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9580B - 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9580B
CN105459580B CN201510992327.6A CN201510992327A CN105459580B CN 105459580 B CN105459580 B CN 105459580B CN 201510992327 A CN201510992327 A CN 201510992327A CN 105459580 B CN105459580 B CN 105459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device
magnetic drive
linear magnetic
slide plate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23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9580A (zh
Inventor
张智明
徐巧
祖耀
殷先泽
孙俊
赵逸轩
姬巧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INGDAHU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9923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9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9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9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9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9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2Stencil printing; Silk-screen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包括直线台面上下方的多个印花台板、滑板,滑板的顶部设置有电磁线圈与印花台板底部连接的永磁体一一对应,滑板底面连接的直线导轨与支撑座内设置的导轨座滑动配合,支撑座与直线台面相连接,两个直线台面与两个弧形台面共构成一个椭圆形台面。使用时,滑板通过电磁线圈、永磁体之间的吸力驱动印花台板在直线台面上滚动前行,每次移动的距离等于相邻电磁线圈之间的距离,弧形台面上的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通过Z形子架、齿轮传动机构、L形子架的相互协作实现印花台板在弧形台面上的转弯。本设计不仅精确度较高、协作性较强、噪声较小,而且操作难度较低、可控性较强、工作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网印花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具体适用于提高传动的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
背景技术
丝网印花的特点是针对每一种颜色图案分别设一个丝网框,受花形图案的影响,由于色泽种类较多,完成一整套图案的印刷必须要配多个丝网框,这就要求一个印花台板需要在轨道面上经历多个工位的印花,工序复杂,工位较多,为提高工作效率,现有技术将丝网印花装置设置成椭圆轨道或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驱动简单,但工位固定,不能随意添加,椭圆轨道驱动较为复杂,但工位灵活,可根据需要在直线段添加工位,但目前椭圆轨道的传动多采用链传动方式,将各印花台板连接在链条上进行驱动,缺陷包括:首先,链条的柔性造成传动方式精度不高,易导致后续的印花不正确;其次,所有台板由一根链条同时运动,要求拖动的电机的容量较大,限制其应用范围,同时,由于所有台板一同运动,运动部件的质量大惯性大,进一步提高台板运动速度就存在困难,工作效率不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402277A,公开日为2009年4月8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丝网印花机,其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驱动结构、丝网框,所述输送带为长条圆环形,输送带的驱动结构为输送链条,输送链条通过其外部连接的卡件与输送带啮合,且丝网框与印花机台板之间用插装结构连接定位。虽然该设计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该设计中输送带的传动方式为链条传动,不仅链条的柔性会导致传动的不精确,易降低印花效果,而且链条传动导致传动部件的质量很大,能耗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动的精确度较低、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传动的精确度较高、工作效率较高的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包括直线台面及上设置的多个印花台板,所述印花台板沿直线台面的顶面滚动,且在直线台面的下方设置有印花台板的直线式驱动装置;
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包括滑板及多个电磁线圈、直线导轨、导轨座、支撑座,所述电磁线圈的底部与滑板的顶面相连接,滑板的底面与直线导轨的顶部相连接,直线导轨的底部与位于其下方的导轨座滑动配合,导轨座的底部与支撑座的底板相连接,支撑座的侧板与直线台面相连接;所述电磁线圈沿滑板的顶面均匀设置,支撑座沿滑板的底面均匀设置,相邻的电磁线圈的间距等于一个直线导轨的长度,相邻的支撑座的间距等于两个直线导轨的长度,且在每一个支撑座的正上方都设置有一个电磁线圈;
所述印花台板包括台板、支撑板、永磁体与滚轮,所述台板的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永磁体,支撑板底面上位于永磁体两侧的部位设置有沿直线台面的顶面滚动的滚轮,且永磁体与位于其正下方的电磁线圈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印花台板、永磁体、电磁线圈的数量都是十个,所述支撑座、直线导轨、导轨座的数量都是五个。
所述支撑座为U型结构,包括座底板及与其两端垂直连接的座侧板,座底板的顶面与导轨座的底部相连接,座侧板与位于其上方的直线台面相连接。
所述滚轮在一个印花台板中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滚轮位于永磁体的同一侧,另一个滚轮位于永磁体的另一侧。
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上近直线台面首端的前两个支撑座分别为前一支撑座、前二支撑座,近直线台面尾端的一个支撑座为后一支撑座,所述前一支撑座、前二支撑座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前一电磁线圈、前三电磁线圈,前一支撑座内设置有前一导轨座以与前一直线导轨滑动配合,前一直线导轨的首端与前一导轨座相平齐,前一直线导轨的尾端的正上方的滑板的顶面上连接有前二电磁线圈,所述滑板的首端与前一支撑座相平齐,滑板的尾端依次经后一支撑座、直线台面尾端后延伸至直线台面的外部,且在滑板的尾端的顶面上连接有后一电磁线圈;
所述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还包括一个弧形台面,该弧形台面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主动半弧面、随动半弧面,所述主动半弧面与直线台面的首端相连接,主动半弧面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该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包括Z形子架、齿轮传动机构与L形子架,所述L形子架包括横旋转支架、旋转轴与竖旋转支架,所述横旋转支架与滑板相平行,横旋转支架的一端的顶面连接有横旋转电磁线圈,横旋转支架的另一端与竖旋转支架的一端垂直连接,竖旋转支架的另一端的顶面连接有竖旋转电磁线圈,横旋转支架、竖旋转支架的交接处的内壁与旋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该旋转轴的底端经齿轮传动机构与Z形子架的上水平端传动配合,Z形子架的下水平端与下悬空座的底板的底面相连接,下悬空座的底板的顶面与滑板上位于前二电磁线圈、前三电磁线圈之间的部位的底面相连接,下悬空座的底板两端的侧板各通过一个下悬空导轨座与下悬空导轨的底部滑动配合,下悬空导轨的顶部与直线台面相连接;
所述弧形台面的底部设置有同弧度的隔离弧面,横旋转电磁线圈经隔离弧面与其所对应的印花台板上的永磁体正对设置,竖旋转电磁线圈经隔离弧面与其所对应的印花台板上的永磁体正对设置。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号大齿轮、二号大齿轮、二号齿轮轴、三号齿轮轴与齿条,所述一号大齿轮与二号齿轮轴相啮合,二号齿轮轴与位于其正上方的二号大齿轮同轴设置,二号大齿轮经三号齿轮轴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的底面经齿条滑轨座与齿条滑轨滑动配合,齿条的一端与Z形子架的上水平端相连接,齿条的另一端依次经三号齿轮轴、二号大齿轮、二号齿轮轴、一号大齿轮后与旋转轴的底端传动配合,且旋转轴的底端位于一号大齿轮的内部。
所述下悬空座为U型结构,包括下悬空底板及与其两端垂直连接的下悬空侧板,下悬空底板的底面与Z形子架的下水平端相连接,下悬空底板的顶面经过渡座与滑板相连接,下悬空侧板经下悬空导轨座与位于其正上方的下悬空导轨的底部滑动配合,下悬空导轨的顶部与位于其正上方的直线台面相连接。
所述丝网印花系统包括两个结构一致的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分别为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随动半弧面与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直线台面的尾端相连接,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随动半弧面与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直线台面的尾端相连接,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后一电磁线圈位于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随动半弧面的正下方,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后一电磁线圈位于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随动半弧面的正下方,且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两个直线台面、两个弧形台面共构成一个封闭的椭圆形台面。
一种上述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对滑板上的所有电磁线圈通电,通电后的电磁线圈对其对应的永磁体产生吸力,再驱动滑板前行,前行的滑板依次经电磁线圈、永磁体给永磁体所对应的印花台板一个前行力,该前行力依次经支撑板、滚轮带动印花台板沿直线台面前行,当滑板前行一个节距时,一个节距等于相邻两个电磁线圈的间距,再对电磁线圈断电,然后驱动滑板复位以待下一次的前行,此时,一次前行过程结束,依次循环以完成多个前行过程,即为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的使用方法。
一种上述丝网印花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对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电磁线圈都通电,通电后的电磁线圈对其对应的永磁体产生吸力,再驱动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滑板前行,前行的滑板经电磁线圈、永磁体之间的吸力带动直线台面中滑板上的印花台板前行,前行的过程中,滑板上位于前二电磁线圈、前三电磁线圈之间的部位带动下悬空座沿下悬空导轨向前滑动,前行的下悬空座依次经Z形子架、齿轮传动机构推动L形子架逆时针转动,转动后,竖旋转电磁线圈所对应的印花台板移动到横旋转电磁线圈所对应的印花台板的起始位置,横旋转电磁线圈所对应的印花台板则移动到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后一电磁线圈前行后所留下的空位,同时,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横旋转电磁线圈所对应的印花台板逆时针运动至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后一电磁线圈前行后所留下的空位,再对所有的电磁线圈断电,然后驱动滑板回位以待下一次的前行,此时,一次前行过程结束,在该前行过程中,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的运行方式一致,依次循环以完成多个前行过程,即为丝网印花系统的使用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中,直线式驱动装置中的滑板通过电磁线圈、永磁体之间的吸力驱动印花台板在直线台面上滚动前行,每次移动的距离等于相邻电磁线圈之间的距离,其优点包括:首先,精确度很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链条传动其柔性特征所导致的传动不精确的缺陷;其次,节省了台板之间或台板、驱动机构之间大量的连接件,如连杆等,不仅简化了机构,减少了成本,而且降低了摩擦力与噪声,节省了能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本发明不仅精确度较高,而且工作效率较高。
2、本发明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中,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中通过Z形子架、齿轮传动机构、L形子架的相互协作实现印花台板在弧形台面上的转弯,其优点包括:首先,L形子架采取电磁线圈、永磁体之间的吸力驱动印花台板在弧形台面上转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导轨传动时的震动和噪声,转弯灵活,摩擦力小;其次,齿轮传动机构作为Z形子架、L形子架之间的传动桥梁,完全由齿轮、齿条之间的啮合实现,精确度很高,能确保印花台面转弯时的准确无误,利于后续操作的顺利进行;再次,Z形子架作为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直线式驱动装置的连接桥梁,将直线台面、弧形台面上印花台板的运动连接为一体,提高了整体运行的协作性与准确性。因此,本发明的精确度较高,噪声较小,协作性较强。
3、本发明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中,将两个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中的两个直线台面、两个弧形台面共构成一个封闭的椭圆形台面以形成丝网印花系统,使用时,只需在每个直线台面上赋予一个驱动力即可,不仅分散了动力,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缩短了传动链,提高了传动效率与可控性,增强了直线台面、弧形台面之间的协作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本发明不仅操作难度较低、可控性较强,而且协作性较强、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直线台面、弧形台面连接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直线式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M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的仰视图。
图7是图6中N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3中Z形子架、齿轮传动机构、L形子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顺时针旋转180度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丝网印花系统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仰视图。
图12是图4中电磁线圈与其对应的印花台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直线台面1、印花台板2、台板21、支撑板22、永磁体23、滚轮24、直线式驱动装置3、滑板31、电磁线圈32、前一电磁线圈321、前二电磁线圈322、前三电磁线圈323、后一电磁线圈324、直线导轨33、前一直线导轨331、导轨座34、前一导轨座341、支撑座35、座底板351、座侧板352、前一支撑座353、前二支撑座354、后一支撑座355、弧形台面4、主动半弧面41、随动半弧面42、隔离弧面43、Z形子架5、上水平端51、下水平端52、齿轮传动机构6、一号大齿轮61、二号大齿轮62、二号齿轮轴63、三号齿轮轴64、齿条65、齿条滑轨座651、齿条滑轨652、L形子架7、横旋转支架71、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旋转轴72、竖旋转支架73、竖旋转电磁线圈731、下悬空座8、下悬空底板81、下悬空侧板82、下悬空导轨座83、下悬空导轨84、过渡座85、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椭圆形台面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12,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包括直线台面1及上设置的多个印花台板2,所述印花台板2沿直线台面1的顶面滚动,且在直线台面1的下方设置有印花台板2的直线式驱动装置3;
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3包括滑板31及多个电磁线圈32、直线导轨33、导轨座34、支撑座35,所述电磁线圈32的底部与滑板31的顶面相连接,滑板31的底面与直线导轨33的顶部相连接,直线导轨33的底部与位于其下方的导轨座34滑动配合,导轨座34的底部与支撑座35的底板相连接,支撑座35的侧板与直线台面1相连接;所述电磁线圈32沿滑板31的顶面均匀设置,支撑座35沿滑板31的底面均匀设置,相邻的电磁线圈32的间距等于一个直线导轨33的长度,相邻的支撑座35的间距等于两个直线导轨33的长度,且在每一个支撑座35的正上方都设置有一个电磁线圈32;
所述印花台板2包括台板21、支撑板22、永磁体23与滚轮24,所述台板21的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永磁体23,支撑板22底面上位于永磁体23两侧的部位设置有沿直线台面1的顶面滚动的滚轮24,且永磁体23与位于其正下方的电磁线圈32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印花台板2、永磁体23、电磁线圈32的数量都是十个,所述支撑座35、直线导轨33、导轨座34的数量都是五个。
所述支撑座35为U型结构,包括座底板351及与其两端垂直连接的座侧板352,座底板351的顶面与导轨座34的底部相连接,座侧板352与位于其上方的直线台面1相连接。
所述滚轮24在一个印花台板2中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滚轮24位于永磁体23的同一侧,另一个滚轮24位于永磁体23的另一侧。
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3上近直线台面1首端的前两个支撑座35分别为前一支撑座353、前二支撑座354,近直线台面1尾端的一个支撑座35为后一支撑座355,所述前一支撑座353、前二支撑座354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前一电磁线圈321、前三电磁线圈323,前一支撑座353内设置有前一导轨座341以与前一直线导轨331滑动配合,前一直线导轨331的首端与前一导轨座341相平齐,前一直线导轨331的尾端的正上方的滑板31的顶面上连接有前二电磁线圈322,所述滑板31的首端与前一支撑座353相平齐,滑板31的尾端依次经后一支撑座355、直线台面1尾端后延伸至直线台面1的外部,且在滑板31的尾端的顶面上连接有后一电磁线圈324;
所述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还包括一个弧形台面4,该弧形台面4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主动半弧面41、随动半弧面42,所述主动半弧面41与直线台面1的首端相连接,主动半弧面4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该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包括Z形子架5、齿轮传动机构6与L形子架7,所述L形子架7包括横旋转支架71、旋转轴72与竖旋转支架73,所述横旋转支架71与滑板31相平行,横旋转支架71的一端的顶面连接有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横旋转支架71的另一端与竖旋转支架73的一端垂直连接,竖旋转支架73的另一端的顶面连接有竖旋转电磁线圈731,横旋转支架71、竖旋转支架73的交接处的内壁与旋转轴72的顶端固定连接,该旋转轴72的底端经齿轮传动机构6与Z形子架5的上水平端51传动配合,Z形子架5的下水平端52与下悬空座8的底板的底面相连接,下悬空座8的底板的顶面与滑板31上位于前二电磁线圈322、前三电磁线圈323之间的部位的底面相连接,下悬空座8的底板两端的侧板各通过一个下悬空导轨座83与下悬空导轨84的底部滑动配合,下悬空导轨84的顶部与直线台面1相连接;
所述弧形台面4的底部设置有同弧度的隔离弧面43,横旋转电磁线圈711经隔离弧面43与其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上的永磁体23正对设置,竖旋转电磁线圈731经隔离弧面43与其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上的永磁体23正对设置。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6包括一号大齿轮61、二号大齿轮62、二号齿轮轴63、三号齿轮轴64与齿条65,所述一号大齿轮61与二号齿轮轴63相啮合,二号齿轮轴63与位于其正上方的二号大齿轮62同轴设置,二号大齿轮62经三号齿轮轴64与齿条65相啮合;所述齿条65的底面经齿条滑轨座651与齿条滑轨652滑动配合,齿条65的一端与Z形子架5的上水平端51相连接,齿条65的另一端依次经三号齿轮轴64、二号大齿轮62、二号齿轮轴63、一号大齿轮61后与旋转轴72的底端传动配合,且旋转轴72的底端位于一号大齿轮61的内部。
所述下悬空座8为U型结构,包括下悬空底板81及与其两端垂直连接的下悬空侧板82,下悬空底板81的底面与Z形子架5的下水平端52相连接,下悬空底板81的顶面经过渡座85与滑板31相连接,下悬空侧板82经下悬空导轨座83与位于其正上方的下悬空导轨84的底部滑动配合,下悬空导轨84的顶部与位于其正上方的直线台面1相连接。
所述丝网印花系统包括两个结构一致的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分别为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随动半弧面42与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直线台面1的尾端相连接,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随动半弧面42与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直线台面1的尾端相连接,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后一电磁线圈324位于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随动半弧面42的正下方,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后一电磁线圈324位于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随动半弧面42的正下方,且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两个直线台面1、两个弧形台面4共构成一个封闭的椭圆形台面C。
一种上述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对滑板31上的所有电磁线圈32通电,通电后的电磁线圈32对其对应的永磁体23产生吸力,再驱动滑板31前行,前行的滑板31依次经电磁线圈32、永磁体23给永磁体23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一个前行力,该前行力依次经支撑板22、滚轮24带动印花台板2沿直线台面1前行,当滑板31前行一个节距时,一个节距等于相邻两个电磁线圈32的间距,再对电磁线圈32断电,然后驱动滑板31复位以待下一次的前行,此时,一次前行过程结束,依次循环以完成多个前行过程,即为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的使用方法。
一种上述丝网印花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对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电磁线圈32都通电,通电后的电磁线圈32对其对应的永磁体23产生吸力,再驱动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滑板31前行,前行的滑板31经电磁线圈32、永磁体23之间的吸力带动直线台面1中滑板31上的印花台板2前行,前行的过程中,滑板31上位于前二电磁线圈322、前三电磁线圈323之间的部位带动下悬空座8沿下悬空导轨84向前滑动,前行的下悬空座8依次经Z形子架5、齿轮传动机构6推动L形子架7逆时针转动,转动后,竖旋转电磁线圈73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移动到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的起始位置,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则移动到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后一电磁线圈324前行后所留下的空位,同时,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逆时针运动至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后一电磁线圈324前行后所留下的空位,再对所有的电磁线圈32断电,然后驱动滑板31回位以待下一次的前行,此时,一次前行过程结束,在该前行过程中,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的运行方式一致,依次循环以完成多个前行过程,即为丝网印花系统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参见图1–图12:
1、直线台面上印花台板的传动:
印花台板通过其底部设置的滚轮在直线台面的顶面上滚动,直线台面的底面的下方设置有滑板以安装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印花台板底面中部设置的永磁体一一对应设置,使用时,前行的滑板通过电磁线圈、永磁体之间的吸力带动印花台板沿直线台面滚动,每次只将印花台面向前输送一个节距(相邻的电磁线圈之间的距离)即对电磁线圈断电以利于后续的滑板回位,该节距由每对直线导轨、导轨座的相对位移进行控制,若向前输送过远,则直线导轨会滑出导轨座,导致直线导轨、导轨座相互脱离,设备停止运行。
2、弧形台面上印花台板的传动:
弧形台面上的印花台板依赖弧形台面下方设置的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进行转弯,一般为逆时针转弯,也可根据需要改为顺时针转弯。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主要包括Z形子架、齿轮传动机构与L形子架,其中,L形子架(横旋转支架、竖旋转支架)通过电磁线圈、永磁体之间的磁吸力驱动印花台板在弧形台面上转弯;齿轮传动机构作为Z形子架、L形子架之间的传动桥梁,完全由齿轮、齿条之间的啮合实现,精确度很高;再次,Z形子架作为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直线式驱动装置的连接桥梁,不仅仅是给转弯操作提供一个驱动力,更关键的是将直线台面、弧形台面连接为一体,即由直线台面上滑板的前行给弧形台面上印花台板的转弯提供驱动力,从而将直线台面、弧形台面上所有印花台板的运动连接为一体,提高了整体运行的协作性与准确性。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2,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包括直线台面1及上设置的多个印花台板2,所述印花台板2沿直线台面1的顶面滚动,且在直线台面1的下方设置有印花台板2的直线式驱动装置3;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3包括滑板31及多个电磁线圈32、直线导轨33、导轨座34、支撑座35,所述电磁线圈32的底部与滑板31的顶面相连接,滑板31的底面与直线导轨33的顶部相连接,直线导轨33的底部与位于其下方的导轨座34滑动配合,导轨座34的底部与支撑座35的底板相连接,支撑座35的侧板与直线台面1相连接;所述电磁线圈32沿滑板31的顶面均匀设置,支撑座35沿滑板31的底面均匀设置,相邻的电磁线圈32的间距等于一个直线导轨33的长度,相邻的支撑座35的间距等于两个直线导轨33的长度,且在每一个支撑座35的正上方都设置有一个电磁线圈32;所述印花台板2包括台板21、支撑板22、永磁体23与滚轮24,所述台板21的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永磁体23,支撑板22底面上位于永磁体23两侧的部位设置有沿直线台面1的顶面滚动的滚轮24,且永磁体23与位于其正下方的电磁线圈32一一对应设置。
一种上述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对滑板31上的所有电磁线圈32通电,通电后的电磁线圈32对其对应的永磁体23产生吸力,再驱动滑板31前行,前行的滑板31依次经电磁线圈32、永磁体23给永磁体23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一个前行力,该前行力依次经支撑板22、滚轮24带动印花台板2沿直线台面1前行,当滑板31前行一个节距时,一个节距等于相邻两个电磁线圈32的间距,再对电磁线圈32断电,然后驱动滑板31复位以待下一次的前行,此时,一次前行过程结束,依次循环以完成多个前行过程,即为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的使用方法。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支撑座35为U型结构,包括座底板351及与其两端垂直连接的座侧板352,座底板351的顶面与导轨座34的底部相连接,座侧板352与位于其上方的直线台面1相连接。所述滚轮24在一个印花台板2中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滚轮24位于永磁体23的同一侧,另一个滚轮24位于永磁体23的另一侧。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1–图12,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3上近直线台面1首端的前两个支撑座35分别为前一支撑座353、前二支撑座354,近直线台面1尾端的一个支撑座35为后一支撑座355,所述前一支撑座353、前二支撑座354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前一电磁线圈321、前三电磁线圈323,前一支撑座353内设置有前一导轨座341以与前一直线导轨331滑动配合,前一直线导轨331的首端与前一导轨座341相平齐,前一直线导轨331的尾端的正上方的滑板31的顶面上连接有前二电磁线圈322,所述滑板31的首端与前一支撑座353相平齐,滑板31的尾端依次经后一支撑座355、直线台面1尾端后延伸至直线台面1的外部,且在滑板31的尾端的顶面上连接有后一电磁线圈324;
所述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还包括一个弧形台面4,该弧形台面4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主动半弧面41、随动半弧面42,所述主动半弧面41与直线台面1的首端相连接,主动半弧面4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该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包括Z形子架5、齿轮传动机构6与L形子架7,所述L形子架7包括横旋转支架71、旋转轴72与竖旋转支架73,所述横旋转支架71与滑板31相平行,横旋转支架71的一端的顶面连接有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横旋转支架71的另一端与竖旋转支架73的一端垂直连接,竖旋转支架73的另一端的顶面连接有竖旋转电磁线圈731,横旋转支架71、竖旋转支架73的交接处的内壁与旋转轴72的顶端固定连接,该旋转轴72的底端经齿轮传动机构6与Z形子架5的上水平端51传动配合,Z形子架5的下水平端52与下悬空座8的底板的底面相连接,下悬空座8的底板的顶面与滑板31上位于前二电磁线圈322、前三电磁线圈323之间的部位的底面相连接,下悬空座8的底板两端的侧板各通过一个下悬空导轨座83与下悬空导轨84的底部滑动配合,下悬空导轨84的顶部与直线台面1相连接;
所述弧形台面4的底部设置有同弧度的隔离弧面43,横旋转电磁线圈711经隔离弧面43与其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上的永磁体23正对设置,竖旋转电磁线圈731经隔离弧面43与其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上的永磁体23正对设置。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6包括一号大齿轮61、二号大齿轮62、二号齿轮轴63、三号齿轮轴64与齿条65,所述一号大齿轮61与二号齿轮轴63相啮合,二号齿轮轴63与位于其正上方的二号大齿轮62同轴设置,二号大齿轮62经三号齿轮轴64与齿条65相啮合;所述齿条65的底面经齿条滑轨座651与齿条滑轨652滑动配合,齿条65的一端与Z形子架5的上水平端51相连接,齿条65的另一端依次经三号齿轮轴64、二号大齿轮62、二号齿轮轴63、一号大齿轮61后与旋转轴72的底端传动配合,且旋转轴72的底端位于一号大齿轮61的内部。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下悬空座8为U型结构,包括下悬空底板81及与其两端垂直连接的下悬空侧板82,下悬空底板81的底面与Z形子架5的下水平端52相连接,下悬空底板81的顶面经过渡座85与滑板31相连接,下悬空侧板82经下悬空导轨座83与位于其正上方的下悬空导轨84的底部滑动配合,下悬空导轨84的顶部与位于其正上方的直线台面1相连接。
实施例6:
以实施例3所述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组装丝网印花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所述丝网印花系统包括两个结构一致的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分别为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随动半弧面42与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直线台面1的尾端相连接,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随动半弧面42与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直线台面1的尾端相连接,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后一电磁线圈324位于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随动半弧面42的正下方,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后一电磁线圈324位于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随动半弧面42的正下方,且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两个直线台面1、两个弧形台面4共构成一个封闭的椭圆形台面C。
一种上述丝网印花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对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电磁线圈32都通电,通电后的电磁线圈32对其对应的永磁体23产生吸力,再驱动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滑板31前行,前行的滑板31经电磁线圈32、永磁体23之间的吸力带动直线台面1中滑板31上的印花台板2前行,前行的过程中,滑板31上位于前二电磁线圈322、前三电磁线圈323之间的部位带动下悬空座8沿下悬空导轨84向前滑动,前行的下悬空座8依次经Z形子架5、齿轮传动机构6推动L形子架7逆时针转动,转动后,竖旋转电磁线圈73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移动到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的起始位置,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则移动到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后一电磁线圈324前行后所留下的空位,同时,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逆时针运动至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后一电磁线圈324前行后所留下的空位,再对所有的电磁线圈32断电,然后驱动滑板31回位以待下一次的前行,此时,一次前行过程结束,在该前行过程中,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的运行方式一致,依次循环以完成多个前行过程,即为丝网印花系统的使用方法。

Claims (9)

1.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包括直线台面(1)及其上设置的多个印花台板(2),所述印花台板(2)沿直线台面(1)的顶面滚动,且在直线台面(1)的下方设置有印花台板(2)的直线式驱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3)包括滑板(31)及多个电磁线圈(32)、直线导轨(33)、导轨座(34)、支撑座(35),所述电磁线圈(32)的底部与滑板(31)的顶面相连接,滑板(31)的底面与直线导轨(33)的顶部相连接,直线导轨(33)的底部与位于其下方的导轨座(34)滑动配合,导轨座(34)的底部与支撑座(35)的底板相连接,支撑座(35)的侧板与直线台面(1)相连接;所述电磁线圈(32)沿滑板(31)的顶面均匀设置,支撑座(35)沿滑板(31)的底面均匀设置,相邻的电磁线圈(32)的间距等于一个直线导轨(33)的长度,相邻的支撑座(35)的间距等于两个直线导轨(33)的长度,且在每一个支撑座(35)的正上方都设置有一个电磁线圈(32);
所述印花台板(2)包括台板(21)、支撑板(22)、永磁体(23)与滚轮(24),所述台板(21)的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永磁体(23),支撑板(22)底面上位于永磁体(23)两侧的部位设置有沿直线台面(1)的顶面滚动的滚轮(24),且永磁体(23)与位于其正下方的电磁线圈(32)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直线式驱动装置(3)上近直线台面(1)首端的前两个支撑座(35)分别为前一支撑座(353)、前二支撑座(354),近直线台面(1)尾端的一个支撑座(35)为后一支撑座(355),所述前一支撑座(353)、前二支撑座(354)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前一电磁线圈(321)、前三电磁线圈(323),前一支撑座(353)内设置有前一导轨座(341)以与前一直线导轨(331)滑动配合,前一直线导轨(331)的首端与前一导轨座(341)相平齐,前一直线导轨(331)的尾端的正上方的滑板(31)的顶面上连接有前二电磁线圈(322),所述滑板(31)的首端与前一支撑座(353)相平齐,滑板(31)的尾端依次经后一支撑座(355)、直线台面(1)尾端后延伸至直线台面(1)的外部,且在滑板(31)的尾端的顶面上连接有后一电磁线圈(324);
所述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还包括一个弧形台面(4),该弧形台面(4)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主动半弧面(41)、随动半弧面(42),所述主动半弧面(41)与直线台面(1)的首端相连接,主动半弧面(4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该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包括Z形子架(5)、齿轮传动机构(6)与L形子架(7),所述L形子架(7)包括横旋转支架(71)、旋转轴(72)与竖旋转支架(73),所述横旋转支架(71)与滑板(31)相平行,横旋转支架(71)的一端的顶面连接有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横旋转支架(71)的另一端与竖旋转支架(73)的一端垂直连接,竖旋转支架(73)的另一端的顶面连接有竖旋转电磁线圈(731),横旋转支架(71)、竖旋转支架(73)的交接处的内壁与旋转轴(72)的顶端固定连接,该旋转轴(72)的底端经齿轮传动机构(6)与Z形子架(5)的上水平端(51)传动配合,Z形子架(5)的下水平端(52)与下悬空座(8)的底板的底面相连接,下悬空座(8)的底板的顶面与滑板(31)上位于前二电磁线圈(322)、前三电磁线圈(323)之间的部位的底面相连接,下悬空座(8)的底板两端的侧板各通过一个下悬空导轨座(83)与下悬空导轨(84)的底部滑动配合,下悬空导轨(84)的顶部与直线台面(1)相连接;
所述弧形台面(4)的底部设置有同弧度的隔离弧面(43),横旋转电磁线圈(711)经隔离弧面(43)与其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上的永磁体(23)正对设置,竖旋转电磁线圈(731)经隔离弧面(43)与其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上的永磁体(23)正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台板(2)、永磁体(23)、电磁线圈(32)的数量都是十个,所述支撑座(35)、直线导轨(33)、导轨座(34)的数量都是五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5)为U型结构,包括座底板(351)及与其两端垂直连接的座侧板(352),座底板(351)的顶面与导轨座(34)的底部相连接,座侧板(352)与位于其上方的直线台面(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4)在一个印花台板(2)中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滚轮(24)位于永磁体(23)的同一侧,另一个滚轮(24)位于永磁体(23)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6)包括一号大齿轮(61)、二号大齿轮(62)、二号齿轮轴(63)、三号齿轮轴(64)与齿条(65),所述一号大齿轮(61)与二号齿轮轴(63)相啮合,二号齿轮轴(63)与位于其正上方的二号大齿轮(62)同轴设置,二号大齿轮(62)经三号齿轮轴(64)与齿条(65)相啮合;所述齿条(65)的底面经齿条滑轨座(651)与齿条滑轨(652)滑动配合,齿条(65)的一端与Z形子架(5)的上水平端(51)相连接,齿条(65)的另一端依次经三号齿轮轴(64)、二号大齿轮(62)、二号齿轮轴(63)、一号大齿轮(61)后与旋转轴(72)的底端传动配合,且旋转轴(72)的底端位于一号大齿轮(6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悬空座(8)为U型结构,包括下悬空底板(81)及与其两端垂直连接的下悬空侧板(82),下悬空底板(81)的底面与Z形子架(5)的下水平端(52)相连接,下悬空底板(81)的顶面经过渡座(85)与滑板(31)相连接,下悬空侧板(82)经下悬空导轨座(83)与位于其正上方的下悬空导轨(84)的底部滑动配合,下悬空导轨(84)的顶部与位于其正上方的直线台面(1)相连接。
7.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的丝网印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印花系统包括两个结构一致的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分别为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随动半弧面(42)与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直线台面(1)的尾端相连接,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随动半弧面(42)与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直线台面(1)的尾端相连接,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后一电磁线圈(324)位于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随动半弧面(42)的正下方,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后一电磁线圈(324)位于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随动半弧面(42)的正下方,且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两个直线台面(1)、两个弧形台面(4)共构成一个封闭的椭圆形台面(C)。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对滑板(31)上的所有电磁线圈(32)通电,通电后的电磁线圈(32)对其对应的永磁体(23)产生吸力,再驱动滑板(31)前行,前行的滑板(31)依次经电磁线圈(32)、永磁体(23)给永磁体(23)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一个前行力,该前行力依次经支撑板(22)、滚轮(24)带动印花台板(2)沿直线台面(1)前行,当滑板(31)前行一个节距时,一个节距等于相邻两个电磁线圈(32)的间距,再对电磁线圈(32)断电,然后驱动滑板(31)复位以待下一次的前行,此时,一次前行过程结束,依次循环以完成多个前行过程,即为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的使用方法。
9.一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网印花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对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的电磁线圈(32)都通电,通电后的电磁线圈(32)对其对应的永磁体(23)产生吸力,再驱动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的滑板(31)前行,前行的滑板(31)经电磁线圈(32)、永磁体(23)之间的吸力带动直线台面(1)中滑板(31)上的印花台板(2)前行,前行的过程中,滑板(31)上位于前二电磁线圈(322)、前三电磁线圈(323)之间的部位带动下悬空座(8)沿下悬空导轨(84)向前滑动,前行的下悬空座(8)依次经Z形子架(5)、齿轮传动机构(6)推动L形子架(7)逆时针转动,转动后,竖旋转电磁线圈(73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移动到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的起始位置,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则移动到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后一电磁线圈(324)前行后所留下的空位,同时,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中横旋转电磁线圈(711)所对应的印花台板(2)逆时针运动至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中后一电磁线圈(324)前行后所留下的空位,再对所有的电磁线圈(32)断电,然后驱动滑板(31)回位以待下一次的前行,此时,一次前行过程结束,在该前行过程中,一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A)、二号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B)的运行方式一致,依次循环以完成多个前行过程,即为丝网印花系统的使用方法。
CN201510992327.6A 2015-12-24 2015-12-24 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05459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2327.6A CN105459580B (zh) 2015-12-24 2015-12-24 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2327.6A CN105459580B (zh) 2015-12-24 2015-12-24 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9580A CN105459580A (zh) 2016-04-06
CN105459580B true CN105459580B (zh) 2018-01-26

Family

ID=55597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2327.6A Active CN105459580B (zh) 2015-12-24 2015-12-24 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95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623A (zh) * 2018-09-13 2019-01-18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梯型的取布及留布一体化自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6500B (zh) * 2017-04-01 2019-03-15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丝网印花节距自调装置
CN112571925B (zh) * 2019-09-27 2022-04-19 长胜纺织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直驱式圆网转移印花部套装置和直驱式圆网转移印花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7878A (en) * 1996-06-04 1998-07-07 Preco Industries, Inc. Screen printing press having longitudinal, lateral and angular screen frame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02277A (zh) * 2007-10-29 2009-04-08 陆新田 一种丝网印花机
CN102218893A (zh) * 2011-05-11 2011-10-19 武汉纺织大学 丝网印花台板间歇运动的无接触式驱动装置
CN102225661A (zh) * 2011-04-22 2011-10-26 江苏舒尔雅家纺有限公司 磁棒式平网印花机的磁场运行装置
CN102248755A (zh) * 2011-05-11 2011-11-23 武汉纺织大学 丝网印花椭圆轨道台板转弯装置
CN102582226A (zh) * 2012-02-28 2012-07-18 武汉纺织大学 自动丝网印花机的传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0311A1 (en) * 2009-05-30 2010-12-02 Dadung Electromagnetic Co., Ltd. Squeegee operating device for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7878A (en) * 1996-06-04 1998-07-07 Preco Industries, Inc. Screen printing press having longitudinal, lateral and angular screen frame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02277A (zh) * 2007-10-29 2009-04-08 陆新田 一种丝网印花机
CN102225661A (zh) * 2011-04-22 2011-10-26 江苏舒尔雅家纺有限公司 磁棒式平网印花机的磁场运行装置
CN102218893A (zh) * 2011-05-11 2011-10-19 武汉纺织大学 丝网印花台板间歇运动的无接触式驱动装置
CN102248755A (zh) * 2011-05-11 2011-11-23 武汉纺织大学 丝网印花椭圆轨道台板转弯装置
CN102582226A (zh) * 2012-02-28 2012-07-18 武汉纺织大学 自动丝网印花机的传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623A (zh) * 2018-09-13 2019-01-18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梯型的取布及留布一体化自动装置
CN109228623B (zh) * 2018-09-13 2020-06-09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梯型的取布及留布一体化自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9580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5995B (zh) 自动换轨式穿梭车
CN202988038U (zh) 自动换轨式穿梭车
CN105459580B (zh) 直线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6156314U (zh) 一种自动发放物料装置
CN103152994B (zh) 一种多吸嘴同步吸贴的高效贴片头
CN105346942B (zh) 一种工装板循环的传输机构
CN202882490U (zh) 泊位无源梳齿垂直升降停车设备
CN105818392B (zh) 家具制造的3d打印机及其打印方法
CN105599429B (zh) 转弯式磁力传动装置,所在丝网印花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6044075B (zh) 一种料框过渡交换的滑轨机构
CN202950907U (zh) 按摩机芯可多工位移动的按摩装置
CN102900257A (zh) 泊位无源梳齿垂直升降停车设备
CN107571642A (zh) Fpc板自动喷码设备
CN108397022A (zh) 一种侧向汽车搬运器
CN202038698U (zh) 胶囊自动生产线胶板输送装置
CN202784798U (zh) 一种输液导管的输送装置
CN104033560A (zh) 3d打印机传动装置
CN104191196B (zh) 一种齿条安装调校装置
CN207712955U (zh) 一种多倍行程升降的吸盘机械手
CN208310353U (zh) 一种侧向汽车搬运器
CN201849932U (zh) 胶板运送翻转装置
CN104692136B (zh) 一种磁芯分层方法
CN210260305U (zh) 一种用于小微尺寸屏幕的自动传输及导向分料装置
CN212553311U (zh) 一种pcb电路板换向机
CN215287728U (zh) 一种机箱生产中自动酸洗磷化设备的起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8001, building 1, Fucheng Science Park, 331 Minzu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WUHAN DINGDAH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0 1 Sunshine Avenue,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