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3517B - 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3517B
CN105473517B CN201580001514.1A CN201580001514A CN105473517B CN 105473517 B CN105473517 B CN 105473517B CN 201580001514 A CN201580001514 A CN 201580001514A CN 105473517 B CN105473517 B CN 105473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conduit
melten glass
glass
connecting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15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3517A (zh
Inventor
村上敏英
浦田新吾
佐佐木道人
广濑元之
难波真理
齐藤正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73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3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3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3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25Refi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35Heating the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6Outlets, e.g. drains, siphons; Overflows, e.g. for supplying the float tank, tweels
    • C03B5/262Drains, i.e. means to dump glass melt or remove unwanted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lass Melting And Manufacturing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从脱泡后的熔融玻璃中除去异质坯料的技术。本发明是在将从具有熔融玻璃的入口部和出口部且用于对熔融玻璃进行脱泡的澄清槽排出的熔融玻璃移送至成形单元的导管上,形成有用于将在该导管内流动的熔融玻璃的一部分排出的第1排出口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上述第1排出口具有与该第1排出口连接且使熔融玻璃朝向下方的排出管;在上述水平状态的导管或上述倾斜状态的导管中,上述第1排出口形成在各导管的横截面的顶部,在上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管中,上述第1排出口形成在相对于该导管的横截面远离上述澄清槽的入口部的一侧。

Description

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脱泡后的熔融玻璃将异质坯料除去并排出的结构、具备该结构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减压脱泡装置,其为下述澄清装置的一例,是为了提高玻璃物品的品质,在通过成形装置对用熔融槽熔融后的熔融玻璃进行成形前将熔融玻璃内产生的气泡积极地除去的澄清装置。
该减压脱泡装置是下述装置:使熔融玻璃在内部保持于规定的减压度的减压脱泡槽内通过,能够使熔融玻璃内所含的气泡在较短时间内成长;籍此,使成长后的气泡上浮至熔融玻璃的表面而使其破裂,从而高效地从熔融玻璃中除去气泡。
减压脱泡装置具备减压脱泡槽、熔融玻璃的导入管和导出管,但是对于形成熔融玻璃的流路的减压脱泡槽、导入管和导出管,需要耐热性优异、对熔融玻璃的耐腐蚀性优异。为了满足这些条件,以往的减压脱泡槽、导入管和导出管由铂或铂铑合金这样的铂合金构成,或者由电铸砖或耐热砖这样的砖构成。
作为减压脱泡装置的一个现有例,已知减压脱泡槽和导入管和导出管采用均为由电铸砖这样的砖构成的结构、及均为由铂合金构成的结构中的任一种的减压脱泡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除了减压脱泡装置以外,作为用于从熔融玻璃中除去泡的装置,公开了以下装置:具备将从熔融槽排出的熔融玻璃送至成形装置的水平的管状流路,使在该管状流路的底部侧的熔融玻璃中产生的泡避开熔融玻璃的流动而导入管状流路的顶面侧或液面侧;此时,在管状流路中设置挡板,将沿着该挡板移动的泡捕集而除去(参照专利文献2)。
除了减压脱泡装置以外,作为用于从熔融玻璃中除去泡的装置,已知下述熔融玻璃的搬运装置:在熔融玻璃的搬运系统中,在接受来自熔融槽的熔融玻璃的导管中设置搅拌机,具备从具有该搅拌机的导管接受熔融玻璃的澄清化器,在澄清化器的中途设有脱气用的排气口(参照专利文献3)。
除了减压脱泡装置以外,作为用于从熔融玻璃中除去泡的装置,已知下述装置:在熔融玻璃的搬运系统中,接受来自熔融槽的熔融玻璃的水平导管形成双重管结构,在该双重管的外管的顶部具备排气用通气管,在外管的底部具备熔融玻璃的排出口(参照专利文献4)。
除了减压脱泡装置以外,已知具有从熔融玻璃将表层和底面层的熔融玻璃分离的结构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8/026606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1615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表2010-53569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3-9566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昭62-2972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用于从熔融玻璃中除去气泡的现有技术中,设有挡板并将沿着该挡板移动的气泡捕集而除去的装置(专利文献2)、或者具备搅拌装置和脱气的排气口(专利文献3)或排气用通气管(专利文献4)的装置是用于使熔融玻璃中产生的气泡从熔融玻璃的液面高效地逃至空间中的装置。因此,可认为在积极地除去熔融玻璃中的气泡的方面,减压脱泡装置更优异。
但是,在利用减压脱泡装置实施熔融玻璃的脱泡、使用脱泡后的熔融玻璃并利用成形装置来制造玻璃板的情况下,明确了例如在玻璃物品的表面有时会产生0.05~0.2μm左右的微细的凹凸。这种玻璃物品的主要用途之一是液晶显示装置用玻璃板等的显示装置用途,但显示装置用途的玻璃板有时对表面粗糙度有严格的要求。显示装置用途的玻璃板的情况下,如果表面存在微细的凹凸,则有可能影响折射率等光学特性,有时会导致显示不均。因此,对于表面具有微细的凹凸的玻璃板,有时需要对其表面研磨进行光滑化等其他加工,在制造成本方面存在不利的问题。
使用减压脱泡装置进行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时,本发明人对在玻璃板的表面产生微细的凹凸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是熔融玻璃的内部生成的异质坯料产生的影响。
可认为是在减压脱泡槽中进行减压脱泡时,因为在熔融玻璃的液面上存在空间,所以气泡上浮至熔融玻璃的液面,在进行破泡而脱泡时,熔融玻璃中的轻量成分及挥发成分聚集在液面侧,一部分移动至空间侧。因此,推测在减压脱泡中的熔融玻璃的液面部分发生成分的不均匀性、在熔融玻璃中生成异质坯料是在玻璃板的表面生成微细的凹凸的一个原因。
此外,还可推测在由电铸砖及耐热砖构成减压脱泡装置的减压槽、上升管和下降管的情况下,即使使用了相对于熔融玻璃的反应性低的砖,根据情况不同,与砖接触的熔融玻璃的一部分有时也会生成异质坯料,该异质坯料成为原因而在玻璃板的表面生成微细的凹凸。可认为该问题能够不依赖于减压脱泡装置以外的澄清装置的种类而发生。
此外,具有从熔融玻璃中将表层和底面层的熔融玻璃分离的结构的装置(专利文献5),仅仅公开了进行分离的结构。但是,在将异质坯料分离时,如何无变动地将该异质坯料排出都不会依赖于澄清装置的种类,在防止因上述的异质坯料引起的玻璃板的表面的微细凹凸的变动的意义上是重要的。因此,除异质坯料的排出外,如何稳定地排除异质坯料也是本发明的课题。
本发明是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稳定地除去脱泡后的熔融玻璃中所含的异质坯料,能够制造表面不产生微细凹凸的玻璃板的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1)本发明涉及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为在用于将从具有熔融玻璃的入口部和出口部的澄清槽的该出口部排出的熔融玻璃移送至成形单元的导管上,形成有用于将在该导管内流动的熔融玻璃的一部分排出的第1排出口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是,上述导管是设置在上述出口部和上述成形单元之间的水平状态的导管、倾斜状态的导管、或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管;上述第1排出口具有与该第1排出口连接且使熔融玻璃朝向下方的排出管;在上述水平状态的导管或上述倾斜状态的导管中,上述第1排出口形成在各导管的横截面的顶部,在上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管中,上述第1排出口形成在相对于该导管的横截面远离上述澄清槽的入口部的一侧。
(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排出管优选还具有加热单元。
(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1)或(2)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上述导管连接在形成于上述澄清槽的底面的出口部,且沿上述导管的圆周方向的上述第1排出口的长度相对于上述导管的外圆周长在5%以上、12%以下的范围。
(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1)或(2)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上述导管连接于上述澄清槽的接近底面的侧面,沿上述导管的圆周方向的上述第1排出口的长度相对于上述导管的外圆周长在15%以上、25%以下的范围。
(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在上述导管内具备间壁构件;上述间壁构件在除了形成上述第1排出口的区域外的上述导管的内圆周面上空开规定的间隔、沿着导管内圆周面相向地形成;在上述导管的轴向上具备具有规定的进深的横截面C字型的内壁和凸缘型的阻隔壁,该凸缘型的阻隔壁在上述内壁的导管下游侧的端缘部将其端缘部和其周围的导管内圆周面之间的间隙封闭;在与上述导管的上述内壁相向的位置处形成有第2排出口。
(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5)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在上述第1排出口的附近形成有闭塞端壁,该闭塞端壁将由上述导管内圆周面和上述内壁的外圆周面和上述阻隔壁围成的区域中的上述包围区域的上述第1排出口侧的端部封闭。
(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5)或(6)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在上述导管的横截面中,在上述第1排出口侧所形成的开口部的开口角度为20度以上、60度以下。
(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5)~(7)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在包含上述第1排出口的上述导管的横截面中,在与上述第1排出口形成侧相向的管壁上形成有第2排出口。
(9)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5)~(8)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从上述第1排出口排出的熔融玻璃的排出量是在上述导管中流动的熔融玻璃的总量的2wt%以上、10wt%以下,从上述第2排出口排出的熔融玻璃的排出量是在上述导管中流动的熔融玻璃的总量的6wt%以下。
(10)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5)~(9)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上述阻隔壁的沿着上述导管的横截面的第1排出口侧的端部的宽度a的值与沿着上述导管的横截面的相反侧的宽度b的值的相对比b/a为1~1.5的范围,阻隔壁的宽度以从上述第1排出口侧的端部朝着其他端部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
(1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具备上述澄清槽、与该澄清槽的上游侧连接的熔融玻璃的导入管和与上述澄清槽的下游侧连接的熔融玻璃的导出管,该导出管与上述导管连接。
(1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上述澄清槽设置在比上述导管高的位置。
(1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中,在上述导管的比所述第1排出口更靠近下游的下游侧设置有搅拌装置。
(1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由将玻璃原料熔融而制成熔融玻璃的熔融槽、对自该熔融槽供应的熔融玻璃进行脱泡的澄清槽、和对该脱泡后的熔融玻璃进行成形而制成玻璃物品的成形单元构成,其中,将熔融玻璃从上述澄清槽移送至上述成形单元的导管中具备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
(1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玻璃原料熔融而制成熔融玻璃的熔融工序、对该熔融玻璃进行脱泡的澄清工序、和对该澄清工序后的熔融玻璃进行成形而加工成玻璃物品的成形工序,其中,在将熔融玻璃从上述澄清工序移送至成形工序的途中,利用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将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对于从澄清槽在脱泡后向成形单元排出的、在导管中流动的熔融玻璃,能够高效稳定地除去异质坯料,在将异质坯料送至成形单元之前从导管排出至外部。因此,因为能够将脱泡后的气泡少的熔融玻璃、且无浪费地除去异质坯料后的高品质的熔融玻璃送至成形单元,所以能够以高成品率提供表面的微细凹凸小、且其变动小的表面平滑性优异的玻璃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的减压脱泡装置的一例的结构图。
图2(A)是表示上述减压脱泡装置的导管具备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B)是该结构中设置的第1排出口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减压脱泡装置中采用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能够实现利用与同减压脱泡装置连接的导管所具备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将熔融玻璃排出的范围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上述减压脱泡装置中设置的减压槽的平面形状的一例的简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脱泡装置的截面简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2例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3例的结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4例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5例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6例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7例的图,图12(A)是横截面图,图12(B)是将一部分作为截面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8例的结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9例的结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10例的结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11例的结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12例的结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排出单元的第13例的结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泡装置中设置的第1排出口和第2排出口和间壁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9(A)是立体图,图19(B)是间壁构件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上述脱泡装置中设置的导管和第1排出口和第2排出口和间壁构件的位置关系的正视图。
图21是表示上述脱泡装置中设置的导管和第1排出口和第2排出口和间壁构件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上述脱泡装置中设置的导管和第1排出口和第2排出口和第3排出口和间壁构件的位置关系的正视图。
图23是表示上述脱泡装置中设置的间壁构件以外的例子的结构图。
图24是用于依工序顺序说明玻璃物品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上述脱泡装置中通过模拟分析算出第1排出口的长度和进深与熔融玻璃的排出区域的相关关系的结果的图,图25(A)是表示进深为15mm时的分析结果的图,图25(B)是表示进深为30mm时的分析结果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脱泡装置中,间壁构件的开口角度与第1排出口和第2排出口排出熔融玻璃的区域的相关关系的图,图26(a)是表示开口角度为0度时的结果的图、图26(b)是表示开口角度为20度时的结果的图,图26(c)是表示开口角度为30度时的结果的图,图26(d)是表示开口角度为40度时的结果的图,图26(e)是表示开口角度为60度时的结果的图,图26(f)是表示开口角度为90度时的结果的图,图26(g)是表示开口角度为140度时的结果的图,图26(h)是表示下降管为双重管时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澄清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澄清装置而设置的减压脱泡装置的截面结构、在该减压脱泡装置的上游侧设置的熔融槽以及在减压脱泡装置的下游侧设置的作为成形单元的成形装置的图。
图1所示的减压脱泡装置100是作为用于对自熔融槽1供应的熔融玻璃G进行减压脱泡的澄清装置的一例而设置的、在将其连续地供应至后续工序的成形装置(成形单元)200的玻璃物品的制造工序中所使用的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减压脱泡装置100具有在使用时可将内部保持于减压状态的由金属制、例如不锈钢制的外壁2A构成的减压壳体2。减压槽3水平地设置在减压壳体2的内部。
减压壳体2以确保减压槽3的气密性的目的进行设置,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大致门型。该减压壳体2只要具有减压槽3所必需的气密性和强度,则对其材质、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但较好是由耐热金属制、特别是不锈钢制成的外壁2A构成。
减压壳体2在上部侧面通过排气口2H从外部用真空泵(未图示)等抽真空,构造成能够将减压槽3内维持在规定的减压状态、例如1/20~1/3大气压程度的减压状态。
收纳于减压壳体2中的减压槽3由底壁3A和侧壁3B和上部壁3C构成,在底壁3A的一端侧的下面形成有入口部3a,在底壁3A的另一端侧的下面形成有出口部3b,在入口部3a连接有上升管(也称为导入管)5的上端部,在出口部3b连接有下降管(也称为导出管)6的上端部。
上述上升管5和下降管6以能通过形成于减压壳体2底部侧的外壁2A的插入口2b或插入口2c分别与外部连通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且,上升管5的下端部与通过外壁2A的插入口2b而向下方延伸的延长管8连接,下降管6的下端部与通过外壁2A的插入孔2c而向下方延伸的延长管9连接。
此外,在减压壳体2的内部侧,在减压槽3的周围、上升管5的周围及下降管6的周围分别配设有隔热砖等隔热材料7,形成减压槽3、上升管5和下降管6的外部侧都被隔热材料7包围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减压脱泡装置100中,减压槽3、上升管5和下降管6简略地记载于图1中,但它们分别由电铸砖或耐热砖等砖构成。用砖构成它们是生产规模大的装置的情况,但在生产规模较小的装置的情况下,减压槽3、上升管5和下降管6中的任一个或全部可以由铂或强化铂等铂合金构成。
减压脱泡装置100中,减压槽3是砖制的中空管的情况下,减压槽3较好是将外形制成矩形截面的砖制的中空管,形成熔融玻璃的流路的内部形状较好是具有矩形截面。减压槽3是铂制或铂合金制的中空管的情况下,形成减压槽3中的熔融玻璃的流路的内部截面形状较好是具有圆形或椭圆形。
上升管5和下降管6是砖制的中空管的情况下,上升管5和下降管6是具有圆形截面或包括矩形在内的多边形截面的砖制的中空管,优选形成熔融玻璃的流路的内部截面形状具有圆形截面。
上升管5和下降管6是铂制或铂合金制的中空管的情况下,形成上升管5或下降管6中的熔融玻璃的流路的内部截面形状较好是圆形或椭圆形。
上升管5和下降管6的尺寸的具体例中,长度为0.2~6m,内部截面形状中的宽度为0.05~1.0m。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上升管5的下端部安装延长用的外管8,在下降管6的下端部安装延长用的外管9,所述外管8、9采用铂制或铂合金制。
另外,上升管5和下降管6是铂制或铂合金制的中空管的情况下,无需另外设置延长用的外管8、9,图1中,可以采用到记载为外管8、9的部分为止上升管5和下降管6一体地延长的结构。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以下本申请说明书中关于外管8、9的说明可以用与铂制或铂合金制的上升管及下降管有关的记载来代替。
上升管5与减压槽3的入口部3a连通,将来自熔融槽1的熔融玻璃G导入减压槽3中。因此,安装于上升管5的外管8的下端(下游端)8a从通过上游侧导管11与熔融槽1连接的上游槽12的开口端嵌入,并浸渍在该上游槽12内的熔融玻璃G中。
此外,下降管6与减压槽3的出口部3b连通,将减压脱泡后的熔融玻璃G移送至下一工序的成形装置200侧。因此,安装于下降管6的外管9的下端(下游端)9a嵌入下游槽15的开口端,并浸渍在该下游槽15内的熔融玻璃G中。
在与本实施方式的减压脱泡装置100连接的下游槽15中,插入外管9的部分由沿上下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的竖筒型的受部导管20构成。在受部导管20的底部侧连接有连接导管21,该连接导管21在远离减压壳体2的方向上朝着成形装置200水平地延伸,连接导管21的另一端侧与竖筒型的转接导管22连接,受部导管20、连接导管21和转接导管22如图1所示配置为侧视U字形。
转接导管22中,在远离减压壳体2的一侧的侧面连接有延长导管23,该延长导管23朝着成形装置200侧水平地延伸。在转接导管2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搅拌熔融玻璃G的搅拌装置24。
构成所述下游槽15的材料由构成外管9的铂或强化铂等铂合金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连接导管21水平地配置,在其中途部分的顶部形成有图2、图3中示出具体形状的第1排出口25。第1排出口25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沿着连接导管21的圆周方向形成为俯视时细长的长方形状。
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在第1排出口25的外侧开口周缘部分通过捕集构件26与L字型的第1排出管27连接。捕集构件26形成为漏斗型,以覆盖第1排出口25的外侧开口周缘部分的方式安装在连接导管21的外面。从第1排出口25排出的熔融玻璃G通过捕集构件26被导入第1排出管27,从第1排出管27的下端部被排出至连接导管21的外部。这里的排出的目的不是从熔融玻璃G中排出挥发的气体或气泡,而是将熔融玻璃本身排出。第1排出管27只要朝向下方即可。第1排出管27的管内较好是充满有熔融玻璃,表现出由朝向下方的熔融玻璃引起的虹吸效果。籍此,可以减小熔融玻璃的压力变动、将一定量的熔融玻璃从排出口25稳定地排出。
在连接导管21的内部,在第1排出口25的附近流动的熔融玻璃G根据其自身的流动压力从第1排出口25被自动地排出至外侧,到达第1排出管27,由于上述的虹吸效果,可减小熔融玻璃的压力变动而将一定量的熔融玻璃从第1排出管27的下端部稳定地排出。
这里,通过如图2(A)所示在第1排出管27的外圆周部配置的电极90、91,对该管间的熔融玻璃G流通电流进行通电加热,从而能调整第1排出管27内的熔融玻璃G的温度,并能进一步使排出的熔融玻璃G的压力及量稳定。作为该管内的熔融玻璃G的加热单元,除此以外,可适当选择在熔融玻璃中放入直接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方法、对第1排出管27自身进行加热的方法等。
第1排出口25形成为俯视时长方形,该长方形由沿着图2(B)所示的连接导管21的圆周方向的长度A(即、俯视水平状态的连接导管21时绘出的长方形的长边侧的长度A)和沿着连接导管21的管轴向的进深B限定。
第1排出口25的长度A相对于连接导管21的外圆周长,优选以5%以上、12%以下的尺寸形成。第1排出口25的进深B在连接导管21的管径设为100~400mm时,作为一例可形成为10~30mm的尺寸。另外,将在连接导管21的内部流动的熔融玻璃G的平均流速设为v(mm/s)时,第1排出口25的进深B优选满足v×(6~40)(mm)的关系。
第1排出口25的开口面积过小的情况下,熔融玻璃G通过第1排出口25时的阻力变大,熔融玻璃G难以从第1排出口25脱离,无法确保理想的排出量。第1排出口25的开口面积过大时,因为将熔融玻璃G吸引至第1排出口25侧的力变弱,所以难以确保理想的排出范围。
图4是在改变第1排出口25的长度A的情况下,对于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的熔融玻璃G、对于能在顶部附近排出的区域进行说明的图。图4所示的关系是根据后述的模拟结果导出的结果的概要。
将连接导管21的管径(内径)设定为250mm,将第1排出口25的进深B固定为50mm,将长度A设定为105mm时所排出的区域的边界线为H1,将长度A设定为80mm时所排出的区域的边界线为H2,将长度A设定为55mm时所排出的区域的边界线为H3
相对于连接导管21的外径,第1排出口25的长度A为55mm时,能够将顶部附近的熔融玻璃G排出的区域的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变窄、在上下方向上变深。相对于此,将第1排出口25的长度A较大地设定为80mm或105mm时,能够将熔融玻璃G排出的区域的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变宽,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变得稍浅。
根据该关系可知,如果将连接导管21上形成的第1排出口25的长度A和进深B设定为适当的值,那么对于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的熔融玻璃G,能够调整从第1排出口25能够排出的区域宽度(即、连接导管21的径向的宽度)和能够排出的深度(即、连接导管21的上下方向的高度)。
在图1所示的结构的减压脱泡装置100中,向减压槽3的内部供应熔融玻璃G的情况下,若气泡上浮至熔融玻璃G的液面部分并破裂,则有可能在液面区域产生异质坯料,但该异质坯料沿着图5所示的箭头a1、a2、a3、a4的方向流入下降管6。接着,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异质坯料按照箭头a5所示流入图1所示的下降管6的内部,沿着箭头a6、a7、a8如图1所示一边沿着下降管6的一侧端缘部分下降一边流动,在连接导管21内沿着箭头a9且沿着连接导管21的顶部的区域流动。
例如,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异质坯料在管径250mm的连接导管21的自内圆周面顶部起深度15mm左右、宽度65mm左右的范围内流动。
因此,判断第1排出口25对异质坯料的排除十分有效。
另外,根据后述的模拟分析结果和实施例的记载可知,通过形成相对于连接导管21的外圆周长具有5~12%的范围的长度A的第1排出口25,能够将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流动的异质坯料排出至连接导管21的外部。
对于以上说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0、及相对于水平配置的连接导管21在其顶部形成有第1排出口2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考虑到熔融玻璃G中的异质坯料的流动,可采用相对于上游槽15的受部导管20形成第1排出口29、且从该第1排出口29将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排出的结构。
该例的结构中,如图1所示在受部导管20的侧面、即靠近连接导管21的一侧的面形成有第1排出口29。
在受部导管20中,在第1排出口29的外侧开口周缘部分通过捕集构件26连接有第1排出管30,该第1排出管30通过连接导管21的侧部向下延伸。
第1排出口29的形成位置是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受部导管20中,在与受部导管20连接的横方向上延伸的连接导管21侧的侧面,换言之,第1排出口29形成于受部导管20的横截面中远离减压槽3的入口部3a的一侧。
图1中,为了共用图示,同时记载了在连接导管21设置第1排出口25的结构和在受部导管20设置第1排出口29的结构,但通常只要选择在连接导管21设置第1排出口25的结构、或在受部导管20设置第1排出口29的结构中的任一种即可。当然,也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设置了第1排出口25、29的结构。
在减压槽3的内部侧,在熔融玻璃G的液面将气泡破碎而除去的结果与之前针对在熔融玻璃G的液面附近产生异质坯料的情况的说明相同。本发明人通过研究明确了在熔融玻璃G的液面侧产生的异质坯料沿着图1所示的箭头a5、a6、a7、a8、a9流动,但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延长管9和在其下配置的受部导管20中,异质坯料沿着靠近连接导管21的一侧的侧面流动。
因此,需要在图1所示的靠近连接导管21的一侧的受部导管20的侧面形成第1排出口29。通过在该位置处设置第1排出口29,可以与上述的例中说明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将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从第1排出口29通过第1排出管30稳定地排出至外部。
因此,能够将气泡少、异质坯料少的优质的熔融玻璃G选择性地送至成形装置200,在成形装置200中制造表面没有微细凹凸的平坦性优异的玻璃物品。
在以上说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0中,对在水平配置的连接导管21和垂直配置的受部导管20上形成第1排出口25、29的状态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在减压脱泡装置100上连接有倾斜的受部导管20或连接导管21的结构,也可以形成第1排出口。在倾斜地配置的导管上设置第1排出口的情况下,在导管的横截面中,需要在顶部的位置设置第1排出口。
在倾斜的导管的横截面中,通过在顶部的位置设置前面说明的第1排出口25,可以将通过该顶部附近区域的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排出。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减压脱泡装置100中使用的熔融玻璃G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定。
因而,可以是钠钙玻璃、无碱玻璃、混合含碱玻璃、或硼硅酸盐玻璃、或者其他玻璃中的任一种。此外,所制造的玻璃物品的用途不局限于建筑用和车辆用,可以例举平板显示器用及其他各种用途。
图6是表示具备澄清装置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脱泡装置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示出下述结构:在熔融槽31的下游侧通过连接流路32设置澄清槽33来代替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减压脱泡装置100,在澄清槽33的下游侧通过连接导管34连接有成形装置200。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34的中途部分的顶部设有与前面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设置的第1排出口25相同形状的第1排出口35。此外,在第1排出口35的外侧,与前面的实施方式同样地设有捕集构件26和第1排出管27。本实施方式中,澄清槽33构成脱泡装置36。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34上形成的第1排出口35与第1实施方式中设置的第1排出口25的形状可以相同,但为了排出熔融玻璃G而优选的长度A的值的范围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第1排出口35的长度A相对于连接导管34的外圆周长,优选以15%以上、25%以下的尺寸形成。第1排出口35的进深B在连接导管34的内径设为100~400mm左右时,可形成为10~30mm左右的尺寸。
本实施方式的澄清槽33中,在熔融槽31中制造的熔融玻璃G1被移送,通过在澄清槽33中将熔融玻璃G1保持在澄清剂的澄清开始温度以上的高温,可通过熔融玻璃G1中所含的澄清剂的作用使气泡产生并使气泡成长,可进行脱泡处理。此外,将脱泡处理后的熔融玻璃G2通过连接导管34送至成形装置200侧,能够成形为目标玻璃物品。
在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中,在澄清槽33中被脱泡后的熔融玻璃G2通过连接导管34的途中,将在连接导管34的顶部附近流动的熔融玻璃G2中的异质坯料从第1排出口35通过第1排出管27排出到外部。
因此,能够除去在澄清槽33中脱泡后的被脱除了气泡的熔融玻璃G2中所含的异质坯料。因此,能够向成形装置200运送除去了异质坯料的气泡少的熔融玻璃G,具有能够在成形装置200中成形为表面没有微细凹凸的板玻璃物品的效果。
图7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2例。另外,对于以下依次说明的各例的排出管,也同样能够应用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34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35,但以下的说明,仅对相对于第1排出口25设置排出管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7所示的例中,第1排出管40由环状管构成,该环状管覆盖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的部分并且以在连接导管21的周围整周覆盖连接导管21的方式形成,在该管壁上部侧形成有与第1排出口25连通的连接孔40a,且朝下方延伸。在第1排出管40的底部向下与排出支管41一体地连接,该排出支管41通过在第1排出管40的底部所形成的连接孔40b与第1排出管40连通。
图7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从第1排出口25被排出,通过连接孔40a到达第1排出管40的内部,沿着第1排出管40在连接导管21的两侧向下流动并到达排出支管41,从排出支管41的下端被排出。
图8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3例。
图8中示出的例子中,第1排出管43在其一端部与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形成的第1排出口25连接,从连接导管21的顶部向侧方延伸成L字型,与在连接导管21的侧方上部侧设置的竖筒型的贮留箱(日文:滞留ポッド)44连接。在该贮留箱44的底部向下与排出支管45一体地连接。
在图8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从第1排出口25被排出,通过第1排出管43贮留在贮留箱44后,从排出支管45被排出。该情况下,通过控制贮留箱44的上部的压力,能够获得虹吸效果,同时能够更稳定地排出熔融玻璃。
图9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4例。
图9中示出的例子中,第1排出管46在其一端部与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形成的第1排出口25连接,从连接导管21的顶部向上方以直线状延伸,在第1排出管46的侧部一体地形成有L字型的朝下的排出支管47。该情况下,通过控制朝向第1排出管46的上方的排出支管内的压力,可获得虹吸效果,同时能更稳定地将熔融玻璃向下方排出。
在图9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从第1排出口25被排出,通过第1排出管46从排出支管47的下端被排出。
图10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5例。
图10所示的例子中,第1排出管48在其一端部与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连接,在连接导管21的周围以覆盖连接导管21的大约半周的方式形成,第1排出管48由向下方延伸的管体构成,且与从在连接导管21的底部侧延伸的部分向下一体地形成的排出支管49连接。
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从第1排出口25被排出,通过第1排出管48向下流动并从排出支管49的下端被排出。
图11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6例。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1排出管48在其一端部与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的部分连接,在连接导管21的周围以覆盖连接导管21的大约1/4周的方式朝向下方而形成,在其下方与朝下且沿直线状延伸的排出支管49连接。
在图11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从第1排出口25被排出,通过第1排出管48向下流动并从排出支管49的下端被排出。
图12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7例。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第1排出管52以上下贯穿连接导管21的中心部分的方式延伸形成,在其下端部形成有朝连接导管21的下方突出的排出支管53,第1排出管52的上端部52a朝着覆盖第1排出口25的开口部的穹型的捕集构件54的内部开口。
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熔融玻璃G从第1排出口25流入穹型的捕集构件54的内侧,到达第1排出管52的上端部52a,从与第1排出管52的下端侧连接的排出支管53被排出。
图13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8例。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L字型的第1排出管27的一端通过捕集构件26与第1排出口25连接,在朝向下方这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图13的结构中,在第1排出口25的下方侧且连接导管21的内上部形成有横截面U字形的导向壁56。该导向壁56的导管轴向长度形成为第1排出口25的开口部的导管轴向长度的数倍左右。在第1排出口25周围的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和导向壁56之间形成导向流路56a,在该导向流路56a的顶部配置有第1排出口25。
在图13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在熔融玻璃G流入导向流路56a、沿着导向流路56a流动后,从第1排出口25被排出,通过漏斗型的捕集构件26被排出至第1排出管27,从第1排出管27的下端被排出。
图14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9例。
在图14所示的结构中,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以包围第1排出口25的方式安装有将有底圆筒体横向放置的形状的捕集构件57。捕集构件57由圆筒壁57a和在该圆筒壁57a的两端部所形成的端面壁57b构成。捕集构件57以其中心轴为水平的方式与连接导管21一体化,在圆筒壁57a的内侧包含可推定异质坯料在第1排出口25的部分和其内侧的区域中流动的宽度和深度的方式与连接导管21一体化。即,以使图14所示的圆筒壁57a的约下半部分嵌入连接导管21的内侧的方式将捕集构件57和连接导管21一体化。
在图14所示的捕集构件57中,连接导管21的上游侧的端面壁57b在连接导管21的内部侧被省略,在该部分形成有熔融玻璃的取入口57c,熔融玻璃从该取入口57c流入捕集构件57的内侧。
L字型的第1排出管27的一端部连接在捕集构件57的圆筒壁57a的顶部侧,第1排出管27的另一端部在连接导管21的侧方下侧向下延伸。
在图14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能够将熔融玻璃G从取入口57c引入捕集构件57的内部,通过第1排出口25从第1排出管27的下端部27a排出。
图15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10例。
图15所示的结构中,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的内侧形成有U字型的隔壁构件58。设置有隔壁构件58的位置与图13所示的上述第8例的设有导向壁56的位置相同,是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包围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流动的区域的位置。隔壁构件58中,在连接导管21的下游侧的端缘部形成有闭合壁58a,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和隔壁构件58的上表面限定的区域59通过闭合壁58a在下游侧被关闭。相对于图15所示的第1排出口25连接有第1排出管,但在图15中省略了记载。
在图15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能够将熔融玻璃G引入隔壁构件58的上方的区域59,通过该区域59从第1排出口25排出。
图16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11例。
在图16所示的结构中,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的内侧形成有由底壁60a和侧壁60b、60b形成的凹型的隔壁构件60。设置有隔壁构件60的位置与上述的第10例的设有隔壁构件58的位置相同,是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包围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流动的区域的位置。
隔壁构件60中,在连接导管21的下游侧的端缘部形成有闭合壁60c,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和隔壁构件60的上表面限定的区域61通过闭合壁60c在下游侧被关闭。相对于图16所示的第1排出口25连接有第1排出管27,但在图16中省略了记载。
在图16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能够将熔融玻璃G引入隔壁构件60的上方的区域61,从第1排出口25排出。
图17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12例。
图17所示的结构中,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的第1排出口25的左右两侧、且在连接导管21的内表面沿着连接导管21的横截面形成有具有规定宽度的调整片62。相对于图17所示的第1排出口25连接有第1排出管27,但在图17中省略了记载。
在图17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能够将在调整片62、62之间流动的熔融玻璃G从位于其上的第1排出口25排出。
这些调整片62、62形成于夹着第1排出口25的两侧的位置,所以起到增加流向第1排出口25的熔融玻璃G的流量的作用,能够提高将熔融玻璃G从第1排出口25排出时的压力。
图18示出相对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导管21上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所连接的第1排出管的第13例。
图18所示的例中,第1排出管65由环状管构成,该环状管覆盖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所形成的第1排出口25的部分并且以在连接导管21的周围整周覆盖连接导管21的方式形成,在该管壁上部形成有与第1排出口25连通的连接孔65a。在第1排出管65的底部向下与排出支管66一体地连接,在第1排出管65的顶部向上与延长管67一体地形成。通过调整延长管67的熔融玻璃的上表面的压力,能够获得虹吸效果,同时能够使从排出支管66排出的熔融玻璃的量变得稳定。
图18所示的结构中,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主要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所以从第1排出口25被排出,通过连接孔65a到达第1排出管65的内部,沿着第1排出管65的两侧向下流动并到达排出支管66,从排出支管66的下端被排出。
图19~21表示作为上述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减压脱泡装置100或第2实施方式的具备澄清槽33的脱泡装置36中所使用的异质坯料的排出结构,除了第1排出口25和第1排出管27之外,还设有第2排出口70和间壁构件71的例子。
在该例中,第2排出口70相对于水平设置的连接导管21,在底部侧以与第1排出口25相向的方式形成为俯视时的长方形。
在连接导管21中,在第1排出口25和第2排出口70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以下说明的间壁构件71。
间壁构件71由内壁72、阻隔壁73和闭塞端壁74构成,内壁72为除了形成第1排出口25的区域外,在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上空开规定的间隔并与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相向的横截面C字型的内壁,阻隔壁73为在内壁72的连接导管下游侧的端缘部72a以直角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凸缘型的阻隔壁,闭塞端壁74是在内壁72和阻隔壁73的圆周方向两端部与它们形成直角的闭塞端壁74。间壁构件71整体由与连接导管21相同的耐热材料、例如铂或强化铂等铂合金构成。
所述内壁72以下述方式配置:在连接导管21的轴向上形成为规定的长度、例如比第2排出口70中的连接导管轴向的进深更长,在与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之间空开一定的间隔且形成横截面C字型。从内壁72的端缘部72a向外侧延伸的阻隔壁73具有均等宽度且与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抵接,通过焊接等接合方法固定在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
在内壁72的圆周端部72b和阻隔壁73的圆周端部73b交差的部分,与这些圆周端部72b、73b以直角连接的长方形板状的闭塞端壁74通过焊接等接合方法而一体化。该闭塞端壁74是使其外缘与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抵接,且焊接在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上。在间壁构件71和连接导管21之间形成有由阻隔壁73、内壁72和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围成的导入区域75,在该导入区域75中,第1排出口25侧的部分被闭塞端壁74封闭。
如图20所示,C字型的阻隔壁73的圆周端侧的开口部73A与内壁72的中心所成的开口角度(θ),换言之,在C字型的阻隔壁73的圆周端部设置的闭塞端壁74、74与连接导管21的横截面中的连接导管21的中心所成的开口角度(θ)优选为20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
关于开口角度的值,如果为20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则可以将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区域流动的熔融玻璃G沿着理想的宽度和深度从第1排出口25排出。关于开口角度的值,如果为30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则可以将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区域流动的熔融玻璃G沿着更理想的宽度和深度从第1排出口25排出,并且可以将连接导管21的内周缘区域中存在的熔融玻璃G在连接导管21的圆周方向上以尽可能宽的范围排出。还有,在连接导管21的周围同时设置能够从第1排出口25排出熔融玻璃G的区域和能够从第2排出口70排出的区域,具有在这一区域能一次性排出的效果。
如果开口角度的值不足20度,则无法将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区域流动的熔融玻璃G以理想的宽度排出;如果开口角度超过60度,则能够从第1排出口25排出熔融玻璃G的区域和能够从第2排出口70排出熔融玻璃G的排出区域在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方向不连续,在连接导管21的圆周方向上有可能形成无法将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充分排出的区域。
连接导管21中,在设有间壁构件71的位置的底部侧设置的第2排出口70与第1排出口25同样,形成为俯视时的长方形。
第2排出口70的宽度和进深的范围以与第1排出口25的宽度和进深相同的范围来形成。另外,第2排出口70可以是与第1排出口25相同的尺寸,也可以是不同的尺寸。但是,能够通过第2排出口70排出的熔融玻璃G的排出量相对于通过连接导管21的熔融玻璃G的总量,优选为6wt%以下的量。
其理由是如果将在连接导管21中流动的熔融玻璃G从第2排出口70过多地排出,则废弃的熔融玻璃G的量增加,所以生产性(即、成品率)下降。从第1排出口25排出的熔融玻璃G的排出量和从第2排出口70排出的熔融玻璃G的排出量的比例可以自由地设定,但是在第1排出口25中通过连接导管21的熔融玻璃G的总量中,约2wt%包含异质坯料的概率较高,所以优选排出2wt%以上,如果排出超过10wt%,则生产性成为问题,所以优选排出10wt%以下。第1排出口25中,通过连接导管21的熔融玻璃G的总量中,更优选排出6wt%以下。
所述间壁构件71中,阻隔壁73的宽度(即、沿着连接导管21的横截面的宽度)随设置的连接导管21的内径而不同,但优选为5mm以上,且理想的是连接导管21的内径的2.5%~5%左右。阻隔壁73的宽度不足5mm时,无法从第2排出口70排出所需量的熔融玻璃,如果宽度过大,则将不含异质坯料的优质的熔融玻璃G从第2排出口70排出的可能性增高。
在由耐热砖等炉材构成减压槽3的情况下,从第2排出口70排出的主体主要是由于熔融玻璃G和耐热砖的接触而产生的异质坯料,所以在由铂合金等构成减压槽3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从第2排出口70将异质坯料排出。
但是,考虑到即使是在由铂合金构成减压槽3的情况下,由于减压槽3和熔融玻璃G的反应也会出现一些反应生成物,所以即使在减压槽3由铂合金构成的情况下,也能从第2排出口70将熔融玻璃G排出并除去异质坯料。
如果采用图19所示的具备第1排出口25、第2排出口70和间壁构件71的异质坯料的排出结构,则在水平设置的连接导管21的内部流动的熔融玻璃G中,可以将在连接导管21的顶部附近流动的熔融玻璃G从第1排出口25排出至连接导管21的外部,将在沿着连接导管21的内周缘部的区域流动的熔融玻璃G从第2排出口70排出至连接导管21的外部。
如果采用图19所示的结构,则能够将在图1所示的减压槽3的内部且在熔融玻璃G的液面侧产生的异质坯料、和在减压槽3的内部且在构成减压槽3的砖等的炉材料和熔融玻璃G接触的区域产生的异质坯料的两者都排出。
在减压槽3的内部且在熔融玻璃G的液面侧产生的异质坯料流经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1所示的箭头a5、a6、a7、a8、a9所示的位置,所以通过第1排出口25能够将减压槽3的内部的熔融玻璃G的液面侧产生的异质坯料排出。
关于在减压槽3的内部且位于与炉材料接触的位置处的熔融玻璃G,有时由于来自炉材料的元素溶出等原因而产生异质坯料,本发明人通过对该异质坯料研究发现:该异质坯料沿着下降管6的内圆周的特定区域和延长管9的内周缘的特定区域流动,在下游槽15的受部导管20和连接导管21处沿着它们的内周缘的特定区域流动。
因此,如果采用图19所示的结构,则阻隔壁73阻隔在连接导管21的内周缘部分流动的异质坯料,由内壁72将这些被阻隔的熔融玻璃G阻止在内壁周围的区域,所以能够将滞留在内壁72的周围的熔融玻璃G从第2排出口70导入第2排出管76并排出。
间壁构件71中,开口角度是表示阻隔壁73的圆周端的位置和闭塞端壁74、74的位置的指标。开口角度大的情况下,意味着在连接导管21的内圆周面中,阻隔壁73和闭塞端壁74、74阻隔的范围小;开口角度小的情况下,意味着在连接导管21的横截面的区域中,阻隔壁73和闭塞端壁74、74阻隔的范围大。阻隔壁73和闭塞端壁74、74阻隔的存在于连接导管21的内周缘区域的熔融玻璃G从第2排出口70被排出。
如果将间壁构件71设置在连接导管21的内部并通过阻隔壁73来阻隔连接导管21的内周缘侧的熔融玻璃G,则连接导管21的内部的熔融玻璃G流的一部分朝着第1排出口25侧流动,所以能够提高从第1排出口25到第1排出管27侧出去的熔融玻璃G的排出时的压力,增宽熔融玻璃的排出范围。
图22表示在连接导管21中设有间壁构件71的异质坯料的排出结构中的其他结构例,所以示出除了第1排出口25和第2排出口70外还设有第3排出口78的结构。
在图22中示出的连接导管21中,在间壁构件71的上方侧的管壁设置有第1排出口25,在间壁构件71的下方侧的管壁设置有第2排出口70,在连接导管21的左右两侧的管壁设置有第3排出口78,在其外侧设有与第3排出口78连通的L字型的向下的第3排出管79。
通过图22中示出的结构,能够将熔融玻璃G从设置在连接导管21的底部侧的第2排出口70、以及设置在连接导管21的左右两侧的第3排出口78排出。
在图22示出的结构中,为了将间壁构件71的外侧且连接导管21内周缘部侧的熔融玻璃G排出,也可以使用第3排出口78来代替第2排出口70。
此外,第3排出口78的形成位置只要是与内壁72相向的位置,则不限定于连接导管21的两侧部,也可以是连接导管21的上部侧或底部侧中的任一方。此外,第3排出口78的设置数量可以是任意的数量。
图23表示在连接导管21设置有间壁构件71的异质坯料的排出结构中的又一结构例,而且是表示对于设置于间壁构件71上的阻隔壁80,改变了其上部侧和其下部侧的宽度的例子。
该例的阻隔壁80形成为C字型,而且以位于连接管21的底部侧(即、第2排出口70侧)的中央部80b的宽度b比位于连接导管21的上部侧(即、第1排出口25侧)的圆周端部80a的宽度a更大的条件形成。此外,在阻隔壁80中,以从圆周端部80a到中央部80b,其宽度逐渐变大的条件形成。
在阻隔壁80中,圆周端部80a的宽度a和中央部80b的宽度b的相对比b/a的值优选采用1以上、1.5以下。
在图23所示的结构的具有阻隔壁80的连接导管21中,当然也能从第1排出口25将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排出,从第2排出口70将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G排出的情况与上述各例的结构相同。
接着,对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4是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使用上述的连接导管21中具备第1排出口25和第1排出管27的减压脱泡装置100。此外,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代替第1排出口25和第1排出管27,可以使用具备第1排出口29和第1排出管30的减压脱泡装置100或具备第1排出口25、29两者的减压脱泡装置100。
关于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作为一例,是包括如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利用上述减压脱泡装置100上游的熔融单元将熔融玻璃熔融来制造熔融玻璃的熔融工序K1,利用上述减压脱泡装置100对熔融玻璃进行减压脱泡的脱泡工序K2,在比上述减压脱泡装置100更靠近下游侧的位置处对熔融玻璃进行成形的成形工序K3,在其后续工序中对熔融玻璃进行退火的退火工序K4,和对退火后的玻璃进行切割的切割工序K5,来获得玻璃物品G6。
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除使用上述的减压脱泡装置100以外,均属于公知技术的范围。此外,关于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装置,如上所述,在熔融工序K1中使用熔融槽1,在脱泡工序K2中使用减压脱泡装置100,在成形工序K3中使用成形装置200。
图24中,除了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构成要件的熔融工序、成形工序及退火工序外,还示出了根据需要使用的切割工序、其他后续工序。
[基于模拟分析的玻璃坯料的排出区域的研究]
对于水平设置的截面圆形(内径:250mm)的导管,在其顶部通过第1排出口垂直地连接有第1排出管,以此作为结构模型,假设在导管内部的1350℃的试样玻璃(旭硝子株式会社,商品名:AN100)是流动的粘性流体,根据有限元法(日文:有限要素法),模拟分析了熔融玻璃的流动。
作为第1排出口,规定为在配管的顶部具有图2(B)所示的长方形、即导管圆周方向的长度A(55mm、80mm、105mm)、管轴方向的进深B(15mm、30mm)的俯视时的长方形,假设上述的熔融玻璃以0.01L/小时的比率在配管内流动,进行模拟分析。
图25(A)中示出了将第1排出口的进深B设定为15mm、将长度A设定为55mm、80mm、105mm时的模拟分析结果。图25(B)中示出了将第1排出口的进深B设定为30mm、将长度A设定为55mm、80mm、105mm时的模拟分析结果。图中表示在排出口附近的管的截面的一半中的熔融玻璃排出范围,且横轴和纵轴的标度以米为单位表示从管的中心起的距离。
如图25(A)、(B)所示,如果将第1排出口的长度从105mm逐渐减小为80mm、55mm,则可以观察到在配管顶部的附近区域中能排出熔融玻璃的区域的宽度变窄、能排出的区域的深度稍微变深的倾向。该倾向与第1排出口的进深为30mm的情况相同。将分析结果的一部分汇总示于以下的表1中。
[表1]
根据图25(A)、(B)中示出的模拟分析结果和表1中示出的结果可知,通过调节第1排出口的长度和进深,对于可假定异质坯料流动的导管顶部侧的区域,能够调整能排出熔融玻璃的宽度(即、导管横截面中的导管圆周方向的长度)和高度(即、导管横截面中的深度)。
将模拟分析中使用的配管的内径设定为250mm,55mm宽度的第1排出口相当于外圆周长的7%,80mm宽度的第1排出口相当于外圆周长的10%,105mm宽度的第1排出口相当于外圆周长的13%。
[基于模拟分析的平坦度的推测]
对于与上述同样的熔融玻璃的流动,进行了以下的模拟分析。根据其结果推测了平坦度。这里,假定以下结构:使用由砖构成的减压脱泡槽、且其为具备上升管和下降管的门型的减压脱泡装置,相对于连接下降管的受部导管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有铂合金制的连接导管,对于该连接导管形成了图2、图3所示的形状的第1排出口。并假定以下情况:在第1排出口的开口部连接捕集构件和第1排出管,利用在连接导管中流动的熔融玻璃(旭硝子株式会社,商品名:AN100)的流动压力将熔融玻璃从第1排出管排出。
根据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所推测的导管顶部的熔融玻璃的排出量及其位置,从进行成形的熔融玻璃中残留的异质坯料的量及位置推测成形后的板玻璃物品的平坦度。该推测是基于采用实际的制造设备时的移送至成形装置的熔融玻璃中的异质坯料的量和位置与该情况下所得的玻璃板物品的表面粗糙度的相关关系的数据的比较来进行的。此外,对于连接导管,假定多个具有与同一管径不同的管径的连接导管。
在以下的表2中汇总示出进行平坦度的推测的连接导管的管内径和外圆周长、在各连接导管上形成的第1排出口的长度尺寸及尺寸比。第1排出口的进深在各例中均设定为25mm。
表2中,对于基于排出效果的平坦度的评价,○标记表示推测的结果是获得表面粗糙度为目标值的1/2的玻璃板物品的例子;×标记表示推测的结果是获得表面粗糙度为目标值以下的玻璃板物品的例子。
[表2]
表2所示的与澄清槽的连接方法中,弯曲型表示以下情况:采用将水平的连接导管与垂直的受部导管一体连接的L字型的导管,在水平配置的连接导管上形成有第1排出口。直线型表示以下情况:采用在澄清槽的侧面底部设置的使用水平的直线状的连接导管时的导管,在该连接导管上形成有第1排出口。
根据表2示出的平坦度的推测结果可知,在由相对于下降管呈上下朝向的受部导管和呈水平朝向的连接导管构成的弯曲型的导管中,在呈水平朝向的连接导管上形成有第1排出口的情况下,作为第1排出口的长度(W:图2(B)示出的长度A)/连接导管外圆周长(L)的比值,优选为5%以上、12%以下的范围。
根据表2示出的平坦度的推测结果可知,对于在澄清槽的侧面底部设置的水平的直线状的连接导管,在形成有第1排出口的情况下,作为第1排出口的长度(W:图2(B)示出的长度A)/连接导管外圆周长(L)的比值,优选为15%以上、25%以下的范围。
[基于模拟分析的具备间壁构件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的玻璃坯料的排出区域的讨论]
对于在水平设置的连接导管的内部设置图19所示的结构的间壁构件,在间壁构件的上下的管壁上设置第1排出口和第2排出口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模拟分析了熔融玻璃的排出状态。
假定连接导管的内径为200mm,沿着连接导管的长度方向的间壁构件的内壁的长度为100mm,间壁构件的C字型的内壁的外径为155mm、内壁的壁厚为1mm,第1排出口的圆周方向的长度为70mm、进深为30mm,第2排出口的圆周方向的长度为70mm、进深为30mm,熔融玻璃的流速为0.03m/s,在图26中示出在连接导管的内部移动的熔融玻璃中,能够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区域和能够从第2排出口排出的区域。
另外,在间壁构件中,在将内壁的开口角度设为0度、20度、30度、40度、60度、90度、140度时,或者设定为下降管双重管(即、对于在下降管的内部配置有筒型的内部管的双重管结构,形成有第1排出口和第2排出口的结构)的情况下,根据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其分析结果示于图26(a)~(h)。
图26(a)~(h)中示出的分析结果中,作为涂黑的椭圆状的宽厚的区域描绘的一侧表示能够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区域,窄薄且涂黑为圆形的区域表示能从第2排出口排出的区域。作为分析的对象,第1排出口是上部,第2排出口是下部。
间壁构件中,将内壁的开口角度设为0度(正圆)的情况下,如图26(a)所示,能够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区域和能够从第2排出口排出的区域在导管内周缘处虽然连续,但是导致能够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区域薄薄地扩展,是无效的。在将开口角度设为20度的情况下,如图26(b)所示,可以将能够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区域的厚度确保在某种程度。将开口角度设为30度的情况下,如图26(c)所示,能够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区域的厚度和宽度为良好,且能够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区域和能够从第2排出口排出的区域在导管内周缘连续,所以获得更理想的结果。开口角度是40度、60度的情况下,如图26(d)、(e)所示,与30度的情况同样,获得理想的结果。
开口角度为90度、140度的情况和设为下降管双重管的情况下,如图26(f)~(h)所示,能够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区域和能够从第2排出口排出的区域在导管内周缘处不连续。
根据以上的模拟结果可以判断,间壁构件中形成内壁的开口角度如果不足20度,则无法将在连接导管的顶部区域流动的熔融玻璃以理想的宽度排出;如果开口角度超过60度,则能够从第1排出口排出的熔融玻璃的区域和能够从第2排出口排出的熔融玻璃的排出区域在连接导管的内周方向不连续,在连接导管的圆周方向上有可能形成无法将包含异质坯料的熔融玻璃充分排出的区域。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在制造建筑用玻璃、车辆用玻璃、光学用玻璃、医疗用玻璃、显示装置用玻璃、其他普通的玻璃物品时使用的脱泡装置。
另外,这里引用2014年6月2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27647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发明的揭示。
符号说明
G…熔融玻璃、1…熔融槽、3…减压槽(澄清槽)、3a…入口部、3b…出口部、5…上升管(导入管)、6…下降管(导出管)、15…下游槽、20…受部导管、21…连接导管、22…转接导管、24…搅拌装置、25…第1排出口、26…捕集构件、27…第1排出管、31…熔融槽、33…澄清槽、34…连接导管、35…第1排出口、36…脱泡装置、40、43、46、48、50、53、65…第1排出管、70…第2排出口、71…间壁构件、72…内壁、73…阻隔壁、74…闭塞端壁、76…第2排出管、78…第3排出口、80…阻隔壁、80a…圆周端部、80b…中央部、a、b…宽度、90…电极(加热单元)、91…电极(加热单元)、100…减压脱泡装置、200…成形装置(成形单元)。

Claims (13)

1.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为在用于将从具有熔融玻璃的入口部和出口部的澄清槽的该出口部排出的熔融玻璃移送至成形单元的导管上,形成有用于将在该导管内流动的熔融玻璃的一部分排出的第1排出口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是设置在所述出口部和所述成形单元之间的水平状态的导管、倾斜状态的导管、或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管;
所述第1排出口具有与该第1排出口连接且使熔融玻璃朝向下方的排出管;
在所述水平状态的导管或所述倾斜状态的导管中,所述第1排出口形成在各导管的横截面的顶部,在所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管中,所述第1排出口形成在相对于该导管的横截面远离所述澄清槽的入口部的一侧,所述排出管内充满有熔融玻璃,所述排出管具有加热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连接在形成于所述澄清槽的底面的出口部,且沿所述导管的圆周方向的所述第1排出口的长度相对于所述导管的外圆周长在5%以上、12%以下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连接于所述澄清槽的接近底面的侧面,沿所述导管的圆周方向的所述第1排出口的长度相对于所述导管的外圆周长在15%以上、25%以下的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管内具备间壁构件;
所述间壁构件在除了形成所述第1排出口的区域外的所述导管的内圆周面上空开规定的间隔、沿着导管内圆周面相向地形成;
在所述导管的轴向上具备具有规定的进深的横截面C字型的内壁和凸缘型的阻隔壁,该凸缘型的阻隔壁在所述内壁的导管下游侧的端缘部将其端缘部和其周围的导管内圆周面之间的间隙封闭;
在包含所述第1排出口的所述导管的横截面中,在与所述第1排出口形成侧相向的管壁上形成有第2排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排出口的附近形成有闭塞端壁,该闭塞端壁将由所述导管内圆周面和所述内壁的外圆周面和所述阻隔壁围成的区域中的所述第1排出口侧的端部封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管的横截面中,在所述第1排出口侧所形成的开口部的开口角度为20度以上、60度以下。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1排出口排出的熔融玻璃的排出量是在所述导管中流动的熔融玻璃的总量的2wt%以上、10wt%以下,从所述第2排出口排出的熔融玻璃的排出量是在所述导管中流动的熔融玻璃的总量的6wt%以下。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壁的沿着所述导管的横截面的第1排出口侧的端部的宽度a的值与沿着所述导管的横截面的相反侧的宽度b的值的相对比b/a为1~1.5的范围,阻隔壁的宽度以从所述第1排出口侧的端部朝着其他端部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澄清槽、与该澄清槽的上游侧连接的熔融玻璃的导入管和与所述澄清槽的下游侧连接的熔融玻璃的导出管,该导出管与所述导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槽设置在比所述导管高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管的比所述第1排出口更靠近下游的下游侧设置有搅拌装置。
12.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由将玻璃原料熔融而制成熔融玻璃的熔融槽、对自该熔融槽供应的熔融玻璃进行脱泡的澄清槽、和对该脱泡后的熔融玻璃进行成形而制成玻璃物品的成形单元构成,其特征在于,
将熔融玻璃从所述澄清槽移送至所述成形单元的导管中具备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
13.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玻璃原料熔融而制成熔融玻璃的熔融工序、对该熔融玻璃进行脱泡的澄清工序、和对该澄清工序后的熔融玻璃进行成形而加工成玻璃物品的成形工序,其特征在于,
在将熔融玻璃从所述澄清工序移送至成形工序的途中,利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所产生的虹吸效果将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
CN201580001514.1A 2014-06-20 2015-06-18 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473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7647 2014-06-20
JP2014127647 2014-06-20
PCT/JP2015/067637 WO2015194642A1 (ja) 2014-06-20 2015-06-18 溶融ガラスの異質素地排出構造、ガラス物品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3517A CN105473517A (zh) 2016-04-06
CN105473517B true CN105473517B (zh) 2018-06-08

Family

ID=54935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1514.1A Active CN105473517B (zh) 2014-06-20 2015-06-18 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536576B2 (zh)
KR (1) KR102289543B1 (zh)
CN (1) CN105473517B (zh)
TW (1) TWI666184B (zh)
WO (1) WO20151946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0433B2 (ja) * 2019-07-03 2023-08-2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23032279A (ja) 2021-08-26 2023-03-09 Agc株式会社 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6576A1 (en) * 1992-01-20 1993-08-25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vacuum degassing of molten materials
CN101506110A (zh) * 2006-08-29 2009-08-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及采用该导管结构的减压脱泡装置
CN102471115A (zh) * 2009-07-24 2012-05-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制造装置以及玻璃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97221A (ja) 1986-06-17 1987-12-24 Toshiba Glass Co Ltd 溶融ガラス表底面層の分離除去装置
DE10141585C2 (de) 2001-08-24 2003-10-02 Schott Glas Edelmetallrohr zum Führen einer Glasschmelze
JP2007161566A (ja) 2005-11-18 2007-06-28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溶融ガラスの輸送方法及び輸送装置
US8196434B2 (en) 2007-08-08 2012-06-12 Corning Incorporated Molten glass delivery apparatus for optical quality glass
JP2013199385A (ja) * 2010-07-21 2013-10-03 Asahi Glass Co Ltd 溶融ガラスの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ガラス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6576A1 (en) * 1992-01-20 1993-08-25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vacuum degassing of molten materials
CN101506110A (zh) * 2006-08-29 2009-08-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熔融玻璃的导管结构及采用该导管结构的减压脱泡装置
CN102471115A (zh) * 2009-07-24 2012-05-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制造装置以及玻璃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7907A (zh) 2016-03-01
WO2015194642A1 (ja) 2015-12-23
TWI666184B (zh) 2019-07-21
KR20170020738A (ko) 2017-02-24
JP6536576B2 (ja) 2019-07-03
CN105473517A (zh) 2016-04-06
KR102289543B1 (ko) 2021-08-12
JPWO2015194642A1 (ja) 2017-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4685B (zh) A catheter structure for molten glass, and a vacuum dega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959808B (zh)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及减压脱泡方法
JP2016537285A (ja) ガラスリボンを生産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5473517B (zh) 熔融玻璃的异质坯料排出结构、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EP3431445B1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bubbling apparatuses of furnace
RU2011121155A (ru) Разливочный стакан
JP2015514658A (ja) 物理的バブラーを用いたガラス清澄方法
US958684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olten material
TW201008888A (en) Apparatus for degassing molten glass
CN108996895A (zh) 一种玻璃基板溢流成型析晶控制装置
TWI653203B (zh) 用於調節玻璃之預澄清設備
JP2013199385A (ja) 溶融ガラスの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ガラス製造方法
JP2014094843A (ja) 溶融ガラス移送装置
JP5652707B2 (ja) 溶融ガラス移送管
CN110818226A (zh) 玻璃液导流装置、玻璃液导流通道及玻璃液质量改进方法
TW201710195A (zh) 具可流通性的玻璃製造設備及方法
CN106795026B (zh) 玻璃熔融物制造装置、玻璃熔融物制造方法、玻璃物品制造装置及玻璃物品制造方法
CN202830147U (zh) 带钢连续热镀锌机组锌锅
CN102917988A (zh)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熔融玻璃的制造方法及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
CN213950952U (zh) 一种提升玻璃液熔制质量的窑炉
JP2007161566A (ja) 溶融ガラスの輸送方法及び輸送装置
CN103145317B (zh) 一种光学玻璃备料用铂金装置
CN108290761A (zh) 用于增加批料溶解和玻璃均匀性的玻璃熔融系统和方法
US312726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ining glass
JPH0367975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