处理。例如,其可以是具有抗原的硝化纤维条。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此使用的术语“细长”被理解为表示长边与短边的比按照递增的倾向性的次序至少为1.5:1、2:1、3:1、4:1、5:1、7.5:1、10:1、15:1或者20:1。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在此使用的术语“涂覆”被理解为表示试剂连接到测试条,使得与接触条的前侧的液体也接触试剂。例如,试剂可以涂沾到前侧的表面上,或者测试条可以在每个部位处显示试剂基本均匀一致的浓度。适当的测试条在现有技术中有描述并且可商业获得,例如,由EUROIMMUN,Lübeck生产的Line Blots。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此使用的术语“分析试剂”被理解为表示化学化合物,所述化学化合物与包含在待测试的样本或者另一种水性溶液中的分析物发生化学或者物理反应。可检测这种反应。例如,分析试剂可以是抗原,特别地包含从待测试的样本检测的抗原表位的多肽,优选地自身抗原绑缚到所述抗原,在此之后可通过其它酶标记抗体检测所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作为可替代方案,分析试剂还可以是例如依赖pH的染料,当其暴露于具有特定pH值的溶剂时呈现规定的象征颜色。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此使用的术语“培养通道”被理解为表示优选的液密容器,所述液密容器具有基部、两面纵向壁和两面纵向壁。培养托盘构造成细长形式,以能够保持测试条。在具有矩形形状的培养托盘中,纵向壁与纵向壁的长度比应当至少为1:2,并且更加优选地为1:3、1:4、1:5、1:6、1:7、1:8、1:9或者1:10。培养托盘优选地由这样的材料构成,所述材料抗水性溶液,诸如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在优选实施例中,培养托盘装备有测试条,并且可选地包含在包装中。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除了测试条之外,培养通道还包含液体。所述液体可以是待测试的样本、清洗液或者包含化学试剂、防腐剂或者分析物的溶液。
可以通过手插入和移除化学试剂所需的试剂(特别地在分析或者诊断测试中所用的试剂)而仅仅依靠人工使用培养通道。然而,优选地,培养通道或者组件放置在这样的装置,如有可能的话,在不需要存在技术人员的情况下,所述装置实施全自动操作中的多个步骤并且理想的全部步骤。理想地除了制备经过全部处理的测试条的适当图像之外,这种装置还用于存储以及插入和抽吸适当的缓冲液和试剂。
培养通道优选地呈锥形形式,以最小化覆盖测试条所需的液体的最小体积。
培养通道优选地在至少一个纵向端部上并且优选地在两个纵向端部上具有延伸部。其优势在于:防止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端部的方向喷淋液体。延伸部(特别地其头部)优选的是定位紧固器件的元件的起始点。连接元件下方的中空部可用于在具有对应适当的高度的设备、或者在运输工具或者培养托盘中支撑培养通道。随后组件的培养通道在设备内部或者托盘内部被固定到位,并且在组件的培养通道枢转或者摇动时皆不能滑动离开原位。
可选地,组件的培养通道可以设置有盖。所述盖可以是覆盖整个组件的连续薄膜,或者是定制成培养通道的形状的单独盖。
根据本发明,培养通道还可以具有优选的外部支撑框架,所述外部支撑框架附接到纵向壁之一。如果其适于组件中的另外的培养通道的纵向壁,使得其在组件中位于所述纵向壁上并且因此形成横向于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的无缝隙盖,使得滴到组件上的液体撞击框架或者凹陷部,则这种支撑框架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形式,所述支撑框架优选地没有覆盖凹陷部,以便不会加大测试条的光学观察或者成像难度。优选地,支撑框架位于其上的纵向壁具有框架凹口,所述框架凹口的形状适于所述框架。并非作为紧固器件的一部分而是类同于紧固器件,支撑框架由此可作为突出元件,并且框架凹口作为接收元件。支撑框架优选地相对于从基部垂直向上延伸的纵向壁成的角度为60°至120°,更加优选地为75°至105°,乃至优选地为80°至100°,并且最为优选地为90°。在锥形纵向壁的情况中,对应于位于同一垂直位置并且连接到外框架的垂直纵向壁测量该角度。至关重要的是构造外框架,使得其位于组件中在另外的培养通道的纵向壁上。
支撑框架优选地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延伸至少直到凹陷部。这确保侧向喷淋的液体将不会在组件的培养通道之间流动。支撑框架优选地布置成平行于培养通道的基部。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框架的底侧部构造成使得支撑框架平行地位于组件中的下一条培养通道的另一面纵向壁上,但是支撑框架上表面如倾斜屋顶一样倾斜,使得喷淋的液体流回到凹陷部中。
支撑框架优选地形成支撑框架所位于的纵向壁的垂直延伸部。这意味着,所述支撑框架以一角度形成壁的延伸部,壁以所述角度从凹陷部的基部向上延伸,在垂直壁的情况中所述角度例如为90°,而在对应构造的培养通道中支撑框架以对应于纵向壁从凹陷部的基部延伸、大于90°的角度形成壁的延伸部。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培养托盘还可以包括这样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适于将测试条适当地定位在培养通道中,用于实施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特别地实施实验室诊断程序。在这种情况中,人们特别地必须防止测试条浮动,这导致条的至少一侧干燥并且避开含试剂的液体,还必须防止测试条翻转,这对观察图像造成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培养通道中的保持元件来实现,所述保持元件从至少一面纵向壁突出,其中,培养通道的两面纵向壁优选地各个均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每个保持元件由伸出元件构成,所述伸出元件从基部附近的纵向壁突出。保持元件突出直到凹陷部的内部,所述凹陷部能够与优选地位于相对的纵向壁上的另外的保持元件相适合,优选地相组合,以用于一定程度上限制测试条的移动。在实施测试的过程中,人们于是可将足够量的液体倾倒到培养通道中,使得充分覆盖条。可通过适当的布置方案最小化液体量,所述适当的布置方案允许培养通道枢转,其中,液体从一个纵向端部流向另一个纵向端部并且返回。这种布置方案在现有技术中有描述,例如,在EP08169465.5或者EP 2191893中有描述。
保持元件具有在伸出元件下方的凹口,所述凹口大到足以使得在在所述凹口下方具有用于测试条的空间,并且优选地使得培养通道略微向上和向下运动,以便最优地暴露于周围液体和包含在液体中的试剂中。保持元件不能围绕其纵向轴线转动。根据条和培养通道的宽度,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的凹口可以在纵向壁前方终止。相反地,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的凹口还可能抵达纵向壁,即,其包括介于伸出元件从其突出的纵向壁与伸出元件的在培养通道内部的端部之间的整个长度。在通过这种类型的保持元件将测试条定位在两侧的情况中,条可以在培养通道的整个宽度上移动,但是防止其通过伸出元件浮动或者转动。
就保持元件的伸出元件的长度而言,在任何情况中,其必须不能延伸到相对的纵向侧。优选地,在基部上伸出元件沿着培养通道的横向轴线的长度对应于小于基部处的培养通道的宽度的75%,并且更加优选地小于该宽度的50%、45%、40%、30%、25%或者20%。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通过保持元件的伸出,覆盖了位于培养通道的中部的测试条的宽度的最多30%,所述测试条的宽度优选地为培养托盘的宽度的25%、更加优选地50%、乃至优选地70%。
根据本发明的保持元件在其成对布置时尤为有效地定位测试条。对于两个保持元件而言,如果两个保持元件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布置在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相对的纵向轴线上,使得它们的空间接近性表示它们合成为一体,则会出现该情况。在这种情况中,成对的两个保持元件可以相对于彼此对角偏置、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或者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的同一高度布置在两个纵向侧上。优选地,成对的两个保持元件之间的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的距离最大为培养通道的凹陷部的长度的40%,更加优选地为30%,更加优选地20%、更加优选地10%、更加优选地7.5%、更加优选地5%以及更加优选地2.5%。还可以在培养托盘的两侧上沿着纵向轴线以交替方式布置保持元件。
保持元件可以是字母L的水平镜像的形式。尤为优选地,保持元件垂直倒角、倒圆或者呈现独特轴的形式。这减小了形成阴影的面积。通过在测试条上形成减小阴影提供了更好的光可抵达性,这继而提高了对图像的图片质量的识别。具有垂直倒角或者倒圆形式的构造构成保持元件的稳定性和最小化阴影形成之间尤为有利的折衷。保持元件适于将测试条固定在基部附近,并且在优选实施例中,位置被理解为指的是竖直范围,所述竖直范围包括低于培养通道的凹陷部的高度的80%、更加优选地60%、更加优选地50%、更加优选地40%、更加优选地30%、更加优选地20%、更加优选地15%、更加优选地10%并且更加优选地5%。
培养通道和保持元件优选地制成为一件式部件。保持元件随后将从培养通道的纵向壁直接突出。作为可替代方案,保持元件可以制备成与培养通道分离开的保持元件框架的形式。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优选地至少两个)保持元件框架支脚将保持元件框架放置成面向培养通道的基部,其中,保持元件框架支脚的高度确定保持元件框架与培养通道的基部相距的距离。作为可替代方案,保持元件框架的形式或者尺寸可以适于使得在锥形培养通道中,其直接位于纵向壁上。为此,保持元件框架将被构造成使得其较之纵向壁的上端部附近的凹陷部更窄而较之培养通道的基部更宽。优选地,保持元件框架构造成使得其定位在小于培养通道的凹陷部的高度的80%、更加优选地60%、更加优选地50%、更加优选地40%、更加优选地30%、更加优选地20%或者更加优选地15%。如果保持元件框架自身的重量不足,则可以添加其它压重物,以使其更重。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但不必按照规定顺序实施以下步骤:
a)制备包括测试条的根据本发明的培养通道,
b)将样本材料添加到印迹托盘中的液体(优选地水溶液)中,使得其与测试条接触,
c)在存在样本材料的情况中培养测试条,
d)移除样本材料,
e)清洗测试条,
f)添加至少一种化学试剂并且利用来自步骤d)的测试条培养,
g)利用相同化学试剂或者另一种化学试剂可选地重复步骤f)至少一次;
h)可选地清洗测试条;
i)可选地移除测试条;
j)可选地分析测试条;
k)可选地干燥测试条,并且如果可行的话将测试条归档。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通过参照附图利用实例来解释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每个方面仅仅为示例并且不理解为进行限制,并且给定特征的各种组合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培养通道的俯视图;
图1b示出了如图1a所示的培养通道的侧视图;
图2a示出了由与图1a所示培养托盘相同的三个培养托盘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培养托盘组件;
图2b示出了如何使支撑框架适于培养托盘组件中的相邻培养托盘的框架凹口;
图2c示出了突出元件和接收元件在培养托盘组件如何接合的截面图;
图3a示出了图1a中所示的培养通道的保持元件的一个实施例;
图3b1)、3c1)、3d1)、3e1)和3f1)或者3b2)、3c2)、3d2)、3e2)和3f2)示出了保持元件的各种变型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或者横向轴线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通过培养通道将两个保持元件成对布置在相对的纵向侧上的俯视图;
图4a)、图4b)和图4c)是图1a和图3a所示的培养通道的保持元件的各种布置的放大图;
图5a)示出了称作燕尾连接件的连接件;
图5b)示出了具有笔直边缘的燕尾连接件;
图5c)示出了具有冲压成形的突出元件的紧固器件;
图5d)示出了突出元件构造成圆形或者三维球形接头的紧固器件;
图6a)示出了培养通道连同保持元件框架的俯视图;
图6b)示出了仅仅保持元件框架的俯视图;
图6c)示出了保持元件框架的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的截面图;
图6d1)示出了培养通道的保持元件框架在具有保持元件的位置处的截面图;
图6d2)示出了培养通道的保持元件框架在不具有保持元件的位置处的截面图;和
图6d3)示出了培养通道的保持元件框架借助于保持元件的支脚在纵向端部上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培养通道1的俯视图,所述培养通道具有纵向壁3和2(所述纵向壁2在支撑框架6下方不可见)和凹陷部4,其中,具有试剂15的测试条14定位在基部5上,所述测试条借助于保持元件16固定到位。一个纵向侧具有支撑框架6,而另一个纵向侧具有位于适当的支撑框架上的框架凹口8。还示出了紧固器件的突出元件9和接收元件10。
如从图1b中的侧部观察的那样,纵向端部中的每一个具有头部11,所述头部具有突出元件9和接收元件10。头部经由连接元件12连接到培养托盘的另一个部件,所述连接元件在下方具有中空部13。
图2a示出了由与图1a所示培养托盘相同的三个培养托盘构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培养托盘组件。培养托盘组件通过配合到框架凹口8中的支撑框架6并且通过将突出元件9插入接收元件10中并且与接收元件10接合而固定到位。
图2b示出了如何使支撑框架6适于培养托盘组件中的相邻培养托盘的框架凹口8,从而使得闭合它们之间的间隙并且针对可能的液体喷淋密封,尤其在锥形培养通道中。
图2c示出了突出元件9和接收元件10在培养托盘组件如何接合的截面图。
图3b1)、3c1)、3d1)、3e1)和3f1)或者3b2)、3c2)、3d2)、3e2)和3f2)示出了起始于图3a中的培养通道的保持元件6的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所述培养通道对应于图1a中的培养通道。根据本发明的所有保持元件的特征为从纵向壁伸出或者沿着纵向壁的方向伸出的伸出元件20,凹口21位于伸出元件20的下方。伸出元件经由培养通道的相对纵向侧上的构成的一对保持元件沿着垂直方向限制具有试剂15的测试条14插入伸出元件下方的位置。以这种方式,在基部上测试条保持在对应于伸出元件的下边缘的最大高度。由保持元件的凹口21的形状限制测试条沿着水平方向的位置。
图3b1)、3c1)、3d1)、3e1)和3f1)或者3b2)、3c2)、3d2)、3e2)和3f2)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或者横向轴线的截面示出了保持元件的各种变型,具体地,具有垂直倒角的伸出元件(图3c1)和图3c2))的保持元件;具有垂直倒圆的伸出元件(图3d1)和图3d2))的保持元件;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的凹口结束于纵向壁前方的保持元件(图3b2)、(图3c2)和图3d2)),与后述凹口延伸直达纵向壁的保持元件(图3e2)和图3f2))相反。在后述情况中,由两面纵向壁唯一地限定测试条沿着水平方向的位置。图3f1)和图3f2)示出了构造成呈轴形式的保持元件。
图4示出了从上方观察的通过培养通道将两个保持元件成对布置在相对的纵向侧上的多个可行方案,其中,图4a)、图4b)和图4c)是以放大视图示出的图1a和3a中示出的具有两个可行变型(图4b)和图4c))的变型方案的视图。在图4a)中,成对的两个保持元件沿着两个纵向侧构造成位于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的同一高度上。在图4b)上,成对的两个保持元件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对角偏置地布置在两个纵向侧上。仅仅作为说明性比较,图4c)示出了没有根据本发明的变型方案,其中,两个保持元件布置在两个纵向侧上、在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的相同高度处并且以钩子的形式连接,使得它们覆盖测试条。
图5a)、5b)、图5c)和图5d)示出了用于构造具有突出元件9和接收元件10的紧固器件的多个可行方案。图5a)示出了称作燕尾连接件的连接件。图5b)示出了具有笔直边缘的燕尾连接件。图5c)示出了具有冲压成形的突出元件的紧固器件。图5d)示出了紧固器件,在所述紧固器件中,突出元件构造成圆形或者三维球形接头。
图6a)、图6b)、图6c)、图6d1)、图6d2)和图6d3)阐明将呈保持元件框架18形式的保持元件插入到培养通道中的可行方案,所述保持元件可选地定位在保持元件框架支脚19中的一个或者多于一个上。示出了培养通道连同保持元件框架的俯视图(图6a)),在相同的视图(图6b))中仅仅示出了保持元件框架,沿着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以截面示出了保持元件框架(图6c)),和培养通道的保持元件框架的各个截面:更加具体地,在具有保持元件的位置处的截面(图6d1))、不具有保持元件的位置处的截面(图6d2))以及借助于保持元件的支脚在纵向端部上的截面(图6d3))。
附图标记列表
1 细长的培养通道
2和3 纵向壁
4 凹陷部
5 基部
6 支撑框架
7 另外的培养通道
8 框架凹口
9 突出元件
10 接收元件
11 头部
12 连接元件
13 中空部
14 测试条
15 试剂
16 保持元件
17 组件
18 保持元件框架
19 保持元件框架的支脚
20 伸出元件
21 凹口

Claims (14)

1.一种细长的培养通道,所述培养通道具有凹陷部、基部和两面相对的纵向壁,
所述培养通道装备有细长的测试条,所述测试条具有后表面和前表面,
其中,所述测试条的后表面面向所述培养通道的基部,并且所述测试条在其前表面上涂覆有至少一种分析试剂,
所述培养通道还具有紧固器件,凭借所述紧固器件,所述培养通道能够连接到至少一条另外的培养通道,以形成培养通道组件,
其特征在于,水平向外的支撑框架被安装在所述纵向壁之一上,
其中,所述支撑框架沿着所述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延伸至少直到所述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没有覆盖所述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具有向外的支撑框架的纵向壁、所述支撑框架自身和另一纵向壁彼此适配,以使得所述培养通道组件中的所述培养通道的支撑框架位于所述另外的培养通道的另一纵向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框架凹口位于所述培养通道的另一纵向壁上,所述培养通道组件中支撑框架平放在框架凹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构造所述支撑框架的沿着横向轴线的端部,使得所述端部连接到所述另外的培养通道的纵向壁并且形成所述另外的培养通道的纵向壁的垂直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单元具有位于所述培养通道的一个纵向侧上的突出元件和位于所述培养通道的另一个纵向侧上的接收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器件的所述突出元件与所述支撑框架位于所述培养通道的同一纵向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器件允许所述培养通道和所述另外的培养通道之间进行连接,能够使得所述培养通道和所述另外的培养通道之间多次进行连接和脱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紧固器件构造在所述培养通道的每个端部处,具有位于一个纵向侧上的突出元件和位于另一个纵向侧上适配于突出元件的接收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没有在所述培养通道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而延伸部位于所述培养通道的两个纵向端部处,所述两个纵向端部中的每一个容纳所述紧固器件的一个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每个延伸部具有头部,头部经由连接元件与所述凹陷部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构造成在竖向上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处,从而产生了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垂直于所述培养通道的纵向轴线地布置在连接元件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元件和具有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纵向壁构造在所述培养通道的一个纵向侧上,并且
所述接收元件和另一纵向壁构造在所述培养通道的另一个纵向侧上,
并且所述突出元件、具有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纵向壁、所述接收元件和所述另一纵向壁适配于彼此,使得通过将所述支撑框架平放在所述另一纵向壁的框架凹口上并且通过所述突出元件与所述接收元件接合来固定所述培养通道组件中的至少两条相同培养通道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器件的接收元件在所述培养通道的外侧的方向上向上开口,并且构造成使得从上方将所述突出元件插入到所述接收元件中直到所述突出元件搁置在所述接收元件的基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元件和所述接收元件适配于彼此,使得在连接时,在听到咔哒声的情况下,所述突出元件与所述接收元件接合。
CN201510732986.6A 2014-11-26 2015-11-03 培养托盘 Active CN105628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003971.0 2014-11-26
EP14003971.0A EP3025780B1 (de) 2014-11-26 2014-11-26 Inkubationswan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8915A CN105628915A (zh) 2016-06-01
CN105628915B true CN105628915B (zh) 2020-03-03

Family

ID=520035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738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81116U (zh) 2014-11-26 2015-11-03 培养通道
CN201510732986.6A Active CN105628915B (zh) 2014-11-26 2015-11-03 培养托盘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738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81116U (zh) 2014-11-26 2015-11-03 培养通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025780B1 (zh)
KR (1) KR102026854B1 (zh)
CN (2) CN205581116U (zh)
ES (1) ES2682719T3 (zh)
HK (2) HK1209958A2 (zh)
PL (1) PL3025780T3 (zh)
TR (1) TR201811583T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025780T3 (pl) * 2014-11-26 2018-11-30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Rynienka inkubacyjna
EP3539661A1 (de) 2018-03-12 2019-09-18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Inkubationsrinne sowie inkubationswanne mit mehreren inkubationsrinnen
EP3667322A1 (en) 2018-12-14 2020-06-17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Serological detection of plasmodium antibodies
BR102020000922A2 (pt) 2019-01-24 2021-11-30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Detecção sorológica de anticorpos de plasmodium
KR20200146018A (ko) 2019-06-19 2020-12-31 유로이뮨 메디지니쉐 라보디아그노스티카 아게 해산물 알레르기의 진단 방법 및 제품
DE20175031T1 (de) 2020-05-15 2021-09-09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Wirksamkeit eines SARS-CoV-2 Impfstoffs
EP4057009A1 (en) 2021-03-08 2022-09-14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Methods and reagents for detecting an antibody to a sesame nsltp
CN113125739B (zh) * 2021-04-16 2022-07-26 杭州浙大迪迅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芯片定量检测试剂盒
EP4134674A1 (en) 2021-08-13 2023-02-15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Methods and reagents for detecting an antibody to a ses ipr-10 allerge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2301A3 (en) * 2011-03-07 2012-11-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odular storage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for microtubes
CN103827670A (zh) * 2011-09-24 2014-05-28 欧蒙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免疫印迹校准条
CN205581116U (zh) * 2014-11-26 2016-09-14 欧蒙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培养通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8354A1 (en) * 1998-09-23 2003-07-24 Stephen Peter Fitzgerald Assay devices
DE202007014923U1 (de) * 2007-10-24 2009-02-26 Bioscitec Gmbh Wannenförmiges Behältnis für optisch zu analysierende Testobjekte und Herstellungsvorrichtung dafür
AU2008100675A4 (en) * 2008-07-23 2008-08-28 Pak Leong Lim Portable shaker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ssays
EP2191893B1 (de) 2008-11-19 2019-03-06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Analyse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für biologische Reaktionen zwischen einer flüssigen und einer festen Phase
WO2013163353A1 (en) * 2012-04-24 2013-10-31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For And On Behalf Of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Rapid multiplex lateral flow assay device
DE202012004404U1 (de) 2012-05-03 2012-06-11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Testkit für die Labordiagnosti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2301A3 (en) * 2011-03-07 2012-11-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odular storage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for microtubes
CN103827670A (zh) * 2011-09-24 2014-05-28 欧蒙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免疫印迹校准条
CN205581116U (zh) * 2014-11-26 2016-09-14 欧蒙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培养通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19307A1 (zh) 2017-03-31
ES2682719T3 (es) 2018-09-21
HK1209958A2 (zh) 2016-04-08
EP3025780B1 (de) 2018-06-06
TR201811583T4 (tr) 2018-09-21
EP3025780A1 (de) 2016-06-01
KR102026854B1 (ko) 2019-09-30
CN205581116U (zh) 2016-09-14
PL3025780T3 (pl) 2018-11-30
KR20160063267A (ko) 2016-06-03
CN105628915A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8915B (zh) 培养托盘
KR102022297B1 (ko) 배양 트레이
JP6434207B2 (ja) マグネティックラッ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US8802037B2 (en) Sample well strip
CN103884851A (zh) 用于管理散装液体和/或固体的系统
FR2953932A1 (fr) Procede de separation et de detection d'un analyte
US11504718B2 (en) Incubation trough and incubation tray with a plurality of incubation troughs
AU2015219028B2 (en) Multi-well separation apparatus and reagent delivery device
US20130105320A1 (en) Slide holder assembly for comet assay
US20130294826A1 (en) Lock-in slide rack
US8496891B2 (en) Reaction container holder and analyzer
JP6170199B2 (ja) 混合段階及び分離段階の光学的な監視方法
KR102299215B1 (ko) 고상과 액상 간의 반응을 위한 향상된 장치 및 방법
AU2002335887A1 (en) Sample well strip
JP6279609B2 (ja) 湾曲底部を備える光学カップ
US10507467B2 (en) Freely-assembled ELISA plate
US8753572B2 (en) Automated analyzer
CN205120731U (zh) 反应杯支架、反应箱以及分析装置
JP3226857U (ja) 検体試験容器用ノズルキャップ、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検体試験容器および検体試験キット
JP2016102786A (ja) 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及び有形成分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93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Lubeck

Applicant after: OMONG MEDICAL EXPERIMENTAL DIAGNOSIS CO., LTD.

Address before: Lubeck

Applicant before: Euroimmun Medizinische Labordiagnostika AG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