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3892A - 一种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3892A
CN105493892A CN201510969273.1A CN201510969273A CN105493892A CN 105493892 A CN105493892 A CN 105493892A CN 201510969273 A CN201510969273 A CN 201510969273A CN 105493892 A CN105493892 A CN 105493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tric acid
mushroom
mycelium
parts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92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维理
杨为华
杨金环
穆晓玲
徐斌
张雪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692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938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93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8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05D3/02Calcareous fertilisers from limestone, calcium carbonate, calcium hydrate, slaked lime, calcium oxide, waste calcium produc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柠檬酸发酵废弃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和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所述方法为利用柠檬酸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菌丝体制备培养基,接种食用菌进行培育。本发明使用柠檬酸工业生产中的菌丝体废弃物,改变了以往将废弃菌丝体作为廉价饲料出售的生产工艺,有效提高了柠檬酸生产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增加了生产副产物的附加值,在提高了柠檬酸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了食用菌生产的生产成本。对于淀粉质原料综合利用向着科学化、实用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柠檬酸发酵废弃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柠檬酸的生产原料为薯干和玉米。生产工艺流程为:粉碎、发酵、压滤、钙中和、酸解、脱色、离子交换、浓缩结晶、离心分离、产品干燥、成品包装。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高浓度有机废水、硫酸钙废渣和废菌丝体。每生产1t柠檬酸约产生15t高浓度有机废水、2.71t硫酸钙渣,每1m3发酵液产生含水质量分数为70%左右的菌丝体100~120kg。
废菌丝体含有动物生长所需的氨基酸,还含有糖类、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但直接用作饲料添加剂存在易腐败、酸度高、动物口感不好等问题。而且作为饲料出售,其附加值低,不利于提高柠檬酸生产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也不能增加有益的筹码。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用于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有棉籽壳、锯木屑、甘蔗渣等。相比较传统的食用菌生产原料,柠檬酸菌丝体含有大量高价值的蛋白、核酸、油脂及多糖等,将含有这些营养要素的菌丝体原料进行合理调配,使其具备合理的营养结构和适宜的碳/氮比,更适合食用菌这类真菌生长利用,可以有效缩短培养周期或者增加产量。既达到了工业副产物提升综合利用价值的目的,同时又为食用菌生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柠檬酸发酵废弃菌丝体栽培食用菌,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降低其废弃物对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同时利用廉价的废弃原料,达到了替代食用菌生产原材料、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使得利用柠檬酸发酵废弃菌丝体栽培食用菌不失为一种双赢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利用柠檬酸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菌丝体制备培养基,接种食用菌进行培育。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的成分及用量如下:菌丝体60~65份、玉米芯23~28份、生石灰3~5份和麸皮5~7份。
采用上述配方的培养基,减少了生石灰的用量,避免过低的pH影响食用菌生长;又使得酶解渣中含有足够食用菌生长的营养要素。
更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成分混合搅拌,加水控制含水量为60~75%,调节pH值为6.0~7.0,灭菌即得。在该条件下,培养基具有更加适宜的水含量,在保证食用菌正常生长的基础上,提高食用菌的产量。
所述灭菌步骤优选为:在105~115℃灭菌1~3h。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即得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
进一步地,前文中所述的菌丝体为淀粉质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的废弃菌丝体,经清水浸泡、压滤后,水分保持在60%~65%,柠檬酸含量为2%~6%的湿菌丝体。
所述淀粉质原料为玉米、木薯等。
具体操作为:
(1)所述柠檬酸发酵废弃菌丝体是指使用玉米、木薯等淀粉质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仅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水分保持在60%~65%而未采取其他任何方式处理的湿菌丝体。将此菌丝体按其重量的1~1.5倍加入清水,在地槽或拌料罐中进行充分搅拌20~40min,将菌丝体中残留的柠檬酸浸出。
(2)经过步骤(1)的处理后,将地槽或拌料罐中的菌丝体再次经过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压榨,将含有柠檬酸的清洗水压榨出,滤饼控制水分在60%~65%备用。
经过步骤(1)(2)的处理后,柠檬酸菌丝体中柠檬酸的含量降低至2%~6%,使得在调配食用菌培养基时,减少了生石灰的用量,避免过低的pH影响食用菌生长。
作为优选,所述玉米芯经过粉碎,颗粒度为2~5mm。颗粒度过大,食用菌降解利用玉米芯的效率下降,玉米芯的利用率低;颗粒度过小,在培养基中不能很好的起到骨架作用,增加固体培养基间的溶氧水平,利于菌种呼吸代谢。
进一步地,在所述培养基中接入食用菌三级菌种,使食用菌发菌并进行出菇培养管理。
可选的,所述食用菌为平菇、凤尾菇、秀珍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茶树菇或鸡腿菇。
经过试验对比,优选平菇、金针菇、秀珍菇或杏鲍菇,其相对于其他品种,在使用柠檬酸菌丝体进行食用菌栽培时,更明显的提高了生物学效率,缩短了培养周期,更能体现出使用柠檬酸菌丝体进行食用菌栽培时所表现的优势。且所述优选品种均为市场上的常见品种,有普遍的代表意义,又便于生产操作。
当所述食用菌优选为秀珍菇时,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
(1)使用木薯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将菌丝体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使得水分保持在65%。将此菌丝体按其重量的1.5倍加入清水,在地槽或拌料罐中进行充分搅拌30min,将菌丝体中残留的柠檬酸浸出。将地槽或拌料罐中的菌丝体再次经过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压榨,将含有柠檬酸的清洗水压榨出,滤饼控制水分在65%;柠檬酸菌丝体中柠檬酸的含量降低至2.5%,备用。
(2)取制得菌丝体(湿)63份、玉米芯26份、生石灰5份和麸皮6份,进行搅拌,加水控制含水量在72%,调节pH值为6.8,装袋,每袋装1kg,在115℃灭菌2h,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即得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其中进行调配培养机所使用的玉米芯是经过粉碎,颗粒度为4mm的玉米芯。
(3)在培养基中接种三级秀珍菇菌种进行培育得到所需要的食用菌子实体,其中,秀珍菇培养温度22℃,培养所需空气相对湿度65%,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放在10℃的地方处理10-12小时,出菇温度23~25℃,空气湿度保持90;一级菌种培养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1000mL,pH自然;二级菌种、三级菌种培养的培养基:棉籽壳60%、米糠15%、麸皮15%、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成分及用量如下:菌丝体60~65份、玉米芯23~28份、生石灰3~5份和麸皮5~7份;所述菌丝体为淀粉质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的废弃菌丝体,经清水浸泡、压滤后,水分保持在60%~65%,柠檬酸含量为2%~6%的湿菌丝体。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成分混合搅拌,加水控制含水量为60~75%,调节pH值为6.0~7.0,灭菌即得。
作为优选,所述玉米芯经过粉碎,颗粒度为2~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使用柠檬酸工业生产中的菌丝体废弃物,改变了以往将废弃菌丝体作为廉价饲料出售的生产工艺,有效提高了柠檬酸生产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增加了生产副产物的附加值,在提高了柠檬酸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了食用菌生产的生产成本。对于淀粉质原料综合利用向着科学化、实用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参考的工艺路线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菌种的培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路线可参考图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食用菌菌种的培养时,一级、二级、三级菌种的制作方法均参照(杜敏华,2007-9-1,食用菌栽培学,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005755),进行制备;其中具体操作过程参照图2所示;一级种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水1000mL,pH自然;二级种、三级种培养基:棉籽壳60%、米糠15%、麸皮15%、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2%。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秀珍菇的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
(1)使用木薯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将菌丝体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使得水分保持在65%。将此菌丝体按其重量的1.5倍加入清水,在地槽或拌料罐中进行充分搅拌30min,将菌丝体中残留的柠檬酸浸出。将拌料罐中的菌丝体再次经过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压榨,将含有柠檬酸的清洗水压榨出,滤饼控制水分在65%;柠檬酸菌丝体中柠檬酸的含量降低至2.5%,备用。
(2)取步骤(1)制得菌丝体(湿)63份、玉米芯26份、生石灰5份和麸皮6份,进行搅拌,加水控制含水量在72%,调节pH值为6.8,装袋,每袋装1kg,在115℃灭菌2h,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即得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其中进行调配培养机所使用的玉米芯是经过粉碎,颗粒度为4mm的玉米芯。
(3)在培养基中接种三级秀珍菇菌种进行培育得到所需要的食用菌子实体,其中,秀珍菇培养温度22~25℃,培养所需空气相对湿度65%~70%,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放在10℃的地方处理10-12小时,出菇温度23~25℃,空气湿度保持88%~9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
(1)使用木薯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将菌丝体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使得水分保持在65%。将此菌丝体按其重量的1.5倍加入清水,在地槽或拌料罐中进行充分搅拌30min,将菌丝体中残留的柠檬酸浸出。将拌料罐中的菌丝体再次经过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压榨,将含有柠檬酸的清洗水压榨出,滤饼控制水分在65%;柠檬酸菌丝体中柠檬酸的含量降低至2.5%,备用。
(2)取步骤(1)制得菌丝体(湿)63份、玉米芯25份、生石灰5份和麸皮7份,进行搅拌,加水控制含水量在70%,调节pH值为6.2,装袋,每袋装1kg,在115℃灭菌2h,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即得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其中进行调配培养机所使用的玉米芯是经过粉碎,颗粒度为4mm的玉米芯。
(3)在培养基中接种三级杏鲍菇菌种进行培育得到所需要的食用菌子实体,其中,杏鲍菇培养温度24~26℃,培养所需空气相对湿度68%~72%,菌丝长满袋后再继续培养7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后出菇温度15~18℃,空气湿度保持85%~8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
(1)使用玉米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将菌丝体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使得水分保持在62%。将此菌丝体按其重量的1.5倍加入清水,在地槽或拌料罐中进行充分搅拌30min,将菌丝体中残留的柠檬酸浸出。将拌料罐中的菌丝体再次经过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压榨,将含有柠檬酸的清洗水压榨出,滤饼控制水分在62%;柠檬酸菌丝体中柠檬酸的含量降低至3%,备用。
(2)取步骤(1)制得菌丝体(湿)65份、玉米芯26份、生石灰4份和麸皮5份,进行搅拌,加水控制含水量在70%,调节pH值为7.0,装袋,每袋装1kg,在115℃灭菌2h,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即得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其中进行调配培养机所使用的玉米芯是经过粉碎,颗粒度为4mm的玉米芯。
(3)在培养基中接种三级金针菇菌种进行培育得到所需要的食用菌子实体,其中,金针菇培养温度20~22℃,培养所需空气相对湿度65~70%,菌丝长满袋达到生理成熟后,可将菌袋加强通风,室温保持8~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现蕾期切忌喷水,当幼菇出现应少量喷水,长绿豆大小时,喷水次数要增加,保持空气湿度90%,出菇温度8~15℃,空气湿度保持88%~9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
(1)使用玉米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将菌丝体经过板框压滤机压滤,使得水分保持在60%。将此菌丝体按其重量的1.5倍加入清水,在地槽或拌料罐中进行充分搅拌30min,将菌丝体中残留的柠檬酸浸出。将拌料罐中的菌丝体再次经过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压榨,将含有柠檬酸的清洗水压榨出,滤饼控制水分在60%;柠檬酸菌丝体中柠檬酸的含量降低至4%,备用。
(2)取步骤(1)制得菌丝体(湿)63份、玉米芯27份、生石灰4份和麸皮6份,进行搅拌,加水控制含水量在72%,调节pH值为6.8,装袋,每袋装1kg,在115℃灭菌2h,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即得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其中进行调配培养机所使用的玉米芯是经过粉碎,颗粒度为5mm的玉米芯。
(3)在培养基中接种三级平菇菌种进行培育得到所需要的食用菌子实体,其中,平菇发菌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68%~70%;出菇温度16~18℃,相对湿度86%~88%。
对照例1:
称取棉籽壳52份、木屑30份、麸皮10份、石灰2份,石膏2份,饼肥4份,先将棉籽壳、木屑、麸皮、饼肥加水拌湿,然后加入石灰和石膏搅拌均匀,控制培养基含水量为70%,pH值为7.0,装袋,每袋装1kg,在110℃高压灭菌2.5小时,灭菌后冷凉后得栽培用培养基。
栽培时,可参照实施例1在上述所得栽培用培养基中接入秀珍菇菌种。
对照例2:
称取棉籽壳60份,杂木屑20份,麸皮10份,玉米粉8份,磷酸二氢钾0.2份,石膏1份,石灰0.8份。先将棉籽壳、杂木屑、麸皮加水拌湿,然后加入石灰、石膏和磷酸二氢钾搅拌均匀,控制培养基含水量为68%,pH值为6.5,装袋,每袋装1kg,在115℃高压灭菌2小时,灭菌后冷凉后得栽培用培养基。
栽培时,可参照实施例2在上述所得栽培用培养基中接入杏鲍菇菌种。
对照例3:
称取棉籽壳48份、米糠25份、麸皮22份、石灰1份、石膏2份、过磷酸钙2份,先将棉籽壳、米糠、麸皮加水拌湿,然后加入石灰、石膏和过磷酸钙搅拌均匀,控制培养基含水量为68%,pH值为6.5,装袋,每袋装0.5kg,在115℃高压灭菌2小时,灭菌后冷凉后得栽培用培养基。
栽培时,可参照实施例3在上述所得栽培用培养基中接入金针菇菌种。
对照例4:
称取棉籽壳58份、米糠17份、麸皮20份、石灰1.5份,石膏2份,过磷酸钙1.5份,先将棉籽壳、米糠、麸皮加水拌湿,然后加入石灰、石膏和过磷酸钙搅拌均匀,控制培养基含水量为70%,pH值为7.0,装袋,每袋装1kg,在110℃高压灭菌2.5小时,灭菌后冷凉后得栽培用培养基。
栽培时,可参照实施例4在上述所得栽培用培养基中接入平菇菌种。
实验例:
所述实验例试验方法如下:
1、菌种的制备:
本实验例中涉及的菌类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该方法记载于(杜敏华,2007-9-1,食用菌栽培学,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005755)(参考图2)。
2、接种及菌丝体培养:
按无菌操作规程在培养基袋两头接种,分别按实施例1、2、3、4和对照例1、2、3、4均制作每批20袋培养基,均制作3批,重复3次试验。接种后将菌袋置于培养室内按常规进行培养,根据菌种不同,控制条件为:(1)秀珍菇培养温度22~25℃,培养所需空气相对湿度65%~70%,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放在10℃的地方处理10-12小时,出菇温度23~25℃,空气湿度保持88%~90%。(2)杏鲍菇培养温度24~26℃,培养所需空气相对湿度68%~72%,菌丝长满袋后再继续培养7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后出菇温度15~18℃,空气湿度保持85%~88%。(3)金针菇培养温度20~22℃,培养所需空气相对湿度65~70%,菌丝长满袋达到生理成熟后,可将菌袋加强通风,室温保持8~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现蕾期切忌喷水,当幼菇出现应少量喷水,长绿豆大小时,喷水次数要增加,保持空气湿度90%,出菇温度8~15℃,空气湿度保持88%~90%。(4)平菇发菌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68%~70%;出菇温度16~18℃,相对湿度86%~88%。
发菌期间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若有杂菌污染,及时将感染杂菌的菌袋捡出,进行消除,以免感染其它菌袋。观察并记录菌丝日生长量、菌丝长势。
3、出菇管理与采收:
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菇管理与采收,具体方法记载于(王贺祥,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4、统计方法:
菌丝长速与生物学效率
观察纪录各培养基中接种的菌丝生长速度(采用直线生长测量法)及菌丝生长势和密度(分别将不同处理的菌丝生长情况相互比较,用“+”号表示菌丝密度和生长势强弱),记录统计各配方前三潮菇的产量,以生物学效率(%)表征。
菌丝日均生长速率(mm/d)=菌丝生长量(mm)/培养天数(d)
生物学效率(%)=(鲜菇重/干料重)×100%
5、试验结果与分析:
不同培养基栽培食用菌菌丝生长情况,见表1。
表1不同配方栽培食用菌菌丝生长情况
表1中“+”号表示菌丝密度和生长势强弱,由此可以看出使用柠檬酸菌丝体进行食用菌栽培,杏鲍菇和平菇在相同的培养时间中,菌丝生长速率优于常规培养基的对照组;秀珍菇和金针菇种菌丝的生长与对照例使用常规培养基中差别不明显。因此,柠檬酸菌丝体作为食用菌培养基可以替代传统常规培养基,并且在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培养中可以缩短培养周期(使用相同的菌袋培养,柠檬酸菌丝体培养基中的菌丝提前长满菌袋1~2天);同传统的玉米芯、棉籽壳、米糠、麸皮等传统常规培养基相比,柠檬酸菌丝体的成本又比传统常规培养基低很多,可以有效降低食用菌生产的成本。
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见表2。
表2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优选例中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常规培养基的生物学效率近8%,使用柠檬酸菌丝体所制成的培养基在生产杏鲍菇和金针菇时的生物学效率也略高于传统培养基的对照组;只有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与常规培养基的指标相接近。
由以上的数据显示,使用柠檬酸工业生产中的菌丝体废弃物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培养基,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改变了以往将废弃菌丝体作为廉价饲料出售的生产工艺,有效提高了柠檬酸生产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增加了生产副产物的附加值,在提高了柠檬酸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了食用菌生产的生产成本。对于淀粉质原料综合利用向着科学化、实用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产上可大力推广。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柠檬酸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菌丝体制备培养基,接种食用菌进行培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成分及用量如下:
菌丝体60~65份、玉米芯23~28份、生石灰3~5份和麸皮5~7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成分混合搅拌,加水控制含水量为60~75%,调节pH值为6.0~7.0,灭菌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体为淀粉质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的废弃菌丝体,经清水浸泡、压滤后,水分保持在60%~65%,柠檬酸含量为2%~6%的湿菌丝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芯经过粉碎,颗粒度为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培养基中接入食用菌三级菌种,使食用菌发菌并进行出菇培养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平菇、凤尾菇、秀珍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茶树菇或鸡腿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平菇、金针菇、秀珍菇或杏鲍菇。
9.一种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成分及用量如下:菌丝体60~65份、玉米芯23~28份、生石灰3~5份和麸皮5~7份;所述菌丝体为淀粉质原料进行柠檬酸发酵后的废弃菌丝体,经清水浸泡、压滤后,水分保持在60%~65%,柠檬酸含量为2%~6%的湿菌丝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成分混合搅拌,加水控制含水量为60~75%,调节pH值为6.0~7.0,灭菌即得。
CN201510969273.1A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Pending CN1054938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9273.1A CN105493892A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9273.1A CN105493892A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892A true CN105493892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0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9273.1A Pending CN105493892A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利用柠檬酸菌丝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938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3487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利用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15A (zh) * 1991-06-14 1991-12-04 许昌市环境保护局 用柠檬酸废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JP2012090625A (ja) * 2010-09-29 2012-05-17 Chikuno Shokuhin Kogyo Kk キノコ栽培用培地組成物
CN103396208A (zh) * 2013-07-08 2013-11-20 安徽金麒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猴头菇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15A (zh) * 1991-06-14 1991-12-04 许昌市环境保护局 用柠檬酸废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JP2012090625A (ja) * 2010-09-29 2012-05-17 Chikuno Shokuhin Kogyo Kk キノコ栽培用培地組成物
CN103396208A (zh) * 2013-07-08 2013-11-20 安徽金麒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猴头菇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亦仁: "柠檬酸生产废渣的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
高年发 等: "我国柠檬酸发酵工业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酿造》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3487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利用其培养食用菌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1972A (zh)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2696458B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料、生产方法及食用菌栽培工艺
CN107857689A (zh) 一种生物法利用鸡粪制备生物有机肥料的工艺
CN104478515B (zh) 用于培养杏鲍菇基质的发酵液、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6594A (zh) 一种应用葡萄枝条作为种植杏鲍菇的基质
CN102498937B (zh) 一种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3355094A (zh)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银耳的方法
CN107043280A (zh) 一种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9873B (zh)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栽培平菇的栽培料及栽培方法
CN105900686A (zh) 一种银耳代料栽培方法
CN106905071A (zh) 一种可驱虫的液态酵素菌肥的制作方法
CN103570440A (zh) 以香蕉皮为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
CN104641942A (zh) 一种桑枝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12021073A (zh) 一种羊肚菌外援营养袋配料、营养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7248A (zh) 一种灰树花生产培养料及其应用
CN106718021A (zh) 一种产量高的草菇栽培方法
CN106588279A (zh) 一种富硒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6278466B (zh) 一种茶树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与栽培方法
CN103449895A (zh) 一种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及制备方法
CN105218257A (zh) 一种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664B (zh) 以饲料废料为主料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89532A (zh) 一种生产成本低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CN106831015A (zh) 一种侧孢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3408C (zh) 一种多元氨基酸液肥的快速发酵制备方法
CN104152149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生物土壤改良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