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9317B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9317B
CN105589317B CN201510728807.1A CN201510728807A CN105589317B CN 105589317 B CN105589317 B CN 105589317B CN 201510728807 A CN201510728807 A CN 201510728807A CN 105589317 B CN105589317 B CN 105589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image forming
imaging section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288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9317A (zh
Inventor
片仓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89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9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05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toner was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9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G03G2215/019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ransfer member separable from recording memb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该装置具有多个成像部、转印部和控制部。多个成像部通过色调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图像转印至图像形成介质。控制部控制所述成像部与所述转印部的相对位置。多个所述成像部具有清洁器部,所述清洁器部在所述图像被转印至所述图像形成介质后,除去残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多个所述成像部中的至少一个成像部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部,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回收由所述清洁器部除去的色调剂,并将该回收的色调剂再次利用于形成图像。当不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形成图像时,所述控制部使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从所述转印部的转印位置分离。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子照相方式色调剂图像形成装置中,广泛采用了以下方式:当成像部将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后,回收残留在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并再次供给至显影器以进行再利用。在使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用户能够节约色调剂的消耗。
尤其是,近年来,作为色调剂,以消色色调剂、使用了特殊颜料而具有高装饰性的色调剂为例,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使其具有附加价值的色调剂。这种附加价值高的色调剂与普通色调剂相比,价格较高。因此,如果能对高附加价值色调剂进行回收利用,那么用户就能获得较大的成本优势。
然而,在兼具附加价值高的色调剂和普通色调剂的具有多个成像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对附加价值高的色调剂进行回收时,会出现普通色调剂混入其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不能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个成像部,通过色调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图像转印至图像形成介质;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成像部与所述转印部的相对位置,多个所述成像部具有清洁器部,所述清洁器部在所述图像被转印至所述图像形成介质后,除去残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多个所述成像部中的至少一个成像部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部,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回收由所述清洁器部除去的色调剂,并将该回收的色调剂再次利用于形成图像,当不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形成图像时,所述控制部使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从所述转印部的转印位置分离。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成像部,通过色调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图像转印至图像形成介质;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成像部与所述转印部的相对位置,多个所述成像部具有清洁器部,所述清洁器部在所述图像被转印至所述图像形成介质后,除去残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多个所述成像部中的至少一个成像部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部,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回收由所述清洁器部除去的色调剂,并将该回收的色调剂再次利用于形成图像,在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当不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形成图像时,所述控制部使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从所述转印部的转印位置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成像部16的概略构成和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2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3的概略构成和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4的概略构成和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图。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是复合机(MFP;Multi Function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图像形成装置1读取形成在纸张等片状的图像形成介质(以下,称为“薄片”)上的图像来生成电子数据(图像文件)。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电子数据而使用色调剂在薄片上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显示部110、图像读取部120、图像形成部130以及薄片托盘140。
显示部110作为输出界面工作,进行文字或图像的显示。显示部110还作为输入界面工作,从用户处接收指示。显示部110是例如具有触摸屏的液晶显示器。
图像读取部120是具备例如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等的彩色扫描仪。图像读取部120使用传感器来读取形成在薄片上的图像,并生成电子数据。
图像形成部130使用色调剂而在薄片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130基于由图像读取部120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设备接收的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形成在薄片上的图像是被称作例如硬拷贝、打印输出等的输出图像。
薄片托盘140将用于图像输出的任意尺寸的薄片供给至图像形成部130。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是五联串联式(5連タンデム型)的图像形成装置。色调剂的具体例有消色性色调剂、非消色性色调剂(普通色调剂)、和装饰性(加飾性)色调剂等。消色性色调剂具有在外部刺激下消色的特性。“消色”是指使以与纸张的底色不同的颜色(不仅包括彩色,还包括白色和黑色等非彩色)形成的图像在视觉上看不见。外部刺激是指例如温度、特定波长的光、压力。装饰性色调剂(加飾性トナー)的具体例可考虑包含香料的色调剂、包含特殊颜料的色调剂等。特殊颜料是指包含珠光(パール)颜料的色调剂、金属颜料等。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中间转印体10、清洁刮板11、成像部12~16、一次转印辊17-1~17-5、曝光部20、扫描部21、图像处理部22、二次转印部30、供纸部31、定影部32、排纸部33、支承辊41、第一驱动部42、以及控制部43。下面,当不区分是哪个一次转印辊时,仅记为“一次转印辊17”。
图像形成装置1的转印包括第一转印工序和第二转印工序。在第一转印工序中,一次转印辊17将各成像部的感光鼓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在第二转印工序中,二次转印部30将层叠在中间转印体10上的各色的色调剂图像一并转印至薄片。
中间转印体10是循环带,沿图2的箭头A方向旋转。
清洁刮板11除去附着在中间转印体10上的色调剂。清洁刮板11是例如板状的部件。清洁刮板11由例如聚氨酯树脂等橡胶构成。
成像部12~16使用各色(在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五色)的色调剂来形成图像。成像部12~16沿中间转印体10依次设置。成像部12~16从中间转印体10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依次并排设置。
一次转印辊17(17-1~17-5)将各成像部12~16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
曝光部20向成像部的感光鼓照射光(曝光)。曝光部20具备激光、LED等曝光光源。
扫描部21读取形成在薄片上的图像,并将其作为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部22。扫描部21读取薄片上的图像,并生成例如红(R)、绿(G)、蓝(B)三原色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部22将图像数据转换成各色的色彩信号。例如,图像处理部22将图像数据转换成黄(Y)、品红(M)、青(C)、黑(K)四色的图像数据(色彩信号)。图像处理部22基于各色的色彩信号控制曝光部20。
二次转印部30是二次转印体的一个具体例。二次转印部30将形成在中间转印体10上的色调剂图像一并转印至薄片。二次转印部30具备二次转印辊30a和二次转印对向辊30b。
供纸部31供给薄片。
定影部32对转印在薄片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以使其在薄片上定影。
支承辊41支承中间转印体10。
第一驱动部42变更成像部16的位置。
控制部43控制中间转印体10与成像部16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变更一次转印位置与成像部16的相对位置关系。控制部43驱动第一驱动部42来控制成像部16的位置。
接着,说明成像部12~16。在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仅成像部16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在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成像部12~15分别容纳与彩色印刷用的四色对应的各色的色调剂。彩色印刷用的四色是指黄(Y)、品红(M)、青(C)以及黑(K)的颜色。成像部16容纳用户想要进行再利用的色调剂。例如,成像部16容纳装饰性色调剂、消色性色调剂等色调剂。各成像部12~16也可以形成可从图像形成装置1装卸的构成。在此,对使用消色性色调剂作为具有附加价值的色调剂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消色色调剂按以下方式制造。
首先,对包含粘结剂树脂的微粒化液的制备进行说明。作为粘结剂树脂,使用玻璃转化温度Tg为50℃、软化点为100℃的Pes(Polyester:聚酯)类树脂。使用该Pes类树脂30质量份、阴离子性乳化剂(花王株式会社制造NEOPELEX G15)3质量份、中和剂(二甲氨基乙醇:dimethylaminoethanol)0.6质量份,通过使用高压均质机(homogenizer)来制作包含粘结剂树脂的粒子的分散液(微粒化液)。
接着,对离型剂微粒化液的制备进行说明。使用米糠蜡30质量份,通过与粘结剂树脂相同的方法来制备离型剂微粒化液。
接着,对着色剂的制备进行说明。对由作为隐色染料的3-(2-乙氧基-4-二乙氨基苯基)-3-(1-乙基-2-甲基吲哚-3-基)-4-氮杂苯酞1质量份、作为显色剂的2,2-双(4-羟苯基)六氟丙烷(2,2-Bis(4-hydroxyphenyl)hexafluoropropane)5质量份、作为消色剂(温度控制剂)的庚二酸(pimelic acid)和2-(4-苯甲氧基苯基)乙醇(2-(4-Benzyloxyphenyl)ethanol)的二酯化合物50质量份构成的成分进行加温溶解,进而将混合了作为胶囊剂的芳香族多异氰酸酯预聚物(isocyanate prepolymer)20质量份、乙酸乙酯40质量份的溶液投入8%聚乙烯醇水溶液250质量份中,并进行乳化分散。接着,在70℃下连续搅拌约一个小时后,作为反应剂添加水溶性脂肪族变性胺2质量份,进而将液温保持为90℃,通过连续搅拌约3个小时,得到无色的胶囊粒子。进一步,将该胶囊粒子分散体放入冷库(-30℃)以使其发色,从而得到青色的着色剂。通过岛津制作所制造SALD7000测量该发色粒子C1,则其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
接着,对凝聚、熔接工序进行说明。使用硫酸铝[Al2(SO4)3]为5%的水溶液100质量份,在45℃下对胶囊化的着色剂10质量份、包含粘结剂树脂的微粒化液283质量份、以及离型剂微粒化液17质量份进行凝聚。之后,将温度上升(升温速度:1℃/min)至65℃后进行熔接,进而通过洗净、干燥来得到胶囊式消色色调剂。该胶囊式消色色调剂中的着色剂的量为10质量%。
该色调剂的完全消色温度为107℃,消色开始温度为88℃,而且,完全发色温度为-5℃。
首先,对成像部12的构成的概要进行说明。
成像部12具有显影器12a、感光鼓12b、带电器12c、以及清洁刮板12d。
显影器12a使色调剂附着在感光鼓12b上。显影器12a容纳有显影剂。在显影剂中含有色调剂。
感光鼓12b是图像载体(图像担载单元)的一个具体例。感光鼓12b在外周面上具有感光体(感光区域)。感光体是例如有机光导体(OPC)。
带电器12c使感光鼓12b的表面均匀带电。
清洁刮板12d除去附着在感光鼓12b上的色调剂。清洁刮板12d是例如板状的部件。清洁刮板12d由例如聚氨酯树脂等橡胶构成。
接着,对成像部12的动作的概略进行说明。
通过带电器12c将感光鼓12b充电至预定电位。接着,将来自曝光部20的光照射至感光鼓12b。由此,在感光鼓12b上,被光照射的区域的电位发生变化。因此,在感光鼓12b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感光鼓12b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12a的显影剂而显影。即,在感光鼓12b的表面上形成通过色调剂显影的图像(以下,称为“显影图像”)。
形成在感光鼓12b的表面上的显影图像通过与感光鼓12b相对的一次转印辊17-1转印到中间转印体10上(第一转印工序)。这时,包含在显影图像中的色调剂的一部分没有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而是残留在感光鼓12b上。
清洁刮板12d将残留在感光鼓12b上的色调剂从感光鼓12b上去除。
关于成像部13~15的构成和动作,除所容纳的显影剂不同之外,其余与成像部12的构成和动作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关于成像部16的构成和动作,除下述内容之外,其余与成像部12的构成和动作相同。即,成像部16容纳的显影剂不同于成像部12容纳的显影剂;成像部16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以及成像部16通过第一驱动部42变更位置。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第一转印工序进行说明。在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首先,与感光鼓12b相对的一次转印辊17-1将感光鼓12b上的显影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接着,与感光鼓13b相对的一次转印辊17-2将感光鼓13b上的显影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接着,与感光鼓14b相对的一次转印辊17-3将感光鼓14b上的显影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接着,与感光鼓15b相对的一次转印辊17-4将感光鼓15b上的显影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接着,与感光鼓16b相对的一次转印辊17-5将感光鼓16b上的显影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这时,各感光鼓12b~16b上的显影图像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因此,由各色的色调剂形成的显影图像重叠地转印到通过成像部16后的中间转印体10上。
接着,对第二转印工序进行说明。二次转印部30将层叠在中间转印体10上的由各色的色调剂形成的显影图像一并转印至薄片。在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对二次转印对向辊30b施加电压(偏压),在二次转印对向辊30b和二次转印辊30a之间产生电场。通过二次转印对向辊30b和二次转印辊30a之间的电场,二次转印部30将形成在中间转印体10上的显影图像转印至薄片。
通过定影部32对二次转印至薄片上的显影图像(未定影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使其在薄片上定影。
薄片从供纸部31送出,并沿纸张输送路径输送。薄片通过二次转印部30和定影部32,并输送至排纸部33。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成像部16的概略构成和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首先,对成像部16的概略构成进行说明。成像部16具有显影器16a、感光鼓16b、带电器16c、清洁刮板16d、以及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清洁刮板16d是清洁器部的一个具体例。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是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一个具体例。
显影器16a使色调剂附着在感光鼓16b上。显影器16a容纳有显影剂。在显影剂中含有色调剂。
感光鼓16b是图像载体的一个具体例。感光鼓16b在外周面上具有感光体。感光体是例如有机光导体(OPC)。在如图3所示的图的例中,感光鼓16b沿图中箭头的方向旋转。
带电器16c使感光鼓16b的表面均匀带电。
清洁刮板16d除去附着在感光鼓16b上的色调剂。清洁刮板16d是例如板状的部件。清洁刮板16d由例如聚氨酯树脂等橡胶构成。
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将通过清洁刮板16d从感光鼓16b上去除的色调剂输送至显影器16a。
接着,对成像部16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通过带电器16c将感光鼓16b充电至预定电位。接着,将来自曝光部20的光照射至感光鼓16b。由此,在感光鼓16b上,被光照射的区域的电位发生变化。因此,在感光鼓16b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感光鼓16b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16a的显影剂显影。即,在感光鼓16b的表面上形成显影图像。
如图3所示的T是色调剂。色调剂T容纳在显影器16a中。显影器16a使色调剂T附着在感光鼓16b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上而形成显影图像。感光鼓16b上的显影图像通过与感光鼓16b相对的一次转印辊17-5转印到中间转印体10上。这时,包含在显影图像中的色调剂的一部分没有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而是残留在感光鼓16b上。
未转印至中间转印体10而残留在感光鼓16b上的色调剂(以下,称为“残留色调剂”)被清洁刮板16d去除。被清洁刮板16d除去的残留色调剂通过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并输送至显影器16a。显影器16a对残留色调剂进行再利用。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具有例如由中空的管道构成的色调剂输送路径。残留色调剂随重力沿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色调剂输送路径落下,而被引导至显影器16a。也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使用输送泵来将残留色调剂从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引导至显影器16a。输送泵是指使用气流来输送粉状物的泵。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当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形成图像时,控制部43使成像部16和中间转印体10抵接。即,成像部16抵接于中间转印体10。这时,一次转印辊17-5隔着中间转印体10与感光鼓16b相对。在成像部16形成图像期间,成像部12~15不形成图像。
图5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动作的图。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成像部12~15中任一个形成图像时,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不形成图像。换言之,当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不形成图像时,控制部43使成像部16与中间转印体10分离。在如图5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3驱动第一驱动部42而使成像部16向图5中的下方移动。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具备去除感光鼓16b上的残留色调剂的清洁刮板16d、回收去除的残留色调剂而投入至显影器16a的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以及通过驱动第一驱动部42来控制成像部16的位置的控制部43,因此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当具备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形成图像时,图像形成装置1驱动第一驱动部42而使成像部16和中间转印体10抵接。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回收感光鼓16b上的残留色调剂而投入至显影器16a,并对回收的残留色调剂进行再利用。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另外,当具备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不形成图像时,图像形成装置1驱动第一驱动部42而使成像部16与中间转印体10分离。由此,能够抑制包含在通过成像部12~15中任一个形成的显影图像中的色调剂逆转印而附着在感光鼓16b上。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抑制其它成像部的色调剂混入成像部16的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回收的色调剂中。即,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另外,通过将成本高的色调剂容纳在成像部16中,用户能够抑制色调剂的消耗。因此,用户能够抑制印刷的成本。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成像部的个数为5个,但成像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5个,也可以是其它数量。
当成像部16形成图像时,也可以是,成像部12~15通过独立的驱动部而从中间转印体10分离。由此,能够抑制中间转印体10与各感光鼓12b~15b接触而使感光鼓12b~15b上的色调剂转移到中间转印体10上。因而,能够抑制成像部12~15的色调剂经由中间转印体10反转印到感光鼓16b上并被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回收。
在二次转印部30中,也可以是,不向二次转印对向辊30b施加偏压,而向二次转印辊30a施加偏压。这时,对二次转印辊30a施加与施加在二次转印对向辊30b上的电压相反极性的偏压。通过在二次转印辊30a和二次转印对向辊30b之间产生的电场,二次转印部30将形成在中间转印体10上的显影图像转印至薄片。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的成像部仅为成像部16,但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的成像部也可以为多个。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的成像部在其它成像部形成图像时不形成图像,并从中间转印体10分离。控制部43驱动第一驱动部42来变更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的成像部的位置。在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的成像部形成图像期间,其它成像部不形成图像。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的构成除以下内容之外,其余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相同。即,图像形成装置2不具有第一驱动部42而具有第二驱动部44;以及图像形成装置2具有支承辊45。在图像形成装置2中,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成分相同的构成成分,将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控制部43a控制中间转印体10和成像部16的相对位置。控制部43a驱动第二驱动部44。第二驱动部44变更支承辊41的位置。当支承辊41的位置变更时,支承辊45也对中间转印体10进行支承,以维持适当的张力。
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2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当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不形成图像时,控制部43a使成像部16与中间转印体10分离。在如图7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3a驱动第二驱动部44而将支承辊41的位置变更至图7中的上方。通过使支承辊41的位置移动至上方,中间转印体10从成像部16分离。另外,也可以是,控制部43a驱动第二驱动部44而使与感光鼓16b相对设置的一次转印辊17-5向图7中的上方移动。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由于具备去除感光鼓16b上的残留色调剂的清洁刮板16d、回收去除的残留色调剂而投入至显影器16a的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以及通过驱动第二驱动部44来控制支承辊41的位置的控制部43a,因此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当成像部16形成图像时,图像形成装置2驱动第二驱动部44来控制支承辊41的位置,并使中间转印体10抵接于成像部16。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2回收感光鼓16b上的残留色调剂而投入至显影器16a,并对回收的残留色调剂进行再利用。由此,图像形成装置2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另外,当成像部16不形成图像时,图像形成装置2驱动第二驱动部44来控制支承辊41的位置,并使中间转印体10从成像部16分离。由此,能够抑制包含在通过成像部12~15中任一个形成的显影图像中的色调剂反转印而附着在感光鼓16b上。因此,图像形成装置2能够抑制其它成像部的色调剂混入成像部16的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回收的色调剂中。即,图像形成装置2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成像部的个数为5个,但成像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5个,也可以是其它数量。
与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在图像形成装置2中,当成像部16形成图像时,也可以是,成像部12~15通过独立的驱动部从中间转印体10分离。由此,能够抑制感光鼓12b~15b上的色调剂经由中间转印体10反转印到感光鼓16b上。即,能够抑制成像部12~15的色调剂被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回收。
与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在图像形成装置2中,也可以是,不向二次转印对向辊30b施加偏压,而向二次转印辊30a施加偏压。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3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3的概略构成和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3的构成除以下内容之外,其余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相同。即,图像形成装置3是具有四个成像部的四联串联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3不具备成像部13;以及在图像形成装置3中,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设置于成像部12和成像部14之间。在图像形成装置3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成分相同的构成成分,将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在如图8所示的例子中,当成像部12、14和15中任一个形成图像时,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不形成图像。当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不形成图像时,控制部43使成像部16与中间转印体10分离。在如图8所示的例子中,控制部43驱动第一驱动部42而使成像部16向图8中的下方移动。
当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形成图像时,控制部43使成像部16和中间转印体10抵接。当成像部16形成图像时,成像部12、14和15不形成图像。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3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3中,成像部的个数为4个,但成像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4个,也可以是其它数量。
在图像形成装置3中,当成像部16形成图像时,也可以是,成像部12通过独立的驱动部从中间转印体10分离。由此,能够抑制比成像部16更靠上游侧设置的感光鼓12b上的色调剂经由中间转印体10反转印到感光鼓16b上。因而,能够抑制成像部12的色调剂被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回收。因此,图像形成装置3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另外,当成像部16形成图像时,也可以是,成像部14和15通过独立的驱动部从中间转印体10分离。由此,能够抑制感光鼓14b或15b上的色调剂经由中间转印体10反转印到感光鼓16b上。因而,能够抑制成像部14或15的色调剂被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回收。因此,图像形成装置3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在图像形成装置3中,与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也可以是,不向二次转印对向辊30b施加偏压,而向二次转印辊30a施加偏压。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4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4的概略构成和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图像形成装置4的构成除以下内容之外,其余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相同。即,图像形成装置4是具有四个成像部的四联串联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4未设置成像部12,而设置有在最上游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以及图像形成装置4不具备第一驱动部42和控制部43。在图像形成装置4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成分相同的构成成分,将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在如图9所示的例子中,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机构16e的成像部16位于沿中间转印体10配置的多个成像部的最上游。因而,当使用成像部13~16来同时形成图像时,附着在中间转印体10上的色调剂也全都被清洁刮板11除去。因此,能够抑制成像部13~15的色调剂经由中间转印体10附着到成像部16的感光鼓16b上。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成像部16位于沿中间转印体10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多个成像部的最上游。附着在中间转印体10上的色调剂全都被清洁刮板11除去。因此,能够抑制成像部13~15的色调剂经由中间转印体10附着到成像部16的感光鼓16b上。因此,在其它成像部13~15与成像部16同时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4中,成像部的个数为4个,但成像部的个数并不限定于4个,也可以是其它数量。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具有以下功能:去除并回收残留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至图像形成介质后的图像载体(感光鼓)上的色调剂的功能、以及控制成像部和转印部的相对位置的功能。通过具有这些功能,能够高效地对色调剂进行再利用。
对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并不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而且,可以以其它各种形式来实施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形式及其变形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同样,包含在记载于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多个成像部,通过色调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
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图像转印至图像形成介质;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成像部与所述转印部的相对位置,
多个所述成像部具有清洁器部,所述清洁器部在所述图像被转印至所述图像形成介质后,除去残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
多个所述成像部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部,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回收由所述清洁器部除去的色调剂,并将该回收的色调剂再次利用于形成图像,
当不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形成图像时,所述控制部使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从所述转印部的转印位置分离,
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使用消色性色调剂或装饰性色调剂来形成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转印部具备所述图像被一次转印的中间转印体、和使所述图像从该中间转印体二次转印至所述图像形成介质的二次转印体,
当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形成图像时,所述控制部仅使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抵接于所述中间转印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变更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来变更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变更所述中间转印体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通过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来变更所述中间转印体的位置,使所述中间转印体与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成像部沿图像形成介质的移动方向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将被所述清洁器部除去的色调剂输送至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的显影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成像部沿所述中间转印体并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成像部沿所述中间转印体并排设置,
在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设置的多个所述成像部中,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设置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的最上游。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成像部,通过色调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所述图像转印至图像形成介质;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成像部与所述转印部的相对位置,多个所述成像部具有清洁器部,所述清洁器部在所述图像被转印至所述图像形成介质后,除去残留在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多个所述成像部具有色调剂循环利用部,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回收由所述清洁器部除去的色调剂,并将该回收的色调剂再次利用于形成图像,在所述图像形成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当不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形成图像时,所述控制部使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从所述转印部的转印位置分离,
具有所述色调剂循环利用部的成像部使用消色性色调剂或装饰性色调剂来形成图像。
CN201510728807.1A 2014-11-10 2015-10-30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5589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536,883 US9134685B1 (en) 2014-11-10 2014-11-10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14/536,883 2014-1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9317A CN105589317A (zh) 2016-05-18
CN105589317B true CN105589317B (zh) 2019-11-19

Family

ID=54063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28807.1A Active CN105589317B (zh) 2014-11-10 2015-10-30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134685B1 (zh)
CN (1) CN1055893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50255B2 (en) * 2015-12-02 2018-12-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irect metal electrophotograph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ethod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7029A (zh) * 2010-01-04 2011-07-0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可消色色调剂、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3454869A (zh) * 2012-05-30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亮泽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4007626A (zh) * 2013-02-21 2014-08-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光辉性色调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和色调剂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2125A (ja) * 2001-11-26 2003-06-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45260A (ja) * 2002-07-04 2004-05-2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記録媒体の再生方法
JP2004109652A (ja) * 2002-09-19 2004-04-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912736B2 (ja) 2006-05-09 2012-04-11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39660A (ja) * 2006-12-04 2008-06-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321965B2 (ja) * 2008-09-11 2013-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7029A (zh) * 2010-01-04 2011-07-0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可消色色调剂、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3454869A (zh) * 2012-05-30 2013-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亮泽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4007626A (zh) * 2013-02-21 2014-08-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光辉性色调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和色调剂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34685B1 (en) 2015-09-15
CN105589317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2020B (zh) 具有消色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方法
CN10133460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824832B2 (ja) 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9594333B2 (en) Fixing device that fixes images of decolorable and non-decolorable materials
CN10226236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31988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589317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304907C (zh) 成像设备
CN104062867A (zh) 热转印印刷薄板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107797424A (zh) 定影装置
EP352805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81691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9210295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that indicates use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ink or toner
US9229362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ensity of multiple toner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H05232841A (ja) 光沢画像形成装置
JP5847277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US1156771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06023492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用現像剤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11969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261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表面処理装置、印刷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223077A (ja) 複写機
JP2016061986A (ja) ラベル基材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913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9388048A (zh) 消色装置
EP310970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including decorative t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