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04344B - 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04344B
CN105504344B CN201510980080.6A CN201510980080A CN105504344B CN 105504344 B CN105504344 B CN 105504344B CN 201510980080 A CN201510980080 A CN 201510980080A CN 105504344 B CN105504344 B CN 105504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y
monomer
flame retardancy
metal ion
a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800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04344A (zh
Inventor
李娟�
胡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9800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043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04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4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04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4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46Cla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2/00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only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attached to nitrogen
    • C08G12/02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only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attached to nitrogen of aldehydes
    • C08G12/26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only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attached to nitrogen of aldehydes with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8G12/30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only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attached to nitrogen of aldehydes with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substituted triazines
    • C08G12/32Mel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0622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8G73/0638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at least three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G73/0644Poly(1,3,5)triaz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及其制备方法。该粘土层间包含具有催化成炭作用的金属离子以及具有阻燃作用的三嗪聚合物,两者与粘土片层构成一种阻燃协效剂。该方法首先利用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将金属离子负载到粘土片层上,然后将三嗪树脂预聚体引入到粘土层间,通过原位插层法在粘土层间形成交联网状结构,使粘土层状结构撑开从而达到剥离结构。本发明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一方面可以使金属离子以及粘土片层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均匀,另一方面粘土本身的阻隔作用可以在燃烧时起到一定的阻燃协同作用,引入的金属离子可以催化成炭,引入的三嗪树脂可以在增加气相阻燃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粘土片向表层迁移,提高阻燃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阻燃协同剂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能提高阻燃剂效率的粘土。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材料的蓬勃发展,其在各个重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大多数高分子材料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原因,具有易燃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因此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尤为重要。阻燃技术发展至今,仅单独添加某一种阻燃剂往往难以达到好的阻燃效果,因此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阻燃剂复配或引入协效剂来提升阻燃效率,达到优化材料性能的目的。添加阻燃协效剂相对比较简单,是提高阻燃效率的有效方法。迄今为止,报道的协效剂品种也非常多,如固体酸、金属盐及其氧化物、粘土、纳米碳材料等。
金属盐及其氧化物作为其协效剂中的一种,其在阻燃的过程中能发挥氧化、催化脱水、促进交联等作用,在微量添加的情况下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阻燃性能,如田明春等(山西大学学报,26(3);231-234)等系统研究了氧化锌、氧化锰及稀土氧化物在膨胀型阻燃聚丙烯体系中协同作用,添加1﹪的ZnO、MnO2、TiO2、ZrO2、CdO可以使APP/PER阻燃PP材料的LOI分别提高5﹪、3.5﹪、3.5﹪、2.5﹪、3.0﹪,残炭率增加且降解残余物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但是无机金属化合物在聚合物基体中存在的分散不均的问题,从而限制其催化阻燃效率的充分发挥,因此改善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性非常重要。
粘土是一种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由于其晶层带负电,为了保持系统的电中性,片层会吸附一些水合阳离子,从而使粘土具备了与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的能力,因而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法将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金属阳离子引入到片层上,因此粘土是一种良好的金属催化剂载体。另外,由于其片层结构具有良好的阻隔性,故其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阻燃协效剂,尤其是其与膨胀型阻燃体系复配显示了较好的协同作用。如Song RongJun等(Macromol Rapid Comm,2008,29:789-793)研究膨胀型阻燃剂与蒙脱土阻燃PP,在总添加量为20﹪的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A)阻燃PP体系中,添加6﹪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达到UL94V-0级,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下降了90﹪。但是膨胀阻燃聚合物/粘土复合材料要达到UL94V-0级,仍需要较大量添加膨胀阻燃剂和粘土,而这样势必造成材料机械性能的劣化。
粘土与基体不良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同样限制了其自身催化或阻隔作用的发挥,因而通常通过有机化改性来改善其相应性能。经过改性后的粘土主要分为插层型和剥离型,而剥离型粘土一方面因片层有序结构被破坏,片层可以比较容易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另一方面有机改性剂附着在粘土片层表面,提高了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也使其更容易分散,从而提高了聚合物和粘土之间的界面面积,达到充分发挥其阻隔及催化作用的效果。目前比较常用的改性方法是利用长链季铵盐作为插层剂来改性粘土,使粘土的层间距扩大,从而提高其与基体的相容性和分散性,相关专利如下:CN1563207、CN1289783、CN101186305、CN1497007A、CN1508194N、CN1401566。虽然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该种方法仍不能使粘土的层状结构剥离。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将聚合物单体引入层间,然后引发进行原位聚合,利用聚合时的驱动能量来克服硅酸盐片层结构之间的库伦力将其剥离而达到纳米分散,1987年日本首先利用单体插层法制备了纳米尼龙,纳米分散的粘土晶层使材料的的性能及热变形温度均得到大幅度提高(《高分子论文集》(日文)1995,52(2);299)。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对尼龙6/粘土体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创了“原位插层一步法”复合方法,将单体(己内酰胺)插层到粘土层间然后在同一分散体系中进行聚合。这种方法成功制备了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物(高分子通报,1997,24(3):135-143)。
虽然粘土改性的报道已经有很多,但是将具有催化成炭作用的组分与阻燃作用的组分同时引入到粘土层间,还未见公开报道。本专利将具有催化成炭作用的金属离子引入粘土片层上,同时利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在粘土层间引入具有阻燃作用的聚合物,使粘土片层剥离,从而制备一种新型复合协效剂应用于高分子材料阻燃领域,且与膨胀性阻燃剂或其他阻燃剂复配,提高阻燃效率,调控材料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
本发明具有阻燃催化作用的剥离型粘土为其片层间含有具有催化阻燃的金属离子、三嗪树脂的剥离状态粘土,其中所含催化阻燃金属离子质量分数为0.1﹪~3﹪,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10﹪~50﹪。
所述的具有催化阻燃的金属离子为Ni2+、Fe3+、Ca2+、Mg2+、Zn2+、Al3+、Cu2+、Ti4+、Mn2+、Zr4+、Cd2+、Co2+、Pt4+、Pd2+、Ag+、Ce3+、Ge4+、Pb2+、Bi3+、Be2+、Mo3+、Ba2+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三嗪树脂的结构式为下图中的式(1)或(2)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首先利用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将不同具有催化作用阻燃的金属离子负载到粘土片层上,然后将三嗪树脂预聚体引入到粘土层间,通过原位插层法在粘土层间形成交联网状结构,使粘土层状结构撑开从而达到剥离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一定量的粘土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质量分数为1﹪~10﹪的粘土悬浮液,逐渐升温至40~80℃,搅拌2~7h,备用;
所述的粘土为钠基粘土或改性粘土,其阳离子交换容量为70~130meq/100g。
步骤(2):在上述步骤(1)粘土悬浮液中缓慢滴加浓度为0.1~1mol/L的金属离子溶液,在60~80℃反应3~5h;然后过滤、洗涤、再分散,并重复此操作3~10次,以洗去多余未交换的金属离子,最终形成质量分数为1﹪~10﹪的金属离子粘土悬浮液;
所述的金属离子溶液为金属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金属离子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物质摩尔量为粘土悬浮液中粘土离子交换总量CEC的1.5~3倍;
所述的金属离子化合物为相应金属离子Ni2+、Fe3+、Ca2+、Mg2+、Zn2+、Al3+、Cu2+、Ti4+、Mn2+、Zr4+、Cd2+、Co2+、Pt4+、Pd2+、Ag+、Ce3+、Ge4+、Pb2+、Bi3+、Be2+、Mo3+、Ba2+等离子的可溶性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3):将第一类单体、第二类单体分散于步骤(2)的金属离子粘土悬浮液中,再缓慢滴加引发剂或缚酸剂,然后升温至60~100℃,反应4~10h;
所述的第一类单体的质量为粘土的0.5~1.5倍,第二单体的摩尔量为第一类单体的1.5~3倍,引发剂或缚酸剂的摩尔量为第一类单体的3倍;
所述的第一类单体为三聚氰胺或三聚氯氰;若第一类单体为三聚氰胺,则该第一类单体对应的第二类单体为醛类,优选为甲醛、多聚甲醛、糠醛、乙二醛、戊二醛、对苯二甲醛等,若第一类单体为三聚氯氰,则该第一类单体对应的第二类单体为含两个活泼氢的二胺、或含两个活泼羟基的醇或酚,优选为哌嗪、乙二胺、水合肼、1,4-环己二胺、对苯二胺、己二胺、丁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甲烷、邻联甲苯胺、乙二醇、对苯二酚、双酚A、双酚S、双酚AF等中的一种。
第一类单体若为三聚氰胺时,其对应的第一类单体溶剂为水;第一类单体若为三聚氯氰时,其对应的第一类单体溶剂可以为丙酮、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等中的一种。
所述的引发剂为盐酸、硝酸、硫酸、磷酸等常见无机酸中的一种,缚酸剂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常见无机碱中的一种或为吡啶、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等不含活泼氢的有机碱中的一种。
步骤(4):将步骤(3)反应后产物过滤水洗3~5次,并用第一类单体溶剂洗涤1~2次,然后在60~100℃真空干燥8~12h,粉碎机粉碎即可。
本发明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可与膨胀型阻燃剂或其他阻燃剂一起使用,阻燃效果更佳。
上述膨胀型阻燃剂由酸源、炭源、气源按质量比(2~4):(0~1):(0~1)混合而成,其中酸源为聚磷酸铵(APP)或三聚氰胺磷酸盐(MPP),炭源为季戊四醇(PER)、双季戊四醇(DPER)、三季戊四醇(TPER)、三嗪类成炭剂、酚醛树脂(PF)、淀粉(AM)或环糊精(DT),气源为三聚氰胺(M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制备工艺具有技术简单、可设计型强。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设计,在粘土中引入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金属离子,可根据材料基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入具有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粘土。
(2)本发明利用原位插层法,将具有阻燃性能的聚合物单体(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引入粘土层间并且聚合使片层结构破坏达到剥离型结构,从而粘土片以及金属催化离子能够均匀分散在基体材料当中,发挥更加稳定均一高效的作用。
(3)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有机粘土存在的对阻燃不利的灯芯效应,阻燃聚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能释放大量不燃气体,稀释可燃气体及氧气,同时推动蒙脱土向材料基体表面迁移,这些不燃气体抑制热辐射对粘土的传递作用,从而削弱灯芯效应,提高阻燃效率。
(4)本发明获得的金属离子基的剥离型粘土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尤其对传统的膨胀型阻燃剂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在提高阻燃效率的同时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机械性能。
(5)本发明原材料成本低廉,易于生产及工业化,并且能够大幅度降低阻燃剂的用量,因此大大降低了阻燃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改性前后粘土的XRD图,其中(a)原始粘土;(b)改性后的粘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例1
取10g离子交换容量为70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90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10﹪的悬浮液并在在40℃搅拌2h,称取2.8g(0.012mol)(摩尔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1.5倍)的六水合氯化镍并配置成浓度为0.1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60℃反应3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依次重复3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镍基粘土的悬浮液。
称取5g(0.04mol)三聚氰胺以及9.4g(0.12mol)的38﹪的甲醛溶液,加入50ml去离子水并用0.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值到9,搅拌并缓慢升温至60℃,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
向上述镍基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预聚体,在60℃分散4h,缓慢滴加11.7g(0.12mol)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溶液,在60℃下继续反应4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60℃真空干燥8h,最后用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镍基粘土。具体结构表征见图1:改性前后粘土的XRD图,其中(a)原始粘土;(b)最终粘土。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终粘土的XRD衍射峰完全消失,由此说明层状结构被破坏而得到了一种剥离型结构的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镍质量分数为0.1﹪,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50﹪。
实例2
取10g离子交换容量为100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190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5﹪的悬浮液并在在60℃搅拌5h;称取2.7g(0.01mol)的六水合氯化铁和2.4g(0.01mol)六水合氯化钴并混合(金属摩尔总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2倍)配置成浓度为0.5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70℃反应4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依次重复5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5﹪的铁/钴基粘土的悬浮液。
称取10g(0.08mol)三聚氰胺以及2g(0.02mol)的戊二醛溶液,加入60ml去离子水并用0.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值到9,搅拌并缓慢升温至70℃,生成三聚氰胺戊二醛树脂预聚体;
向上述铁/钴基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预聚体,在60℃分散4h,缓慢滴加23.6g(0.24mol)质量分数为37﹪盐酸溶液,在80℃下继续反应6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80℃真空干燥9h,最后用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铁/钴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铁、钴质量分数为0.2﹪、0.3﹪,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38﹪。
实例3
取10g离子交换容量为130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990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1﹪的悬浮液并在在80℃搅拌7h,称取6.3g(0.021mol)的六水合硝酸锌和6.1g(0.018mol)四氯化铂并混合(金属摩尔总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3倍)配置成浓度为1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80℃反应5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依次重复10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的锌/铂基粘土的悬浮液。
称取15g(0.12mol)三聚氰胺以及对24.1(0.18mol)对苯二甲醛溶液,加入70ml去离子水并用0.9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值到9,搅拌并缓慢升温至70℃,生成三聚氰胺对苯二甲醛树脂预聚体。
向上述锌/铂基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预聚体,在100℃分散4h,缓慢滴加35.5g(0.36mol)质量分数为37﹪盐酸溶液,在100℃下继续反应10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3次,100℃真空干燥12h,最后用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锌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锌、铂质量分数为0.6﹪、0.4﹪,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35﹪。
实例4
称取10g的离子交换容量为110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390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2.5﹪的悬浮液并在在70℃搅拌6h;称取2.1g(0.011mol)氯化钛和1.9g(0.011mol)氯化钯并混合(金属离子摩尔总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2倍)配置成浓度为0.6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70℃反应4.5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依次重复6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5﹪钛/钯基粘土的悬浮液。
在0℃以下将11g(0.06mol)三聚氯氰丙酮溶液以及7.7g(0.09mol)哌嗪在上述粘土悬浮液中分散2h,缓慢滴加18.2g(0.18mol)三乙胺,并升温至80℃搅拌反应6h,过滤水洗3次并且用丙酮再洗2次,80℃真空干燥10h,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钛/钯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钛、钯质量分数为1.0﹪、0.5﹪,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30﹪。
实例5
称取8g的离子交换容量为120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258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3﹪的悬浮液并在在40℃搅拌2h,称取1.8g(0.011mol)的硝酸钙和1.9g(0.011mol)硝酸银并混合(金属摩尔总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1.5倍)配置成浓度为0.8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65℃反应4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依次重复3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3﹪的钙/银基粘土的悬浮液。
在0℃以下将9.2(0.05mol)g三聚氯氰甲苯溶液以及4.5g(0.075mol)乙二胺在上述粘土悬浮液中分散3h,缓慢滴加11.8g(0.15mol)吡啶,并升温至85℃搅拌反应8h,过滤水洗5次并且用甲苯再洗1次,85℃真空干燥11h,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钙/银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钙、银质量分数为0.8﹪、0.7﹪,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30﹪。
实例6
称取11g的离子交换容量为105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264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4﹪的悬浮液并在在55℃搅拌5h,称取1.5g氯化铝(0.011mol)的氯化铝和1.7g(0.01mol)氯化铯并混合(金属摩尔总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1.8倍)配置成浓度为0.4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60℃反应5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依次重复3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4﹪铝/铯基粘土的悬浮液。
在0℃以下将14.7g(0.08mol)三聚氯氰对二甲苯溶液以及13.4g(0.12mol)对苯二胺在上述粘土悬浮液中分散2h,缓慢滴加30.9g(0.24mol)N,N-二异丙基乙胺,并升温至100℃搅拌反应10h,过滤水洗3次并且用对二甲苯再洗2次,85℃真空干燥12h,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铝/铯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铝、铯质量分数为1﹪、1﹪,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25﹪。
实例7
称取13g的离子交换容量为115meq/100g钠基粘土,加入637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2﹪的悬浮液并在在58℃搅拌4.5h,称取5.2g(0.02mol)硝酸镁、2.1g(0.01mol)氯化锗并混合(金属摩尔总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2.2倍)配置成浓度为0.6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70℃反应4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重复依次3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镁/锗基粘土的悬浮液。
在0℃以下将18.4g(0.1mol)三聚氯氰丙酮溶液以及7.3g(0.15mol)水合肼在上述粘土悬浮液中分散3h,缓慢滴加30.3g三乙胺(0.3mol),并升温至80℃搅拌反应8h,过滤水洗3次并且用丙酮再洗2次,85℃真空干燥12h,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镁/锗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镁、锗质量分数为1.5﹪、1﹪,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20﹪。
实例8
称取10g的离子交换容量为95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320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3﹪的悬浮液并在在50℃搅拌4.5h,称取1g氯化铜(0.006mol,摩尔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2.8倍)、2.8g(0.01mol)氯化铅和3.2g(0.01mol)氯化铋并混合(金属摩尔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2.8倍)配置成浓度为0.85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62℃反应4.5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重复依次3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3﹪的铜/铅/铋基粘土悬浮液。
在0℃以下将10.1g(0.055mol)三聚氯氰四氢呋喃溶液以及9.1g(0.0825mol)对苯二酚在上述粘土悬浮液中分散2.5h,缓慢滴加6.6g(0.165mol)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并升温至68℃搅拌反应10h,过滤水洗3次并且用四氢呋喃溶液再洗2次,70℃真空干燥9h,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铜/铅/铋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铜、铅、铋质量分数分别为0.4﹪、0.8﹪、1.1﹪,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18﹪。
实例9
称取9g的离子交换容量为85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441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2﹪的悬浮液并在在58℃搅拌7h,称取2.0g的二水合氯化锰(0.009mol)和0.8(0.01mol)氯化铍并混合(金属摩尔总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2.5倍)配置成浓度为0.2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60℃反应3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重复依次3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2﹪锰/铍基粘土的悬浮液。
在0℃以下将8.8g(0.048mol)三聚氯氰丙酮溶液以及16.4g(0.072mol)双酚A在上述粘土悬浮液中分散3h,缓慢滴加8.1g(0.147mol)氢氧化钾溶液,并升温至60℃搅拌反应9h,过滤水洗3次并且用丙酮再洗2次,85℃真空干燥12h,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锰/铍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锰、铍质量分数为1.9﹪、0.9﹪,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15﹪。
实例10
称取10g的离子交换容量为80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240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4﹪的悬浮液并在在58℃搅拌6.5h,称取1.4g的氯化锆、1.0(0.005mol)氯化钼和1.0g氯化钡(0.005mol,摩尔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2倍)并混合(金属摩尔总量为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2倍)配置成浓度为0.5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65℃反应5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重复依次3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4﹪锆/钼/钡基粘土的悬浮液。
在0℃以下将9.2g(0.05mol)三聚氯氰丙酮溶液以及8.6g(0.075mol)1,4-环己二胺在上述粘土悬浮液中分散3h,缓慢滴加8g(0.075mol)碳酸钠溶液,并升温至60℃搅拌反应10h,过滤水洗3次并且用丙酮再洗2次,85℃真空干燥10h,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锆/钼/钡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锆、钼、钡质量分数为1.2﹪、1﹪、0.8﹪,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10﹪。
实例11
称取12g的离子交换容量为90meq/100g的钠基粘土,加入330ml的去离子水,形成质量分数为3.5﹪的悬浮液并在50℃搅拌5h,称取2.4g(0.013mol)氯化镉和4.7g(0.02mol)六水合氯化镍(金属离子摩尔总量为0.033mol,粘土离子交换总量的3倍)并配置成浓度为0.6mol/L的溶液,缓慢向粘土悬浮液中滴加该溶液,升温至62℃反应5h,过滤、洗涤后再分散重复依次3次,最后得到质量分数为3.5﹪镉/镍基粘土的悬浮液。
在0℃以下将11.1g(0.06mol)三聚氯氰的1,4-二氧六环溶液以及22.5g(0.09mol)双酚S在上述粘土悬浮液中分散3h,缓慢滴加18g(0.18mol)碳酸氢钾溶液,并升温至95℃搅拌反应9h,过滤水洗3次并且用1,4-二氧六环再洗2次,80℃真空干燥11h,粉碎机粉碎得到具有剥离结构的镉/镍基粘土,该产品所含催化阻燃金属镉、镍质量分数为0.8﹪、1.4%,三嗪树脂质量分数为26﹪。
下面为该催化阻燃金属离子基剥离粘土的应用实施例
将上述实施例得到的不同金属基剥离粘土加入阻燃材料中做对比,对比如下:
应用实施例1
取聚丙烯树脂(PP)780g,聚磷酸铵/季戊四醇(APP/PER)阻燃剂180g(其中APP:PER=3:1),镍基剥离型粘土3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PP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PP粒在60℃下真空干燥5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200℃,热压时间3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PP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1所示,对比例1为单独添加的聚磷酸铵/季戊四醇(APP/PER)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27wt﹪。
表1应用实施例1与对比例1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2
取聚丙烯树脂(PP)790g,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APP/PER/MA)阻燃剂160g(其中APP:PER:MA=2:1:1),铁/钴基剥离粘土4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PP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PP粒在60℃下真空干燥5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200℃,热压时间3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PP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2所示,对比例2为单独添加的聚磷酸铵/季戊四醇(APP/PER/MA)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26wt﹪。
表2应用实施例2与对比例2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3
取聚乙烯树脂(PE)770g,聚磷酸铵/季戊四醇(APP/PER)阻燃剂170g(其中APP:PER=3:1),锌/铂剥离型粘土5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PE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PE粒在60℃下真空干燥6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2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PE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3所示,对比例3为单独添加的聚磷酸铵/季戊四醇(APP/PER)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29wt﹪。
表3应用实施例3与对比例3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4
取聚乙烯树脂(PE)770g,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APP/PER/MA)阻燃剂180g(其中APP:PER:MA=2:1:1),钛/钯基剥离型粘土4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PE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PE粒在60℃下真空干燥5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3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PE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4所示,对比例4为单独添加的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APP/PER/MA)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28w﹪。
表4应用实施例4与对比例4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5
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EVA)850g,三聚氰胺磷酸盐(MPP)阻燃剂110g,钙/银基剥离型粘土3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EVA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EVA粒在60℃下真空干燥5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2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EVA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5所示,对比例5为单独添加的三聚氰胺磷酸盐(MPP)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15wt﹪。
表5应用实施例5与对比例5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6
取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860g,三聚氰胺磷酸盐(MPP)阻燃剂110g,铝/铯基剥离型粘土2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EVM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EVM粒在60℃真空下干燥5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2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EVM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6所示,对比例6为单独添加的三聚氰胺磷酸盐(MPP)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13wt﹪。
表6应用实施例6与对比例6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7
取聚丙烯树脂(PP)800g,三聚氰胺磷酸盐/酚醛树脂/三聚氰胺(MPP/PF/MA)(其中MPP:PF:MA=2:1:1)阻燃剂160g,镁/锗基剥离型粘土3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PP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PP粒在60℃下真空干燥5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200℃,热压时间2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PP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7所示,对比例7为单独添加三聚氰胺磷酸盐/酚醛树脂/三聚氰胺(MPP/PF/MA)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26wt﹪.
表7应用实施例7与对比例7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8
取聚乙烯树脂(PE)770g,聚磷酸铵/环糊精/三聚氰胺(APP/DT/MA)阻燃剂180g(其中APP:DT:MA=2:1:1),铜/铅/铋基剥离型粘土4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PE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PE粒在60℃下真空干燥5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2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PE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8所示,对比例8为单独添加聚磷酸铵/环糊精/三聚氰胺(APP/DT/MA)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30wt﹪.
表8应用实施例8与对比例8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9
取聚丙烯树脂(PP)800g,三聚氰胺磷酸盐/环糊精/三聚氰胺(MPP/DT/MA)(其中MPP:DT:MA=2:1:1)阻燃剂160g,锰/铍基剥离型粘土3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PP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PP粒在60℃下真空干燥5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200℃,热压时间2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PP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9所示,对比例9为单独添加三聚氰胺磷酸盐/环糊精/三聚氰胺(MPP/DT/MA)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25wt﹪.
表9应用实施例9与对比例9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10
取聚乙烯树脂(PE)780g,聚磷酸铵/三嗪成炭剂/三聚氰胺(APP/CYT/MA)阻燃剂180g(其中APP:CYT:MA=2:1:1),锆/钼/钡基剥离型粘土3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PE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PE粒在60℃下真空干燥5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3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PE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10所示,对比例10为单独添加的聚磷酸铵/三嗪成炭剂/三聚氰胺(APP/CYT/MA)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27wt﹪.
表10应用实施例10与对比例10比较表
应用实施例11
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860g,三聚氰胺磷酸盐(MPP)阻燃剂110g,镉/镍基剥离型粘土20g,其它加工助剂10g加入到高速混合机掺混15分钟;在常规加工温、加料速度和螺杆转速的情况下,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制的阻燃EVA粒。将制备得到的阻燃EVA粒在60℃下真空干燥6小时,然后利用平板硫化机压片,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2分钟,压力10MPa,冷压10分钟得阻燃EVA片材,制样。按UL94标准测试其垂直燃烧性能为V-0级别。
如表11所示,对比例11为单独添加的三聚氰胺磷酸盐(MPP)阻燃剂,其通过V-0级别所需最少添加量为15wt﹪。
表11应用实施例11与对比例11比较表
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符合本发明要求,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其特征在于为其片层间含有具有催化阻燃的金属离子、三嗪树脂的剥离状态粘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催化阻燃的金属离子为Ni2+、Fe3+、Ca2+、Mg2+、Zn2+、Al3+、Cu2+、Ti4+、Mn2+、Zr4+、Cd2+、Co2+、Pt4+、Pd2+、Ag+、Ce3+、Ge4+、Pb2+、Bi3+、Be2+、Mo3+、Ba2+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三嗪树脂的结构为下述中的式(1)或(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与膨胀型阻燃剂或其他阻燃剂配合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型阻燃剂由酸源、炭源、气源按质量比(2~4):(0~1):(0~1)混合而成,其中酸源为聚磷酸铵或三聚氰胺磷酸盐,炭源为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三嗪类成炭剂、酚醛树脂、淀粉或环糊精,气源为三聚氰胺。
5.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一定量的粘土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质量分数为1﹪~10﹪的粘土悬浮液,逐渐升温至40~80℃,搅拌2~7小时,备用;
步骤(2):在上述步骤(1)粘土悬浮液中缓慢滴加浓度为0.1~1mol/L的金属离子溶液,在60~80℃反应3~5h;然后过滤、洗涤、再分散,并重复此操作3~10次,以洗去多余未交换的金属离子,最终形成质量分数为1﹪~10﹪的金属离子粘土悬浮液;
步骤(3):将第一类单体、第二单体分散于步骤(2)的金属离子粘土悬浮液中,再缓慢滴加引发剂或缚酸剂,然后升温至60~100℃,反应4~10小时;
步骤(3)所述的第一类单体为三聚氰胺或三聚氯氰;若第一类单体为三聚氰胺,则该第一类单体对应的第二类单体为醛类,若第一类单体为三聚氯氰,则该第一类单体对应的第二类单体为含两个活泼氢的二胺、或含两个活泼羟基的醇或酚;
步骤(4):将步骤(3)反应后产物过滤水洗3~5次,并用第一类单体溶剂洗涤1~2次,然后在60~100℃真空干燥8~12小时,粉碎机粉碎即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粘土为钠基粘土或改性粘土,其阳离子交换容量为70~130meq/100g。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金属离子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物质摩尔量为粘土悬浮液中粘土离子交换总量CEC的1.5~3倍;步骤(3)所述的第一类单体的质量为粘土的0.5~1.5倍,第二单体的摩尔量为第一类单体的1.5~3倍,引发剂或缚酸剂的摩尔量为第一类单体的3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金属离子溶液中金属离子为Ni2+、Fe3+、Ca2+、Mg2+、Zn2+、Al3+、Cu2+、Ti4+、Mn2+、Zr4+、Cd2 +、Co2+、Pt4+、Pd2+、Ag+、Ce3+、Ge4+、Pb2+、Bi3+、Be2+、Mo3+、Ba2+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第一类单体若为三聚氰胺时,其对应的第一类单体溶剂为水;第一类单体若为三聚氯氰时,其对应的第一类单体溶剂为丙酮、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
所述的引发剂为无机酸中的一种,缚酸剂为无机碱或不含活泼氢的有机碱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若第一类单体为三聚氰胺,则该第一类单体对应的第二类单体为甲醛、多聚甲醛、糠醛、乙二醛、戊二醛、对苯二甲醛中的一种,第一类单体为三聚氯氰,则该第一类单体对应的第二类单体为哌嗪、乙二胺、水合肼、1,4-环己二胺、对苯二胺、己二胺、丁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甲烷、邻联甲苯胺、乙二醇、对苯二酚、双酚A、双酚S、双酚AF中的一种。
CN201510980080.6A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5043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80080.6A CN105504344B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80080.6A CN105504344B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4344A CN105504344A (zh) 2016-04-20
CN105504344B true CN105504344B (zh) 2017-11-07

Family

ID=5571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80080.6A Active CN105504344B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043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8986B (zh) * 2016-08-26 2020-02-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环保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1530289B2 (en) 2017-09-27 2022-12-20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Crosslinked polymers and a method for heavy metal ion removal
CN107815928B (zh) * 2017-10-24 2020-02-14 贵州大学 一种基于二维纳米粘土片层的阻燃纸的制备方法
US11897789B2 (en) 2018-02-02 2024-02-13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Polymer/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and metho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10152630B (zh) * 2019-06-04 2022-03-2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高效吸附剂及其应用
CN110675977A (zh) * 2019-10-23 2020-01-10 无锡裕德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阻燃耐候电缆
CN111662561B (zh) * 2020-07-13 2021-10-0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阻燃、可重复加工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876632B (zh) * 2021-01-18 2022-05-24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富氮席夫碱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3845606B (zh) * 2021-09-28 2022-12-16 称意科技研发园(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环糊精染料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28752A (zh) * 2022-12-13 2023-06-2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制备碳酸丙烯酯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637A (zh) * 2009-01-23 2010-07-2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高阻燃性能有机插层层状粘土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4516A (zh) * 2010-05-06 2011-11-0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具有双环磷酸酯结构的长链三嗪系大分子阻燃剂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0144B (zh) * 2011-04-22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阻燃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35844B (zh) * 2013-07-23 2014-12-3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阻燃催化剂及其构成的负载型阻燃催化剂
CN103923450A (zh) * 2014-04-22 2014-07-16 宁波泛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离子处理蒙脱土协效阻燃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637A (zh) * 2009-01-23 2010-07-2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高阻燃性能有机插层层状粘土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4516A (zh) * 2010-05-06 2011-11-0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具有双环磷酸酯结构的长链三嗪系大分子阻燃剂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4344A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4344B (zh) 一种具有催化阻燃作用的粘土及其制备方法
Nabipour et al.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polyvinyl alcohol hybrid aerogels with excellent flame retardancy
EP3245172B1 (en) Expandable vinyl aromatic polymer granulate and expanded vinyl aromatic polymer foam comprising geopolymer composite and its use therein
So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ame retardant form-stabl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composed by EPDM, paraffin and nano magnesium hydroxide
Laus et al. Hybrid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polystyrene and a reactive organophilic clay
CN102875755B (zh) 一种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增韧改性方法
US6410142B1 (en) sPS nanocomposite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1823916B1 (ko) 탄화된 변형 레드머드
CN103333366A (zh)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基阻燃抑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其改性的阻燃抑烟复合材料
CN106674597A (zh) 一种氮磷协效阻燃剂改性层状无机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03055803A2 (en) Particulate alumina, method for producing particulate alumina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articulate alumina
CN103408750A (zh) 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阻燃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
Jiao et al. Synthesis of a magnesium/aluminum/iron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and its flammability characteristics in halogen‐free, flame‐retardant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composites
CN113999534B (zh) 一种石墨烯抗紫外光阻燃协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0144B (zh) 一种阻燃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1280072A (zh) 类水滑石用作工程塑料阻燃抑烟剂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Rare earth-based flame retardant/polymer composites: Status and challenges
CN106188449A (zh) 一种多层次结构阻燃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65348A (zh) 一种纳米粒径硼酸根插层类水滑石化合物及其清洁制备方法
CN103992524B (zh) 一种精细分散纳米稀土/橡胶射线辐射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55902B (zh) 一种包含纳米钙钛矿氧化物的阻燃人造石的制备方法
CN101967275A (zh) 纳米碳酸镁改性防火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7533B (zh) 改质型黏土及黏土-高分子复合材料
CN1758385A (zh) 无卤阻燃辐射交联电线及其制备方法
Dimonie et al. Some aspects concerning the silicate delamination for obtaining polymeric bio-hybrids based on star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