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1046A - 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1046A
CN105451046A CN201510765624.7A CN201510765624A CN105451046A CN 105451046 A CN105451046 A CN 105451046A CN 201510765624 A CN201510765624 A CN 201510765624A CN 105451046 A CN105451046 A CN 105451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top box
set top
intelligent
handhel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56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珂
陈云辉
范少卓
李竞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656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10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1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1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04N21/41265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having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client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2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game platform
    • A63F2300/209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game platform characterized by low level software layer, relating to hardware management, e.g. Operating System,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4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platform network
    • A63F2300/404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platform network characterized by a local network connection
    • A63F2300/405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platform network characterized by a local network connection being a wireless ad hoc network, e.g. Bluetooth, Wi-Fi, Pico n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智能机顶盒与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步骤S2、智能机顶盒识别智能终端,并自动添加一个与该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步骤S3、当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虚拟手柄操作时,智能机顶盒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以供所述智能机顶盒的应用响应。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能够完全模拟实体手柄设备的所有功能;对所有第三方应用完全适应,减少了用户设备投入成本;支持多个智能终端同时模拟多个虚拟手柄;支持虚拟手柄在智能机顶盒系统上的动态插入与拔出。

Description

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电视的功能过于单一且脱离互联网,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抛弃电视而转向PC、手机、Pad等互联网终端,客厅中的电视逐渐沦为配角,家庭娱乐业务也无法有效开展。OTT(OverTheTop)智能机顶盒的出现打破了电视功能的局限性,其采用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除可通过互联网观看到更丰富的节目内容外,还可安装各种互联网业务应用使得电视具备了开展多种家庭娱乐业务的能力,如社交、购物、资讯、游戏等,带给用户全新的娱乐生活体验。
在通过智能机顶盒进行游戏类娱乐时,需要在智能机顶盒上连接实体的手柄设备来进行相关操作。若同时有多个玩家,则需要同时连接多个手柄设备。随着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其已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现有技术中,将智能终端当做虚拟器,在智能终端上呈现出手柄的界面,连接智能机顶盒后就当做实体的手柄设备,进行游戏的相关操作。虽然目前手柄类游戏仍只面对高端专业玩家,通过智能终端模拟手柄,可以降低这类游戏的使用门槛,促进智能电视端外设游戏的发展。
但是,由于智能终端屏幕和操作的局限性,现有的智能终端模拟手柄功能时,如葡萄游戏厅、KO电玩城的手机助手,都无法实现所有平台的兼容性,其虚拟手柄只能在各自的平台上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现有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游戏虚拟手柄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1)虚拟手柄设备所模拟的功能不全面;
(2)虚拟手柄设备的兼容性比较差,只支持自身的游戏平台或是少量平台,无法像真实手柄设备一样兼容所有游戏平台。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通过智能机顶盒与智能终端间的无线交互,实现了智能终端对实体手柄设备的完全模拟,且可兼容所有应用平台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支持智能机顶盒的多样化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智能机顶盒与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步骤S2、智能机顶盒识别智能终端,并自动添加一个与该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步骤S3、当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虚拟手柄操作时,智能机顶盒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以供所述智能机顶盒的应用响应。
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自动添加一个与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和设备标示符;
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
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手柄设备;
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添加至智能机顶盒系统。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中:所述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包括操纵杆属性、游戏手柄属性、键盘属性和外部设备属性。
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当智能机顶盒上连接有多个虚拟手柄设备时,创建一个虚拟手柄列表,并为每个虚拟手柄设备分配一个设备标示符;当虚拟手柄设备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则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标示符。
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中包括以下步骤:
31)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通过无线方式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
32)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将所述手柄操作事件传送至事件输入系统;
33)事件输入系统解析接收到的虚拟手柄事件,并派发事件至智能机顶盒的应用,以便智能机顶盒的应用进行响应。
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通过在Android系统的input模块中调用addDeviceLocked接口,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加入到智能机顶盒中。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和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建立智能机顶盒与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用于识别智能终端,并自动添加一个与该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
所述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与通信模块用于在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虚拟手柄操作时,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并生成与所述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以供所述智能机顶盒的应用响应。
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中:所述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自动添加一个与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和设备标示符;
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
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手柄设备;
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添加至智能机顶盒系统。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中:所述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包括操纵杆属性、游戏手柄属性、键盘属性和外部设备属性。
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中:所述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中,当智能机顶盒上连接有多个虚拟手柄设备时,创建一个虚拟手柄列表,并为每个虚拟手柄设备分配一个设备标示符;当虚拟手柄设备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则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标示符。
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中:所述步骤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采用以下步骤对智能终端的虚拟手柄操作进行处理:
31)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通过无线方式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
32)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将所述手柄操作事件传送至事件输入系统;
33)事件输入系统解析接收到的虚拟手柄事件,并派发事件至智能机顶盒的应用,以便智能机顶盒的应用进行响应。
根据上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中:所述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中,通过在Android系统的input模块中调用addDeviceLocked接口,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加入到智能机顶盒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功能强大,能够完全模拟实体手柄设备的所有功能;
(2)兼容性好,对所有第三方游戏完全适应,极具通用性,减少了用户设备投入成本;
(3)能够支持多个智能终端同时模拟多个虚拟手柄,以支持多人手柄游戏;
(4)支持虚拟手柄在智能机顶盒系统上的动态插入与拔出。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实体手柄设备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2显示为现有技术中虚拟手柄设备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中的虚拟手柄设备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通信模块
2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
3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智能终端是指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终端设备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实体手柄设备的工作模式如下:
(11)将实体手柄设备插入智能机顶盒上。
(12)智能机顶盒识别该实体手柄设备,生成一个手柄节点。
(13)用户操作实体手柄设备,手柄数据通过手柄节点传送至事件输入系统。
(14)事件输入系统解析所接收到的手柄数据,并派发事件到游戏应用。
(15)游戏应用响应事件,从而完成实体手柄设备对游戏的操控。
因此,实体手柄设备虽然能够实现对游戏的操控,但其须与用户一一对应,增加了用户的设备成本,不利于智能机顶盒游戏的广泛推广。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基于智能终端的虚拟手柄设备的工作模式如下:
(21)智能终端通过无线方式与智能机顶盒相连。
(22)智能终端生成模拟手柄事件数据,并通过无线方式将模拟手柄事件数据发送至智能机顶盒的定制游戏应用。
(23)定制游戏应用响应模拟手柄事件,从而完成基于智能终端的虚拟手柄对游戏的操控。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基于智能终端的虚拟手柄设备仅仅能够实现对定制游戏应用的操控,无法推广至所有的游戏应用,局限了智能机顶盒游戏的广泛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中,所生成的虚拟手柄不仅可以应用于游戏应用,还可以应用至其他第三方应用,适用于多种应用平台。具体地,在游戏应用中,虚拟手柄可以进行游戏应用中各种操作的控制;在其他第三方应用中,可能仅需要用到手柄的其他功能,例如前后左右选择键,按下确认键等等,这些功能均由虚拟手柄来实现。由于现有技术中,虚拟手柄在很多情况下都应用于游戏应用中,故下文以游戏应用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表示本发明局限于游戏应用,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应用。
参照图3,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智能机顶盒与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地,智能机顶盒可以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与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2、智能机顶盒识别智能终端,并自动添加一个与该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
具体地,智能机顶盒在自动添加与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和设备标示符(设备ID),以分别供用户和系统底层识别不同的虚拟手柄设备。具体来讲,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用于供用户来识别不同的虚拟手柄设备;虚拟手柄设备的设备ID用于供系统底层来识别不同的虚拟手柄设备。
其中,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及设备ID的代码如下:
identifier.vendor=0x14b4;
identifier.product=0x2420;
identifier.name="VirtualJoystick";
identifier.uniqueId="<virtualJoystick>";
b)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
其中,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包括操纵杆(JOYSTICK)属性、游戏手柄(GAMEPAD)属性、键盘(KEYBOARD)属性和外部设备(EXTERNAL)属性。
具体地,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的代码如下:
INPUT_DEVICE_CLASS_JOYSTICK
|INPUT_DEVICE_CLASS_GAMEPAD
|INPUT_DEVICE_CLASS_KEYBOARD
|INPUT_DEVICE_CLASS_EXTERNAL
c)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手柄设备。
具体地,通过以下代码来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手柄设备:
NewDevice(参数1,参数2,String8("<virtualJoystick>"),identifier);
其中,参数1表示设备描述符,虚拟设备用-1表示。设当前机顶盒系统中的外部设备数量为DeviceCount,通过相应计算得到,参数2则为(DeviceCount+1)。字符串String8表示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identifier表示虚拟手柄设备的设备ID。
d)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加入智能机顶盒系统。
具体地,通过在Android系统的input模块中调用addDeviceLocked接口,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加入到智能机顶盒系统中运行。
优选地,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支持多个智能终端同时作为虚拟手柄设备添加到智能机顶盒上。其中,针对每个智能终端,在智能机顶盒中自动添加一个虚拟手柄设备,并为其分配一个特定的设备ID,以便进行多个虚拟手柄设备的相互区分。当某个虚拟手柄设备与智能机顶盒断开连接时,智能机顶盒删除该虚拟手柄设备,并回收其设备ID。其中,设备ID用来区分不同的玩家,用于实现虚拟手柄设备的动态添加,删除及相应的管理,从而支持多个手机虚拟手柄设备同时连接,以实现对多人游戏的支持。
具体地,当智能机顶盒上连接有多个虚拟手柄设备时,在Android系统库中创建一个虚拟手柄列表,并为每个虚拟手柄设备分配一个设备ID。当虚拟手柄设备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则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ID。
例如,当玩家1通过智能终端1与智能机顶盒建立连接时,在虚拟手柄列表中添加一个虚拟手柄设备,并为其分配设备ID;当智能终端1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ID。当玩家2通过智能终端2与智能机顶盒建立连接时,在虚拟手柄列表中再添加一个虚拟手柄设备,并递增为其分配一个设备;当智能终端2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ID。
步骤S3、当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虚拟手柄操作时,智能机顶盒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以供所述智能机顶盒的应用响应。
参照图4,步骤S3又包括以下步骤:
31)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通过无线方式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
32)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将所述手柄操作事件传送至事件输入系统;
33)事件输入系统解析接收到的虚拟手柄事件,并派发事件至智能机顶盒的应用,以便智能机顶盒的应用进行响应。
具体地,事件输入系统首先解析接收到的虚拟手柄事件获取当前虚拟手柄操作所对应的事件,然后再派发事件与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信息至游戏应用。
因此,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生成方法完全兼容手柄设备的默认工作模式,在手柄数据的最根本来源的地方进行处理,与现有的实体手柄设备和虚拟手柄设备的处理方式不同,具有极强的兼容性。
参照图5,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包括通信模块1、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2和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3。
通信模块1用于建立智能机顶盒与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
具体地,智能机顶盒可以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与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2与通信模块1相连,用于识别智能终端,并自动添加一个与该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
具体地,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在自动添加与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和设备ID,以分别供用户和系统底层识别不同的虚拟手柄设备。具体来讲,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用于供用户来识别不同的虚拟手柄设备;虚拟手柄设备的设备ID用于供系统底层来识别不同的虚拟手柄设备。
其中,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及设备ID的代码如下:
identifier.vendor=0x14b4;
identifier.product=0x2420;
identifier.name="VirtualJoystick";
identifier.uniqueId="<virtualJoystick>";
b)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
其中,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包括操纵杆(JOYSTICK)属性、游戏手柄(GAMEPAD)属性、键盘(KEYBOARD)属性和外部设备(EXTERNAL)属性。
具体地,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的代码如下:
INPUT_DEVICE_CLASS_JOYSTICK
|INPUT_DEVICE_CLASS_GAMEPAD
|INPUT_DEVICE_CLASS_KEYBOARD
|INPUT_DEVICE_CLASS_EXTERNAL
c)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手柄设备。
具体地,通过以下代码来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手柄设备:
NewDevice(参数1,参数2,String8("<virtualJoystick>"),identifier);
其中,参数1表示设备描述符,虚拟设备用-1表示。设当前机顶盒系统中的外部设备数量为DeviceCount,通过相应计算得到,参数2则为(DeviceCount+1)。字符串String8表示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identifier表示虚拟手柄设备的设备ID。
d)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加入智能机顶盒系统。
具体地,通过在Android系统的input模块中调用addDeviceLocked接口,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加入到智能机顶盒系统中运行。
优选地,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支持多个智能终端同时作为虚拟手柄设备添加到智能机顶盒上。其中,针对每个智能终端,在智能机顶盒中自动添加一个虚拟手柄设备,并为其分配一个特定的设备ID,以便进行多个虚拟手柄设备的相互区分。当某个虚拟手柄设备与智能机顶盒断开连接时,智能机顶盒删除该虚拟手柄设备,并回收其设备ID。其中,设备ID用来区分不同的玩家,用于实现虚拟手柄设备的动态添加,删除及相应的管理,从而支持多个手机虚拟手柄设备同时连接,以实现对多人游戏的支持。
具体地,当智能机顶盒上连接有多个虚拟手柄设备时,在Android系统库中创建一个虚拟手柄列表,并为每个虚拟手柄设备分配一个设备ID。当虚拟手柄设备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则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ID。
例如,当玩家1通过智能终端1与智能机顶盒建立连接时,在虚拟手柄列表中添加一个虚拟手柄设备,并为其分配设备ID;当智能终端1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ID。当玩家2通过智能终端2与智能机顶盒建立连接时,在虚拟手柄列表中再添加一个虚拟手柄设备,并递增为其分配一个设备;当智能终端2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ID。
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3与通信模块1和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2相连,用于在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虚拟手柄操作时,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并生成与所述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以供所述智能机顶盒的应用响应。
具体地,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通过以下步骤对智能终端的虚拟手柄操作进行处理:
31)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通过无线方式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
32)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将所述手柄操作事件传送至事件输入系统;
33)事件输入系统解析接收到的虚拟手柄事件,并派发事件至智能机顶盒的应用,以便智能机顶盒的应用进行响应。
具体地,事件输入系统首先解析接收到的虚拟手柄事件获取当前虚拟手柄操作所对应的事件,然后再派发事件与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信息至游戏应用。
因此,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生成方法完全兼容手柄设备的默认工作模式,在手柄数据的最根本来源的地方进行处理,与现有的实体手柄设备和虚拟手柄设备的处理方式不同,具有极强的兼容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生成方法及系统功能强大,能够完全模拟实体手柄设备的所有功能;兼容性好,对所有第三方游戏完全适应,极具通用性,减少了用户设备投入成本;支持多个智能终端同时模拟多个虚拟手柄,以支持多人手柄游戏;支持虚拟手柄在智能机顶盒系统上的动态插入与拔出。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智能机顶盒与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2、智能机顶盒识别智能终端,并自动添加一个与该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
步骤S3、当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虚拟手柄操作时,智能机顶盒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以供所述智能机顶盒的应用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自动添加一个与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和设备标示符;
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
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手柄设备;
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添加至智能机顶盒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包括操纵杆属性、游戏手柄属性、键盘属性和外部设备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当智能机顶盒上连接有多个虚拟手柄设备时,创建一个虚拟手柄列表,并为每个虚拟手柄设备分配一个设备标示符;当虚拟手柄设备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则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标示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包括以下步骤:
31)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通过无线方式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
32)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将所述手柄操作事件传送至事件输入系统;
33)事件输入系统解析接收到的虚拟手柄事件,并派发事件至智能机顶盒的应用,以便智能机顶盒的应用进行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在Android系统的input模块中调用addDeviceLocked接口,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加入到智能机顶盒中。
7.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和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建立智能机顶盒与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用于识别智能终端,并自动添加一个与该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
所述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与通信模块用于在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虚拟手柄操作时,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并生成与所述虚拟手柄事件数据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以供所述智能机顶盒的应用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自动添加一个与智能终端相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名称和设备标示符;
设置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
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手柄设备;
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添加至智能机顶盒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手柄设备的属性包括操纵杆属性、游戏手柄属性、键盘属性和外部设备属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中,当智能机顶盒上连接有多个虚拟手柄设备时,创建一个虚拟手柄列表,并为每个虚拟手柄设备分配一个设备标示符;当虚拟手柄设备断开与智能机顶盒的连接时,则删除对应的虚拟手柄设备,回收设备标示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虚拟手柄事件处理模块采用以下步骤对智能终端的虚拟手柄操作进行处理:
31)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通过无线方式接收智能终端发送来的虚拟手柄事件数据;
32)在所述智能机顶盒系统内部生成对应的手柄操作事件,智能机顶盒输入模块将所述手柄操作事件传送至事件输入系统;
33)事件输入系统解析接收到的虚拟手柄事件,并派发事件至智能机顶盒的应用,以便智能机顶盒的应用进行响应。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手柄设备添加模块中,通过在Android系统的input模块中调用addDeviceLocked接口,将创建的虚拟手柄设备加入到智能机顶盒中。
CN201510765624.7A 2015-11-11 2015-11-11 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5451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5624.7A CN105451046A (zh) 2015-11-11 2015-11-11 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5624.7A CN105451046A (zh) 2015-11-11 2015-11-11 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1046A true CN105451046A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5624.7A Pending CN105451046A (zh) 2015-11-11 2015-11-11 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104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3728A (zh) * 2017-07-06 2017-10-10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ID通道的Android游戏手柄虚拟化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08040273A (zh) * 2017-12-15 2018-05-15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控制机顶盒游戏的方法、远端控制系统及手持电子装置
CN109646944A (zh) * 2018-12-20 2019-04-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8210A (zh) * 2020-05-08 2020-09-22 广州微算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手机手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21461U (zh) * 2010-09-02 2011-05-04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游戏手柄进行游戏功能的机顶盒
JP2011165146A (ja) * 2010-02-15 2011-08-25 Nec Software Kyushu Ltd 車載装置、報知方法、車両照合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007534A (zh) * 2012-11-28 2013-04-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操控体感游戏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40402A (zh) * 2013-08-01 2013-12-11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间件的电子游戏操控方法和装置
AU2015100110A4 (en) * 2015-02-01 2015-03-12 Hubi Technology Pty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a software game controller on a smart phone or table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65146A (ja) * 2010-02-15 2011-08-25 Nec Software Kyushu Ltd 車載装置、報知方法、車両照合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201821461U (zh) * 2010-09-02 2011-05-04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游戏手柄进行游戏功能的机顶盒
CN103007534A (zh) * 2012-11-28 2013-04-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操控体感游戏的方法和系统
CN103440402A (zh) * 2013-08-01 2013-12-11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间件的电子游戏操控方法和装置
AU2015100110A4 (en) * 2015-02-01 2015-03-12 Hubi Technology Pty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a software game controller on a smart phone or tablet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3728A (zh) * 2017-07-06 2017-10-10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ID通道的Android游戏手柄虚拟化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08040273A (zh) * 2017-12-15 2018-05-15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控制机顶盒游戏的方法、远端控制系统及手持电子装置
CN108040273B (zh) * 2017-12-15 2020-05-01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控制机顶盒游戏的方法、远端控制系统及手持电子装置
CN109646944A (zh) * 2018-12-20 2019-04-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46944B (zh) * 2018-12-20 2022-0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54200B2 (en) 2018-12-20 2024-04-09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Contro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698210A (zh) * 2020-05-08 2020-09-22 广州微算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手机手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698210B (zh) * 2020-05-08 2022-11-08 广州微算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手机手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8549B (zh)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多人在线交互方法与系统
CN111282268B (zh) 一种虚拟环境中的剧情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06125379A1 (fr) Procede de generation de scenes et systeme de jeu mobile
CN105451046A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机顶盒虚拟手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2921171A (zh) 智能mid、电视、游戏服务器、多屏游戏系统及方法
KR20090025172A (ko) 게임 장치를 위한 입력 단말기 에뮬레이터
US9656178B2 (en) Posted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game application executing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thod
CN107566346B (zh) 3d游戏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JP5132825B1 (ja) ゲーム管理サーバ装置、ゲーム管理サーバ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端末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CN103813202A (zh) 具有互动功能的智能电视和手持设备及其互动方法
CN114007143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N103577226B (zh) 一种IOS和Android平台上的组件式游戏构建方法
CN112169327A (zh) 一种云游戏的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8553904B (zh) 一种游戏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2073784B (zh) 一种桌面游戏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
Punt et al.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for social gaming using mobile devices, digital TV and Internet
CN103209255B (zh) 移动终端网络游戏系统
CN105653189A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虚拟主机手柄的方法及系统
JP2011045792A (ja) 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web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CN104162276B (zh) 一种执行游戏的方法
CN114090085B (zh) 对象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244615B (zh) 聊天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2779021B (zh) 一种进行数据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13952726A (zh) 一种虚拟游戏对象的行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5549769A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智能终端屏幕实现虚拟空鼠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