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2432A - 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2432A
CN105562432A CN201510718079.6A CN201510718079A CN105562432A CN 105562432 A CN105562432 A CN 105562432A CN 201510718079 A CN201510718079 A CN 201510718079A CN 105562432 A CN105562432 A CN 105562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stocking
stainless steel
oil
chromium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80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62432B (zh
Inventor
金喆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co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os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c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62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2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62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24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1B1/24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in a continuous or semi-continuous process
    • B21B1/26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in a continuous or semi-continuous process by hot-rolling, e.g. Steckel hot mi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7/00Rolls, roll alloys or roll fabrication; 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while in use
    • B21B27/06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 B21B27/10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extern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21B45/0239Lubric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组合连轧和油轧来实施的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轧设备包括:粗轧机,对从加热炉取出的钢坯进行粗轧;线圈盒,将从所述粗轧机取出的轧材卷绕,以线圈状储存;接合机,连续接合通过解开所述线圈而成的轧材,并通过接合先行的轧材的末端部和后行的轧材的前端部来形成连续轧材;精轧机,对所述连续轧材进行精轧;及油轧机,在进行所述精轧时向所述连续轧材排出轧制油。

Description

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组合连轧和油轧来实施的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铬含量高的铁素体热轧钢板的热轧过程中发生轧辊和高温的轧制材料之间的发粘现象(粘结现象),从而导致轧辊和轧制钢板的表面出现严重的表面缺陷。
另外,作为通过减少轧辊和轧制材料之间的摩擦来防止粘结现象的方案,正开发油轧技术而适用,但在对每个钢坯(Slab)进行轧制时对前端部和末端部无法进行润滑,因此,得不到防止轧辊和轧制材料直接接触的足够润滑效果。
作为另一个方案,存在为了采用材料的垢(scale)润滑效果而通过提高加热炉的温度且增加垢的厚度来进行轧制的方法。但,为此,应将轧制单位编成另外构成为高温作业的材料单位和低温作业的材料单位,而且,这种方案成为抗起皱性能下降等材料物理性质低下的原因。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9-0070116号公开了一种热轧机的油轧设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9-0070116号(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使铁素体不锈钢的热轧方法一元化来可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材料一律进行热轧的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热轧设备,其包括:粗轧机,对从加热炉取出的钢坯进行粗轧;线圈盒,将从所述粗轧机取出的轧材卷绕,以线圈状储存;接合机,连续接合通过解开所述线圈而成的轧材,并通过接合先行的轧材的末端部和后行的轧材的前端部来形成连续轧材;精轧机,对所述连续轧材进行精轧;及油轧机,在进行所述精轧时向所述连续轧材排出轧制油,其中,所述油轧机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轧材的铬含量而调节所述轧制油的喷射流量。
所述油轧机包括:供给单元,供给向所述精轧机的轧辊喷射的轧制油;轧制油喷射单元,与所述供给单元连接,向所述轧辊喷射所述轧制油;及排出装置,设置在所述轧制油喷射单元,在所述轧材经过所述轧辊之后从所述轧制油喷射单元排出所述轧制油。
所述油轧机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排出装置连接,控制所述轧制油的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热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加热炉取出加热的钢坯,并对所述钢坯进行粗轧;卷绕粗轧的所述轧材,以线圈状储存;接合通过解开所述线圈而成的先行的轧材的末端部和后行的轧材的前端部,以形成连续轧材;及在对接合的所述连续轧材进行精轧的过程中进行油轧,并根据所述轧材的铬含量而调节轧制油的喷射流量。
所述轧材为铁素体不锈钢。
所述轧材包括铬含量大于18重量%且等于或小于35重量%的高铬铁素体不锈钢。
所述轧材包括铬含量大于10重量%且小于18重量%的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和铬含量大于或等于18重量%且小于或等于35重量%的高铬铁素体不锈钢。
在对所述连续轧材中的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精轧的过程中进行所述油轧。
在接合成所述连续轧材之前的轧材按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被提供,而且,在对所述连续轧材中的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精轧的过程中进行所述油轧。
在对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过程中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大于或等于234L/m*min。
在对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过程中轧制油的平均喷射流量小于或等于78L/m*min,而且,在对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全过程中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大于或等于234L/m*min。
在接合成所述连续轧材之前的轧材按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被提供。
在从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变成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接合部的前方,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从小于或等于78L/m*min逐渐增加到大于或等于234L/m*min。
在从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变成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接合部的后方,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从大于或等于234L/m*min逐渐减少到小于或等于78L/m*min。
在接合成所述连续轧材之前的轧材按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被提供,在从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变成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接合部的前方轧制油的喷射流量逐渐增加,在从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变成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接合部的后方轧制油的喷射流量逐渐减少,在对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过程中的轧制油的最少喷射流量设置成比对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过程中的轧制油的平均喷射流量大3倍以上。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不锈钢热轧方法组合连轧工艺和油轧工艺,在低温加热条件下对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和低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热轧,从而能够降低加热器的加热温度,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在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上可发生的粘结现象。
并且,无需为对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和低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热轧而将加热条件二元化为高温加热条件和低温加热条件,因此,无需温度转变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轧设备的工艺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油轧机的侧视图。
图3为示出在进行粗轧工艺之后卷绕的线圈进入精轧工艺的形状的附图。
图4为示出在批量轧制时的轧制材料的温度和轧制负荷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5为示出在连轧时的轧制材料的温度和轧制负荷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6为示出根据油轧工艺的高铬钢轧制材料的轧制负荷减少率的图表。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轧工艺的图表。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轧工艺的图表。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热轧工艺的图表。
附图说明标记
10:加热炉20:粗轧机
30:线圈盒40:接合机
50:精轧机60:油轧机
70:卷绕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举例的。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还可以以其它形式具体化。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附图中省略了与本发明的说明无关的部分,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放大表示结构组件的幅度、长度、厚度等。在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轧设备的工艺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轧设备包括:加热炉10,加热装入的钢坯S;粗轧机20,对从加热炉10取出的钢坯S进行粗轧;线圈盒30,将从所述粗轧机20取出的轧材S1卷绕,以线圈C1状储存;接合机40,连续接合通过解开所述线圈C2而成的轧材S2,以形成连续轧材S3;精轧机50,对所述连续轧材S3进行精轧;油轧机60,在进行所述精轧时向所述连续轧材S3排出轧制油,及卷绕机70,卷绕结束精轧的轧材S3。
加热炉10为热轧将钢坯S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可包括装入区(chargingzone)、预热区(preheatingzone)、加热区(heatingzone)及均热区(soakingzone)。在加热炉10中,可以根据装入的钢坯S的初始温度及在取出时的最终温度而控制在装入区、预热区、加热区内的升温速度及滞留时间等。
在加热炉10加热到规定温度的钢坯S移动到粗轧机20和精轧机50,从而被轧制。轧制步骤由通过粗轧机20将钢坯S轧制成具有中厚度的粗轧过程和通过精轧机50将钢坯S轧制成具有为获得最终产品的厚度的精轧(精密轧制)过程构成。
粗轧机20和精轧机50可以通过以4段式配置的架子沿轧材的长度方向连续配置的方式设置。粗轧机20通常设有3个架子,从加热炉10取出的钢坯S以两次以上前进/后进的方式经过各个架子,以实现粗轧。并且,精轧机50通常设有7个架子,粗轧的钢坯S经过各个架子,以实现精轧。
架子以一对轧辊21、51和支承辊22、52上下层叠排列的4段式构成,位于中心的一对轧辊21、51可以是直接与轧材接触以使轧材移动的驱动辊,位于各个轧辊21、51的外侧的支承辊22、52可以是向轧辊21、51施加负荷,从而通过轧辊21、51实现轧材的轧制的用于施加负荷的被驱动辊。
另外,加热炉10的加热温度根据钢坯S的组成物含量可变。例如,根据铁素体不锈钢钢坯S的铬含量加热的温度会不同。另外,铁素体不锈钢根据铬含量可分成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和高铬铁素体不锈钢。更详细地,铬含量大于10重量%且小于18重量%的铁素体不锈钢称为低铬铁素体不锈钢,而铬含量大于或等于18重量%且小于或等于35重量%的铁素体不锈钢称为高铬铁素体不锈钢。
在通过对铁素体不锈钢钢坯S进行热轧来制作热轧钢板的过程中,当将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和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编制成一个单位时,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在加热炉10中需要低温加热,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在加热炉10中需要高温加热。
这是因为当在与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相同的低温条件下对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轧制时,发生轧辊和轧制材料之间的粘结现象,从而在辊子和轧制材料的表面上导致致命的表面缺陷。
作为通过一个热轧工艺对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和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热轧的方法,可以使用通过分成两个加热温度区域来从低温单位开始作业而转换为高温单位,或从高温单位开始作业而转换为低温单位进行作业的方法。举个例子,可以对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在大于或等于1000℃且小于1200℃的温度范围进行低温加热,而对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在大于或等于1200℃且小于1400℃的温度范围进行高温加热。优选地,可以对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在1100℃进行加热,而对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在1300℃进行加热。
但,如此在通过分为两个加热温度区域来对钢坯S进行加热并轧制时,在从高温单位过渡到低温单位或从低温单位过渡到高温单位的过程中,应通过投入中间轧材即温度转变材料来使温度逐渐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轧方法,能够在一个加热温度区域上加热钢坯S,且对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和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两者都进行热轧,因此,无需投入另外温度转变材料。但,为此,也需要防止在低温条件下对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轧制的状况下发生致命的粘结现象。
为了在低温条件下对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轧制并防止发生粘结现象,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轧方法包括油轧工艺。下面对油轧工艺进行说明。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油轧机60的侧视图。
参照图2,油轧机60可包括:供给单元,供给向精轧机50的轧辊喷射的轧制油;轧制油喷射单元,与所述供给单元连接,向所述轧辊喷射轧制油;及排出装置,设置在轧制油喷射单元,在轧材S3经过轧辊之后从轧制油喷射单元排出轧制油。
油轧机60在混合阀(未图示)混合从水泵(未图示)供给的水和从油泵(未图示)供给的轧制油,而通过设置在刮水器构件62的油轧头61的喷嘴来向轧辊51的表面喷射或涂布所述混合物。
轧制油喷射单元可包括:混合阀,混合水和油;轧制油道,与混合阀连接,使水和油即轧制油在混合的状态下流动;及油轧头61,连接于轧制油道,与轧辊51接近配置,使得向轧辊51喷射轧制油。
油轧头61设置在与轧辊51接触地设置的刮水器构件62,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喷射喷嘴来喷射轧制油。轧制油通过油轧头61被喷射且涂布在轧辊51的表面上,涂布的轧制油在轧制作业中减少轧材S3和轧辊51之间的摩擦力。由此,通过在轧制作业中减少轧材S3和轧辊5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降低轧制负荷,防止抗冲击性较差的轧辊51的表皮层的脱落现象即粘结现象。
排出装置可以被设置成当轧材S3经过轧辊51之后排出在轧制油道上剩下的轧制油。这是因为当在轧辊51留有轧制油时会妨碍后行的轧材S3的进入。另外,作为排出轧制油的方法可以使用能够改变轧制油的流路的流路转换阀。
即轧机通过排出装置的流路转换阀改变轧制油的流路,使得轧制油从轧制油道流到排出管,以防止向轧辊51喷射轧制油。可以通过防止在轧材S3经过轧辊51之后轧制油残留在轧辊51的表面来使后行的轧材S3容易进入。
但,在油轧工艺中会存在轧材S3的前端部和末端部中不可进行油轧的部分。在轧材S3插入在轧辊51之间时,轧辊51和轧材S3之间需要一定程度以上的摩擦力。在先行作业时涂布在轧辊51上的轧制油残留或轧材S3被插入之前轧制油涂布在轧辊51上的情况下,发生轧材S3不能插入在轧辊51之间而滑落(slip)的现象。
这些油轧固定问题主要出现在批量轧制。因在批量轧制中轧材一枚一枚地被插入到精轧机50,而每个轧材S3的前端部和末端部都出现品质问题。另外,与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相比,高铬铁素体不锈钢更常出现这些品质问题。对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精轧时线压较高,因此,为了克服这些高线压需要强润滑。但不仅对前端部和末端部而且对其附近无法进行强润滑,由此发生品质问题。
另外,油轧机60还可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可以根据轧材S3的铬含量而调节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即当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轧材S3被插入时,可以增加轧制油的喷射流量,而当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轧材S3被插入时,可以减少轧制油的喷射流量。
并且,控制部可以与排出装置连接而控制轧制油的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轧设备可以使用连轧方式。与对规定尺寸的钢坯S一枚一枚地依次进行轧制,使得在粗轧过程中的轧材S1和在精轧过程中的轧材S3由相同的单位构成的批量轧制方式不同,连轧方式是通过使用线圈盒30和接合机40来将多枚的轧材S2连续连接,使得形成连接轧材S3,然后对此进行连续精轧的方式。
图3为示出在进行粗轧工艺之后卷绕的线圈C1、C2进入精轧工艺的形状的附图。
设置在粗轧机20后面的线圈盒30将在粗轧机20被热轧的条(strip)状态的轧材S1卷绕成线圈状态而储存,且使所述线圈状轧材待机。最初储存于线圈盒30中的线圈从其前端部开始解开,经过接合机40之后,在精轧机50被精轧,使得生产具有所需厚度的热轧线圈。
此时,结束粗轧工艺的轧材S1的前端部位于线圈C1的中心部,而末端部位于线圈C1的外部。因此,进入精轧机50的轧材S2的前端部与结束粗轧工艺的轧材S1的末端部对应,而进入精轧机50的轧材S2的末端部与结束粗轧工艺的轧材S1的前端部对应。
根据连轧方式,在进入精轧机50之前,通过将从线圈C2解开的轧材S2连接来形成连接轧材S3,以进行连续精轧。
为此,在线圈盒30和精轧机50之间设有接合机40。接合机40连接相互不同的轧材(先行轧材和后行轧材)。例如,接合机40通过将在精轧机50已被轧制的先行轧材的末端和在线圈盒30解开的后行轧材的前端接合来实现连续精轧作业。此时,作为接合方式可以使用感应加热方式、利用激光的方式或钢变形剪切接合方式等。
如此在通过接合相互不同的轧材来实现连续热轧工艺时,能够提高生产速度,且能够大幅减少在轧材的前端部和末端部发生的轧制不良。
在不使用油轧工艺的情况下,连轧方式与批量轧制方式相比难以防止粘结现象。这是因为连轧方式的轧材温度通常低于批量轧制方式的轧材温度。
图4为示出在批量轧制时的轧制材料的温度和轧制负荷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5为示出在连轧时的轧制材料的温度和轧制负荷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如图4所示,轧制负荷与温度成反比的关系。随着时间的经过轧材的温度逐渐降低。温度越下降,轧制负荷越增加。由图4可知随着时间的经过因自然空冷而轧材的温度从T1降低到T2,与此相反,轧制负荷从F1增加到F2。
图4中l1是示出在不进行油轧时的轧制负荷的图表,而l2是示出在进行油轧时的轧制负荷的图表。参照图表l2,可知在进行油轧的过程中轧制负荷减少。轧制负荷越减少,粘结现象也越减少。
另外,由图表l2可知,在起始点a和结束点b没有出现轧制负荷的减少效果。这是因为油轧机60难以在轧材S3的前端部和末端部喷射轧制油。
另外,与不喷射轧制油本身的情况相同,可以通过防止油和轧制油混合来防止轧辊51滑落。举个例子,可以在结束轧制之前通过阻断油开关阀(未图示)来防止油和轧制油混合,免得轧制油残留在轧辊51上。
参照图5,对在连轧时的轧制负荷变化进行说明。图5的温度图表显示T2的温度为规定温度。因在卷绕成线圈之前的轧材S1的末端部成为在插入到精轧机50之前的轧材S3的前端部,由此轧制起始温度为T2。即图4中的T1可以是指在卷绕成线圈之前的轧材S1的前端部温度,而T2可以是指在卷绕成线圈之后的轧材S2的末端部温度。
另外,图5中轧材S1的温度转变为T2,这是因为在线圈C2解开,临近的轧材S2相互接合而插入到精轧机50的时间中,线圈C2中心部的温度从T1降低到T2。
图5中图表l3为示出在不进行油轧时的轧制负荷的图表,而图表l4为示出在进行油轧时的轧制负荷的图表。另外,由图表l4可知,在起始点a和结束点b没有出现轧制负荷的减少效果。这是因为油轧机60难以在轧材S3的前端部和末端部喷射轧制油。
由此可知,连轧与批量轧制相比,存在整体温度降低而轧制负荷增加的缺点,但也存在轧材的温度在长度方向一定,品质均匀的优点。另外,可知通过油轧能够克服在连轧时轧制负荷增加的缺点。关于油轧对轧制负荷减少的影响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示出根据油轧工艺的高铬钢轧制材料的轧制负荷减少率的图表。
图6中示出的图表的纵轴的轧制负荷减少率意味着与在不进行油轧时的轧材的轧制负荷相比减少的轧制负荷的比率。即若在不进行油轧时的轧材的轧制负荷为10(Ton)且在进行油轧时的轧材的轧制负荷为8(Ton),则轧制负荷减少率为20%。
并且,横轴的架子是在精轧机50的连续的架子中从轧材进入的架子开始按F1,F2,F3…的顺序表示的。
图6示出根据轧制油的喷射流量而轧制负荷减少率如何变化。以每个单位时间(分钟)喷射的轧制油的量(L)表示轧制油的喷射流量,而可以L/min(lpm或literperminute)为单位。但此时喷射轧制油的轧材S3的宽度为1285mm即1.285m。
因此,需要即使轧材S3的宽度变化也可以使用的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单位。为此,可以使用每个单位长度(m)及单位时间(min)喷射的轧制油的量(L),而以L/m*min(literpermeterminute)为单位。
轧制油的喷射流量越增加,轧制负荷减少率也越增加。图6中在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为100L/min(lpm)时,从F1架子到F3架子轧制负荷减少率从约7%逐渐增加到约15%。另外,在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为300L/min(lpm)时,从F1架子到F3架子轧制负荷减少率从约10%逐渐增加到约30%。
另外,由图6可知在从F1架子到F2架子进行作业的时间内轧制负荷大幅减少,而在F3架子之后轧制负荷减少率变小。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轧工艺的图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轧工艺,钢坯按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被提供。但低铬铁素体不锈钢(以下称为“低铬钢”)钢坯可被连续提供,而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以下称为“高铬钢”)钢坯也可被连续提供。即钢坯可以按低铬钢、低铬钢、高铬钢、高铬钢、低铬钢、低铬钢的顺序被提供,且可以连续配置上述枚数以上的相同钢种的铁素体不锈钢。
上面说明的钢坯单位是指可接合成一个连续轧材的单位。在经过粗轧机20而在线圈盒30中卷绕的钢坯在精轧机50被轧制之前,在接合机40多张的轧材接合成一个连续轧材,此时,低铬钢位于连续轧材的前方部和后方部,高铬钢位于连续轧材的中间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轧工艺,通过将连续轧材按如上的顺序构成来在一个工艺对低铬钢和高铬钢进行热轧,并进行油轧,从而能够防止在高铬钢发生的粘结现象。此时,要解决的问题是所需的油轧的喷射流量为多少。
为了确定在高铬钢不发生粘结的油轧喷射流量,进行了关于3个实验例的实验。作为铁素体不锈钢使用了409、430、441钢种,其中,409和430属于低铬钢,441属于高铬钢。另外,使用于实验的轧材S3的厚度为4.0mm且宽度为1285mm。
在实验例1通过78L/m*min的喷射流量对高铬钢进行油轧,在实验例2通过200L/m*min的喷射流量对高铬钢进行油轧,在实验例3通过234L/m*min的喷射流量对高铬钢进行油轧。
(实验例1)
(实验例2)
(实验例3)
由以上结果可知,在喷射到高铬钢的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为234L/m*min时,未发生粘结。
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热轧工艺设置成在对连续轧材中的高铬钢进行精轧的过程中进行油轧,且油轧的喷射流量等于或大于234L/m*min。
虽然图7中未示出,在高铬钢区域轧制油喷射流量保持大于或等于234L/m*min。并且,可知在连续轧材的前端部和末端部未喷射轧制油。并且,当轧制油的喷射流量急剧变化时,会发生轧材的表面品质问题。因此,可知当增加或减少轧制油的喷射流量时,逐渐增加或减少。
另外,在位于前方部的低铬钢区域,当对前端部不喷射轧制油,在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以规定的倾斜度增加之后,以规定的喷射流量喷射轧制油,在达到低铬钢和高铬钢的境界之前,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以规定的倾斜度增加,在低铬钢和高铬钢的境界保持234L/m*min的喷射流量。
与此相同,在位于后方部的低铬钢区域,一过了高铬钢和低铬钢的境界,234L/m*min的喷射流量以规定的倾斜度减少,然后以规定的喷射流量喷射轧制油,在达到末端部之前,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以规定的倾斜度减少,从而在末端部未喷射轧制油。
但,即使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不定,也逐渐进行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可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另外,对低铬钢以规定的喷射流量喷射的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可以小于或等于78L/m*min。可知在实验例中在对低铬钢不喷射轧制油的情况下也未发生粘结。但在对低铬钢以小于或等于78L/m*min的喷射流量喷射轧制油时,可以降低轧辊的磨损程度。
并且,对低铬钢喷射的轧制油的平均喷射流量可以小于或等于78L/m*min。图7中示出的低铬钢的喷射流量反复增加和维持(或减少和维持),但平均值可以等于或小于78L/m*min。
并且,对高铬钢喷射的轧制油的平均喷射流量比对低铬钢喷射的轧制油的平均喷射流量大3倍以上。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轧工艺的图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轧工艺,在从位于前方部的低铬钢转换成高铬钢时,在达到低铬钢和高铬钢的境界之前,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已达到234L/m*min,且具有一定的喷射流量。与此相同,在从高铬钢转换成低铬钢时,在经过低铬钢和高铬钢的境界之后,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减少到234L/m*min以下。
因此,当在低铬钢和高铬钢的境界调节喷射流量时,若传感器错误地检测其境界,也可以防止对高铬钢以小于234L/m*min的喷射流量喷射轧制油的情况。
图9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热轧工艺的图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热轧工艺,在低铬钢区域,轧制油喷射流量没有一定的区域而以规定的倾斜度增加或减少。即对连续轧材的前端部未喷射轧制油,轧制油喷射流量逐渐增加,从而在低铬钢和高铬钢的境界轧制油喷射流量达到234L/m*min,在高铬钢和低铬钢的境界逐渐减少,在达到末端部之前停止喷射轧制油。
本发明参考附图中示出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仅仅是作为例示,只要是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理解通过这些来进行多种变形及均等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真正的保护范围应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Claims (15)

1.一种热轧设备,其包括:
粗轧机,对从加热炉取出的钢坯进行粗轧;
线圈盒,将从所述粗轧机取出的轧材卷绕,以线圈状储存;
接合机,连续接合通过解开所述线圈而成的轧材,并通过接合先行的轧材的末端部和后行的轧材的前端部来形成连续轧材;
精轧机,对所述连续轧材进行精轧;及
油轧机,在进行所述精轧时向所述连续轧材排出轧制油,
其中,所述油轧机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轧材的铬含量而调节所述轧制油的喷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设备,其中,所述油轧机包括:
供给单元,供给向所述精轧机的轧辊喷射的轧制油;
轧制油喷射单元,与所述供给单元连接,向所述轧辊喷射所述轧制油;及
排出装置,设置在所述轧制油喷射单元,在所述轧材经过所述轧辊之后从所述轧制油喷射单元排出所述轧制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设备,其中,所述油轧机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排出装置连接,控制所述轧制油的排出。
4.一种热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加热炉取出加热的钢坯,并对所述钢坯进行粗轧;
卷绕粗轧的所述轧材,以线圈状储存;
接合通过解开所述线圈而成的先行的轧材的末端部和后行的轧材的前端部,以形成连续轧材;及
在对接合的所述连续轧材进行精轧的过程中进行油轧,并根据所述轧材的铬含量而调节轧制油的喷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所述轧材为铁素体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所述轧材包括铬含量大于18重量%且小于或等于35重量%的高铬铁素体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所述轧材包括铬含量大于10重量%且小于18重量%的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和铬含量大于或等于18重量%且小于或等于35重量%的高铬铁素体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在对所述连续轧材中的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精轧的过程中进行所述油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在接合成所述连续轧材之前的轧材按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被提供,而且,在对所述连续轧材中的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精轧的过程中进行所述油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在对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过程中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大于或等于234L/m*min。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在对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过程中轧制油的平均喷射流量小于或等于78L/m*min,而且,在对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全过程中轧制油的喷射流量大于或等于234L/m*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在接合成所述连续轧材之前的轧材按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被提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在从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变成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接合部的前方,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从小于或等于78L/m*min逐渐增加到大于或等于234L/m*min。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在从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变成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接合部的后方,轧制油的喷射流量从大于或等于234L/m*min逐渐减少到小于或等于78L/m*min。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轧方法,其中,在接合成所述连续轧材之前的轧材按低铬铁素体不锈钢、高铬铁素体不锈钢、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被提供,在从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变成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接合部的前方,轧制油的喷射流量逐渐增加,在从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变成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的接合部的后方,轧制油的喷射流量逐渐减少,在对所述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过程中的轧制油的最少喷射流量设置成比对所述低铬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油轧的过程中的轧制油的平均喷射流量大3倍以上。
CN201510718079.6A 2014-10-30 2015-10-29 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62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48863 2014-10-30
KR1020140148863A KR101592470B1 (ko) 2014-10-30 2014-10-30 열간압연장치 및 열간압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2432A true CN105562432A (zh) 2016-05-11
CN105562432B CN105562432B (zh) 2017-10-17

Family

ID=5535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1807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62432B (zh) 2014-10-30 2015-10-29 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92470B1 (zh)
CN (1) CN1055624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0740A (zh) * 2017-12-28 2018-06-15 滁州宝岛特种冷轧带钢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带钢板卷生产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00157B1 (ko) * 2018-09-28 2021-01-0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압연설비 및 이를 이용한 압연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8980A1 (fr) * 1979-11-13 1981-05-20 UNION SIDERURGIQUE DU NORD ET DE L'EST DE LA FRANCE par abréviation "USINOR" Cylindre de laminoir bimétallique pour train à bande à chaud
JPH09300003A (ja) * 1996-05-15 1997-11-25 Nkk Corp 熱延鋼帯の圧延方法
JPH10263608A (ja) * 1997-03-24 1998-10-06 Nippon Steel Corp 熱間連続圧延のための鋼材接合方法
JP2000351014A (ja) * 1999-06-08 2000-12-19 Kawasaki Steel Corp 薄スケールCr含有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02143917A (ja) * 2001-08-30 2002-05-21 Nkk Corp 熱延鋼帯の圧延方法
KR20090070116A (ko) * 2007-12-26 2009-07-0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열간압연기의 유압연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5016B2 (ja) * 1995-03-22 2003-09-08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ステンレス鋼の熱間圧延法
KR101128940B1 (ko) * 2004-12-28 2012-03-2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연속 열간압연 공정의 접합부 검출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28980A1 (fr) * 1979-11-13 1981-05-20 UNION SIDERURGIQUE DU NORD ET DE L'EST DE LA FRANCE par abréviation "USINOR" Cylindre de laminoir bimétallique pour train à bande à chaud
JPH09300003A (ja) * 1996-05-15 1997-11-25 Nkk Corp 熱延鋼帯の圧延方法
JPH10263608A (ja) * 1997-03-24 1998-10-06 Nippon Steel Corp 熱間連続圧延のための鋼材接合方法
JP2000351014A (ja) * 1999-06-08 2000-12-19 Kawasaki Steel Corp 薄スケールCr含有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02143917A (ja) * 2001-08-30 2002-05-21 Nkk Corp 熱延鋼帯の圧延方法
KR20090070116A (ko) * 2007-12-26 2009-07-0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열간압연기의 유압연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0740A (zh) * 2017-12-28 2018-06-15 滁州宝岛特种冷轧带钢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带钢板卷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2432B (zh) 2017-10-17
KR101592470B1 (ko) 2016-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38159B2 (ja) 熱延鋼板の冷却方法
RU2526644C2 (ru) Способ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и стальных полос и стан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и
US8444909B2 (en) Hot-strip cooling device
WO2006054777A1 (ja) 冷間圧延における潤滑油供給方法
CN102834191B (zh) 热轧钢板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5305829B2 (ja) 線材の圧延方法
US360547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ot rolling ferrous metal workpieces
CN105562432A (zh) 热轧设备及热轧方法
DE102006001195A1 (de) Verfahren zum Gieß-Walzen mit erhöhter Gießgeschwindigkeit und daran anschließendem Warmwalzen von relativ dünnen Metall-,insbesondere Stahlwerkstoff-Strängen,und Gieß-Walz-Einrichtung
CN105339101A (zh) 用于热金属辊轧中的定向润滑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CN105234172A (zh) 一种消除冷轧薄板表面色差的生产方法
JP2002178004A (ja) 熱延鋼帯の熱間圧延設備および圧延方法
JP2000351002A (ja) 熱延鋼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仕上タンデム圧延機
JP5609407B2 (ja) 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KR101776789B1 (ko) 열간압연장치
JP3911952B2 (ja) 極低炭素熱延鋼帯の製造方法
JP5440288B2 (ja) タンデム仕上圧延機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並びに、熱延鋼板の製造装置及び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JP4581787B2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潤滑剤供給方法
CN1898038B (zh) 用于润滑轧制品的方法
JP3578072B2 (ja) 温間圧延におけるクーラントの供給方法
KR100778680B1 (ko) 열간압연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6142339A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潤滑剤供給方法
KR20190077827A (ko) 유압연장치
JPH10216827A (ja) 熱間圧延鋼板の制御冷却方法
CN109070162B (zh) 用于对轧件进行轧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