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3646A - 防振衬套 - Google Patents
防振衬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43646A CN105443646A CN201510598887.3A CN201510598887A CN105443646A CN 105443646 A CN105443646 A CN 105443646A CN 201510598887 A CN201510598887 A CN 201510598887A CN 105443646 A CN105443646 A CN 1054436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inner core
- side block
- urceolus
- core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4—Units of the bushing type, i.e. loaded predominantly radially
- F16F13/1409—Units of the bushing type, i.e. loaded predominantly radially characterised by buffering features or stop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rings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振衬套,其具备同心地配置的内筒(10)及外筒(20)和将它们连结的隔离件(30),在外筒(20)的内侧设置了向内筒(10)方向突出的外筒侧挡块(50),其中,在与外筒侧挡块(50)对应的内筒(10)的外周部,设置了向内筒(10)的中心方向凹入的内筒侧挡块(40)。因为在扭转输入时,外筒侧挡块(50)在内筒侧挡块(40)的凹空间内进行相对移动,所以能够使外筒侧挡块(50)的相对于内筒侧挡块(40)的支承面积变大,能够提高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中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架用等的防振衬套。
背景技术
用于悬架臂和车身的连结部的悬架衬套是公知的。作为此衬套有如下的结构:具备同心地配置的内外筒和将它们连结的弹性体,从内外筒分别使挡块相向地突出(作为一例,参见专利文献1)。
将此一例表示在图6中。图6表示在内筒的轴方向切开了的悬架衬套的纵截面,具备内筒110、外筒120和隔离件130。
在内筒110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具备内筒侧挡块140,内筒侧挡块140呈大致球状的曲面,向外方突出。在外筒120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具备外筒侧挡块150,外筒侧挡块150与此内筒侧挡块140相向地向内方突出。内筒侧挡块140及外筒侧挡块150的各表面由弹性体层包覆。
此悬架衬套使内筒110,将其中心轴线L0朝向车身的上下方向(图的上下方向)配置,将外筒120固定在车身上,将内筒110安装在悬架臂上。这样的悬架衬套的配置被称为“纵插”,与悬架的运动相应地施加沿中心轴线L0的上下方向输入、与之正交的横方向的输入以及使中心轴线L0仅倾斜例如适当角度θ而成为L1的扭转输入等。它们的振动输入由隔离件130吸收,并且作为大的横方向及扭转输入,内筒侧挡块140和外筒侧挡块150抵接,限制大位移。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567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图6的以往例中,在存在扭转和横方向的输入的情况下,首先,内筒110因扭转输入而从中心轴线L0向L1倾斜,在此状态下,若进一步因横方向的输入而向L2移动,则内筒侧挡块140与外筒侧挡块150抵接,限制进一步的横方向位移。A是扭转中心,正交线V0是通过扭转中心A的中心轴线L0的正交线。V1是通过中心轴线L0倾斜角度θ,正交线V0倾斜了角度θ的状态的线。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扭转输入中的内筒侧挡块140和外筒侧挡块150的状态的图,(1)表示振动输入前的中立时的状态,(2)表示通过扭转输入,中心轴线L0倾斜角度θ而成为L1的状态。
在(1)中,将内筒侧挡块140的前端部和正交线V0的交点作为交点B,同样,将外筒侧挡块150的前端部和正交线V0的交点作为C。
若存在扭转输入,则如(2)所示,内筒110仅倾斜角度θ,中心轴线L0成为L1,同时正交线V0成为V1,并且内筒侧挡块140也与内筒110一体地以扭转中心A为中心转动,V1上的交点B与V1上的作为外筒侧挡块150的前端部的交点的D相向。
即,交点B相向的点从C向D移动而偏移。将此C-D之间的距离作为通过扭转输入产生的内筒侧挡块140的偏移量a。
接着,通过图8说明外筒侧挡块150中的内筒侧挡块140抵接的支承面积的变化。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内筒侧挡块140和外筒侧挡块150的关系的图,
(1)与图7的(1)相同,是中立时的状态。
(2)表示在(1)的状态下存在横方向的输入,内筒侧挡块140沿正交线V0向外筒侧挡块150方向从L0移动到L2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外筒侧挡块150能够由大致整个面抵接并支承内筒侧挡块140,其支承面积成为与在中心轴线L0方向的外筒侧挡块150的内端两肩部E-E之间的宽度对应的大的面积。为了方便,将此时的支承面积S0作为内端两肩部E-E之间的距离来表示。
(3)表示在(1)的状态下存在扭转输入,中心轴线L0倾斜了角度θ,成为到L1的状态,与图7的(2)对应。在此状态下,如上所述,交点B相向的点成为以偏移量a进行了偏移的状态。
(4)是内筒因横方向的输入而从(3)的状态向V1方向位移,从L1成为L2,内筒侧挡块140中的到外筒侧挡块150最近的部分F与外筒侧挡块150抵接,由外筒侧挡块150限制内筒侧挡块140的大位移。在此状态下,F有时与C一致。
若从此状态进一步向内筒施加横方向的输入,则内筒侧挡块140和外筒侧挡块150一面压缩各自的表面的弹性体层一面接近。
但是,由外筒侧挡块150进行的支承,如果内筒侧挡块140达到外筒侧挡块150的在图右端部的肩部E则结束。即,由在扭转输入时的外筒侧挡块150进行的支承面积S1成为与从C到图右侧的E为止的宽度对应的比较小的支承面积。
这样,在内筒侧挡块140向外方突出的构造的情况下,在扭转输入时,支承面积从(2)中的S0向(4)中的S1缩小(在此例中,大约减半)。
然而,因为若像这样,支承面积变小,则挡块分担载荷增加,所以存在产生磨损、破损等,耐久性降低的可能性。
因此,本申请以抑制挡块中的在扭转输入时的支承面积的减少,使内筒侧挡块140、外筒侧挡块150中的耐久性提高为目的。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防振衬套,其具备同心地配置的内筒(10)及外筒(20)和将它们连结的隔离件(30),在外筒(20)的内侧设置了向内筒(10)方向突出的外筒侧挡块(50),其特征在于,在与外筒侧挡块(50)对应的内筒(10)的外周部,设置了向内筒(10)的中心方向凹入的内筒侧挡块(40)。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内筒侧挡块(40)呈凹曲面状。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中,其特征在于,外筒侧挡块(50)的与内筒侧挡块(40)面对的部分呈凸曲面状。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3的任一项中,其特征在于,在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的表面上形成了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及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4的任一项中,其特征在于,外筒侧挡块(50)的内方向前端进入到内筒侧挡块(40)的凹部空间内。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在内筒上设置了由凹部构成的内筒侧挡块,所以在扭转输入时,能够使外筒侧挡块的相对于内筒侧挡块的支承面积变大。因此,能够使内筒侧挡块及外筒侧挡块中的耐久性提高。另外,由于在内筒上设置由凹部构成的内筒侧挡块,所以能够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使内筒侧挡块成为凹曲面,所以在扭转输入时,能够使与外筒侧挡块的间隔变化减少。因此,由于接触面积的变化减少,因局部接触而产生的偏磨损减少,所以耐久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使外筒侧挡块的与内筒侧挡块面对的部分成为凸曲面状,所以在扭转输入时,能够使内筒侧挡块的表面和外筒侧挡块的表面的间隔变化减少。因此,由于接触面积的变化减少,因局部接触而产生的偏磨损减少,所以耐久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在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的表面上形成了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及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所以能够缓和内筒侧挡块(40)和外筒侧挡块(50)的在接触初期的冲击。因此,能够抑制挡块磨损,耐久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因为使外筒侧挡块的内方向前端进入到内筒侧挡块的凹部空间内,所以能够使外筒侧挡块尽可能地向内筒侧挡块接近。
因此,由于在扭转输入时,能够使与外筒侧挡块的间隔变化尽可能地减少,所以接触面积的变化尽可能地减少,因局部接触而产生的偏磨损尽可能地减少,所以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悬架衬套中的纵截面。
图2是与以往例对比来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中的中立时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中的扭转输入时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内外挡块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中间组装体的图。
图6是以往例的悬架衬套中的纵截面。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例中的中立时和扭转输入时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例中的内外挡块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作为悬架衬套构成的一实施方式。另外,因为是与图6大致同样的部件,所以关于符号A~F、L0~L2、V0、V1、θ,作为共同使用的符号,各自的意思也相同。另外,将图1的上下方向作为悬架衬套的上下方向,将左右方向作为横方向。它们与安装的车身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也均一致。
图1是纵插式的悬架衬套中的纵截面,在此例中,成为在内部封入了液体的液封式。
此悬架衬套具备圆筒状的内筒10、大致同心地配置在其周围的外筒20和将它们连结的隔离件30。内筒10为金属或树脂制,在轴方向设置贯通孔12,使未图示的螺栓等结合部件穿在这里,连结到悬架臂(省略图示)上。
在内筒10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向外方开放地形成了从外周面向中心方向凹入的凹部14。凹部14,其表面呈截面圆弧状的曲面,与覆盖此表面的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后述)一起构成了内筒侧挡块40。凹部14是连续地形成在内筒10的外周整体上的环状的凹部,内筒侧挡块40也连续地成环状地形成在内筒10的外周整体上。另外,凹部14没有必要一定形成为环状,也可以与后述的外筒侧挡块相应地局部地设置在周方向。
外筒20为金属制,是与内筒10相比为大径的筒状体。另外,外筒20的横截面形状(正交线V0方向截面)不限于圆形,包括椭圆、多边形等非圆形形状。
在外筒20的内周面上,嵌合了中间组装体70。中间组装体70是在成形隔离件30时,由隔离件30将内筒10和外周部的中间圆环32进行了一体化的部件(参见图1)。
隔离件30经中间圆环32与轴方向两端部连结。
图5表示中间组装体70,(a)是从轴方向表示的侧视图,(b)是(a)的b-b线剖视图,(c)是(a)的c-c线剖视图,(d)是(b)的d-d线剖视图。在此图中,隔离件30由橡胶等具有防振作用的适宜弹性材料构成,与中间圆环32及内筒10一体地形成,通过加硫粘接等与中间圆环32及内筒10一体化,构成了中间组装体70。中间圆环32是一对仅在中间组装体70的轴方向两端部设置的金属制等的圆环状部件。
隔离件30构成将轴方向中间部向外方开放的作为凹部的口袋部35,此口袋部35由外筒20堵塞,进而通过封入液体,构成左右的液室60、62(参见图1)。液室60、62由与隔离件30一体地形成的隔壁31分离成夹着内筒10的左右。隔壁31成为如下的壁部:如图5(c)所示,沿内筒10在隔离件30的大致轴方向全长上延伸,并且也如图5(d)所示,从内筒10向径方向外方延伸,并一直延伸到与外筒20的内周面紧密接触。隔壁31在周方向以180°间隔设置。由此隔壁31将形成液室60、62的口袋部35划分为上下。
隔离件30的轴方向两端,在图5(b)中,构成圆形的端壁34、34,圆形的端壁34、34构成口袋部35的左右壁部。隔离件30的内周部构成覆盖内筒10的外周部的包覆部36,其一部分成为与包覆部36连续地一体地覆盖内筒侧挡块40的表面的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构成了壁厚沿内筒侧挡块40形成为大致一定的凹曲面。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的表面,在内筒侧挡块40不与外筒侧挡块50接触的状态下,成为内筒侧挡块40的表面。
若将中间组装体70嵌合在外筒20的内侧进行一体化,则如图1所示,成为完成了的悬架衬套。
在图1中,在液室60及液室62内配置了外筒侧挡块50,在图示的截面中,外筒侧挡块50从外筒20向内筒侧挡块40的凹部空间内突出。
外筒侧挡块50是在朝向内筒侧挡块40呈凸曲面状的内周侧表面和内筒侧挡块40之间保持规定间隔b,将其周围呈大致环状地包围的部件。规定间隔b与内筒10中的限制的横方向的位移量相应地设定。
外筒侧挡块50是由树脂等适宜的刚性部件构成,在内筒10的轴方向看呈大致半圆弧状的一对部件,分别被配置在液室60及液室62内,使各长度方向端部与液室的隔壁抵接。
外筒侧挡块50的外周侧紧贴于外筒20的内周面并被固定,在外筒侧挡块50的外周部和外筒2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了节流孔通路64。节流孔通路64被形成在圆弧状槽52和外筒20之间,将液室60和液室62连通,圆弧状槽52被形成在外筒侧挡块50的外周面上,向外方开放。
外筒侧挡块50的内周面54,呈与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的表面大致平行的凸曲面,其表面由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覆盖。
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由与隔离件30相同或不同的弹性材料构成,其表面呈与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的表面大致平行的凸曲面。另外,一体地一直覆盖到外筒侧挡块50的轴方向端面。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的表面,在不与内筒侧挡块40接触的状态下,成为外筒侧挡块50的表面。
这样,若在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的表面上形成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及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则能够缓和内筒侧挡块40和外筒侧挡块50的在接触初期的冲击。
外筒侧挡块50在正交线V0方向配置成其凸曲面部与内筒侧挡块40的凹曲面重叠,外筒侧挡块50的凸曲面部中的向最内方(扭转中心A方向)突出的部分和内筒侧挡块40的凹曲面中的被拉入最内方的部分分别位于正交线V0上。另外,在图示的截面中,内筒侧挡块40的凹曲面中的轴方向宽度形成得比外筒侧挡块50的凸曲面部中的轴方向宽度宽,即使内筒10以扭转中心A为中心转动,也维持外筒侧挡块50的凸曲面部与内筒侧挡块40的凹曲面面对,以便不从内筒侧挡块40向轴方向脱落。
此悬架衬套,相对于上下方向的输入,其内筒10相对于外筒20进行上下动,由隔离件30的弹性变形来吸收此上下动。
另外,相对于横方向的输入,隔离件30进行弹性变形,并且液体经节流孔通路64在液室60和液室62之间移动,由此,进行吸收。
进而,在内筒10因大的输入而向外筒侧挡块50接近的情况下,外筒侧挡块50与内筒侧挡块40抵接,限制内筒10的过大的横方向位移。
另外,在扭转输入的情况下,内筒10通过倾斜转动角度θ,从中心轴线L0到L1,并且使隔离件30弹性变形来进行吸收。
进而,若从此状态存在横方向输入,则内筒10沿V1方向从L1向L2移动,由隔离件30的进一步的弹性变形及液体的液室60和液室62之间的移动进行吸收。另外,在大输入的情况下,外筒侧挡块50与内筒侧挡块40抵接,对它进行限制。
接着,对扭转输入和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表示中立状态下,即扭转输入及横输入前的状态下的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为了对比而由假想线表示图7所示的以往例。在此状态下,外筒侧挡块50的前端与除了内筒侧挡块40以外的部分中的内筒10的外周线G大致一致,正交线V0上的交点B和C接近,C在G上。
外筒侧挡块50的前端被设定成在此外周线G上或进一步进入到扭转中心A侧的内筒侧挡块40的凹部空间内。
在内筒10因扭转而向外筒侧挡块50接近了时,正交线V0成为V1,与V1上的交点B相向的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的点向D移动,从C到D的偏移量成为c。但是,此偏移量与图7所示的以往例的偏移量a相比显著变小。
图3表示扭转输入时的状态。首先,若内筒10仅扭转角度θ,则中心轴线L0以扭转中心A为中心仅倾斜角度θ,成为L1。此时,正交线V0成为V1,正交线V0上的交点B向V1上转移,C向V1上的D转移。此时的偏移量是c。
接着,若内筒10因横输入而沿V1位移,从L1成为L2,则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的一部分与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的一部分在点F接触。图示表示此状态。
从此阶段开始由外筒侧挡块50进行的内筒10的位移限制,若位移进一步变大,则使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及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弹性变形,将其压扁,同时,内筒侧挡块40向外筒侧挡块50接近,若不久压扁到界限,则停止内筒10的位移。
接着,根据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图4是说明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的动作的与图8相同的图。
图4的(1)是中立时,交点B、C在正交线V0上。
若在此状态下存在横方向的输入,则如(2)所示,内筒10沿正交线V0位移,外筒侧挡块50的大致整体进入到内筒侧挡块40的大致整体中,交点B和C抵接,整体也成为重叠的状态。此时的支承面积成为与两E-E之间的距离对应的大的S0。
(3)表示在(1)的状态下存在扭转输入的状态。若内筒10因扭转而倾斜,则中心轴线L0以扭转中心A为中心仅倾斜角度θ,成为L1,正交线V0成为V1。
此时,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的一部分与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的一部分F接触。F大致在E的延长线上。
(4)是在(3)的状态下进一步存在横输入的状态,内筒10一面将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及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由弹性变形压扁一面沿V1向外方位移,若不久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及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压扁到界限,则内筒侧挡块40和外筒侧挡块50的一部分抵接,使内筒10的进一步的位移停止。
为了方便,将此状态作为内筒侧挡块40的表面和外筒侧挡块50的表面接触的状态来表示。
此时,内筒侧挡块40在左侧的E上,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在右侧的E附近在点H与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相接。因此,支承面积成为与左侧的点E和点H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比较大的S2。因为此S2成为与S0大致相同程度地大的面积,所以即使在扭转输入及横输入时,也能够确保大的支承面积。
因此,通过扭转输入及横输入,也能够抑制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中的磨损、破损,能够使耐久性提高。
另外,上述说明是在扭转输入后存在横输入的状态下,但在内筒10因大的扭转输入而倾斜得比角度θ大的情况下也同样。
另外,由于使内筒侧挡块40成为凹曲面,所以在扭转输入时,能够使与外筒侧挡块50的间隔变化减少,能够使接触面积变大,能够使内筒侧挡块及外筒侧挡块中的耐久性提高。此外,由于在内筒10上设置了由凹部构成的内筒侧挡块40,所以能够轻量化。
另外,由于使外筒侧挡块50的与内筒侧挡块40面对的部分成为凸曲面状,所以在扭转输入时,能够使内筒侧挡块40的表面和外筒侧挡块50的表面的间隔变化减少,能够抑制偏磨损,使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中的耐久性提高。
进而,通过使内筒侧挡块40成为凹曲面,使外筒侧挡块50的与内筒侧挡块40面对的部分成为凸曲面状,能够使上述间隔变化进一步减少。另外,通过使外筒侧挡块50的内方向前端进入到内筒侧挡块40的凹部空间内,能够使外筒侧挡块50尽可能地向内筒侧挡块40接近。因此,由于能够使外筒侧挡块50和内筒侧挡块40的间隔变化尽可能地减少,所以接触面积的变化尽可能地减少,因局部接触而产生的偏磨损尽可能地减少,因此,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内筒侧挡块40没有必要一定做成凹曲面状,也可以做成截面呈大致コ字状等的环状槽。
另外,包括上述大致コ字状等截面的情况在内,也可以不将内筒侧挡块40形成为环状,而是与外筒侧挡块50相应地局部地设置在周方向。在此情况下,外筒侧挡块50也不是环状,而是例如以180°间隔等局部地设置在周方向,内筒侧挡块40也以与此对应的方式局部地设置在周方向。
进而,外筒侧挡块50的内周侧最前端也可以在中立时进入到内筒侧挡块40内。越进入到内筒侧挡块40内,越能够抑制在扭转输入时的支承面积的减少。另外,即使在不使外筒侧挡块50进入到内筒侧挡块40内的情况下,也使在中立时的外筒侧挡块50的内周侧最前端在内筒10的外周线G(图2)附近。
另外,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及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也可省略任意一方或双方。进而,也可以不是液封形式,而是不封入液体的非液封式的衬套。
另外,用途不限于悬架,也可以是其它的各种用途。此外,不限于纵插式,也可以是使中心轴线L0成为朝向横向的横插式。
符号的说明
10:内筒;20:外筒;30:隔离件;38: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40:内筒侧挡块;50:外筒侧挡块;56: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
Claims (5)
1.一种防振衬套,其具备同心地配置的内筒(10)及外筒(20)和将它们连结的隔离件(30),在外筒(20)的内侧设置了向内筒(10)方向突出的外筒侧挡块(50),其特征在于,
在与外筒侧挡块(50)对应的内筒(10)的外周部,设置了向内筒(10)的中心方向凹入的内筒侧挡块(40)。
2.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内筒侧挡块(40)呈凹曲面状。
3.如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外筒侧挡块(50)的与内筒侧挡块(40)面对的部分呈凸曲面状。
4.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在内筒侧挡块(40)及外筒侧挡块(50)的表面上形成了内筒侧挡块弹性体层(38)及外筒侧挡块弹性体层(56)。
5.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外筒侧挡块(50)的内方向前端进入到内筒侧挡块(40)的凹部空间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92038A JP6444107B2 (ja) | 2014-09-19 | 2014-09-19 | 防振ブッシュ |
JP2014-192038 | 2014-09-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43646A true CN105443646A (zh) | 2016-03-30 |
CN105443646B CN105443646B (zh) | 2019-04-30 |
Family
ID=55525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98887.3A Active CN105443646B (zh) | 2014-09-19 | 2015-09-18 | 防振衬套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62586B2 (zh) |
JP (1) | JP6444107B2 (zh) |
CN (1) | CN10544364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42634A (zh) * | 2016-08-23 | 2019-04-16 | 康蒂泰克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 衬套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19588B2 (ja) * | 2015-09-02 | 2019-12-1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2019049337A (ja) * | 2017-09-12 | 2019-03-28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
TWI706297B (zh) * | 2019-02-27 | 2020-10-01 |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觸控筆 |
CN111665958B (zh) * | 2019-03-07 | 2023-08-11 |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触控笔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827233A (en) * | 1927-09-15 | 1931-10-13 | Gen Motors Res Corp | Rubber spring bush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US5820115A (en) * | 1995-06-13 | 1998-10-13 | Btr Antivibration Systems, Inc. | Film slipper bushing assembly |
US6065742A (en) * | 1996-09-13 | 2000-05-23 | Lord Corporation | Multi-directional tuned vibration absorber |
US6666437B2 (en) * | 2002-03-25 | 2003-12-23 | Paulstra Crc | Hydraulic anti-vibration sleeve |
JP2004156769A (ja) * | 2002-09-13 | 2004-06-03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
US7198258B2 (en) * | 2004-11-29 | 2007-04-03 |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 Fluid-filled cylindrical elastic mou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95309B2 (ja) * | 2006-12-14 | 2009-07-15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5363391B2 (ja) * | 2010-03-29 | 2013-12-11 |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ルクロッドのストッパ構造 |
-
2014
- 2014-09-19 JP JP2014192038A patent/JP6444107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9-17 US US14/857,054 patent/US9562586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9-18 CN CN201510598887.3A patent/CN1054436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827233A (en) * | 1927-09-15 | 1931-10-13 | Gen Motors Res Corp | Rubber spring bush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US5820115A (en) * | 1995-06-13 | 1998-10-13 | Btr Antivibration Systems, Inc. | Film slipper bushing assembly |
US6065742A (en) * | 1996-09-13 | 2000-05-23 | Lord Corporation | Multi-directional tuned vibration absorber |
US6666437B2 (en) * | 2002-03-25 | 2003-12-23 | Paulstra Crc | Hydraulic anti-vibration sleeve |
JP2004156769A (ja) * | 2002-09-13 | 2004-06-03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
US7198258B2 (en) * | 2004-11-29 | 2007-04-03 |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 Fluid-filled cylindrical elastic mount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42634A (zh) * | 2016-08-23 | 2019-04-16 | 康蒂泰克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 衬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061416A (ja) | 2016-04-25 |
US20160084340A1 (en) | 2016-03-24 |
CN105443646B (zh) | 2019-04-30 |
US9562586B2 (en) | 2017-02-07 |
JP6444107B2 (ja) | 2018-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43646A (zh) | 防振衬套 | |
JP5783858B2 (ja) |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 |
CN103171390B (zh) | 弹性接头、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轮悬架的弹性接头 | |
CN104936806B (zh) | 悬架支柱轴承及制造其引导环的方法 | |
US8888082B2 (en) | Mount bushing of stabilizer bar for vehicle | |
JP6422179B2 (ja) | 液体封入ブッシュ | |
JP6411163B2 (ja) |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 |
JP2016520783A (ja) | 空気ばね | |
CN108980261A (zh) | 隔振装置 | |
CN104141726A (zh) | 液压衬套 | |
CN107405973A (zh) | 悬架装置 | |
CN104937303A (zh) | 筒形隔振装置 | |
US20060175165A1 (en) | Rebound cushion for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 |
US20150102543A1 (en) | Hydraulic bushing of vehicle | |
JP2014047833A (ja) | ブッシュ軸受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のラック−ピニオン式操舵装置 | |
CN103119323A (zh) | 防振装置 | |
US20020117788A1 (en) | Hydraulic bearing | |
CN105074261B (zh) | 防振装置 | |
CN105408657B (zh) | 液压减震橡胶轴承 | |
JP5910863B2 (ja) | 滑りブッシュ | |
CN102478092A (zh) | 防振连结杆 | |
JP2015172424A (ja) | 液封式防振装置 | |
JPS58170609A (ja) | サスペンシヨンブツシユ構造 | |
US20210138859A1 (en) | Void bush for vehicle suspension | |
US20200088231A1 (en) | Sealing bellows and sealing arrangement comprising the sealing bellow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