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3400A - 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3400A
CN105523400A CN201510660946.5A CN201510660946A CN105523400A CN 105523400 A CN105523400 A CN 105523400A CN 201510660946 A CN201510660946 A CN 201510660946A CN 105523400 A CN105523400 A CN 105523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apparatus
operational
transported medium
luminous
operational through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09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3400B (zh
Inventor
仓根治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23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3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3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3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1/0476Indicating the scanning velo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15Feeding using one or more cylindrical platens or rollers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main scanning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印刷装置,其能够抑制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的运算精度的降低。输送装置具备:输送部,对连续纸进行输送;摄像装置(30),具有朝向连续纸照射光的光照射部(33)和基于光照射部(33)的光对连续纸进行摄像的摄像元件(36);输送量运算部(50),基于由摄像装置(30)拍摄到的连续纸的图像对连续纸的输送量进行运算;输送控制部(21),基于由输送量运算部(50)运算出的连续纸的输送量控制输送部。摄像元件(36)具有作为基于光照射部(33)的光在连续纸上反射后的反射光对电荷进行积蓄的多个像素的区域的有效像素区域,和作为能够对反射光进行遮光的多个像素的区域的遮光区域,光照射部(33)在摄像元件(36)读取遮光区域的像素信号的期间即遮光期间内发光。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例如对被使用于印刷的连续纸等被输送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输送装置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7所示,作为对被输送介质实施印刷的印刷装置的一种的印刷装置100具备:摄像部110,其对通过输送部(省略图示)而被输送过来的被输送介质的下表面连续地进行摄像;控制部140,其对输送部及摄像部110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摄像部110具备:发光元件120,其向被输送介质照射光;摄像元件130,其基于发光元件120向被输送介质照射了光时的自被输送介质的反射光而对被输送介质进行摄像。如图8所示,摄像元件130为在图中的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分别二维配置有多个像素的区域图像传感器(areaimagesensor),并且所述摄像元件130被划分为根据进入到摄像元件130中的反射光而对电荷进行积蓄的有效像素区域131和对反射光进行遮光的遮光区域132。
如图7所示,控制部140以与摄像部110所输出的垂直同步信号同步的方式使发光元件120发光,并基于通过摄像部110而拍摄到的被输送介质的纸面性状(图像数据)来对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运算,并且基于该运算出的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而对输送部进行控制。
控制部140为了对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运算,而实施如下的模板匹配处理,即,一边使上次拍摄到的被输送介质的图像中被预先设定的矩形区域的模板在本次拍摄到的被输送介质的图像上进行移动一边找出相似度最大的位置。
即,控制部140将上次拍摄到的图像中的模板的位置与本次拍摄到的图像中匹配的模板的位置之间的输送方向上的距离作为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而运算出。
不过,从摄像部110被输出的垂直同步信号为,与将摄像部110拍摄到的被输送介质的图像数据向控制部140传输的定时同步的信号。此外,摄像部110向控制部140传输被输送介质的图像数据的定时根据摄像部110的规格而有所不同。因此,摄像部110向控制部140输出垂直同步信号的定时根据摄像部110的规格而有所不同,从而与这样的垂直同步信号同步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定时也根据摄像部110的规格而有所不同。其结果为,因发光元件的发光定时的不同,有可能在图像数据中产生条纹,或者有可能在摄像元件130的有效像素区域131的读取期间内发光元件120发光。
例如在读取图8的有效像素区域131的单点划线的部分时发光元件120发光的情况下,有效像素区域131的图像数据将以单点划线为界而以如下的方式产生不同。即,在有效像素区域131中的与单点划线相比靠垂直方向上的一侧且像素被读取后的区域131A中,该发光元件120上次发光时的图像数据成为该区域131A的图像数据。此外,在有效像素区域131中的与单点划线相比靠垂直方向上的另一侧且像素被读取前的区域131B中,该发光元件120本次发光时的图像数据成为该区域131B的图像数据。即,在一帧的图像数据中包含在不同的时刻被拍摄到的图像。
在此种情况下,控制部140有可能在实施模板匹配处理时,将与本次拍摄到的图像中应该匹配的模板的位置不同的模板的位置错误地设为相似度最大的位置,并基于该错误的模板的位置而对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运算。因此,存在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的运算精度降低的可能。另外,这样的问题并不限定于印刷装置,对被输送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也同样可能会产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79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的运算精度的降低的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输送装置的印刷装置。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输送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对被输送介质进行输送;摄像部,其具有发光元件和摄像元件,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被输送介质照射光,所述摄像元件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二维排列有多个像素,并且基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而对所述被输送介质进行摄像;输送量运算部,其基于通过所述摄像部而被拍摄到的所述被输送介质的图像来对所述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运算;输送控制部,其基于通过所述输送量运算部而被运算出的所述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来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控制,所述摄像元件具有有效像素区域和遮光区域,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为能够基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在所述被输送介质上反射后的反射光而对电荷进行积蓄的多个像素的区域,所述遮光区域为能够对所述反射光进行遮光的多个像素的区域,所述发光元件在作为所述摄像元件读取所述遮光区域的像素信号的期间的遮光期间内发光。
根据上述结构,摄像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对在遮光期间内发光元件发光时的被输送介质的纸面性状进行成像。因此,抑制了有效像素区域被划分为基于上次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的像素区域和基于本次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的像素区域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的运算精度的降低。
此外,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遮光期间内结束其发光。
根据上述结构,抑制了在有效像素区域的读取时发光元件的光进入到有效像素区域的情况。因此,抑制了在有效像素区域中被读取的图像的画质的降低。
此外,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摄像部基于第一读取同步信号和第二读取同步信号中的至少一方而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第一读取同步信号成为读取由所述摄像元件所拍摄的一帧的图像的基准,所述第二读取同步信号成为以在所述摄像元件的所述水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像素所形成的行为单位来读取像素信号的基准。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使用与摄像元件的读取同步的信号,因此,与如现有的印刷装置100那样,基于来自摄像部110的垂直同步信号、即有可能不与摄像元件130的读取同步的信号而使发光元件120发光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更准确地使发光元件在遮光期间内发光。
此外,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摄像部在下一个所述遮光期间结束之前,完成所述有效像素区域的像素信号向所述输送量运算部的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输送量运算部基于发光元件每次发光所获得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图像、即连续地拍摄到的被输送介质的图像而对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运算。因此,输送量运算部能够运算出切合被输送介质的实际的输送的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
此外,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摄像部具有区域变更部,所述区域变更部对从所述摄像元件读取的像素信号的有效像素区域的行数进行变更,所述区域变更部基于通过所述输送量运算部而被运算出的所述输送量来对所述有效像素区域的行数进行变更。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相对于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速度而设为恰当的有效像素区域。因此,例如在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即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较少的情况下,从摄像元件读取的有效像素区域变小,从而向输送量运算部传输的图像变少。因此,输送量运算部的运算时间变短。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印刷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对被输送介质进行输送;印刷部,其对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过来的所述被输送介质实施印刷;摄像部,其具有发光元件和摄像元件,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被输送介质照射光,所述摄像元件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二维排列有多个像素,并且基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而对所述被输送介质进行摄像;输送量运算部,其基于通过所述摄像部而拍摄到的所述被输送介质的图像来对所述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运算;输送控制部,其基于通过所述输送量运算部而被运算出的所述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来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控制,所述摄像元件具有有效像素区域和遮光区域,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为能够基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在所述被输送介质上反射后的反射光而对电荷进行积蓄的多个像素的区域,所述遮光区域为能够对所述反射光进行遮光的多个像素的区域,所述发光元件在作为所述摄像元件读取所述遮光区域的像素信号的期间的遮光期间内发光。
根据上述结构,摄像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对在遮光期间内发光元件发光时的被输送介质的纸面性状进行成像。因此,抑制了有效像素区域被划分为基于上次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的像素区域和基于本次的发光元件的发光的像素区域的情况。因此,由于提高了有效像素区域中的画质,因此,能够抑制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的运算精度的降低。
此外,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摄像部在下一个所述遮光期间结束之前,完成所述有效像素区域的像素信号向所述输送量运算部的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输送量运算部基于发光元件每次发光所获得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图像、即连续地拍摄到的被输送介质的图像而对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运算。因此,输送量运算部能够运算出切合被输送介质的实际的输送的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2为该印刷装置的摄像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3为该摄像装置的摄像元件及其周围的概要结构图。
图4为表示该摄像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5为表示该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为表示改变例的摄像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7为表示现有的印刷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8为现有的摄像元件的概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例如由通过向被输送介质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构成。此外,该打印机为使印刷部在与被输送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实施印刷的所谓的串行方式的打印机。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1具备:输送装置12,其对作为被输送介质的一个示例的长条状的连续纸P进行输送;印刷部13,其相对于通过输送装置12而被输送的连续纸P喷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此外,印刷装置11具备输送控制部21,该输送控制部21对由输送装置12实施的对连续纸P的输送进行控制。
印刷部13在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X(图1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并且从被形成于印刷部13上的多个喷嘴13a朝向连续纸P喷射油墨。
在印刷装置11中,在隔着连续纸P的输送路径而与印刷部13对置的位置处,配置有对通过输送装置12而被输送过来的连续纸P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14。支承部件14中的与印刷部13对置的对置面被设为,对通过输送装置12而被输送过来的连续纸P进行支承的水平的支承面14a。
输送装置12具备:放卷部15,其对连续纸P进行放卷;收卷部16,其对从放卷部15被放卷并通过印刷部13而被实施了印刷的连续纸P进行收卷。在图1中,在成为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Y(图1的右方向)的上游侧的左侧的位置处配置有放卷部15,另一方面,在成为下游侧的右侧的位置处配置有收卷部16。
在放卷部15中,以能够旋转驱动的方式设置有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放卷轴15a。连续纸P以预先卷绕成卷筒状的状态且以能够与放卷轴15a一体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放卷轴15a上。而且,通过放卷轴15a进行旋转驱动从而从放卷轴15a使连续纸P朝向其输送路径的下游侧被放卷。
在输送路径中的放卷轴15a的下游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而设置有第一中继辊17,该第一中继辊17用于对从放卷轴15a被输送的连续纸P进行卷绕并向支承部件14进行引导。在输送路径中的放卷轴15a的下游侧设置有供纸辊对18,该供纸辊对18对从第一中继辊17被输送过来的连续纸P进行夹持并且向支承部件14进行引导。
在输送路径中的支承部件14的下游侧设有排纸辊对19,该排纸辊对19通过旋转驱动从而对连续纸P进行夹持并且将连续纸P中的完成印刷的区域从支承部件14上向下游侧进行引导。在输送路径中的排纸辊对19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中继辊20,该第二中继辊20用于对从排纸辊对19被输送的连续纸P进行卷绕并向收卷部16进行引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供纸辊对18及排纸辊对19而构成了对连续纸P进行输送的输送部。
在被配置于输送路径中的第二中继辊20的下游侧的收卷部16中,以能够驱动旋转的方式而设置有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收卷轴16a。而且,通过收卷轴16a进行旋转驱动,从而使从第二中继辊20被输送的完成印刷的连续纸P通过收卷轴16a而依次被收卷。
此外,在支承部件14上安装有作为用于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连续纸P的输送量进行检测的摄像部的一个示例的摄像装置30。摄像装置30对连续纸P的非印刷面且被支承面14a所支承的下表面的纹理(纸面性状)进行摄像,并且基于该拍摄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模板匹配处理而对连续纸P的输送量进行运算,并将该运算结果向输送控制部21输出。输送控制部21通过基于连续纸P的输送量并以已知的方法对连续纸P的送纸量进行补正,从而对由输送装置12实施的连续纸P的输送进行控制。另外,这样的连续纸P的输送量的运算与专利文献1的连续纸的输送量的运算相同。
如图2所示,摄像装置30具备呈有底筒状的壳体31。壳体31以其上端部从下侧被插入到形成于支承部件14上的贯穿孔14b中的状态,利用未图示的固定部而被固定于支承部件14上。在壳体31的上端部处形成有检测窗31a,该检测窗31a为使光透过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在检测窗31a中嵌入有用于容许光的透过但却抑制纸粉、尘埃等的进入的无色透明的透光玻璃32。
在壳体31内于宽度方向X上的一侧(图2中为左侧)安装有作为发光元件的一个示例的光照射部33。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部33由发光二极管(LED)构成,并且相对于被输送到支承面14a上的连续纸P,从非印刷面侧隔着透光玻璃32而照射光。在该情况下,光照射部33以光从宽度方向X侧相对于连续纸P的下表面(非印刷面)而倾斜地被照射的方式而配置。
壳体31内的与光照射部33相比距连续纸P较远的位置、即壳体31内的与光照射部33相比靠下侧的位置处,通过被安装于壳体31上的保持部件35而聚光透镜34被保持在壳体31上。聚光透镜34使入如下的反射光聚光,即,从光照射部33出射并透过了透光玻璃32的光被连续纸P的下表面反射之后再次透过透光玻璃32而入射到壳体31内的反射光。
而且,壳体31内的相对于连续纸P而与聚光透镜34相比较远的位置、即壳体31内的与聚光透镜34相比靠下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摄像元件36。摄像元件36具有摄像面36a,该摄像面36a供通过聚光透镜34而被聚光的连续纸P的下表面的像成像。
如图3所示,摄像元件36为多个像素在图3中的水平方向HL及垂直方向VL上被二维排列的区域图像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卷帘快门方式的CMOS图像传感器。
摄像元件36将在水平方向HL排列的640个像素设为一行,并且在垂直方向VL上排列有483行。
摄像元件36在垂直方向VL上被划分为有效像素区域61和遮光区域62(图中的被赋予点的区域)。有效像素区域61表示对根据光照射部33(参照图2)照射出的光在连续纸P的下表面上反射后的反射光而产生的电荷进行积蓄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图中的行编号EL1~EL480的480行量的区域。遮光区域62表示通过在摄像面36a上设置能够遮光的部件(省略图示)而被遮光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图中的行编号BL1至BL3的3行量的区域。
如图4所示,摄像装置30具备:摄像控制部40,其对光照射部33的发光及摄像元件36的各像素的读取进行控制,并且输出摄像元件36的图像数据;输送量运算部50,其基于来自摄像控制部40的图像数据而对连续纸P的输送量进行运算。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摄像控制部40上电连接有扫描部37和水平传输部38,该扫描部37读取摄像元件36的各像素的电荷量,该水平传输部38将通过扫描部37而被读取的一行量的各像素的电荷量的数据作为像素信号而向摄像控制部40传输。此外,扫描部37及水平传输部38与摄像元件36电连接。
如图3所示,扫描部37以遮光区域62的第二行的左端为摄像元件36的读取开始点而读取至水平方向HL的右端为止的一行量的像素区域。然后,扫描部37按照图中的读取方向从遮光区域62朝向有效像素区域61以一行量的像素区域为单位而依次进行读取。即,扫描部37依次反复进行遮光区域62的两行量的像素区域的读取、有效像素区域61的480行量的像素区域的读取以及遮光区域62的一行量的像素区域的读取的循环。
水平传输部38将由扫描部37读取了一行量的像素区域时的像素信号构成的图像数据向对摄像装置3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摄像控制部40以一行量为单位而进行传输。
摄像控制部40具备传感器IF(Interface,接口)41、时钟生成部42、同步控制部43、发光驱动部44、传输控制部45、FIFO(First-InFirst-Out,先进先出存储器)46、以及运算IF(Interface,接口)47。
传感器IF41接收水平传输部38的与一行对应的量的图像数据,并且对扫描部37的动作进行控制。传感器IF41上电连接有时钟生成部42。时钟生成部42向传感器IF41输出摄像控制部40中的成为信号的同步的基准的主时钟信号MCS。
传感器IF41具备同步信号生成部41a、传感器端口41b以及图像写入部41c。同步信号生成部41a基于主时钟信号MCS而向传感器端口41b及图像写入部41c输出作为第一读取同步信号的一个示例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及作为第二读取同步信号的一个示例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传感器端口41b向扫描部37输出从同步信号生成部41a接收到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及水平同步信号HSYNC,并且接收水平传输部38的一行量的图像数据,向图像写入部41c输出。图像写入部41c将从传感器端口41b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中的有效像素区域61(参照图3)的图像数据写入FIFO46。
本实施方式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是成为开始进行由摄像元件36拍摄到的一张图像数据的读取的基准的信号。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是成为开始进行摄像元件36的一行量的像素区域的读取的基准的信号。因此,同步信号生成部41a在作为读取一张图像数据的期间的一帧期间FT内,向同步控制部43输出一次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另一方面,在一帧期间FT内,向同步控制部43输出相当于摄像元件36的行数的483次水平同步信号HSYNC。
同步控制部43基于从同步信号生成部41a接收到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及水平同步信号HSYNC,而对发光驱动部44及传输控制部45进行控制。
同步控制部43具有计数器,并在接收到水平同步信号HSYNC时进行计数,在计数到达“483”时使计数复位。同步控制部43向发光驱动部44输出用于使发光驱动部44驱动的发光控制信号LCS,另一方面,向传输控制部45输出像素有效信号PES以及传感器侧传输准备信号TRSS,该像素有效信号PES为用于允许将有效像素区域61的图像数据写入FIFO46的信号,该传感器侧传输准备信号TRSS为表示传感器IF41向FIFO46的写入的准备已经完成的信号。
发光驱动部44由包含LED驱动器的已知的LED驱动电路构成。发光驱动部44在整个预定期间内向光照射部33供给电力。由此,光照射部33在整个预定期间内发光。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部33在扫描部37读取摄像元件36的两行量的像素区域的期间内发光。
传输控制部45对FIFO46内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及读取进行控制。传输控制部45向FIFO46输出写入有效信号WES以及读取有效信号RES,该写入有效信号WES为用于使由图像写入部41c实施的向FIFO46的写入有效的信号,该读取有效信号RES为用于从FIFO46读取图像数据,并向运算IF47传输图像数据的信号。
FIFO46为临时保存图像数据的存储器。FIFO46以图像数据的从旧到新的顺序向运算IF47传输一行量的图像数据。
运算IF47基于预定的通信标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PCIexpress)而对从FIFO46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并向输送量运算部50传输,并且在结束了一帧量的图像数据的传输时,向输送量运算部50输出中断信号INT。此外,运算IF47向传输控制部45输出运算部侧传输准备信号TRPS,该运算部侧传输准备信号TRPS为表示输送量运算部50完成了图像数据的接收的准备的信号。
输送量运算部50以与摄像控制部40不同的处理速度进行动作。输送量运算部50具有:帧存储器51,其对从FIFO46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运算部52,其基于被存储于帧存储器51中的图像数据而对连续纸P的输送量进行运算。运算部52向运算IF47输出要求下一个一帧量的图像数据的传输的传输要求信号RS,另一方面,向输送控制部21输出所运算出的连续纸P的输送量。
对摄像装置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同步控制部43在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为“1”时,向发光驱动部44输出发光控制信号LCS。发光驱动部44基于发光控制信号LCS而使光照射部33发光。所发出的光被照射在连续纸P上,其反射光在摄像元件36中成像。所成像出的图像通过摄像元件36而被转换为电信号并被积蓄。而且,被积蓄于摄像元件36中的电信号基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或水平同步信号HSYNC而被读取,并经由水平传输部38而向摄像控制部40的传感器IF41的图像写入部41c被传输。
同步控制部43在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达到了“3”时,即扫描部37开始进行有效像素区域61的读取时,向传输控制部45输出像素有效信号PES。在水平传输部38向传感器IF41传输有效像素区域61中的一行量的图像数据时,即在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在“4”以上且“482”以下的范围内,像素有效信号PES向传输控制部45被输出。
传输控制部45在从同步控制部43接收到像素有效信号PES时,向FIFO46输出写入有效信号WES。由此,在每次FIFO46接收写入有效信号WES时,图像写入部41c将一行量的图像数据写入FIFO46。
另一方面,传输控制部45在从运算IF47接收到运算部侧传输准备信号TRPS时,向FIFO46输出读取有效信号RES。然后,FIFO46基于读取有效信号RES而读取FIFO46中的一行量的图像数据,并经由运算IF47而向输送量运算部50传输。
输送量运算部50在从运算IF47接收到中断信号INT时,即在从运算IF47接收到一帧量的图像数据时,向运算IF47输出传输要求信号RS,并且开始进行连续纸P的输送量的运算。而且,输送量运算部50的运算部52向输送控制部21输出所运算出的连续纸P的输送量。运算IF47基于中断信号INT而向传输控制部45输出运算部侧传输准备信号TRPS。
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30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标注有符号的摄像装置30的各结构要素表示在图3或图4中所记载的摄像装置30的各结构要素。
在时刻t1,同步信号生成部41a向扫描部37及同步控制部43输出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及水平同步信号HSYNC。此时,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为“1”,扫描部37读取摄像元件36的遮光区域62的行编号BL2,发光驱动部44基于同步控制部43的发光控制信号LCS而在整个预定期间(扫描部37读取摄像元件36的两行量的期间)内使光照射部33发光。因此,光照射部33在扫描部37完成摄像元件36的遮光区域62(行编号BL2~BL3)的读取的时刻t2,光照射部33灭光。其结果为,时刻t1的成像图像作为电信号而被积蓄于摄像元件36中。所积蓄的电信号被摄像控制部40按照行编号的顺序依次读取,并向摄像控制部40的图像写入部41c被传输。扫描部37基于来自摄像控制部40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针对每一行而反复进行摄像元件36的一行量的图像信号的读取及所读取的一行量的像素信号的复位。
然后,在时刻t2,扫描部37开始进行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的行编号EL1的读取,并且按照行编号的顺序依次实施有效像素区域61的各行的像素信号的读取及所读取的一行量的像素信号的复位,直至时刻t5为止。
如上文所述,由于在作为扫描部37读取摄像元件36的遮光区域62的期间的遮光期间BT内,光照射部33发光,因此,在扫描部37读取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的期间内,由光照射部33产生的反射光不会进入有效像素区域61中。因此,在有效像素区域61中不会有噪声进入。
此外,由于在扫描部37读取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的期间内,光照射部33不发光,因此,有效像素区域61成为在时刻t1~时刻t2的期间内光照射部33发光时的各像素。因此,抑制了有效像素区域61形成基于光照射部33的上次的发光的区域和基于光照射部33的本次的发光的区域的情况。
此外,在时刻t3,扫描部37将有效像素区域61的行编号EL1的各像素的图像数据写入水平传输部38,之后,在从水平传输部38读取图像数据的期间内,同步控制部43向传输控制部45输出像素有效信号PES。同步控制部43在扫描部37读取有效像素区域61的行编号EL1~EL480的整个期间(时刻t3至t5为止的期间)内输出像素有效信号PES,并在有效像素区域61的各行的像素信号向FIFO46的传输完成的每个时刻,向FIFO46输出传感器侧传输准备信号TRSS。由此,从时刻t3起传感器IF41向FIFO46依次传输一行量的图像数据,并且图像数据被写入FIFO46。
然后,在时刻t4,在运算IF47向传输控制部45输出了运算部侧传输准备信号TRPS时,传输控制部45向FIFO46输出读取有效信号RES,并依次读取被写入到FIFO46中的图像数据,向运算IF47输出。然后,运算IF47向输送量运算部50的帧存储器51输出从FIFO46所输出的图像数据。
然后,在时刻t6,由于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达到了“483”,因此,同步控制部43在实施复位的同时对水平同步信号HSYNC进行计数。因此,在时刻t6,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为“1”。
此时,扫描部37再次读取摄像元件36的遮光区域62的行编号BL2,发光驱动部44基于同步控制部43的发光控制信号LCS而在整个预定期间内使光照射部33再次发光。
向帧存储器51的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的图像数据的传输在遮光期间BT结束的时刻t7之前完成。然后,在时刻t7,输送量运算部50基于一帧期间FT的图像数据而对连续纸P的输送量进行输送。
如上文所述只将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的图像数据向帧存储器51传输,因此,遮光期间BT能够用作有效像素区域61的图像数据的传输期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1,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由于光照射部33在遮光期间BT内发光,因此,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对在遮光期间BT内光照射部33发光时的连续纸P的纸面性状进行成像。因此,抑制了有效像素区域61被划分为基于上次的光照射部33的发光的像素区域和基于本次的光照射部33的发光的像素区域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由输送量运算部50实施的连续纸P的输送量的运算精度的降低。
(2)由于光照射部33在遮光期间BT内灭光,因此,抑制了在扫描部37读取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时光照射部33的光进入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由扫描部37实施的摄像元件36的像素信号的读取的精度的降低。因而,抑制了在有效像素区域61中被读取的图像数据的画质的降低。
(3)同步控制部43以基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及水平同步信号HSYNC而使光照射部33的发光定时处于遮光期间BT内的方式对发光驱动部44进行控制,该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及水平同步信号HSYNC为从同步信号生成部41a向摄像元件36(扫描部37)输入时的读取同步信号。因此,与现有的使用来自摄像部的垂直同步信号、即与不同步于摄像元件的读取的传输定时同步的信号的结构相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遮光期间BT,因此,能够准确地使光照射部33在遮光期间BT内发光。
(4)摄像控制部40在下一个遮光期间BT结束之前,向输送量运算部50传输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的图像数据。因此,输送量运算部50能够基于被连续地拍摄到的图像数据来运算出连续纸P的输送量。
(5)摄像控制部40只将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的图像数据向输送量运算部50传输。因此,与对摄像元件36的全部区域的图像数据进行传输的情况相比,传输量变少,因此,图像数据的传输时间变短。因此,由输送量运算部50实施的连续纸P的输送量的运算时间变短。
(6)输送量运算部50基于中断信号INT而对连续纸P的输送量进行运算。因此,能够使光照射部33发光的定时与由输送量运算部50实施的连续纸P的输送量的运算定时同步。由此,处理速度互不相同的摄像控制部40与输送量运算部50同步。因此,由于例如与通过向输送量运算部50的帧存储器51追加用于积蓄图像数据的区域,从而使摄像控制部40及输送量运算部50同步的结构相比,不会使帧存储器51的尺寸变大,因此,能够实现摄像装置30的小型化及成本的降低。
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的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摄像元件36的行数及在一行中于水平方向HL上排列的像素数能够任意地进行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摄像元件36的遮光区域62的行数能够任意地进行变更。例如可以将遮光区域62的行数变更为20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既可以在摄像元件36的垂直方向VL上的两端部处形成遮光区域62,也可以在摄像元件36的垂直方向VL上的下端部处形成遮光区域6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部37的在摄像元件36中的读取的开始点能够任意地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在摄像元件36中将遮光区域62的行编号BL1的左端设定为扫描部37的读取的开始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摄像元件36的水平方向HL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处形成遮光区域。
·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扫描部37沿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扫描部37的在垂直方向VL上的摄像元件36的读取方向相反的方向,来读取摄像元件3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照射部33的发光定时能够在遮光期间BT内任意地进行变更。
例如,光照射部33基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而发光。在该情况下,同步控制部43基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而生成发光控制信号LCS,并向发光驱动部44输出。由此,光照射部33一致于垂直同步信号VSYNC被输出至扫描部37的时刻而发光。
此外,例如,光照射部33一致于扫描部37开始进行摄像元件36的遮光区域62的行编号BL1的读取时刻而发光。在该情况下,同步控制部43在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达到了“482”时,向发光驱动部44输出发光控制信号LCS。总之,光照射部33只需以在由扫描部37实施的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的读取开始的时刻之前灭光的方式,在遮光期间BT内发光即可。
·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同步控制部43在接收到垂直同步信号VSYNC时,开始进行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并在接收到下一个垂直同步信号VSYNC时,将计数复位并且开始进行下一次的计数。在该情况下,遮光期间BT为例如从接收垂直同步信号VSYNC起至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计数成为“3”为止的期间。
·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传感器IF41的同步信号生成部41a将垂直同步信号VSYNC设定在光照射部33的发光期间(摄像元件36的两行量的读取期间)。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同步信号生成部41a在相当于遮光期间BT的整个期间内输出垂直同步信号VSYN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同步信号生成部41a生成对扫描部37是否正在读取摄像元件36的遮光区域62进行判断的信号(遮光信号),并向同步控制部43输出。同步控制部43基于遮光信号而向发光驱动部44输出发光控制信号LCS。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对摄像元件36的有效像素区域61中被写入FIFO46的区域进行变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摄像控制部40具备区域变更部70,该区域变更部70对有效像素区域61中由传感器IF41向FIFO46写入的区域(指定区域)进行变更。区域变更部70基于输送量运算部50上次运算出的连续纸P的输送量而向传输控制部45输出用于设定指定区域的区域指定信号RDS。传输控制部45基于区域指定信号RDS而向FIFO46输出写入有效信号WES。由此,由于FIFO46只被写入指定区域的图像数据,因此从FIFO46经由运算IF47而向输送量运算部50传输图像数据的时间变短。因此,能够缩短由输送量运算部50实施的连续纸P的输送量的运算时间。
·印刷装置只要为能够对连续纸等被输送介质进行印刷的装置,则也可以是点击打式打印机或激光打印机。此外,印刷装置并不限定于只具备印刷功能的打印机,也可以是复合机。而且,印刷装置并不限于串行打印机,也可以是行式打印机或页式打印机。
·被输送介质并不限定于连续纸P,也可以是单张纸、树脂制的薄膜、金属箔、金属薄膜、树脂与金属的复合体薄膜(层压薄膜)、织物、无纺布、陶瓷生片等。
·作为从印刷部13以微小量的液滴的形式而被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含粒状、泪状、从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状态。此外,在此所说的液体只需是能够由印刷部13喷射出的材料即可。例如,只需为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且包含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这样的流状体。此外,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也包含由颜料等固体物构成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剂中的液体等。在液体为油墨的情况下,油墨包含通常的水性油墨及油性油墨和胶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
符号说明
11…印刷装置、12…输送装置、13…印刷部、18…供纸辊对(输送部)、19…排纸辊对(输送部)、21…输送控制部、30…摄像装置(摄像部)、33…光照射部(发光元件)、36…摄像元件、40…摄像控制部、50…输送量运算部、61…有效像素区域、62…遮光区域、70…区域变更部、P…连续纸(被输送介质)、VL…垂直方向、HL…水平方向、BT…遮光期间、VSYNC…垂直同步信号(第一读取同步信号)、HSYNC…水平同步信号(第二读取同步信号)。

Claims (7)

1.一种输送装置,具备:
输送部,其对被输送介质进行输送;
摄像部,其具有发光元件和摄像元件,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被输送介质照射光,所述摄像元件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二维排列有多个像素,并且基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而对所述被输送介质进行摄像;
输送量运算部,其基于通过所述摄像部而被拍摄到的所述被输送介质的图像来对所述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运算;
输送控制部,其基于通过所述输送量运算部而被运算出的所述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来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控制,
所述摄像元件具有有效像素区域和遮光区域,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为能够根据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在所述被输送介质上反射后的反射光而对电荷进行积蓄的多个像素的区域,所述遮光区域为能够对所述反射光进行遮光的多个像素的区域,
所述发光元件在作为所述摄像元件读取所述遮光区域的像素信号的期间的遮光期间内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遮光期间内结束其发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部基于第一读取同步信号和第二读取同步信号中的至少一方而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所述第一读取同步信号成为读取由所述摄像元件所拍摄的一帧的图像的基准,所述第二读取同步信号成为以在所述摄像元件的所述水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像素所形成的行为单位来读取像素信号的基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部在下一个所述遮光期间结束之前,完成所述有效像素区域的像素信号向所述输送量运算部的发送。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部具有区域变更部,所述区域变更部对从所述摄像元件读取像素信号的有效像素区域的行数进行变更,
所述区域变更部基于通过所述输送量运算部而被运算出的所述输送量来对所述有效像素区域的行数进行变更。
6.一种印刷装置,具备:
输送部,其对被输送介质进行输送;
印刷部,其对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过来的所述被输送介质实施印刷;
摄像部,其具有发光元件和摄像元件,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被输送介质照射光,所述摄像元件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二维排列有多个像素,并且基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而对所述被输送介质进行摄像;
输送量运算部,其基于通过所述摄像部而被拍摄到的所述被输送介质的图像来对所述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运算;
输送控制部,其基于通过所述输送量运算部而被运算出的所述被输送介质的输送量来对所述输送部进行控制,
所述摄像元件具有有效像素区域和遮光区域,所述有效像素区域为能够根据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在所述被输送介质上反射后的反射光而对电荷进行积蓄的多个像素的区域,所述遮光区域为能够对所述反射光进行遮光的多个像素的区域,
所述发光元件在作为所述摄像元件读取所述遮光区域的像素信号的期间的遮光期间内发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部在下一个所述遮光期间结束之前,完成所述有效像素区域的像素信号向所述输送量运算部的发送。
CN201510660946.5A 2014-10-16 2015-10-12 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印刷装置 Active CN1055234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1714 2014-10-16
JP2014211714A JP6459376B2 (ja) 2014-10-16 2014-10-16 搬送装置及び同装置を備える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3400A true CN105523400A (zh) 2016-04-27
CN105523400B CN105523400B (zh) 2019-02-22

Family

ID=5575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0946.5A Active CN105523400B (zh) 2014-10-16 2015-10-12 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09166B2 (zh)
JP (1) JP6459376B2 (zh)
CN (1) CN10552340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0647A (ja) * 1994-09-13 1996-03-26 Canon Inc 記録装置
CN1119588A (zh) * 1994-02-08 1996-04-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成型设备
CN1124206A (zh) * 1994-07-04 1996-06-12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设备
JPH09301570A (ja) * 1996-05-08 1997-11-25 Oki Data:Kk 媒体搬送装置
JP2000163623A (ja) * 1998-11-26 2000-06-16 Nidec Copal Corp 読取り装置
CN101612842B (zh) * 2008-06-27 2011-01-26 佳能株式会社 物体输送设备
CN101909131B (zh) * 2009-06-05 2013-01-0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成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2754A (ja) * 2008-03-04 2009-09-1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
JP5354975B2 (ja) * 2008-06-27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JP5473411B2 (ja) * 2009-06-05 2014-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6919B2 (ja) 2009-10-30 2014-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移動検出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11103530A (ja) * 2009-11-10 2011-05-26 Sony Corp イメージセンサ
JP5609201B2 (ja) 2010-03-25 2014-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ー
JP2012096852A (ja) 2010-10-29 2012-05-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57673B2 (ja) * 2011-11-24 2016-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ーゲット搬送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087965A (ja) 2012-10-30 2014-05-15 Seiko Epson Corp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88A (zh) * 1994-02-08 1996-04-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成型设备
CN1124206A (zh) * 1994-07-04 1996-06-12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设备
JPH0880647A (ja) * 1994-09-13 1996-03-26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9301570A (ja) * 1996-05-08 1997-11-25 Oki Data:Kk 媒体搬送装置
JP2000163623A (ja) * 1998-11-26 2000-06-16 Nidec Copal Corp 読取り装置
CN101612842B (zh) * 2008-06-27 2011-01-26 佳能株式会社 物体输送设备
CN101909131B (zh) * 2009-06-05 2013-01-0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成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09166B2 (en) 2017-03-28
JP2016078317A (ja) 2016-05-16
US20160112596A1 (en) 2016-04-21
JP6459376B2 (ja) 2019-01-30
CN105523400B (zh)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0734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6950280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4943420B (zh) 印刷装置
JP6101038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データの作成方法
JP2010005878A (ja)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802470B (zh)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KR101739595B1 (ko) 광학 판독 장치, 광학 판독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가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05523400A (zh) 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印刷装置
JP3882708B2 (ja) 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20110228236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7363243B2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18627A (ja) 記録装置
JP2013217968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495700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110050779A1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9770897B2 (en)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and transportation amount acquisition method
JP6820674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US11465409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5936185B (zh) 打印设备和控制方法
JP665132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2018058667A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CN217892287U (zh) 一种内部嵌入扫描设备的喷墨式打印机
JP5278771B2 (ja) プリント装置
JP6278357B2 (ja) プリンタ
US20120320226A1 (en) Stationary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camer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