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8203A -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8203A
CN105558203A CN201610037270.9A CN201610037270A CN105558203A CN 105558203 A CN105558203 A CN 105558203A CN 201610037270 A CN201610037270 A CN 201610037270A CN 105558203 A CN105558203 A CN 105558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aragus
tea
chinese medicine
tealeaves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72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洪军
马强
王雪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372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8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8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8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该发明具有降血压、抗氧化、生津止渴、活血化瘀、提神醒目等功效。本发明优势在于:一是本发明所用的中药浸提液A液是通过“二次超声波配合乙醇浸提法”工艺制备的,中药浸提液B液是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工艺制备,通过以上两种工艺有效保留了中药材的有效活性成分;二是通过芦笋硒多糖的配合添加,增强了本发明降血压的功效;三是以常见茶叶作为载体,通过“中药浸提液二步腌制法”使茶叶吸收原料的有效活性成分,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使本发明成为一种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群体的保健饮品(产品禁忌:孕妇禁用),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饮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于延缓衰老,具备养生保健功能。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芦笋又名露笋、龙须菜、石刁柏,以嫩茎供食,营养丰富,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制成罐头,是一种高档蔬菜。它含有丰富的多糖、维生素、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天门冬酰胺和天门冬氨酸、云香甙、叶酸、核酸等物质,经常食用芦笋对高血脂、高血压、膀胱炎、糖尿病、白血病有一定疗效,并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被称为抗癌的保健蔬菜。芦笋多糖是芦笋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芦笋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芦笋硒多糖是硒元素与芦笋多糖螯合形成的化合物,硒多糖集多糖和无机硒的多种活性于一体,更有利于被机体吸收利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免疫功能、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补硒剂。
本发明以常见茶叶为载体,通过中药材制备的浸提液和芦笋硒多糖,经过二步腌制法制备成可用于降血压的保健茶饮品,可作为日常高血压患者常备的健康保健饮品,在部分患者中进行了验证,证明该发明具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中草药有葛根、夏枯草、天麻、杜仲、山楂、桑寄生,功效分别简介如下:
葛根:味甘、辛,性平,归脾、胃、肺、膀胱经。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常用以治疗中风偏瘫、手足不遂、口眼波斜、肢体麻木、筋骨疼痛、风湿关节炎、用脑过度、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头晕、四肢拘挛、降血脂、降血压、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等病症。具有助阳气、壮身延年、长阴肥健、补五劳七伤、通脉开窍等作用;
杜仲:《本经》中记载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药性论》中记载主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玉楸药解》中记载主治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山楂:《唐本草》中记载:汁服用止水痢;《本草纲目》记:山楂化饮食,消肉滞等。凡脾胃虚弱,食物不消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膳后嚼两三枚绝佳。中医认为,山楂更具有生津止渴,活血化瘀等功能;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
发明内容
为改进现有保健茶生产工艺技术,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以常见茶叶为主要载体,以中药浸提液A液、中药浸提液B液、芦笋硒多糖为核心添加成分的降血压保健茶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选用的中药材按重量份配伍比例为:葛根10~12份、夏枯草6~8份、天麻5~8份、杜仲5~8份、山楂12~16份、桑寄生12~16份。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中药浸提液A液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选取无霉变、无腐烂的中药材,剔除杂质,按照葛根10~12份、夏枯草6~8份、天麻5~8份的配伍比例混合,于40℃~50℃烘箱中干燥3~5h,取出冷却并粉碎过40目筛,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加入1.5~2倍重量份、温度40℃~50℃的纯净水,在功率为30~36W的超声波作用下提取2~3h得到中药提取液,提取完毕用旋转蒸发仪将中药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静置2~3h,初步过滤,得到中药过滤液A液;
(2)向中药过滤液A液中加入2~3倍重量份的70%乙醇,在70℃~80℃恒温水浴、功率30~36W的超声波作用下分三次回流提取,每次提取20min~30min,得到滤液A,用离心法将滤液A在3600~4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5min~20min除去残渣,然后将残渣回收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通过以上步骤再提取一次,浓缩回收乙醇,合并滤液,得到中药浸提液A液。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中药浸提液B液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选取无霉变、无腐烂的中药材,剔除杂质,按照杜仲5~8份、山楂12~16份、桑寄生12~16份的配伍比例混合,于50℃~60℃烘箱中干燥2~3h,取出冷却并粉碎过60目筛,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加入2~3倍重量份的纯净水,在超声波作用下用酶提取2~4h;提取温度控制在40℃~60℃,提取完毕过滤,滤渣再重复提取三次之后合并滤液,浓缩至合并滤液原体积的1/3~1/2即得中药浸提液B液。上述酶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的混合物:①纤维素酶、②木瓜蛋白酶、③果胶酶;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中药浸提液A液是通过“二次超声波配合乙醇浸提法”工艺制备的,中药浸提液B液是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工艺制备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核心添加成分芦笋硒多糖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选取干净、新鲜、无明显褐变的芦笋老茎,剔除腐烂的老茎及杂质,用自来水洗尽污物等杂物,以减少锈点和斑点的产生,用榨汁机榨汁后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渣烘干后粉碎即得芦笋老茎粉末,向干燥的芦笋老茎粉末中加入8~10倍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回流2次,每次2~3h,蒸馏去除乙醇,芦笋残渣风干备用;
(2)取芦笋残渣,加入18~20倍重量份纯净水,在沸水浴中回流浸提2~3h,抽滤,收集滤液,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取浓缩液,加入95%乙醇,使乙醇最终体积达到75%~80%,静置18h~24h,3600~4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20min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低温冷冻干燥,即得芦笋粗多糖;
(3)取芦笋粗多糖,加入2~3倍重量份0.5%HNO3溶液,沸水浴中加热使其溶解,得到芦笋多糖溶液,按照1:1的重量比加入亚硒酸钠并搅拌,充分反应4~6h,冷却过滤,3600~4000r/min条件下离心去除沉淀,溶液用流水透析处理;取少量透析液加入抗坏血酸检测亚硒酸钠的残留,无血红色时停止透析,溶液经过浓缩、低温冷冻干燥、粉碎,即得芦笋硒多糖。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向中药浸提液A液中按重量百分数加入28%~35%茶叶制备成中药茶叶混合物,将中药茶叶混合物转移至压力锅中,在压力锅内部达到105℃~110℃和100KPa~120KPa之后处理20min~30min,将茶叶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快速腌制;
(2)腌制完成后降温降压并取出茶叶,沥干附着在茶叶表面的中药浸提液A液,40℃~50℃烘箱烘干3~4h即得中药茶;
(3)向常温反应罐中加入中药浸提液B液,并按照中药浸提液B液的重量百分数加入18%~32%中药茶、8%~15%芦笋硒多糖、6%~10%蜂蜜,密封反应罐,抽真空,腌制2~3天,腌制完成将茶叶取出并置于40℃~50℃烘箱中保温干燥3~5h,之后经过灭菌包装,即得芦笋保健茶成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上所述茶叶为铁观音、龙井、毛尖、普洱茶、碧螺春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该发明具有降血压、抗氧化、生津止渴、活血化瘀、提神醒目等功效。本发明优势在于:一是本发明所用的中药浸提液A液是通过“二次超声波配合乙醇浸提法”工艺制备的,中药浸提液B液是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工艺制备,通过以上两种工艺有效保留了中药材的有效活性成分;二是通过芦笋硒多糖的配合添加,增强了本发明降血压的功效;三是以常见茶叶作为载体,通过“中药浸提液二步腌制法”使茶叶吸收原料的有效活性成分,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使本发明成为一种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群体的保健饮品(产品禁忌:孕妇禁用),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无霉变、无腐烂的中药材,剔除杂质,按照葛根10份、夏枯草6份、天麻5份的配伍比例混合,于40℃烘箱中干燥5h,取出冷却并粉碎过40目筛,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加入1.5倍重量份、温度50℃的纯净水,在功率为36W的超声波作用下提取3h得到中药提取液,提取完毕用旋转蒸发仪将中药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静置3h,初步过滤,得到中药过滤液A液;
(2)向中药过滤液A液中加入3倍重量份的70%乙醇,在80℃恒温水浴、功率36W的超声波作用下分三次回流提取,每次提取30min,得到滤液A,用离心法将滤液A在36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5min除去残渣,然后将残渣回收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通过以上步骤再提取一次,浓缩回收乙醇,合并滤液,得到中药浸提液A液;
(3)选取无霉变、无腐烂的中药材,剔除杂质,按照杜仲5份、山楂12份、桑寄生16份的配伍比例混合,于60℃烘箱中干燥3h,取出冷却并粉碎过60目筛,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加入3倍重量份的纯净水,在超声波作用下用酶提取4h;提取温度控制在60℃,提取完毕过滤,滤渣再重复提取三次之后合并滤液,浓缩至合并滤液原体积的1/2即得中药浸提液B液;
(4)选取干净、新鲜、无明显褐变的芦笋老茎,剔除腐烂的老茎及杂质,用自来水洗尽污物等杂物,以减少锈点和斑点的产生,用榨汁机榨汁后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渣烘干后粉碎即得芦笋老茎粉末,向干燥的芦笋老茎粉末中加入10倍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回流2次,每次3h,蒸馏去除乙醇,芦笋残渣风干备用;
(5)取芦笋残渣,加入18倍重量份纯净水,在沸水浴中回流浸提2h,抽滤,收集滤液,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原体积的1/2,取浓缩液,加入95%乙醇,使乙醇最终体积达到80%,静置18h,4000r/min条件下离心20min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低温冷冻干燥,即得芦笋粗多糖;
(6)取芦笋粗多糖,加入3倍重量份0.5%HNO3溶液,沸水浴中加热使其溶解,得到芦笋多糖溶液,按照1:1的重量比加入亚硒酸钠并搅拌,充分反应6h,冷却过滤,4000r/min条件下离心去除沉淀,溶液用流水透析处理。取少量透析液加入抗坏血酸检测亚硒酸钠的残留,无血红色时停止透析,溶液经过浓缩、低温冷冻干燥、粉碎,即得芦笋硒多糖;
(7)向中药浸提液A液中按重量百分数加入35%茶叶制备成中药茶叶混合物,将中药茶叶混合物转移至压力锅中,在压力锅内部达到110℃和120KPa之后处理30min,将茶叶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快速腌制;
(8)腌制完成后降温降压并取出茶叶,沥干附着在茶叶表面的中药浸提液A液,50℃烘箱烘干4h即得中药茶;
(9)向常温反应罐中加入中药浸提液B液,并按照中药浸提液B液的重量百分数加入18%中药茶、8%芦笋硒多糖、6%蜂蜜,密封反应罐,抽真空,腌制2天,腌制完成将茶叶取出并置于40℃烘箱中保温干燥3h,之后经过灭菌包装,即得芦笋保健茶成品;
步骤(3)所述的酶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的混合物:①纤维素酶、②木瓜蛋白酶、③果胶酶;
步骤(7)所述的茶叶为铁观音、龙井、毛尖、普洱茶、碧螺春中的一种。
实施例2: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无霉变、无腐烂的中药材,剔除杂质,按照葛根12份、夏枯草8份、天麻8份的配伍比例混合,于50℃烘箱中干燥5h,取出冷却并粉碎过40目筛,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加入2倍重量份、温度50℃的纯净水,在功率为36W的超声波作用下提取3h得到中药提取液,提取完毕用旋转蒸发仪将中药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静置3h,初步过滤,得到中药过滤液A液;
(2)向中药过滤液A液中加入3倍重量份的70%乙醇,在80℃恒温水浴、功率36W的超声波作用下分三次回流提取,每次提取30min,得到滤液A,用离心法将滤液A在4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20min除去残渣,然后将残渣回收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通过以上步骤再提取一次,浓缩回收乙醇,合并滤液,得到中药浸提液A液;
(3)选取无霉变、无腐烂的中药材,剔除杂质,按照杜仲8份、山楂16份、桑寄生16份的配伍比例混合,于60℃烘箱中干燥3h,取出冷却并粉碎过60目筛,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加入2倍重量份的纯净水,在超声波作用下用酶提取4h;提取温度控制在40℃,提取完毕过滤,滤渣再重复提取三次之后合并滤液,浓缩至合并滤液原体积的1/2即得中药浸提液B液;
(4)选取干净、新鲜、无明显褐变的芦笋老茎,剔除腐烂的老茎及杂质,用自来水洗尽污物等杂物,以减少锈点和斑点的产生,用榨汁机榨汁后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渣烘干后粉碎即得芦笋老茎粉末,向干燥的芦笋老茎粉末中加入8倍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回流2次,每次2h,蒸馏去除乙醇,芦笋残渣风干备用;
(5)取芦笋残渣,加入18倍重量份纯净水,在沸水浴中回流浸提3h,抽滤,收集滤液,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原体积的1/2,取浓缩液,加入95%乙醇,使乙醇最终体积达到80%,静置24h,4000r/min条件下离心20min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低温冷冻干燥,即得芦笋粗多糖;
(6)取芦笋粗多糖,加入3倍重量份0.5%HNO3溶液,沸水浴中加热使其溶解,得到芦笋多糖溶液,按照1:1的重量比加入亚硒酸钠并搅拌,充分反应6h,冷却过滤,4000r/min条件下离心去除沉淀,溶液用流水透析处理。取少量透析液加入抗坏血酸检测亚硒酸钠的残留,无血红色时停止透析,溶液经过浓缩、低温冷冻干燥、粉碎,即得芦笋硒多糖;
(7)向中药浸提液A液中按重量百分数加入35%茶叶制备成中药茶叶混合物,将中药茶叶混合物转移至压力锅中,在压力锅内部达到110℃和120KPa之后处理30min,将茶叶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快速腌制;
(8)腌制完成后降温降压并取出茶叶,沥干附着在茶叶表面的中药浸提液A液,50℃烘箱烘干4h即得中药茶;
(9)向常温反应罐中加入中药浸提液B液,并按照中药浸提液B液的重量百分数加入32%中药茶、15%芦笋硒多糖、8%蜂蜜,密封反应罐,抽真空,腌制3天,腌制完成将茶叶取出并置于50℃烘箱中保温干燥4h,之后经过灭菌包装,即得芦笋保健茶成品;
步骤(3)所述的酶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的混合物:①纤维素酶、②木瓜蛋白酶、③果胶酶;
步骤(7)所述的茶叶为铁观音、龙井、毛尖、普洱茶、碧螺春中的一种。
实验例:
通过以下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降血压的有益效果。
1、实验对象: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某健康保健机构体检检测出的40位高血压患者(家族遗传高血压患者排除在外,不作为实验对象)作为受试者,其中男性27位,女性13位,年龄28岁~35岁,共同特点是日常缺乏锻炼,工作压力大,常焦虑不安和紧张,肥胖,睡眠不足,饮食摄入的钠盐过多。
2、实验方法:
将40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人和对照组20人,实验组取实施例1中制成的降血压保健茶30g,兑80℃热水泡10分钟后饮用,每日两次,连续饮用,对照组不饮用该保健茶。分别于实验30天和60天之后对患者血压数值进行检测并做分析。
3、效果检测:
对40位受试者平静状态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表1实验30天后受试者实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水平
表2实验60天后受试者实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水平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在60天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实验前后自身比较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显示,实验对象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实验前后自身比较,实验前收缩压平均值171mmHg,实验后收缩压平均值136mmHg,下降20.48%;实验前舒张压平均值106mmHg,实验后舒张压平均值87mmHg,下降17.92%。
实验组20例受试对象中,总有效数为13例,总有效率达到65.0%,并且受试对象血液学、肝、肾、脾、肺功能等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情况,表明该发明降血压保健茶对人体具有良好的降血压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被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对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无霉变、无腐烂的中药材,剔除杂质,按照葛根10~12份、夏枯草6~8份、天麻5~8份的配伍比例混合,于40℃~50℃烘箱中干燥3~5h,取出冷却并粉碎过40目筛,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加入1.5~2倍重量份、温度40℃~50℃的纯净水,在功率为30~36W的超声波作用下提取2~3h得到中药提取液,提取完毕用旋转蒸发仪将中药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静置2~3h,初步过滤,得到中药过滤液A液;
(2)向中药过滤液A液中加入2~3倍重量份的70%乙醇,在70℃~80℃恒温水浴、功率30~36W的超声波作用下分三次回流提取,每次提取20min~30min,得到滤液A,用离心法将滤液A在3600~4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5min~20min除去残渣,然后将残渣回收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并通过以上步骤再提取一次,浓缩回收乙醇,合并滤液,得到中药浸提液A液;
(3)选取无霉变、无腐烂的中药材,剔除杂质,按照杜仲5~8份、山楂12~16份、桑寄生12~16份的配伍比例混合,于50℃~60℃烘箱中干燥2~3h,取出冷却并粉碎过60目筛,转移至反应容器中,加入2~3倍重量份的纯净水,在超声波作用下用酶提取2~4h;提取温度控制在40℃~60℃,提取完毕过滤,滤渣再重复提取三次之后合并滤液,浓缩至合并滤液原体积的1/3~1/2即得中药浸提液B液;
(4)选取干净、新鲜、无明显褐变的芦笋老茎,剔除腐烂的老茎及杂质,用自来水洗尽污物等杂物,以减少锈点和斑点的产生,用榨汁机榨汁后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渣烘干后粉碎即得芦笋老茎粉末,向干燥的芦笋老茎粉末中加入8~10倍重量份的70%乙醇浸提回流2次,每次2~3h,蒸馏去除乙醇,芦笋残渣风干备用;
(5)取芦笋残渣,加入18~20倍重量份纯净水,在沸水浴中回流浸提2~3h,抽滤,收集滤液,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取浓缩液,加入95%乙醇,使乙醇最终体积达到75%~80%,静置18h~24h,3600~4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20min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低温冷冻干燥,即得芦笋粗多糖;
(6)取芦笋粗多糖,加入2~3倍重量份0.5%HNO3溶液,沸水浴中加热使其溶解,得到芦笋多糖溶液,按照1:1的重量比加入亚硒酸钠并搅拌,充分反应4~6h,冷却过滤,3600~4000r/min条件下离心去除沉淀,溶液用流水透析处理;取少量透析液加入抗坏血酸检测亚硒酸钠的残留,无血红色时停止透析,溶液经过浓缩、低温冷冻干燥、粉碎,即得芦笋硒多糖;
(7)向中药浸提液A液中按重量百分数加入28%~35%茶叶制备成中药茶叶混合物,将中药茶叶混合物转移至压力锅中,在压力锅内部达到105℃~110℃和100KPa~120KPa之后处理20min~30min,将茶叶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快速腌制;
(8)腌制完成后降温降压并取出茶叶,沥干附着在茶叶表面的中药浸提液A液,40℃~50℃烘箱烘干3~4h即得中药茶;
(9)向常温反应罐中加入中药浸提液B液,并按照中药浸提液B液的重量百分数加入18%~32%中药茶、8%~15%芦笋硒多糖、6%~10%蜂蜜,密封反应罐,抽真空,腌制2~3天,腌制完成将茶叶取出并置于40℃~50℃烘箱中保温干燥3~5h,之后经过灭菌包装,即得芦笋保健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的混合物:①纤维素酶、②木瓜蛋白酶、③果胶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为铁观音、龙井、毛尖、普洱茶、碧螺春中的一种。
CN201610037270.9A 2016-01-21 2016-01-21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5558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7270.9A CN105558203A (zh) 2016-01-21 2016-01-21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7270.9A CN105558203A (zh) 2016-01-21 2016-01-21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8203A true CN105558203A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69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7270.9A Pending CN105558203A (zh) 2016-01-21 2016-01-21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820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9742A (zh) * 2016-08-28 2017-02-01 余芳 椿白皮芦笋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198000A (zh) * 2017-06-19 2017-09-26 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压凉茶的制备方法
CN107307155A (zh) * 2017-08-23 2017-11-03 宁波甬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血调经中草药养生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8072A (zh) * 2017-08-23 2017-11-17 宁波甬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草药美容养颜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7680A (zh) * 2017-10-20 2018-01-30 刘青亚 一种菊花茶袋泡茶的生产方法
CN108392552A (zh) * 2018-05-09 2018-08-14 张骊 一种降血压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3312A (zh) * 2018-05-25 2018-10-26 广东日可威富硒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营养调和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991A (zh) * 2007-09-07 2008-02-20 赵松 高血压预防保健袋泡饮品
CN102048655A (zh) * 2010-12-27 2011-05-1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利用芦笋下脚料提取芦笋多糖的方法及芦笋多糖的应用
CN102850465A (zh) * 2012-10-11 2013-01-02 哈尔滨商业大学 羊栖菜硒多糖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4991A (zh) * 2007-09-07 2008-02-20 赵松 高血压预防保健袋泡饮品
CN102048655A (zh) * 2010-12-27 2011-05-1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利用芦笋下脚料提取芦笋多糖的方法及芦笋多糖的应用
CN102850465A (zh) * 2012-10-11 2013-01-02 哈尔滨商业大学 羊栖菜硒多糖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9742A (zh) * 2016-08-28 2017-02-01 余芳 椿白皮芦笋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7198000A (zh) * 2017-06-19 2017-09-26 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血压凉茶的制备方法
CN107307155A (zh) * 2017-08-23 2017-11-03 宁波甬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血调经中草药养生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8072A (zh) * 2017-08-23 2017-11-17 宁波甬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草药美容养颜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7680A (zh) * 2017-10-20 2018-01-30 刘青亚 一种菊花茶袋泡茶的生产方法
CN108392552A (zh) * 2018-05-09 2018-08-14 张骊 一种降血压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3312A (zh) * 2018-05-25 2018-10-26 广东日可威富硒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营养调和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8203A (zh) 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2697047B (zh) 一种枸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5265672B (zh) 一种核桃分心木茶的生产方法
CN106689933A (zh) 一种富含天然成分提取物的解酒护肝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6656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养颜美容、滋润女性肾功能的膏滋
CN106987512A (zh) 一种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6133B (zh) 营养健康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1961A (zh) 一种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2397A (zh) 一种具有降血脂和降血压功效的食用调和油
CN105746772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红薯叶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CN104306906A (zh) 一种针对肥胖人群的荷叶减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4395A (zh) 强力抗疲劳sod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6112A (zh) 一种补肾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39006A (zh) 一种降血脂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3750425B (zh) 一种高丽红参罗汉果汤的制备方法
CN106344737A (zh) 降脂减肥泡脚中药配方
CN112825938A (zh) 一种红茶姜糖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99600A (zh) 一种固本培元的膏滋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6835A (zh) 一种利用人参制作具有保健功能蜜枣的加工方法
CN105597012A (zh) 一种健脾和胃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7515A (zh) 一种陈皮养生黄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362926A (zh) 一种清肝明目山楂菊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8185412A (zh) 一种辅助降血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07810A (zh) 一种五红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9602A (zh) 一种高丽红参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