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9097A - 带尾门的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带尾门的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9097A
CN105539097A CN201510673309.1A CN201510673309A CN105539097A CN 105539097 A CN105539097 A CN 105539097A CN 201510673309 A CN201510673309 A CN 201510673309A CN 105539097 A CN105539097 A CN 105539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vehicle
tail
vehicle fram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33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友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39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9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尾门因碰撞载荷发生变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变形的尾门与闩锁装置发生干涉。带尾门的车身构造(10)具有:对后部开口进行开闭(13)的尾门(15);设在尾门(15)上的闩眼(19);和与闩眼(19)卡合的闩锁装置(18)。另外,在车辆(11)的后部(11a)具有闭合截面状的后下车架(47),其形成后下缘部(16)且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而且,后下车架(47)的车架后端部(47b)设在尾门(15)的车辆前方,在闩锁装置(18)与后下车架(47)的车架后端部(47b)相比设在车辆前方。

Description

带尾门的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具有对车辆的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并具有将尾门保持在关闭位置的闩锁装置及闩眼。
背景技术
在带尾门的车身构造中,具有如下结构:在车辆的后部设有对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在尾门的下部设有闩锁装置,在车辆的后部设有闩眼。在尾门关闭的状态下,闩锁装置与闩眼卡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在带侧门的车身构造中,具有如下结构:在车辆侧设有闩锁装置,在车门侧设有闩眼。在车门关闭的状态下,闩锁装置与闩眼卡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3992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6990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中考虑到由于闩锁装置设在尾门的下部,所以闩锁装置会因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载荷而损坏。
尤其,在车辆的后部中,后部开口的下缘部配置得比后保险杠低,尾门的下部配置在后保险杠的位置的情况下,担心从车辆后方碰撞的车辆的前保险杠和闩锁装置的位置成为相同的高度。
作为抑制基于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载荷造成的闩锁装置损坏的方法,考虑到如专利文献2的带侧门的车身构造那样地,在车辆侧设置闩锁装置,在车门侧设置闩眼。
但是,即使在车辆侧设置闩锁装置,在尾门因碰撞载荷发生变形的情况下,担心变形的尾门也会与闩锁装置发生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在尾门因碰撞载荷变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变形的尾门与闩锁装置发生干涉。
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在车辆的后部的后部开口;对该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设在所述尾门上的闩眼;和设在所述车辆上且与所述闩眼卡合的闩锁装置,在所述车辆的后部具有闭合截面状的后下车架,其形成所述后部开口的下缘部且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所述后下车架的后端部设在所述尾门的车辆前方,并且从车辆后方观察而与所述尾门重叠,所述闩锁装置与所述后下车架的后端部相比设在车辆前方。
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所述闩锁装置安装在所述后下车架的上表面。
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后下车架上安装有分体的托架,所述托架设在所述闩锁装置的上方。
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具有覆盖所述闩锁装置的踏板装饰件,所述踏板装饰件覆盖所述托架。
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踏板装饰件的前表面设有维护保养所述闩锁装置的维修开口,所述维修开口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闩锁装置相对。
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具有:与所述后部开口连通的副车门开口;和对该副车门开口进行开闭的副车门,所述副车门设在从车辆后方观察而与所述闩锁装置重叠的位置。
技术方案7的特征在于,所述副车门从车辆后方与所述后下车架的后端部重合。
技术方案8的特征在于,所述后下车架使外面板和内面板的各凸缘接合而形成为闭合截面,在所述后下车架的后端部中,所述外面板的凸缘及所述内面板的凸缘的接合凸缘沿车辆前后方向鼓出。
技术方案9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闩锁装置中,设有供所述闩眼插入的闩眼插入孔,所述闩眼插入孔的车宽方向两侧紧固在所述后下车架上。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车辆的后部具有闭合截面状的后下车架,将后下车架的后端部设在尾门的车辆前方。而且,将闩锁装置与后下车架的后端部相比设在车辆前方。
因此,在尾门因碰撞载荷而向车辆前方侧变形的情况下,变形的尾门会与后下车架的后端部抵接。由此,能够抑制变形的尾门侵入至闩锁装置侧,能够防止尾门与闩锁装置发生干涉。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将闩锁装置安装在后下车架的上表面。后下车架形成为闭合截面状,是刚性高的部件。通过将闩锁装置安装在刚性高的后下车架的上表面,能够利用后下车架牢固地支承闩锁装置,能够提高所谓的闩锁装置的支承刚性。
而且,通过将闩锁装置安装在后下车架的上表面,在尾门的闩眼与闩锁装置卡合时,能够使闩眼向后下车架的上方分离。
由此,由于闩眼不与后下车架发生干涉,能够提高决定闩眼、即闩锁装置的安装位置时的自由度。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在后下车架上安装分体的托架,将托架设在闩锁装置的上方。即,能够将闩锁装置配置在托架的下方。由此,乘员从后部开口乘降时或从后部开口装卸行李时,能够防止乘员或行李与闩锁装置触碰。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具有覆盖闩锁装置的踏板装饰件。通过利用踏板装饰件覆盖闩锁装置,能够不使闩锁装置向外侧露出,美观性提高。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在踏板装饰件的前表面设置维修开口,使维修开口与闩锁装置相对。由此,因蓄电池的不良等难以确保闩锁装置良好地工作的情况下,能够从维修开口手动操作闩锁装置来机械式地开放尾门。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在尾门上具有副车门,将副车门设在从车辆后方观察而与闩锁装置重叠的位置。因此,与仅由尾门来吸收碰撞载荷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副车门和尾门双方的部件来吸收碰撞载荷。
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尾门与闩锁装置抵接。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使副车门从车辆后方与后下车架的后端部重合。因此,副车门因碰撞载荷向车辆前方侧变形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后下车架的后端部来抑制变形的副车门侵入至闩锁装置侧。由此,能够防止变形的副车门与闩锁装置发生干涉。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在后下车架的后端部上设置外面板和内面板的各凸缘,使各凸缘接合的接合凸缘沿车辆前后方向鼓出。因此,能够利用接合凸缘高效地承受从车辆后方输入的碰撞载荷。由此,能够抑制后下车架因碰撞载荷发生变形。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将闩锁装置的闩眼插入孔的车宽方向两侧紧固在后下车架。因此,闩眼插入至闩眼插入孔,从闩眼对闩锁装置施加载荷时,能够利用两侧的紧固部同样地承受载荷。
由此,由于能够防止因从闩眼对闩锁装置施加的载荷而使闩锁装置倾斜,所以能够使闩眼可靠地与闩锁装置(具体来说,门闩)卡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车辆后方观察本发明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的将尾门开放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的将副车门开放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从图4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分解尾门及副车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部分6的放大图。
图7是图5的部分7的放大图。
图8是沿图1的8-8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8的9-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部分10的放大图。
图11是沿图1的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从图11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分解尾门及副车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部分13的放大图。
图14是表示从图13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拆下罩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2的15方向的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身构造(带尾门的车身构造)
11车辆
11a车辆的后部
13后部开口
15尾门
16后下缘部(后部开口的下缘部)
18闩锁装置
19闩眼
35副车门开口
40副车门
47后下车架
47a车架上表面(后下车架的上表面)
47b车架后端部(后下车架的后端部)
48托架
49车身侧踏板(踏板装饰件)
51后内面板(内面板)
51b后内面板的后凸缘(凸缘)
52后外面板(外面板)
52b后外面板的后凸缘(凸缘)
53后接合凸缘(接合凸缘)
61踏板前表面(车身侧踏板的前表面)
68维修开口
111闩眼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前(Fr)”、“后(Rr)”、“左(L)”、“右(R)”按照从驾驶员观察的方向。
实施例
说明实施例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10。以下,将带尾门的车身构造10简称为车身构造10。
如图1、图2所示,车身构造10具有:设在车辆11的后部11a的后部开口13;设在车辆11的后部11a的多个车门支承轴14;和尾门15,其以多个车门支承轴14为轴转动来对后部开口13进行开闭。
而且,车身构造10具有:设在车辆11的后部11a的闩锁装置18;,设在车辆11的车内21的座椅24;和设在座椅24的车辆后方的收纳凹部28(参照图4)。
在尾门15被关闭的状态下,尾门15的闩眼19与闩锁装置18卡合,尾门15被锁定在关闭位置。
尾门15具有:车门主体31,其经由多个车门支承轴14沿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车辆11的后部11a的上部11b;设在车门主体31上的车门窗玻璃32;上车门外表部件33,其设在车门窗玻璃32的下方;和下车门外表部件34,其设在上车门外表部件33的下方。
车门主体31是形成车辆11的后部11a的部件。
上车门外表部件33及下车门外表部件34是形成尾门15的外表面的树脂制部件。
而且,如图3所示,尾门15在车门窗玻璃32、上车门外表部件33及下车门外表部件34的左侧具有形成在车门主体31上的副车门开口35。
而且,尾门15具有:设在副车门开口35的右边部31a的上车门铰链38及下车门铰链38;右侧缘部40a安装在上车门铰链38及下车门铰链38上的副车门40;和设在车门主体31上的闩眼19(参照图2)。
副车门开口35在尾门15关闭的状态下与后部开口13连通。
如图2所示,将尾门15向上方打开而大致水平地配置,由此后部开口13被开放。通过开放后部开口13,车内21及车外22被连通,能够进行乘员的乘降和行李的装卸。
另一方面,通过向下方关闭尾门15,尾门15以大致铅垂的方式配置。在该状态下,后部开口13被尾门15封闭,尾门15的闩眼19与闩锁装置18卡合。
返回图3,副车门40的右侧缘部40a通过上车门铰链38及下车门铰链38自由转动地支承于车门主体31的右边部31a。因此,能够将副车门40的开放端(即,左侧缘部)40b相对于车门主体31向车外22方向水平地打开。
像这样,副车门40以上车门铰链38及下车门铰链38为轴向水平方向转动,由此,副车门开口35通过副车门40开闭。
副车门40具有:副车门主体41,其经由上车门铰链38及下车门铰链38自由转动地被支承于车门主体31的右边部31a;和副车门窗玻璃42,其设在副车门主体41的上部。
如图4、图5所示,副车门主体41具有:设在车内21侧的金属制的车门内面板43;与车门内面板43相比设在车外22侧的金属制的车门外面板44;和与车门外面板44的下半部相比设在车外22侧的树脂制的车门外表部件45,。
后部开口13具有:由金属面板形成为闭合截面状的后下车架(闭合截面部)47;设在后下车架47的车架上表面47a的托架48;和安装在托架48和后下车架47的上方的车身侧踏板(踏板装饰件)49。
由后下车架47、托架48及车身侧踏板49形成了后部开口13的下缘部(以下称为“后下缘部”)16。
后下车架47具有后内面板(内面板)51和后外面板(外面板)52。后内面板51和后外面板52的各前凸缘51a、52a接合,后内面板51和后外面板52的各后凸缘51b、52b接合。
由此,后下车架47由后内面板51和后外面板52形成为闭合截面。
以下,将接合的后凸缘51b、52b称为“后接合凸缘(接合凸缘)53”。
如图5、图6所示,后下车架47的车架后端部47b设在尾门15的车辆前方,并且从车辆后方观察而与尾门15重叠。在后下车架47的车架后端部47b上设有后接合凸缘53,后接合凸缘53从车架后端部47b朝向车辆后方伸出。
因此,能够利用接合凸缘53高效地承受从车辆后方输入的碰撞载荷F1。由此,能够抑制因碰撞载荷F1使后下车架47发生变形。
在后下车架47的车架上表面47a上设有与后下车架47分体的托架48。
托架48具有:与后下车架47的车架前表面47c接合的托架前表面54;下端部55a与车架上表面47a接合的托架后表面(后表面)55;和将托架前表面54的上端及托架后表面55的上端连结的托架上表面56。
该托架48从车架上表面47a的前部向上方隆起,并配置在车身侧踏板49的内部。在该状态下,托架后表面55与尾门15的下部的前表面相对。
在尾门15的下部形成有副车门开口35的下缘部(以下称为“车门下缘部”)36。而且,尾门15的下部的前表面相当于车门下缘部36的前表面36a。
即,托架后表面55与车门下缘部36的前表面36a相对。
另外,车身侧踏板49从后下车架47的车架上表面47a向上方立起。因此,在打开尾门15的状态下,车身侧踏板49向车辆后方露出。
由此,考虑到在乘员的乘降和行李的装卸时,乘员的脚或行李会从车辆前后方向与车身侧踏板49触碰。
因此,在后下车架47的车架上表面47a上设置托架48,将托架48配置在车身侧踏板49的内部。托架48是金属制的刚性高的部件。由此,例如,乘员的脚或行李与车身侧踏板49触碰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托架48来支承车身侧踏板49,能够将车身侧踏板49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在后下车架47的上方安装有车身侧踏板49。
车身侧踏板49是具有踏板前表面61、踏板前上表面62、踏板后表面63及踏板后上表面64的树脂制踏板装饰件。
在尾门15关闭的状态下,在踏板后上表面64的上方或后下车架47的车架上表面47a上,配置有车门下缘部36(即,尾门15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36b。
另外,由踏板前表面61、踏板前上表面62及踏板后表面63形成隆起部69。在隆起部69的内部配置有托架上表面56,在托架上表面56的上方配置有踏板前上表面62。
由踏板前上表面62形成了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
这里,后下车架47的后内面板51和后外面板52由金属面板成形。由此,考虑到若将后内面板51立起直到踏板前上表面62,则需要对后内面板51进行深拉深,由此后内面板51的成形变得困难。
因此,在后下车架47的上方安装车身侧踏板49,由踏板前上表面62形成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因此,不需要由后内面板51形成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就能够抑制后内面板51的深拉深。
由此,后内面板51(即,后下车架47)的成形性提高。
另外,在踏板前表面61设有卡定爪65,在踏板后上表面(车身侧踏板的后部)64经由基座部66而设有夹子(安装部)67。卡定爪65卡定于托架前表面54的卡定孔71,夹子67被安装在车架上表面47a的安装孔72。
由此,在后下车架47及托架48上安装有车身侧踏板49。
这里,通过将踏板后上表面64的夹子67安装在车架上表面47a的安装孔72,而不需要将夹子67安装在托架48上。因此,不需要使托架48向车辆后方延伸到夹子67的位置。由此,能够将托架48的车身前后的宽度尺寸抑制得较小,能够实现托架48的轻量化。
如图7所示,多个支承肋74从踏板前上表面62向着托架上表面56伸出。多个支承肋74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各支承肋74的下端部74a载置在托架上表面56。
由此,在使行李载置于踏板前上表面(即,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62,或者乘员对踏板前上表面62进行踩踏,而对踏板前上表面62施加向下的载荷F2时,能够经由各支承肋74并利用托架48可靠地承受向下的载荷F2。
这里,多个支承肋74设在踏板前上表面62及托架上表面56之间。即,在踏板前表面61或踏板后上表面64上没有设置支承肋74。因此,在踏板前表面61上设置卡定爪65,在踏板后上表面64上设置夹子67,由此,卡定爪65或夹子67能够避开多个支承肋74而设置。
由此,由于不需要考虑多个支承肋74与卡定爪65的干涉、以及多个支承肋74与夹子67的干涉,所以能够提高决定车身侧踏板49的形状时的自由度。
如图6、图8所示,后部开口13通过尾门15开闭,在尾门15中包括副车门开口35。副车门开口35在下部具有车门下缘部36。
车门下缘部36具有:由金属面板形成为闭合截面状的车门下车架84;和设在车门下车架84的车架上表面84a上的车门侧踏板85。
车门下车架84具有:配置在车内21侧的车门内面板(内面板)81;和配置在车门内面板81的车外22侧的车门外面板(外面板)82。
车门内面板81与车门外面板82的各上凸缘81a、82a接合,车门内面板81与车门外面板82的各下凸缘81b、82b接合。
由此,车门下车架84由车门外面板82及车门内面板81形成为闭合截面。
以下,将被接合的上凸缘81a、82a称为“上接合凸缘(接合凸缘)83”。
在副车门开口35的车门下缘部36中,上接合凸缘83从车门下车架84的车架上表面84a向上方鼓出。由此,不需要使上接合凸缘83沿车辆前后方向鼓出,就能够将尾门15的厚度尺寸(即,尾门15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抑制得小。
而且,在车门下车架84的车架上表面84a上通过多个夹子87安装有车门侧踏板85。多个夹子87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经由基座部89被安装在车门侧踏板85的踏板上表面88。
夹子87被安装在车架上表面84a的安装孔91,由此,将车门侧踏板85安装在车架上表面84a。
如图9所示,车门侧踏板85具有:沿着车架上表面84a延伸的中央踏板93;从中央踏板93的左端部向车架上表面84a的左侧延伸的左侧角落部94;和从中央踏板93的右端部沿着车架上表面84a的左侧延伸的右侧角落部95。
由中央踏板93形成了副车门开口的下缘部的一部分。
返回图6、图8,通过将车门侧踏板85设在车架上表面84a,而由车门侧踏板85从上方覆盖上接合凸缘83。由车门侧踏板85的踏板上表面88形成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
车门侧踏板85的上表面(即,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88被配置成与车身侧踏板49的踏板前上表面(即,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62成大致共面。
由此,在打开副车门40而开放副车门开口35的状态下,能够从副车门开口35顺畅地装卸行李。尤其是在乘员从副车门开口35乘降的情况下,能够不与层差钩挂地顺畅乘降。
另外,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88和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62成为大致共面,由此,在打开尾门15而开放后部开口13的状态下,能够将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62确保在合适的高度位置。
因此,能够利用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62将从副车门开口35向车内21装载的行李保持在车内21。由此,在打开尾门15时,能够通过后下缘部16防止已经装入车内21的行李向车外掉落。
这里,上接合凸缘83向着车门侧踏板85的踏板上表面88沿上下方向鼓出。由此,在使行李载置于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88上,或乘员对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88进行踩踏,而对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88施加向下的载荷F3时,由于上接合凸缘83向与载荷F3相同的方向延伸,所以能够利用上接合凸缘83高效地承受向下的载荷F3。
如图7所示,在车门侧踏板85上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具有多个肋97。多个肋97从车门侧踏板85的踏板上表面88向下方鼓出,并且沿尾门15的厚度方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由此,能够利用多个肋97更有效率地承受施加于车门侧踏板85的踏板上表面88(即,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的向下的载荷F3。
在多个肋97上形成有凹部98。凹部98以收纳上接合凸缘83的方式形成为凹状。
这里,考虑到在乘员的乘降或行李的装卸时,乘员的脚或行李从车辆前后方向与车门下缘部36触碰,车门下缘部36会向车辆前后方向移动(错位)。
因此,在多个肋97上形成凹部98,将上接合凸缘83收纳于凹部98。由此,使凹部98与上接合凸缘83抵接,能够抑制车门侧踏板85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
如图9、图10所示,镶条105沿着副车门开口35的左侧纵缘部101、上缘部(未图示)及右侧纵缘部102连续地延伸。另外,镶条105的左下端部(端部)105a与上接合凸缘83的左端部83a嵌合,由此,在左端部83a安装有镶条105的左下端部105a(还参照图8)。
而且,镶条105的右下端部(端部)105b与上接合凸缘83的右端部83b嵌合,由此,在右端部83b上安装有镶条105的右下端部105b。
在该状态下,镶条105的左下端部105a被左侧踏板94从上方覆盖。另外,镶条105的右下端部105b被右侧踏板95从上方覆盖。
由此,不会使镶条105的左下端部105a或右下端部105b向外侧露出,能够提高车辆的美观性。
而且,镶条105的左下端部105a延伸到左侧角落部94,镶条105的右下端部105b延伸到右侧角落部95。因此,在左侧角落部94及右侧角落部95间的中央踏板93(即,车门下缘部36)上没有安装镶条105。
由此,能够使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88仅向下方降低镶条105的壁厚尺寸的量。像这样,能够不对镶条105带来影响地决定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88的高度,从而能够使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88相对于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62容易地成为大致共面。
如图11、图12所示,在车辆11的后部11a设置闩锁装置18,在尾门15设置闩眼19。
闩锁装置18安装于后下车架47的车架上表面47a。这里,后下车架47形成为闭合截面状,是刚性高的部件。通过在刚性高的后下车架47的车架上表面47a上安装闩锁装置18,能够利用后下车架47牢固地支承闩锁装置18,能够提高所谓的闩锁装置18的支承刚性。
而且,通过将闩锁装置18安装于后下车架47的车架上表面47a,在尾门15的闩眼19与闩锁装置18卡合时,能够使闩眼19向后下车架47的上方分离。
由此,由于闩眼19不与后下车架47干涉,所以能够提高决定闩眼19,即,闩锁装置18的安装位置时的自由度。
另外,在闩锁装置18的上方设有托架48。即,在托架48的下方设有闩锁装置18。由此,乘员从后部开口13乘降时,或从后部开口13装卸行李时,能够防止乘员或行李与闩锁装置18触碰。
而且,闩锁装置18被车身侧踏板49从上方覆盖。通过利用车身侧踏板49覆盖闩锁装置18,能够不使闩锁装置18向外侧露出,美观性提高。
如图13、图14所示,在车身侧踏板49的踏板前表面61设有维修开口68。维修开口68开设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闩锁装置18相对的部位。
另外,在托架48的托架前表面54上设有开口57。开口57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维修开口68重叠的方式配置,且开设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闩锁装置18相对的位置。
维修开口68及开口57是为了维护保养闩锁装置18而开口的。
维修开口68被罩107堵塞。具体来说,罩107的上卡定爪108与维修开口68的上缘部68a卡定,罩107的下卡定爪109与维修开口68的下缘部68b卡定。
由此,在维修开口68上自由拆装地安装有罩107,通过罩107堵塞维修开口68。
通过设置维修开口68及开口57,在因蓄电池的不良等难以确保闩锁装置18良好地工作的情况下,能够从维修开口68拆下罩107来进行闩锁装置18的维护保养。
例如,在因蓄电池的不良等难以确保闩锁装置18良好地工作的情况下,能够从维修开口68或开口57通过手动操作闩锁装置18来机械式地开放尾门15。
这里,在图13、图14中,说明了在树脂制的车身侧踏板49的维修开口68上自由拆装地安装有罩107的例子,但不限于此,还能够将罩107自由拆装地安装于金属制的托架48。
该情况下,通过将罩107安装于刚性高的托架48,能够牢固地支承罩107,能够提高所谓的罩107的安装刚性。
返回图11、图12,在与后下车架47的车架后端部47b相比在车辆前方设有闩锁装置18。而且,后下车架47的车架后端部47b与尾门15的下部15a相比设在车辆前方。
因此,尾门15因碰撞载荷F1向车辆前方侧变形的情况下,变形的尾门15会与后下车架47的车架后端部47b抵接。由此,能够抑制变形的尾门15侵入至闩锁装置18侧,能够防止变形的尾门15与闩锁装置18发生干涉。
另外,副车门40的下部40c设在从车辆后方观察而与闩锁装置18重叠(lap)的位置。因此,与仅通过尾门15吸收碰撞载荷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副车门40和尾门15双方的部件吸收碰撞载荷F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尾门15与闩锁装置18抵接。
而且,副车门40的下部40c从车辆后方与后下车架47的车架后端部47b重合。因此,在副车门40因碰撞载荷F1向车辆前方侧变形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后下车架47的车架后端部47b抑制变形的副车门40侵入至闩锁装置18侧。由此,能够防止变形的副车门40与闩锁装置18发生干涉。
如图15所示,闩锁装置18设有供闩眼19(参照图10)插入的闩眼插入孔111,在闩眼插入孔111的车宽方向两侧设有一对安装片112。
一对安装片112通过多个螺栓114、螺母115(参照图12)而紧固在后下车架47的车架上表面47a。
像这样,闩锁装置18的闩眼插入孔111的车宽方向两侧(即,一对安装片112)紧固在车架上表面47a。因此,闩眼19(参照图10)插入至闩眼插入孔111,从闩眼19对闩锁装置18施加载荷F4时,能够利用车宽方向两侧的螺栓114、螺母115大致均等地承受载荷F4。
由此,能够防止从闩眼19施加于闩锁装置18的载荷F4使闩锁装置18倾斜。像这样,通过防止闩锁装置18的倾斜,能够可靠地使闩眼19与闩锁装置18的闩锁113卡合。
返回图4,在后下缘部16的车辆前方具有收纳凹部28,在收纳凹部28的车辆前方具有座椅24。座椅24具有座椅垫25及座椅靠背26。座椅垫25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自由滑动移动地设在底板上。座椅靠背26的下部26a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自由摆动地设在座椅垫25的后部25a。
通过朝向车辆前方倾倒而折叠座椅靠背26,座椅靠背26与座椅垫25重叠。通过折叠座椅,座椅靠背26的背面(座椅24的上表面)26b配置为大致水平。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座椅24向车辆后方滑动移动,座椅24以被折叠的状态被收纳于收纳凹部28。
被折叠的座椅24被收纳在收纳凹部28,由此,座椅靠背26的背面26b相对于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即,踏板前上表面62)及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即,踏板上表面88)大致共面地配置。
因此,能够从座椅靠背26的背面26b经由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62到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88连续地而成为共面(即,平面)。
由此,能够打开副车门40,从副车门开口35顺畅地装卸行李。尤其在乘员从副车门开口35顺畅地乘降的情况下,能够不与层差钩挂地顺畅乘降。
而且,在打开尾门15的状态下,被折叠的座椅24的后端部24a(具体来说,座椅垫25的后部25a及座椅靠背26的下部26a)被后下缘部16覆盖。由此,乘员从后部开口13的乘降或行李从后部开口13的装卸时,能够防止乘员或行李与座椅24的后端部24a触碰。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适当地变更、改良等。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在打开副车门40而开放副车门开口35的状态下,将副车门开口35用于行李的装卸或乘员的乘降的例子,但不限于此,还能够以副车门开口35不用于乘员的乘降的方式构成。
另外,上述实施例所示的车身构造、车辆、后部开口、尾门、后下缘部、闩锁装置、闩眼、副车门开口、副车门、后下车架、托架、车身侧踏板、后内面板、后外面板、维修开口及闩眼插入孔等的形状和结构不限于例示的情况,能够适当地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身构造能够良好地适用于具有对车辆的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并具有将尾门保持在关闭位置的闩锁装置及闩眼的汽车。

Claims (9)

1.一种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有:设在车辆的后部的后部开口;对该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设在所述尾门上的闩眼;和设在所述车辆上且与所述闩眼卡合的闩锁装置,
在所述车辆的后部具有闭合截面状的后下车架,其形成所述后部开口的下缘部,且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
所述后下车架的后端部设在所述尾门的车辆前方,且从车辆后方观察而与所述尾门重叠,
所述闩锁装置与所述后下车架的后端部相比设在车辆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闩锁装置安装在所述后下车架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下车架上安装有分体的托架,
所述托架设在所述闩锁装置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有覆盖所述闩锁装置的踏板装饰件,
所述踏板装饰件覆盖所述托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踏板装饰件的前表面设有维护保养所述闩锁装置的维修开口,
所述维修开口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闩锁装置相对。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门具有:与所述后部开口连通的副车门开口;和对该副车门开口进行开闭的副车门,
所述副车门设在从车辆后方观察与所述闩锁装置重叠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门从车辆后方与所述后下车架的后端部重合。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下车架使外面板和内面板的各凸缘接合而形成为闭合截面,
在所述后下车架的后端部,所述外面板的凸缘及所述内面板的凸缘的接合凸缘沿车辆前后方向鼓出。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尾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闩锁装置设有供所述闩眼插入的闩眼插入孔,
所述闩眼插入孔的车宽方向两侧紧固在所述后下车架上。
CN201510673309.1A 2014-10-23 2015-10-16 带尾门的车身构造 Pending CN1055390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6583A JP6068415B2 (ja) 2014-10-23 2014-10-23 テールゲート付き車体構造
JP2014-216583 2014-10-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9097A true CN105539097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18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3309.1A Pending CN105539097A (zh) 2014-10-23 2015-10-16 带尾门的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68415B2 (zh)
CN (1) CN1055390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4359A (zh) * 2017-02-20 2018-08-28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的排水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18452A1 (de) * 2016-09-29 2018-03-2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tür mit Türverkleid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9628B (en) * 1993-07-05 1996-04-17 Daimler Benz Ag Arrangement of a rear lid on the body frame of a motor vehicle
CN1699716A (zh) * 2004-05-19 2005-11-2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防止车门打开的结构
CN100572173C (zh) * 2006-09-12 2009-12-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体构造
CN102133852A (zh) * 2010-01-25 2011-07-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背门结构
KR20110122796A (ko) * 2010-05-05 2011-11-11 포리시 블로 아반 후미 요소 및 자동차용 후미
WO2014006975A1 (ja) * 2012-07-04 2014-0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ルゲート付き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7933B2 (ja) * 2003-02-18 2009-05-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79628B (en) * 1993-07-05 1996-04-17 Daimler Benz Ag Arrangement of a rear lid on the body frame of a motor vehicle
CN1699716A (zh) * 2004-05-19 2005-11-2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防止车门打开的结构
CN100572173C (zh) * 2006-09-12 2009-12-2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体构造
CN102133852A (zh) * 2010-01-25 2011-07-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背门结构
KR20110122796A (ko) * 2010-05-05 2011-11-11 포리시 블로 아반 후미 요소 및 자동차용 후미
WO2014006975A1 (ja) * 2012-07-04 2014-0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ルゲート付き車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4359A (zh) * 2017-02-20 2018-08-28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的排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83969A (ja) 2016-05-19
JP6068415B2 (ja)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9618B2 (ja) テールゲート付き車両
CN108502021B (zh)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CN103660874A (zh) 用于车辆的滑动门和回转门的连接结构
JP4752482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8087503A (ja) 自動車用フロアボード構造
CN105539099B (zh) 带尾门的车身结构
US9359020B2 (en) Vehicle luggage compartment structure
CN105539097A (zh) 带尾门的车身构造
JP4712784B2 (ja) カーゴネットの係止構造
JP2007161074A (ja) 車体後部構造
US9505291B2 (en) Vehicle
CN111094070A (zh) 车辆的收纳结构
US9809094B2 (en) Vehicle
JP4725372B2 (ja) 自動車の側部構造
US20110241326A1 (en) Roll bar configuration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with a roll bar configuration of this type
JP4677476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ライニングの配設構造
JP2015193342A (ja)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JP4766386B2 (ja) ルーフ開放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JP4626396B2 (ja) 車両用後部荷室構造
KR101251257B1 (ko) 자동차용 센터 필러
JP6237596B2 (ja) 開閉ルーフ車
JP2020040445A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ドア構造
JP4677477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ライニングの配設構造
JP2009119962A (ja) 車両用ドアの収納部構造
JP2012228929A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